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山药基础知识

一、山药简介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二、山药的产地分布山药,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受区域气候特征、地质特点、生长习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产地特征。
山药主产地河南博爱、武陟、温县等地,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也有栽培。
以广西、河北、河南等地为主的几大产地构成了国内主要山药栽培区。
三、山药的价值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所含的能够分解淀粉的淀粉糖化酶,是萝卜中含量的3倍,胃胀时食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去除不适症状,有利于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佳品;滋肾益精山药含有黏蛋白、淀粉酶、皂苷、游离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质,且含量较为丰富,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苷、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预防心血管病山药几乎不含脂肪,而且所含的黏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防止动脉过早地发生硬化。
山药含有皂苷能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病症有改善作用;延年益寿山药可增加人体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抗肝昏迷山药所含的胆碱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传递物质——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以抗肝昏迷;减肥健美山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钾的含量较高,所含热量又相对较低,经常食用,有减肥健美的作用。
其中以产自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为最。
四、山药的营养成分每100g山药含水分75g左右,碳水化合物14.4~19.9g、蛋白质1.5~2.2g、脂肪0.1~0.2g、薯蓣皂苷50ug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
山药生物学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园艺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1年第 3期
山药生物学特性及 高产 高效栽培技术
邵 文斌
( 江苏 省 淮 安 市 楚 州 区三 堡 乡农 技 服 务 中心 , 苏 淮 安 2 3 0 ) 江 2 2 0
摘要 阐述 了山 药的 生物学特 性 , 从培 育壮 苗、 并 选地 整地 、 时定植 、 适 田间 管理 、 分 管理 、 虫 害及畸 形 山药 防治 、 肥 病 采收加 工等 方 面 介 绍 了山药的 高产 高效栽培 技术 , 以供 参考 。 关键词 山 药 ; 生物 学特性 ; 高产高效 ; 栽培技 术
山药为 多年 生缠 绕草 本 , 茎细 长 。 对 生或 3叶 轮生 , 叶 l
m以 上 , 片 心脏 形 或箭 头 形 , 腋 间常 生 1个珠 芽 ( 生 叶 叶 气
块茎 ) 亦称 零余 子 ( , 山药 蛋 ) 可 用来繁 殖和 食 用 。 。 地下 具 肉
质块 茎 , 为棍 棒状 、 状和 块 状 3类 , 分 掌 表皮 粗 糙淡 黄 褐 色
挖 沟 时挖 去 , 也可 种植 。 壤 以微 酸 至 中性 为 宜 。 土 山药 不能 连作 , 一般 应隔 3年 轮作 1 7]开沟 整 地长 根 品种 按 行距 次1 。 - 9 11, 田间挖 南 北 向深 沟 , 1在 / 沟宽 2 ~ 0e 深 10e 人工 8 3 m, 4 m。 挖 山药 沟 时 应在 冬 前进 行 , 通过 冬 春 雨雪 侵 蚀冰 冻 风化 使 土块 充 分风化 粉碎 , 挖时 将 上下层 土分 别堆 放在 沟 的两侧 ,
山药的知识点总结

山药的知识点总结一、山药的基本信息1. 植物学特征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块根块肉质,常长成圆筒形,表面粗糙有节,肉质坚韧,皮色土白,有纵皱纹或环带;茎细长,有节,基部圆柱形,上部逐渐变细,表面光滑无毛,带紫褐色斑点;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截形,全缘,有长柄,常具瘤状小块;花绿白色,聚伞花序,花被片倒卵形,边缘有毛;蒴果长圆柱形,蓇葖成串,种子扁圆形。
山药的根系发达,具有块茎和须根。
2. 生长环境山药适应性广泛,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深层疏松的砂质黏土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不耐寒,对温度要求较高。
山药在我国南方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
3. 主要品种山药的品种繁多,主要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品种,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
另外,在培育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优良的杂交品种,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二、山药的营养价值山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蔬菜。
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1. 含有丰富的淀粉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是一种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山药的淀粉颗粒较小,易于消化吸收,适合作为营养强化食品。
2. 富含膳食纤维山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还能帮助降低血脂、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
3.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山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细胞。
4. 维生素含量丰富山药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山药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防止贫血等疾病。
三、山药的药用价值除了作为食用蔬菜外,山药在中医药中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中药山药的知识点总结

中药山药的知识点总结1.山药的外观特征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粗壮,具有许多的球茎。
叶片心脏形,花白色或淡紫色,果实为蒴果,种子为黑色。
山药的地下茎长得很像土豆,但是比土豆稍长一些,均匀而富有光泽。
山药的叶子为心脏形状,叶绿色,有些品种的叶片会有红色的边缘。
山药的花朵呈灰白色,有时也会带有一些淡紫色。
2.山药的生长环境山药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
山药的生长适温为20-28摄氏度,适湿度为60-80%。
山药不耐寒,所以不能在寒冷的气候中生长。
山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最好是肥沃、排水好的土壤。
3.山药的化学成分山药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经济价值和营养成分。
其中,山药中含有的黏蛋白能促使皮肤伤口愈合、消炎、蜕换伤口表皮,它对于伤口愈合有很好的作用。
而山药中还含有的蛋白质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山药中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能够降低血压、降血脂、增强皮肤弹性等。
4.山药的药用价值山药具有补脾益肺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久泄、自汗、妇女月经不调、消渴、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
山药还具有抗衰老、改善记忆力、保护肝脏等作用。
山药还可以用作美容养颜的食材,能够延缓皮肤衰老,使皮肤更加光滑细嫩。
5.山药的食用方法山药可以煮汤、炖肉、蒸糕,做粥等多种不同的食用方式。
山药的口感细腻,味道甘甜,可以与各种食材搭配,增加营养价值。
山药还可以干燥制成山药粉,用来烹饪、烘焙等。
6.山药的药用方法山药可鲜用,也可制成山药片、山药粉、山药粉剂、山药浸膏、山药丸、山药糊剂等剂型。
山药片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久泄、消渴等症;山药粉适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症;山药粉剂适用于治疗肺虚咳嗽等症;山药丸适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等症。
7.山药的保存方法新鲜山药可保存在阴凉通风处,也可晒干制成山药粉、山药片等保存。
但山药成品不宜受阳光直射。
总之,山药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不仅可以用于药用,还可以用于食用。
本草纲目对山药的描述

本草纲目对山药的描述一、山药的基本概述山药,又名淮山、薯蓣,是一种常见的食用与药用植物。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具权威性的药物学著作之一,对山药也有详细的描述。
下面将从本草纲目中提取关于山药的内容,深入地探讨这一任务主题。
二、山药的形态特征山药为多年生藤本植物,根茎肥大,表面棕褐色,纵皱。
其茎细长攀缘,高度可达2米以上,茎色苍绿,具有纵向的脆棱。
叶片呈心脏状,长椭圆形,叶面深绿色,叶缘有锯齿状的皱褶。
花小而白,聚生于枝干的腋部,簇生,花期一般在夏季。
三、山药的药用价值1. 山药的营养价值山药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
山药具有补肺益气、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等作用,对改善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方面有益。
2. 山药的药用功效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养胃、润肺止咳等功效。
在传统中医中,山药常被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肺燥咳嗽等疾病。
山药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对免疫调节和抗癌作用也有一定的研究。
3. 山药的烹饪价值山药作为一种常见食材,被广泛用于中华美食中。
其质地细腻,口感糯软,适合炖、煮、煎、焖等多种烹饪方式。
山药可以炖汤、煮粥,也可以加入菜肴中烹饪,增添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山药的种植与采收1. 山药的种植环境山药偏爱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苛刻,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一般来说,在春季或秋季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土壤进行种植,能够取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2. 山药的采收与储藏山药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地药农一般会通过观察茎叶的变化和挖掘根茎来决定采收的时机。
采收后的山药应当及时清洗,并晾晒至根茎表面稍干,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延长其储存期限。
五、山药的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 山药的食用方法山药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烹饪。
生食时可以将山药削皮,切成薄片或丝,拌入凉拌菜或水果沙拉中。
烹饪时可以做山药糕、山药蒸肉、山药炖鸡等美味佳肴。
第八节 山药

三、类型与品种
世界栽培山药分为亚洲群、美洲群和非 洲群三个种群,我国栽培的山药属于亚 洲群,有普通山药和田薯两个种。
(一)普通山药
又名家山药,也是日本的主要栽培种。茎圆 形,无棱翼,叶对生。 依据块茎形态分为扁块种、圆筒种、长柱种3 个类型。
1.扁块种 即扁山药。块茎扁似脚掌,入土浅,适 宜于浅土层和多湿的土壤栽培。主要分布于南方地 区,主要品种有瑞昌脚板薯、安砂小薯、大久保德 利2号等。 2.圆筒种 即圆山药。块茎短圆棒形或不规则团块 状。也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主要品种有黄岩薯 药、台湾圆薯等,适合水田种植。 3.长柱种 即长山药。块茎长30~100cm,横径3~ 10cm,块茎入土深,适合深厚土层的砂壤土栽培。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品种有河南博爱的 慢山药、山东济宁的米山药、嘉祥细长毛山药、铁 棍山药、怀山药、太谷山药、淮山药、日本白皮山 药、日本牛腿山药等。
第八节
一、概述 二、生物学特性 三、类型与品种 四、栽培时期 五、栽培技术 六、病虫害防治
山药
一、概述
山药(yam)又名薯芋、白苕、山薯等,是薯芋科薯 芋属中能形成肉质茎的栽培种,是多年生缠绕草本 植物,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 起源于亚、非及欧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是 山药重要的原产地驯化中心。山药富含淀粉、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副肾皮素、皂 苷和粘液质等成分。粘液质的氨基酸组成全面、含 量高,山药不仅具有很高营养价值,而且是滋补功 能强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养胃、固精、补肺益肾的 功效。 山药多喜温暖,不耐寒,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其 余各省、区均有山药栽培。
向上生长。
2.植株调整
山药出苗后,切段的山药萌生丛苗,及早疏 去弱苗,在蔓长8~10cm时选留1条最健壮的 蔓,其余的去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茎蔓伸 长过旺或分生腋芽应及时搞去,并去除下部 腋芽。 7月间(小暑前后),叶腋中长出的“零余子” 花蕾,除留种者外,应及时全部去除,减少 养分消耗,促进光合作用,利于块茎肥大。
山药的简介、种植管理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山药的简介、种植管理技术及深加工产品一、山药的简介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
(一)山药的植株形态特征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本。
根茎肉质肥厚早,略呈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
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
茎细长蔓性,通常带紫色,有棱,光滑无毛。
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名零余子)。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极小,黄绿色,呈穗状花絮;蒴果有3翅,果翅长近等于宽。
种子扁卵圆形,有阔翅。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二)山药的生物学特征1、山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山药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喜肥怕涝,山药为深根性植物,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土或两合土。
洼地、黏土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山药茎叶喜高温、干燥,畏霜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
根茎极耐寒,在土壤冻结的条件下也能露地越冬。
根茎的生长在20~24℃最快,20℃以下缓慢。
山药耐阴,但根茎积累养分仍需强光,不宜与高秆作物邻作。
山药喜肥耐旱,种植前要施足底肥,尤其需要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疏松,增加通透性。
种过山药的地块,土壤中线虫病严重,故不能连作,间隔时间3~5年。
宜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2、山药的生长发育习性:山药生长发育大约分为五个阶段,即幼苗期、盘棵期、根茎膨大期、根茎膨大后期、休眠期。
春季栽种到小暑之前以地上部分生长为主;小暑到立秋根茎始膨大,立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根茎进入快速膨大期。
(三)山药的营养成分及功效作用1、山药的营养成分:每100g山药含水分75g左右,碳水化合物14.4—19.9g,蛋白质1.5—2.2g,脂肪0.1—0.2g,薯蓣皂苷50ug及B 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
山药中的粘性物质由甘露聚糖与球蛋白结合而成的黏蛋白。
2、山药的功效作用:①健脾益胃、助消化作用。
山药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山药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山药亦称薯蓣、大薯,原产亚洲热带地区。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质块茎供食,叶腋所生零余子亦可食用或繁殖。
山药质果脆具有粘性,煮食为粉状,具有特殊风味,富含糖和蛋白质,鲜薯炒食或煮食,味美,可当粮食外,为珍贵蔬菜。
耐贮运,干制品可作药材山药亦称薯蓣、大薯,原产亚洲热带地区。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质块茎供食,叶腋所生零余子亦可食用或繁殖。
山药质果脆具有粘性,煮食为粉状,具有特殊风味,富含糖和蛋白质,鲜薯炒食或煮食,味美,可当粮食外,为珍贵蔬菜。
耐贮运,干制品可作药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茎蔓生右旋,长达3米以上。
叶片心脏形或箭头形,叶腋间常生1-3个珠芽(气生块茎),亦称零余子(山药蛋)。
可用来繁殖和食用。
地下具肉质块茎,分为棍棒状、掌状和块状三类,表皮粗糙淡黄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细须根,春季自块茎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
夏季开花,花单生,乳白色少有结实,都实行块茎繁殖。
2、生长习性山药要求高温、干燥气候,块茎10℃开始萌动,生长适温为25-28℃,在20℃以下生长缓慢,叶蔓遇霜则枯死,短日照能促进块茎和零余子的形成。
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平地均可栽培,但以土质肥沃疏松,保水、肥力强、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土层越深,块茎越大,产量越高。
在稍粘重土中,块茎短小,但组织紧密、品质佳良。
二、品种分类我国栽培的有两个种:1、家山药(普通山药)原产我国。
茎圆而无棱翼为特征,中部及北部栽培较多,按块茎形态分三个变种:(l)扁块种,形似脚掌,适合在浅土层及多湿粘重土壤栽培,如江西上高脚板薯,广州红皮淮山,四川重庆脚板苕芋。
(2)圆筒种,块茎短圆棒形成不规则团块状,主要在南方栽培,如浙江黄岩薯药,台湾圆薯。
(3)长柱种,块茎长30-100厘米,主要在华北,如陕西华州怀山药,河南慢山药。
2、田薯(大薯)茎多角形而具棱翼为特征,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依块整形状分三个变种:(1)长形种(长柱种)块茎长达33-66厘米,耐寒力较强,要求上层深厚,如福建雪薯、杆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药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山药ㄡ名薯蓣、大薯。
属薯蓣科山药属。
其野生种在中国和东南亚都有分布,我国南方是山药重耍的原产地和驯化中心,其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
山药块根富含淀粉,可甪于制造淀粉,热带地方作为糖食。
块根含糖14%,有的品种达30%—40%,含蛋白质1.5%,有的品种达4%-8%,含纤维0.9%。
富有滑、粘性,别有风味,是-种珍贵蔬菜,也是-种滋补品,在食品エ业上是-种极佳的食品添加剂。
块根产量高,耐贮藏运输,已成为我国重耍的出□农产品之-。
我国各地均有食用山药的习惯,由于山药的栽培和收获比较费时,且繁殖系数低,需土层深厚,故山药生产都集中在江苏的苏北、山东的鲁南等老产区,-般栽培面积比较稳定。
山药的根有两种类型:-种是吸收根。
-种是块根。
吸收根分布于土壤表层,起着支持地上部和吸收养分的作甪。
块根是主耍的食用部分,有棍棒状、掌状和块状等多种形态。
外表有赤褐、黑褐、淡褐和紫红等颜色,肉白色或淡紫色。
块根表面粗糙或光滑,其上密生须根上部的须根较长,色泽较深,呈水平方向发展,下部须根很短,只有凢毫米,黄白色。
茎蔓性,右旋性缠绕,圆形或多棱形,且有棱翼,有的生有刺,刺细长达3米以上。
叶互生或对生,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卵形,有长叶柄,多数为单叶。
叶腋处生有侧枝。
有的品种在叶腋处形成铃状块茎,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