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分析及其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分析及其矫正

摘要:态度和品德的学习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部分。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学生不良品德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正方法,为解决学生不良品德提供参考,以促进其改正。关键词:品德不良心理成因矫正方法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表现出的稳定特征。学生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成因

学生品德不良是在某种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学生自己的一定心理活动形成的,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①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中教育的不良因素,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②社会不良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与人的交际往来也不断增多,这就使学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就会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③学校工作不力。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因此,教育者的错误观点、片面的思想方法、教育方式简单化、教育措施的不力和教育者本身的道德品质问题,都会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恶化,④大众传媒影响。大众传媒是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网络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

很大影响。由于年幼,学生无法对信息正确辨别,一些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的品质造成不好的影响。

2.主观心理因素。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还在形成之中,他们的道德观念还不够稳定,缺乏评价能力,往往会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产生各种不良品质,②表现异常的情感。有些学生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混淆是非、颠倒美丑、不明道理等异常反应;③明显的意志薄弱。有些学生在错误面前缺乏自觉性和自制能力,经不起外界诱惑而重犯错误;④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将不良行为多次重复,形成了坏习惯。

3.学生不良品德的类型。①过失型:采取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方式,②品德不良型:采取违反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

③攻击型:主要采取发泄的方式,对特定对象对抗、报复、迁怒等,具有公开性和爆发性;④压抑性:主要采取逃避的方式,如不参加学习、交往活动或消极应付,以及对自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一般带有隐匿的特点。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1.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和敌意,他们往往认为教师厌弃自己。由此,他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人情人理才能入心。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

会、集体尊重的感情。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尊严的感情。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自尊心,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就容易表现出对立的情感。因此,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并在活动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促使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鞭策他们能抑制自己不良的品德行为。

3.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注意他们的一般特点,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经常接近学生,和他们交朋友,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个人的一贯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细致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选择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4.抓住品德培养的关键期。少年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有一种成人感,这种成人感是少年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期,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主观上自以为是大人了,客观上的思想行为还未脱离孩子气,因此主客观之间发生了不适应。因此,要重视少年期的品德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年期和儿童期就可放松品德教育。品德尔教育在任何时期都应重视。

三、具体方法

①因势利导法。因势利导,抓住时机给予适当的教育和激励,包括顺势和反势。顺势:即在学生提出进步要求、思想上有了闪光点时,给予鼓励、表扬,顺势使其巩固、发展自己的正确思想和行动。反势:在学生思想处于正确和错误、高尚和低级的矛盾中,提供适当的反面例证,激其向上;②情境法。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使品德不良的学生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克服自身犯错欲望,纠正其不良行为;③模仿法。提供良好的品德榜样,使学生得以对照、思索、学习,逐步形成优良品德;④角色扮演法。运用一定的形式改变学生的角色地位,让其充当新的角色,体验新的人格,接受新的要求,改变不良品德,⑤活动法。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练意志,并发挥自己的才能,避免精力过剩而产生不良行为;@集体互助法。建立一个良好的集体,运用集体舆论和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制止不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