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简史

合集下载

简说日本文学史

简说日本文学史

简说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史的分期日本历史经历了大和(三世纪至七世纪)、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镰仓(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户(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学.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

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

《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

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

《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

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

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中世、近世文学,包括镰仓、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文学。

日本中世纪是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

武士阶级的兴衰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

日本称镰仓、室町时代为“中世”,称江户时代为“近世”,前者以日本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发展为标志,后者以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为标志。

镰仓、室阿时代表现武士阶级战斗历史的军纪文学流传甚广,出现了《平家物语》、《义经记》、《太平记》等。

随笔、纪行、日记文学受隐遁思想影响,代表作有鸭长明的《方文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

镰仓时期在后鸟羽院主持下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表达了“余清”、“妖艳”的美。

简说日本文学史

简说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的分期日本历史经历了大和(三世纪至七世纪)、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镰仓(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户(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学.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

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

《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

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

《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

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

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中世、近世文学,包括镰仓、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文学。

日本中世纪是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

武士阶级的兴衰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

日本称镰仓、室町时代为“中世”,称江户时代为“近世”,前者以日本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发展为标志,后者以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为标志。

镰仓、室阿时代表现武士阶级战斗历史的军纪文学流传甚广,出现了《平家物语》、《义经记》、《太平记》等。

随笔、纪行、日记文学受隐遁思想影响,代表作有鸭长明的《方文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

镰仓时期在后鸟羽院主持下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表达了“余清”、“妖艳”的美。

其后和歌诗坛出现了二条、京极、冷泉三家的长期对立。

日本文学史简述

日本文学史简述

中世文学

中世:源頼朝による鎌倉幕府創設から徳 川家康による江戸幕府まで 1192~1603 鎌倉(神奈川県東部)時代・室町(東京都 中央区北部)時代


中世時代

軍記物語:保元・平治の乱に始まり、平氏 の滅亡・承久の変などを経て、政権は武士 階級のものとなっていく。こうした時代相を 反映して『保元物語』『平治物語』『平家物 語』『源平盛衰記』などの軍記物語が生み 出されていく。
一一世紀後半になり

特徴:摂関政治は無力化し、藤原氏も力を失って いく。特に白河法皇によって成された院政は摂関 政治も行われなくなる。この公家社会の内部分 裂によって、武士階級が実力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て いく。この時期に、物語に関しては、『夜中の寝 覚』『浜松中納言物語』、短編集『堤中納言物語』、 歴史物語『大鏡』、日記に関しては、『更級日記』 が注目されよう。こうした公家的な文学に対して、 庶民の事も記した『今昔物語』、庶民の間で歌わ れた歌謡の集成『梁塵秘抄』も生み出されている。

中世文学
代表作品: 1361年頃 曽我物語(真名本) 軍記 1376年以前 増鏡 軍記 1400年 風姿花伝 世阿弥 能 1411年頃 義経記 軍記 1463年 ささめごと 心敬 連歌 1467年 吾妻問答 宗祇 連歌 1472年 花鳥余情 一条兼良 注釈 1476年 竹林抄 宗祇 連歌 1488年 水無瀬三吟百韻 宗祇・肖柏・宋長 連歌 1495年 新撰莵玖波集 一条冬良・宗祇 准勅撰連歌撰集 1499年 竹馬狂吟集 俳諧 1518年 閑吟集 歌謡
中世文学

なお、この時代は政権が武士階級に移っ たとはいえ、まだ文学の担い手は『新古今 集』を編纂するなどした貴族にあった。

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简史》旨在粗略勾划日本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轨迹,内容上分为古、近、现三代“古代”自文学发生期的“神话、传说”写到1868 年“明治维新”;“近代”由“明治维新”到“大正时代”(1912);“现代”则是“大正时代”以后。

限于篇幅,“现代”只写到七十年代初。

琼新登字03 号古代草创期的古代神话与传说日本的早期神话与传说,也是口头传诵的文学。

直至公元7 世纪后半叶,才有文字记载。

统治者为了记载所谓“王道历史”,产生对于文字的需求。

随后出现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

《古事记》主要记载统治阶级“王道历史”;《日本书纪》则模仿中国正统史书的体裁。

当然,二者皆涉及此前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与传说,也明显地体现出“王权”统治者的主观愿望。

但因受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日本文学亦文史不分。

进一步说,日本的文字源自中国,如今的日语文字正是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

《古事记》作者不详,完成于和铜五年(公元712 年),是日本最早的神话传说,共分上、中、下三卷,卷首有优美的汉文序。

此外,《古事记》的作品结构,乃以神统、皇室谱系为经,神话、传说、歌谣物语为纬,经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上卷由天地开辟时出现的天御中主神写至草葺不合尊;中卷由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下卷则由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

另外,下卷的结尾写至推古朝,统治思想又发生了变化。

由这一朝代开始,佛教成为日本国家权力的中心,尤其是其后圣德太子执政期间,致力于佛教兴隆,且以佛教精神匡正当时的思想弊端。

结果,在平稳实现国家的革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简而言之,《古事记》的中卷结尾和下卷结尾皆处于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一是引进儒教,一是弘扬佛教。

从结构上看,上卷最具立体感,形成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

因而,《古事记》上卷最具艺术性。

相反,中下两卷虽然亦具统一性,结构上却呈平面化特征。

《日本书纪》完成于奈良时代(公元720 年)。

《日本书纪》的文体是传说式陈述体,比较重视史料。

从各卷文体差异上看,这部史书非一人所撰,因为既有和文体亦有汉文体,还有和汉混用的文体。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 早期历史 (1)2. 封建社会 (1)3. 近代社会 (1)4. 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 上古文学 (1)2. 中古文学 (2)3. 中世纪文学 (2)4. 近世文学 (2)5. 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 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 记纪歌谣 (3)2. 《万叶集》 (3)3. 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 物语文学 (4)2. .................................................................. 说话43. 日记文学 (4)4. .................................................................. 随笔4二、韵文. (5)1. .................................................................. 汉诗52. .................................................................. 和歌53. .................................................................. 歌谣5三、艺能. (5)1. .................................................................. 雅乐52. .................................................................. 田乐53. .................................................................. 猿乐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 物语文学 (6)2. .................................................................. 说话63. .................................................................. 随笔64. .......................................................................................................................... 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 和歌 (7)2. 连歌 (7)3. 歌谣 (7)4. 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 俳谐 (8)2. 狂歌 (8)3. 川柳 (8)4. ................................................................... 和歌85. ................................................................... 国学8二、戏曲. (8)1. 净琉璃 (8)2. 歌舞伎 (8)三、小说. (8)1. 假名草子 (8)2. 浮世草子 (8)3. ................................................................... 读本94. 洒落本 (9)5. 人情本 (9)6. 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 一一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一一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一一3世纪)古坟时代(300 —— 600)2. 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 ―― 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 —— 1334)南北朝时代(1334 ―― 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 1603) 1江户时代(1603 —— 1868)3. 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 1945)4. 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 1988)平成时代(1988 ――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 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 < 日>上代文学)。

日本文学概论

日本文学概论

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是指在日本国土上产生的文学作品,涉及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漫画、小说集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

日本文学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演变成了众多类型和形式。

本文将介绍日本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古典文学日本文学的最早期始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在这一时期,万葉集成为了日本最早的文学遗产。

万葉集是一部由诗歌组成的集合,在这些诗歌中反映了日本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族等多种方面。

另外,此时期还形成了和歌,就是指依据艺术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到了公元10世纪的平安时代,日本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诸如《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等重要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源氏物语》是一部非常长的小说,作者是女作家紫式部,用美丽的描写为这段历史画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图景。

《枕草子》则是一部集中讲述诸如春天、秋天等主题的杂文集。

这两部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一些特点,更是成为了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近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文学逐渐进入了现代版的阶段。

在19世纪,时代大变,日本经历了市民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影响。

这样,代表近代小说创世人的坂口安吾,和执行战前的中原中也等人相继出现,使得小说从古典文学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在二战后的时期,日本文学迅速地扩大了内容范围,其中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兴文体。

例如,日后备受崇拜的村上春树,就创作了许多有深刻哲学思想的作品。

除此之外,同时期还出现了诸如映画莓之森、宫泽英明等人创造的漫画文学,现代严肃文学和另类小说等新型文学类型。

还有,日本俳句和短歌因其含义简洁而流行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日本文学的重要性日本文学经过了千年的发展与扩张,已经成了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文学不仅分析了人类的私人感受,还是一种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整体社会和文化大环境的方法。

日本文学之所以能够聆听人类心灵的因素,其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的心灵文化历来就是重要的,同时对诸多家用课程和社交礼仪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学简史奈良时期(8世纪)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

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

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

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8~12世纪)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

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

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

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

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

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

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

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12~16世纪)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

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

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

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

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

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

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

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

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

“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

世阿弥(1363~1443)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17~19世纪)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

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

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

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1868~1911)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

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

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

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

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

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大正时期(1912~1925)近代文学进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为文坛主流。

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及其后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

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

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

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

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文坛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学流派竞生,作家辈出。

进步作家宫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说《知风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等优秀作品,都获得好评。

战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国》、《千鹤》和《古都》3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战后新作家中,野间宏的《真空地带》、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司马辽太郎(1923~)的《龙马奔走》等作品有较大影响。

60年代中期,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

除一些严肃作家写出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外,小松左京(1931~)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说等也颇有读者。

70年代,内向文学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写当代商潮的经济小说等,都对文坛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

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跃在80 年代,他们的创作把日本经济小说提到一个新高度。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文学重新受到重视。

草纸文学日本文学中的一种体裁。

草纸,又名草子。

草纸文学的含义有两种说法,一说指用假名(日本字母)写成的物语、日记、随笔等散文,以区别于用汉字写的文学作品。

另一说是指日本中世和近世文学中的一种群众读物,一种带插图的小说,多为短篇。

前说物语、日记和随笔与民间口语相结合,发展成为新鲜的更具有日本民族特点和具有文学意味的散文。

最早的作品有纪贯之的《土佐日记》(935) ,后有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约996或1004)、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约1004~1009)等。

室町时代(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出现的大众小说统称御伽草子。

它的出现标志着平民阶级的物语体裁登上文坛和长期占领文坛的贵族文学进一步衰落。

作者包括僧侣、隐士、连歌师、町人等。

主要有童话、信仰物语、恋爱物语、儿物语(又名稚子物语)、继子物语、武勇谭、复仇谭和孝顺谭等。

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描述平民的幸运巧遇,注重情节的发展,但作品的主题思想等方面多受王朝文学的影响。

著名作品有《文正草子》、《一寸法师》、《浦岛太郎》等。

江户前期,即以17世纪初到17世纪80年代为中心兴起的一种几乎全用假名书写的通俗文艺作品,称假名草子。

它的读者广及妇女儿童。

体裁以小说即物语为主,包括童话和随笔等。

小说有恋爱故事、佛教故事、笑话以及日本、中国、印度的传说。

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儒家教育思想、佛教的出世思想等。

假名草子继承了御伽草子的传统,但比后者接近现实,孕育着日本近世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萌芽。

著名作者有如儡子、铃木正三、乌丸光广、浅井了意等。

重要作品有《可笑记》、《两个比丘尼》等。

江户时代元禄前后,以京都、大阪一带为中心流行的大众小说称浮世草子。

流行时间从1682年《好色一代男》问世开始,前后约80年。

浮世草子摒弃了假名草子的说教和仿古形式,从正面描绘现世生活和人,即描绘町人(市民)生活的现实社会。

它的出现表明町人文学的确立。

从取材性质看,浮世草子包括好色本、町人本、武家本怪异小说、传奇小说等。

作者以井原西鹤最负盛名,还有西泽一风、都锦、江岛其碛等。

重要作品有《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西鹤置土产》等。

江户中期到后期盛行一种叫草双纸的通俗小说,包括被称为青本、赤本、黑本的儿童读物及其后兴起的黄表纸和合卷等,由短篇逐渐演变成多卷长篇,成为大众文学的主流。

它的发展多和町人的时尚爱好联系,某个时期以讽刺、滑稽为特色,甚至包括政治讽刺。

代表作家有山东京传、恋川春町、式亭三马、十返舍一九、曲亭马琴等。

重要作品有《金金先生荣华梦》、《江户生艳气桦烧》、《心学早染草》等。

物语文学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初)。

它是在日本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形成,并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

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

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女孩,经3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竹赫映姬”。

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

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

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与《竹取物语》差不多同一时期写成的物语文学《伊势物语》,由125篇短篇汇集而成,各篇自成独立的故事,但全篇由原业平一个人物贯穿起来,写原业平在宫廷和外地经历的种种恋爱故事。

物语文学在产生之初就分为两大类,一为虚构物语,它是将民间流传的故事经过有意识的虚构,并加润色,提炼成完整的故事,具有传奇的色彩,以《竹取物语》、《落□物语》为代表。

另一类为歌物语,以《伊势物语》、《大和物语》为代表,以和歌为主,使和歌与散文完全融为一体,成为整部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两类物语都是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向独立故事发展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艺术的完美性。

作为物语文学的高峰的《源氏物语》(产生于11世纪初)和《宇津保物语》(产生于10世纪末),是两种不同的典型。

《源氏物语》最先把虚构物语与歌物语结合在一起,并在创作方法上继承了物语的现实主义传统,摒弃了物语只重史实、缺少心理描写的手法,促进了物语文学的发展,对日本散文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宇津保物语》的故事结构仿效《竹取物语》,只是求婚者都是皇太子和宫廷中的显要,并将贵族社会的婚姻矛盾放在他们争夺权利的场面上来描写,批评了宫廷贵族的骄奢淫逸的生活。

它的特色是大胆接触现实,从本国文学遗产和传统出发,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但它不象《源氏物语》那样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完整的作品。

《源氏物语》以后,物语文学逐渐趋于衰微和没落。

有的如《荣华物语》、《大镜》、《今镜》等历史物语,暴露和批判贵族的腐败,《今昔物语》等评说物语的内容以佛教故事居多,世俗故事也写得比较出色。

中世纪日本封建社会武士阶级兴起,文学上出现了以《平家物语》为代表的战记物语。

它同古代物语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描写中世纪社会的没落以及封建主义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