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以5的速算公式

多位数乘以5的速算公式
多位数乘以5的速算公式

.

多位数乘以5的运算公式

设n为奇数,m为偶数则多位数乘以5的计算公式为 5 n = ( n - 1 )/2 5

5 m = m/2 0

例题:

奇数

1 X 5 = ( 1 - 1 )/

2 5 = 0 5 = 5

3 X 5 = ( 3 - 1 )/2 5 = 1 5 = 15

5 X 5 = ( 5 - 1 )/2 5 = 2 5 = 25

7 X 5 = ( 7 - 1 )/2 5 = 3 5 = 35

9 X 5 = ( 9 - 1 )/2 5 = 4 5 = 45

......

偶数

2 X 5 = 2/2 0 = 1 0 = 10

4 X

5 = 4/2 0 = 2 0 = 20

6 X 5 = 6/2 0 = 3 0 = 30

8 X 5 = 8/2 0 = 4 0 = 40

10 X 5 = 10/2 0 = 5 0 = 50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几十一乘几十一、几十五乘偶数(两位)、两位数乘两数的速算方法。 2、能正确运用速算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及能力。 教具准备: 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首同末合十的速算。(题卡出示) 15×15= 18×12= 68×62= 2、末同首合十的速算。(题卡出示) 64×44= 55×55= 36×76=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二) 1、几十一乘几十一 31×51=1581 61×71=4331 强调:首数的和满10向积进1. 方法:先写上首数的积,再写上首数的和(和满10向积进1), 最后添上1。简单地说,就是一乘二加三添一。 练习:小组推荐1人板演。 51×21= 81×91= 61×51= 41×31= 2、几十五乘偶数(两位) 25×32=25×4×8=800 35×16=35×2×8=560 方法:把偶数分成一个偶数与一个(或几个)数相乘的形式。 练习:抽生板演。 45×18= 35×24= 15×16= 55×12= 3、两位数乘两位数 65×18=1170 640 23×72=1656 1406 + 530 + 250 1170 1656 强调:尾积不满10,前面补一个0。 方法:首积连尾积(尾积不满10,前面补一个0), 再加首尾积的和的10倍。

练习:指名板演。 32×48= 24×53= 三、作业设计 1、计算下面各题。 31×61= 71×91= 51×71= 21×41= 15×24= 25×36= 45×18= 55×18= 23×36= 43×27= 四、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二) 1、几十一乘几十一 3、两位数乘两位数 31×51=1581 61×71=4331 65×18=1170 640 23×72=1656 1406 + 530 + 250 强调:首数的和满10向积进1. 1170 1656 方法:先写上首数的积,再写上首数的强调:尾积不满10,前面补一个0. 和(和满10向积进1),最后添上1。方法:首积连尾积(尾积不满10,前面补一个0 简单地说,就是一乘二加三添一。再加首尾积的和的10倍。 练习:小组推荐1人板演。练习:指名板演。 51×21= 81×91= 32×48= 24×53= 61×51= 41×31= 2、几十五乘偶数(两位)作业 25×32=25×4×8=800 1、计算下面各题。 35×16=35×2×8=560 31×61= 71×91= 方法:把偶数分成一个偶数与一个 51×71= 21×41= (或几个)数相乘的形式。 15×24= 25×36= 练习:抽生板演。 45×18= 55×18= 45×18= 35×24= 23×36= 43×27= 15×16= 55×12=

多位数乘法口算巧算

乘法口算巧算技法 两位数乘法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467=? 解:13个位是3 3×4+6=18 3×6+7=25 3×7=21 13×467=6071 注:和满十要进一。 7.多位数乘以多位数 口诀:前一个因数逐一乘后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第二位乘10倍,第三位乘100倍……以此类推 例:33*132=? 33*1=33 33*3=99 33*2=66 99*10=990 33*100=3300 66+990+3300=4356

任意多位数乘法速算技巧

任意多位数乘法速算技巧 按大中小组进行计算,1、2、3为小数组,4、5、5为中数组,7、8、9为大数组: 1.凡被乘数遇到1、2、3时,其方法为: 是1:下位减补数一次(或1倍) 被乘数是2:下位减补数二次(或2倍) 是3:下位减补数三次(或3倍) 例题: 例如:231×79(79的补数是21) 算序: ①在被乘数个位数字1的下位减去补数一次(21),得23—079(破折号前为被乘数,破折号后为乘积,下同); ②在被乘数十位3的下位减去补数三次(21×2=63)得2-2449; ③在被乘数百位2的下位减去补数二次(21×4=42)得18249(乘积)。 2.凡是被乘数的各位数字遇到4、5、6时,其方法为: 是4:本位减补数一半,下位加补数一次 被乘数是5:本位减补数一半 是6:本位减补数一半,下位减补数一次 例题: 例如:456×758=345648(758的补数是242) 算序:

在被乘数个位6的本位减补数一半121.下位减242得45—4548; 在被乘数十位数5的本位减121,得4—42448; 在被乘数百位4的本位减121,下位加242得345648(积)。 3.凡是被乘数的各位数遇到7、8、9时,其方法为; 是9:本位减补数一次,下位加补数一次。 被乘数是8:本位减补数一次,下位加补数二次。 是7:本位减补数一次,下位加补数三次。 例题: 例如:987×879=867573 (879的补数是121) 算序: 被乘数个位7的本位减121,下位加363得98-6153; 被乘数十位8的本位减121,下位加242得9-76473; 被乘数百位9的本位减121,下位加121得867573(积)。 4.凡是被乘数遇到989697等大数联运算时,其方法为: 被乘数后位按10补加补数,前位遇到9不动,前位遇到6、7、8时,按9补加补数次数(均由下位补加补数次数),最后被乘数首位减补数一次。 例题: 例如:9798×8679=85036842 (8679的补数1321) 算序: 被乘数个位8的下位加2642,得979-82642; 被乘数十位9不动;

小学三年级课外趣味数学——《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

小学三年级课外趣味数学《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 2.在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能口算两位数乘以11的结果. 二、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法则. 二、教学难点: 对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口诀的理解。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3*12=156 14*20=280 17*15=255 12*11=132 87*11=957(乘以11的老师来快速回答,并且要口算) (二)导入新课 口述: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你们回答的都不错,而最后两个两位数乘以11的算式的结果老师是很迅速的说出答案了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吗?(不知道)那你们想要学习这种方法吗?(想) 好,今天,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 (三)探索新知 1、算式检验 (1)让同学们给老师出一些两位数乘以11的算式,老师进行快速的回答,检验老师方法的速算效果,增加说服力。 2、新课教学 (1)在通过几道题的验证之后,同学们对速算法的信任度大大提高,这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12*11= 的式子,并在后面写上=132的结果,最后在式子的上方写上速算法的口诀:“两边一拉,中间相加。”同时指出怎么拉,怎么相加的原理(上方板书已作图示意)。传授完毕后,教师随意出题目让同学们做,察看掌握情况,如还有同学不够理解,可多讲几个题目“两边一拉,中间相加”的原理,直至同学们都能基本理解。 (2)提出又一问题,让同学发现不同。这时候,再出67*11= 79*11= 87*11= 的算式,让同学们回答。同学们如若按照第一点的口诀进行回答,那答案肯定是不正确的,老师指出同学们答案不正确,要求同学们验算,结果答案肯定不正确,心中便有了些许疑惑,老师再将同学们引入下一个口诀中。 (3)循序渐进。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教你们的方法算出来的答案是不正确的了吗?那是因为我们刚开始的两位数个位和十位相加之后并没有超过10,而老师后面出的题目里,所用的两位数它的个位和十位相加的数是超过10的,所以我们就要用下一个口诀:“两边一拉,中间相加,中若凑成十,往前进一位。”将口诀的原理在黑板上给同学们指出来(上面板书已经图示)。此时再进行对同学们掌握程度的考察,出几个类似的题目给同学们做。 3、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同学们再将我们的口诀念一遍给老师听听,同时还要记在心里哦。(“两边一拉,中间相加,中若凑成十,往前进一位。”) 同学们,今天你们就可以回家和自己的爸妈比一比计算两位数乘以11的算式的速度,看看你们能不能赢你们的爸妈好吗?(好) (四)巩固练习

数学快速计算方法_乘法速算

一.两个20以内数的乘法 两个20以内数相乘,将一数的个位数与另一个数相加乘以10,然后再加两个尾数的积,就是应求的得数。如12×13=156,计算程序是将12的尾数2,加至13里,13加2等于15,15×10=150,然后加各个尾数的积得156,就是应求的积数。 二.首同尾互补的乘法 两个十位数相乘,首尾数相同,而尾十互补,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连接起来,就是应求的得数。如26×24=624。计算程序是:被乘数26的头加1等于3,然后头乘头,就是3×2=6,尾乘尾6×4=24,相连为624。 三.乘数加倍,加半或减半的乘法 在首同尾互补的计算上,可以引深一步就是乘数可加倍,加半倍,也可减半计算,但是:加倍、加半或减半都不能有进位数或出现小数,如48×42是规定的算法,然而,可以将乘数42加倍位84,也可以减半位21,也可加半倍位63,都可以按规定方法计算。48×21=1008,48×63=3024,48×84=4032。有进位数的不能算。如87×83=7221,将83加倍166,或减半41.5,这都不能按规定的方法计算。 四.首尾互补与首尾相同的乘法 一个数首尾互补,而另一个数首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加1,然后头乘头为前积,尾乘尾为后积,两积相连为乘积。如37×33=1221,计算程序是(3+1)×3×100+7×3=1221。 五.两个头互补尾相同的乘法

两个十位数互补,两个尾数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后加尾数为前积,尾自乘为后积。如48×68=3264。计算程序是4×6=24 24+8=32 32为前积,8×8=64为后积,两积相连就得3264。 六.首同尾非互补的乘法 两个十位数相乘,首位数相同,而两个尾数非互补,计算方法: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把两个积连接起来。再看尾和尾的和比10大几还是小几,大几就加几个首位数,小几就减掉几个首位数。加减的位置是:一位在十位加减,两位在百位加减。如36×35=1260,计算时(3+1)×3=12 6×5=30 相连为1230 6+5=11,比10大1,就加一个首位3,一位在十位加,1230+30=1260 36×35就得1260。再如36×32=1152,程序是(3+1)×3=12,6×2=12,12与12相连为1212,6+2=8,比10小2减两个3,3×2=6,一位在十位减,1212-60就得1152。 七.一数相同一数非互补的乘法 两位数相乘,一数的和非互补,另一数相同,方法是: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将两积连接起来后,再看被乘数横加之和比10大几就加几个乘数首。比10小几就减几个乘数首,加减位置: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65×77=5005,计算程序是(6+1)×7=49,5×7=35,相连为4935,6+5=11,比10大1,加一个7,一位数十位加。4935+70=5005 八.两头非互补两尾相同的乘法 两个头非互补,两个尾相同,其计算方法是:头乘头加尾数,尾自乘。两积连接起来后,再看两个头的和比10大几或小几,比10大几就加几个尾数,小几就减几个尾数,加减位置:一位数十位加减,两位数百位加减。如67×87=5829,计算程序是:6×8+7=55,7×7=49,相连为5549,6+8=14,比10大4,就加四个7,4×7=28,两位数百位加,5549+280=5829

六种二位数乘法速算方法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二位数乘法速算总汇 1、两位数的十位相同的,而个位的两数则是相补的(相加等于10)如:78×72= 37×33= 56×54= 43×47 = 28×22 46×44 (1)分别取两个 数的第一位,而后一个的要加上一以后,相乘。(2)两个数的尾数相乘,(不满十, 十位添作0) 78×72=5616 37×33=1221 56×54= 3024 43×47= 2021 (7+1)×7=56 (3+1)×3=12 (5+1)×5=30 (4+1)×4=20 8×2=16 7×3=21 6×4=24 3×7=21 口决:头加1,头乘头,尾乘尾 2、两个数的个位相同,十位的两数则是相补的如:36×76= 43×63= 53×53= 28×88= 79×39 (1)将两个数的首位相乘再加上未位数(2)两个数 的尾数相乘(不满十,十位添作0)36×76=2736 43×63=2709 3×7+6=27 4×6+3=27 6×6=36 3×3=9 口决:头乘头加尾,尾乘尾

两位数乘法速算技巧

两位数乘法速算技巧(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1.十几乘十几:口诀:首乘首做积首,尾乘尾做积尾,尾加尾放中间。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 × 14=168 注:个位相乘,满 10 要进位。 2.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首乘首做积首,首加首放中间,尾乘尾做积尾。例:21×41=? 解:2×4=8 2+4=6 1× 1=1 21 × 41=861 注:个位相乘,满 10 要进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两个数字之和是 10),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 × 4=16 7 × 4=28 37 × 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 0 占位。 4.首同尾和十(尾相加等于 10):口诀:首加1再乘首,个位积写在后。例:23×27=? 解:2+1=3 2×3=6 3×7= 21 23 × 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 0 占位。 5.尾同首和十首乘首再加尾,个位积写在后例:34×74= 3×7+4=25 4×4=16 34×74=2516 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 0 占位 6.十一乘两位数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例:11×23 2+3=5 11×23=253 注:相加满十要进一 7.十一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 5 分别在首尾 11 × 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8.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 个位是 3 3× 3+2=11 3 × 2+6=12 3 × 6=18 13 × 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整理汇总

一、工资、薪资所得应纳税地计算 、一般工资、薪资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 ⑴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地费用扣除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⑵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地费用扣除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地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体工商户地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对企事业单位地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每次收入元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 、每次收入在元以上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 、每次收入地应纳税所得额超过元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每次收入不足元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 、每次收入在元以上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 六、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每次收入不足元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 、每次收入在元以上地: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地计算公式为: 、每次(月)收入不足元地:

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规律

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规律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首同末和十”即十位完全相同,个位相加之和刚好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头互补,尾相同(“末同首和十”个位数完全相同,十位数相加之和刚好为10)口诀:头乘头加尾,尾乘尾。 例:45×65=? 解:4×6+5=29 5×5=25 45×65=2925

注:两数相同的各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在十位上补0 4、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5、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6、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 7、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注:和满十要进一。 总结两位数乘法的积的计算规律 1、差多少加多少,差多少减多少,小位加本位减。 2、十几乘以十几,个位互补: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3、二十几乘以二十几,个位互补:头加一,头乘头,尾乘尾。 4、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互补:头加一,头乘头,尾乘尾,头和头比大小,尾和尾比多少。 5、验算方法:横加弃九验题法。

201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含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税率为3%--45%(专职)(个税免征额3500元) ●应纳税额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半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半年奖金-“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数 ●一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月 奖金(年终奖摊每月=年终奖金额÷12月×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工资低于3500时,应从奖金里抵足免征额后再计算) 二、个体(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劳动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40%(兼职)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1-30%)减征额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1-30%)减征额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比例税,税率为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税率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税率

多位数乘法计算练习

多位数乘法计算练习 (一) 324×6 456×6 529×6 247×8 352×8 619×8 436×7 437×5 346×9 278×4 679×2 778×8 (二) 464×3 224×9 158×3 25×5 54×8 78×6 48×4 858×7 49×9 78×6 65×7 83×4 258×9 (三) 265×3 384×4 396×8 836×3 125×5 127×3 345×4 638×4 547×4 232×7 346×7 428×7 (四) 87×6 624×9 258×7 756×4 293×2 242×4 518×5 117×7 81×9 416×6 (五) 219×3 216×3 156×8 324×7 456×8 247×8 352×9 619×8 278×9 464×5 (六) 349×3 612×8 523×5 214×7 123×9 816×6 258×9 265×3 (七) 38×2 116×6 956×2 274×4 529×6 778×8 396×8 836×3 125×6 127×7 (八) 624×9 258×7 756×4 306×5 709×6 507×2 604×8 209×2 607×3 504×5 (九) 404×3 604×5 607×3 504×6 209×8 605×5 402×7 806×3 208×9 508×8 (十) 207×4 106×7 305×3 602×8 904×5 708×6 403×9 806×2 409×4 605×5

笔算练习 2 (十一) 290×4 820×6 220×8 260×7 380×6 190×3 360×4 480×6 170×8 840×5 (十二)巧算乘法 125×6×8 25×7×4 125×5×8 25×9×4 125×12 125×18 25×14 25×12 689+688+687+686+685+684+683+682+681 (十三)解决问题 1、个长方形长8米,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周长80厘米,长25厘米,宽是几厘米? 3、用4块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4米,长方形长6米,宽几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米,宽是9米,若把它改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多少米? 6、用三个相同的长方形木板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每个长方形的周长 是多少厘米? 7、一根钢索是由8股钢丝拧成的,每股钢丝的承重量是300千克,那么这根钢索的承重量是多少千克? 8、5只羊的重量等于一头猪的重量,一头牛相当于6头猪的重量,一只羊重40千克,一头牛重多少千克? 9、一艘船停泊在码头上装货,每装6000千克,货船船体将下沉3厘米,该船下沉了6厘米,船上已装货多少千克? 10、小明和他的爸爸的年龄和是40岁,爸爸比小明大30岁,小明和他的爸爸分别是多少岁? 1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9:00出发,于下午2点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工人叔叔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23个,剩下的是已加工的3倍。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3、全班38人进行跳长绳比赛,每9人分成一组,全班最多可以分成几组进行比赛? 14、三(4)班派15男14女组成一个方队参加运动会的入场式,由一个举旗,排成4路纵队,每队多少人? 15、小洁沿长80米,宽3米的长方形跑道跑了3圈半,一共跑了多少米? 16、一根木料长15米,每锯一处费时2分钟,现在要把它锯成每段长3米的小段,工要花费多少时间? 17、一长方形的菜地是15米,长是宽的3倍还多2米,王伯伯要沿菜地走一圈,要走多少米? 18、学校买了250本文艺书,是科技书的5倍,连环画比科技书少30本,学校买来了多少本连环画?

速算扣除数是什么

速算扣除数是什么 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以下是unjs小编整理的速算扣除数概述、计算公式方法、例子说明及税额计算,欢迎阅读参考!速算扣除数是什么-计算公式方法&例子说明及税额计算概述 速算扣除数是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故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简称速算扣除数。 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12)×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方法

综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2级验证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计算: 1500×(10%-3%)+0=105 ② 用直接计算法计算 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 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1500×3%)+(500×10%)=95速算扣除数=200-95=105 例子 如某人工资扣除35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200元,则税款计算方法为:1500*3%+700*10%=115元。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也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对应的税率来速算,但要扣除一个速算扣除数,否则会多计算税款。 如某人工资扣除35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200元,2200元对应的税率是10%,则税款速算方法为:2200*10%-105=115元。 这里的105就是速算扣除数,因为2200元中,有1500元多计算了7%的税款,需要减去。其他税率所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分别是:20%:555,25%:1005,30%:2755,35%:5505,45%:13505。 说明

国考行测之多位数相乘速算技巧

随着时间的快速流转,马上就要进入到国考备战高峰期,很多考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考试,甚至部分考生进入复习瓶颈期,需要一定的方法进行突破。在国考中,数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而在这之中,计算问题当中经常会涉及多位数相乘,考生们如果能够熟练掌握一些速算技巧,那么在数量关系这个版块不仅能够节约一部分时间,而且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一、一位数与多位数相乘 1.两个数中有一个尾数为5,将另外一个数拆出来2或4; 示例:35×6=35×2×3=70×3=210 38×5=19×2×5=19×10=190 64×5=16×4×5=16×20=320 126×5=63×2×5=63×10=630 2.两个数中有一个为9,则变为另一个数乘以(10-1); 示例:58×9=58×(10-1)=580-58=522 123×9=123×(10-1)=1230-123=1107 3.两个数相差不是很大,且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采用平方差公式(a+b)(a-b)=a2-b2。 示例:9×17=(13-4)(13+4)=169-16=153 二、两位数与多位数相乘 1.两位数中有一个尾数为5,将另外一个数拆出来2或4或8: 示例:55×18=55×2×9=110×9=990 35×28=35×4×7=140×7=980

75×24=75×8×3=600×3=1800 2.两位数中有一个11,则变为另一个数乘以(10+1): 示例:37×11=37×(10+1)=370+37=407 3.两个数相差不是很大,且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采用平方差公式(a+1)(a-1)=a2-1 示例:15×19=(17-2)(17+2)=289-4=285 26×34=(30-4)(30+4)=900-16=884 4.一般两位数相乘,采用头头乘,尾尾乘,头尾相乘再相加: 示例: 28×37=0656 45×68=2440 14 32 24 30 1036 3060 三、经典例题解析 1.36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已知每位学生得分均为整数,平均得分为45分,每人至少得0分,若满分为100分,则最多多少人能得满分? A.16 B.18 C.20 D.22 【中公解析】A。解析:88个人总分为36×45=18×2×45=18×90=1620,得分100分最多,即1620分要尽可能的都是满分学生的成绩相加,则1620÷100=16......2,即最多16个人得满分,故选A项。 2.有一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25天,乙单独完成需要36天,丙单独完成需要18天,则三人合作需要多少天?

个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个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税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二、速算扣除数税额计算怎样的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 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9.根据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正,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我国关于各项税收都有自身的计算方式,以及计算方法,因此在计算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的时候,按照规定的计算方式就能得出想要的结果。税收的主要存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建设有利于人们和谐生存的环境,应该按照规定做事。

(完整)小学四年级多位数乘除法400题

330÷11= 371÷17= 728÷17= 435÷15= 813×14= 518÷14= 150×19= 420×15= 633÷15= 325÷13= 968÷22= 842÷16= 223×12= 982×13= 649×11= 561×17= 190÷11= 624÷39= 141÷13= 443÷13= 299×13= 244×12= 966×23= 459×17=

330×11= 371×17= 728×17= 435×15= 813÷14= 518÷14= 150÷19= 420÷15= 633×15= 325×13= 968×22= 842×16= 223÷12= 982÷13= 649÷11= 561÷17= 190×11= 624×39= 141×13= 443×13= 299÷13= 244÷12= 966÷23= 459÷17=

784÷49 = 666÷11= 512÷19= 923÷88= 927×16= 320×16= 188×16= 931×19= 589÷14= 710÷15= 765÷57= 418÷14= 395×56= 240×15= 240×13= 294×29= 689÷15= 328÷42= 513÷17= 636÷18= 165×11= 300×12= 962×37 = 765×15=

784×49 = 666×11= 512×19= 923×88= 927÷16= 320÷16= 188÷16= 931÷19= 589×14= 710×15= 765×57= 418×14= 395÷56= 240÷15= 240÷13= 294÷29= 689×15= 328×42= 513×17= 636×18= 165÷11= 300÷12= 962÷37 = 765÷15=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表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一览表

表2工资、薪金所得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2011年9月1日执行) 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事先推出这个常数,对于快速计算税额很有帮助,所以这个数叫“速算扣除数”。 快速计算个税的公式是【计税依据×最高税率-速算扣除数=最终税额】。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 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 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 税率2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

税率3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35,000*(30%-25%)+1,005=2,775 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55,000*(35%-30%)+2,775=5,505 税率4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80,000*(45%-35%)+5,505=13,505 例二: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个税呢? 10,000-3,500=6,500元。 6,500介于4,500和9,000之间,使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6,500*20%-555=745 表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2011年9月1日执行)

表4劳务报酬所得三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在个人所得税中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有3个税目,一是工资薪金,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二是个体工商户和企事业承包承租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三是劳务报酬,适用 20-40的3级超额累进税率,而且要注意计税依据的差异,工资薪金是按月、劳务报酬按次、个体户及承包承租按年。 +

多位数乘法口算巧算

乘法口算巧算技法 两位数乘法1. 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 X14二? 解:1 X1=1 2+4=6 2X4=8 12 X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 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 X27= ? 解:2+1=3 2 X3=6 3X7=21 23 X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 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 X44= ? 解:3+1=4 4X4=16 7X4=28 37 X44=1628 占位。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 4. 几-一乘几-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 X4仁? 解:2 X4=8 2+4=6 1灯=1 21 X4仁 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 X23125二?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11 X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 X467二? 解:13个位是3 3X4+6=18 3X6+7=25 3X7=21 13 X467=6071 注:和满十要进一。 7.多位数乘以多位数 口诀:前一个因数逐一乘后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第二位乘10倍,第三位乘100倍……以此类推 例:33*132= ? 33* 仁33 33*3=99 33*2=66 99*10=990

小学三年级数学数乘法的心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数学数乘法的心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很多人都很容易出错,那么有什么技巧可以算得又快又准 确呢?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的心算技巧 一、特殊求积 特殊求积指的是两个乘数为特定数字,根据规律可以非常快捷地写出乘积。包括: “头同尾补”“尾同头补”“一个数乘以11”。 1、“头同尾补”,特征是:两个乘数的头数【十位数字】相同头同,尾数【个位数字】相加正好等于十尾补。如:13×17,34×36,59×51,42×48…… 写乘积方法:尾×尾作尾乘积的后两位,头ד头哥哥”【比头数大1的数】作头乘 积的前面数,连接就是积。 例如13×17的积:后两位是3×7=21,前面是1×21的哥哥=2,连接起来,积就是221。 再如34×36的积:后两位是4×6=24,前面是3×43的哥哥=12,连接起来,积就是1224。 再如59×51的积:后两位是9×1=09确保两位,前面是5×65的哥哥=30,连接起来,积就是3009。 以此类推。 即时训练:52×58 = 17×13 = 39×31 = 45×45 = 34×36 = 93×97 = 2、“尾同头补”,特征是:两个乘数的尾数【个位数字】相同尾同,头数【十位数字】相加正好等于十头补。如:34×74,52×52,86×26,95×15…… 写乘积的方法:尾×尾作尾乘积的后两位,头×头+尾作头乘积的前面数,连接是乘积。 例如34×74的积:后两位是4×4=16,前面是3×7+4=25,连接起来,积就是2516。 再如52×52的积:后面是2×2=04确保两位,前面是5×5+2=27,连接起来,积就是2704。

以此类推 即时训练:18×98 = 36×76 = 53×53 = 25×85 = 47×67 = 71×31 = 3、“一个数乘11”包括两位数×11和多位数×11,写乘积的口诀是“两边一拉,中 间相加。” 例如:23×11=253把乘数的尾数3往后拉,头数2往前拉,中间是2+3=5,连接起来,积就是253 52×11=572把乘数的尾数2往后拉,头数5往前拉,中间是5+2=7,连接起来,积就 是572 65×11=715注:中间相加如果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即时训练:11×26 = 38×11 = 64×11 = 245×11 = 11×346 = 3572×11= 二、“万能求积”,指的是任何两位数相乘都可以直接写积,她弥补了特殊求积的局 限性。万能求积对于乘数数字简单的两位数乘法写积简单而且方便,不过,如果乘数数字 过大,特别是乘数的个位数字大,就牵涉到进位甚至有连续进位的,写积也会有麻烦。但是,经常以此法写积,也会熟能生巧。 写乘积的方法是:顺序是从低位开始写起,依次往高位写,每次只写出一个数字,满 十进1,满二十进2……口诀:尾×尾——交叉乘相加甲头数乘乙尾数,乙头数乘甲尾数,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头×头。 例如:12×13的积,个位是2×3=6,十位是2×1+1×3=5,百位是1×1=1,连接起来,积就是156。 再如:26×32的积,个位是6×2=2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是6×3+2×2+1个位相乘 进位来的1=3满二十向百位进2,百位是2×3+2十位交叉乘进位来的2=8,连接起来,积 就是832。 再如:复杂的34×76的积,因为牵涉到多次进位,而且交叉乘数字比较大,相加比 较困难,用“万能求积”法其实也比较繁琐。 即时训练:13×21 = 23×12 = 41×32 = 14×13 = 47×34 = 53×67 = 三、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