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 化 铵 含 量 测 定

合集下载

氯化铵

氯化铵

原辅料检验原始记录氯化铵质量标准检验项目规格序号 项目 规格再试验项目1 性状 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 *2 溶解度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2 鉴 别 本品的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3 酸 度 pH 值应为4.0~6.04 钡 盐 溶液应澄清5 干燥失重 应不得过0.5% *6 炽灼残渣 应不得过0.1%7 铁 盐 应不得过0.005%8 重金属 应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9砷 盐应不得过0.0005%10 含 量按干燥品计算,应不得少于99.5% * 11 微生物限度细菌应不得过1000个/g*霉菌和酵母菌数应不得过100个/g 大肠埃希菌应不得检出 活螨应不得检出注:打*号项目为复检项目一般规定检验方法1 性状在明亮处目视观察,本品应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

2 溶解度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3 鉴别取本品适量,按一般鉴别试验检查法(GAM-009)项下铵盐与氯化物进行检查,本品的水溶 液显铵盐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4 酸度取本品约5.0g 于50ml 烧杯中,加水25ml 溶解后,按pH 值测定法(GAM-026)进行检查,抽样方法:依抽样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检验量:60g 留样量:50g复检期:有效期前6个月 贮存期:同生产厂家的有效期限 储存法: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pH 值为4.0~6.0。

5 钡盐取本品4.0g ,加水20ml 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2ml ,另一份中 加水2ml ,静置15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6 干燥失重取本品1.0g ,按照干燥失重检查法(GAM-024)检查,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减失重 量不得过0.5%。

7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 ,按照炽灼残渣检查法(GAM-028)检查,遗留残渣应不得过0.1%。

8 铁盐取本品1.0g ,用小火加热,俟氯化铵全部挥散,放冷,残渣中加水25ml ,按铁盐检查法 (GAM-016)进行检查,与标准铁溶液5.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氯化铵的测定方法

氯化铵的测定方法

氯化铵的测定方法
氯化铵的测定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 静电滴定法: 将氯化铵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后,使用滴定管逐滴加入盐酸,当pH值为7时,溶液呈电中性,氯化铵完全中和。

测定滴加的盐酸体积,即可计算出氯化铵的含量。

2. 氯离子电位法: 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氯化铵溶液中氯离子的活度,通过测定活度与浓度的关系,计算出氯化铵的含量。

3. 重量法: 将氯化铵样品经过加热分解,使其转化为其他化合物,如氯化氢和铵盐,并测定产生的化合物的重量。

通过计算反推回氯化铵的含量。

4. 比色法: 将氯化铵样品与铬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离子,再加入二苯卡宾试剂形成紫红色的化合物,并通过比色法测定产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氯化铵的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方法要根据实验需要和条件进行决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来进行氯化铵的测定。

氯化铵检验操作规程

氯化铵检验操作规程
6.2 计算
干燥失重% = ×100%
式中 W1为供试品的重量(g);
W2为称量瓶恒重的重量(g);
W3为(称量瓶+供试品)恒重的重量(g);
7、结果与判定
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进行修约,有效数位与标准中的规定相一致。
8、附注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失重检查中干燥后的第二次及以后多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一步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A:铵盐(1)取本品,加过量的NaOH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之变蓝色,并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2)取本品溶液,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滴,生成红棕色沉淀。
B:氯化物(1)取本品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炽灼残渣不得过0.1%(《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N)。
检验方法:取供试品1.0~2.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锅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700~8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即得。
2.3 恒温减压干燥箱
2.4 干燥器(普通)
2.5 减压干燥器
2.6 真空泵
3、试药与试液
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硅胶、五氧化二磷或硫酸。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
4、操作方法
4.1 称取供试品 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分取约1g或该药品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5mm,如为疏松物质量,厚度不可超赤10mm),精密称定。干燥失重在1.0%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1.0%以上的品种应做平行试验两份。

氯化铵含量的测定实施方案

氯化铵含量的测定实施方案

氯化铵含量的测定实施方案1.引言: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肥料、医药和冶金等领域。

准确测定氯化铵含量对于质量控制和产品合格认证至关重要。

本实施方案介绍一种基于酸碱滴定的方法,用于测定氯化铵含量。

2.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酸碱滴定的原理,通过向含有氯化铵的溶液中滴定盐酸溶液,使氯化铵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当氯化铵完全反应完毕,溶液中的氯化铵被完全转化为氯化氢,反应终点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

根据滴定所使用的盐酸溶液的体积和氯化铵的摩尔量,可以计算出氯化铵的含量。

3.实验步骤:3.1准备工作:3.1.1根据实验样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量程的色谱滴定管,并用蒸馏水进行清洗和漂洗。

3.1.2 准备0.1mol/L的盐酸溶液,并进行标定。

3.1.3准备酸碱指示剂溶液,常用的指示剂有苏丹红、甲基红等。

3.2样品处理:3.2.1将待测溶液取样,溶液不需要稀释。

3.2.2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溶液。

3.3滴定实验:3.3.1 将0.1mol/L的盐酸溶液倒入一个滴定瓶中。

3.3.2将样品溶液加入至滴定瓶中,使样品和盐酸溶液充分混合。

3.3.3开始滴定:慢慢滴加盐酸溶液,同时充分搅拌滴定瓶。

3.3.4当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发生转变时,停止滴定。

3.4结果计算:3.4.1记录滴定使用的盐酸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3.4.2根据盐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加入溶液中的盐酸的摩尔量。

3.4.3由于滴定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HCl→NH4Cl+H2O,因此摩尔比为1:1,可以得出溶液中氯化铵的摩尔量。

3.4.4根据氯化铵的摩尔量和样品溶液的体积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4.注意事项:4.1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必要时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4.2精确称量和分配试剂,减小误差。

4.3滴定时搅拌均匀,避免滴定液滴到瓶壁上。

4.4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高氯酸铵溶液中氯化铵的测定方法

高氯酸铵溶液中氯化铵的测定方法

高氯酸铵溶液中氯化铵的测定方法1. 比重法:将一定体积的高氯酸铵溶液加入试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产生氯化铵沉淀。

通过称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2. 电导法:测定高氯酸铵溶液的电导率,并根据已知标准曲线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3. 离子色谱法:将高氯酸铵溶液通过离子色谱柱分离,再通过紫外检测器测定氯化铵的含量。

4. 比色法:在高氯酸铵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并加入适量的氨水,生成叠氮化铵的黄色络合物。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5. 催化剂滴定法:在高氯酸铵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酸盐作为催化剂,然后用亚硝酸钠溶液滴定,终点由加入淀粉指示剂来判断。

6. 电化学法:利用氯化铵在高氯酸铵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电化学分析仪器测定氯化铵的含量。

7. 碘量法:将高氯酸铵溶液中的氯化铵与浓碘酸反应生成氯气,然后用氨水吸收氯气,并用碘量法测定剩余的碘量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8. 硝酸银滴定法:将高氯酸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通过滴定的硝酸银溶液量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9. 温度计法:利用高氯酸铵溶液中氯化铵的溶解热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测定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10. 钠氮氨滴定法:将高氯酸铵溶液与钠氮氨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氨,通过滴定的钠氮氨溶液量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11. 恒定电流电解法:将高氯酸铵溶液进行恒定电流电解,电极反应生成氯气,通过测定电流和电解时间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12. 烧蚀法:将高氯酸铵溶液加热至沸腾,氯化铵受热分解产生氯气,通过收集氯气并测定气体体积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13. 光度法:在高氯酸铵溶液中加入过乙酸铜,生成湿式氯化铜,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14.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高氯酸铵溶液中的氯化铵含量。

15. 偶合试剂法:将高氯酸铵溶液中的氯化铵与偶合试剂反应生成聚合物,通过测定溶液中聚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氯化铵的含量。

16. 气相色谱法:将高氯酸铵溶液转化为气相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氯化铵的含量。

氯化铵质量标准

氯化铵质量标准
钡盐取本品4.0g加水20ml溶解后,滤过,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2ml,另一份中加水2ml,静置15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干燥失重取本品,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L)。
炽灼残渣不得过0.1%(《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N)。
文件名:氯化铵质量标准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7
审核人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生产部、仓管部
[品名]氯化铵
[拼音]Luhua’an
[拉丁文]Ammonium Chloride
[代号]Y76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氯化铵(NH4CI)不得少于99.5%。
砷盐 取本品约0.4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5%)。
【含量测定】取本品红0.12g,精密称定,加水50ml溶解,再加糊精溶液(1→50)5ml、荧光黄指示液8滴与碳酸钙0.10g,摇匀,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应于5.349mg的NH4CL。
【性状】 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凉;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鉴别】 本品的水溶液显铵盐与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
【检查】 酸度 取本品2.0g,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 H),PH值应为4.0~6.0。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铁盐取本品1.0g,用小火加热,俟氯化铵全部挥散,放冷,残渣中加水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ⅧG),与标准铁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锅炉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锅炉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锅炉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检测步骤:
准确吸取100ml待测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分析纯浓硝酸溶液,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15ml,摇匀,加入1ml铁铵钒指示剂,用硫氰酸胺标准溶液快速滴定至红色,记录硫氰酸胺标准溶液消耗体积a
空白实验:
准确吸取100ml纯水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分析纯浓硝酸溶液,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15ml,摇匀,加入1ml铁铵钒指示剂,用硫氰酸胺标准溶液快速滴定至红色,记录硫氰酸胺标准溶液消耗体积b
水样中氯化物(以Cl-计)含量计算公式
[Cl-]=(2V Ag+-a-b)×T1×1000
V S
V Ag---------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的体积(ml)
a------------滴定水样时消耗硫氰酸胺标准溶液体积(ml)
b------------空白实验时消耗硫氰酸胺标准溶液体积(ml)
T1----------硫氰酸胺标准溶液滴定度(mg/ml)
Vs----------水样体积(ml)
具体方法、溶液配置请参照GB/T 1576—2008。

10.氯化铵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0.氯化铵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在弱酸性介质中,硫化氢与试样中的硫化氢组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深沉,使溶液混浊,再与 铅标准浊度比较,确定试样中重金属含量。 6.2 试剂和溶液 6.2.1 硝酸铅(HG 3-1070); 6.2.2 乙酸(GB 676):1+16 溶液; 6.2.3 铅(Pb)标准溶液:0.1 mg/ml; 6.2.4 铅(Pb)标准溶液:0.0l mg/ml;
第5页共8页
5
5.4.4 标准曲线的绘制 于 7 个 10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0,1.00,2.00,4.00,6.00,8.00,10.00ml 铁标准溶液,
分别加入水至 60 ml 左右,加 1.0ml 盐酸,2.5 ml 抗坏血酸溶液.10 ml 缓冲溶液,5 ml 邻菲 啰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5 min。 在 510 nm 波长下,用 3 cm 吸收池,以水 为参比,将分光光度计吸光度调整到零,测量溶液吸光度,由每个标准比对溶液的吸光度中减去 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以铁含量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5 分析结果的表示
水分 x3,以水(H20)的质量百分数表示,计算: 水%= m m1 100 m
式中:m——干燥前试祥的质量,g;
M1——平燥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3.2 允许差
3.2.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3.2.2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5%。
3.3 卡尔-费休法(仲裁法)见水分测定 SOP。
在酸性介质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当硫酸根离子含量较低时,在一定时间 内硫酸钡悬浮体,使溶液混浊,与标准溶液浊度比较,确定试样中硫酸盐含量。 7.2 试剂和溶液 7.2.1 95%乙醇 7.2.2 无水硫酸钠 7.2.3 盐酸:1+1 溶液 7.2.4 氯化钡(GB 652):l00 g/L 溶液; 7.2.5 硫酸盐(S04)标准溶液:0.1mg/ml; 7.2.6 不含硫酸盐的氯化铵溶液:称取 10 g 氯化铵试样,溶干 80 ml 水中,加 1 ml 盐酸溶液, 煮沸后加入 10 ml 氯化钡溶液,搅匀后放置 12~18 h 过滤,并稀释至 100 ml。 7.3 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 化 铵 含 量 测 定GH-MA-101、原理将试样溶于水后,加入甲醛溶液,以百里酚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求出氯化铵。

2、试剂和仪器0.1%百里酚蓝(0.1g 百里酚蓝溶于20ml 乙醇中,加水至100ml )37%甲醛溶液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锥形瓶3、分析步骤1)称取0.6~0.7g 试样于锥形瓶中,准确至0.1mg 。

2)将5ml 37%甲醛溶液加至25ml 不含二氧化碳蒸馏水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

3)将中和过的甲醛溶液加到盛有试样的锥形瓶中,试样全部溶解后静置1min ,加2滴酚酞,用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保持1min 不褪。

4、计算公式NH 4Cl 含量% = WV C 35.5⨯⨯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W ——试样的质量,g总 酸 度 的 测 定GH-MA-09一、应用范围苯酐二、原理苯酐溶解于热水中,生成邻苯二甲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滴定溶液中的酸三、试剂和仪器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酚酞乙醇溶液50ml 碱式滴定管250ml 三角瓶四、测试步骤1、准确称取研细的苯酐0.6g 于三角瓶中,加入80ml 刚煮沸过的蒸馏水,加热溶解。

2、将溶液迅速冷却(不使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加入2滴1%酚酞指示剂,用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出现微红色为终点。

五、总酸度(按苯二甲酐计)%(X )计算公式X =GV C 07406.0⨯⨯ × 100%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ol/LV ——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G ——试样重 g0.07406——苯二甲酐毫克当量重 量 法 测 无 水 Na 2SO 4 含 量GH-MA-08一、应用范围硫酸钠二、原理氯化钡和硫酸钠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根据灼烧烘干的硫酸钡重量来计算硫酸钠的含量。

三、试剂和仪器盐酸氯化钡细孔隙度烧结底坩埚四、测试步骤1、称取0.5g 试样准确至0.1mg ,溶于400ml 水中,加4ml 盐酸。

2、加热至沸腾,滴加稍微过量(10ml )的氯化钡溶液(100g/L )3、在蒸汽浴上加热2小时,用已知重量的细孔隙度烧结底坩埚过滤。

并用热水洗涤。

4、在105℃下干燥,在600±50℃下灼烧1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重。

五、计算公式Na 2SO 4 含量% =2186.60W W ⨯× 100% 式中:W 1——沉淀物的重量 gW 2——试样的重量 g凝固点测定GH-MA-07一、应用范围苯酐二、试剂和仪器套管式凝固点的测定仪电热气浴或油浴精密温度计(分度值0.1℃;范围100—150℃)三、测试步骤1、称取研细的苯酐试样20g,放入清洁干燥的试管中,置于150~160℃甘油浴中。

2、待试样完全融化后取出试管擦净,将精密温度计插入融化试管中,使水银泡距试管底部1厘米左右。

3、将试管放入120℃的冷却浴套中,用玻璃棒上下搅动,使试样温度缓慢下降,同时观察温度变化。

4、待精密温度计的水银柱由下降重新回升时,停止搅动。

5、当温度回升到最高点不再上升停止一段时间,此温度即为该试样的凝固点。

尿素中总氮量的测定GH-MA-06 一、应用范围尿素二、原理有硫酸铜存在下,在浓硫酸中加热使试样中酰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蒸馏并吸收在过量的硫酸溶液中,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酸。

三、试剂和仪器无水硫酸铜硫酸氢氧化钠溶液450g/L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0.5mol/L硫酸溶液硅脂蒸馏烧瓶1升圆筒形滴液漏斗冷凝管梨形玻璃漏斗接受器防溅棒,一根长约100mm。

直径5mm的玻璃棒,一端套一根长约25mm聚乙烯管四、试样溶液制备精确称取约5g样品,移入50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50ml硫酸,0.5g硫酸铜,插上梨形玻璃漏斗,在通风橱内缓慢加热,使二氧化碳逸尽,然后逐步提高加热温度直至冒白烟,再继续加热20分钟后停止加热,待试液冷却后,小心加入300ml水,把锥形瓶中的试液,定量移入5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五、测试步骤1、从容量瓶中移取50ml 试液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300ml 水,4-5滴混合指示剂,放入一根防溅棒,聚乙烯管端向下。

2、用移液管加20ml 的0.5mol/L 硫酸溶液于接受器中,加水使溶液能淹没接受器的双连球球颈,加4-5滴混合指示剂。

3、用硅脂涂料抹仪器接口,连接好蒸馏仪器,并保证仪器所有连接部分密封。

4、通过滴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足够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溶液并过量15ml ,应当注意,滴液漏斗内至少有留几毫升溶液。

5、加热蒸馏,直到接受器中的溶液量达到250ml~300ml 时停止加热,拆下防溅球管,用水洗涤冷凝管,洗涤液吸收在接受器中。

6、用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将接受器的溶液滴定至灰绿色。

7、按上述步骤做一空白试验,六、计算公式尿素总氮(干基计)含量 X = )1(01401.0)(221O XH M V V C -⨯⨯-⨯× 100% V 1——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的体积 mlV 2——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C ——测定及空白试验时,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mol/L M ——试样的质量 g0.01401——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氮的质量XH 2O ——试样中的水份%(另测)水份的测定GH-MA-05一、适用范围黄胶粉,尿素,BBR,海藻酸钠二、原理根据称量法和烘箱法原理,将物质在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进行比较,以得到物质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三、试剂和仪器SH10A型水分快速测定仪四、测试步骤1、仪器经干燥处理冷却到常温后,用10g砝码校正天平零位。

2、校正天平后,称取5g试样均匀地铺在秤盘内,调节试样重量,使得微分标尺恰好处于零点。

3、选择合适的温度,按下红外线灯电源开关,对试样加热至恒重。

4、读取微分标尺左起第二组的刻度数值,即为试样水份的百分含量。

片 碱 含 量 的 测 定GH-MA-04原理:在试样中,加入BaCl 2溶液与试样上的碳酸盐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钡,留在溶液中的NaOH ,用盐酸标准溶液中和,滴定以测含量。

1、试剂:A 、0.5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B 、10%BaCl 2溶液——10gBaCl 2注入90ml 水,摇匀C 、1%酚酞指示剂——1g 酚酞加入100ml 乙醇溶液2、仪器A 、250ml 锥形烧瓶B 、50ml 酸式滴定管3、测试方法A 、称取试样0.5g ,标准至0.0002g ,于250ml 锥形瓶中;B 、加入100ml 水溶解;C 、加入10ml 10% BaCl 2溶液;D 、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0.5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恰好消失;4、计算片碱含量 = 10000.40⨯⨯⨯W C V ×100% V ——滴定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滴定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G——所称取样品的质量,g40.0——NaOH的摩尔质量,g/mol钼 酸 铵 含 量 的 测 定GH-MA-031、仪器;A 、50ml 酸式滴定管B 、250ml 三角烧瓶C 、可调式电炉2、试剂A 、蒸馏水B 、六-亚甲基四胺C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酸钠盐指示剂D 、0.05mol/L 硝酸铅标准溶液3、含量的测定称取样品0.2g 准确至0.0002g ,溶于水中加入0.5g 六-亚甲基四胺,加热至70℃,加2滴0.1%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酸钠盐指示剂,用0.05mol/L 的硝酸铅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为粉红色。

钼酸铵含量 = GC V 1766.0⨯⨯× 100% V ——滴定所用硝酸铅的体积,mlC ——滴定所用硝酸铅的标准溶液浓度,mol/LG ——所称取样品的重量,g0.1766——每毫摩尔钼酸铵的克当量氯 化 钴 含 量 的 测 定GH-MA-02一、应用范围氯化钴二、原理在酸性介质中,Co 2+和SCN -生成具有[CO(SCN)4]2-离子式的络合物,在丙酮存在下,用EDTA 滴定,CO 2+与EDTA 生成红色络合物,达到终点时蓝色消失。

三、试剂和仪器50ml 酸式滴定管盐酸羟胺硫氰酸铵乙酸铵丙酮四、测试方法A 、准确称取0.3g 试样,置于250ml 锥形瓶中。

B 、加50ml 水溶解,加0.25g 盐酸羟胺,加10g 硫氰酸铵,加4ml 饱和乙酸铵溶液,摇匀,再加50ml 丙酮。

C 、以0.05mol/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全部消失即为终点。

五、计算公式氯化钴(COCl2 .6H2O )含量 % =GC V 2379.0⨯⨯×100%氯化钴(以CO 计)含量% = GC V 05893.0⨯⨯×100% V ——滴定所用EDTA 的体积,mlC ——滴定所用EDTA 所用的浓度,mol/L G ——所称取样品的质量,g0.2379——每毫摩尔氯化钴的克当量0.05893——每毫摩尔钴的克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