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课件第七章
合集下载
大一高数课件第七章 7-3-1

关于向量的投影定理( 关于向量的投影定理(1) 投影定理
向量 AB 在轴 u上的投影等于向量的模乘以轴与向 量的夹角的余弦: 量的夹角的余弦: Pr ju AB =| AB | cos ϕ
证
Pr ju AB = Pr ju′ AB
=| AB | cos ϕ
A ϕ
A′
B
B′′
B′
u′ u
定理1的说明: 定理1的说明: π (1) 0 ≤ ϕ < , 投影为正; 投影为正; 2 π ( 2) < ϕ ≤ π, 投影为负; 投影为负; 2 π ( 3) ϕ = , 投影为零; 投影为零; 2 (4) 相等向量在同一轴上投影相等; 相等向量在同一轴上投影相等;
例4
设有向量 P1 P2 ,已知 P1 P2 = 2 ,它与 x 轴和 y 轴
π π 的夹角分别为 和 ,如果 P1 的坐标为(1,0,3),求 P2 的 3 4
坐标. 坐标. 解 设向量 P1 P2 的方向角为 α 、 β 、γ
1 π π α = , cos α = , β = , 3 2 4
2 cos β = , 2
1 Q cos α + cos β + cos γ = 1, ∴ cos γ = ± . 2 2π π . 设 P2 的坐标为( x , y , z ), ⇒γ= , γ= 3 3
2 2 2
x −1 x −1 1 cosα = ⇒ x = 2, ⇒ = P1 P2 2 2
y−0 y−0 2 cos β = ⇒ ⇒ y = 2, = P1 P2 2 2 z−3 z−3 1 ⇒ z = 4, z = 2, ⇒ cos γ = =± 2 P1 P2 2
r 向量的坐标表达式 坐标表达式: 向量的坐标表达式: a = {a x , a y , a z }
高等数学(工科类)第七章

a1 (a1 d ) (a1 2d ) [a1 (n 1)d ]
称为算术级数.
1
(2)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数
a1 a1q a1q2 a1qn1
项
称为等比级数,也称为几何级数.
级 数
(3)调和级数为
1 1 1 1 1 .
1 5
1 6
1 7
1 8
1
1 2
1 4
1 4
1 8
1 8
1 8
1 8
数 的 基
1 3. 2
本 概
念
高等数学
数项级数
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函数项级数与幂级数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二章
第一节
第 12 页
一般地,对任意正整数k,有
Sk
1
1 2
1 3
1 4
1 5
1 8
1 9
1 16
1
1 2k 1 1
1 2k 1
2
1 2k
1
1 2
1 2
1 2
1 2
1 1 k.
数 项
2
2级
由于k可以任意大,所以数列Sk 无界,从而部分和数列Sn 也无界,
高等数学(工科类)
高 等 数 学 第 七 章
高等数学
数项级数
高等数学基础第七章

研究一个随机试验E ,首先要明确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每一个可能 的基本结果(不可分解)称为E 的基本事件,通常用ω 表示。 我们把由E 的所 有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称为E 的基本事件空间,常用Ω={ω} 表示, 在统计 学中,基本事件ω 是抽样的基本单元,故基本事件又称为样本点,基本事 件空间又称为样本空间。
若一次试验结果出现了事件A中的样本点,即当试验结果为ω1,且 ω1 ∈A时,则称事件A发生,否则称A 不发生。例如上述的掷骰子试验,若 一次试验出现了点2、4或6,则事件A 在这次试验中发生,若出现了点1、3 或5,则事件A 不发生。
样本空间Ω 包含所有的基本事件,每次试验Ω 必然会发生,因此称Ω 为必然事件。类似地我们把不包含任何基本事件的事件,记作 Ø ,它总也 不会发生,因此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可以说并不具有 随机性,但为了今后研究上的方便,我们还是把它们作为随机事件的两个 极端情形来统一处理。
类似地,可定义n(n>2) 个事件的和:称n 个事件 A1,A2,,An 中至少有一个
发生所构成的事件为它们的和事件,记作
A1 A2 An ,简记为
n
Ai
i 1
(4)积事件:称事件A 与B 同时发生所构成的事件为A与B 的积事件,记作 A ∩B 或AB,如图7-4所示。积事件是由那些同时属于 A、B 的基本事件构 成的。例如在掷一颗骰子的试验中,若A={2,4,6},B={3,4,5},则AB={4}, 即只有随机试验出现4点时,A 与B 才同时发生;又如例2中,
例1 (1)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其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两种:正面、反面。若令ω1
= 正面,ω2 =反面,则 1 ,2 为该随机试验的两个样本点,Ω 1,2
【高数课件】第七章 拉普拉斯变换

1/s的拉氏逆 变换为哪 个???
( 2 ) L [ s g n t] 0 ( s g n t) e s td t 0 e s td t 1 s e s t0 1 s ,Re(s) 0
即 : L[sgnt]1,Re(s)0; s
(3)L [1]estdt1est
0
s
0 1 s,
此性质使我们有可能将函数的微分方程转化为的代数方程, 因此它对分析线性系统有重要的作用.
2020/12/25
h
10
• 例3.求 解 微 分 方 程 y ( t ) 2 y ( t ) 0 , y ( 0 ) 0 ,y ( 0 ) .
解:令 Y(s)L[y(t)],
对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有: L [y(t)2y(t)]L [0],
证明:由定义 L[f(t)]f(t)esdt 0
f(t)e sd t f(t)e sd t
0
f(t)esdt (令t u)
f(u)es(u)du 0
es f(u)esuduesF(s). 0
2020/12/25
h
17
•
例7.
求函数 u(t ) 10,,
t 的拉氏变换. t
解:已知 L[u (t )] 1 , 由延迟性知
s
L[u(t)]es 11es.
ss
• 例8. 求函数 f(t)u(3t5) 的拉氏变换.
解:因为 u(3t5)u[3(t5)]u(t5), L[u (t )] 1
3
3
s
所以 L[u(3t5)]L[u(t5)]1e5 3s.
3s
2020/12/25
h
18
➢ 五、周期函数的拉氏变换
设 f (t),t 0 是 [ 0 , ) 内 以 T 为 周 期 的 周 期 函 数 , 且 f(t)在 一 个 周 期 内
高等数学上册第七章课件.ppt

y C2 ex ,再利用 y (0) = 1 得 C2 1, 故所求曲线方程为
第四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小结 可降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 降阶法
逐次积分
令 y p(x) ,
令 y p(y) ,
第五节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n 阶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n) a1(x) y(n1) an1(x) y an (x) y f (x) f (x) 0 时, 称为非齐次方程 ; f (x) 0 时, 称为齐次方程.
第四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例 求解 解
代入方程得
则 y d p d p dy p d p dx dy dx dy
两端积分得 ln p ln y ln C1 , 即 p C1y,
(一阶线性齐次方程)
故所求通解为
第四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例
解初值问题
y e2y 0 y x 0 0 ,
y p(x) y q(x) y f (x), 为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复习: 一阶线性方程 y P(x) y Q(x)
通解:
y
C
e
P(x)d
x
eP(x)d x
Q(x) eP(x)d x dx
齐次方程通解Y 非齐次方程特解 y
第五节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线性齐次方程解的结构
定理 若函数 y1(x), y2 (x) 是二阶线性齐次方程 y P(x) y Q(x) y 0
的两个解, 则 y C1y1(x) C2 y2 (x)
也是该方程的解. (叠加原理)
证 将 y C1y1(x) C2 y2 (x) 代入方程左边, 得 [C1y1 C2 y2 ] P(x)[C1y1 C2 y2 ]
高数第七章

∂x ∂x 0 = f u ⋅ ( + 1) + f v ⋅ ( xz + yz ), ∂y ∂y
整理得
∂x f u + xzf v , =− ∂y f u + yzf v
12
例5 设φ(u,v) 具有连续的偏导数,证明由方程 , 具有连续的偏导数, φ(cx-az,cy-bz)=0 - , - ∂z ∂z + b = c. 确定的函数z=f (x,y) ,满足 a 确定的函数 证明 方法一 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方程的两端对x 方程的两端对 求导有
∂v ∂u x ∂x − y ∂x = − u x −y 2 2 J= =x +y , , y x ∂u ∂v y +x = −v ∂x ∂x
∂z Fx + Fz = 0, ∂x
∂z Fy + Fz = 0. ∂y
Fy Fx ∂z ∂z , . =− =− Fz Fz ∂x ∂y 注 对于 ( x1 , x 2 ,Lxn , z) = 0所确立的 F
Fxi ∂z =− Fz ∂xi
z = z( x1 , x 2 ,Lxn ),
i = 1,2,Ln.
于是有
∂z ∂z acφ + bcφ u v a +b = = c. ∂x ∂y aφ + bφ u v
14
方法二 公式法 记φ(cx-az,cy-bz)=F (x,y,z),则 - , - , Fx=cφu,Fy=cφv,Fz=-aφu-bφv -
Fx cφ ∂z u =− = , Fz aφ + bφ ∂x u u
2 2
则
1 2 x + 2 y ⋅ y′ = 2 2 2 x +y
大一高数课件第七章 7-6-1

x 2 y 2 1, 是一个圆, 则交线 C 在 xoy 面上的投影为 z 0.
2 2 所求立体在 xoy 面上的投影为 x y 1.
空 间 立 体
四、小结
空间曲线的一般方程、参数方程.
F ( x, y, z ) 0 G ( x , y , z ) 0
空 间 立 体
曲 面
例3
设一个立体,由上半球面 z 4 x 2 y 2 和 z 3( x 2 y 2 ) 锥面所围成, 求它在 xoy 面上的投影.
解
z 4 x2 y2 , 半球面和锥面的交线为 C : z 3( x 2 y 2 ),
消去 z 得投影柱面 x 2 y 2 1,
2 2 6 、旋转抛物面 z x y ( 0 z 4 )
在 xoy 面的投影为__________, 在 yoz 面的投影为____________, 在 zox 面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
二、画出下列曲线在第一卦限的图形: z 4 x 2 y 2 1、 x y 0 x2 y2 a2 2、 2 2 2 x z a
3 x cos t 2 3 cos t ,( 0 t 2 ) . 三、 y 2 z 3 sin t y x 2 2 2 x y a z b arcsin z b arccos a , a. 四、 , z 0 x 0 y 0 2 2 2 2 五、 x y ax; z ax a , x 0, z 0 .
R( y , z ) 0 x0 T ( x , z ) 0 y0
机动
目录
上页
《高等数学(下册)》课件 高等数学 第7章

列条件:
0) 满足下
(1)un1 un (n 1,2 ,3, ) ;(2)lnim un 0 , 则级数收敛,且其和 S u1 。
例2 判别以下级数的敛散性:
(1) (1)n
n 1
1 n
;(2)
n 1
(1)n1
n 2n 1
;
解
(1)该级数为交错级数。因为
un1
1 n 1
1 n
un
,且
lim
un
1 3n 2
1 3n
1
,而级数
是发散的,由比较审
n1 3n
敛法可知,级数 1 发散。
n1 3n 2
(2)因为
un
1 n2n
1 2n
,而几何级数
1 2n
n 1
是收敛的,由比
较审敛法可知,级数
1 n1 n2n
收敛。
1
1
(3)因为 un (n 1)(n 3) n2
1
,而
p-
级数
1 5
1 8
1 9
1 16
1 2k 1
1
1 2k 1
2
1 2k
1
1 2
1 2
1 2
1 2
1 1 k . 22
由于k可以任意大,所以数列Sk 无界,从而部分和数列Sk 也
无界,因此调和级数 1 是发散的。
n1 n
定理1
对于 p- 级数
1 np
n 1
( p 0),当
p 1
,1 3
,由性质2可知,
级数
1
发散。
n1 n 3
性质3(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若级数 un 收敛,则它的一般项 n 1
0) 满足下
(1)un1 un (n 1,2 ,3, ) ;(2)lnim un 0 , 则级数收敛,且其和 S u1 。
例2 判别以下级数的敛散性:
(1) (1)n
n 1
1 n
;(2)
n 1
(1)n1
n 2n 1
;
解
(1)该级数为交错级数。因为
un1
1 n 1
1 n
un
,且
lim
un
1 3n 2
1 3n
1
,而级数
是发散的,由比较审
n1 3n
敛法可知,级数 1 发散。
n1 3n 2
(2)因为
un
1 n2n
1 2n
,而几何级数
1 2n
n 1
是收敛的,由比
较审敛法可知,级数
1 n1 n2n
收敛。
1
1
(3)因为 un (n 1)(n 3) n2
1
,而
p-
级数
1 5
1 8
1 9
1 16
1 2k 1
1
1 2k 1
2
1 2k
1
1 2
1 2
1 2
1 2
1 1 k . 22
由于k可以任意大,所以数列Sk 无界,从而部分和数列Sk 也
无界,因此调和级数 1 是发散的。
n1 n
定理1
对于 p- 级数
1 np
n 1
( p 0),当
p 1
,1 3
,由性质2可知,
级数
1
发散。
n1 n 3
性质3(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若级数 un 收敛,则它的一般项 n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0 x x0
x x0
第七节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一、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极限为零的变量称为无穷小.
定义 1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不论它多么小), 总 存 在 正 数 ( 或 正 数 X ), 使 得 对 于 适 合 不 等 式
0 x x 0 ( 或 x X ) 的一切 x , 对应的函数值
(2)切勿将 lim f ( x ) 认为极限存在.
x x0
(3)无穷大是一种特殊的无界变量,但是无 界变量未必是无穷大.
关于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有如下定理
定理1 在同一过程中,无穷大的倒数为无穷小; 恒不为零的无穷小的倒数为无穷大. 证
设 lim f ( x ) .
x x0
0, 0, 使得当0 x x 0 时 1 1 恒有 f ( x ) , 即 . f ( x) 1 当x x 0时, 为无穷小. f ( x)
2 2
定义:设, 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无 穷小, 且 0.
(1) 如果 lim 0,就说 是比 高阶的无穷小, 记作 o( );
( 2 ) 如果 lim ,就说 是比 低阶的无穷小. ( 3) 如果 lim C 0, 就说 与 是同阶的无穷小; 特殊地, 如果 lim 1, 则称 与 是等价的无穷小; 记作 ~ ;
反之, 设 lim f ( x ) 0, 且 f ( x ) 0.
x x0
M 0, 0, 使得当0 x x 0 时 1 恒有 f ( x ) , M
1 由于 f ( x ) 0, 从而 M. f ( x)
1 当x x 0时, 为无穷大. f ( x)
x 0
x
三、无穷小量的比较
1 例如, 当x 0时, x , x , sin x , x sin 都是无穷小. x 2 x 2 lim 0 , x 比3 x要快得多; 观 x0 3 x 察 各 lim sin x 1, sin x与x大致相同 ; 极 x0 x 1 2 限 x sin 1 x 0 lim lim sin 不存在. 不可比. 2 x0 ( 型)x 0 x x 0 极限不同, 反映了趋向于零的“快慢”程度不 同.
x x0
lim f ( x ) (或 lim f ( x ) ).
x
特殊情形:正无穷大,负无穷大.
x x0 ( x )
lim f ( x ) (或 lim f ( x ) )
x x0 ( x )
注意 (1)无穷大是变量,不能与很大的数混淆;
(4) 如果 lim k C 0, k 0, 就说 是 的 k 阶的 无穷小.
例如,
x2 lim 0, x 0 3 x
sin x lim 1, x 0 x
即 x o( 3 x ) ( x 0).
2
当 x 0 时,x 2 是比 3 x 高阶的无穷小;
即 sin x ~ x ( x 0).
当 x 0 时, sin x 与 x 是等价无穷小.
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定理 2
x x0
lim f Biblioteka x ) A f ( x ) A ( x ),
其中 ( x ) 是当 x x 0 时的无穷小.
证 必要性 设 lim f ( x ) A, 令 ( x ) f ( x ) A, x x
1 y x 1
二、无穷小量的性质
无穷小量有下列性质: 性质1 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2 常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3 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乘积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4 有界变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 sin x 例2 求 lim x x 1 1 x sin x 1, 0 ,即 解: 由于lim 时, 为无穷小量而 x x x sin x 0 即sin x为有界变量,根据性质4,有 lim x x 1 x sin 例3 求 lim x 0 x 1 1 sin 1 解: 当 x 0 时,x 为无穷小量, x ,即sin 为有界 x 1 变量,所以有 lim x sin 0
意义 关于无穷大的讨论,都可归结为关于无穷小 的讨论.
1 例1 求 lim x 1 x 1
解: M 0. 要使 1 M , x 1
1 1 只要 x 1 , 取 , M M
1 1 1 . 当0 x 1 时, 就有 M . lim x 1 x 1 M x 1
f ( x ) 都满足不等式 f ( x ) ,
那末 称函数 f ( x ) 当 x x 0 (或 x )时为无穷小, 记作
x x0
lim f ( x ) 0 (或 lim f ( x ) 0).
x
例如,
lim sin x 0, 函数 sin x是当x 0时的无穷小. x 0
0
则有 lim ( x ) 0,
x x0
f ( x ) A ( x ).
充分性 设 f ( x ) A ( x ),
其中 ( x )是当x x 0时的无穷小,
则 lim f ( x ) lim ( A ( x )) A lim ( x ) A.
定义 2 设函数 f ( x )在 x 0 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或 x 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M (不论它多么大),总存在正数 (或正数 X ),使得对于
适合不等式 0 x x 0 (或 x X )的一切 x ,对应的 函数值 f ( x ) 总满足不等式 f ( x ) M , 则称函数 f ( x ) 当 x x 0 (或 x )时为无穷大,记作
1 lim 0, x x 1 函数 是当x 时的无穷小. x
n ( 1) n ( 1 ) lim 0, 数列{ }是当n 时的无穷小. n n n
注意 (1)无穷小是变量,不能与很小的数混淆;
(2)零是可以作为无穷小的唯一的数.
绝对值无限增大的变量称为无穷大.
x x0
第七节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一、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极限为零的变量称为无穷小.
定义 1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不论它多么小), 总 存 在 正 数 ( 或 正 数 X ), 使 得 对 于 适 合 不 等 式
0 x x 0 ( 或 x X ) 的一切 x , 对应的函数值
(2)切勿将 lim f ( x ) 认为极限存在.
x x0
(3)无穷大是一种特殊的无界变量,但是无 界变量未必是无穷大.
关于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有如下定理
定理1 在同一过程中,无穷大的倒数为无穷小; 恒不为零的无穷小的倒数为无穷大. 证
设 lim f ( x ) .
x x0
0, 0, 使得当0 x x 0 时 1 1 恒有 f ( x ) , 即 . f ( x) 1 当x x 0时, 为无穷小. f ( x)
2 2
定义:设, 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无 穷小, 且 0.
(1) 如果 lim 0,就说 是比 高阶的无穷小, 记作 o( );
( 2 ) 如果 lim ,就说 是比 低阶的无穷小. ( 3) 如果 lim C 0, 就说 与 是同阶的无穷小; 特殊地, 如果 lim 1, 则称 与 是等价的无穷小; 记作 ~ ;
反之, 设 lim f ( x ) 0, 且 f ( x ) 0.
x x0
M 0, 0, 使得当0 x x 0 时 1 恒有 f ( x ) , M
1 由于 f ( x ) 0, 从而 M. f ( x)
1 当x x 0时, 为无穷大. f ( x)
x 0
x
三、无穷小量的比较
1 例如, 当x 0时, x , x , sin x , x sin 都是无穷小. x 2 x 2 lim 0 , x 比3 x要快得多; 观 x0 3 x 察 各 lim sin x 1, sin x与x大致相同 ; 极 x0 x 1 2 限 x sin 1 x 0 lim lim sin 不存在. 不可比. 2 x0 ( 型)x 0 x x 0 极限不同, 反映了趋向于零的“快慢”程度不 同.
x x0
lim f ( x ) (或 lim f ( x ) ).
x
特殊情形:正无穷大,负无穷大.
x x0 ( x )
lim f ( x ) (或 lim f ( x ) )
x x0 ( x )
注意 (1)无穷大是变量,不能与很大的数混淆;
(4) 如果 lim k C 0, k 0, 就说 是 的 k 阶的 无穷小.
例如,
x2 lim 0, x 0 3 x
sin x lim 1, x 0 x
即 x o( 3 x ) ( x 0).
2
当 x 0 时,x 2 是比 3 x 高阶的无穷小;
即 sin x ~ x ( x 0).
当 x 0 时, sin x 与 x 是等价无穷小.
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定理 2
x x0
lim f Biblioteka x ) A f ( x ) A ( x ),
其中 ( x ) 是当 x x 0 时的无穷小.
证 必要性 设 lim f ( x ) A, 令 ( x ) f ( x ) A, x x
1 y x 1
二、无穷小量的性质
无穷小量有下列性质: 性质1 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2 常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3 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乘积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4 有界变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 sin x 例2 求 lim x x 1 1 x sin x 1, 0 ,即 解: 由于lim 时, 为无穷小量而 x x x sin x 0 即sin x为有界变量,根据性质4,有 lim x x 1 x sin 例3 求 lim x 0 x 1 1 sin 1 解: 当 x 0 时,x 为无穷小量, x ,即sin 为有界 x 1 变量,所以有 lim x sin 0
意义 关于无穷大的讨论,都可归结为关于无穷小 的讨论.
1 例1 求 lim x 1 x 1
解: M 0. 要使 1 M , x 1
1 1 只要 x 1 , 取 , M M
1 1 1 . 当0 x 1 时, 就有 M . lim x 1 x 1 M x 1
f ( x ) 都满足不等式 f ( x ) ,
那末 称函数 f ( x ) 当 x x 0 (或 x )时为无穷小, 记作
x x0
lim f ( x ) 0 (或 lim f ( x ) 0).
x
例如,
lim sin x 0, 函数 sin x是当x 0时的无穷小. x 0
0
则有 lim ( x ) 0,
x x0
f ( x ) A ( x ).
充分性 设 f ( x ) A ( x ),
其中 ( x )是当x x 0时的无穷小,
则 lim f ( x ) lim ( A ( x )) A lim ( x ) A.
定义 2 设函数 f ( x )在 x 0 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或 x 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M (不论它多么大),总存在正数 (或正数 X ),使得对于
适合不等式 0 x x 0 (或 x X )的一切 x ,对应的 函数值 f ( x ) 总满足不等式 f ( x ) M , 则称函数 f ( x ) 当 x x 0 (或 x )时为无穷大,记作
1 lim 0, x x 1 函数 是当x 时的无穷小. x
n ( 1) n ( 1 ) lim 0, 数列{ }是当n 时的无穷小. n n n
注意 (1)无穷小是变量,不能与很小的数混淆;
(2)零是可以作为无穷小的唯一的数.
绝对值无限增大的变量称为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