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特点对呼吸肌的作用
浅析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特点对呼吸肌的作用

目”1 L 。它的起源 和历史 的发展 过程 , J 经历 了数千年 的历史考
收、 旋转 等运动 , 使人体各 关节尽 可能 呈 多方位 、 广角 度的 活
动, “ 以此 拔骨” 达到 “ 筋” 动 , 伸 运 牵拉 人体 的大 小肌 肉群、 筋
膜及各关节 处的 肌腱 、 韧带 、 节囊 等 结缔 组织 。在 “ 骨 ” 关 拔 “ 伸筋 ” 的运动 中, 作要体 现刚 中有柔 , 中有 刚 , 动 柔 刚jn ,I Ha r1 A Ha ig , U h — 2 JA i u , . u —
( . u a n t ueo h s a E u ai , h n 4 0 7 , hn ; 1 W h n Isi t f yi l d c t n Wu a ,3 0 9 C ia t P c o
维普资讯
2 0 年 1月 06
湖
北
体
育
科
技
J n, 0 6 a 20
Vo, 5 No I l2 .
第2 卷 5
第1 期
J u a o u e S o t S i c or l f bi pr c ne n H s e
浅 析 健 身气 功 易 筋 经 功 法 特 点 对 呼 吸肌 的作 用
验。易筋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健身方法之一, 其流源于
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 养生术 , 曾经 少林 寺僧 侣集 团改编
浅谈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运动康复的作用以及教学模式研究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运动康复的作用以及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单一,很多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这导致了运动成为了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损伤、疲劳等问题同样也时常出现。
因此,如何在运动过程中保障身体健康,促进身体康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目前,健身气功易筋经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健身方式,在运动康复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从易筋经在运动康复方面的作用以及其教学模式研究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易筋经在运动康复方面的作用易筋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健身气功之一。
这种气功通过一系列的体式和呼吸动作来帮助人们恢复身体健康。
在运动康复方面,易筋经有以下几个作用:1.增加身体灵活性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经常锻炼易筋经的人,其肌肉、骨骼系统都会变得更加灵活。
这对于运动康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损伤、疲劳等运动相关问题都是由于身体的僵硬、缺乏灵活性所导致的。
2.改善血液循环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帮助身体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不论是运动康复还是平时的运动锻炼,良好的血液循环都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身体素质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素质,包括肌肉力量、耐力、反应能力等。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运动素质,在运动康复方面尤其重要。
4.减轻疲劳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身体的疲劳感。
在运动康复过程中,疲劳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易筋经可以通过训练增强身体的耐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减轻疲劳。
二、易筋经教学模式研究易筋经虽然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式,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很多人在进行相关的训练。
在教学模式方面,易筋经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这些变化。
1.网络教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在易筋经的教学方面,网络教学同样也非常受到欢迎。
通过网络教学,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找到更多的易筋经教学资源。
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

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华传统养生方式,以调气养身、强健体魄为目的。
其中,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被公认为最为经典的几种气功练习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四种气功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健康的益处。
一、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健身气功,它以八个循环的动作经过,锻炼全身的肌肉和筋骨系统。
据说,八段锦是宋朝采摘和杂耍锻炼的功夫演练而形成的。
它包括了“弘扬天机、伸展骨气、排毒增益、提神定志、恢复脾胃、稳定空气、增强免疫、增进灵性”八个方面。
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并有助于调节情绪,平衡身心。
二、易筋经易筋经被认为是古代武术大师达摩祖师所创,它以柔软的动作和精神集中为特点。
易筋经通过舒展肌肉和筋骨,增加灵活性,并能增强腰背部力量。
这项老少咸宜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姿势,预防骨关节疾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易筋经的功效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有提高注意力和心理平衡的作用。
三、五禽戏五禽戏源自南朝宋刘庆时期,是一种以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的养生方法。
五禽戏包括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通过慢慢模仿它们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提高柔韧性和肌肉的协调性。
五禽戏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办公室族,有助于改善颈椎、腰椎及手腕疼痛的问题。
四、六字诀六字诀是以一个六个字的口诀,结合适当的动作,通过调整呼吸和集中精神,达到平衡身心、防病健身的功效。
这个六字诀是:“容颜结、虎容正、灵龟甲、捧腹都、吞言阖、三六齐”。
按照六字诀的口诀和动作,可以调节呼吸,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减轻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总之,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六字诀都是养生健身的好方法。
无论选择哪种气功,坚持练习都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并能帮助调节心理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健身气功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更是一门智慧,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易筋经,作为中国武术中的经典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瞩目。
它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和精妙的内功修炼方法,被誉为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的秘笈。
本文将深入探讨易筋经的训练原则以及对身体的益处。
一、易筋经的训练原则1. 内外兼修易筋经强调内功和外形的平衡发展。
通过内功修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精神集中力。
而外形训练则注重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身心的统一。
2. 筋骨强化易筋经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强化肌肉和骨骼。
这些练习包括拉伸、扭转和压力等动作,可以增强筋骨的柔韧性和耐力,从而创造出强壮的身体。
3. 循序渐进易筋经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者需要从基础动作和简单姿势开始,逐渐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
只有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二、易筋经对身体的益处1. 增强力量和耐力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
通过反复练习,肌肉可以逐渐增长并变得更加结实。
同时,练习易筋经还可以提高耐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
2. 提高灵活性易筋经的拉伸动作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并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舒适度和运动表现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增强耐受力易筋经的训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对意志力和毅力的训练。
坚持练习易筋经可以培养出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对困难和挑战的抵抗能力。
4. 提升身体协调性易筋经中的各种动作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使各部分之间的配合更加流畅和敏捷。
5. 促进身心健康易筋经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消除身体的疲劳和压力,提高身心的舒适度。
对于现代人来说,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往往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而易筋经可以帮助调节身心平衡,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
结语:易筋经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对于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坚持训练和不断挑战自己,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完整版)

练易筋经12式心得体会(完整版)易筋经是古代武术秘笈之一,据传能够强化肌肉和提升身体力量。
经过我长时间的练习和体悟,我对易筋经12式有了一些深入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对每个式子的个人见解:第一式:开背长势这个式子主要强调的是背部肌肉的拉伸和放松,可以有效改善姿势不良带来的身体不适。
通过深度的舒展和呼吸,我感受到了整个背部肌肉得到了舒张和放松,同时得到了身体的延展。
第二式:踏步架势这个式子强调的是腿部和腹肌的力量和稳定性。
通过踏步和踢腿的动作,我能感受到腿部肌肉的力量锻炼和协调性的提升。
同时,这个式子还能够帮助我提高平衡力和身体的稳定性。
第三式:推掌势这个式子主要练习上肢力量和柔软度。
通过推掌的动作,我感受到了手臂肌肉的紧张和柔韧度的提升。
同时,这个动作还能够有效锻炼核心肌群,提升上半身的稳定性。
第四式:水平横劈水平横劈是一种强调锻炼腰腹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的动作。
通过横劈的动作,我感受到了腰部和腹肌的力量得到了锻炼,同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得到了提升。
第五式:飞鸟势飞鸟势主要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柔软度。
通过模仿飞鸟振翅的动作,我能够感受到肩背肌肉的拉伸和舒展,同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也得到了提高。
第六式:百架劈手这个式子强调躯干和臂部肌肉的力量和柔软度。
通过练习百架劈手,我感受到上肢和躯干肌肉的力量和柔韧度都得到了锻炼。
同时,这个动作还能够提高上肢和躯干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第七式:猫踢势猫踢势主要锻炼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
通过模仿猫腿踢出的动作,我能够感受到下肢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自身爆发力的增强。
第八式:虚卧势虚卧势是一种全身肌肉群的综合锻炼。
通过虚卧的姿势,我能够感受到全身肌肉都在得到锻炼,尤其是腰部和腹肌。
第九式:椎尾势椎尾势主要强调腰椎的柔软度和稳定性。
通过椎尾的动作,我感受到腰椎的按摩和舒展,同时还能够提高腰部的协调性和灵活度。
第十式:跌步劲跌步劲主要锻炼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
学习易筋经心得体会

学习易筋经心得体会
易筋经是一部古老的武术养生书籍,对于身心的修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易筋经,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对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首先,易筋经注重习练身体。
易筋经以练筋为主,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
练习易筋经的动作可以有效地拉伸肌肉、调整骨骼,从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在实践中,我发现坚持练习易筋经可以有效地改善体质,增强体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其次,易筋经注重锻炼意志力。
练习易筋经需要持之以恒,每天虽然只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但要保持长期的坚持并不容易。
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身体酸痛、疲劳等困难,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易筋经锻炼了我的毅力和决心,使我有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
第三,易筋经注重心理修养。
易筋经讲究呼吸调控和内心宁静。
练习易筋经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把握好呼吸的节奏和深浅。
通过调整呼吸,可以使全身的气血得以流通,从而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
此外,易筋经还注重内心的宁静。
当练习时,要尽量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抛开杂念和纷扰,专注于练习的每一个动作。
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修复和恢复,还可以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宁静。
总之,学习易筋经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通过习练易筋经,我不仅改善了身体的健康状况,增强了意志力,还培养了自己的
内心宁静。
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易筋经必能给我带来更多的益处。
少林易筋经的内经心法达摩内经九转呼吸法

少林易筋经的内经心法|达摩内经|九转呼吸法少林易筋经内功心法以内功为本,外功为用内为兼修体用和一是上乘武功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面小编将少林绝学《易筋经》的内功修炼法做一较为详细的整理和介绍。
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工夫。
希望大家喜欢!少林易筋经内功心法一、易筋经《易筋经》是《达摩秘功》的基础功法之一,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动睁相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内静外动、养气为本,以气催力,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功成而力增。
1、预备势面向南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靠于两大腿外侧,沉肩坠肘,全身放松,两眼平视,自然呼吸。
2、养气桩由预备势开始,双掌掌心向上缓缓前伸上托,与膻中穴,(两乳连线之中点)平齐时翻掌,向下按至身体两侧,双掌心向下,微用力下撑,做吐纳呼吸一次,继而双掌向外上划圆,上举超过头顶,掌心相对:然后掌心向下,指尖相对,沿任脉路线缓缓下按至腹·前,做吐纳呼吸一次。
闭目,微收会阴,意守丹田十分钟后,双掌缓缓分开垂于体侧。
3、浑元桩在养气桩的基础上,双掌沿弧形上提至腹前,左掌心托住右掌背,再缓缓上提胸前腹中穴,然后双拿外翻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平伸成一字状,掌心向上,然后,大臂带动小臂向胸前台拢成环抱状,双时微屈,双掌虎口成圆形,掌心向里,两掌之间约距30厘米,掌胸之间约距20厘米,手指微微张开.做吐纳呼吸一次。
悬顶闭目,舌抵上胯,胸微内含,小腹放松,微收会阴,意守丹田约十分钟,自然呼吸。
意念:头顶蓝夭,脚踏大地,背靠高山,怀抱巨树,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4、练气桩接浑元桩、右脚向右侧移半步,上身姿势不变,双目睁开,平视前方。
两掌外翻缓缓下按至腹前,两掌心向下,双腿亦随之屈膝下蹲成马步。
同时做吐纳呼吸一次。
两拿翻转缓缓上提至胸前,与膻中穴齐,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然后再翻掌下按至腹前,做吐纳呼吸一次,反复做九次。
5、返夭桩接练气桩,双掌内翻沿弧形缓缓上提至胸前膻中穴,掌心向里,指尖相对,成环抱状。
易筋经作用

易筋经作用易筋经是中国古代武术经典之一,被誉为修炼精神和强化身体的宝典。
该经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特定的呼吸法、身体动作和冥想,来锻炼肌肉、增强体力、改善呼吸系统和提升身体的灵敏度。
首先,易筋经对于强化肌肉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练习易筋经的过程中,人们要通过不断地调整呼吸和身体的姿势,从而使得身体各个肌肉群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这样一来,身体的肌肉得到了更加均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其次,易筋经也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
练习易筋经的时候,人们注重的是通过特定的呼吸法来控制身体的气息流动。
这种呼吸法有助于放松人的身心,调整呼吸节奏,并使人的气息更加平稳和连贯。
这样一来,就可以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增强肺部功能,降低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此外,易筋经对于提升身体的灵敏度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练习易筋经的过程中,人们要注意通过特定的身体动作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并通过自我感知来提高对身体的掌控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增强人的肌肉协调性、平衡感和身体的灵活性,从而使得人们的身体变得更加敏捷、迅速和灵活。
最后,易筋经还有助于修炼精神,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
“易筋经”一词中的“易”字意为“易动”,即通过运动来引导人的内心平静和意识集中。
在练习易筋经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和动作来逐渐摆脱对外界的杂念,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这样一来,人们可以借助易筋经修炼默坐、静观和冥想的能力,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舒适,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易筋经对于身体的锻炼、呼吸系统的改善、身体灵敏度的提升以及精神修炼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修行,人们可以逐渐增强自己的体力和耐力,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抵抗能力,增强自己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并培养出专注力和内心平静的品质。
无论是对于身体还是精神层面的提升,易筋经都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修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特点对呼吸肌的作用项汉平1,刘树军2,贾海如1,任建生3(1.武汉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上海 200438;3.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湖北武汉 430079)摘 要: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特点是变易筋骨,呼吸自然,精神内含而放松。
而呼吸自然和精神内含促成了身体放松,利于身形不僵不硬地 拔骨 伸筋 ,使肌肉以不同形式的收缩工作,伸拉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并刺激肌肉等软组织。
又由于身肢反复的伸、收、展、合、转,使人体胸廓充分的开合,从而刺激呼吸肌群,增强呼吸肌肌力、呼吸肌耐力、呼吸肌的伸缩性,提高呼吸肌的储备力。
关键词: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特点;呼吸肌中图分类号:G 852.6;R 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06)01-0042-02An Analysis of the Fuction of Bodybuilding Qigong to Breathing MusclesXIANG Han -ping 1,LIU Shu -jun 2,JIA Ha-i ru 1,etc.(1.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430079,China;2.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200438,China;3.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430079,China)Abstract:T his essay descr ibes the characterist ics of bodybuilding qig ong and its function to the br eathing muscles from various aspects.Key words:bodybuilding qigong;char acteristics;breathing muscles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 群众通过参加锻炼,从而强身健体,养生康复 , 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
它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考验。
易筋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健身方法之一,其流源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养生术,曾经少林寺僧侣集团改编用以健身,至明代开始传向社会[2]。
健身气功易筋经 功法是武汉体育学院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的子课题而编创的健身气功新功法。
其是传统健身术在21世纪如何继承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具有时代传承性。
故其在编创上以满足当今广谱人群健身需要为目的,而吸取和借鉴了不同流派的功法内容。
其健身效果虽然在编创的试验过程中显示了对心肺功能的良好影响,但其特点对呼吸肌的作用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对其进行探讨尚不够。
故本研究将进一步就功法特点对呼吸肌的作用进行探讨。
1 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特点1.1 变易筋骨健身气功易筋经继承了传统易筋经运动、变化、改变的 易 和肌肉、肌腱、韧带的 筋 ,即变易筋骨的特点。
而 易 在各势中,即上肢、下肢、躯干的动作应作较充分的屈伸、展收、旋转等运动,使人体各关节尽可能呈多方位、广角度的活动,以此 拔骨 达到 伸筋 运动,牵拉人体的大小肌肉群、筋膜及各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
在 拔骨 伸筋 的运动中,动作要体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之间要不断的相互转化。
1.2 自然呼吸新功法的调息是采用自然呼吸法,即在呼吸上无须意识调控而自然的进行呼吸。
呼吸中不可强作呼吸,不以气催力或以气助形,而是主动地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吸。
以免造成憋气或产生气促的现象,导致练习者胸内压升高,影响静脉血回心,以至产生头晕、恶心等不良现象。
再者,避免憋气后因气促而深呼吸,胸内压快速下降,大量血液迅速回心,使心肌过度伸展,对中老年人和体弱患病者的心血管产生不利因素。
1.3 精神放松而内含健身气功易筋经在习练中十分注重精神意识的活动状态,即要求在健身练习中自始至终应做到思想放松,心平气和,并且须将精神意识内含而藏于身体,在 静 字上下功夫。
不作任何意识的动作导引,也不要求意识落于某个点或部位意守,相反的是不着意念,精神意识存于体身而落于虚空,或意识仅是随着易筋经动作已形成自动化的条件反射运动而变化。
虽然在易筋经健身的过程中个别动作或功法的局部环节尚需适当配合意识活动,但也是做到有意无心,似有非有的状态。
收稿日期:2005-06-06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基金课题子课题(体健气字[2003]46号)。
作者简介:项汉平(1959-),男,武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养身理论与方法。
2006年1月第25卷 第1期湖 北 体 育 科 技Journal of Hubei Sports Science Jan.2006V ol.25 N o.12 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特点与作用2.1 动作刚柔相兼其所谓的 刚 是指某个动作过程中肌肉处于静力性等长收缩的一种状态,即在身体相对固定的状态下,肌肉长度不变而用力的动作。
如出爪亮翅势的扩胸展肩和双臂前伸有重如排山似动作;九鬼拔刀扩胸展肘,肘关节充分上领和含胸合肘视足跟等动作,都是在身肢充分伸、收、展、合中暗暗争力克服于自身的阻力而发生的肌肉静力性等长收缩变化。
这种肌肉以静力性等长收缩变化,运动训练学认为其可以动员较多的肌纤维工作,表现出力量大,力量增长快,并节省训练时间[3]。
所以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各势动作中胸廓的扩张和收缩运动表现出来的 刚 ,动员了较多的肌肉参与工作,其中对胸廓膈肌、肋间肌等固有呼吸肌和胸锁乳头肌、腹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呼吸辅助肌可直接产生影响,使胸廓呼吸肌力量较大较快的增长。
由此增强呼吸的收缩力和收缩耐力,提高人体呼吸机能的能力。
此外,健身气功易筋经的运动,其肌肉工作除了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外,还有等动收缩的状态,即在动作过程中动作速度保持均匀不变,肌肉则始终保持最大的张力完成身体各势动作过程,其集中了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特点。
如倒拽九牛尾势中 用力在于两臂 [2]的动作,人体的背阔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膈肌、腹肌等呼吸肌,均以等动收缩状态使胸廓逐渐缩小而呼气。
再如三盘落地势下蹲时要求 手按猛如拿 [2],起身 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力 [2]的动作,人体的肋间肌、膈肌、腹肌、胸大肌、胸小肌等呼吸肌随两掌的起落,呈等动收缩工作状态。
在青龙探爪势、打躬势、掉尾势等动作中肌肉的工作都是等动收缩状态。
在现代运动训练学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其等动收缩训练方法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等动收缩练习集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于一身,故有利于肌肉最大力量的增长。
有研究者对等动力量训练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可使肌肉的最大力量提高47.2%[3]。
所以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各势动作练习,有助于胸廓呼吸肌肌力的增长。
在健身气功易筋经中的每一定势动作间的转换,或各势动作间的衔接转变,均为经、柔的等张收缩动作。
而轻与柔的形体运动是人体各肌肉、肌腱、关节等部位处于相对放松的活动,在健身气功易筋经的锻炼中,动作的等张收缩可使静力性等长收缩和等动性收缩后的肌肉得到应有的放松调节,有利于肌肉下一个的静力性等长收缩和等动性收缩工作。
并且轻、柔的运动又有利于精神意识的放松或心理上的宁静,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的活动,反过来其又有利于动作的伸、收、展、合、转变易筋骨运动,而达到增强呼吸肌力的作用。
2.2 自然呼吸人体在自然呼吸中,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胸腔上下径扩大。
同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胸腔的前后、左右径扩大,形成吸气。
呼气时相反,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由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与重力作用,使得胸腔缩小,形成呼气。
故其呼吸肌的工作特点是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自然呼吸法是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过程中的基本呼吸方法,其中吸气是因固有吸气肌和辅助吸气肌主动的收缩工作而产生吸气的过程,呼气则无固有的呼气肌参入工作,而依靠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等产生呼气的过程。
在轻、柔的形体运动过程中都是自然呼吸,其有利于身体放松和精神放松。
然在功法的许多动作环节中,要求呼吸主动的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吸,也就是吸气要放曲吸气肌的主动收缩工作,应被动地随功法中身体动作的变化而自然配合吸气,其吸气量的多少,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等都随动作的变化确定。
呼气要放下呼气肌不参入工作的状态,应主动随功法中身体动作的变化而自然配合呼气,也就是呼气肌要积极主动用力收缩。
例如:韦驮献杵三势中的双掌向上伸举动作,胸廓会随着双臂的伸举而逐渐扩张。
由于胸廓的扩大,胸膜腔负压升高,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此时就要顺应胸廓的扩张动作而被动地自然吸气。
吸气量的多少,都随动作的幅度大小而定,幅度越大吸气量越多,肺泡开放也越多。
此时,决不可有意进行呼气或刻意的吸气,这些在技术上都为执着,也是偏差的根源。
两臂充分伸展后停顿片刻时,胸廓仍处于原有的扩张状态,胸廓已不能再继续向上扩张吸气或向下缩小呼气,此时的呼吸要靠膈肌的上下小幅度运动扩大胸腔上下径,而进行微张的自然呼吸。
不能处以憋气状态对待。
两足下落时,两臂用力随之下落,胸肌、背阔肌、腹肌、肋间内肌、胸锁乳头肌等胸廓肌以等动力量状态收缩,胸廓随两臂用力下落而缩小,胸内压上升被迫呼气。
此时,自然状态下的呼气肌因功法动作的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呼气,其肌力和其他呼吸肌力在各种动作的反复练习中得到增强。
再如九鬼拔马刀势中两臂缓慢后展扩胸,同时肩上手臂肘尖充分上领,其同侧的固有吸气肌和辅助吸气肌呈尽力收缩工作态,使该侧胸廓肋骨充分上提,增大该侧胸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造成了胸腔负压升高,形成被动自然吸气。
另一侧肩下手臂因充分后伸,并作扩胸向后摆肘,也致使该侧肋骨上提,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侧胸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而被动吸气。
在含胸合肘时,由于呼气肌的肋间内肌和腹肌收缩,促使原呈充分上提的肋骨转向充分的下降,造成胸腔容积缩小,胸腔内气压增高,而形成与平静呼吸状态下相反的主动呼气。
其呼吸随身肢变化而自然的变化,不仅有利于呼吸肌舒缩力和耐受力的增长,呼吸肌舒缩柔韧的提高,对肺泡的更多开放和肺脏的伸缩弹性也都有着良好的影响。
2.3 精神放松健身气功易筋经是以形体导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健身气功,虽然不是以精神、意识为主导的形体活动或意导身随的活动方式,但在形体活动中十分注重精神意识的放松,锻炼中要求健身者心平气和,并且要将精神、意识内含而藏于身体,将纷杂连绵的思绪纳入自我的调制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意识要内含,但不意守身体,仅是落于体身而呈混沌模糊的状态,即似守非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