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第四册教案

合集下载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设计(部分)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设计(部分)

4、戴领巾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戴领巾。

2、认识新的部首:绞丝旁、女子旁。

会写这两个偏旁。

3、学习"好"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熟读"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这句话,知道戴好绿领巾。

5、会用"我会••••••••"练习说一句话。

6、熟读儿歌,知道升国旗时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看图读句子。

认识新的部首,并会写。

教学课时:3板书设计:4、戴领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揭题。

二、新授。

1、出示词语。

戴领巾(1)认读词语。

(2)教读。

(3)齐读词语。

2、练习。

戴()3、出示句子: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

(3)指名读句子。

(4)齐读。

练习:我们会戴绿领巾。

三、小结。

四、作业。

读熟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会用"我会•••••••"练习说话。

学习新的部首。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和句子。

戴领巾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2、指名读一读。

3、齐读。

二、新授1、出示例句:我会穿外衣。

仿句子:我会()。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2、出示新的部首。

(1)认读新的部首。

(2)学写新的部首。

(3)练习。

三、小结。

知道戴好绿领巾。

四、作业。

1、描写新的部首。

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国歌。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升国旗的儿歌。

3、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新授1、出示儿歌。

升旗大清早,升国旗,小朋友们列队齐。

胸前戴好绿领巾,对着国旗敬个礼。

(1)教师示范读。

(2)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

(3)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一读。

(5)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三、小结。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戴绿领巾,敬礼。

四、作业。

读熟儿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句子。

1、出示图片和句子。

(1)指名读一读。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教案标题: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 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课:《小狗和小猫》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分组讨论小狗和小猫的特点和行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小狗和小猫的故事。

第二课:《春天的好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春天的好处,并列举自己的观点。

3.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三课:《小小画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绘画。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四课:《我的梦想》教学目标:通过写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2. 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写下自己的梦想。

3.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梦想,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的评估。

2. 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的评估。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估。

教学资源:1.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材。

2. 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指导。

3. 绘画工具和素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绘画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3. 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4、戴领巾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戴领巾。

2、认识新的部首:绞丝旁、女子旁。

会写这两个偏旁。

3、学习"好"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熟读"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这句话,知道戴好绿领巾。

5、会用"我会"练习说一句话。

6、熟读儿歌,知道升国旗时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看图读句子。

认识新的部首,并会写。

教学课时:3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揭题。

二、新授。

1、出示词语。

戴领巾(1)认读词语。

(2)教读。

(3)齐读词语。

2、练习。

戴()3、出示句子: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

(3)指名读句子。

(4)齐读。

练习:我们会戴绿领巾。

三、小结。

四、作业。

读熟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会用"我会"练习说话。

学习新的部首。

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和句子。

2、指名读一读。

3、齐读。

二、新授1、出示例句:我会穿外衣。

仿句子:我会()。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2、出示新的部首。

(1)认读新的部首。

(2)学写新的部首。

(3)练习。

知道戴好绿领巾。

1、描写新的部首。

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儿歌。

1、播放国歌。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升国旗的儿歌。

3、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1、出示儿歌。

升旗大清早,升国旗,小朋友们列队齐。

胸前戴好绿领巾,对着国旗敬个礼。

(1)教师示范读。

(2)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

(3)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一读。

(5)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戴绿领巾,敬礼。

读熟儿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一、复习句子。

1、出示图片和句子。

(1)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句子。

(3)齐读句子。

二、复习新的部首。

1、认读部首。

2、指名写一写。

三、复习儿歌。

1、指名读儿歌。

2、表演读儿歌。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2. 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5. 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6. 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课:生活语文的意义和目标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3. 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期望。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察。

2. 教学目标:介绍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3. 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听、说、读、写技能进行交流。

4. 总结: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强调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相互关联。

第三课: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

2. 教学目标:介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描述图片、讲故事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四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短文或文章,引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如回答问题、找出关键词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读多写,提高语文水平。

第五课: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作品或发明,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及反思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及反思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文,包括寓言故事、生活经验等。

2. 词汇: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词和词组,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3.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语法: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语文水平,选择适当的语法知识进行教学。

5. 写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6. 听力和口语: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预习:帮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3. 阅读:学生独立或小组阅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讨论,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5.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技巧。

6. 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 写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8. 听力和口语: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9.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评估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情况。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

4.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的撰写和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5篇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5篇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5篇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1《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材分析:几百条甚至是几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我”忍不住劝告男孩。

鱼儿成百上千,是捡不完的,再说,谁在乎呢?男孩头也不抬地叨念:“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短短的两百多字,却勾画出一个心地善良,对生命认真到在乎每一条小鱼的小男孩,这是《浅水洼里的小鱼》带来的阅读魅力。

故事短小简单,却昭示着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读着这个故事,我们被感动,仿佛所有原本渗入心里的污垢被清除,直到心里只有那孩子捡鱼的身影,直到心里只有那一个信念:“这条小鱼在乎!”“在乎”一词扣人心弦,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是啊,茫茫天地间,一条小鱼的生死谁在乎呢?浅水洼里的小鱼在乎。

可“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小男孩也在乎。

所以他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腰捡鱼,不停地用力扔鱼。

“走得很慢”是在乎,“不停地弯下腰”是在乎,“捡起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是在乎,“头也不抬”是在乎,“一边回答,一边捡”是在乎,“不停地捡鱼扔鱼”是在乎,“不停地叨念”更是在乎……只要“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男孩就会在乎,就会接着不停地把它们用力地扔回大海,这是一种执着的在乎。

“在乎”在课文结尾处由男孩叨念出,让我们看到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一种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对渺小如鱼的生命给予如此的热情,这本身就彰显出一种人性的纯美。

省略号并没有略去千百条小鱼对生命的渴望和在乎,更没有阻挡我们欣赏男孩这执着的“在乎”,这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反让男孩头也不抬地弯腰捡鱼扔鱼的姿势,在我们心中成了一幅隽永的画面。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里的小男孩已不是单纯的孩子形象,他是一个能听懂生命吁求的意象,是人们心中升起的一种道德律。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如口感、味道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水果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二章: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颜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颜色,如颜色的深浅、明暗等。

教学活动:1. 展示颜色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颜色的深浅和明暗。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三章:认识数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让学生数数和识数。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如数的多少、大小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数字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数数和识数。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表达数字的多少和大小组合。

4.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达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培智语文第四册说课

培智语文第四册说课

培智语文第四册《洗手帕》说课稿(二等奖)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四册第15课洗手帕一课。

这是一篇看图学词学句为体裁的课文,共有四个生字,三个生词,一共两个句子,配有四幅插图,主要是借助插图把语言文字与具体事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能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词句。

为以后学习看图学文奠定基础。

完成本课需三课时,以下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看懂图意,学会生字和词,认识新部首“钅”字旁,教给学生,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补偿目标,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矫正缺陷。

我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按年龄分班,按智龄分组。

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在一个教学组里有低年级的小学生也有高年级的大学生,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的教学要求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能正确读生字、词语,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能正确的看图,学会四个生字和三个词语的读音,在老师指导下会写生字,高年级的学生能看懂图意,学会用所给生字扩词,独立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是通过看懂图意,学会四个生字及三个词语的读音,难点是理解生字的意思,会写生字。

本课采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鉴于弱智儿童的有意注意时效短,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用启发式教学,采用电话教育手段边观察、边思考边启发边思考边讲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加强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本节课至始至终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形式来实现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与教学活动,力图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学生的学,体现教师寓学法于教学之中,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通过始活动、主活动、练习活动、整理活动、作业布置五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环节是联系生活,揭题导入,这是一节课的开始环节,怎样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很关键,我先出示一块小手帕,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有没有带手帕?谁来告诉老师你的手帕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一比认一认教学要求:1、区分形近字,能够组成词语。

2、掌握生字"百、去、米、们、朋"的写法,注意笔画,笔顺。

认识新的部首"单人旁",并会写。

3、会读句子"我们是好朋友。

","我爱吃米饭和白菜。

"。

教学重难点:1、区分形近字,并会组词。

2、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教学课时: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比一比认一认。

二、新授:1、出示生字。

白百来米门们月朋2、认读生字。

3、区分生字。

找找不同的地方。

4、给生字组词。

5、指名读一读。

教师指导。

6、齐声读。

三、小结。

今天区分了形近字。

四、作业。

拓展:还能组哪些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一读。

二、新授: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2、认读生字。

3、讲解生字的写法。

(1)教师示范书写生字。

(2)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笔顺。

(3)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业,讲评。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四、作业。

生字各写两行。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2、二、新授。

1、出示句子。

(1)教师示范朗读。

(2)一句一句教学生朗读。

(3)学生练习朗读。

教师指导。

(4)指名读句子。

(5)齐声读。

2、练习说一说。

我爱吃()。

三、小结:学习了两个句子。

四、作业:读熟句子。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本课内容。

1、复习字词。

2、复习句子:我们是好朋友。

我爱吃米饭和白菜。

3、练习读句子。

二、完成练习。

三、总结。

2、牙刷牙膏教学目标:1、看图认读词语:"牙刷"、"牙膏"、"商店"。

2、认识"牙"、"里"、"有",并会在田字格里书写。

3、认识部首"立刀旁",并会书写。

4、会读文中的句子,联系用"什么地方有什么。

"说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1、认读词语:商店、牙刷、牙膏。

2、读熟文中的句子。

教学课时:4板书设计:2、牙刷牙膏商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读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今天我们到商店去买东西。

二、新授:1、我到商店买了这两样东西。

2、出示食物:牙刷、牙膏。

3、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这是......)4、认读词语。

牙刷牙膏(1)教读词语。

(2)学生练习读词语,教师指导。

(3)指名读词语。

(4)齐声读词语。

5、复习。

出示图片,认读词语。

四、作业。

读熟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文中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商店牙刷牙膏2、继续学习第二课。

二、新授:1、出示图片:看看百货商店里有什么?2、出示句子:百货商店里有牙刷和牙膏。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句子,教师指导。

(4)齐声读句子。

3、练习“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说一句话。

(1)教师示范说一句话。

(2)指名说,教师指导。

三、小结。

要注意口腔卫生。

四、作业:读熟句子。

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和部首,会读、会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句子:百货商店里有牙刷和牙膏。

(1)指名读句子。

(2)齐声读句子。

(3)说说:什么地方有什么?二、新授:1、出示部首。

(1)认识部首。

(2)学习书写部首。

(3)学生练习。

2、出示生字(1)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如何书写这些生字。

(3)学生跟着教师书空练习。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部首和三个生字。

四、作业:生字和部首各写两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1)读谜语。

(2)猜猜这是什么生活用品?(3)齐读谜语。

二、复习词语和句子。

1、(1)学生读词语。

(2)找到老师读的词语。

2、完成练习。

三、总结。

我们要注意口腔卫生。

四、作业:要求学生早晚刷牙。

3、刷牙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刷牙"、"漱口"。

2、会读文中的句子。

能仿照句子的格式,练习用"我用什么干什么。

"说一句话。

3、会写用和杯这两个生字。

4、让学生养成注意口腔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看图认识词语。

2、练习用"我用什么干什么?"说一句话。

教学课时:4课时。

板书设计:3、刷牙漱口刷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刷牙歌。

2、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揭题。

二、新授1、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出示词语。

漱口刷牙3、认读词语。

(1)教师示范读词语。

(2)一个一个的教读。

(3)学生自由练习读词语。

教师指导。

(4)指名读词语。

4、练习。

听老师说,找到词语对应的图片。

牙膏杯子牙刷三、小结。

四、作业。

看图片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句子,练习用"我用什么干什么。

"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牙膏杯子刷牙漱口牙刷指名读一读。

齐读。

2、继续学习第三课。

二、新授: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小朋友用什么漱口?用什么刷牙?2、出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指导学生读句子。

(3)学生联系读句子。

(4)指名读句子。

(5)齐读。

3、练习:出示例句:我用毛巾擦脸。

我用(。

)。

(1)教师示范说一说。

(2)学生练习说。

三、小结。

四、作业。

见书第六页读一读,练一练第三题。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2、学生读一读。

3、继续学习第三课。

二、新授1、学习生字出示生字:用、杯2、教师示范书写。

3、讲解字的结构。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书空练习。

5、练习。

杯()刷()漱()三、小结。

四、作业。

完成书上第六页读一读1、2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

1、看图认读词语。

2、齐读词语。

二、复习句子。

出示句子: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1、指名读一读。

2、教师指导读。

3、齐声读。

4、练习用"我用什么干什么。

"说一句话。

三、练习写字。

1、教师示范书写。

2、学生上黑板书写。

四、总结。

告诉学生注意口腔卫生。

4、戴领巾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戴领巾。

2、认识新的部首:绞丝旁、女子旁。

会写这两个偏旁。

3、学习"好"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熟读"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这句话,知道戴好绿领巾。

5、会用"我会••"练习说一句话。

6、熟读儿歌,知道升国旗时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看图读句子。

认识新的部首,并会写。

教学课时:3板书设计:4、戴领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揭题。

二、新授。

1、出示词语。

戴领巾(1)认读词语。

(2)教读。

(3)齐读词语。

2、练习。

戴()3、出示句子: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

(3)指名读句子。

(4)齐读。

练习:我们会戴绿领巾。

三、小结。

四、作业。

读熟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会用"我会••"练习说话。

学习新的部首。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和句子。

戴领巾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2、指名读一读。

3、齐读。

二、新授1、出示例句:我会穿外衣。

仿句子:我会()。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2、出示新的部首。

(1)认读新的部首。

(2)学写新的部首。

(3)练习。

三、小结。

知道戴好绿领巾。

四、作业。

1、描写新的部首。

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国歌。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升国旗的儿歌。

3、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新授1、出示儿歌。

升旗大清早,升国旗,小朋友们列队齐。

胸前戴好绿领巾,对着国旗敬个礼。

(1)教师示范读。

(2)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

(3)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一读。

(5)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三、小结。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戴绿领巾,敬礼。

四、作业。

读熟儿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句子。

1、出示图片和句子。

(1)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句子。

(3)齐读句子。

二、复习新的部首。

1、认读部首。

2、指名写一写。

三、复习儿歌。

1、指名读儿歌。

2、表演读儿歌。

四、总结。

告诉学生升国旗时要戴绿领巾。

5、裤带鞋带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裤带"、"鞋带"。

2、读熟句子,学习新的部首"革字旁"。

3、读熟文中的句子。

4、练习用"我会•……"。

5、能跟着老师念熟儿歌。

6、告诉学生穿戴整齐、干净。

教学重难点:认读词语:裤带、鞋带。

学习句子:我会干什么教学课时:4。

板书设计:5、裤带鞋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读词语,学习革字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揭题。

5、裤带鞋带二、新授。

1、出示词语。

裤带鞋带2、认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词语。

3、学习革字旁。

(1)出示新的偏旁。

(2)认识偏旁。

(3)学写偏旁。

(4)学生练习。

三、小结。

复习学的词语和偏旁。

五、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句子,练习用"我会干什么。

"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裤带鞋带2、认读词语。

3、继续学习第5课。

二、新授。

1、出示句子。

2、学习句子。

(1)教师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句子。

(3)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

3、练习说话。

例句:我会系鞋带。

我会()。

三、小结。

出门要穿戴整齐。

四、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儿歌。

二、新授。

1、出示儿歌。

1、教师示范读儿歌。

2、教学生读儿歌。

3、一个一个指导读。

4、学生练习读。

5、指名学生读一读。

6、齐读儿歌。

三、小结。

告诉学生要穿戴整齐。

四、作业。

读书儿歌。

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

1、看图读词语。

2、开火车读。

二、复习句子。

1、出示句子。

2、指名学生读一读。

3、齐声读句子。

三、复习儿歌。

1、出示儿歌。

(1)、指名读儿歌。

(2)、齐声读儿歌。

(3)、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四、总结。

告诉学生穿戴整齐。

五、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