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课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程朱理学1.背景(1)______________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_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内容(1)二程的思想①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提出“____________”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的思想①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__________________”。

②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意义(1)程朱理学适应了____________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

(2)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陆九渊把“___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____________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

提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____________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混易错从体验方法上看,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阳明心学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限时特训: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限时特训: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 [2014·广东湛江调研]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A. “知行合一”B. “天人感应”C. 先气后理的思想D. “存天理,灭人欲”解析:A项为王阳明的思想,B项为董仲舒的思想,C项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思想,D 项是朱熹的思想。

答案:D2. [2014·湛江调研]“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该言论反映的是( )A. 孔子的“为政以德”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朱熹的“格物致知”D.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解析:从题干要求明显可以看出是对事物的理的探究,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

答案:C3. [2014·广东汕头高三期末]叔本华说:“一切天生万物总结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 )A. 孔子B. 董仲舒C. 王阳明D. 顾炎武解析:“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孔子、董仲舒都是客观唯心主义,顾炎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排除A、B、D三项。

答案:C4. [2014·徐州模拟]王阳明的门人在夜间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

”门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在门人看来,这里的“良知”是指 ( )A. 纲常B. 羞恶C. 真理D. 私欲解析:从题干材料提供的情境分析,这里的“良知”指怕脱光衣服受到羞恶,选B。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4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4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

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 ④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________________
论基础。
2.明末清初思想家 (1)共同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
经世致用”。 ②倡导“________
③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2)具体特点 ①王夫之:建立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②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③顾炎武:呼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经世致用。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无非这理”→“ 史料一:南宋朱熹
继承发展了“二程 ”的思想,提出了 天理论 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 的本体存在 ②“„„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
史料二:指出了理 学的积极作用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分析指出 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提示:主张:性本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 继承和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 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3)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 上有何不同?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方式:“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区别: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全面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关系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 (1)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 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 习、 教育改变气质, 克私去弊, 改过迁善, 以恢复“善之本性” 或“善之本心”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3.判断: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已经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性质。( ) 提示: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带有一定的反封建民主色彩, 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 次,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思想体系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提出了限制君权 、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 (2)经济上:工商皆本
构等设想
(3)学术上:经世致用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 出“ 经世致用 ”
3.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宋明理学,批判传统道德。 (2)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君主专制。 (3)带有一定民主色彩:主张限制君权;主张“经世致用”。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4.评价 (1)积极 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焕 生机。 ②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 (2)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 治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4.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5.地位:理学是 宋明 时期的儒学主流。 6.影响 (1)积极 ①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 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用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 人们的自然欲求。
考点小结
要点史料探究
研析史料 探究重点
要点一 宋明理学
【史料】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 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 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共40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共40张PPT)
(四)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知识要点梳理: 1.历史背景:
(1)政治: 君主专制 制度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出现 资本主义 萌芽。 (3)阶级基础: 工商业阶层 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 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 理学和 八股取士 束缚人们的思想。‚三纲五常‛ 扼杀了人的个性,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 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5)外部因素: ‚ 西学东渐 ‛的影响。
(四)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提高认识: 1、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 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更没有 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 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 新时期的发展,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
(四)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提高认识: 1、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⑴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 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 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的 统治思想地位。 ⑵ 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使得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并未建立起 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仍寄希望于贤明 君主,也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 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⑶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但进步思潮的 代表人物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国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产生 资产阶级。
命题研究
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
用文明史观看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
在文明史观的研究视角下,更注重人类文明的演
进过程和相互交流、影响。关注儒学的现代价值,对

高考历史必修3总复习:第十二单元第25讲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和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高考历史必修3总复习:第十二单元第25讲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和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民主思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
机构。
③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呼唤,著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强调经世致用。
栏目 导引
④影响: a. 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 , 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具有解 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b. 经世致用思 潮影响深刻,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 之风。
栏目 导引
“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
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
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
心”( 道德仁心 ) 或“良知”为本体、
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 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
栏目 导引
(4)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 想已不是旧的“臣民”规范,而具有了“ 公民”的色彩。
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并创立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栏目 导引
【易混易错】
(1)“三教合一”是指儒、道、佛三者
之间的借鉴、融合,而不是“合并”。
(2) 理学实质上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
展。儒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是它
能因时、因事而变。
栏目 导引
(3) 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
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
甘石星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 __________ 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 上最早的星表。 (2)天体观测 ①东汉张衡发明观测天体坐标的浑象 候风地动仪 。 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②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 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 子午线 的长 变动;一行还主持实测了_______ 度。 简仪 ,比欧洲 ③元代郭守敬制成的_______ 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人民版
史料呈现 史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
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二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
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史料三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有什么 影响。 答案 积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 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起到了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 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3)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张世杰合称为“宋末三 杰”,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今天我们该如何对 待宋明理学? 答案 感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批判、继承、改造;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
核心突破
正确认识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特点 (1)原因 ①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突出,统治者需要调整统治思想,
(2)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理学指宋明理学(包括程朱 理学和陆王心学),狭义上的理学指程朱理学。
(3)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的外衣。宋代理学在社 会道德规范上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纲五常就是天理。朱熹主张天 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本来与天理 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 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 的外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后达标检测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后达标检测 岳麓版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4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后达标检测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代“二程”的思想对于儒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们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系统地整理了儒家学说,认为“凡事皆有理”而“万理出于一理”。

这从理论上确立了(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儒家心学的统治地位C.儒家伦理学说的先天权威性D.理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合理性解析:选C。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为汉武帝所接受,故A项错误;“二程”的思想属于程朱理学派别,与陆王心学有区别,故B项错误;“二程” “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儒家学说”,实际上是从天理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的纲常礼教、伦理道德的合理性,故C项正确;题干要求从“理论上”而不是其实际作用,故D项错误。

2.(2016·乌鲁木齐高三诊断性测试)北宋中期允许高官建立家庙,民间陆续兴建家庙——祠堂以供奉其列祖列宗,南宋祠堂被纳入“家礼”的范围,元明清三代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活动场所。

这反映了( )A.孔子地位的下降B.理学地位的提升C.宗教迷信的盛行D.君主专制的衰落解析:选B。

材料谈到的是家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与孔子无关,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认为伦理道德就是天理,而宋代以后尊奉祖先、普遍建立祠堂,正是宋明理学兴起并为统治者推崇、在民间影响逐渐扩大的表现,故B项正确;尊奉祖先并非宗教,故C项错误;宋代以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3.(2016·江西赣州摸底)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

这主要反映出( )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B.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C.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D.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解析: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语类》 【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解读】
项目 审题要点
结论 构成
材料 信息
所学 知识
结论
概括观点时注意三个省略号前后的材料,积极影响依 据所学从对社会稳定方面和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方面进 行归纳
由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无非这理”得出 “‘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 本体存在”;由“……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 名”得出“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3.代表人物及主张
程朱 理学
陆王 心学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程颢 程颐 朱熹
(1)天理:宇宙万物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 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2)求理方法: 格物致知 . (3)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陆九渊 (南宋)
王守仁 (明)
(1)思想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方法: 发明本心 . (1)思想核心: 致良知 . (2)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小试身手
1.思考: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提示: (1)经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脆弱,使进步思想的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3)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2.判断:明代中期,在王阳明等思想家的推动下,心学取代理学, 成为官方的哲学。( ) 提示:× 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而 且心学与理学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 一个流派,与“心学”相对的是程朱理学。
思想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提出了限制君权 、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 (2)经济上:工商皆本
构等设想
(3)学术上:经世致用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 出“ 经世致用 ”
3.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宋明理学,批判传统道德。 (2)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君主专制。 (3)带有一定民主色彩:主张限制君权;主张“经世致用”。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4.评价 (1)积极 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焕 生机。 ②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 (2)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 治的理论基础。
2.主要代表人物 (1)“异端”思想家李贽 ①学术上:鞭挞 程朱理学 ,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②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追求个性发展。 ③哲学上:否定“ 天理 ”的存在,提出“万物皆生于两”。 (2)三大进步思想家
人物 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
代表主张
共同主张
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
朴素的 唯物主义
3.判断: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已经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性质。( ) 提示: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带有一定的反封建民主色彩, 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 次,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通史链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 思想 文学 艺术
内容
链接点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 商品经济是代表着
主义萌芽产生
明清时期发展方向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
的经济形态,是明清
反映市民阶层的文化迅速发展, 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
时期近代化曙光的 根源,对明清社会的 经济、思想、文化
绘画、书法艺术更加追求个性化 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重点识记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背景 (1)经济: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另一方面统治 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政治: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阶级: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工商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 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重,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 想,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思维导图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4.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5.地位:理学是 宋明 时期的儒学主流。 6.影响 (1)积极 ①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 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用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 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 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结论】 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 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 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 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最新考纲展示 要点史料探究
知识系统整合 高考源于教材
最新考纲展示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宋明理学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 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
思想的发展
知识系统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宋明理学 1.兴起背景 (1) 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 三教合一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北宋儒学家复兴儒学,抨击佛道,但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 儒家义理,从而形成新儒学。 2.形成标志:到宋代,新兴儒学逐渐确立一套以“理”或“天理” 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
考点小结
要点史料探究
研析史料 探究重点
要点一 宋明理学
【史料】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 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 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