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城市体规划2030年版
安庆的发展计划范文

安庆的开展方案范文规划层次(1)市域,面积15398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
(2)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共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总面积为901平方公里。
其中安庆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安庆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80平方公里。
3城市开展目标与策略(1)经济开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开展,特别是生产性和消费性效劳业的开展;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出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展现代创造业,促进循环经济;保持第一产业的适度规模,开展精品农业。
(2)公共设施开展策略统筹城乡开展,以城带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积极应对人口流动,为外来人口居住、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健全公共效劳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扶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开展。
(3)文化开展目标与策略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自然山水景观,构建现代文化;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创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4)生态环境保护策略通过禁建区和限建区的划定,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
明确沿江各岸段的环境准入标准;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制度;提升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能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控,建立饮用水平安预警系统;加强酸雨控制力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强化噪声管理;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
(5)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①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大力推进土地盘整与置换,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设定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②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开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鼓励使用“中水”;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拉大各级水量间的差价。
皖河农场总体规划(2011~2030) 6.7

4.土地利用现状——功能结构
主要四大功能:生活生产服务、耕地种植、蔬菜园地、水产养殖
空间结构:“一核、两带、 一区、一园、一片”: “一核”指双河口小城镇组团; “两带”指沿皖河、长江 ; “一区”指练城水产养殖区;
“一园”指安庆市“西菜园”;
皖河农场
2011年 06月
3.镇村体系现状——空间形态
皖河农场三面环水,由皖河、长江和津潭河围合形成“人”字形版图,村镇居 民点主要围绕江、河、路等主要交通线路方向拓展,形成串珠状空间形态,主要包 括皖河、沿河公路、津潭河、幸福河(引河)、漕河、安九公路(S332)和长江。 在结构关系层面上,以总场场部所在的小城镇为城镇核心,10个农业分场和水 产养殖场内主要村镇居民点沿皖河、长江线带状分布,均处于同马大堤外侧,整体 上呈现“两轴一核”的空间形态。其他散落的居民点按照行政区划、地缘关系,围 绕小城镇和分场内主要村镇居民点呈星状布置。
1.2功能组织 居住功能
综合服务
苏州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皖河农场 2011年 06月
1.双河口镇用地现状
苏州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皖河农场
2011年 06月
第三部分
1 2 3 4 5 6
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发展背景分析
产业发展战略
农业发展规划
工业发展规划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沿江产业发展规划
苏州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皖河农场 2011年 06月
(5)人口的空心化
苏州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皖河农场 2011年 06月
1.发展背景分析
1.4.3机遇分析
(1)宏观层面 ① 国家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支持 ②国家对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 ③产业升级和转移 (2)中观层面 ——安徽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支持 (3)微观层面 ——安庆市战略地位的转变
城市规划-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

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5. 1径流控制背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攀升,建筑密度逐步上升,不透水性地面比例持续增加,汇流面积也日益增大,导致城市雨水径流量增大,汇流时间极大缩减,洪峰流量大幅增加,同时水质污染程度更加严重,显著增加城市排水负荷,给受纳水体乃至城市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传统的雨洪控制思路是基于防灾为目的“防”与"排”,力求将雨水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城区输送至受纳水体。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排为主、单纯排放”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雨洪管理需求;而另一方面,受到历史、经济、社会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城市短时间内很难对现有排水管道进行彻底的升级改造。
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开始认识到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在雨洪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开始探索和应用新的雨洪控制理念进行雨水的统筹管理调度和资源化利用,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工艺措施储蓄、处理和利用雨水,缓解现有雨水管道的压力,同时减轻对城市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与此同时,近年来集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包括安庆市在内的许多大城市在最近几年中相继遭受暴雨袭击,并且发生了严重的暴雨积涝,造成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和市民生活的极大不便,已引起各级政府、媒体与公众的普遍关注。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下■ffl发《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 )23 号),通知要求城市建设开发要“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有效控制地表径流”。
安徽省住建厅也出台了《安徽省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建城(2012〕99号),更加明确指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体现低影响开发的重要理念,加强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
“要充分考虑蓄、渗、排、用并举,重点突出'两个确保、两个利用、一个推广'"O5. 2径流控制模式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局限的径流污染控制和狭义的雨水直接利用等单一模式都难以全面解决城市雨洪产生的问题,需要突破对城市雨水的传统观念和狭隘处置方式,从新的角度、更高的层次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更科学的雨洪控制利用模式。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教学文案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市坐安徽南部处皖赣、省结部,中下北岸南、西南与本陵市州市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安市毗邻。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三、规划层次1.市域: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安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四、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宜居城市、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旅游胜地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安庆市域总面积为15398平方公里,市域现状总人口约627万人,其中:市辖区总人口约90万人。
市域内现状总计乡镇153个,其中建制镇个。
一、市域规划人口2015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56万人左右,2020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75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规模为710万人左右。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8%,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2%。
依据市域人口预测,2015年总人口规模按656万人左右虑,城镇人口为340万人左右;2020年总人口规模按675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90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按710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495万人左右。
三、次区域划分整个安庆市域划分为安庆中心都市区、桐潜重点发展区、西南沿江发展区、西北生态发展区四个次区域。
1、安庆中心都市区.区域空间范围安庆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市辖三区和皖河农场;枞阳县城所在地(枞阳镇)、官埠桥镇、铁铜乡;怀宁县城所在地(高河镇)、洪铺镇、月山镇、凉亭乡、茶岭镇、石镜乡;桐城的鲟鱼镇。
2、桐潜重点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桐城市区所在地、孔城镇、范岗镇、青草镇、大关镇、金神镇、新渡镇、双港镇、吕亭镇、嬉子湖镇;潜山的县城所在地(梅城镇)、源潭镇、井镇、黄铺镇、王河镇、油坝乡、黄泥镇;怀宁的金拱镇、马庙镇、公岭镇、三桥镇、黄墩镇、平山镇、黄龙镇、江镇镇、小市镇、秀山乡、清河乡枞阳的汤沟镇、义津镇、钱桥镇、项铺镇、横埠镇、周潭镇、麒麟镇、浮山镇、老洲镇、函山镇、陈瑶湖镇、风仪乡、长沙乡、会宫乡、雨坛乡、金乡、白湖乡、钱铺乡、白梅乡。
安徽能源研究院

安徽省能源研究院文件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皖电设咨〔2019〕号关于《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热电联产规划(2019~2030年)》的评审报告安庆市大观区政府:受贵区政府委托,安徽省能源研究院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14日,在安庆市组织召开了《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热电联产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
出席会议的有:安庆市大观区政府、大观区发改委、大观区规划分局、大观区生态环境分局、大观区水利局、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等单位的代表。
会议邀请了5位专家参加评审。
与会领导和专家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规划》的汇报,并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评审会会议纪要。
会后《规划》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我院咨询与评估中心进行了复核。
现根据会议讨论情况、专家组意见及修改后的《规划》报批稿,提交评审报告如下,供决策参考。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概况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3年12月31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总用地面积为9.588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为化工新材料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
高新区分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制药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技术研发产业园和涂料产业园,共五大园区。
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达4.61平方公里,入园企业68家,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6.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3亿元。
规划到2030年,园区全部建成,实现经营(销售)收入千亿元,就业人口达4.8万人左右。
安庆石化拥有年综合加工能力800万吨的炼油装置,日处理煤2000吨的壳牌粉煤气化装置,以及年产33万吨合成氨、21万吨丙烯腈、7万吨腈纶、10万吨乙苯—苯乙烯等主要生产装置70余套。
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产品市场变化,规划近期新建重油催化裂解(DCC)装置,实现重油向低碳烯烃和芳烃的高效转化,远期新建100万吨/年连续重整、200万吨/年重油加氢、天然气制氢等项目。
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年)的批复

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庆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07.22
•【字号】宜政秘〔2019〕72号
•【施行日期】2019.07.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年)的批复
市城市管理局:
你局《关于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年)的请示》(庆城管〔2019〕169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包括城市防涝系统规划、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内容。
该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和安庆高新区山口片,规划年限为2013—2030年。
三、《规划》是安庆市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各区政府、安庆经开区、安庆高新区管委会及市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和规划、水
利、财政、城管等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四、《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调整或修改的,须按法定程序办理。
你局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规划》严格实施。
此复。
安庆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22日。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引言安庆市作为中国安徽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安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安庆市政府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安庆最新规划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一、城市发展规划1.1 城市总体定位安庆市政府制定的最新规划方案明确了安庆的总体定位:打造成为宜居城市、宜业城市和宜游城市。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安庆将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城市。
1.2 城市规模布局根据最新规划方案,安庆市将实施人口控制政策,力争到2025年城市人口控制在150万人左右。
同时,城市布局也将进行调整,主城区将适度扩大,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中心,各县区将加强联系与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1.3 交通规划安庆市将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和对外交通联系,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的目标,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
二、经济发展规划2.1 产业结构调整最新规划方案提出了推动安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安庆市的经济将进一步提升。
2.2 商贸服务业发展安庆市将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建设现代商贸业体系,提升商业中心功能。
通过优化商贸业布局和拓展市场空间,安庆市将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商贸中心,并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3 农业现代化最新规划方案提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安庆市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
三、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规划3.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明确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
通过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安庆市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1

工化 、电机、工加品产副农、装服织纺、材建
力电、业选采矿属金非 工加品产副农、装服织纺、材建 业游旅 工加品产副农、材建、工化轻
业刷印及纸造、塑橡、材建 业游旅、工加品产副农、工化
业掘采、工加品产副农 、船造、装服织纺、材建 工加品产副农、业品制纸及纸造、装服织纺 、工加品制料塑、材建 品制绒羽、工化塑橡 工加械机、装包刷印 材建型新 、造制械机、装服织纺 、工化细精、工化油石 业产要主状现
论结析分位地与局格域区
。游中省全在 排度速长增年近PDG�度速长增 – 。市湖芜和市肥合于次仅 �元亿7.407达PDG市庆安�末年 8002。三第名排内省�量总济经 –
长增速快续持 济经后代年09�长增济经
市州池 市山黄 市陵铜 市北淮 市州毫 市城宣 市南淮 市湖巢 市埠蚌 市州宿 市州滁 市安六 市阳阜 市山鞍马 市庆安 市湖芜 市肥合
元万�位单
化 变P D G 来 以 年 0 9 9 1 市 庆 安
�元亿�较比PDG市各年 8002
�征特展发业产济经
年8002
年7002
年6002
年5002
年4002
年3002
年2002
年1002
年0002
年9991
年8991
年7991
年6991
年5991
年4991
年3991
年2991
年1991
�据数的年7002和年9991为济经� 。 % 33为旧仍�变不持保重比济经��1.21为升上重比口人年8002��33 为重比济经域市占市城心中��6.9 的口人总域市占口人总区城心中年0002 �人/元�值总产生均人
�元万�值总产生区地
。强不用作动带和射辐致导�弱较力能聚集 的济经和口人�弱薄对相础基济经区市�比相区地达发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全文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宜城"。
现辖8县(市)3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
市区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821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北高速(公路)、800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09年3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年4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09年11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年5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于2011年01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2011年03月通过省规委会审查;2012年0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30年。
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安庆市区(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
其中安庆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三、规划层次1.市域: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安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四、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宜居城市、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旅游胜地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安庆市域总面积为15398平方公里,市域现状总人口约627万人,其中:市辖区总人口约90万人。
市域内现状总计乡镇153个,其中建制镇97个。
一、市域规划人口2015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56万人左右,2020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75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规模为710万人左右。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8%,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2%。
依据市域人口预测,2015年总人口规模按656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40万人左右;2020年总人口规模按675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90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按710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495万人左右。
三、次区域划分整个安庆市域划分为安庆中心都市区、桐潜重点发展区、西南沿江发展区、西北生态发展区四个次区域。
1、安庆中心都市区.区域空间范围安庆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市辖三区和皖河农场;枞阳县城所在地(枞阳镇)、官埠桥镇、铁铜乡;怀宁县城所在地(高河镇)、洪铺镇、月山镇、凉亭乡、茶岭镇、石镜乡;桐城的鲟鱼镇。
2、桐潜重点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桐城市区所在地、孔城镇、范岗镇、青草镇、大关镇、金神镇、新渡镇、双港镇、吕亭镇、嬉子湖镇;潜山的县城所在地(梅城镇)、源潭镇、余井镇、黄铺镇、王河镇、油坝乡、黄泥镇;怀宁的金拱镇、马庙镇、公岭镇、三桥镇、黄墩镇、平山镇、黄龙镇、江镇镇、小市镇、秀山乡、清河乡;枞阳的汤沟镇、义津镇、钱桥镇、项铺镇、横埠镇、周潭镇、麒麟镇、浮山镇、老洲镇、函山镇、陈瑶湖镇、风仪乡、长沙乡、会宫乡、雨坛乡、金社乡、白湖乡、钱铺乡、白梅乡。
3、西南沿江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望江全县域;太湖县城所在地(晋熙镇)、新仓镇、徐桥镇、江塘乡、大石乡、小池镇、城西镇;宿松县城所在地(孚玉镇)、复兴镇、许岭镇、下仓镇、长铺镇、破凉镇汇口镇、凉亭镇、河塌乡、高岭乡、程岭乡、千岭乡、九姑乡、五里乡、佐坝乡、洲头乡、趾凤乡;怀宁的腊树镇、石牌镇、雷埠乡。
4、西北生态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岳西全县域;太湖的北中镇、百里镇、弥陀镇、牛镇镇、汤泉乡、刘畈乡、天华镇、寺前镇;宿松的北浴乡、柳坪乡、陈汉乡、隘口乡、二郎镇;潜山的黄柏镇、水吼镇、天柱山镇、官庄镇、槎水镇、痘姆乡、五庙乡、龙潭乡、塔畈乡;桐城的唐湾镇、黄甲镇。
四、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5级,分别是市域中心城市1个(安庆中心城区),市域次中心城市3个(桐城、潜山、宿松),县域中心城市5个(怀宁、枞阳、望江、太湖、岳西),中心镇25个,一般镇42个。
1.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分为8级,分别是大于100万人的城市1个,为安庆市中心城区;30—50万人的城市3个,分别为桐城城区、潜山城区和宿松城区;15—30万人的城市5个,分别为枞阳、怀宁、望江、太湖和岳西城区;10—15万人的城镇2个;5—10万人的城镇3个;3—5万人的城镇5个;1—3万人的城镇12个;小于1万人的城镇45个。
六、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安庆中心镇以上等级城镇的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商贸型、工业商贸型、旅游服务型、旅游工业型、交通物流型、农业服务型等7种类型。
综合型城镇包括安庆中心城区以及石牌镇、许岭镇、汤沟镇等3个镇;商贸型城镇包括徐桥、弥陀、复兴3个镇;工业商贸型城镇包括桐城、宿松、枞阳、怀宁、望江5个县中心城区和新港、月山、黄墩、源潭、长岭、黄铺、菖蒲、金神8个镇;旅游工业型城镇主要为潜山县城;旅游服务型城镇包括太湖、岳西2个县城和孔城、浮山、司空山、寺前、凉亭、主簿、水吼7个镇;交通物流型城镇包括横埠、大关2个镇;农业服务型城镇包括来榜镇、高士镇2个镇。
七、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从分散型向点轴集中网络型转化,在巩固和提高中心城市区域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市域城镇发展轴线上的城镇建设。
(二)、市域城镇呈“一圈两带一轴”的空间结构。
1、“一圈”:安庆中心城区与枞阳、怀宁县城及周边海口、月山、茶岭等城镇共同组成圈状的安庆中心都市区。
2、“两带”:依托长江水运和规划江北高速公路形成沿江城镇发展带;沿沪渝高速、合九铁路的山前平原城镇发展带。
3、“一轴”:安庆至怀宁、潜山、岳西的沿206国道和318国道纵向延伸的“安怀潜岳”城镇发展轴。
八、旅游发展规划1、市域旅游分区根据安庆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及与其相关的交通、城镇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将安庆市划分为西北生态旅游区、西南沿江山水旅游区、东北文化休闲旅游区和安庆城郊旅游区四个旅游区。
2、旅游服务中心规划旅游接待中心分为三级:一个旅游服务主中心,三个旅游服务次中心,以及设于主要旅游景区中心城镇的三级服务中心。
安庆市中心城区建设成旅游服务主中心。
安庆市旅游服务次中心分别设置在桐城、宿松城区和潜山的天柱山。
九、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1、机场规划近期保留安庆机场的民航功能,并进一步加快改扩建工作,远期随着民航客运需求量的增长,机场需另行选址建设。
2、铁路规划建成宁安城际铁路;新建合肥-安庆-九江城际铁路、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实施合九铁路扩能改造;规划研究安庆-黄岗城际铁路和南京-江北集中区-安庆铁路。
3、公路网规划规划由“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国道、省道构成区域的快速公路交通系统。
2、加快连接各县(市)城区的公路建设,提升道路等级,加强国道和连接各中心镇的一级公路的建设,尤其应加强各发展轴线的通道建设,为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带的转移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
4、区域过江通道规划12处公路跨江通道和1处铁路跨江通道。
第三章安庆中心都市区规划一、安庆中心都市区范围安庆中心都市区包括安庆中心城区、枞阳县城、怀宁县城、海口镇、皖河农场和月山镇等,简称“大宜城”。
规划在”大宜城”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主三副,两带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二、安庆中心都市区交通体系大宜城城镇群的道路网骨架主要由三条快速路和周边四条高速公路、以及区域内重要的交通联系性主干路一起形成。
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一、规划区范围规划区范围包括安庆市区(共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901平方公里。
其中安庆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二、人口和用地规模规划总人口共计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80万人,镇区城镇人口为13万人,村庄人口7万人。
镇区城镇人口中,海口镇占10万人,罗岭镇占3万人。
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共计210.6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80平方公里,人均100平方米;镇区城镇建设用地15.6平方公里,其中海口12平方公里,罗岭3.6平方公里,人均120平方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庆园区用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
三、重点区域规划空间指引(一)、大龙山—破罡湖风景旅游区以大龙山森林公园和破罡湖湿地保护区为主的风景旅游区,控制开发强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产业。
(二)、环石门湖区域围绕安庆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是城市未来重点产业发展区域。
(三)、白泽湖区域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导的新城拓展区,以商业居住为主,不宜发展工业。
(四)、五横罗岭区域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宜居生活组团。
四、规划区镇乡发展指引(一)、海口镇近期重点发展蔬菜种植、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加工制造业等产业,在用地、交通、市政等方面考虑同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发展;远期发展成为沿江城镇发展带上的重要结点。
(二)、罗岭镇依托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促进产业由一产向三产转移,以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带动城镇发展、农民增收。
(三)、新洲乡新洲乡考虑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引导乡村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乡域用地可作为蔬菜基地,可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四)、其他乡镇现状的杨桥、大龙山、五横、白泽湖、老峰、长风、龙狮桥、十里铺等镇区(集镇)纳入主城区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