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和沸点

合集下载

测温物质的选择

测温物质的选择

测温物质的选择,为何不选水作为测温物质1.熔点和沸点在标准状态下水的熔点(凝固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而水银的熔点(凝固点)是-38.5℃,沸点是357℃;酒精的熔点(凝固点)是-114℃,沸点是78℃;好的煤油熔点(凝固点)是-30℃,沸点是325℃。

如果用装水的温度计测量气温,冬天在0℃以下,水凝固成了冰,无法测量;当温度达到100℃水就会沸腾,虽然由于管内随着水蒸气压强的增大会提高水的沸点,但其中水的体积膨胀与蒸汽压强增大的比例关系很复杂,不是正比关系,所以不能用其测量100℃以上的温度。

水银就不同了,用它可以测量-38.5℃~357℃之间的温度;酒精虽然沸点不高,但是它的熔点(凝固点)是-114℃,即在零下114℃以上都不会冻结;用煤油可测量-30℃~325℃之间的温度。

2.热膨胀系数水的热膨胀系数为 2.1×10-3/℃,水银、酒精、煤油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 1.8×10-4/℃、1.1×10-3/℃、1.0×10-3/℃。

同样体积的液体都升高1℃,酒精和煤油膨胀的体积约是水的 5 倍,那么在利用体积变化的刻度方面,水的刻度距离小,酒精和煤油的刻度距离大,相同的温度间隔距离大,不仅为测量和读数带来方便,且能够测量较小温度变化值。

3.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水银、酒精、煤油的比热容分别为0.14×103J/(kg·℃)、2.4×103J/(kg·℃)、2.1×103J/(kg·℃):水的比热容是水银的30 倍,如果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等的热量,水银升高的温度是水的30 倍;可见用装水的温度计对于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大,达到热平衡的时间长;而水银温度计对于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小,达到热平衡的时间短。

特别是测量比较小的物体,如果温度计对它有影响,其温度的测量值就不准确了。

熔点与沸点

熔点与沸点

概念1.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

温度高于熔点,物质呈液态;温度低于熔点,物质呈固态;温度等于熔点,物质呈固态、呈液态或呈固态与液态共存。

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2.沸点:所有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达到沸点后,若要保持沸腾必须继续加热.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1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3.晶体:一类固体在刚吸热时温度升高,并不熔化,但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同时固体越来越少,液体越来越多,一直到固态完全转化为液态时温度才继续升高。

这一类固体被称为晶体。

熔化时不变的温度被称为熔点。

4.非晶体:另一类固体吸热温度持续升高,在升温的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变为液态,这一类固体被称为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

经典例题:把盛有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在烧杯中的冰块未完全熔化之前试管中的冰块能否完全熔化?[解析]:冰是晶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吸热。

烧杯中碎冰在加热时会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可熔化过程中温度维持0o C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在温度低于0o C时可以从烧杯里的冰水混合物中吸热,但内外温度相等都是0o C时,试管中的冰不能再从烧杯吸热,不满足晶体熔化条件。

答案: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不能吸热不熔化烧杯试管中装有水,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解析]:液体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吸热烧杯中的水吸热升温最终达到沸点并沸腾。

可试管中的水只能从烧杯中的水吸热,当其温度达到沸点时内外温度相等,不能继续吸热不沸腾。

答案: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物态变化知识总结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溶解度

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溶解度

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溶解度丁烷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

它是烷烃系列中的第四个成员,由于其简单性和多功能性,丁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和溶解度这些重要性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丁烷的性质和应用。

1. 熔点:熔点是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对于丁烷而言,它的熔点约为-138.4°C。

这意味着在低于-138.4°C的温度下,丁烷将呈现固态形式。

熔点的测量对于了解丁烷的固态性质和用途至关重要。

2. 沸点:沸点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对于丁烷而言,其沸点约为-0.5°C。

这意味着在高于-0.5°C的温度下,丁烷将呈现气态形式。

沸点的测量对于了解丁烷的液态性质和应用非常重要。

3. 闪点: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条件下开始放出足够的蒸汽以产生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并能引燃的最低温度。

对于丁烷而言,其闪点约为-40°C。

这意味着在高于-40°C的温度下,丁烷将具有可燃性。

闪点的测量对于安全存储和使用丁烷至关重要。

4. 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对于丁烷而言,其密度约为0.6 g/cm³。

丁烷的相对较低的密度使其在许多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制冷剂中的丁烷可以提供高效的制冷性能。

5.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的程度。

对于丁烷而言,它是非极性溶剂,可以溶解许多非极性化合物。

然而,在极性溶剂中,丁烷的溶解度较低。

了解丁烷的溶解度有助于了解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应用。

通过对丁烷的熔点、沸点、闪点、密度和溶解度这些性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丁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由于其低沸点和低密度,丁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燃气中,如炉灶燃气和喷雾剂。

丁烷也可以用作制冷剂和溶剂。

总结起来,丁烷作为一种常见的碳氢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其熔点、沸点、闪点、密度和溶解度这些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丁烷的特性和应用。

有机化学(医学专业)熔点与沸点

有机化学(医学专业)熔点与沸点

凝固点是物质的液相和固相建立平衡的温度。达到
凝固点时,液、固两相的蒸气压必定相等,否则两相 不能共存。
其原理与沸点升高的原理相同!
固体:熔点 液体:凝固点(冰点) 熔点和熔程熔点与


沸点是指液体(纯液体或溶)的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如果
未指明外界压力,可认为外界压力为1个大气压。
因此:对于难挥发溶质的溶液,由于蒸气压下降,要使溶液蒸气压达到
外界压力,就得使其温度超过纯溶剂的沸点,所以这类溶液的沸点总是比 纯溶剂的沸点高,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结论:
溶液的沸点是不断变动的! 在沸腾过程中,溶剂不断蒸发,溶液浓度逐渐增大, 其蒸汽压不断降低,沸点也越来越高,直至达到饱 和溶液为止。这是溶剂继续蒸发的结果,造成溶质 析出,溶液浓度不再变化,蒸汽压也不变,此时的 沸点才恒定。因此某一浓度溶液的沸点,是指此溶 液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沸点距》
溶液沸点升高的根本原因是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 蒸汽压下降的程度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因此溶液 的沸点升高程度也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与难挥 发非电解质溶质的本性无关。
过 热 液 体
水壶烧水的时候,壶壁或者壶底会出现一些小气泡,小气泡与 周围的液体进行汽化反应,以它为中心,会发生沸腾现象,我 们把这些气泡也可以称之为汽化核。水在对流传热中的沸点是 100℃,但如果拿进微波炉加热温度会远远大于100℃而水还没 蒸发。由于用微波炉加热的水中,缺少沸腾的第二个条件,气 化核,容易达到甚至超过沸点却不沸腾的过热液体,当这个时 候将小颗粒(咖啡粉等)投入到过热液体时,它们(咖啡粉等 小颗粒)诱导了气化核的产生,形成瞬间爆沸的现象。

实验三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三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a. 样品的干燥和研磨 b. 装样(把两头封闭长度约10~12cm的熔点管中间割裂,开口的 一端插入样品粉末中,装样约高3~4mm,倒转填紧后,样高2~3mm) c. 把装样品的毛细管附于温度计上(样品部分在水银球中部) d. 放入热浴(温度计水银球在热浴中部,水银球不能碰瓶底也不能 离开热浴液面) e. 加热、控温(开始升温可快,接近熔点10℃时,控制升温速度 1~2℃/min f. 观察熔点(始熔:固体收缩,当样品开始塌落并出现液相时,即 为始熔;全熔:固体完全消失而成透明的液体时,即为全熔) g. 记录结果(熔点范围,即始熔至全熔温度)。 h. 要有二次以上重复的数据(通常不取平均值),第二次要用新装 样品的熔点管,浴温要低于熔点20℃以上才放入。
思考题




1. 如果我们想对一个固体有机化合物的纯度进行初步检测,可以用什么 方法? 2. 熔点测定过程中,为什么在接近熔点升温的速度不能快? 3.为什么要用新的毛细管重新装入样品? 4.什么叫沸点?如果某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据此是否可判断它一定是 纯净物? 5.微量法测定沸点,为什么把液体样品中的气泡刚要缩回内管的的温 度作为该液体的沸点?
酚酞 蒽醌
205 216.2~216.4
262~263 286(升华)
显微熔点测定法(微量熔点测定法)

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或精密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其实质是在显微镜 下观察熔化过程。显微熔点仪的仪器型号较多,但共同特点是使用样品 量少(不大于0.1 mg),可观察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能测量的 样品熔点范围为室温至300℃。 具体操作如下:在干净且干燥的载玻片上放微量晶粒并盖一片载玻片, 放在加热台上。调节反光镜、物镜和日镜,使显微镜焦点对准样品,开 启加热器,先快速后慢速加热,温度欲升至熔点时,控制温度上升的速 度为1~2℃/min,当样品结晶棱角开始变圆时,表示熔化已开始,结 晶形状完全消失表示已完全熔化。可以看到样品变化的全过程。如结晶 的失水、多晶的变化及分解。测完后停止加热,稍冷,用镊子移走载玻 片,将铜板盖放在加热台上,可快速冷却,以便再次测试。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沸点

微量法测定熔点和沸点

实验项目名称:微量法熔沸点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基本原理(或主、副反应式)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达成平衡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温度不超过0.5-1摄氏度。

沸点即化合物受热时其蒸汽压升高,当达到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液体的温度即是沸点,物质的沸点与外界大气压的改变成正比。

熔点和沸点都是化合物的重要物理常数,有一定实际意义。

三、主要试剂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列举实验所涉及的主要物质与试剂需要的物理常数就可以)四、主要试剂规格及用量乙酰苯胺,苯甲酸和乙酰苯胺混合物,纯净水,液体规格用量一般是在5—10ml 左右,固体药品只需填满试管底部。

五、实验装置图(这部分请画在实验预习本上)见预习报告的图示六、实验简单操作步骤1熔点管的制备(毛细管一端用小火封闭,直至毛细管封闭端的内径有两条细线相交或无毛的现象)——2试样的装入(填满底部即可)——3熔点的测定(小火缓慢加热,记录当毛细管中样品开始塌落并有液体产生时和固体完全消失时的温度)——4沸点的测定(放入水浴中进行加热,在到达液体的沸点时,将有大量气泡快速逸出,停止加热,使浴温自行下降,当气泡不再冒出而液体刚要进入毛细管的瞬间,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5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七、注意事项1、拉伸毛细管时,玻璃管必须均匀加热,并注意使端头封闭,以防影响测定。

2、样品的填装必须紧密结实,高度约2—3mm.3、熔点测定时,注意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b形管上下两叉口之间。

4、控制升温速度,并记录样品熔点范围。

5、微量法测定沸点应注意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能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汽化。

判断何时为样品的沸点,并正确记录。

姓名: 班级: 日期:。

熔点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熔点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熔点和沸点及其测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1年10月20日熔点及其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和沸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熔点和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实验原理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成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

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o C。

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

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某物质的固液两相置于同一容器中,将可能发生三种情况: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固相液相同时并存,它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所对应的温度TM•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萘:萘是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它的密度1.162,熔点80.5℃,沸点217.9℃,闪点78.89℃,折射率1.58212(100℃)。

甘油:甘油是有甜味的粘稠液体,沸点290 ℃,密度是1.260苯甲酸:苯甲酸是白色单斜片状或针状结晶。

质轻,无气味或微有类似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气味。

它的熔点122.13℃,沸点249℃,相对密度1.2659。

•试剂用量规格萘、苯甲酸和未知物:各取填装毛细管2—3mm的量。

•仪器装置1.仪器:.b形熔点测定管测定管,玻璃棒,玻璃管,毛细管,酒精灯,温度计,缺口单孔软木塞,表面皿;2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1.试样的装入:取样品少量放在洁净的表面玻璃上研成粉末.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粉末中,再使开口一端向上反复通过一个长玻管,自由落下使粉末落入管底。

2装置准备:往b形管中加入甘油,用橡皮圈将毛细管和温度计系在一起用软木塞固定在b形管上。

3.熔点的测定:(1)开始时升温速度可以较快,到距离熔点10~15℃时,调整火焰使每分钟上升约1~2℃。

水 熔点 冰点 沸点 点

水 熔点 冰点 沸点 点

水是一种液态的简单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它的熔点、冰点和沸点是三个重要的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水的状态变化非常重要。

首先,水的熔点(熔解温度)是0°C。

在常压下,当水温达到0°C时,它开始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成为冰。

这个过程称为凝固或结晶,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水的冰点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因为在寒冷的温度下,水容易结冰,这对水的使用和水的流动性都有影响。

水的冰点受环境条件(例如压力和湿度)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降低,水的冰点可能会下降。

接着,我们来说说水的沸点。

在常压下,当水被加热到100°C时,它开始沸腾并转变为蒸汽。

沸点是指物质在其自身温度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温度点。

水的沸点取决于压力和环境条件,例如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会升高。

除了这些基本特性之外,水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而在高温下会蒸发成水蒸气。

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这使得水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物质,可用于各种应用,如饮用、工业、农业和科学实验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根据环境条件(如压力、温度、酸碱度等)的变化而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水的熔点、冰点、沸点是理解水的重要特性。

这些特性决定了水的状态变化,对于我们理解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各种应用中的使用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藏族同胞很少用平原地区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的原因?
(2)为满足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需要,若制造适合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适当增大还是减小安全阀的质量?
解:
22.(2012•天津)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0,限压阀质量为m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已知大气压强p0)
B.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10.(2013•青岛)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2.(2009•茂名)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斜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7.(2011•牡丹江)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 )
A.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
B.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C.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6.(2012•黑龙江)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3.(2010•安徽)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4.(2010•湖州)《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各自然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
13.(2011•怀化)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2009•达州)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15.(2012•东营)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其原因是.
16.(2010•茂名)同学们通过“观察水沸腾”实验可知,当液面上方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1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并且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特点是.在很高的山顶上,用一般锅煮不熟鸡蛋,原因是:.
17.(2008•遵义)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象.由图可知是晶体,熔点80℃;晶体熔化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20.(2013•柳州)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选项
现象
条件
A
铁生锈
氧气
B
冰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
C
菜豆种子萌发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D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
A.A
B.B
C.C
D.D
5.(2012•揭阳)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三、解答题(共2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1.(2013•锦州)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主要采用烧、烤、炒的烹调方式做像糌粑(把干面粉炒熟)的一类食品,很少用平原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
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8.(2010•楚雄州)关于图中所示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ρ甲>ρ乙
B.图(b)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
C.图(c)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D.图(d)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9.(2012•青岛)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1.(2010•成都)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将外部空气压人肺内.用高压锅(如图所示)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水的沸点.
12.(2007•桂林)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18.(2011•百色)小佳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
(2)在实验过程中,小佳发现烧杯的上方有少量的“白气”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杯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形成的.
(3)小佳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该物质在第分钟开始熔化.
③在第4-9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4)在实验中,小佳没有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采用隔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19.(2009•南宁)小明去参观酒厂时,看到酒厂用蒸馏的方法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不同.他想,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的凝圈点是0℃,于是想用凝固的方法将酒精和水分离开,他将混合液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可达-5℃),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出来.他想:为什么水和酒精没有分离出来?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做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11•常德)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8.5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