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芽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实验11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4.结果计算
氨基酸(g/100mL)=
C×K ×100
V×106
式中: C——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酸含量,μg K——稀释倍数 V——测定时取样量,mL
5. 注意事项 (1)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 色,最大吸收波长在440nm处。 (2)有颜色的样品必需经脱色处理至无色 后方可使用。
(3)样品测定
管号
8
9 10 11
样品溶液/mL
0 0.5 0.5 0.5
水/mL 磷酸盐缓冲液/mL
1.6 1.1 1.1 1.1 0.4 0.4 0.4 0.4
茚三酮/mL
0.4 0.4 0.4 0.4
按上表加样后混匀,按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测 定样品的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氨基酸含量微克数。
3. 实验步骤 (1)样品的处理:准确吸取0.5mL酱油于 100mL烧杯中,加入5g活性炭和50mL蒸馏 水,置于80℃水浴锅中,保持半小时后过滤 ,用蒸馏水将滤渣清洗数遍,收集滤液于 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
1 2 3 4 56 7
氨基酸标准溶液/mL 0 0.5 0.6 0.7 0.8 0.9 1.0
实验十一: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茚三酮法)
1.实验原理 凡含有自由氨基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
、氨基酸(脯氨酸除外)在碱性溶液中与水合茚 三酮共热时,产生紫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 570nm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深浅与氨基 酸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分两个步骤:
水/mL
1.6 1.1 1.0 0.9 0.8 0.7 0.6
磷酸盐缓冲液/mL 0.4 0.4 0.4 0.4 0.4 0.4 0.4
绿豆芽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绿豆芽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绿豆芽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绿豆芽仪器设备:722型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研钵,容量瓶,移液管,水浴锅,三角瓶,漏斗试剂:水合茚三酮试剂、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标准氨基酸、0.1%抗坏血酸、10%乙酸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用剪刀将绿豆芽剪碎、混匀,称取1g 放入研钵中加入5mL 10%乙酸,研磨匀浆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
混匀,并用干滤纸过滤到三角瓶中备用。
2.标准曲线的制作取6支20ml 具塞刻度试管,下表操作试剂管号1 2 3 3 5 6 标准氨基酸/mL 0 0.2 0.4 0.6 0.8 1 无氨蒸馏水/mL2.0 1.8 1.6 1.4 1.2 1.0 水合茚三酮/mL3.0 3.0 3.0 3.0 3.0 3.0 抗坏血酸/mL 0.1 0.1 0.1 0.1 0.1 0.1 每管含氮量/μg12345加完试剂后混匀,盖上大小合适的玻璃球,置沸水中加热15min ,取出后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被空气逐渐氧化而褪去,进而呈现蓝紫色时,用60%乙醇定容至20 ml 。
混匀后用1cm 光径比色皿在57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的测定吸取样品滤液1.0ml ,放入20mL 干燥试管中,加无氨蒸馏水1.0ml ,其他操作与制作标准曲线相同。
根据样品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含氮量。
四、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样品中氨基态氮的含量。
100V V C 100s T=W克样品中氨基态氮含量式中:C 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态氮含量,/μg;V T 为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s 为测定时样品体积,mL ;W 为样品鲜重。
五、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六、思考题1.茚三酮与所有氨基酸的反应产物颜色都相同吗?为什么?2.抗坏血酸的作用是什么?。
大豆在发芽过程中Vc 氨基酸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大豆在发芽过程中Vc 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郎晓娟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1(031)003
【摘要】本文以大豆78和晋豆52为研究对象,观察他们在发芽过程中Vc、可
溶性糖、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Vc测定用2、6-二氯酚靛酚法,可溶性耱测定用蒽
酮法,氨基酸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大豆发芽初期Vc、可
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很低,在发芽过程中它们的含量快速增加,第四天后趋于平衡。
自然条件下,培养第三天的豆芽最宜食用。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郎晓娟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物资仪器供应站,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
【相关文献】
1.苦荞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J], 夏清;彭聪;宋超;彭镰心;赵钢
2.精白保胚米发芽过程中米谷蛋白及其氨基酸的变化 [J], 李向红;刘永乐;俞健;王
发祥;王建辉;王满生
3.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糜子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变化 [J], 冀佩双;单璐;吕国涛;牛宇;乔治军;张丽珍
4.有色糙米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J], 王艳;李梅;柴立红;沈圣泉
5.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比叶重的变化 [J], 王晓慧;徐克章;李大勇;张治安;武志海;陈展宇;张秀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大豆芽菜(Soybean sprouts)是芽菜中的重要一种类型,它是大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萌芽生长而成的一种芽苗蔬菜,最早生产于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主要种类有黄大豆芽菜,黑大豆芽菜等。
大豆种子在浸水出芽的过程中,由于体内各种生物酶的作用,其种子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使得大豆芽菜更具有重要的营养和食用价值以及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已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转变。
而大豆芽菜作为一种优质、营养、速生和清洁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大豆芽菜的生产方法、营养价值等均已有较多研究,而大豆芽菜中有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却很少有人研究。
本研究以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重组自交群体NJRIKY为材料,对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做了遗传分析及其相关QTL定位的研究,为高产量、高营养大豆芽菜的生产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结果如下: 1.亲本及群体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t测验(t-test)表明,两亲本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重组自交系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近似于正态分布。
2.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分析及其QTL定位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结果表明: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E-2-6模型,即存在两对主效基因,并且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主基因遗传率为55.6%,多基因遗传率为15.6%;利用2008年和2009年两年数据共检测到7个QTL位点,位于六条连锁群上,最高可解释10.02%的表型效应,另外使用QTLNETWORK2.0进行了上位性和环境互作的分析,检测到两对上位性互作,其中qAAE-1/qAAM-1与环境有互作。
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分析

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分析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粮食中氨基酸含量的关注,对粮食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一种先进的,高精度的测定方法就是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这种测定方法的精度和回收率。
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是一种可以测定粮食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高精度测定方法。
它是基于保留氨基酸在四氢叔丁基苯磺酸四乙酯中的不同溶解度。
它采用乙腈-水混合液作为柱前溶剂,检测区间从0.3g/100 mL到0.6g/100 mL,峰位从痕量到0.2g/100 mL。
本研究采用此法对不同粮食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的精确度良好。
对于给定样本的不同重复测定,测定值的误差均小于10%,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精确度达到了99%。
此外,本研究还对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了97%以上,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也很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精确度和回收率都很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本方法在粮食氨基酸含量测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食品工业,测定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都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对粮食品质的评价,而且也有助于确定粮食功能成分的合理比例。
因此,本研究认为,精确测量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对粮食品质监测以及其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度和回收率都良好。
基于这一结果,对于精确测定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本方法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测定方法。
同时,本研究还指出,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粮食,开展更多的测定以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回收率,对于精确测定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需要进一步开展针对不同粮食样本的测定以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
实验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柯上网材料

缩合生成Ruhemans紫。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共热、微酸性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福建农林大学
24%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100ml容量瓶; 玻璃研钵;移液枪;20ml具塞刻度试管; 普通试管;三角 瓶;玻璃漏斗等。
谢等有一定意义 。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测定意义: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作作作为为为福营施逆建农养肥境林品的生大学质生理的理指指指标标标 。。。。。。?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目的要求: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1、了解植物体内氨基酸测定的意义; 2、了解氨基酸测定的方法; 34、、其掌进操握一茚步作三熟要酮练点分试;剂光显福光色建度法农计测林的定大游使学离用氨方基法酸。总量的基本原理及 5、比较不同萌发程度的水稻种子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差异。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测定: 取10支20mL刻度试管,按下表进行操作。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实验步骤:
表1 游离氨基酸标准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
试管
试
编号
剂 (毫升)
样品提取液
标准氨基酸溶液 (5μg/ml)
无氨蒸馏水(ml)
水合茚三酮(ml) 0.1%抗坏血酸(ml)
什么要加入抗坏血酸溶液?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A》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柯玉琴
实验20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实验20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第一篇:实验20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实验20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显色法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植物根系吸收、同化的氮素主要以氨基酸和酰胺的形式进行运输。
所以测定植物组织中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于研究根系生理、氮素代谢有一定意义。
一、原理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地生成二酮茚胺。
该产物显示蓝紫色称为 Ruhemans 紫。
其吸收峰在 570 nm 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氨基酸被氧化形成 CO 2、NH 3 和醛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茚三酮分子和一分子氨脱水缩合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 Ruhemans 紫反应式如下在一定范围内反应体系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各种植物组织。
二试剂 1.水合茚三酮试剂称取 0.6 g 再结晶的茚三酮置烧杯中加入 15 mL 正丙醇搅拌使其溶解。
再加入 30 mL 正丁醇及 60 mL 乙二醇最后加入9 mL pH5.4 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混匀贮于棕色瓶置4 ℃下保存备用10 d 内有效。
2.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pH 5.4 称取乙酸钠 54.4 g 加入100 mL 无氨蒸馏水在电炉上加热至沸使体积蒸发至 60 mL 左右。
冷却后转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30 mL 冰醋酸再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3.标准氨基酸称取80 ℃下烘干的亮氨酸 46.8 mg 溶于少量10 异丙醇中用 10 异丙醇定容至 100 mL。
取该溶液 5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 50 mL 即为含氨基氮5 μ g/mL 的标准氨基酸溶液。
4.0.1 抗坏血酸称取 50 mg 抗坏血酸溶于 50 mL 无氨蒸馏水中随配随用。
实验二绿豆芽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龙志敏 200930220121 09制药一班实验二绿豆芽的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掌握其测定方法。
2、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技术。
二、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是一种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该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
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0~1000μg/mL),其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可溶性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设备分析天平、10mL塑料离心管、5mL移液管、研钵、量筒、50mL离心管、10mL容量瓶、离心机、722型分光光度计2、试剂(1)标准蛋白质原液:称取10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即为1mg/mL的标准蛋白质原液。
(2)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 95%乙醇中,加入85%(m/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此溶液在常温下可放置一个月。
3、材料:绿豆芽四、操作步骤(一)绿豆芽蛋白质样品的制备1、准确称取新鲜绿豆芽下胚轴2g,放入研钵中,加入2mL蒸馏水研成匀浆,转移至50mL 离心管中,再用6mL蒸馏水充分洗涤研钵,洗涤液收集于同一量筒中,定容至10ml,混匀;2、冰浴中放置10-20 min以充分提取;3、从量筒中取1ml至离心管,12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液倒入10mL量筒,以蒸馏水定容至10mL,即得绿豆芽蛋白质样品溶液。
(二)标准曲线制作2、高浓度标准曲线的制作(0~1000μg/mL )取6 支1.5mL 的离心管,按表1.2 加入试剂,配制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标准液 试管号 0 1 2 3 4 5 1mg/mL 的标准蛋白质原液(mL) 00.20.40.60.81.0蒸馏水(mL)1.00.80.6 0.40.2蛋白质含量(μg)2004006008001000OD 595nm 0 0.196 0. 346 0.487 0.602 0.781另取6 支10 mL 的离心管,编号标记,从上述各管中分别吸取0.1mL 溶液,加入5 mL 考马斯亮蓝G-250 试剂,盖上离心管盖子,充分混匀,放置3min 后在595 nm 波长下比色测定(比色应在 l h 内完成),记录各管测定的光密度值OD 595n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豆芽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掌握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材料:绿豆芽
仪器设备:722型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研钵,容量瓶,移液管,水浴锅,三角瓶,漏斗
试剂:水合茚三酮试剂、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标准氨基酸、0.1%抗坏血酸、10%乙酸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
用剪刀将绿豆芽剪碎、混匀,称取1g 放入研钵中加入5mL 10%乙酸,研磨匀浆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
混匀,并用干滤纸过滤到三角瓶中备用。
2.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支20ml 具塞刻度试管,下表操作 试剂 管号
1 2 3 3 5 6 标准氨基酸/mL 0 0.2 0.4 0.6 0.8 1 无氨蒸馏水/mL 2.0 1.8 1.6 1.4 1.2 1.0 水合茚三酮/mL 3.0 3.0 3.0 3.0 3.0 3.0 抗坏血酸/mL 0.1 0.1 0.1 0.1 0.1 0.1 每管含氮量/μg
1
2
3
4
5
加完试剂后混匀,盖上大小合适的玻璃球,置沸水中加热15min ,取出后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被空气逐渐氧化而褪去,进而呈现蓝紫色时,用60%乙醇定容至20 ml 。
混匀后用1cm 光径比色皿在57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的测定
吸取样品滤液1.0ml ,放入20mL 干燥试管中,加无氨蒸馏水1.0ml ,其他操作与制作标准曲线相同。
根据样品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含氮量。
四、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氨基态氮的含量。
100V V C 100s T
⨯⨯⨯=
W
克样品中氨基态氮含量
式中:C 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态氮含量,/μg;V T 为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s 为测定时样品体积,mL ;W 为样品鲜重。
五、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 六、思考题
1.茚三酮与所有氨基酸的反应产物颜色都相同吗?为什么?
2.抗坏血酸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