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 [2024·原创]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6分)对母亲的牵挂,是乡愁中最浓烈的爱。

小时候,我时常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望着皎.洁的月光,任由母亲讲的故事在脑畔.回响。

对我来说,母亲就如小河,有着清澈的眼睛、________(A. 宁静 B. 恬静)的脸庞,她常常宽wèi 我,让我心安。

母爱如水,它不磅bó,但润物无声。

可是当那首“母亲,母亲……”的音乐________(A. 半途而废 B. 戛然而止)时,原本似乎近在咫尺的母亲,原来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皎.洁( ) ②脑畔.( ) ③宽wèi( ) ④磅bó(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2分)2. [2024·原创]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 怠慢船蓬宛转悠扬扫墓完毕B. 喘气糜子天南海北红旗飘扬C. 躁热战栗大彻大悟叹为观止D. 争讼思慕张灯结彩人情事故3. 下列各项中,对语病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理解、辨认、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

(将“辨认”放在“理解”前)B. 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去掉“约”或“左右”)C. 当主持人介绍到快递小哥刘阔的名字时,立刻站起身,面对镜头与全球收看春晚的观众们打着招呼。

(在“立刻”前加上“他”)D. 他的演讲感染了每一个人,现场传出一阵阵掌声和笑容。

(将“感染”改为“感动”)4. [2022·赣州月考]巧妙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一项技巧,下列填入情境中的应对,最巧妙的一项是( )(3分)一天,瘦削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先生遇到一个大腹便便的商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行.辈(háng)冗.杂(rǒng)糜.子(méi)熙.熙然(xī)B.脑畔.(pàn) 瞳.仁(tónɡ)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C.羁.绊(jī) 怠.慢(dài)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D.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怅.惘(cháng) 马前卒.(z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偏辟登时燎原人情事故B.思慕严峻震憾千呼万唤C.欺侮搏击亢奋叹为观止D.吩咐油馍斡旋兴高彩烈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在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归省.(xǐnɡ) 行辈幽悄.寂静(qiāo) 积极涌跃B.家眷.(juàn) 亢奋一马当.先(dānɡ) 惊心动魄C.助兴.(xīnɡ) 撺掇戛.然而止(jiá) 兴高彩烈D.纠葛.(ɡě) 吁气情不自禁.(jīn) 大切大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几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糜子(mí)延安(yán)柳林铺(pù)树梢(shāo)B.心窝(wō)白羊肚(dù)油馍(mó)脑畔(pàn)C.肩膀(bǎng)眼眶(kuāng)登时(dēng)赤卫军(chì)D.高潮(cháo)一盏(zhǎn)明镜(jìng)气喘(chuǎn)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多么热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强健飞扬急促闪射B.强健急促闪射飞扬C.急促闪射飞扬强健D.急促飞扬闪射强健3.下列含有“灯”的对联中与元宵节无关的一项是()(2分)A.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B.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C.有能有热,小小晶球点燃万家灯火利国利民,支支虹管放出满室光明D.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去掉“之一”)B.朱婷虽然在排球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将“虽然”改为“不但”)C.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

(删掉“不断”)D.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

(在句尾加上“任务”)5.为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如果我们用一颗有所求的心面对所有事情,那么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烦恼的盒子。

②我们总是找种种借口去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自私狭隘。

③我们的烦恼更多是来自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④学会满足,学会放弃,烦恼就会远离我们。

⑤生活里,我们往往不经意就被烦恼包围。

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②③C.⑤②④③①D.⑤③②①④6.综合性学习。

(17分)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基础)(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基础)(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基础)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踢胆怯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B.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C.母亲便勉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D.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厦门连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B.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C.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充足的论据,切忌不要无中生有,随意编造。

D.《水浒传》之所以精彩的原因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情节。

4.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

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④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③①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5.文学常识填空。

(8分)(1)《社戏》的体裁是___。

这篇课文的作者___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等。

(2)社,在绍兴指_____。

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______”。

(3)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扮演______,小旦扮演______,老旦扮演老年女子,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小丑扮演______。

6.学习了《社戏》一文后,班级举行“走进戏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二章》)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⑥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2)根据提示默写名句。

⑦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三峡》中总括春冬之景并点出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徜徉于桃花潭畔.,没有rǒng杂的羁绊和束缚。

【A】初夏的阳光有了些许暖意。

尽管同属江南且毗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蓦.然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色彩。

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

【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思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桃花潭畔.() rǒng()杂蓦.()然(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姓名:班级: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1、古诗文默写。

(7分)(1),胡为乎中露?(《式微》)(2)微君之躬,?(《式微》)(3),悠悠我心。

(《子衿》)(4),子宁不来?(《子衿》)(5)《子衿》中写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回走个不停的诗句是:,。

(6)古诗中,有好多诗句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请试着写出运用了夸张修辞的诗句:。

2、根据语境作答。

(6分)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使我们浏览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

“社戏”的好不在于戏的本身,而在于那jiǎo jié()的月光,从不A()“我”的平桥村人;《回延安》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陕北风情;“安塞腰鼓”捶响时气势磅确,结束时B( ),zhènhàn()人心;小小的“灯笼”寄寓着作者思慕的温情、豪壮的誓愿。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分)(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处。

(2分)怠慢懈怠戛然而止中道而止(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答:。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民俗是文化传承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

,,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民俗的变异”。

①当然,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②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③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等④比如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⑤而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A.②⑤④①③B.③②⑤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③④②①⑤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小说收录在三本文集中,它们分别是《呐喊》《彷徨》《野草》。

B.《儒林外史》所叙故事、人物假托为明代成化、万历时期,实则反映的是清代的社会生活。

C.唐代诗坛群星璀璨,前有“大李杜”,后有“小李杜”。

“大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13分)1、根据要求默写诗文。

(5分)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除下帽来,yóu guāng kějiàn(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②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wén zhōu zhōu(文绉绉)的。

③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hàn shǒu dī méi(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④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tuán jǐn cù(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3、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择两个词语,从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关于初中生活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80字以内)(4分)A组:茁壮鞭策丰硕津津乐道春华秋实沥尽心血心会神凝抑扬顿挫神采飞扬B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无论……都……既……又……虽然……但是……虽然初中生活只有短暂的三年,但是回首往事,我仍然难以忘怀:这三年中,我们像小树苗一样,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茁壮成长,在于同学的互相切磋中,一同品尝春华秋实,我们相信,进过努力,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四、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

长生猪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

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

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

后再见之,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①弭mǐ,耷拉。

②曩nǎnɡ,从前。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里有人畜一猪畜:养 B.见邻既而叟辄瞋目狂吼辄:就C.欲买而啖其肉啖:吃 D.既而憬然省曰既而:很久2、请将画线句子“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2 分)(1) [2023·安徽宿州期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中抒发主人公思念恋人,度日如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3·湖南张家界期中] 诗文寄情,《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露水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营造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

2. [2023·安徽]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3 分)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

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 分)云duān( ) 八旬.( )竹zhànɡ( ) 抖擞.( )(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下图),其中与文段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________(填序号)。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 分)A. 天竺收玉兔B. 流沙河收沙僧C. 三打白骨精(3)请从猪八戒、沙僧中任选一个人物,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句子。

(5 分)示例:孙悟空神通广大,勇敢无畏,是取经队伍的开路先锋。

3. [2023·河南洛阳期中] 你们班准备围绕“寻民俗之风”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0 分)材料一:近日,某中学开展“传承民俗喜迎端午”活动。

同学们体验制作香囊、旱地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

材料二:某年的端午节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有些景区推出了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保护文化遗产、欣赏民俗国风、涵养家国情怀成为假日旅游市场最大亮点。

材料三:商丘马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唢呐村”。

据县志记载,当地吹唢呐的历史已有400 多年。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吹唢呐。

村民马春风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唢呐村的事”,视频里,不管是一家人相聚吃饭还是田间地头偶遇,大家都能拿起各自的乐器,来一段即兴表演,高兴了还会现场跳一段舞。

下一步他考虑煽动更多村民参与唢呐的线上演出,让唢呐村的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也为村民们开辟一条致富新路。

(1)在制作手抄报时,你的同桌小文搜集并整理出以上三则材料,但他没有想出能够统领三则材料的标题,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 字以内)(3 分)(2)小文在校稿时发现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3 分)(3)小语觉得民俗早过时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 分)二、阅读(55 分)(一) [2023·上海长宁区一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22 分)番茄炒鸡蛋①他已经在剧团演了五六年的戏了,生活平淡而规律。

他的行当是文武丑,总是作为配角出现,闲起来甚至五六天都没有戏份儿。

多数时候,他还要扮成侍卫或是小厮,拄着棍子在后面杵着,一杵一个钟头。

听着鼓点,听着胡琴,他倒不累,就是思绪早飞到别处去了。

②他不禁怀念起在戏校师父给他讲戏的日子。

③他个子较常人矮些,人也长得机灵,一副嗓子清清亮亮,喊个号子,湖面上都能起阵涟漪。

师父说他“是个唱丑角儿的料”。

他也着实喜欢这个行当,爱逗人乐。

就算是练功累些,他也不怕,因为喜欢。

④他去师父家学戏,一待就是一整天,也说戏,也唠嗑儿,常常误了饭点。

师父就亲自下厨。

师父是极简朴的,通常是拌点儿面条。

他来了,就加一盘番茄炒鸡蛋,酸甜的。

生长在北方的他第一次吃这种口味。

“这里面为什么要搁糖?”他问师父。

⑤师父回答得很玄妙:“你看啊,生活是咸的,加点儿糖进去就中和了。

”⑥他太年轻,还不明白为什么“生活是咸的”。

其实,他吃过不少苦了。

自小学戏的孩子,有几个是没吃过苦头儿的?他十岁离家,和一帮师兄弟们出着晨功,踢着腿,翻着小翻就长大了。

那些日子,他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的,没有心事。

⑦但如今,他有些明白了。

他觉得丑角儿在剧团是受冷落的。

明明有着几出丑角儿大戏,却从来不排。

《杨门女将》里他是奸臣,《锁麟囊》里他是男扮女装的丫鬟,唤作梅香或是碧玉。

就连新排的交响乐京剧《赤壁》,他每天都跟全程,只一幕有词儿,还是“舌战群儒”中叫不上名的角色。

除此之外,他要跑整场的龙套。

他的那个角色名叫虞翻。

为此,他把《三国演义》翻了好几遍,却没看明白。

这人是谁啊?他很迷茫。

⑧他打电话给师父,本想发发牢骚,又觉得太矫情,纠结半天,最后来了一句:“师父,你那番茄炒鸡蛋是咋做的?”他私下试过,加一勺糖,没味儿;两勺糖,不甜;三勺,太甜了,除了甜没别的,不是师父做的味儿。

⑨师父笑道:“一勺盐,两勺糖。

”⑩“甜的为什么放盐?”他不解。

⑪“没有那勺盐垫底,甜味儿怎么发得出来呢?”师父说。

⑫他放下电话想,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⑬“喂,”师父在电话里喊他,“那个虞翻,好角色啊,出彩的。

你可要好好演!”⑭“师父怎么知道?”他想。

⑮师父当然知道。

师父早就知道!⑯一件红袍,一顶乌纱,乌纱旁边挂俩“翅膀”,脸上一抹白,他就上场了。

他一副穷酸样,指指戳戳,宽大的袖子一会儿甩上去,一会儿甩下来。

“……龙腾虎跃龙行虎步虎步龙行……轰轰隆隆,哎——是曹公……”台下笑了,他不敢笑,他的戏还没有结束。

他在心里笑。

“那刘备今已是山穷水尽,你孔明我看也黔驴技穷。

无奈何搬救兵你把巧舌弄,诳吴侯蹚浑水你你你……你移祸,移祸江东。

”他的词儿结束了,他的戏还要继续。

他屏气凝神....地立着。

⑰这出戏结束了,下一出,还要继续。

他是丑角儿,多数时候演配角,有时候也演主角。

他再也没有忘记过自己在一场戏中的定位,他也将永远记得师父的番茄炒鸡蛋的秘诀。

⑱“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才是一出大戏;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是人生。

”这些话,师父没有教过他,但是日子久了,他也就明白了。

(有删改) 4. 根据第②—⑰段的内容,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4 分)①___________,虽然练功辛苦,但无忧无虑。

在剧团演了五六年戏,虽然生活规律,但②_________。

受师父勉励后,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5. 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极言他外形、声音条件优越,在戏曲表演方面有天赋。

B. 交代了他在戏曲表演方面有浓厚的兴趣。

C. 与前后文交代的他总演配角的境遇形成反差。

D. 交代了他不想演丑角儿的原因,说明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

6. 联系上文,结合加点词说说第⑯段中的画线句的作用。

(4 分)7. 文中多次提到师父做的番茄炒鸡蛋,分别有怎样的含义?(6 分)8. 联系全文,分析第⑱段的妙处。

(6 分)(二)[2023·安徽合肥一模]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17 分)【材料一】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湖湘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其特色与湖南的地理、气候、物产密切相关,也与人文传统、湘人性格以及民族、民风、民俗密切相关。

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湖南物产的丰富性和饮食的多样性,也正因如此,湖湘大地才会出现这么多不同风味的美食。

(有删改) 【材料二】秦汉时,湖湘饮食文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从用料、烹调方法到风味都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使用原料之丰富,烹调方法之多彩,风味之鲜美,都是比较突出的。

据说,早在2000 多年前,湖湘一带流行的精肴美馔就有近百种,例如,仅肉羹一项就有5 大类24 种。

用纯肉烧的叫大羹,有9 种;用清炖的方法煮的清汤叫白羹,有牛白羹、鹿肉芋白羹等7 种;加芹菜烧的肉羹叫巾羹,有狗巾羹、雁巾羹等 3 种;用蒿烧的肉羹叫逢羹,有牛逢羹、羊逢羹、豕逢羹;用苦菜烧的肉羹叫苦羹,有狗苦羹和牛苦羹两种。

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烹食残留物等的研究表明,当时楚人已利用多种动植物烹制菜肴,并有炙、煎、蒸等多种烹调方法。

此外,当时的调味品也相当丰富,有酱、盐、醋、姜、桂皮等。

2000 多年前的这些烹调方法和调味品,至今大部分仍在湘菜的烹调加工技艺中沿用。

(有删改) 【材料三】长沙人爱吃苦味的东西,这个习俗可追溯到先秦。

《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长沙人喜“大苦”爱“辛甘”,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长沙人嗜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

湖南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人在暑气中感而为病,则为暑病,而苦能泻火、燥湿、健胃,所以人们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除湿、和胃。

长沙还有一些特定的“饮食语言”,老顾客到店里吃粉面时一般都能够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这些语言不仅简单明了,而且令人印象深刻,出错率就会降低,比如“宽汤少油”就是要汤多油少的意思;“重油”就是要多放点油;“轻挑”就是要求下的粉面的分量比平常少一些,相反“重挑”就是要求下的粉面的分量比平常多一些。

(有删改) 【材料四】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名录共185 项,扩展项目名录共140 项,湖南新添19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其中岳阳的君山银针茶、长沙臭豆腐等制作技艺登上国家非遗榜。

9. 阅读以上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从《楚辞·招魂》中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长沙人喜“大苦”爱“辛甘”的习俗由来已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