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

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
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

《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 )

A.连续的

B.离散的

C.基频的整数倍

D.脉冲函数

2.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 )

A.周期偶函数 B.非周期偶函数

C.周期奇函数 D.非周期奇函数

3.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 B )

4.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c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A.质量块

B.导体

C.弹性元件

D.机器组件

5.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d )

A.线性度

B.固有频率

C.阻尼比

D.时间常数

6.某周期偶函数f(t),其傅立叶级数中 ( A )

A 不含正弦分量

B 不含余弦分量

C 仅有奇次谐波分量

D 仅有偶次谐波分量

7.一阶系统的动态表征参数是( d )

A.线性度

B.固有频率

C.阻尼比

D.时间常数

8.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带宽

10.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

A.光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

C.压电式传感器 D.磁电式传感器

1.不属于二阶系统的动态动特性指标的是( a )

A.线性度

B.固有频率

C.阻尼比

D.带宽

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b ) --3

A.周期信号可以展开无数个谐波信号之和形式

B.非周期信号不可以展开无数个谐波信号之和形式

C.周期信号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

D.非周期信号的谱线是连续的

3.不属于热电偶定律的( d ) --3

A.中间导体定律

B.中间温度定律

C.参考电极定律,

D.和差特性

4.在测量电路中,一般使用( b )热敏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精度。--3

A.PTC正温度系数

B.NTC负温度系数

C.CTR临界温度系数

5.汽车上的磁致伸缩式爆震传感器,属于( c )类型传感器--3

A.光电式

B.电容式

C.变磁阻式 d.压电式

6.对传感器抗干扰措施描述不正确的(b)

A.消除或抑制干扰源 b.降低传感器的回程误差

C.削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 d.破坏干扰途径

7.脉冲响应函数h(t)、传递函数H(s)和频率响应函数)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d)

A. h(t)与H(s) 是一对拉氏变换对

B. h(t)与H(ω)一对傅里叶变换对

C. H(ω)是H(s) 在s=jω一种特例

D.他们都是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数学描述

8.同相放大器电压跟随器描述不正确的(d )

A. 对于低频信号增益近似为1

B. 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降低的输出阻抗

C.常做阻抗匹配变换器和扩流作用

D.同相端、反向端容易引入差模干扰

9.一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描述不正确(a)

A. 相位角ψ(ω) 在(-90°,-180°)范围变换

B. 时间常数τ越小,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C. 其bode图在ω>1/τ段可用-20db/10倍频斜率直线近似表示

D. ω=1/τ点称转折频率

10.已知函数x(t)= t,则函数x(t)的拉氏变换( c )

11.一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描述不正确(a)

A. 相位角ψ(ω) 在(-90℃,-180℃)范围变换

B. 时间常数τ越小,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C. 其bode图在ω>1/τ段可用-20db/10倍频斜率直线近似表示

D. ω=1/τ点称转折频率

12.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描述不正确(c)

A. 非周期信号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B. 非周期信号的幅频谱X(f)严格意义上应称为频谱密度函数

C. 非周期信号的幅频谱|X(f)|与周期信号的|Cn|纲量相同

D. 非周期信号频谱具有衰减性

13. 下列为准周期信号的( b )

A . B.

(

)

t A t A t x 31sin 9sin )(+=

C. x (t )=A sin0.5ω t+ A sin ω t +A sin2ω t

D. 14. 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的频谱与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描述不正确的(d )

A .复指数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双边谱,三角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单边谱。

B .两种频谱各谐波幅值之间是2陪关系。 C. 复指数形式的双边相位谱为奇函数。 D .复指数形式的双边幅值谱为奇函数。 15. 自相关函数描述不正确的(

C )

A. 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仍为同频率的周期函数。

B. 自相关函数在τ=0时为最大值。

C. 保留了原正弦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信息。

D. 自相关函数为偶函数。

16.

17.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描述不正确( c )

A .功率谱密度函数从频率角度研究平稳随机过程的方法

B .自谱密度函数反应信号幅值的平方

C .自谱密度函数可以得出系统的相频特性

D .互谱密度函数与互相关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 18. 互感传感器的互感M 影响因素表述不正确(c )。

A.一、二次线圈的匝数

B.真空(空气)的磁导率

C.电流强度

D.导磁截面面积

19. 在电阻应变片灵敏度公式,S=(1+2μ)+λE 中,λ代表(b )

A.材料泊松比

B.材料的压阻系数

C.材料弹性模量

D.应力 20. 下述一般不能进行传感器温度补偿的是(d ) A.电桥法 B.热敏电阻法

C.负反馈及自补偿

D.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21. 周期信号的频谱描述错误的是( a )

A.连续的

B.离散的

C.基频的整数倍

D.衰减性 22. 函数x(t)=

,的拉氏变换为( d )

23. 无损探伤一般使用的什么原理(A )

)sin()(00?ω+=t A t x t

t x t ωsin e )(-=

A.涡流效应

B.应变效应

C.霍尔效应

D.光电效应 24. 陶瓷生产中的泥料水分含量测试一般采用那类传感器(c )

A.霍尔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电容式传感器

D.热电偶 25. 互相关函数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 .在τ=τ0时刻取得最大值

B .偶函数

C .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

D .两个独立的随机信号,均值为零时, R xy (τ)=0;

26. 不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静态指标的是( A )

A .超调量

B .灵敏度

C .非线性度

D . 分辨力 27. 函数x(t)=

,的拉氏变换为( B )

28. 二阶惯性测试系统描述不正确的(c )

A .系统频率好坏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B .设计系统时,一般使阻尼比<1

C. 二阶系统的伯德图可用折线来近似。在ω<0.5ωn 段, A(ω)可用0dB 水平线近似。在ω>2ωn 段,可用斜率为-20dB/10倍频直线来近似 D .在ω靠近ωn 区间,φ(ω)随频率变化而剧烈变化,而且阻尼比ζ越小,这种变化越剧烈。 29. 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的频谱与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描述不正确的(c )

A .复指数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双边谱,三角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单边谱。

B .两种频谱各谐波幅值之间是2陪关系。 C. 复指数形式的双边相位谱为偶函数。 D .复指数形式的双边幅值谱为偶函数。

30. 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 A .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 .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 .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 .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31. 下列为准周期信号的( C )

A . B. x (t )=A sin0.5ω t+ A sin ω t +A sin2ω t C.(

)

t A t A t x 31sin

9sin )(+= D. 32. 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b )

A.上升

B.迅速下降

C.保持不变

D.归零 33. ( c )传感器可用于医疗上-50℃~150℃之间的温度测量。 A.金属辐射式 B.热电偶 C.半导体9015三极管 D.比色计

34. 相对金属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具有( a )等优点。 A.灵敏度高 B.温度稳定性好

)sin()(00?ω+=t A t x t

t x t ωsin e )(-=

C.可靠性高

D.接口电路复杂

35.为何霍尔元件都比较薄,而且长宽比一般为2 :1 (C)

A.制作成本低

B.稳定性好

C.元件越薄,灵敏度系数越大

36.不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时域指标的是(c )

A.超调量B.响应时间C.带宽D.时间常数

37.电涡流传感器描述不正确的(d)

A.即可进行接触测量又可实现非接触测量

B.可进行以位移为基本量的机械参数测量

C.可进行以被测体的电导率为基本量的物理性质参测量

D.不能进行温度的测量

38.对金属应变片的测量电路非线性误差描述不正确的(b)

A.采用差动电桥可以减小或消除非线性误差

B.相对误差与桥臂比成正比关系

C.恒流源电桥比恒压源电桥的非线性误差小

D.提高桥臂比、并适当提高供桥电压,可以减小非线性误差

39.函数y(t)= ,则其拉氏变换Y(s)为)为( c )

40.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主要区别描述错误的( a )

A.金属应变片主要利用压阻效应

B.金属应变片主要利用导体几何尺寸变换引起电阻变化

C.半导体应变片主要利用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变化

D.半导体应变片相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高,但非线性误差大。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傅里叶级数通常有复指数函数形式和三角函数形式两种展开形式。

2.交流电桥各桥臂的复阻抗分别为Z1, Z2, Z3, Z4,各阻抗的相位角分别为?1?2?3?4,

若电桥平衡条件为Z1/Z4=Z2/Z3,那么相位平衡条件应为?1+ ?3= ?2+ ?4

3.热敏电阻一般可分为正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临界温度系数三种类型。

4.在电阻应变片公式,dR/R=(1+2μ)ε+λEε中,在电阻应变片公式,dR/R=(1+2μ)ε+λEε中,

λ代表_材料压阻系数 _E代表材料的弹性模量_。

5.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非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回程误差和漂移等;其中

产生漂移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自身结构参数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6.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现象叫外光电效应,利用该现象制成的元

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现象叫内光电

效应。

7.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增加,这类传感器适

合测量较小位移的测量。

8. 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

9. 涡流传感器的高频线圈等效阻抗与金属板的 电阻率、磁导率、线圈的激磁频率及线圈

与金属板的距离 等有关。

10. 周期函数的频谱具有 周期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等性质。

11. 集成化、多维化、多功能化、智能化 等已成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2. 传感器是能把外界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

本转换电路 三部分组成。

13. 若随机信号x(t)、y(t)的均值都为零,当τ→∞时,它们的互相关函数R xy (τ)=__ 0___。 14. 固态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单元的 光电转换功能 将投射到光敏

单元上的光学图像 转换成电信号“图像“ 。 15. 光电阻的主要参数有 暗电阻、亮电阻、光电流等。

16. 电容传感器主要有变面积型、变极距型 、 变介电常数型等几种,其中除变极距型外,

其他类型灵敏度是常数。

17.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转子是齿圈,定子为感应头。

18. 热电偶的三大定律为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考电极定律。

19. ()

t A 31sin 的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级数中的余弦a n = 0

20. 幅值、变量均连续 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1.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传

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2. 测量系统动态时域评价指标有 时间常数、上升时间、响应时间、超调量等 。 23. 常见硬件滤波器有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等几种类型。

24. 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常见数学描述函数有 频率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传递函数 。 25. 霍尔轮速传感器电子线路一般有 运算放大器、施密特触发电路、输出放大 几

部分组成。

26. 变磁阻式传感器主要有电感式和磁电式两种形式。 27. 采用变压器、 光电耦合器隔离等抗干扰手段主要是从破坏 破坏干扰途径 的

角度进行抑制干扰。

28. ()

t A 31cos 的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级数中的正弦分量幅值b n = 0 。 29. ()t A 3cos 和()

t A 31sin 的互相关函数R xy = 0 。 30. 模拟信号进过采样和量化后,须经过编码才能称为数字信号。

31. 测量系统的静态产生漂移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自身结构参数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对输出

的影响。

32. 使产生干扰的电气设备远离检测装置抗干扰手段引主要是从消除或抑制干扰源的角度

进行抑制干扰。

33. 在用全桥进行应变测量时,相邻桥臂的电阻同向变化,产生的输出电压变化将相互抵消; 34. 传感型(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应该选用单模光纤,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应选用多模光纤。 35. 评价系统动态特性的频域指标主要有频带宽度和有关相位要求。 36.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变 极距或间隙 型的。

37. 组成准周期信号的谐波分量中总有两个信号的频率比为 无理数 。

38. 评价传感器动态特性常用指标时间常数、响应时间、带宽、超调量、上升时间等 39. 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现象叫内光电 效应,这类元件有光敏电阻。

40.常使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进行测量系统的温度补偿。

41.频带宽度(简称带宽),是指幅频特性误差为±5%或±2%(或其它规定)范围的频率。

42.函数拉氏变换为

43.光导纤维导光按其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44.Pt100代表0℃,铂电阻传感器的阻值为100欧姆。

45.干扰抑制的方法主要有:消除或抑制干扰源、破坏干扰途径、削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

感性

46.测试系统一般由激励装置、传感器、信号调理、控制与反馈、显示等

47.压电式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电路的主要用途1) 把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

出; 2) 把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

48.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是利用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元件;光敏电阻是利用内光电效应而制

成的器件。

49.幅值、变量均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50.傅里叶变换是时域和频率之间的桥梁,而拉氏变换是时域和复数域之间的桥梁。

51.信号调制主要有调频、调幅、调相等三种类型

52.测量装置输出信号失真形式非线性失真、幅频失真、相频失真。

5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二次线圈结构不对称、一次线

圈铜损电阻、铁芯材料不均、线圈间分布电容等。

54.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导体,导体两端分别接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等

有温差时,回路里会产生热电势,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55.傅里叶级数三角形式An和复指数形式的Cn的关系为 An=2Cn 。

56.电桥电路进行温度补偿主要是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

57.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主要类型有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

58.测量系统产生漂移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自身结构参数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59.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好坏主要取决于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60.外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现象;内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

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现象。

61.磁阻效应是指将一载流导体置于外磁场中,其电阻也会随磁场变化的现象

62.傅里叶复指数形式的双边幅值谱为偶函数,相位谱为奇函数。

63.光纤传光主要利用光的全发射。

64.测量系统产生漂移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自身结构参数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65.Cu50代表0℃,铜电阻传感器的阻值为50欧姆。

66.热电偶冷端补偿主要有0℃冷端恒温法、计算修正法、补偿导线法、电桥补偿法等。

67.在使用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

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这是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

68.对于一阶惯性测量系统,一般时间常数越小,频响特性越好。

69.固态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单元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投射到光敏单元上的光学图像转换

成电信号“图像“。

70.傅里叶复指数形式的双边幅值谱为偶函数,相位谱为奇函数。

71.磁敏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72.常用的抗干扰技术有屏蔽、接地、浮置、滤波、隔离技术等

73.测试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数据处理。

74.描述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有均值、方差、均方值、概率密度函数、相关函数、功率

谱密度函数等

75.测量中利用电桥进行非线性补偿和温度补偿是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

76.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转子是齿圈,定子为感应头。

77.指材料在承受应变时,其几何尺寸发生变化而导致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效应;指

材料在承受应变时,其自身电阻率发生变化而导致电阻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78.周期信号频谱的谐波性是指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基波频率是

诸谐波频率的公约数,相邻谱线间隔均等

79.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主要有: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两种形式。

80.磁敏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81.干扰抑制主要从:消除或抑制干扰源、破坏干扰途径和削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三

个方面考虑。

82.测试系统一般由激励装置、传感器、信号调理、控制与反馈、显示等几部分组成。

83.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在理想情况下灵敏度为常数,与极距变化型相比,灵敏度较低,

通常适用于较大直线位移及角位移的测量。

84.磁阻效应除了与材料有关外,还与磁阻器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相关,在恒定磁感应强度

下,磁敏电阻的长和宽的比越小,电阻率的相对变化越大。

85.可用作输入、输出隔离的是有光、超声波、无线电波和电磁等方式。在隔离放大电路中

采用的隔离方式主要有电磁(变压器、电容)耦合和光电耦合。

86.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若两接点的温度不同,则在该回路中将会产生

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87.在设计二阶系统时,一般使其阻尼比ζ<1,固有角频率ωn至少大于被测信号频率ω的

3-5倍。

88.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

量增大,其自感L和面积A之间成线性关系。

89.常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进行测量系统的温度补偿。

90.测量系统常用脉冲相应函数、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三种数学描述函数反应其动态

特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自相关函数定义及其特性。

自相关函数是时域中特性的平均度量,用来描述信号在一个时刻的取值与另一时刻取值的依赖关系。

1)τ=0时,自相关函数即信号均方值

2)自相关函数在τ=0时为最大值;

3)自相关函数为偶函数;

4)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仍为同频率的周期函数,其幅值与原周期函数的幅值有关,但

丢失相位信息。

2)简述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特性.

同上

3)简述互相关函数定义及其特性。

互相关函数是处理两个不同信号之间的相似性问题,描述一个信号的取值对另外一个信号的依赖程度。

①不是偶函数;

②R xy(τ)= R yx(-τ);

③在τ=τ0时刻取得最大值,τ0反映两信号时移的大小,相关程度最高;

④范围与均值、方差有关:μxμy-σxσy≤R xy(τ)≤μxμy+σxσy;

⑤两个独立的随机信号,均值为零时, R xy(τ)=0;

⑥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

4)测量装置输出信号失真形式及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1)非线性失真:测量装置的工作非线性引起的;

2)幅频失真:测量装置对输入的各谐波分量具有不同幅值比或放大倍数(A(ω)≠常数)所引起的失真;

3)相频失真:测量装置对输入的各谐波分量引起不协调的相位移(υ(ω)与ω不成线性关系)所引起的失真。

5)简述常见硬件滤波器的类型,并指出实际滤波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理想滤波器是不存在的,实际滤波器幅频特性中通带和阻带间没有严格界限,存在过渡带。

①截止频率

②带宽B

③品质因素Q

④纹波幅度d

⑤倍颇程选择性

⑥滤波器因素λ

6)简述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定义及其常见数学描述函数。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测试系统对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是在频率域中描述系统特性的。

传递函数:实在复数域中描述系统特性。

脉冲响应函数是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一种时域描述。

7)简述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常见三种数学描述函数的相互关系。

在复频域用传递函数H(s)来描述;拉氏变换

在频域用频率响应函数H(ω)描述;傅里叶变换

在时域可用微分方程、阶跃响应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

其中脉冲响应函数h(t)、频域响应函数H(ω)、传递函数H(s)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h(t)和传递函数H(s)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h(t)和频率响应函数H(ω)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

8)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形式和复指数形式的主要区别?

复指数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双边谱(ω 从 -∞ 到 +∞),三角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单边谱(ω 从 0 到 +∞);

两种频谱各谐波幅值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双边幅值谱为偶函数,双边相位谱为奇函数。

一般周期函数的复指数傅里叶展开式的实频谱 总是偶对称的,虚频谱总是奇对称的

9) 简述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传感器:将被测信息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器件。

信号的调理环节: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更适合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 信号处理环节:对调理好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和分析。

信号记录、显示:将处理好的信号以便于观察和分析的形式显示或存储。 反馈和控制环节:用于闭环控制。

激励装置:作用与被测对象,使之产生有用并载于其中的信号。

10) 简述线性定常系统的特性

◆ 叠加特性: ◆ 比例特性: ◆ 微分特性: ◆ 积分特性: ◆ 频率保持特性:

11) 简述频率响应函数的求法。

1)s =j ω代入拉普拉斯变换

2)输出y (t )的傅里叶变换Y (ω)和输入x (t )的傅里叶变换X (ω)之比

3)通过输入、输出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 (4)实验法(扫频法)

12) 简述 一阶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

()1

1

+=τs s H

()()()()()()()()()

f S f S f X f x f X f y f x f y f H x xy ===*

*0

0,2/a C A C n n ==

①当ωτ<<1时,A(ω)≈1; 当ωτ>>1时,A(ω) →0;

②在ω=1/τ处,A(ω)为0.707(-3db),相角滞后-45o;

③一阶系统伯德图可用一条折线近似描述,在ω<1/τ段A(ω)=1,在ω>1/τ段为-20db/10

倍频斜率直线;

④1/τ点称转折频率。

13)简述一阶惯性测试系统的频率特性

同上

14)简述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并解释。

(1)离散性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由离散的谱线组成,只在nω0(n=0,±1,±2,....)离散点上取值,每一条谱线表示一个正弦分量。

(2)谐波性

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基波频率是诸谐波频率的公约数,相邻谱线间隔均等,为ω0。

(3)收敛性

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对应谐波的幅值成正比。常见的周期信号幅值总的趋势是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减小。

15)简述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

a)与周期信号相似,非周期信号也可分解为许多不同频率分量的谐波和;

b)基频无限小,包含了从0 ?∞的所有频率分量。

c)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d)|X(ω)|与|C n|量纲不同。|C n|具有与原信号幅值相同的量纲,|X(ω)|是单位频宽上的

幅值,频谱密度函数。

e)非周期信号频域描述的基础是傅里叶变换。

16)传感器选用原则。

?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量程、精度、稳定度、响应特性等

?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测量的目的、范围、精度要求、时间等

?与使用环境有关的因素:安装现场条件、环境条件(湿温度、振动等)、传输距离等

?与购买和维修有关的因素:价格、备件、服务与维修、保修、交货等。

17)简述内、外光电效应并举应用实例

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现象叫外光电效应,利用该现象制成的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现象叫内光电效应,这类元件有光敏电阻。

18)简述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结构形式。

答: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基于物理的“热电效应”。所谓热电效应,就是当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时,若两个结点的温度不同,那么在回路中将会产生电动势的现象。两点间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动势就越大。引入适当的测量电路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就可测得温度的大小。

19)简述热电偶冷端补偿的方法。

冷端恒温法

补偿导线法

计算修正法

电桥补偿法

20)解释热电偶的三大定律。

中间导体定律:将由A、B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的冷端(T0端)断开而接入的三种导体C后,只要冷、热端的T0、T 保持不变,则回路的总热电势不变。

中间温度定律:测量端温度为T,自由端温度为T0,中间温度为T1,则E(T,T0)的热电势等于E(T,T1)和E(T1,T0)的热电势代数和。

参考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A、B分别与第三种导体C所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已知的,则这两种导体所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势也是已知的

21)简述热电偶的热电势组成和三大定律

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

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考电极定律

2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二次线圈结构不对称、一次线圈铜损电阻、铁芯材料不均、线圈间分布电容等。

23)简述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区别

24)简述霍尔效应及霍尔电动势影响因素。

答:一块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中,当有电流I 流过时,电子受到洛仑兹力作用而发生偏转。结果在半导体的后端面上电子有所积累。而前端面缺少电子,因此后端面带负电,前端面带正电,在前后端面形成电场,该电场产生的力阻止电子继续偏转当两力相平衡时,电子积累也平衡,这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场,相应的电势称为霍尔电势U H。

主要影响因素:材料材质、形状、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度有关。

25)简述霍尔效应及霍尔轮速传感器电子线路组成。(

霍尔轮速传感器电子线路一般由霍尔元件、放大器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和输出级等几部分组成。

霍尔元件输出的毫伏及正弦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变成伏级信号,经过施密特触发器后

变成标准的方波信号,然后送至输出级放大输出。

26)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电压式与电荷式前置放大器各有何特点?

答:1) 把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2) 把传感器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

电压放大器将压电式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经放大器变换为低阻抗输出,并将微弱的电压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对低频或静态参数由于放电效应的影响,测试失真较

大;增加放电时间常数,可能会导致干扰增强及电压灵敏度下降。

电荷放大器是一种具有深度电容负反馈的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当开环增益倍数足够大、输入阻抗足够高时,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传感器上的电荷和作用

与传感器上的力,与电路参数、被测力的频率基本无关。可实现对高频、低频乃至

静态参数的不失真测量,且输出基本不受电缆电容影响,但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

27)压电式传感器的电压式与电荷式前置放大器各有何特点

同上

28)Pt100和Cu50各代表什么传感器?分析热电阻传感器测量电桥之三线、四线连接法的主

要作用。

分别代表0℃时铂电阻热电式传感器(100Ω),0℃时铜电阻热电式传感器(50Ω). 热电阻传感器测量电桥之三线、四线连接法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在热电阻安装的地方与仪表相距远时,环境温度变化时其连接导线电阻也变化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29)简述较小和消除应变片直流电桥测量的非线性误差。

●相邻桥臂的电阻同向变化,产生的输出电压变化将相互抵消;

●相邻桥臂的电阻反向变化,产生的输出电压变化将相互迭加;

30)简述如何利用电桥对应变式传感器测量时进行温度补偿。

31)直流电桥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

32)简述电容传感器的类型并说出其脉冲调宽电路的优点。

变面积型、极距或间隙型、变介质型。

脉宽电路优点: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能适用于任何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并具有理论上的线性特性;

●该电路采用直流电源,电压稳定度高,不存在稳频、波形纯度的要求,也不需要相

敏检波与解调等;

●对元件没有线性要求;

●经低通滤波器可输出较大的直流电压,对输出矩形波的纯度要求也不高。

33)简述电容传感器的脉冲调宽电路的优点。

同上

34)简述涡流效应并说出涡流传感器高频线圈的等效阻抗Z的影响因素。

P113

涡电流效应:金属板置于一个线圈附近,相互间距为δ,当线圈中有高频交变电流i通过时,产生交变磁通φ,此磁通通过邻近金属板,金属板表层产生感应电流,称为涡电流或涡流。

涡流传感器的高频线圈等效阻抗与金属板的电阻率、磁导率、线圈的激磁频率及线圈与金属板的距离等有关。

35)试列出你所学过的不同工作原理传感器哪些可用于非接触式测量,哪些用于接触式测

量,测量何种物理量?(各≥3种)

答:非接触式测量:

a)热电式传感器:测量温度

b)光纤传感器:测量光信号

c)核辐射传感器:测量核辐射粒子

接触式测量:

a)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

b)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测量电阻值

c)应变式扭矩传感器:测量扭矩

36)光导纤维导光的原理是什么?按其传输模式分为哪两种类型?传感型(功能型)和传

输型光纤传感器按照其特点应该选用哪种光纤?

答:光导纤维工作的基础是光的全内反射,当射入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纤维包层间的临界角时,就会在光纤的接口上产生全内反射,并在光纤内部以后的角度反复逐次反射,直至传递到另一端面。

按其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传感型(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应该选用单模光纤,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应选用多模光纤。

37)简述互感现象及互感的影响因素

由一个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而使其它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叫互感现象。互感M的影响因素有线圈匝数、空气磁导率、导磁截面面积、间隙等

38)下图为某测试系统的对阶跃信号的时域响应曲线,请对图τ、t r、t s、A1进行解释。(试

题3)

t r

0.63

τ

t s

A 1

39) 简述测试系统动态特性时域指标?

①时间常数τ :当输入产生阶跃变化时,输出信号从初始值变化到63.2%所需的时间。 τ 越小,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越快 。

②延时时间t d :二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50%所需的时间。 ③ 上升时间t r :二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90%所需的时间。

④ 建立时间(响应时间) ts :二阶传感器输出进入稳态值规定范围之内所需的时间。 ⑤ 峰值时间tp :二阶传感器输出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⑥ 超调量 σp :输出超过稳定值的最大量。σp =A1 / y(∞ ) ╳ 100% ⑦衰减比d :二阶传感器输出响应曲线第一个峰值与第二个峰值之比, 即A1/A2 。

40)

写出平行极板电容器的电容量

C 的影响因素,并写出电容式传感器的种类。

δ—距离,极距变化型传感器 A —面积,面积变化型传感器 ε—介质,介质变化型传感器 ε0—真空介电常数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某低温箱温度,把热电偶直接与电位差计相连接。在某时刻,

从电位差计测得热电势为-1.19mv ,此时电位差计所处的环境温度为15℃,试求该时刻温箱的温度是多少度?

2. 2.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某低温箱温度,把热电偶直接与电位差计相连接。在某时刻,

从电位差计测得热电势为1.2mv ,此时电位差计所处的环境温度为-5℃,试求该时刻温箱的温度是多少度?

3. 如图所示电路是电阻应变仪中所用的不平衡电桥的简化电路,图中R2=R3=R 是固定电

阻,R1与R4是电阻应变片,工作时R1受拉,R4受压,ΔR=0,桥路处于平衡状态,当应变片受力发生应变时,桥路失去平衡,这时,就用桥路输出电压Ucd 表示应变片变后电阻值的变化量。试证明:Ucd=-(E/2)(ΔR/R)。

R 2 R 1

R 3

R 4 E

a

b d

c

U cd

证明:R R R ?+=1 R R R ?-=4

E R

R R

R E R R R R E R R R R U U U db cb cd 2

242?-?-=+?--+?+=

-= 略去R ?的二次项,即可得R R

E U cd ??-=2

4. 1、如图所示电路是电阻应变仪中所用的不平衡电桥的简化电路,图中R2=R3=R 是固定

电阻,R1与R4是电阻应变片,工作时R1受拉,R4受压,ΔR=0,桥路处于平衡状态,当应变片受力发生应变时,桥路失去平衡,这时,就用桥路输出电压Ucd 表示应变片变后电阻值的变化量。试证明:Ucd=-(E/2)(ΔR/R)。

5. 1.图为一直流应变电桥,E = 4V , R1=R2=R3=R4=350Ω, 求:

①R1为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R1增量为△R1=3.5Ω 时输出U0=?。 ②R1、R2是应变片,感受应变极性大小相同其余为电阻,电压输出U0=?。 ③R1、R2感受应变极性相反,输出U0=?。 ④R1、R2、R3、R4都是应变片,对臂同性,邻臂异性,电压输出U0=?。

6. 1. 如图所示一直流应变电桥,Ue = 4V , R1=R2=R3=R4=350Ω,

求:①R 1为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R 1增量为△R 1=3.5Ω 时,求电压输出U 0=?,并写出电桥类型。。 ②R 1、R 2是应变片,感受应变大小相同、极性相反,其余为电阻,求电压输出U 0=?,并写出电桥类型。

③R 1、R 2、R 3、R 4都是应变片,对臂同性,邻臂异性,求电压输出U 0=?,并写出电桥类型。

7. 写出如图所示的电桥灵敏度S ,并叙述电桥的和差特性。

8. 试绘出下列周期三角波信号的频谱。

???

?

??

?

≤≤-≤≤+=20 202- 2)(0

000T t t T A A t T t T A A t x 2

) 2(2

)(12

0022

000

A

dt t T A A T dt t x T a T T T =-

==

?

?-

?

?

=

=

-2

/0

00

2

/2

/00

000cos )(4cos )(2T T T n tdt

n t x T tdt n t x T a ωω?????==0

42sin 422222πππn A

n n A )

,5,3,1()

2

sin(142)(1022 =++=∑∞=n t n n A A t x n πωπ0

sin )(2

2

/2

/00

00==

?

-T T n tdt n t x T b

ω

9. 画出函数

的两种频谱图

10. 画出函数

的两种频谱图 )42sin(2)(0ππ+=t f t x )42cos(2)(0ππ+=t f t x

11. 已知某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求该信号的直流分量、第一至第五次谐波分量的幅值,并绘出其幅值谱图。

12. 求正弦函数

的自相关函数,并简述自相关函数特性。

1)τ=0时,自相关函数即信号均方值 2)自相关函数在τ=0时为最大值; 3)自相关函数为偶函数;

4)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仍为同频率的周期函数,其幅值与原周期函数的幅值有关,但丢失相位信息。

13. 设有两个周期信号x(t)=x0sin (ωt+θ)和y(t)=y0sin (ωt+θ-ψ),求其互相关函

数,并写出互相关函数的特性。

互相关函数描述一个信号的取值对另一个信号的依赖程度,具有以下性质:

① 不是偶函数;

()?ω+=t x t x sin )(0()()()[]dt t t x T R T x ?

+++=

2

00

sin sin 1

?τω?ωτθ?ω=+t 令ωθd dt =

则()()ωτθωτθθπτπcos 2

sin sin 22

2020x d x R x =+=??()()()()()[]()?ωτ?θτωθωττ-=

-+++=

+=?

?∞→cos 2

1

sin sin 1lim 000

00

y x dt

t t x T dt t y t x R T

T

T xy

② R xy (τ)= R yx (-τ);

③ 在τ=τ0时刻取得最大值,τ0反映两信号时移的大小,相关程度最高; ④ 范围与均值、方差有关:μx μy -σx σy ≤R xy (τ)≤ μx μy +σx σy ; ⑤ 两个独立的随机信号,均值为零时, R xy (τ)=0; ⑥ 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

14. 设有两个周期信号x(t)=x0sin (ωt+θ)和y(t)=y0sin (

ωt+ψ),求其互相关函

数,并写出互相关函数的特性。

根据三角函数正交性得出, 互相关函数性质同上。

15. 画出

的一阶系统的伯德图及频率特性

⑦ 当ωτ<<1时,A(ω)≈1; 当ωτ>>1时,A(ω) →0; ⑧ 在ω=1/τ处,A(ω)为0.707(-3db),相角滞

后-45o; ⑨ 一阶系统伯德图可用一条折线近似描述,在

ω<1/τ段A(ω)=1,在ω>1/τ段为-20db/10倍频斜率直线;

⑩ 1/τ点称转折频率。

16. 写出一阶惯性系统的传递函数画出的伯德图。

17. 求出RC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并绘制其伯德图。

()()()()()[]

?

?

+++=+=∞→∞→T

T T

T xy dt

t t y x T dt t y t x T R 0

000

03sin sin 1lim 1lim ?τωθωττ()0

=?τxy R ()11

+=

τs s H

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傅里叶级数通常有复指数函数形式和三角函数形式两种展开形式。 2. 交流电桥各桥臂的复阻抗分别为Z1, Z2, Z3, Z4,各阻抗的相位角分别为? 1? 2? 3?4, 若电桥平衡条件为Z1/Z4=Z2/Z3,那么相位平衡条件应为 ? 1+ ? 3= ? 2+ ?4 3. 热敏电阻一般可分为正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临界温度系数 三种类型。 4. 在电阻应变片公式,dR/R=(1+2μ)ε+λE ε中,在电阻应变片公式,dR/R=(1+2μ)ε+λE ε中, λ代表_材料压阻系数 _E 代表材料的弹性模量_。 5.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非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回程误差和漂移等;其中 产生漂移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自身结构参数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6. 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现象叫 外光电 效应,利用该现象制成的元 件有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现象叫 内光电 效应。 7.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增加,这类传感器适 合测量较小位移的测量。 8. 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 9. 涡流传感器的高频线圈等效阻抗与金属板的 电阻率、磁导率、线圈的激磁频率及线圈 与金属板的距离 等有关。 10. 周期函数的频谱具有 周期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等性质。 11. 集成化、多维化、多功能化、智能化 等已成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2. 传感器是能把外界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 本转换电路 三部分组成。 13. 若随机信号x(t)、y(t)的均值都为零,当τ→∞时,它们的互相关函数R xy (τ)=__ 0___。 14. 固态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单元的 光电转换功能 将投射到光敏 单元上的光学图像 转换成电信号“图像“ 。 15. 光电阻的主要参数有 暗电阻、亮电阻、光电流等。 16. 电容传感器主要有变面积型、变极距型 、 变介电常数型等几种,其中除变极距型外, 其他类型灵敏度是常数。 17.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转子是齿圈,定子为感应头。 18. 热电偶的三大定律为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考电极定律。 19. ( ) t A 31sin 的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级数中的余弦a n = 0 20. 幅值、变量均连续 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1.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传 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2. 测量系统动态时域评价指标有 时间常数、上升时间、响应时间、超调量等 。 23. 常见硬件滤波器有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等几种类型。 24. 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常见数学描述函数有 频率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传递函数 。 25. 霍尔轮速传感器电子线路一般有 运算放大器、施密特触发电路、输出放大 几 部分组成。 26. 变磁阻式传感器主要有电感式和磁电式两种形式。 27. 采用变压器、 光电耦合器隔离等抗干扰手段主要是从破坏 破坏干扰途径 的 角度进行抑制干扰。 28. ( ) t A 31cos 的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级数中的正弦分量幅值b n = 0 。

汽车总装组装试题库 (2)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底盘系统的是( D )。 A、转向系 B、传动系 C、行驶系 D、车身 2、以下部位在涂装车间喷漆过程中需要遮蔽的点( C )。 A、漏液孔 B、普通螺栓连接孔 C、搭铁螺栓安装孔 D、工艺孔 3、车轮装配的合适的高度一般为前驱动螺母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A ) A、0.9~1.1米 B、0.3~0.7米 C、1.2~ 1.4米 D、1.5~1.7米 4、以下不是机械手使用主要功能的是( B ) A、降低劳动强度 B、减少操作时间 C、防止操作人员接触腐蚀性材料 D、定位装配,提高装配质量 5、以下哪种输送方式一般不适用于底盘装配线( A ) A.宽推板 B.自行小车 C.推杆链 D.空中摩擦线 6、总装车间不需要真空加注的液体有( C ) A、动力转向液 B、制动液 C、机油 D、空调液 7、以下不属于总装装配类主工具的有( D ) A、蓄电池螺丝刀 B、气动弯角扳手 C、气动液压脉冲扳手 D、套筒 8、下列工具力矩精度超出±10%的有( A ) A、气动液压脉冲扳手 B、表盘式力矩扳手 C、蓄电池螺丝刀 D、气动弯角定扭扳手 9、套筒接口尺寸常见的尺寸均为英制尺寸,常见的不包含下列那种( B ) A、1/4 B、5/8 C、1/2 D、3/4 10、总装生产线主要工艺工段有( ABCD ) A、内饰一 B、底盘 C、内饰二 D、调整及检测 11、线束插头插接原则有( ABC ) A、一插 B、二响 C、三拔 D、敲击 12、下列哪些零部件与整车颜色配置信息相关( ABCD ) A、前保险杠 B、侧裙护板 C、外后视镜 D、防擦条 13、装配过程中需要与车身保持一致的VIN 码标识主要有( ABCD ) A、仪表台小铭牌VIN码 B、整车铭牌VIN 码 C、随车卡VIN码 D、配置表VIN码14、以下可列入总装关键工序的有( ABC )A、驱动螺母紧固 B、四轮定位 C、转毂 试验 D、门护板紧固 15、装配检验主要包含(ABC ) A、自检 B、互检 C、专检 D、检验员检 查 16、VIN码中不会包含以下哪些英文字母 ( ACD ) A、I B、L C、O D、Q 17、风挡玻璃装配工艺要求主要有 ( ABCD ) A、胶形要求 B、轨迹要求 C、固化速度 D、操作温度 18、汽车四大工艺是指哪些( ABCD ) A、冲压工艺 B、焊装工艺 C、涂装工艺 D、总装工艺 19、装配工艺设计应考虑的原则有 ( ABCD ) A、装配手段、方法最经济 B、设备、工装、 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C、尽量减轻劳动强 度,缩小装配的占地面积 D、实现均衡生产, 文明生产 20、总装零部件联接型式主要有(ABCD ) A、螺纹联接 B、卡接 C、粘接 D、铆接 二、填空题 1、整车在下线后,需经过四轮定位、转毂、 尾气检测、淋雨试验等工序后才能流到质保 部的最终检验处。 2、发动机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启 动、点火、供给、润滑、冷却五大系统组成。 3、尾气分析仪测量的主要项目是水、CO、NOX、 HC等。 4、工艺文件编制时必须遵从的三大原则是: 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 5、汽车主要由车身、发动机、底盘、电器设 备四部分组成。 6、螺栓紧固的连接特性可分为:硬连接、 软连接、中性连接。 7、关键特性的标记为☆;重要特性的 标记为★。 8、燃油密封性测试设备是对整车燃油系统的 密封性和畅通性的检测。 9、总装专业的APQP文件包括过程流程图、 过程FMEA 、控制计划等; 10、总装车间助力机械手一般使用在车轮、 座椅、蓄电池、仪表板、车门拆装、前端模 块、备胎等装配过程中 三、简答题 1、汽车装配的概念? 答:汽车装配是汽车全部制造工艺过程的 最终环节,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千万计的 各类零件按规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总成 为整车,并经严格的检测程序,确认其是否合 格的整个工艺过程. 2、生产准备阶段,总装编写的工艺文件主要 包括哪些? 答:《过程流程图》、《过程FMEA》、《控 制计划》、《设备操作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工具校验作业指导书》、《总装装配顺序 书》、《总装装配作业指导书》、《返工返修作 业指导书》、《工位零件明细表》、《检验作业 指导书》、《工具明细表》、《工装明细表》、《生 产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生产辅助材 料消耗定额汇总表》 注:能答出九种以上可得满分 3、什么叫做工艺改进? 答: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产品质量 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找出影响 质量的原因,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工艺加 以改进,从而达到改进质量、提高质量的目 的,这个过程叫工艺改进。 4、什么是动态扭矩测量和静态扭矩测量? 答:1.动态扭矩测量:在紧固同时使用在 线式扭矩传感器测量(比如三总的电动拧紧 机,拧紧过程中即进行测量,控制器上显示 的值也是测量过程中的瞬时的峰值,达到程 序设定的值工具即停止工作)。 2.静态扭矩测量:紧固后用扭矩扳手测量。 5、新车型生产线通过性分析时,应重点分析 的总装机械化和加注/检测类设备有哪些? 答:1.机械化设备需重点分析的有:涂总 摩擦线台车、宽推板、升降机、吊具、双边 板式链、动力总成分装线、安全网、后轴分 装线等;2.加注/检测类设备重点分析的有: 风挡玻璃涂胶机、后轴拧紧机、发动机/变速 箱油加注机、轮胎拧紧机、氮气预抽真空、 空调液加注机、通气密封性检测设备、制动 液/转向液组合加注机、电子防盗钥匙匹配设 备、防冻液加注机、清洗液加注机、燃油加 注机、四轮定位仪、大灯检测仪、侧滑试验 台、转毂试验台、淋雨间等。 注:每项能答出五种以上可得满分 四、简述题 1、请简要说明车身总装SE分析主要内容。 答:1.根据白车身(油漆车身)重量、重 心坐标,确认重心坐标在车身的具体位置、 吊具内的具体位置,判断吊具的吊挂可行性; 2.白车身前(后)吊孔分析(含位置坐标、 周围形状、孔深、翻边高度、车身在吊具内 的具体位置是否与车身干涉等);3.整车侧围 裙边断面形状、承载能力,整车在现有吊具 内在下线时车身举身后是否与吊具横梁干涉 等;4.整车VIN打号位置分析;5.车门开启 后与吊具吊臂分析;6.前后盖开启后与吊具 前后小车组干涉分析;7.底板工艺定位孔分

汽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四部分组成。 2车辆保养使用的四油三水指的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变速箱油、,玻璃水、防冻液、电瓶液。 3.自动变速档位分为P 驻车档、R 倒车档、N 空挡、D 行车档。 4.轿车轮胎一般分为子午线轮胎、普通斜交轮胎。 5.思铂睿 2.4排量采用的是8DCT _变速器,CRV2.0采用的是_CVT_变速器,竞瑞采用的是__CVT_ __变速器。 6.发动机活塞的工作步骤分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7.发动机按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8.衡量汽车动力性的2个指标有功率、扭矩。 9.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10.汽油发动机分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 11. DOHC表示双顶置式凸轮轴。 二、不定项选择题: 2.三元催化器主要催化的有害气体有( ABC ) A CO一氧化碳 B HC碳氢化合物 C NOx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 3.以下属于被动安全的配备有( DF ) A EBD B HBA C ABS D 安全气囊 E ESP F 主动安全头枕 4.底盘系统包括(ABCD ) A传动系统 B悬挂系统C转向系统D制动系统 5.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包括(ABC ) A离合器 B变速器C差速器D发动机 6.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有(ABCDEFG ) A润滑作用 B清洗作用 C密封作用 D冷却作用 E防锈蚀作用 F液压作用 G减震缓冲作用 8. 排气量取决于缸径和(B、 D )。 A、压缩比 B、气缸数量 C、燃烧室容积 D、活塞行程 9 发动机功率一般用马力(hp或ps)或 A 表示。 A、千瓦(Kw) B、公斤米(kgm) C、牛顿米(Nm) D、焦耳 10. 配气系统不包括( D )。 A、凸轮轴 B、进气门 C、正时链/皮带 D、火花塞 11 N档是指( A )。 A、空档 B、行车档 C、倒档 D、驻车档 13. 发动机电气系统不包括 D 。 A、蓄电池 B、发电机 C、起动机 D、水泵 16. 液压制动方式同时兼有制动力的 D 作用。 A、助力 B、减少 C、传递 D、分配 18. 差速器的主要作用是 A、B、C 。 A、实现差速转向 B、进行车辆的最终减速 C、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D、分离或接合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传递

汽车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库

《汽车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试题库 一、填空 1.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2.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3.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 5.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6.零件的几何(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7.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 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1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11.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1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13.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1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 15.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定尺寸刀具法__、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16.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18.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99.73%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3σ范围内 19.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 2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 (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21.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_。 22.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23.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切削__、滑擦和刻划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24.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_____现象。 2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_工艺过程卡片和_工序___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26.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__通用化_____、_标准化___和系列化。 27.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研磨、超精加工及抛光等方法。 28.使各种原材料主、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称为工艺。 29.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质量、效率、生产耗费三个方面去评价。 30.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大指标表示; 31.而加工精度包括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32.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33.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误差等 34.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___最后__形成、__间接___保证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35.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_六个自由度__,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36.在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其它所有环被称之为组成环。 37.互换法的实质就是用控制零件的_ 加工误差__ 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 38.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_ 尺寸精度__,_ 形状精度__,和_位置精度_ 三方面的内容 39.在加工过程中,若_切削刀具__、__切削速度和进给量__、加工表面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40.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汽车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汽车基础知识测试题试题: 1.造成发动机仅某一气缸无缸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 气门损坏 B. 液压挺柱漏油 C. 活塞环损坏 D. 正时链条松脱 2.汽油的辛烷值一般表示汽油的: ( ) A. 经济性 B. 挥发性 C. 抗爆性 D. 燃烧性 3.凸轮轴与曲轴转速的关系是 ( ) A. 凸轮轴与曲轴转速比为2:1 B. 两者转速相同 C. 凸轮轴转速是曲轴的一半 D. 凸轮轴转速是曲轴的1/4 4.气门座圈与气门的接触位置哪个是正确的 ( ) A. 气门密封面上部 B. 气门密封面中部 C. 气门密封面下部 D. 气门导管处 5.AJR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是 ( ) A. 1-3-4-2 B. 1-2-3-4 C. 1-2-4-3 D. 1-4-2-3 6.哪个有关气门间隙的说法是正确的?( ) A.采用机械式气门间隙调节方式时,气门间隙必须为零 B.采用液压式气门间隙调节方式时,气门间隙为零 C.采用液压式气门间隙调节方式时,出现规定的气门间隙 D.采用液压气门间隙调节方式时,间隙应比规定值小一点 7.为什么使用锥形气门弹簧?( ) A.提高阶跃性变化 B.减小移动质量

C.为气门导管留出的安装空间 D.提高弹簧的弹性 8.在气缸压力检测时我们测量:( ) A.进气压力 B.压缩压力 C.燃烧压力 D.压缩比 9.气缸表面珩磨不正确会导致( )。 A. 降低机油消耗 B. 降低燃油消耗 C. 降低排放 D. 降低气缸有效压力 10. 以下哪种作用力推动活塞环紧压缸壁?( ) A. 缸壁摩擦力 B. 曲轴侧向推力 C. 活塞侧向运动推力 D. 气缸内压力及活塞环弹力 11.( )原因可能造成机油消耗过大? A. 活塞环磨损 B. 气门油封损坏 C. 机油泄漏 D.机油泵磨损 12. 活塞的最大磨损部位一般是( )。 A. 头部 B. 裙部 C. 顶部 D. 环槽部 13. 四行程发动机的有效行程是指( )。 A. 进气行程 B. 压缩行程 C. 做功行程 D. 排气行程 14. 以下哪一项不会导致开锅现象( )。 A. 气缸垫烧蚀 B. 水泵叶轮粉碎 C. 长时间跑高速 D. 节温器打不开

汽车测试技术

1.评价汽车基本性能指标有哪些? 汽车动力性指标、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汽车制动性指标、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汽车平顺性指标。 2.评价汽车动力性性能指标有哪些? 最高车速(驱动力-阻力、档位)、加速时间(原地起步、超车)、最大爬坡度(高档爬坡度、后备功率)。 3.汽车动力性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汽车底盘测功机、第五轮仪、光电测速仪、发动机综合测速仪、数据采集系统。 4.测试汽车经济性能常用的实验项目有哪些?常用的实验设备有哪些? ①(直接挡全节气门加速、等速、多工况、限定条件下的平均使用)燃油消耗量试验②质量式和容积式油耗仪、底盘测功机、电喷式汽油机流量传感器。 5.试分析影响汽车经济性能的因素? 装载质量、测量路段距离、行驶工况及操作规定、车速规定。 6.汽车制动性能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第五轮仪、反力式(滚筒式、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汽车综合测速仪、制动减速仪。 7.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有哪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①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撞击悬架限位概率、行驶安全性。②路试(加速度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数据采集分析仪)、台架(电子液压激振试验台)。 8.汽车操纵稳定性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五轮仪、光纤垂直陀螺仪、测力转向盘、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主机。 9.试分析汽车噪声的来源有哪些? 发动机的机械噪声、燃烧噪声、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底盘的机械噪声、制动噪声和轮胎噪声;车厢振动噪声、货物的蜂鸣声等噪声。 10.汽车噪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试方法、车内噪声的测量方法、汽车驾驶员耳旁噪声测量、汽车定置噪声测试方法。 11.汽车排放常用的测试仪器有哪些? 不分光红外线CO和HC气体分析仪、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滤纸式烟度计和不透光式烟度计。 12.简述汽车通过性的实验项目及试验目的。 项目: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车辆的外廓尺寸。目的:便于对汽车通过性能的研究,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13.汽车检测线的类型有哪些? 安全检测线、环保检测线、综合检测线。 14.发动机功率检测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检测设备有哪些? 稳态和动态测功。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15.发动机点火系统测试指标有哪些?常用的检测设备有哪些? 测试指标:点火提前角、闭合角、重叠角、起动电流、起动电压、起动转速、单缸动力性。设备:发动机综合测试仪、正时灯。 16.测试点火提前角常用的设备和方法? 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辛烷提前角的手动调节装置。

汽车测试技术--复习题库要点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傅里叶级数通常有复指数函数形式和三角函数形式两种展开 形式。 2.交流电桥各桥臂的复阻抗分别为Z1, Z2, Z3, Z4,各阻抗 的相位角分别为?1? 2? 3?4,若电桥平衡条件为Z1423,那么相位平衡条件应为?1+ ?3= ?2+ ?4 3.热敏电阻一般可分为正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临界温度系 数三种类型。 4.在电阻应变片公式,(1+2μ)ε+λEε中,在电阻应变片公式, (1+2μ)ε+λEε中,λ代表_材料压阻系数代表材料的弹性模量_。 5.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非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 回程误差和漂移等;其中产生漂移的主要原因有仪器自身结构参数变化和周围环境变化对输出的影响。 6.在光线作用下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现象叫外光电 效应,利用该现象制成的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在光线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电阻率改变现象叫内光电效 应。 7.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 圈电感增加,这类传感器适合测量较小位移的测量。 8.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 的温差电势组成。 9.涡流传感器的高频线圈等效阻抗与金属板的电阻率、磁导 率、线圈的激磁频率及线圈与金属板的距离等有关。 10.周期函数的频谱具有周期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等性质。 11.集成化、多维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 已成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2.传感器是能把外界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和装置,通常 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3.若随机信号x(t)、y(t)的均值都为零,当τ→∞时,它们 的互相关函数(τ) 0。 14.固态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单元的光电转换功 能将投射到光敏单元上的光学图像转换 成电信号“图像“。 15.光电阻的主要参数有暗电阻、亮电阻、光电流等。 16.电容传感器主要有变面积型、变极距型、变介电常数型 等几种,其中除变极距型外,其他类型灵敏度是常数。 17.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转子是齿圈,定子为感应头。 18.热电偶的三大定律为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考 电极定律。 19.()t A31 sin的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级数中的余弦 0 20.幅值、变量均连续 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2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 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2.测量系统动态时域评价指标有时间常数、上升时间、响 应时间、超调量等。 23.常见硬件滤波器有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等几种类型。 24.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常见数学描述函数有频率响应函 数、脉冲响应函数、传递函数。 25.霍尔轮速传感器电子线路一般有运算放大器、施 密特触发电路、输出放大几部分组成。 26.变磁阻式传感器主要有电感式和磁电式两种形式。 27.采用变压器、光电耦合器隔离等抗干扰手段主要是从破 坏破坏干扰途径的角度进行抑制干扰。 28.()t cos的傅里叶三角函数形式级数中的正弦分量幅值 A31 0 。

汽车总装组装试题库

。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底盘系统的是( D )。 A、转向系 B、传动系 C、行驶系 D、车身 2、以下部位在涂装车间喷漆过程中需要遮蔽的点( C )。 A、漏液孔 B、普通螺栓连接孔 C、搭铁螺栓安装孔 D、工艺孔 3、车轮装配的合适的高度一般为前驱动螺母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A ) A、0.9~1.1米 B、0.3~0.7米 C、1.2~ 1.4米D、1.5~1.7米 4、以下不是机械手使用主要功能的是( B ) A、降低劳动强度 B、减少操作时间 C、防止操作人员接触腐蚀性材料 D、定位装配,提高装配质量 5、以下哪种输送方式一般不适用于底盘装配线( A ) A.宽推板B.自行小车C.推杆链D.空中摩擦线 6、总装车间不需要真空加注的液体有(C )A、动力转向液B、制动液C、机油D、 空调液 7、以下不属于总装装配类主工具的有 ( D ) A、蓄电池螺丝刀 B、气动弯角扳手 C、 气动液压脉冲扳手D、套筒 8、下列工具力矩精度超出±10%的有 (A ) A、气动液压脉冲扳手 B、表盘式力矩扳手 C、蓄电池螺丝刀 D、气动弯角定扭扳手 9、套筒接口尺寸常见的尺寸均为英制尺寸, 常见的不包含下列那种(B ) A、1/4 B、5/8 C、1/2 D、 3/4 10、总装生产线主要工艺工段有 (ABCD ) A、内饰一 B、底盘 C、内饰二 D、调 整及检测 11、线束插头插接原则有(ABC ) A、一插 B、二响 C、三拔 D、敲击 12、下列哪些零部件与整车颜色配置信息相 关(ABCD ) A、前保险杠 B、侧裙护板 C、外后视镜 D、防擦条 13、装配过程中需要与车身保持一致的VIN 码标识主要有(ABCD ) A、仪表台小铭牌VIN码 B、整车铭牌VIN 码C、随车卡VIN码D、配置表VIN码 14、以下可列入总装关键工序的有 (ABC ) A、驱动螺母紧固 B、四轮定位 C、转毂 试验D、门护板紧固 15、装配检验主要包含(ABC ) A、自检 B、互检 C、专检 D、检验员 检查 16、VIN码中不会包含以下哪些英文字母 (ACD ) A、I B、L C、O D、Q 17、风挡玻璃装配工艺要求主要有 (ABCD ) A、胶形要求 B、轨迹要求 C、固化速度 D、操作温度 18、汽车四大工艺是指哪些(ABCD ) A、冲压工艺 B、焊装工艺 C、涂装工艺 D、总装工艺 19、装配工艺设计应考虑的原则有

重庆理工《汽车试验技术》复习题

汽车试验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检测管理网络化 2.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价值 分类:国际标准、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特点: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 3.汽车试验分类 按试验目的分: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型试验 按试验对象分: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 按试验方法分:室内台架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 4.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 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实施阶段(起动阶段、工况监测、等样读数、数据校核);试验总结阶段(定性分析、数据处理、评价结论、写实验报告) 第二章 1.整车外观检测的项目 车辆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驾驶室内部尺寸、人机工程参数 2.我国对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 高≤4米;宽≤2.5米;长:货车、越野车、客车≤12米,铰接式客车≤18米,半挂汽车列车≤16.5米,全挂汽车列车≤18米 3.整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

4.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参数测定的目的、质心水平位置的测定与计算1)测定汽车的整车质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 2)测定汽车的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及质心离地的高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a=m2/(m1+m2)*L,b=m1/(m1+m2)*L(质心高度的测定方法:摇摆法和质量反应法) 5.车轮滚动半径的测定方法:印迹法和车轮转数法 第三章 1.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以及特点 稳态测功:测试结果准确,需在专门台架上进行,比较费时费力; 动态测功:操作简单,所有仪器设备轻便,但测量精度不高。 2.无负荷测功的工作原理 将发动机自身的以及所带动的所有运动部件等效的看作一个绕曲轴中心旋转的回转体,当发动机在低速情况下突然加大加速踏板时,所发出的转矩除了克服各种机械阻力外,其有效转矩将使发动机加速转动,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角加速度或者测量从低速到高速所有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包括瞬时功率测量原理和平均功率测量原理) 3.K100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组成 (微机系统、前端处理器以及信号提取系统) 4.简述ZCA型转向参数测量仪结构和工作过程 结构:操纵盘,主机箱,联接叉,联接转向盘。工作过程:转动操纵盘,转向力通过主机箱的三爪底板—力矩传感器—联接叉—被测转向盘,实现转向。 5.简述转向轮定位置参数: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前束

车辆修造工艺与装备复习题

《车辆修造工艺与装备》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工艺就是产品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2、编制各种工艺文件和设计工艺装备等过程称工艺设计。 3、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过程包括定位和夹紧两方面的内容。 4、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5、切削用量包括切削深度、走刀量和切削速度。 6、机械装配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五种:完全互换装配法,部分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法,调节装配法。 7、轴箱装置组装时,轴承与轴颈的配合有热配合、楔套配合和压配合三种方法。 8、不锈钢是铬或镍含量较高的合金钢。 9、整个冲裁过程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阶段三个阶段。 10、冲裁模总体设计包括: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模具压力中心计算,冲压设备的选择。 11、冷挤压一般分为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三种基本方式。 12、车体钢结构制造中采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弧焊,埋弧焊CO2电弧焊,电阻焊,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氩弧焊等》 13、铝合金根据其状态图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14、焊件不均匀的局部加热和冷却是焊接应力和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

15、车体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有机械矫正法和火焰矫正法。 16、装配系统图是用图解法说明产品零件和部件的装配顺序。 17、装配生产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即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 18、货车底架的装配方法有正装法和反装法两种。 19、车体钢结构外部油漆由底漆、腻子和面漆三层组成。 20、CAM系统有用于生产管理的CAM软件和用于机械加工的CAM系统两种。 21、数控系统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指令程序,控制装置以及机床和其它被控件。 22、一个DNC系统一般包括四个基本部分:中央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远程通信线路和机床。 23、目前CAPP系统已经发展了两种形式即检索式系统和再生式系统。 24、CIMS 是根据系统过程的观点将整个车间或工厂作为一个系统,用计算机对产品的初始构思和设计直到最终的装配和检验的全过程实行管理和控制。 25、车辆常见的 26、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称为铁道车辆的三种基本维修方式。 27、我国现行的车辆检修制度是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相结合。 28、车辆检修限度分为运用限度、辅修限度、段修限度和厂修限度 4 种。 29、架车机常用的有风动、液压和电动三种。

汽车基础知识考试题参考答案

奥达别克销售部考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四部分组 成。 车辆保养使用的四油三水指的发动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变速箱油、,2玻 璃水、防冻液、电瓶液。 3.自动变速档位分为P 驻车档、R 倒车档、N 空 挡、D 行车档。 4.轿车轮胎一般分为子午线轮胎、普通斜交轮胎。 5、新一代天籁采用的是__无极变速_ 变速器,一汽大众迈腾2.0T 采用的是_ _双离合____变 速器,雅阁采用的是__5速自动_ __变速器。 6.发动机工作的步骤分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7.发动机按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8.衡量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有功率、扭矩、升功率。 9.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10.发动机分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料供给系、 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 11川达集团对客户的增值服务包括保险,二手车置换,精品,贷款。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8分) 1.以下哪项会影响汽车的通过性(ABCD ) A 最小离地间隙 B 轴距 C 前后悬 D 接近角 E 离去角 F 轮距 2.三元催化器主要催化的有害气体有( ABC ) A CO一氧化碳 B HC碳氢化合物 C NOx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 1 - / 5 3.以下属于被动安全的配备有( DF ) A EBD B BA C ABS D 安全气囊 E VDC F 主动安全头枕 4、三元催化的三种稀有金属分别是(BCD ) D钯B铑C铂A铱 )5.底盘系统包括(ABCD D制动系统B悬挂系统C转向系统A传动系统

汽车检测技术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汽车检测技术》考试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汽车检测:主要是指汽车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应用现代检测技术,检查车辆技术状 况或工作能力的过程。P5中下 2、测量:就是将被检测量的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时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 量值的实验过程。P11上 3、汽车的外廓尺寸:是指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车辆外廓尺寸不得超过或小于规定的外廓尺寸限界。P17下 4、纵向通过角:是指当分别切于静载车辆前后轮胎外缘且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两 平面交于车体下部较低位置时,车轮外缘两切面之间所夹的最小锐角。P23上(也是指在汽车满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它表征汽车可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纵向通过角越大,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5、传动系的总角间隙: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传动系统因传递动力,且配合表面或啮合 零件间有相对滑移而产生磨损,从而使间隙增大,这些间隙都可以使相关零件间产生相对角位移或角间隙,其角间隙之和就是传动系统的总角间隙。P92最下 6、汽车制动性能:是指驾驶员控制车辆行驶,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或长下坡时维持一定车速及坡道驻车的能力。P128下 7、制动效能稳定性:是指汽车高速行驶、下长坡连续制动使制动鼓温度升高或汽车涉 水行驶时制动衬片浸水后,能够保持和迅速恢复到冷态制动时的能力。P132上&介电常数:是指物质作为电介质时的电容与它在真空时电容的比。介电常数是物质最基本的电化学特性之一,它反映了物质传递电能的能力。P67上 二、填空题 1、汽车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现代数学、电子技术、控制论、可靠性理论和系统工 程学为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P1上 2、对在用汽车实行定期检测和及时维护修理,是保证在用汽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的有效管理制度,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用。P4中下 3、车辆结构参数主要包括车辆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驾驶室 内部尺寸以及人机工程参数等。P17中下 4、汽车的轴距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位置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 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P18中下 5、汽车后悬的长度取决于货厢的长度、轴距和轴荷分配情况,同时要保证车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汽车装配技术主要包括: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4大部分。 2、汽车装配线一般是由输送设备和专业设备构成的有机整体。 3、生产过程是由加工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失效过程及等待间歇过程等组成。 4、装配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固定式装配和流水式装配两大类。 5、强制流水装配方式又分为间隙式移动和连续式移动2 种 6、冲压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7、冷冲压所用设备压力机类型很多,按传动方式的不同,主要有机械压力机和液压压力机两大类, 8、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3 部分。 9、焊接接头型式主要有对接接头、T 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等4 种。 10、手工电弧焊常用的引弧方法有直击法和划擦法。 11、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包括引弧、运条、收弧和焊件清理等4 个基本过程 12、电阻焊方法主要有4 种,即点焊、缝焊、凸焊、对焊。 13、矫正通常有火焰矫正和机械矫正等形式。 14、常用涂装方法的四种方法浸涂、喷涂、刷涂、电泳涂装。 15、喷枪按涂料的供给方法分为吸力式、重力式和压力式3 种 16、烘干设备按加热和传热方式分为对流式、辐射式和感应式3 种。 17、影响颜色的三大要素也称为视觉的三大要素,即光线、物体和观察者。 18、色彩的三属性包括色调、明度、彩度,也称为颜色的三个空间或颜色三属性。 19、涂料由3 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 20、涂料的干燥方式主要有自然干燥、加速干燥和高温烘烤干燥3 种。 21、电泳涂装法有阳极电泳法和阴极电泳法2 种 22、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二、名词解释 1、生产过程——产品从原材料到制成成品所经过的一切劳动阶段,称生产过程 2、工艺过程——就是指生产对象在质和量的状态以及外观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过程。 3、冲压——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 4、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5、涂装——指将涂料涂覆于物面(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工艺。 6、汽车总装配工艺——汽车总装配就是使生产对象在数量、外观发生变化的工艺过程 7、涂料——是指涂布在物体的表面上,能够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性能的固态保护膜的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 三、判断 1、汽车总装配具有小批量的特点。 2、车身生产具有制造投资大、周期长这样的特点 3、选择装配线设备时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生产纲领、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价格。

汽车实验

1汽车试验的目的:通过实验以检验产品设计,制造及结构的先进性,设计思想的正确性,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使用维修的方便性,各总成部件的可靠性。 2常用的实验分类方法:①安实验特征分②按实验对象分③按实验目的分。各类实验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那种实验对象或目的,通常都需进行室内台架实验,汽车试验场实验和实际的道路试验。 3试验系统的静态特性:若被测量x(t)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时,系统的输出y(t)与输入x(t)之间的关系,成为试验系统的静态特性。。评价指标:灵敏度,分辨率,重复性,漂移,回程误差和线性度。 4实验系统的动态特性:若被测量x(t)随时间缓慢变化时,系统输出的y(t)与输入的x(t)之间的关系,成为试验系统的动态特性。线性动态系统的测试模型: 5动态特性实验测定的频率响应法的优缺点:频率响应法的缺点是麻烦,费时;脉冲响应法更简单易行。 6实现不失真测量的常用方法:①取稳态值②状态判断③将被测试转换为脉冲在读取④变动态测量为静态测量。 7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特性在研究汽车震动及测试系统动态特性中的作用:①消除干扰②判断系统属性。 8根据频率响应函数分析园频率w变化对一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当园频率w增加时,响应值减少,相位差逐渐增加。。根据频率响应函数分析时间函数r变化对一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r越小,在系统损失很小情况下的园频率可以增大,即工频率范围越宽;反之r 越大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越窄。。根据频率响应函数分析相对阻尼系数ζ变化对二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当ζ=0时,在w/w(n)=1附近,输出的幅值增加,系统将产生共振,位差由0度变为180度;当ζ增加时,在w/w(n)=1附近,输出的幅值回逐渐减少,但当ζ仍小时,输出的幅值仍会很大;但当ζ足够大,即ζ》=1时,输出的值较小,系统不会出现共振现象,但频率范围较小;只有在ζ=0.6-0.8的范围内,频率范围最宽,系统响应的动态误差最小。 9测试系统的负载效应、负载效应如何产生、负载效应对汽车测试系统的危害:对于实际的测试系统,除光、波等非接触式传感器之外,任何系统的互联均会产生能量交换,其传递函数H1(s)和H1(s)乘积不等于1,测试系统的输出就可能与被测量完全相等,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测试精度,这种测试系统精度的影响称为测试系统的负载效应。危害:不可避免的会改变汽车的动态特性,即被测对象自身的函数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函数,而变成了新的函数,由于这两个函数不相等,所以必然会带来测试误差。 10测试系统的负荷效应应如何产生,负荷效应对汽车测试系统的危害: 光电效应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①外光电效应:在光照作用下,物体内的电子从表面溢出的现象。②内光电效应:在光照作用下,物体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③光伏效应:在光照作用下,某些特殊物质可能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现象。应用:用于速度、转速、位置、位移、汽车排放、汽车灯光等物理量。 11磁电式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①动圈式磁电传感器②动铁式磁电传感器,二者实质相同,这类传感器的磁场一般都永磁体提供,在整个工作工程中磁场场强不变。③磁阻式磁电传感器线圈和磁体均不运动,利用运动着的物体改变磁路中的磁阻R(m)的变化,进而引起磁场的变化,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12压电效应、压电式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某些功能材料,当对其沿一定方向施压时,晶体不仅会产生机械应变,其内部还会产生极化现象,从而在材料的相对表面上产生异性电荷

汽车检测技术考试题

汽车检测:指在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总和。如外观尺寸、功率、转速、车速、油耗。 汽车的工作能力:指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汽车诊断:对汽车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的情况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实质是汽车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间的配合状态发生了异常变化。 故障率:指使用到某行驶里程的汽车,在单位行驶里程内发生故障的概率。它是度量汽车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故障树:表示故障因果关系的分析图。 诊断参数:指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诊断标准: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等的统一规定。有国家标准、制造厂推荐标准、企业标准。 诊断规范:对汽车诊断作业技术要求的规定。 诊断周期:汽车诊断的间隔期 二、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和作用根据检测诊断目的,汽车检测诊断可分为以下类型: 1.安全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性能的检测,目的确保车辆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物。 2.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综合性能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确定运行车辆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3.汽车故障检测:对故障汽车进行检测诊断。目的是在不解体情况下,查明故障的部位、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故障的排除方法,以确保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 4.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汽车定期检测诊断应结合维护定期进行。维修前:找出汽车技术状况与标准值相差的程度,以便视情维修;维修过程中:确诊故障的部位和原因,提高维修质量及维修效率。维修后:检测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否得到恢复,控制维修质量。 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 ① 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检测诊断查找故障的部位和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故障的排除方法; ② 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其是否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及与标准相差的程度,以决定汽车是否继续行驶或采取何种措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1.汽车检测诊断是实施汽车维修制度的重要保证 汽车维修制度: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 2.发展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迫切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