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X线诊断

合集下载

儿科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儿科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临床与病理 多见于早产儿,主要症状呕吐,可
伴随其它发育畸形
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学表现
X线,立位腹部平片: 1、双泡征: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有一个 气液平面,其余肠管内无气体; 2、三泡征:十二指肠远端闭锁,胃泡、 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段; 3、单泡征:闭锁十二指肠内液体潴留, 仅胃泡含气。

“双泡征”
先天性巨结肠



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肠管痉挛-不全梗阻 近端肠管扩张肥厚,黏膜水肿,溃疡,坏死,穿孔 便秘,腹胀,呕吐-新生儿排胎便延迟 肛查:直肠空虚,裹手感,爆破样排气排便 X-ray:平片-低位不全梗阻,结肠可扩张,小液平 BaE: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 痉挛段: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 移行段: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稀少 扩张段: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正常
影像学表现
超声:首选方法, 1、可以显示右心房扩大,右心房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2、无肺静脉引流入左心房,四支肺静脉汇合共同静脉 直接开口右心房或通过引流静脉汇入右心房; CT或MR:增强CT和MR均可清晰显示肺静脉引流位 置,CT有辐射,MR时间长, 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血管造影。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
严重RDS
RDS胸片
双肺呈普遍性透过度降低 可见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
RDS胸片
肺野颗粒状阴影和支气管充气征
RDS胸片
两肺密度增高,呈现“白肺”,心脏及横膈边缘 难以识别
呼吸道异物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1-3岁为高峰 支气管异物以右侧多见; X线平片可发现异物,CT可见直接显示支气管内 异物。
HIE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脑水肿
CT
MRI
HIE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小儿肠套叠的X线诊断与整复

小儿肠套叠的X线诊断与整复

小儿肠套叠的X线诊断与整复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X线表现,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复位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经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资料。

结果:26例患儿一次性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4例(92%),其中回结套和回回套各一例。

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整复特别有效的方法,既简单又安全,又整洁,整复率很高。

【关键词】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21-02Pediatric intussusception of X-ray diagnosis and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Feng Guoqiang. Peixian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Peixian 221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nclusion X-ray manifestation of infantile acute intussusception,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pediatric intussusception air enema redu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6 patients with children acute intussusception with air enema reduction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26 cases succeeded in air enema reduction 24 cases (92%), including back and set and and set the example. Conclusions Air enema is pediatric acute intussusception diagnosis and reconstructive particularly effective method, simple and safe, and orderly, reduction rate is very high..【Key words】Pediatric acute intussusception; Air enema; Diagnosis and reconstructive肠套叠是婴儿期常见的急腹症[1],位于儿童肠梗阻之首,又称儿童型肠套叠,多见于两岁以下的小儿。

儿科影像诊断学

儿科影像诊断学
挑战三
辐射安全问题。部分影像检查如CT等存在辐射风 险,需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辐射 剂量。
提高儿科影像诊断准确率策略
策略一
加强儿科影像医师培训。提高医师对儿 童影像特点的认识和诊断技能,减少误 诊率。
策略二
采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如超声、MRI等 无辐射或低辐射的检查方法,减少对儿 童的辐射伤害。
发展历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影像诊断学经历了从X线平片到CT、MRI等 高端影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为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儿科影像诊断学重要性
03
提高诊断准确性
减少患儿痛苦
促进早期发现和治疗
儿科影像诊断学通过精确的影像技术,能 够更准确地判断病灶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影像检查通常无创或微创,能够减少患儿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提高 患儿的舒适度。
儿科影像诊断学有助于早期发现儿童疾病 ,避免病情恶化,同时也有助于及时评估 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儿科影像诊断学应用领域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积水、脑炎、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
如肾积水、肾结石、泌尿系感染等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
人工智能在儿科影像诊断中作用
图像识别与处理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 学习等技术对医学影像 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 率。
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医生 进行疾病诊断,为医生 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 信息,减少漏诊和误诊 的风险。
数据分析与挖掘
人工智能可以对大量医 学影像数据进行深度分 析和挖掘,发现新的疾 病特征和规律,为医学 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图 像质量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支气管炎x线表现有哪些呢

支气管炎x线表现有哪些呢

支气管炎 x线表现有哪些呢支气管炎,是由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或者化学性的刺激等所引起的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者慢性的非特异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具有季节性特征,多发于季节交替时节,尤其是在气温骤降之时,更会导致支气管炎发生,除此之外,大气粉尘、烟雾污染、自身免疫力下降等也会引发支气管炎的发生;且多发于老年群体以及幼儿群体;其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等。

为深入探讨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我们将对支气管炎的X线胸片表现进行简单分析。

1.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不同类型的支气管炎所表现的X线影像也有所不同,正确应用X线影像检查方法,有利于快捷、迅速、准确的对支气管炎疾病类型进行诊断以及鉴别,对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1.急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急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婴幼儿时期,是一种常见病症,是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容易引发肺炎,该病症对于气管、支气管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咳嗽之时伴有支气管分泌物。

急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在早期时,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发现,但倘若患者反复发作的话,其在X线上通常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增粗、增多、模糊、紊乱,发现有类似条索状、网状或者斑点状的阴影,尤其是在双下肺野更加明显。

1.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慢性支气管炎多是在微生物感染或者吸烟、有害粉尘、生物燃料、大气污染等非感染因素的长时间刺激下形成的,发病时间持续三个月或者连续两年以上,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在早期阶段没有什么异常变化,但随着病情的加重,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变粗、扭曲、变形,甚至中断现象,以双侧肺门周围及双下肺野较为明显,并发现有密集的颗粒状或者斑点状的阴影,在两肺中下部位还可以发现有网状的阴影;在支气管壁增厚时,还可以表现为两条平行线样子的条索状影像与血管纹理交叉或者平行;在肺气肿合并时,肺野外围的纹理较为稀疏,肺野透光度变强、膈平坦;在呼吸幅度减弱时,其表现为肺纹理处增多、变粗、模糊、紊乱,部分肺野可见有些许斑点状阴影。

DDH的影像学诊断

DDH的影像学诊断

DDH的影像学诊断DDH的影像学诊断概述DDH(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即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髋关节疾病。

影像学检查在DDH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DDH的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髋关节超声、X线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髋关节超声髋关节超声是评估DDH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

该检查方法无辐射,无侵入性,对儿童较为安全。

髋关节超声可以直接观察到髋关节软骨及周围结构的发育情况,能够准确评估髋臼、髋盂和股骨头相对位置的关系。

根据超声图像,可以将DDH分为三种类型:1. 髋臼不良型(acetabular dysplasia):表现为髋臼发育不良,受累的患肢髋臼浅而松弛。

2. 髋盂脱位型(subluxated/dislocated hip):表现为髋臼不能正常覆盖股骨头,股骨头相对于髋臼位置异常。

3. 髋臼完全脱位型(complete dislocation of the hip):股骨头完全脱离髋臼。

髋关节超声在DDH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和评估DDH常用的成人和儿童影像学方法。

成人病例主要采用X线摄影,而儿童病例则往往需要特殊的X线检查方法。

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包括:1. 髋臼覆盖率测量(acetabular coverage measurement):通过测量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评估髋臼发育情况。

一般采用海罗斯法(Harris method)或Wiberg角(Wiberg's angle)进行测量。

2. 中心辐射法(centrally beam method):利用X线辐射靶点与患肢髋关节中心连线的角度,可评估股骨头的位置和髋关节的稳定性。

3. Barlow和Ortolani试验(Barlow and Ortolani tests):通过X线检查的方式进行髋关节钽试验,以评估股骨头相对于髋臼的位置。

新生儿胸部常见疾病X线诊断特点

新生儿胸部常见疾病X线诊断特点


该 病 主要见 于早 产儿 , 于生后 1 小 时 出现 呼 —2
吸急促 与 困难 , 进行 性加 剧 , 展为青 紫 、 呈 发 低温 、 昏 迷乃至 死亡 , 能渡 过 危 险期 , 有 自愈 倾 向 , 需 若 则 约 3 —5天 。病 理改变 : 期与 窒息 导致肺 泡表 面张 力 早
1 新 生 儿 胸 片 的 影 晌 因素
() 1 新生儿 皮肤 皱 褶 常 形 成 新 生儿 胸 片 中的 阴 影 , 与气 胸所 形成 肺萎 陷边缘 鉴 别 。( ) 生儿胸 需 2新 片 中常见 右侧水 平 叶间裂 呈 线 条 影 改 变 , 注 意与 需
气体未 经 氧气交 换 又 回至 心脏 , 成肺 内短路 , 氧 形 缺
杨 爱 萍
( 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放射科 , 肃 兰州 705) 甘 甘 3 0 0
摘 要 : 生 儿胸部影 像检 查 最常 用的方 法是 胸部 X线平 片 , 中床 旁 片所 占比率较 大, 于床 旁 新 其 由 胸 片通 常为仰 卧前后 住 , 加上 新 生儿的 特殊 生理 情 况, 片 中 常会 见 到 变异 , 再 胸 正确 认识 新 生 儿特 有 的改 变是新 生儿胸 部影 像诊 断 的关键 。 另外 , 生 儿有一 些特 有 的疾 病在 卧位 前后 位胸 片表 现 新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i O期
甘肃 科技
Ga s i n e a d Te h l gy n u Sce c n c no o
Vr 2 N o 0 0 . 3 .1 Oc. t 2 07 0
20 0 7年 l O月
新 生 儿胸 部 常见 疾病 X线 诊 断特点

后第 一天 胸片 常见 两肺弥 漫性 小颗 粒影 系新生 儿肺 内残存 的肺泡 液所致 。新 生儿 胸部 影像检 查最 常用

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X线诊断

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X线诊断

式为门脉期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延伸增强——“向心性增强”。
’de xt r os e a l bumi n mi c r obubbl e s co nt ai ni n g hi gh mol ec ul ar
因此,超声造影对肝癌、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FNH) 确-
确定诊断意义。②发现常规超声不能显示的微小的、不典型的
效果的估计只是基于动物实验结果或是实验室数据,因此其对pa ! 沱?8 ol h?p! n。‘?mor 5.du—r i ng.t he vas—cu.1ar ph.ase,usmg
于人类的适用性、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因此,
c oded.ar monl 。un89mg 8nd Le vf o.vi s.tl to.dit tr e.rl en=‘J :K≥8d譬1一。
影 像 检 验 歪 至 至 Ⅲ 臻 篓 至 至 未 至 曩 翻 东 至 未 黧 矍 譬 奏 煞 ; 黧 曩 黧 篓 羹 篓 黑 未 W系 。 至 rld至 H蟊 ea未 lt歪 h杰 Di豢 ge未 st至 M至 ed曩 ica臻 l至 Pe至 rio强 di臻 ca未 l曩 臻 蓦
迟期肿 瘤内造影 剂迅速廓 清——“ 快进快出 ”;血管 瘤的增强 方di ogr a phi c cont r ast af t er i n t r a ven ous i nj ect i on of so ni ca t ed
影除了在常规疾病诊断这一方面已在临床大规模开展之外,其
i nv er si on US[ J ] .Radi ol ogy,2002,222:95- - 102.
他的应用多数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或动物实验阶段,对其应用 L8J
上.u‘u5。J ,N89888,18hn H,e t a1. Cont 。85 t 。nh8n 。。m8nt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肥大组
• 在标准CT 轴位像上,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增大的腺样 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近, 呈弥漫性 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 形( 图11)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鼻咽气腔形态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腺样体饱滿、下凸,象山 丘样突出。在冠状面上腺样体表现为“马鞍形”和 “倒置梯形”。
MRI诊断优点
• 首先,在MR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 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样体本身,清 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 后孔间隙、鼻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 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及N 线,及 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 厚度及后突程度,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 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鼻咽后气道宽度(PAS) 软腭表面与腺样体表面最凸点之间有效气道
宽度、作为PAS宽度 (图中a’) 鼻咽口气道宽度是鼻咽最小气道宽度。
PSA宽度参考值:
• 在10mm以上者属正常范围. • 6~10mm视腺样体生理性或中度肥大, • ≤5mm时,可认为腺样体重度肥大。 • PAS≤3mm时,患儿多有张口呼吸. • 因此,有文献报道认为当A/N值≥0.71,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密度由小到大:空气、脂肪、水、软 组织、出血、钙化、骨骼、金属。
胸部正常报告内容
检查部位:胸部正位 检查所见:
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两肺 未见明显实质病灶。心影大小外形正常。两膈光 整,两肋膈角锐利。
诊断意见:
心肺未见特殊。
胸腺
新生儿胸腺形态和大小变化较大,一般呈半圆形或风帆状,在 一侧或两侧上纵隔突向两侧肺野。一般小儿在2岁以后胸片上 基本看不到胸腺,消失在6~8岁。
儿童常见疾病X线诊断
检查方法-普通检查
透视:异物 辐射剂量大 逐渐取消
摄片
1、 后前位
4、前弓位
2、 侧 位
5、侧卧水平后前位
3、 前后位
6、点片
诊断思路
.熟悉正常 .识别异常 .结合临床 .做出诊断
X线成像原理
X线能使人体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 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作用和感 光作用,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 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 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 荧光屏或胶片上(DR为探测器)的X线量 出现差异,从而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
治疗后钙化
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
• 系结核杆菌一次大量或短期内多次侵入血液引起。 • 典型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肺部的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状影。
肺结核-亚急性血行播散型
• 系少量结核杆菌多次少量进入血液所致 • 典型X线表现为两肺多发新旧不一、大小、密度、分布不均匀 • 结节影。
肺结核-浸润型
恶性淋巴瘤,横纹肌肉瘤及肝母多见 转移途径:血行、淋巴、胸膜播散及气道
肾母转移
描述:左下肺可见一结节影,边缘锐利,密度均
匀;腰椎可见骨质破坏。左肾区肾脏缺如。
诊断意见:左肾母细胞瘤术后转移。
新生儿RDS
肺透明膜病: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 力的作用,吸气时,防止肺泡过于膨大,呼气时,避 免肺泡萎陷)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X线表现:肺 透亮度减低,可见颗粒致密影。胸片表现分4级:
肺结核
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与胸内淋巴结
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亚急性、慢性 继发性肺结核:浸润性、干酪性肺炎、结
核球及慢纤洞 结核性胸膜炎: 肺外结核: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
原发性肺结核:由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 节炎组成
肺结核-肺门淋巴结结核
急性支气管炎
影像表现 早期可无阳性表现或肺纹理增多,模糊 病情进展时肺门影模糊 小儿常因为支气管壁弹力组织薄弱,分泌
物的堵塞而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急性支气管炎
描述: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透亮度不均
匀增高。
诊断意见:支气管炎。
大叶性肺炎
急性渗出性肺泡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
链球菌,冬春季好多,多见于年长儿童, 病变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一个肺段甚至 一个肺叶。
膈肌下降。
描述:患侧肺野致密,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线影,
心缘、肋膈角及膈肌显示消失,纵膈向健侧移位。
诊断意见:
右侧(左侧)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局限性胸腔积液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
胸膜的改变-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负压转为正压。 •X线表现:肺被压缩(向肺根收缩),胸腔膨大,透
明度增加,无肺纹理。 •气胸带的宽度取决于胸腔内气 体量的多少。 • (1/4=35%,1/3=50%,1/2=75%) •自发性、张力性、人工气胸
诊断意见:
肺间质病变。
肺脓肿
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 分吸入性、血源性和继发性,吸入性多见 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多见 早期为边缘模糊的大片密度增高影 病灶中心液化坏死经支气管排除形成厚壁
空洞 治疗后缩小,闭合
金葡菌肺炎
金葡菌肺炎特征表现:早期两肺散在片絮影及
结节影,由于支气管周围脓肿,而使终末细支气 管和肺泡发生坏死,空气进入肺间质内,加上小 支气管内的炎性渗出物引起活瓣性阻塞,引起肺 气囊,表现为两肺可见多个薄壁含气圆形空腔影。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已不典型,病变多呈 局限性,基本X线表现:不同形态及范围的 渗出与实变,但都以肺基本单位形态为基 础。
治疗后完全吸收。
大叶性肺炎
病理分为四期:
• 充血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浆液性 渗出
• 红色肝样变期,肺泡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红细胞等物 渗出,肺组织实变,切面呈红色肝样变
气胸描述
描述:右肺野外带可见无肺纹理透亮区,其内侧
可见肺压缩边缘。纵膈向左侧移位。
诊断意见:右侧气胸(肺被压缩?%)。
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的疾病 病原是各种病毒、细菌或混合感染。近几
年来支原体感染增多 主要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及渗出,继
而纤毛上皮脱落,粘膜下层白细胞浸润, 分泌物增多 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听 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右中叶肺炎
支气管肺炎
即小叶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可由细菌、 病毒及支原体引起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向周围蔓延 多发,散在,以两下肺叶多见 X线表现:纹理增多、模糊,可见散在密度
不均的片絮影。好发于中下肺野,临近肺 野可见代偿性气肿。
间质性肺炎
描述:两肺可见弥漫性网格状、网状小结节及小
絮状致密影。
继发性,呈时好时坏的慢性过程,渗出、增殖、播散、 纤维化和空洞等多种不同性质病变同时存在。中上叶多见。
同一病例,同时具有胸椎结核形成冷脓肿
结核疫苗接种后腋下淋巴结钙化
肺部肿瘤
儿童肺部肿瘤以转移性多见,原发性肿瘤 不常见
原发性肿瘤以腺瘤、错构瘤及肺母多见 转移性肿瘤以肾母,尤文氏瘤,成骨肉瘤,
• 灰色肝样变期,肺泡内渗出,红细胞减少,大量白细 胞代替,切面呈灰色
• 消散期,肺泡内渗出物逐渐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右上叶肺炎
右下叶肺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描述:右下肺可见片状致密影,密度不均匀,边
缘模糊。
诊断意见:右下肺炎。
右上肺不张
描述:右上肺致密,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水平
裂上移。
诊断意见:右上肺不张。
胸膜的改变-胸腔积液
•系多种疾病累及胸膜皆可引起 •X线检查不易区分其病理性质 •仅能判断液量的多少和解剖部位 •分为游离性和局限性两大类
少 量:约300ml,显示两侧肋膈 角变平变钝。 中等量:液体达第二前肋以下, 上界呈弧形,外高内低。 大 量:液体至第二前肋以上, 纵隔移向健侧,肋间隙增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