《朗诵内部技巧训练》知识点提要

合集下载

朗读内部技巧

朗读内部技巧

朗读的内部技巧所谓备稿,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一是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是指播音员在平时所做的一切积累,比如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艺术修养,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新闻敏感度,掌握播音的内部和外部技巧等等。

很多老播音员遇到急稿,依然能全神贯注,镇定自若,一字不差地播完,靠的就是这种长期的积累。

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广义备稿对于提高播音员的播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狭义备稿是具体到一篇稿件的准备过程。

通常我们所说的备稿就是指狭义备稿。

朗读的内部技巧,即内三,包括: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调动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是具有播音特点的重要术语。

情景再现在播音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即: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一种想象联想活动,不过它不是任意驰骋的它要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要符合稿件的需要,要服务于视听的需要。

情景再现有四步:1、理请头绪 2、设身处地 3、触景生情 4、现身说法•第一步理清头绪我们头脑里连续的活动画面开头是什么?接下去是怎么变化的?以后又怎样发展?结果是怎样的?哪里是横向扩展的?怎样扩展?详细到什么程度?那里是重点的特写镜头?哪里是远景?全景?哪个镜头大笔勾勒?哪个镜头工笔细描?这些在播音中要心中有数,不可走过场,也不可陷进去。

第二步:设身处地要把稿件所叙述、描述的一切,作为亲身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进入具体的事件、场面中去,不能袖手旁观、闭目塞听.置身其中,并不是忘乎所以,而是处于情理之中.设身处地主要是获得现场感,产生”我就在”的感觉.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

目录第一章朗诵的基本知识一、读音要准确 (1)二、语音变化的规律 (4)三、各类装饰音的处理 (7)第二章停顿一、停顿的种类 (10)二、停顿的处理 (11)第三章重音一、重音的种类 (12)二、重音的处理 (13)第四章语气一、语气的色彩 (14)二、语调 (14)第五章节奏一、根据内容确定朗诵速度 (16)二、根据情感色彩确定朗诵速度 (16)第六章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诵一、说明文朗诵要领 (18)二、记叙文朗诵要领 (19)三、议论文朗诵要领 (20)四、寓言、童话、故事朗诵要领 (22)五、诗歌朗诵要领 (24)六、散文朗诵要领 (27)第一章朗诵的基本知识一、朗诵的基本要求——读音要准确。

(一)含义:读音要准确,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要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读;二是要把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防止读错。

(二)语音训练:1、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ch、sh)的分辨三头——山头综和——中和冲刺——充斥自立——智力栽花——摘花私人——诗人散光——闪光俗语——熟语死命——使命姿势——知识暂时——战时增收——征收桑叶——商业食宿——实数推辞——推迟平翘舌音辨正:z一zh自治尊重增长作主杂志再植资助自重罪状宗旨遵照坐镇作战总之zh一z制造转载追踪振作正宗准则种子知足职责沼泽种族装载正在主宰c—ch蚕虫操场财产擦车促成采茶残喘草创磁场仓储辞呈操持错处彩绸ch--c炒菜冲刺尺寸陈词差错纯粹初次船舱场次春蚕除草揣测陈醋储藏s--sh松树宿舍算术损失三山似是丧失2、鼻音与边音(n与l)的分辨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分得很清楚,但是在很多方言区中n和l 是不分的,对于那些n、l不分的方言区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点,首先要读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1)n、l发音练习: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新)

目录第一章朗诵的基本知识一、读音要准确 (1)二、语音变化的规律 (4)三、各类装饰音的处理 (7)第二章停顿一、停顿的种类 (10)二、停顿的处理 (11)第三章重音一、重音的种类 (12)二、重音的处理 (13)第四章语气一、语气的色彩 (14)二、语调 (14)第五章节奏一、根据内容确定朗诵速度 (16)二、根据情感色彩确定朗诵速度 (16)第六章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诵一、说明文朗诵要领 (18)二、记叙文朗诵要领 (19)三、议论文朗诵要领 (20)四、寓言、童话、故事朗诵要领 (22)五、诗歌朗诵要领 (24)六、散文朗诵要领 (27)第一章朗诵的基本知识一、朗诵的基本要求——读音要准确。

(一)含义:读音要准确,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要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读;二是要把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防止读错。

(二)语音训练:1、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ch、sh)的分辨三头——山头综和——中和冲刺——充斥自立——智力栽花——摘花私人——诗人散光——闪光俗语——熟语死命——使命姿势——知识暂时——战时增收——征收桑叶——商业食宿——实数推辞——推迟平翘舌音辨正:z一zh自治尊重增长作主杂志再植资助自重罪状宗旨遵照坐镇作战总之zh一z制造转载追踪振作正宗准则种子知足职责沼泽种族装载正在主宰c—ch蚕虫操场财产擦车促成采茶残喘草创磁场仓储辞呈操持错处彩绸ch--c炒菜冲刺尺寸陈词差错纯粹初次船舱场次春蚕除草揣测陈醋储藏s--sh松树宿舍算术损失三山似是丧失2、鼻音与边音(n与l)的分辨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分得很清楚,但是在很多方言区中n和l 是不分的,对于那些n、l不分的方言区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点,首先要读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1)n、l发音练习: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朗读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以生动、准确、感染人心的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

无论是在学校演讲、职场展示还是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朗读技巧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并与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

1.预习:在朗读之前,先仔细阅读文本,了解整体内容和结构,并确定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预习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前准备好表达和语调。

2.发音准确:良好的发音是朗读的基础。

确保您能准确地发出每个音节和单词,特别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音节和发音规则。

如果遇到不确定的词汇,可以查阅字典或在线发音工具。

3.技巧:合理运用停顿、语速和音量,使朗读更具感染力。

适当的停顿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产生思考的空间。

调整语速可以控制节奏感,让朗读更加流畅。

增减音量可以强调重点和情感,并传递更多的情绪。

4.语调:朗读时应注意语调的上升和下降,使句子和段落有层次感和情感变化。

语调的变化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保持听觉的吸引力。

5.强调重点:在朗读时,注意突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和重要信息,通过改变音调和语音的方式来强调它们。

重点的强调可以使论据更加清晰,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6.表达情感: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还要传达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调整声音的音量、速度和语调,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使其更具感染力。

7.训练朗诵: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朗读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选择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诗歌,读几次并尝试不同的朗读方式。

录音并回放自己的朗读,听音频并对比其他朗读者的表达方式,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8.观察模仿:观察那些有着出色朗读能力的人,并尝试从他们身上学习。

他们的语音、语调、停顿和表情都可以成为您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的参考。

9.自信:在朗读时保持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好节奏和语调,并向听众传递更多的情感和信息。

自信的心态能够提高朗读的质量,并增强您与听众之间的连接。

总的来说,良好的朗读技巧需要不断练习和改进。

内三外四朗读技巧

内三外四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内三外四”是指朗诵中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

朗诵既要领会稿件的内在情感,又要锻炼声音上的技巧,即外部技巧,朗诵中以内部技巧为主,外部技巧为辅,使二者相辅相成,二者都不能轻视。

——内部技巧内部技巧一: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指的不再是单纯的你的自我精神世界的再现,而是你“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

使稿件中的人物、事物、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等等等在播音员脑海中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画面”,并且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也就是我们说的在朗诵稿件的时候,要把自己代入到稿件当中。

那么具体要如何调动身临其境的感受呢?1、角色感受: 角色的年龄、性格、心态、身份...2、环境感受: 角色的场合、人数、距离远近高低...3、情景再现:人物、时间、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响应的态度、情感。

例如:锅里的水吱吱地响,老大娘里屋外屋地忙。

烧完热水,又端饺子又端鸡蛋分析:在这段文字中,锅里的水、老大娘、烧水、端饺子端鸡蛋,这几个的关键词的先后顺序?做了哪些事?要在脑海里一一呈现出来。

你甭说没见过古人饮酒谈诗的样子,我就让脑补一下,你丫的朗诵个《水调歌头》跟打仗一样,那样子恨不得把现场的琴都给掰成两截,千古名篇《水调歌头》分分钟变成“水煮割头”,属实非常和谐了。

所以要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力度。

增强气氛没有错,同时要足够还原场景,才算是成功的朗诵。

内部技巧二:对象感语言的传播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对空宣传,更不是自我欣赏(这一点尤其有趣,太多人太懂的自我欣赏),不论如何自我感觉良好,请记住你是去播讲去朗诵的,不是给自己听的,蹦那么勇敢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表达,你的播讲目的,是你让你的受众,进入到那个美妙的世界中去。

每一场朗诵,都需要你和你的观众一起来完成说穿了,你是个守门的,你有钥匙,你得开门让人大家都进去赏赏,这是你的义务简单的理解就像是在跟别人对话。

通过设想对象来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朗诵艺术内外部技巧概述

朗诵艺术内外部技巧概述

朗诵艺术内外部技巧概述朗诵艺术内外部技巧概述内部技巧:调动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一)、内在语1、定义:稿件、文字、语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即话里有话、弦外之音)。

2、分类:发语性内在语、寓意性内在语、关联性内在语、提示性内在语、回味性内在语、反语性内在语。

3、作用:1)揭示语句本质2)揭示语句链条4、如何把握内在语:1)对全篇稿件的理解和感受要集中明了2)对全篇稿件的重点难点要心中有数3)对全篇稿件的语句本质要辨别清楚4)内在语要鲜明简洁有说服力(二)情景再现定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人物、事件、清洁、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再现过程: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融景生情,现身说法1、理清头绪:脑海里连续活动的画面----开头是?----接下来的变化?---如何发展?---结果?---那里是特写?---要心中有数,不温不火。

2、设身处地:处于事件的情理之中,主要是获得现场感,产生“我就在”的感觉。

3、触景生情:是情景再现的核心,朗读中特别强调积极的反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个具体的“景”的刺激,马上引起具体的“情”,又要完全符合稿件的要求。

4、现身说法:既然稿件中的情景始终“再现”,那么,把这情景再现的过程转述出来,朗诵者在脑中再现了文章中的情景,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加工制作,使听众产生某中情景的再现,从中受到感染。

(三)对象感1、定义:就是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属于某种联想想象的东西。

面对屏幕是在“目中无人”的环境中,朗读者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

在朗读中感受到受众的存在,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感觉到他们的确在听、在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朗诵的内外部技巧

朗诵的内外部技巧

朗诵的内外部技巧朗诵的内部技巧(1)作品的选取好的作品未必是好的朗诵作品;好的朗诵作品未必是你朗诵得好的作品。

应当从实际出发,让作品为我所用,我不为作品所役;朗诵因作品而生辉,作品因朗诵而增色。

1、度身定作根据个人外在条件选作品,如音色、音域、音量等。

2、量力而为根据个人内在条件选作品,如阅读能力、语言驾驭能力、艺术再现能力等。

3、审时度势根据客观语境选作品,如主旨、对象、性别、地点、规模、设备等。

4、积累作品“用兵一时”须“养兵千日”,要拥有“保留节目”“拳头产品”,以应不时之需。

(2)作品的阅读欲“动口”先“动脑”,技巧运用是末,阅读理解是本,对作品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其结果必然言不尽意,情不感人,或者捉襟见肘,弄巧成拙。

要精读,词、句、段、篇,写作意图、艺术特色等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吃透它的精神实质,弄清它的精华所在。

如《立论》《将进酒》《沁园春·雪》(3)作品的感受也可叫做“体验”。

朗诵者以作品为本,而文学家尤其是诗人,他们的笔下是一个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世界。

要精准、美妙地再现作品,就要把心贴上作品,去获得作品赋予的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性体悟,让作品中的一情一景、一事一物得到“还原”,从而使朗诵者的声情语调有了依托和着落。

如《再别康桥》《致橡树》《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的自白书》《中国最高爱情方式》(4)作品的想象想象,为我们的思想生出翅膀,它让我们翱翔在无垠的时空里,又把无限的美好带回到我们身旁。

朗诵,旨在把无声的符号化为有声的信息,让“躺”着的每一个文字“站”起来,变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天使,去叩击人们的心扉,擦亮人们的情感……这静与动的转换,这抽象到具象的升华,无不靠想象去润滑、去驱动。

朗诵者应当具备出众的想象能力,一进入作品就如临其境、如视其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我愿意是急流》《海燕》《乡愁》朗诵的外部技巧(1)节奏任何文字作品,都是通过词语、词组、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表情达意的,语义关系有近有远,用有声语言来表现就会有停有连、有快有慢,这快慢、停连就是狭义的节奏要素,也是朗诵表达中最基本、表现最突出的节奏要素;广义的节奏还包括力度的强弱、抑扬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语气的虚实等要素。

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方法

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方法

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方法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方法朗诵的能力是需要慢慢提升的,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万万不可急于求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朗诵发音技巧1、重音技巧这里所说的重音,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意加重音量与力度的某个或某些词。

人们说话时,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语气来表达,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重读的部分就是一句话里中心和主体。

汉语中的重音有词语重音和与重音两大类:词语重音是比较固定的、有规律的。

就读音轻重程度可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

两个字的词语有“重轻”格式。

2、升降技巧语调的升降,是指语调的高低抑扬变化。

同一语句,往往因为语调升降处理不一样,而能表达出多种多样的异地。

(1)高升调:句子的语势由低到高。

一般表示惊讶、疑问、反诘、呼唤、号召等。

(2)降抑调:句子的语势由高到低。

一般表示肯定、感叹、恳求、自信、祝愿等。

(3)平直调:整个句子语势平稳舒展,没有明显的高低变化。

一般用于陈述、说明、解释,表示严肃、庄重、平静、冷漠、悼念等。

(4)曲折调:句子的语势曲折变化,有起有伏。

一般用来表示夸张、讽刺、幽默等。

朗诵气息训练方法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

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1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

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内部技巧训练》知识点提要
内部技巧是指在朗读朗诵时,朗读朗诵者以作品的语言内容为基础,理清作品的逻辑,展开适当的想象和联想,调动起自己的情感活动,尽量把文字变成自己想说的话,从理解作品到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从而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一、逻辑感受的运用
作品中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构思,是全篇各个层次、段落及语句间的内在联系。

1.加强逻辑感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言目的要明确,必须抓住篇章、语句的真正含义,挖掘实质,不能似是而非;
(2)语言脉络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

2.把握文章逻辑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段落之间的层递关系,看看文章是如何开展的。

(2)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主要可以从虚词上入手。

(3)实词的运用,尤其是主要动词、形容词。

(4)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通过逻辑感受,形成自己内心的“语流”,我们的声音才会更有征服力和感染力。

二、形象感受的运用
要善于抓住那些表达事物形象的词语,在这些形象性词语的激发下,使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场面、景物、情绪、动作等在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自己的“内心视像”,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和思考,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和感情。

更好的用声音表现形象客体,达到感染听众、打动听众的目的。

朗读时,要能做到透过文字,“目击其物”,就好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伸手即可得到”一样,形成内心视像。

同时,还要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经历、经验和知识积蓄,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将具体感受
向深度发展,产生相应的感情,让朗读作品中的词语在头脑中亮起来,在内心里活起来,做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自然就能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了。

三、内在语的运用
内在语是指作品中有些词语和句子,有时并不服从于它的直接含义或表面意思,文字后面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也就是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可能是作品文字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朗读时不能停留在文字的表层,而是要努力挖掘文字后面更深刻的含意、把握鲜明的语句关系。

朗读时,内在语要像一股巨大的潜流,在朗读者的内心深处不断涌动着。

内在语的潜流越厚,朗读就越有深度。

它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起着直接引发和深化含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