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零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成都七中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成都七中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画者的悲哀王鱼洋李先生自认为算是个画家,他画了很多画,人物、风景、还有想象中的场景,可惜没卖出过几幅。
李先生总在想:是自己画得不够好吗?以前他有幸参加过一次画展,他的画夹在很多画家的画之间,很多看画的人站在他的画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也会感叹一句:“这幅画画得不错,很有意境。
”可是最后看了画的署名后,最终没人买他的画,因为没人见过他的名字,于是没人确定他的画未来是否会增值。
从此再没有画室愿意为他展示画作,因为觉得他的画不会卖出的。
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坚持了两年,而后家人都劝他放弃这项事业。
李先生看着自己快要接近于零的存折,也决定放弃画画了,虽然放弃画画就像让自己放弃生命一样难受,但他还是决定选择明智的放弃了,他去电器公司做了名普通的业务员,过了一个月波澜不惊的生活后他病倒了,因为他的身心都被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是一种离开了自己狂爱生活像被抽走半条命似的空虚。
他有气无力地在床上躺着,沉沉地睡去。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被什么砸了一下,于是他醒了,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而且在一个小学课堂里。
只听见老师严厉地对他说:“李云!你怎么又在课堂上睡着了!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么?”虽然李先生震撼了好一会儿,但他渐渐反应过来自己穿越回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也就是说,他要重新从小学开始成长了。
记得小时候他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画画,但是老师从来不说他画得好,只说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一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画画,甚至连市里的画画比赛也不让他参加,反而推荐了画画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但既然时光重来了,李云不想让悲剧重演,他努力学习,成为了三好学生,虽然他不像从前那样业余时间画大量的画,但是老师还是马上发现了他在画画上的天赋,并对他说:“李云,你真了不起,不光学习好而且画画也很棒,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最近市里有画画比赛,你代表咱们班参加吧。
2021年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
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
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
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
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
我妈病了。
”“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
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
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
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
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
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
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842cd2e4-715e-11ec-b07b-7cb59b590d7d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单词中带点的单词每对发音不同a.折.腾/折.耗雇佣./佣.金抹.粉/抹.不开锒.铛/不稂.不莠b、吝啬/信头。
引擎。
/掐死肘部剥削。
/削尖。
铅笔空间。
空间/挑拨离间c.证券./卷.宗桎梏./纨绔.露.面/露.头角乘.机/乘.风破浪d、冷。
焦/凌。
罗弱冠王冠Name帮不上忙紫禁城龋齿。
牙齿/独自行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般爆炸力和名家号角的潜力B.三岔路口不懈努力c.落座白内障分庭抗礼口蜜腹剑d.荟萃亲合力因噎废食精兵简政3.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写单词。
最合适的是①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寂寞书为伴,——心相守,让暗香盈袖,文字留情,唯有如此,才不枉此生。
② 与蓬勃发展的住宅市场相比,写字楼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与同一地区的住宅建筑相比,写字楼的销售量要少得多。
③国内一些著名旅游景区的乱收费的问题经多家媒体曝光之后,能否得到有效整治?各地游客对此都——。
a、等等看。
等等看。
C.等等看。
D.等等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加剧,休闲娱乐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休闲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而且社会用证单位能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这能有效防止身份证被冒用。
c、中国500强企业名单日前公布。
中石化集团连续八年位居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企业排名靠前,而私营和私营控股企业排名靠后。
d.从今年起,新开办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不仅可以享受政府一次性三万元的注册资金补贴,还可以减免十万元税收和十万元贴息贷款的政策扶持。
二、(9分,每个子问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年来,“大数据”已成为最热门的概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下期2021届高三(下)4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
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发展作为动力,安全也难以为继。
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为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提高捍卫安全的能力水平,实现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社会治理能否持久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这是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一块“试金石”。
当前,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大数据的发展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网约车便利了居民出行,但增加了出行安全的风险;移动支付化解了没带现金的尴尬,但积累了“无现金”社会的伦理道德风险。
电子商务、移动出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所引发的许多争议,本质上都是发展与安全的问题,都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既给新业态新模式足够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又不至于放任其野蛮生长,威胁民众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
安全需要发展,发展必须安全,促进二者实现动态平衡,正是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通过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起初的适应,到后来的不适应,又到新的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的辩证图景。
2021届四川省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A.文章中的几次引用,目的是论证诚信是中华法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法的灵魂。
B.文章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法文化的密切关系。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揭示现实作用。
D.文章既指出民族精神形成的历程,又揭示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具有的重要意义。
6.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答案】4. A 5. C
6.①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让乡村和城市共生共荣。
②坚持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③走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一体化道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2021届四川省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答案】1. B 2. C 3.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成都七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带详细答案

成都七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语文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按题号涂卡,双选题不涂卡,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一一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2021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卷 Word版含解析

2021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150分请用2B铅笔将1-9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须用0.5mm 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试卷综析】本套试题作为高三班级入学考试试题有下列特色:1.考查全面:除了考字音、字形、字义、词语运用、句子的连接、诗歌赏析、文言文翻译外,还考查了默写及现代文阅读等技巧性较强的试题。
全卷90%以上的内容侧重考查力气,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同学的读写力气,有利于全面精确的评价高二语文教学状况。
2.留意积累:选择题中有3道题,侧重文言阅读中的实词和文言翻译、词语运用的考察,14题的名篇名句的补写,都体现了对学问积累的要求,突出考查这方面的力气。
3.突出实践:语文是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试卷突出了这一特点。
文言文阅读主观题占的比例较大,共有47分。
4.试题设计具有人文性,作文““另类生存”状态”,比较贴合实际生活,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写作热忱,同学有话说,有理发,有体验,有经受,且选文材料也给了同同学活的训练。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27分)一、(12分,第小题3分)【题文】A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机械.(jiè) 委蛇.(yí) 擎.天柱(qíng) 数见不鲜.(xiān)B.整饬.(chì) 噱.头(xué) 档.案袋(dàng) 浑.水摸鱼(hún)C.症.结(zhēng)颤.悠(chàn) 弦.乐器(xuán) 按捺.不住(nà)D.悚.然(sǒng) 累.及(lěi)便笺.条(jiān)藏头露.尾(lòu)【学问点】本题考查考生读准字音的力气,力气层次为A级(识别和记忆)。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项机械xiè,C项弦xián乐器,D项藏头露lù尾。
2021届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1届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BBC新近制作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讲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生,又一次把中国文学和文化带到西方的聚光灯下,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该片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宣传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视角,从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学与文化,它对杜甫的理解值得我们玩味。
“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也许是一个我们没有意想到的问题,很难简单地做出判断。
我们常常将李白和杜甫并列起来,称为“李杜”。
他们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到底谁更伟大,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语言艺术上,李白可能更胜一筹,在思想内容上,杜甫可能更胜一筹。
如果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还有李白呢?王维呢?白居易呢?纪录片将杜甫放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中去评价他的价值和意义,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加宏大的思考空间。
纪录片把杜甫与但丁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同样伟大的世界级诗人,也就是说,杜甫在世界上也是最伟大诗人之一,“他们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判断树立了标杆”这个判断可能会让国人心里一震,不是因为杜甫不配,而是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这样去想过。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较的,我们的文学一点也不逊色。
纪录片把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平行起来。
它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其最早的诗歌早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杜甫的时代与英国史诗《贝奥武甫》差不多同时,也就是说,在英国国家形成的源头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国家繁荣的发展时代,引领着世界文明。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中国与印度、中亚、西亚和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和贸易,在杜甫居住和寻梦的长安城,可以看到各种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的大融合,能够欣赏到西域和西方的物产,而西方的海外扩张和世界贸易差不多比这晚了八百年。
在世界范围来理解中国,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传统的深厚,被进一步突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零诊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国家治理要达成现代化的转向,依法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一角色意义,不仅在于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更在于民法典契合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一方面,民法典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位置重要。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法治体系的现代化。
作为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之一,民法典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
民法是万法之母。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进步,但是民法体系仍有待完善。
与单行法不同,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特点,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
在这个意义上,制定、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的重要标识,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布局。
另一方面,民法典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
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
民法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则消弥了单行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充分保护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民事权利,保证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自然也赋予了国家治理能力在民事领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
从社会层面看,民法典全面、准确、系统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规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供基本准则,自然也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观念、法治意识和道德共识,这也将大大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付出,达到国家治理强制约束与规范自律相结合的目标,提升国家治理效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明确科学定位。
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是法治发展的里程碑。
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来的。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亟需法治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时。
“法者,治之端也”。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法典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蔡斐《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事关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方方面面,是保障个人权益的最重要法律。
B.民法典构建了内容集中、体系分明、价值统一的统一法典,契合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C.民法典全面规范民事关系,集中体现民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