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药简介
怀山药

【怀山药】滋补佳品-怀山药-道地药材民间有淮山药和怀山药两种称呼,以为两者并无区别,其实不然。
淮山药指的应是今江苏安徽等地所产山药,而怀山药则指今河南焦作区域所产山药,而焦作尤以温县(太极拳发源地),沁阳,武陟,博爱一带所产最好。
无论从药用还是营养价值上,淮山药都是无法与怀山药相比的。
《神农本草经》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
"所谓物"离其本土,则千周同而效异",这也正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缘由。
山药富含精氨酸、淀粉酶、碘、钙、磷及维生素C等,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效,是健脑、明目的佳品。
对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致面色不华,皆有治疗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补气而不带,养阴而不腻,这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对于轻,中度糖尿病的消渴症及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当大的疗效,山药的黏质液含有女性贺尔蒙的基本物质,所以山药有促进贺尔蒙的合成作用,能帮助女性对抗荷尔蒙减少,产生的肌肤老化现象,只要每天早上喝一杯山药茶就能摄取提升肌肤保湿功能,让皮肤光滑有弹性。
对于妇女朋友的虚寒体质,经常脸色发青,只要每天早上喝一杯山药茶就可以补虚劳,增强力气.胃肠不好的朋友,常吃山药可以减缓肠道蠕动,助消化。
山药它食用的部分为地下块茎,不易受到污染,既使长期食用也不会发胖,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减肥"上品"。
产于古怀庆府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所辖之县、市(区)的山药称为怀山药。
怀庆府所产的怀山药,其特点是个大、质坚、粉足、洁白、久煮不散。
素有"怀参"之称,为"三焦平补之药","久服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目前,怀山药年出口量达近百万公斤,远销世界各地,在国外被视为宴迎赠送的珍品。
道地药材沿革历史:宋《图经本草》:"薯蓣生嵩高山谷,今处处有之......近汴洛人种之"。
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山药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也是中医药中的常用药材之一。
它的学名叫淮山,属于百合科,别名有山芋、补肾药等。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而且食用方法也很多样化。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山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不同的食用方法。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1. 健脾益肺:山药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以起到健脾益肺的作用,对于那些脾虚肺燥的人来说,经常食用山药可以起到滋补健脾、养肺的作用。
2. 润肠通便:山药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便秘的人来说,山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3. 补益肾阴:山药被誉为补肾圣品,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对于肾阴虚导致的一些症状,如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 增强免疫力:山药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丰富,这些营养成分可以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提高人体抵抗力,预防各种疾病。
5. 护肤美容:山药中富含黏液蛋白和多种维生素,能滋润皮肤,具有保湿、抗皱、美白等功效,对于皮肤干燥、暗黄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6. 降低血糖:山药中含有一种叫山药多聚糖的成分,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的代谢,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山药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7. 镇静安神:山药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焦虑等问题有帮助。
8. 改善消化功能:山药中含有一种叫山药皂苷的成分,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肠胃蠕动,起到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山药的食用方法:1. 鲜食山药:将新鲜的山药去皮,洗净后切片或者切块,可以直接食用。
新鲜山药的口感较好,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
2. 蒸食山药:将山药去皮,切片或者切块,放入蒸锅中蒸10-15分钟,然后可以加一些蜂蜜或者红枣一起食用,既养颜又健脾益气。
3. 炖食山药: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后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入一些瘦肉或者鸡骨架一起炖煮2-3小时,可以起到滋补肾阴、益气养血的作用。
怀山药详解

河南省西北部北倚太行、南邻黄河,有一片神奇的土地:群山巍峨起伏,河流纵横交错,田野肥沃蔓延,资源丰富名扬,百姓富裕太平。
这里造就了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等历史文化名人,孕育了扬名世界的陈氏太极拳,同时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生长着天地之灵气的四大名贵药材: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并被人们美誉名为“中国四大怀药”。
这就是河南西北部古称怀庆府,现代化的新兴城市——焦作。
山药又名薯蓣,原产于中国北方,主产区河南,目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南方的广西、福建、广东、台湾都有广泛种植,日本和韩国也有种植。
作为中药最重要的补益材料之一,无任何副作用,因此被历来医家评价为“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使用,用者没有避忌,适宜于任何人群、任何体质,包括老人、儿童、孕妇和其他特殊人群。
(天时地利)——焦作,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
这里的气候环境被专家总结为“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特别适合山药的生长。
由于此地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被山河怀抱,得名为“怀”,又称“三百里怀川”。
此处土壤的形成以黄河冲积为主,并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经雨水冲刷渗透而来的成分,形成了疏松肥沃、与众不同的黄土地,特别适合山药、地黄、牛膝等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
独一无二的天时、地利,是怀山药能够冠绝天下的基本条件。
营养成份:新鲜铁棍怀山药中固形物含量达28.67%,远高于普通淮山药13.86%的指标。
铁棍怀山药中总氮量、总灰分、淀粉和粘性多糖含量分别为0.616%、2.03%、15.29%和1.59%,也高于普通淮山药的0.154%、1.36%、6.57%和1.47%的指标。
每 100 克山药(干)食物中含有的元素热量324.00(千卡) 钙62.00(毫克) 脂肪 1.00(克)蛋白质9.40(克) 镁0.00(毫克) 碳水化合物 69.40(克)硫胺素0.25(毫克) 铁0.40(毫克) 膳食纤维 1.40(克)核黄素0.28(毫克) 锰0.23(毫克) 维生素A 0.00(微克)烟酸0.00(毫克) 锌0.95(毫克) 维生素C 0.00(毫克)胆固醇0.00(毫克) 铜0.63(毫克) 维生素E 0.44(毫克)钾269.00(毫克) 磷17.00(毫克) 胡罗卜素 3.80(微克)15.00(微克)钠104.20(毫克) 硒 3.08(微克) 视黄醇当量河南焦作,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
怀山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佳品

怀山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佳品,也是中国几千年养生文化中药食同源之精品。
为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名贵特产,古是“皇宫贡品”,今为“国药之宝”,享“怀参”之称,有“天然长春不老药”之誉,是可四季食用,老少皆宜的补品。
其中怀山药1号,又俗称铁棍山药,更是怀山药中的“极品“,9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畅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享誉海内外。
怀山药1号与其他山药的区别因产地不同,功效差别很大,中医用药最重产地,讲究“离奇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河南焦作的怀山药,已被列为国家原产地保护品种。
其药用及食用价值都很高,历代医学家曾称为“理虚之要药”,“滋补药中的上品”,民间还将其称为“大棒人参”。
味甘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滋脾护胃、消除疲劳、益气补力、降糖降脂之效。
其富含独特的DHEA(青春因子),是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可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
根据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有以下特点:一、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
二、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生之功效。
三、保健:由于鲜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作用。
四、养颜:元代脾胃专家李景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
“李时珍写到:“山药能润皮毛。
“山药对滋养皮肤,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
五、特殊药理功能:山药中的铜离子与结缔组织对人体发育有极大帮助,对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铁棍山药中的钙,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有极高的疗效,久用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焦作一带山药之所以名播遐耳,是由于该地的地壤、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山药生长,同样品种种在其它地区,所产则质地次下,发虚,轻浮、多筋、药效甚微,食之乏味,且下锅一煮即烂。
【山药百科】什么是“怀山药”,有什么特点?

【山药百科】什么是“怀山药”,有什么特点?怀山药主要的产地是哪里,有什么用途?怀山药长怎么样,有哪些特点?怀山药一般亩产多少公斤?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怀山药是河南省地方品种,品质优良,可以药食兼用,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为地道的中药材,在当地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主产于河南省的温县、武陟县和沁阳县等地(旧指怀庆府),这些地方有着得天独厚的山药生长发育条件。
北有太行山作屏障,冬季的寒流不能长驱直入其境;南有黄河、沁河、丹河和卫河横贯域中,夏季的热浪可以通过这些河流进行调节,虽不是多雨之地,却有河水灌溉,因而不会过于干旱。
形成了一个冬不过冷,夏不过热,既不过湿,又不过旱的独特自然环境,使得怀山药具有优良的成色,神奇的药效,为他处所不及。
当地土质都是黄河、沁河多次泛滥和改道形成的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强的沙壤土。
所以,多年来当地所产怀山药,一直受到国内外药商的青睐。
目前,怀山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是栽培面积最大的山药品种之一,很多优良山药品种是从怀山药中选育出来的。
怀山药植株生长势强,茎蔓圆形、紫色、右旋,长为2.5~3米,分枝多。
叶片绿色,叶表面光滑无柔毛,全缘,基部心形至戟形,基部叶无缺刻,中上部叶缺刻小,顶端尖,叶脉7条、基部4条有分枝。
茎基部大部分叶互生,中上部少数叶对生。
雌雄异株。
叶腋间可着生零余子。
地下块茎长圆柱形,浅褐色,密生毛根,有褐色斑痣,最长达1米以上,直径3厘米左右,单株重1千克左右,重者达2千克。
栽子(亦称龙头、芦头、嘴子等,为块茎顶端较细的部分,质地粗糙不能食用,一般作为播种材料,下同)粗短,长10~17厘米;块茎肉白、质紧、粉足,久煮不散,有醇香味,表皮浅褐色,密生须根,有褐色斑痣。
每亩产量2500千克左右。
怀山药和铁棍山药的区别

怀山药和铁棍山药的区别怀山药和铁棍山药是两种常见的山药品种,它们在形态、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怀山药和铁棍山药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山药的特点。
1. 形态差异怀山药(学名:Dioscorea polystachy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为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2~5厘米。
表皮光滑,疙瘩不明显,颜色多为黄白色。
而铁棍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ifolia)的块茎更粗壮,形状也更为特殊,它的表皮有明显的纵向疙瘩,颜色多为黄褐色。
2. 口感差异怀山药的口感相对细腻,质地稍软,煮熟后略带黏性,富有弹性和韧性。
铁棍山药则更加粗糙,质地相对较硬,煮熟后的口感较为粗糙,嚼劲更强,没有怀山药那种细腻的感觉。
3. 营养成分差异怀山药和铁棍山药在营养成分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怀山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钾等营养成分。
它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而铁棍山药则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尤其是葡萄糖、蔗糖等含量相对较高。
4. 烹饪用途差异怀山药在烹饪上常用于煮、炖、炒等多种方式。
怀山药的质地韧性适中,在烹饪时不容易煮烂或变软,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它适合搭配肉类、海鲜、蔬菜等食材一起烹饪,可以制作成炒山药片、山药排骨汤等美味佳肴。
铁棍山药则更适合用来制作面食或磨成粉,制作成糕点、面条等食品。
5. 医药价值差异怀山药和铁棍山药在中医药上有着不同的应用价值。
怀山药因含有高浓度的黏蛋白,有润肺滑肠、健脾暖胃、补肾益肺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燥、肠燥便秘、脾胃虚弱等症状。
铁棍山药则具有健脾开胃、增强消化功能的功效,对于脾胃功能不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怀山药和铁棍山药在形态、口感、营养价值、烹饪用途以及医药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优质道地怀山药生产研究

优质道地怀山药生产研究怀山药,又名北山药、地山药,是一种极其珍贵、优质的中药材。
因生长在怀山、瓦山等地区而得名,并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驯肤价值。
怀山药的主要生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各地,尤其以永春、宁德、浙江等地的怀山药品质最为出众。
由于怀山药有着浓厚的中药文化和深厚的药用历史,其研究和生产的工作也相对较为重要。
一、怀山药的药用价值怀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经,有益气补虚、益肾固精、生津止渴、健脾胃的功效。
怀山药含有的主要成分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对于调理免疫系统、改善肠胃、提高体质、滋养皮肤等有显著的功效。
怀山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美容护肤以及保健养生等领域。
二、怀山药的生产现状怀山药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永春、宁德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微生物环境都非常适宜怀山药的生长。
这些地区也拥有着极其悠久的怀山药种植历史和传统技术,因此在怀山药的生产上有一定的优势。
但目前怀山药的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产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怀山药的市场供应也比较不稳定。
三、怀山药生产研究的重要性怀山药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对于提高怀山药的生产水平,保护怀山药资源,提高怀山药的品质,建立健全怀山药产业链条等工作,怀山药的生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怀山药的生产研究还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怀山药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1. 怀山药生长环境的研究怀山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疏松的土壤等条件。
对怀山药的生长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最适合怀山药生长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
2. 怀山药的品种筛选与改良通过对怀山药不同品种的筛选和改良工作,可以培育出更具有优势的怀山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的不同性格。
3. 怀山药的栽培技术研究针对怀山药的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深入研究怀山药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提高怀山药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怀山药(Dioscoreae Hypoglaucae Rhizoma),又称洋山药、熟地、淮山,是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根。
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怀山药在中华传统医学中拥有悠久的历史。
怀山药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被广泛使用,在中药方剂和药膳中都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时的禁忌。
一、怀山药的功效与作用1. 补益脾胃怀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中医认为,怀山药入脾胃经络,具有补益脾胃、健脾胃、生津止渴的功效。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会导致食物积渣、腹胀纳差等症状。
怀山药能够调养脾胃,增加运化功能,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因此,怀山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2. 益肺止咳怀山药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对肺阴亏虚、咳嗽痰多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怀山药入肺经,有润燥生津的作用。
当气阴不足、肺燥痰多时,可以通过服用怀山药来滋润肺阴、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怀山药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增加呼吸能力,对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补肾壮阳怀山药在中医中属于滋阴药物,具有滋补肾阴、固精壮阳的作用。
中医认为,怀山药入肾经,可滋养肾阴,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此外,怀山药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这些物质对男性的生殖系统和性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怀山药常被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等症状。
4. 补血养心怀山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怀山药入心经,具有滋补心脏、养血安神的功效。
中医认为,怀山药含有多种对心脏有益的物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
此外,怀山药还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 润肤养颜怀山药富含多种保湿、抗氧化成分,常被用于化妆品中,具有润肤、养颜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山药简介第一节概述药用山药为薯蓣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属薯蓣属,主产于古代怀庆府(今焦作市辖区的温县、武涉、沁阳、博爱等县),故称为怀山药,是河南省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
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能。
适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一、药用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目前作为药材入药的山药主要有以下4种。
l、怀山药植物名薯蔬Dioscorea opposita Thunh,分布在河南省焦作市辖区的温县、武断、沁阳、博爱、孟县等地,自明清以来形成地道药材,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主要农家品种为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太谷山医药为加工型山药,大部分为药用。
铁棍山药为鲜食类山药,主要为食用。
2、淮山又名淮山药,植物名参薯,又名大薯。
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多作蔬菜食用。
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变异大,故地下块茎有长圆柱形、棒状、球形、扁块或扁圆形,薯肉有粉白、粉黄、紫红、微红等10多种类型,作药用的淮山多用其圆柱形、剖面为白色者加工而成。
主产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其中如福建的建阳、霞清、宁德、龙岩及广东的海丰、台山、四会、云浮、花县等有大量栽培。
3、广西淮山广西淮山又名淮山、淮山药,植物名褐苞薯蓣,主产广西陆川、玉林、桂平、平南、灵山等县,福建清流、明溪、安溪也有大量栽培。
4、广东淮山广东淮山又名淮山、淮山药,植物名山薯,主产广东化州、高州、廉江、逐溪、三水、台山等县市。
二、植物学特征与生药学鉴定特征上植物学特征(l)薯蓣(怀山药):多年生缠绕草本。
根茎肉质肥厚,略呈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直径2-7厘米,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
茎细长,蔓性,通常带紫色,有棱,光滑无毛。
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即零余子,俗称山药蛋;叶片形状多变化,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长3.5-7厘米,宽2-4.5厘米,通常耳状3裂,中央裂片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呈圆耳状,基部栽状心形,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7-9条基出;叶柄细长,长1.5-3.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极小,黄绿色,成穗状花序;雌花序直立,2至数个聚生于叶腋,花轴多数成曲折状;花小,近于无柄,苞片三角状卵形;花被6,椭圆形,先端钝;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序下垂,每花的基部各有2枝大小不等的苞片,苞片广卵形,先端长渐尖;花被6;子房下位,长椭圆形,3室,柱头3裂。
蒴果有3翅,果翅长几等于宽种子扁卵圆形,有阔翅(图3)。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主产于河南省焦作市辖区的温县、武陆、沁阳、博爱、孟县等地。
(2)参薯:块茎变异大,有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或各种块状分枝,断面白色或带紫红。
微红色。
整具4条狭翅。
叶片卵形军卵圆形,尾尖或凸尖。
雄花排成圆锥花序。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有大面积栽培。
(3)褐苞薯蓣:叶卵形,表面网脉明显凸起,质粗糙。
茎具棱4-8条。
茎、叶柄和叶片干时常呈红褐色。
生于海拔100-1900米的山坡、路旁、山谷杂木林或灌丛中。
野生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南部和云南南部,或为栽培。
(4)山薯:叶片纸质,较光滑,宽技针形或椭圆状卵形,渐尖,基部变异大,近截形、圆形、心形、箭形等。
生于海拔50-1150米的山坡、山凹、溪沟边及路旁的杂木林中,野生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或为栽培。
图3薯蓣1.块茎2.雄花枝3.雄花4.雌花5果枝2、性状鉴定(1)薯蓣(怀山药):根据加工情况有光山药和毛山药之分。
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部。
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厘米,直径1.5-3厘米。
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图4)。
(2)参薯(淮山):大多为块状圆柱形,直径达6厘米,有时不规则;圆柱形者,长至25厘米直径l·5-4·5厘米,下端渐细。
表面黄白色或白色,稍光滑,留有未除尽的较厚的黄褐色栓皮块或栓皮脱落后显出的鲜土黄色或浅褐色木质斑块,须根痕较大。
质硬,粉性强,轻打后粉粒容易散落;断面有木质颗粒小点,黄色,明显,有时呈网络状。
气味同怀山药。
毛山药多切成碎块状或厚片状,后者厚度约1.2厘米,圆柱形者少见,粗糙,有较粗而深的凹沟或纵皱、并留有较多的栓皮和黄色斑块。
在市售商品中,有的加工十分精细,呈光滑的圆柱形或切成薄片,外观与怀山药十分相似,可根据其外皮和黄色斑块的有无与怀山药相区别。
图4 光山药(3)褐苞薯绩(广西淮山):圆柱形或切成片状,表面平滑,仅留有少量未除尽的栓皮,栓皮层较薄,深褐色或灰褐色,栓皮下方的木质斑块浅黄色或浅褐色,紧附在中柱外侧。
质硬、粉性强,断面白色。
气味同淮山。
外观与怀山药和淮山十分相似,可根据未除尽栓皮的颜色、厚薄、木质斑块的颜色等加以识别。
(4)山薯(广东淮山):圆柱形,稍压扁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粗糙不平整,留有较多未除尽的栓皮,栓皮黑褐色,其下方的木质斑块土黄色,须根痕较大。
质硬,粉性强。
少数商品也有切成碎片状者。
气味似广西淮山,但略带涩味,质粗、纤维性略大。
三、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怀山药为薯预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大陆,传至日本及亚热带地区已久。
在16世纪后传到美、欧、非洲等地。
怀山药早年皆为野生植物,在东方国家食用历史悠久,日本人将其当新鲜食品食用,并视其为长生不老药,中国人则将其阴干脱水后当作一味中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是”医食同源”的代表性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应用历史。
作为药材是以”六、八味系列”为代表的许多中成药的原料药和临床处方的配方用药,作为食物应用就更为广泛,可做菜、可熬粥,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在日本,以新鲜怀山药搅成的怀山药泥通常是套餐的第一道前菜,用来开胃、解腻。
因此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怀山药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但入药以河南省焦作市辖区的温县、武队沁旧、博爱、孟县等地为最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怀山药一般亩产鲜货3000千克以上,干货500千克以上,目前在各药市统装怀山药的价格为10元/千克,走动平稳,价格稳定。
铁棍山药做为鲜食类山药,更是畅销产品,目前,农民收购价在16-20元/公斤左右,市场价30元/公斤左右。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一、生态习性怀山药为多年生缠绕性草本,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喜肥怕涝,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土或两合土,洼地。
我地、盐碱地不宜种植。
不能连作,间隔时间约为3-5年。
1、土壤怀山药为深根性植物,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最适宜,块茎皮光形正。
鼓土易使块茎须根多、根痕大、形不正,易生扁头和分权。
低洼地、盐碱地不宜种植。
种过怀山药的地块,土壤中线虫病较严重,连作会影响产量,故不宜连作。
宜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2、温度怀山药茎叶喜高温、干燥、畏霜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
块茎极耐寒,在土壤冻结的条件下也能露地越冬。
块茎的生长在20-24℃最快,20℃以下缓慢。
发芽的适宜上温为15℃。
3、光照怀山药能耐荫,但块茎积累养分仍需强光,不宜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邻作。
4、肥怀山药喜肥耐旱。
种植前要施足底肥,尤其需要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疏松,增加通透性。
粪肥必须充分腐熟并与土壤掺合均匀,否则块茎先端的柔嫩组织一旦触及生粪或粪团,会引起分权,甚至因脱水而发生坏死。
生长前期直供给速效氮肥,以利茎叶生长;生长中后期除适当供给氮肥以保持茎叶不衰外,还需增施磷、钾肥以利块茎膨大。
5、水怀山药适合黄墒生长。
在怀山药发芽期土壤应保持湿润、疏松透气,以利于怀山药发芽和扎根。
出苗后块茎生长前期需要水分不多,以利根系深入土层和块茎形成。
7-9月怀山药地下根茎迅速膨大期间,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土壤含水量过大,易患根腐病,影响怀山药产量和等级。
二、生长发育特性怀山药从笼头芽萌发到块茎收获,可分为4个时期。
1、发芽期从怀山药栽子的休眠芽萌发到出苗为发芽期,约经35天。
在发芽过程中,出芽顶向上抽生芽条,由芽基部向下发生块茎。
与此同时,于芽基内部从各个分散着的维管束外围细胞发生根原基,继而根原基穿出表皮,逐渐形成主要吸收根系。
当块茎长达l-3厘米时,芽条便破土而出。
2、甩条发棵期从芽条出士到显蕾并开始发生气生块茎为止为甩条发棵期。
芽条出上后迅速伸长,展放幼叶,与此同时,芽基部的王要吸收根系继续向土层深处伸展,块茎周围也不断发生不定侧根。
此期历时共约60天,生长以茎I计为主,块茎生长量极微。
3、块茎生长盛期从显蕾到茎叶生长基本稳定,约经60天,为块茎生长盛期。
此期茎id一与决茎的生长都最为旺盛,但生长中,U在块茎。
块茎干重的85%以上是在这段时期形成的。
4、休眠期10月以后茎叶逐渐枯黄衰败,块茎进人休眠状态。
第三节栽培管理技术一、选地整地选择3年内未种过怀山药,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士或两合土的地块进行种植,前茬为禾本科作物为宜,不能与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邻作。
选好地块后,于秋末冬初将选好的地块深翻60厘米以上,晾晒越冬。
翌年春季种植前5-7天每亩均匀施人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50千克,饼肥250-33千克,钙镁磷肥150千克,尿素40千克,硫酸钾100千克,有条件的可以加施少许微肥,深翻30厘米,踏地,耕平耙细作畦,畦宽1.8-2.0米,长度视地势而定,但一般应不超过50米,否则中期浇水时,怀山药浇水过大,易影响怀山药等级,并易诱发根腐病。
土壤一定要整细,农家肥一定要腐熟,否则怀山药生长过程中遇到石块、粪块,易分权,降低产品商品率。
二、繁殖方法怀山药为无性繁殖,有3种繁殖方法:零余子繁殖、怀山药笼头繁殖和怀山药段繁殖。
生产中主要采用顶部带隐芽的笼头进行繁殖。
1、零余子繁殖又称怀山药蛋繁殖。
在怀山药收获时,收集怀山药蛋,挑选个大,呈不规则圆形(俗称鬼脸或猴头),无损伤,无病斑虫眼的怀山药蛋(同怀山药种栽一样贮藏),翌年春天种植,秋季采挖后将尾部折下,即为种栽。
怀山药蛋繁殖第一年只能形成种栽,第二年再依靠种栽繁殖生成怀山药成品。
怀山药蛋繁殖的特点是:种栽新鲜,但育种周期长,影响经济收益。
2、怀山药段繁殖种前一个月,挑选粗细均匀、无病斑、虫服的怀山药,将其按10-15厘米分切成重约100克左右的怀山药段,断面蘸石灰粉,放入事先备好的温床内催至有明显芽点后,下种。
怀山药段繁殖的特点是:可在短时间内补充怀山药种栽之不足,并且由怀山药段繁殖长成的怀山药产量高、等级高,但成本较高。
3、怀山药笼头繁殖每年怀山药收获时,挑选粗而长,表面光滑,无病斑、分叉、畸形,生长正常、顶芽健全的怀山药,将上部笼头折下,创面蘸生石灰粉灭菌,贮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