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经典案例
《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第8章 定价策略

第8章定价策略案例1休布雷公司的定价策略休布雷公司在美国伏持加酒的市场中,属于营销出色的企业,他们生产的史密诺夫酒在伏特加酒的市场占有率中达23%。
60年代,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伏特加酒,其质量不比罗密诺夫酒低,而每瓶酒的价格却比史密诺夫酒低I 美元。
按照惯例,休布雷公司面前有三条对策可用:第一.降低1美元,以保住市场占有率。
第二,维持原价.通过增加广告费用和推销支出与竞争对手竞争。
第三,维持原价,听任市场占有率降低。
由此看来,不论休布雷采取上述哪种策略,都很被动,似乎将是输定了。
但是,该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经过深思熟虑后,却采取了令人们大吃一惊、意想不到的第四种策略。
那就是.将史密诺夫酒的价格再提高一美元,同时推出一种与竞争对手的新伏待加价格一样的瑞色加酒和另一种价格更低的波波酒。
思考与讨论题:1.你对第四种策略怎样评价?2.休布雷公司定价会使其目标市场策略发生变化吗?案例2136手机和139手机的客户群划分2001年广州市场中国移动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两种通信服务,136手机通话时间收费标准为0.6元/分钟,免月租;139手机通话时间收费标准为0.4元/分钟,月租50元。
问题思考:试问作为广州市消费者应该如何决策?这对手机服务商有何启示?分析如下:一般的分析研究会指出,每月应酬多手机费用多的人比如商务人士应使用有月租但每分钟话费低的139手机,应酬少每月手机费用少的人如学生,家庭主妇应选择使用136手机。
这样的分析建议固然有道理,但还是有所欠缺,因为这种分析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
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深究,即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帮助消费者进行精确决策。
如下示。
设消费者每月手机费用为y元(为使问题简化,忽略手机接听话费),每月通话时间为t分钟,据上述已知条件可知136手机用户每月通话费用:y=0.6t。
①139手机用户每月通话费用:y=50+0.4t。
②现联立①②方程式可得t=250(分钟),y=150(元)由此,我们对消费者的建议是:当消费者月话费小于150元或月通话时间在250分钟以内时,使用136手机较划算。
市场定价策略案例

市场定价策略案例有时候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定价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合理的定价策略是实现盈利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探讨一些市场定价策略案例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定合适的定价策略。
案例一:豪华汽车市场在豪华汽车市场,定价策略通常是基于品牌的声誉和产品的独特价值来确定的。
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是一家享有很高声誉的豪华汽车制造商,他们的定价策略通常基于产品的高品质和先进技术。
他们的车型价格较高,以满足高收入客户的需求,并确保他们在市场上保持独特性和排他性。
案例二:电子产品市场在电子产品市场,定价策略通常是基于供需关系和竞争状况来确定的。
例如,苹果公司是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他们的定价策略经常与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他们的产品价格较高,但他们通过提供优质用户体验和独特设计的产品来吸引高端市场。
案例三:航空公司市场在航空公司市场,定价策略通常由需求量、航线竞争以及其他因素来确定。
例如,廉航公司通常采用廉价定价策略来吸引预算有限的旅客。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将座位利用率最大化,并保持基本服务水平,减少附加服务的成本。
相比之下,高端航空公司通常定价较高,但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舒适性和额外的待遇。
案例四:快餐行业市场在快餐行业,市场定价通常基于目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竞争压力和产品成本。
例如,麦当劳和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品牌通常采用低价定价策略来吸引青少年和预算有限的消费者。
他们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和大规模经营来实现低价策略。
相反,高档快餐餐厅通常定价较高,以追求客户的高品质体验。
总结:市场定价是根据不同行业和产品特点制定的,它涉及到供需关系、竞争状况、品牌声誉和目标客户需求等多个因素。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应用有效的市场定价策略。
制定恰当的定价策略对企业的盈利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需要仔细研究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目标客户,以便做出明智的定价决策。
几种定价策略及其案例

定价策略及其案例(一)取脂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是针对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
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采用这种策略应具备以下条件:(1)新产品有足够的购买者而且愿意接受较高的价格。
(2)新产品仿制困难使得竞争者难以迅速进入市场。
(3)新产品与同类产品、替代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功能。
(4)新产品采取高价策略获得的利润足以补偿因高价造成需求减少所带来的损失。
案例:“柯达”如何走进日本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
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
他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l/2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
经过5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二) 销售时间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也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案例1:“无积压商品”的蒙玛公司蒙玛公司在意大利以“无积压商品”而闻名,其秘诀之一就是对时装分多段定价。
它规定新时装上市,以3天为一轮,凡一套时装以定价卖出,每隔一轮按原价削10%,以此类推,那么到10轮(一个月)之后,蒙玛公司的时装价就削到了只剩35%左右的成本价了。
这时的时装,蒙玛公司就以成本价售出。
因为时装上市还仅一个月,价格已跌到1/3,谁还不来买?所以一卖即空。
随行就市定价法案例

随行就市定价法案例随行就市定价法案例是指在市场竞争中,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灵活调整价格的一种定价策略。
下面将列举10个随行就市定价法案例,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 酒店行业:在旅游旺季,酒店通常会提高房价以满足需求,而在淡季则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客人入住。
2. 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变化,灵活调整机票价格。
在繁忙的节假日期间,机票价格通常会上涨,而在平日和淡季则会下降。
3. 电商平台:电商平台会根据商品的热度和库存情况,实时调整商品的价格。
热门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而滞销商品价格可能会下降,以促进销售。
4. 租车公司:租车公司根据季节和需求的变化,调整租车价格。
在旅游旺季,租车价格通常会上涨,而在淡季则会下降。
5. 餐饮行业:餐饮行业通常会根据节假日和特殊活动的变化,调整菜品的价格。
在节日期间,餐厅可能会推出特别套餐并提高价格。
6. 影院:影院通常会根据电影的热度和放映时间段的变化,调整电影票的价格。
热门电影的票价可能会上涨,而在平日和淡季则会下降。
7. 超市:超市会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量,调整商品的价格。
快过期的商品可能会打折销售,而热门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8. 出租车:出租车行业通常会根据交通拥堵和需求的变化,调整起步价和里程费。
在交通高峰期,出租车的价格通常会上涨。
9.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流量的变化,调整宽带和流量的价格。
高峰时段的价格可能会上涨,而低峰时段则会下降。
10.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根据被保险人的风险和需求的变化,调整保费的价格。
高风险的被保险人可能会面临更高的保费。
以上是10个随行就市定价法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
随行就市定价法的灵活性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
几种定价策略及其案例

几种定价策略及其案例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所采取的策略。
不同的定价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产品特性,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定价策略及其案例。
1.市场导向定价策略市场导向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来制定产品价格。
该策略通常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旨在通过价格来获得市场份额。
案例:麦当劳的定价策略。
麦当劳的产品价格通常与竞争对手相对接近,基本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
这种定价策略帮助麦当劳在竞争激烈的快餐市场中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之一2.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来制定价格。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成本控制严格的行业,企业希望通过定价来保证产品的盈利能力。
案例:华为的定价策略。
华为作为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产品定价上采用了成本导向的策略。
华为通常会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作为基础,然后加入合理的利润来制定产品价格。
3.差异化定价策略差异化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来制定不同的产品价格。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性的行业,帮助企业最大化利益。
案例:苹果的定价策略。
苹果在推出新款 iPhone 时采用了差异化定价策略。
苹果根据不同的存储容量和型号来设定不同的价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这种定价策略帮助苹果在高端市场中保持了较高的利润率。
4.套餐定价策略套餐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将多个相关产品或服务组合在一起,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
这种策略通常适用于企业拥有多种产品或服务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提高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案例:Netflix的定价策略。
Netflix是一家流媒体视频服务公司,它通过提供不同价格和不同观看设备限制的套餐,向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这种定价策略帮助Netflix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并提高了用户的留存率。
5.报价定价策略报价定价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竞标或招标进行报价来制定产品价格。
几种定价策略及其案例

定价策略及其案例(一)取脂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是针对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定价策略。
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
采用这种策略应具备以下条件:(1)新产品有足够的购买者而且愿意接受较高的价格。
(2)新产品仿制困难使得竞争者难以迅速进入市场。
(3)新产品与同类产品、替代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功能。
(4)新产品采取高价策略获得的利润足以补偿因高价造成需求减少所带来的损失。
案例:“柯达”如何走进日本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
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
他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l/2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
经过5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二) 销售时间差别定价即企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甚至不同钟点的产品或服务也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案例1:“无积压商品”的蒙玛公司蒙玛公司在意大利以“无积压商品”而闻名,其秘诀之一就是对时装分多段定价。
它规定新时装上市,以3天为一轮,凡一套时装以定价卖出,每隔一轮按原价削10%,以此类推,那么到10轮(一个月)之后,蒙玛公司的时装价就削到了只剩35%左右的成本价了。
这时的时装,蒙玛公司就以成本价售出。
因为时装上市还仅一个月,价格已跌到1/3,谁还不来买?所以一卖即空。
不同市场使用不同定价策略的例子

不同市场使用不同定价策略的例子
以下是 8 条关于不同市场使用不同定价策略的例子:
1. 在奢侈品市场,那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就像爱马仕的包包,价格高高在上,这就是为了凸显它的尊贵与独特,让那些追求极致品质和身份象征的人愿意一掷千金。
2. 咱再看看大众消费品市场,比如说超市里的日用品,价格就得亲民接地气呀!像汰渍的洗衣粉,实惠的价格才能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呀,这不就是薄利多销嘛!
3. 旅游旺季时的旅游市场,酒店价格可不就得水涨船高嘛!哎呀,那海边的度假村,在节假日的时候,价格涨得厉害,可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这就是抓住了消费者想享受旺季好时光的心理呀。
4. 电子产品市场就很不一样啦!新出的手机,一开始定价会比较高,这是为啥呢?这就跟刚上市的宝贝似的,得有个高姿态呀,后面慢慢降价来吸引更多人购买,多机智的策略!
5. 教育培训市场呢,会根据不同课程和受众来定价。
那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价格可能比较高,毕竟能学到真本事呀,而一些普及型的课程,价格就相对温和,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呢。
6. 二手车市场更是如此呀!同一款车,车况不同价格就差别好大呢,这不就跟人一样嘛,各有各的特点和价值,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价咯。
7. 药品市场,救命的药价格肯定不能乱来呀!但一些非急需的保健药品,定价就可以灵活一些,毕竟消费者的需求和承受能力不一样呀。
8. 艺术收藏品市场,哇塞,那真的是没有固定标准啦!一幅名画,可能被拍出天价,也可能因为找不到合适买家而价格平平,这定价策略可太有挑战性了。
我觉得呀,不同市场真的就得用不同定价策略,这样才能既赚到钱又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是吗?。
有效定价策略的成功案例分析

有效定价策略的成功案例分析有效的定价策略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情况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个成功案例,探讨不同企业如何运用有效的定价策略来取得商业成功。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定价策略苹果公司一直以高端产品和高价格而闻名,然而他们在市场上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创新产品,合理定价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苹果公司通过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确定了一种高级别的定价策略。
他们主要针对愿意为高质量产品买单的消费群体,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与高品质的品牌形象相匹配,从而形成高格调的产品和服务形象。
这种定价策略不仅使苹果公司获得了高利润率,还加强了产品的独特性和稀缺性。
案例二:亚马逊的动态定价策略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其成功定价策略是基于动态定价原则的运用。
亚马逊不断分析和调整竞争对手的价格、产品需求和供应情况,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定价调整。
他们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精确计算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定价策略。
亚马逊的动态定价策略使他们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最大程度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案例三:沃尔玛的低价定价策略沃尔玛以其低廉的价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他们采用的是一种低价定价策略。
沃尔玛凭借其庞大的采购规模和供应链优势,实现了商品成本的降低,并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产品价格的竞争优势。
沃尔玛的低价定价策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提高了市场份额,并通过大规模销售实现了良性循环。
虽然沃尔玛的利润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其高销量和高市场份额,实现了整体利润的增长。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在定价策略上的成功经验。
苹果公司通过高级别的定价策略,打造了高品质和高价格形象。
亚马逊运用动态定价策略,以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来满足市场需求。
沃尔玛采用低价定价策略,以规模效应实现了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增长。
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目标市场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1:1990年,当索尼在日本市场首先引入高清晰度彩电(HDTV)时,这个高科技产品价值43000美元,这种电视机定位于哪些可以为高科技负担高价格的顾客。
其后的三年,索尼不断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到1993年,日本顾客只要花费6000美元就可以购得一台28英寸的高清晰度彩电。
2001年,日本顾客仅需2000美元就可以买到40英寸的高清晰度彩电,而这个价格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
索尼以此种方式从不同的顾客群中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利润。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企业定价,就是企业依据产品成本、市场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影响因素,为其产品制定适宜的价格,使其产品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市场接受的过程。
产品定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是当今每一个企业都面对的问题。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价格已不是市场接受程度的主要因素。
但是,它仍然是关系企业产品和企业命运的一个重要筹码,在营销组合中,价格是唯一能创造利润的变数。
价格策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企业产品的销量、企业的盈利,关系着企业和产品的形象。
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掌握定价的原理、方法和技巧。
实例2: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主产品必须附属产品配合使用,比如照相机(附属产品)和胶卷(主产品),照相机和胶卷配套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满足人们照相留念的需求,它们就是连带品。
因而在定价上,不能把主附产品分离考虑,而应组合考虑。
通常,主附产品定价策略是,将附属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利用主产品的高额加成或大量消费来增加利润。
在服务行业中,这种策略叫两部分定价,即将服务分成固定费用和可变的使用费。
其定价策略是使固定的费用低到足以吸引人使用其服务,从可变使用费中获取利润。
如游乐园通常收取较低的入场费,期望通过场内的各种可选消费获利。
实例3:在比利时的一间画廊里,一位美国画商正和一位印度画家在讨价还价,争辩得很激烈。
其实,印度画家的每副画底价仅在10~100美元之间。
但当印度画家看出美国画商购画心切时,对其所看中的3幅画单价非要250美元不可。
美国画商对印度画家敲竹杠的宰客行为很不满意,吹胡子瞪眼睛要求降价成交。
印度画家也毫不示弱,竞将其中的一幅画用火柴点燃,烧掉了。
美国画商亲眼看着自己喜爱的画被焚烧,很是惋惜,随即又问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
印度画家仍然坚持每副画要卖250元。
从对方的表情中,印度画家看出美国画商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价格。
这时,印度画家气愤地点燃火柴,竟然又烧了另一幅画。
至此,酷爱收藏的画商再也沉不住气了,态度和蔼多了,乞求说“请不要再烧最后一幅画了,我愿意出高价买下。
"最后,竟以800美元的价格成交。
实例4: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70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即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挤垮了其他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
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
对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不重价的倾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与富士竞争的策略。
他们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1/2的价格销售柯达胶片。
经过五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
实例5:哈尔滨某商场规定,商场的某些商品早上9点开始,每一个小时降价10%,特别在午休时间及晚上下班时间商品降价幅度较大,吸引了大量上班族消费,在未延商场营业时间的情况下,带来了销售额大幅度增加的好效果。
实例6: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价格尾数的微小差别,能够明显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一般认为,伍元以下的商品,末位数为9最受欢迎,伍元以上的商品末位数为95效果最佳;百元以上的商品,末位数为98、99最为畅销。
尾数定价法会给消费者一种经过精心计算的,最低价格的心理感觉;有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一种是原价打了折扣,商品便宜的感觉;同时,顾客在等待找零钱的期间,也可能会发现和选购其他商品。
实例7:金利来领带,一上市就以优质、高价定位,对质量有问题的金利采领带他们决不让上市销售,更不会降价处理。
给消费者这样的信息,即金利来领带绝对不会有质量问题,低价销售的金利来绝非真正的金利来产品。
从而很好地维护了金利来的形象和地位。
德国的奔驰轿车,售价二十万马克;瑞士莱克司手表,价格为五位数;巴黎里约时装中心的服装,一般售价二千法郎;我国的一些国产精品也多采用这种定价方式。
当然,采用这种定价法必须慎重,一般商店、一般商品滥用此法,弄不好会失去市场。
实例8:北京地铁有家每日商场.每逢节假日都要举办“一元拍卖活动”,所有拍卖商品均以一元起价,报价每次增加五元,直至最后定夺。
但这种由每日商场举办的拍卖活动由于基价定得过低,最后的成交价就比市场价低得多.因此会给人们产生一种“卖得越多.赔的越多”的感觉。
岂不知,该商场用的是招徕定价术.它以低廉的拍卖品活跃商场气氛,增大客流量,带动了整个商场的销售额上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此术所选择的降价商品.必须是顾客都需要、而且市价为人们所熟悉的才行。
实例9:对于质量较高的茶叶,就可以采用这种定价方法,如果某种茶叶为500克150元,消费者就会觉得价格太高而放弃购买。
如果缩小定价单位,采用每50克为15元的定价方法,消费者就会觉得可以买来试一试。
如果再将这种茶叶以125克来进行包装与定价,则消费者就会嫌麻烦而不愿意去换算出每500克应该是多少钱,从而也就无从比较这种茶叶的定价究竟是偏高还是偏低。
实例10:沃尔玛能够迅速发展,除了正确的战略定位以外,也得益于其首创的“折价销售”策略。
每家沃尔玛商店都贴有“天天廉价”的大标语。
同一种商品在沃尔玛比其他商店要便宜。
沃尔玛提倡的是低成本、低费用结构、低价格的经营思想,主张把更多的利益让给消费者,“为顾客节省每一美元”是他们的目标。
沃尔玛的利润通常在:30%左右,而其他零售商如凯马特利润率都在一45%一左右。
公司每星期六早上举行经理人员会议,如果有分店报告某商品在其他商店比沃尔玛低,可立即决定降价。
低廉的价格、可靠的质量是沃尔玛的一大竞争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顾客。
实例11:日本人盛行穿布袜子,石桥便专门生产经销布袜子。
当时由于大小、布料和颜色的不同,袜子的品种多迭100多种,价格也是一式一价,买卖很不方便。
有一次,石桥乘电车时,发现无论远近,车费一律都是0 05日元。
由此他产生灵感,如果袜子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必定能大开销路。
然而当他试行这种方法时,同行全都嘲笑他。
认为如果价格一样,大家便会买大号袜子,小号的则会滞销,那么石桥必赔本无疑。
但石桥胸有成竹,力排众议,仍然坚持统一定价。
由于统一定价方便了买卖双方,深受顾客欢迎,布袜子的销量迭到空前的数额。
实例12:某服装店对某型号女装制定三种价格:260元、340元、410元,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低、中、高三个档次,人们在购买时,就会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选择不同档次的服装。
如果一味地定成一个价格,效果就不好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相邻两种型号的商品价格相差大、买主多半会买便宜的;如果价格相差较小,买主倾向于买好的。
实例13:2001年3月份,就在彩电市场大打价格战,空调降价的风声也越来越紧时,科龙却一反常态,宣布全面上调其冰箱的价格,在业界引起普遍的关注。
科龙集团提价冰箱涉及20余款.尽管最高升幅达到8%,平均升幅4 5%,然而市场销售却并未因此降温,经销商打款提货的销势更旺。
对于提价,科龙方面称有三点原因:(1)品牌拉力。
据权威评估机构最近公布的数据,科龙品牌价值达96.18亿元。
科龙集团最近加强传播攻势,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广告时段投标成功,并投入5000万元强化品牌传播.给其冰箱产品足够的拉力。
(2)好卖的产品当然提价。
科龙、容声冰箱去年发起技术战,投下巨额资金,开发新品,两大品牌冰箱一、二月销售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部分市场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科龙集团冰箱营销本部“顺应经济规律”对20余款新品提价。
(3)冰箱提价后,市场反应良好,提价自然要坚持。
细究下去,科龙对提价其实早有准备,由于几大巨头之间的默契,国内冰箱市场多年来波澜不惊,少有价格战的身影。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30余家国家定点冰箱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台以上,而市场对冰箱的年需求量为1200台,年需求增长10%左右。
在如此供大于求的状态下,国产合资品牌一直暗中较劲,抢夺市场。
科龙旗下的容声冰箱在全国冰箱行业销量第一的位置已经连续保持了9年,早有海尔、新飞、美菱虎视眈眈,更有伊莱克斯、西门子两大合资品牌在一、二级零售市场上蚕食国产品牌的零售份额。
对此,科龙2000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冰箱价格大战做足准备。
实例14:休布雷公司在美国伏特加酒的市场上,属于营销出色的公司,其生产的史密{孝夫酒,在伏特加酒的市场占有率迭23%.。
60年代,另一家公司推出一种新型伏特加酒,其质量不比史密诺夫酒低,每瓶价格却比它低一美元。
按照惯例,休布雷公司有3条对策可选择:(1)降低一美元,以保住市场占有率;(2)维持原价,通过增加广告费用和销售支出来与对手竞争。
(3)维持原价,听任其市场占有率降低。
由此看出,不论该公司采取上述哪种策略,休布雷公司都处于市场的被动地位。
但是,该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经过深思熟虑后,却采取了对方意想不到的第4种策略。
那就是,将史密诺夫酒的价格再提高1美元,同时推出一种与竞争对手新伏特加酒价格一样的瑞色加酒和另一种价格更低的波波酒。
这一策略,一方面提高了史密诺夫酒的地位,同时使竞争对手新产品沦为一种普通的品牌。
结果,休布雷公司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利润大增。
实际上,休布雷公司的上述3种产品的味道和成分几乎相同,只是该公司懂得以不同的价格来销售相同的产品策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