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一游离氨基酸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一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用)

实验一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用)

实验一 食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氨基酸有氨基及羧基两性基团,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中性内盐,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来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根据酸度计指示pH 值,控制终点。

实验试剂:1、甲醛(36%):应不含有聚合物。

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 实验仪器:1、酸度计;2、20mL 移液管;3、10mL 微量滴定管;4、100mL 容量瓶;5、250mL 烧杯;6、磁力搅拌器; 实验步骤:1、吸取5mL 试样,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2、吸取上述稀释液20.00mL V 3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水,插入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0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的毫升数,(可计算总酸含量)。

(使中性内盐分离成为氨基酸)3、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

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继续滴定至pH9.2,记录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的毫升数V 1。

重复做3组平行样。

4、取80mL 水,先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再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 2。

重复做3组平行样。

数据记录与计算(一)数据记录:见下表项目样品 空白 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mol/L )(二)结果计算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1001005014.0321⨯⨯⨯⨯-=V C V V X式中:X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V 1—测定用试样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 V 2—测定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3—试样稀释液取用量,mL ;0.014—与1.00 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背景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于研究和分析蛋白质代谢、营养摄入以及疾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

分析实验设备和试剂•恒温水浴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超纯水系统•氨基酸标准品•Ninhydrin标准溶液•稀盐酸(6 mol/L)•无水乙醇(95%)•氨水(25%,体积分数)•Na2CO3溶液(3%,取6 g Na2CO3溶于200 mL水)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例如食品、体液等)取适量加入10 mL离心管中,并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使样品pH降至酸性,以保证游离氨基酸不会发生气化。

利用离心机对样品进行离心,取上层液保存。

2. 氨基酸含量测定2.1 Ninhydrin法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氨基酸标准品溶液,分别为0、2、4、6、8和10 μmol/mL。

取6个离心管,分别加入1 mL样品上层液或相应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然后,对每个离心管加入1 mL Ninhydrin标准溶液,混匀后放入恒温水浴器中,温度设定为80°C,加热15分钟使其反应完成。

在背景相对较深的条件下使用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570 nm进行吸光度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氨基酸标准品溶液,分别为0、2、4、6、8和10 μmol/mL。

在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 mL样品上层液或相应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然后加入1 mLNa2CO3溶液,混匀后放入分光光度计进行紫外吸光度测定,设置波长为280 nm,并记录吸光度值。

3. 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2中的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曲线的方程和相关系数,并根据标准曲线对待测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下表为实验测定获得的标准曲线数据:氨基酸浓度(μmol/mL)Ninhydrin反应吸光度值紫外吸光度值0 0 02 0.3 0.14 0.7 0.26 1.2 0.38 1.6 0.410 2.1 0.5根据上述数据,可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为:•Ninhydrin法:吸光度 = 0.2[氨基酸浓度(μmol/mL)] + 0.1,相关系数r = 0.99;•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 = 0.05[氨基酸浓度(μmol/mL)] + 0.1,相关系数 r = 0.98。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实验目的:测定蛋白质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若干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游离氨基酸是水解蛋白质后剩余的未发生缩合反应的氨基酸,可以用二硫化二钠与氨基酸发生二级反应,并且具有荧光性质,故可以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其含量。

实验步骤:
1.取约1g蛋白质水解液,加入等量的50%三硝酸溶液,使测定溶液呈红棕色。

2.将上述混合溶液蒸干,加入少量蒸馏水,使含盐量达到适宜比例。

3.将上述溶液通过20μ滤器滤过,在滤液中加入0.1%的二硫化二钠溶液。

4.加入等量的1.5N盐酸,使 pH 值降至2左右。

5.将上述混合液振荡30秒,静置10分钟,测定荧光强度或比色度。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x mg/L。

实验分析:游离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二硫化二钠反应生成荧光物质,故可以用荧光法或比色法进行测定。

本实验采用的是荧光法,即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氨基酸的荧光强度,再由标准曲线推算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过程中必须确保荧光试剂与游离氨基酸充分反应,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测定了蛋白质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x mg/L,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方法一:一、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二、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ml 或50ml 3 个;漏斗(直径6 厘米)3 个、滤纸适量;20ml刻度试管7支;移液管0.5ml 3支、5ml 1支;试管架;玻棒;吸耳球;剪刀;移液管架;橡皮筋、塑料薄膜(封试管口);吸水纸;擦镜纸适量;电炉;水浴锅(含铁丝筐)。

三、试剂1.3% 茚三酮试剂称3g 茚三酮用95%乙醇溶解定容到100ml 容量瓶里,贮于棕色瓶中。

此试剂应放在冷凉处,不宜久放,使用期约10 天。

2.氰酸盐缓冲液(按以下方法配制):(1) NaCN±备液0.01mol/L (490mg/L)。

(2)醋酸缓冲液:称360g醋酸钠(含三分子结晶水)溶于约300ml无氨蒸馏水中,加66.67ml 冰醋酸再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1L。

取溶液(1)20ml,用溶液(2)定容到1L。

3. 标准氨基酸精确称取在80°C下烘干的亮氨酸13.1mg (或a -丙氨酸8.9mg)溶于10%勺异丙醇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用10%异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1mmol/L 的标准氨基酸贮备液,置冰箱中保存。

为了制备工作液,可取贮备液与等量无氨蒸馏水混合,此液浓度为0.5mmol/L,即1ml含氨基酸0.5卩mol,或氨基氮7卩g。

4. 95% 乙醇;异丙醇(分析纯)四、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8支,按下表1加入各试剂。

加完试剂后混匀,在100C水浴中加热12min (加热时封口),取出在冷水中迅速冷却,立即于每管中加入5ml 95%乙醇,塞好塞子,猛摇试管,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产物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而褪色,此时溶液呈蓝紫色。

于570nm 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以空白管为参比),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直线方程。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方案(茚三酮比色法)一、实验目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利用氨基酸含量这个参数,控制发酵过程.二、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游离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作用,产生蓝紫色的化台物二酮茚一二酮茚胺,产物的颜色深浅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 下测其含量.因蛋白质中的游离氨基酸也会产生同样反应,在测定前必须用蛋白质沉淀剂将其除掉。

三、实验材料发酵液样品;实验试剂:水合茚三酮;氨基酸标准液;0.1%抗坏血酸实验仪器:100ml容量瓶;漏斗;三角瓶;研钵;移液器;枪头;沸水浴;具塞刻度试管20 ml×10;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溶液配制(1)水合茚三酮称取0。

6g重结晶的茚三酮放烧杯中,加入15ml 正丙醇、30ml正丁醇、60ml乙二醇及9 ml PH4。

54的醋酸盐缓冲液混匀,棕色瓶中冰箱内保存,10天内有效。

(2)氨基酸标准液称取80℃烘干的亮氨酸23.4mg,以10%的异丙醇溶解定溶至50ml(含氮为50ug/ ml),取此液5ml,用水定容至50 ml,此为含氮量5ug/ ml工作液。

(3)0.1%抗坏血酸称取0。

1g抗坏血酸定容100 ml,随用随配。

2.标准曲线绘制取6支20ml 试管,按下表加剂:试剂管号12 3 4 5 6 亮氨酸标准液(ml ) 0 0.2 0.4 0。

6 0。

8 1.0 无氨蒸馏水(ml ) 2.0 1。

8 1。

6 1.4 1.2 1.0 水合茚三酮(ml) 3.0 3。

0 3。

0 3.0 3.0 3。

0 抗坏血酸(ml ) 0.1 0.1 0.1 0.1 0。

1 0.1 氨基氮量(ug/管 )1.02.03.04.05.0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封口,在沸水中加热15min ,取出后立即用冷水摇动冷却,用60%乙醇定容至20 ml ,摇匀。

λ=570nm 处测定吸光度0 0.025 0.055 0。

0990。

146 0.186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基氨ug 数为横坐标,绘标准曲线如图: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氮标准曲线-0.0500.050.10.150.2氨基氮(ug)吸光度A3.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取20ml 试管,取待测液1ml ,加蒸馏水l ml ,水合茚三酮3.0 ml,坏血酸0。

游离氨基酸测定

游离氨基酸测定

①将对应封口袋中根茎放入研钵内加5ml10%乙酸研磨至匀浆,用10ml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一并将匀浆和冲洗水转入10ml对应编号离心管中,定容至9ml。

根同样加5ml10%乙酸研磨至匀浆,用少量水洗研钵,一并转入10ml对应编号离心管去离子水定容至8ml。

②将离心管充分震荡混匀,将根茎叶浆液10ml离心管放入高速离心机9000r/min 离心10min,取叶上清液0.2ml,放入对应编号10ml离心管中待测。

取茎上清液0.2ml,放入对应编号10ml离心管中待测。

取根上清液0.2ml,放入对应编号10ml 离心管中待测。

③在取茎叶上清液中加入相应去离子水、3ml茚三酮、0.2ml抗坏血酸,置沸水中加热10min,观察颜色淡黄色变为蓝紫色,加入乙醇定容到9ml。

在570nm处测定吸光度。

试剂:①水合茚三酮:称取0.6g再结晶的茚三酮与烧杯中,加入15ml正丙醇,搅拌使其溶解。

再加入30ml正丁醇及60ml乙二醇,最后加入9ml PH=5.4乙酸钠缓冲液,混匀,于棕色瓶中,置于4℃下保存备用,10天有效。

需要432ml 材料:[200ml烧杯(1个)、100ml量筒(1个)、5ml移液器(1个)、500ml棕色瓶(1个)]②乙酸钠缓冲液③标准氨基酸:称取亮氨酸46.8mg,溶于少量10%异丙醇中,用10%异丙醇定容至100ml。

取该溶液5ml,用蒸馏水稀释到50ml,即含氨基氮5μg/ml标液。

材料:[小烧杯(1个)、100ml容量瓶(1个)、50ml容量瓶(1个)]④0.2%抗坏血酸:称取100mg抗坏血酸,溶于50ml蒸馏水中,随配随用。

材料:[50ml容量瓶(1个)]⑤10%乙酸。

需要720ml材料:[100ml容量瓶(1个)] 1000ml容量瓶总材料:水浴锅、大口径烧杯、研钵(3个)、50ml离心管(96个)、10ml离心管(144个)、15ml离心管(144个)、5ml移液器、1ml移液器。

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

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

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总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游离氨基可与⽔合茚三酮作⽤,产⽣蓝紫⾊的化合物⼆酮茚-⼆酮茚胺,产物的颜⾊深浅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分光光度计在570nm下测其含量。

因蛋⽩质中的游离氨基酸也会产⽣同样反应,在测定前必须⽤蛋⽩质沉淀剂将其除掉.仪器与⽤具:100ml容量瓶;漏⽃;三⾓瓶研钵;刻度吸管:0.1ml×1、1ml×2、2ml×2、5ml×1;沸⽔浴;具塞刻度试管20ml×10;分光光度计.⼀、试剂1.⽔合茚三铜:称重结晶的茚三铜0.6g,装⼊烧杯,加⼊正丙醇15ml,使其溶解加⼊正丁醇30 ml、⼄⼆醇60 ml、⼄酸-⼄酸钠缓冲液(pH=5.4)9 ml,混匀,棕⾊瓶冰箱保存,10天内有效。

2.⼄酸-⼄酸钠缓冲液(pH5.4):称取化学纯⼄酸钠54.4g,加⼊⽆氨蒸馏⽔100 ml,电炉加热⾄沸,使其体积减半,冷却后加冰⼄酸30 ml,加蒸馏⽔定容⾄100 ml。

3.氨基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80℃烘⼲⾄恒重的亮氨酸0.0234g溶于10%异丙醇并定容⾄50ml。

取此液5ml蒸馏⽔稀释到50ml,即为5µg/ml氨基酸标液。

4.0.1%抗坏⾎酸:称取0.050g抗坏⾎酸,溶于50 ml蒸馏⽔中,即配即⽤。

5.10%⼄酸⼆、标准曲线制备加塞⼦密封于沸⽔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冷⽔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被空⽓逐渐氧化褪去,待呈现兰紫⾊时,⽤60%⼄醇定容⾄20ml,摇匀于570nm波长下⽐⾊。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基氮ug数为横坐标,绘标准曲线三、实验步骤:1.烟末0.5g于研钵中加⼊5 ml10%⼄酸,研磨匀浆后⽤蒸馏⽔定容100 ml,⽤滤纸过滤到三⾓瓶中备⽤。

2.1ml滤液加⼊到20ml ⼲燥试管中,加1 ml蒸馏⽔,⽔合茚三铜3ml, 0.1%抗坏⾎酸0.1ml, 加塞⼦密封于沸⽔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冷⽔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被空⽓逐渐氧化褪去,待呈现兰紫⾊时,⽤60%⼄醇定容⾄20ml,摇匀于570nm波长下⽐⾊。

实验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柯上网材料

实验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柯上网材料
第二步: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茚三酮分子和氨
缩合生成Ruhemans紫。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共热、微酸性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福建农林大学
24%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100ml容量瓶; 玻璃研钵;移液枪;20ml具塞刻度试管; 普通试管;三角 瓶;玻璃漏斗等。
谢等有一定意义 。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测定意义: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作作作为为为福营施逆建农养肥境林品的生大学质生理的理指指指标标标 。。。。。。?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目的要求: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1、了解植物体内氨基酸测定的意义; 2、了解氨基酸测定的方法; 34、、其掌进操握一茚步作三熟要酮练点分试;剂光显福光色建度法农计测林的定大游使学离用氨方基法酸。总量的基本原理及 5、比较不同萌发程度的水稻种子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差异。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测定: 取10支20mL刻度试管,按下表进行操作。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实验步骤:
表1 游离氨基酸标准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
试管

编号
剂 (毫升)
样品提取液
标准氨基酸溶液 (5μg/ml)
无氨蒸馏水(ml)
水合茚三酮(ml) 0.1%抗坏血酸(ml)
什么要加入抗坏血酸溶液?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游离氨基酸测定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醛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使用甲醛滴定法测定游离氨基酸
三、实验原理
氨基酸中的NH2基的pK值常在9.0以上,不能和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需使这些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含氮化合物)都转化为氨态氮,然后进行测定。

但可以用甲醛法测量。

在pH中性和常温条件下,甲醛迅速与氨基酸中的 -氨基相互作用,使滴定终点移至pH值9.0左右,可以用酚酞批示剂,以NaOH标准溶液来滴定NH3+基上的H+,每释放一个氢离子,就相当于有一个氨基氮
R-NH3+→H++R-NH2
R-NH2+2HCHO→R-N(CH2H)2
4 NH4+ + 6 HCHO == (CH2)6N4H+ + 3 H+ + 6 H2O
滴定的结果表示游离a—氨基的含量,其精确度可达理论量的90%。

如果样品中只某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法结果可求得该氨基酸的含量。

如果样品中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水解液),则测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

一般常用此法测定蛋白质水解程度,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增加,当水解完全后,滴定值即保持恒定。

甲醛滴定法采用的甲醛浓度为2.0-3.0mol/L,即滴定后最终浓度为6 %-9 %。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40%中性甲醛溶液: 在50mL 36 % ~ 37 %甲醛中加入5滴5g/L酚酞乙醇溶液,然后
用0.2mol/L NaOH溶液滴定到微红(使用前需重新中和)
(2)酚酞指示剂: 5g/L酚酞的50%乙醇溶液
(3)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1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
2.玻璃仪器
⑴50ml容量瓶
⑵20ml移液管
⑶碱式滴定管
⑷50ml量杯
⑸250ml三角瓶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称取试样0.2g(准确至1mg),置入研钵中,加5ml 10%乙酸溶液研磨至均匀,用水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最初部份溶液)。

(2)样品滴定在三角瓶中加入2mL样品滤液,加水4mL,3滴酚酞指示剂,摇匀后用0.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微红色。

然后加入2mL中性甲醛溶液,摇匀,放置片刻,再用0.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回到微红色中点,记下甲醛加入后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同样,取6mL水按以上操作做空白实验。

七、计算
-氨基氮含量(%)=(V-V0)×c×0.014×(1/2)×50×(1/m)×100
式中:
V—加甲醛后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V0—加甲醛后空白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消耗1ml 1mol/L NaOH标准溶液相当于氮的质量(g)
2—吸取样品滤液的体积(mL)
50—样品稀释液的总体积(mL)
m—称取试样质量(g)
八、讨论
(1)甲醛法中除氨态氮外别的氮也能起反应(如铵盐、酰胺等),故误差较大。

另外由于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故确定一个合适的滴定终点较为困难。

(2)脯氨酸与甲醛作用后,生成不稳定化合物,致使滴定结果偏低,酪氨酸含有酚基,滴定时要消耗一定的碱,可使滴定结果偏高。

溶液中若有氨存在也可与甲醛反应,使结果偏高。

九、思考题
若溶液中有铵存在测定结果会偏高还是偏低
十、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