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下注释答案解析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⑥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考点(解析版)

①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②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降职为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却仍然乐观、豁达。
本文便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答案】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比较两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答案】二.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
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蛋(yín)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补充:1.本文的主旨句是。
【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苏轼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的?文中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来?【答案】①愉悦。
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可体现。
②孤独。
从“念无与为乐者”的知音难求中可体现。
③沉醉。
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可体现。
3.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子。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庭院的月光比作一池清水,把庭院中交错的树枝比作水中的水藻、荇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空灵清澈。
点染了一个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023:中考预测(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29、【谓】为,是。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
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XXX】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
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荷】,肩负、扛。
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透露表现附和。
【杂然】。
纷纷地。
【许】,附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
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
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
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峻。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固执到了不成改变的田地。
【彻】。
灵通,这里指改变。
30、【不若】不如、比不上。
《周亚夫军细柳》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0、【曩】先前。
31、【固】必,一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翻译: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篇醉翁亭记(含答案解析)

第5篇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版本导航:◎统编九上第11课;◎语文八下第24课;◎苏教九上第22课。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今义:主意,心意(2)野芳.发而幽香古义:今义:香(3)佳木秀.而繁阴古义:今义:秀气、好看(4)非丝.非竹.古义:今义:丝线古义:今义:竹子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之者谁原意为:名字,在句中的意思为:②故自号.曰醉翁也原意为:名号,在句中的意思为:③至于负者歌.于途原意为:歌曲,在句中的意思为:(2)名词作状语①山.行六七里原意为:山峰,在句中的意思为: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原意为:翅膀,在句中的意思为:③杂然而前.陈者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原意为:欢乐,在句中的意思为:3.一词多义(1)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③把酒临.风(《岳阳楼记》)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2)谓:①太守自谓.也②太守谓.谁③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④予谓.菊(《爱莲说》)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3)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朝而往,暮而归.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4)发:①野芳发.而幽香②苍颜白发.③有时朝发.白帝(《三峡》)④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乐:①而乐.亦无穷也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重点实词(1)环.滁皆山也环:(2)其西南诸.峰诸:(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深:秀:(4)渐闻.水声潺潺闻:(5)峰回.路转回:(6)饮少辄.醉辄:(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寓:(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开:(9)云归而岩穴暝.暝:(10)晦.明变化者晦:(11)山间之四时.也时:(12)朝.而往,暮.而归朝:暮:(13)而乐亦无穷.也穷:(14)至于负.者歌于途.负:途:(15)前者呼.,后者应.呼:应:(16)往来而不绝.者绝:(17)临溪而渔.渔:(18)泉香而酒洌.洌:(19)杂然而前陈.者陈:(20)宴酣.之乐酣:(21)射者中.,弈.者胜中:弈:(22)觥筹交错.错:(23)苍颜.白发颜:(24)颓然乎其间.者颓:间:(25)人影散乱..散:乱:(2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从:(27)树林阴翳.翳:(2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29)而不知.人之乐知:(30)醒能述.以文.者述:文:5.(1)也(2)其(3)之(4)于(5)酿泉为.酒(6)杂然.而前陈者(7)颓然乎.其间者二、重点句子翻译1.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带答案七下全册文言文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目录:一、第4课《孙权劝学》二、第8课《木兰诗》三、XXX《卖油翁》四、第16课《陋室铭》五、第16课《爱莲说》六、第24课《河中石兽》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XXX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旧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晓得事情。
2、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成不学!翻译:你目前掌权管事了,不克不及不进修!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XXX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谢绝。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4.但当浏览,见旧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大略地阅读,了解历史而已。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XXX!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XXX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XXX之晚乎!翻译:读书人分隔几天,就要用新的目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二)第8课《木兰诗》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解释默写:1、【唧唧】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心裁声】织布机收回的声音。
4、【唯】只。
5、【何所思】想什么。
6、【忆】思念。
7、【军帖】军中的文告。
《词论》文言文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词论》文言文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词论》是由李清照所创作的,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必须有别于诗,较正统地反映了历代人们对于词的看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词论》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词论》宋朝:李清照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
曰:“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
”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
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
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
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
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重。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言文课下注释(一)《曹刿论战》1、齐师.伐我军队2、又何间.焉参与3、肉食者鄙.位高厚禄的人目光短浅4、何以.战凭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不独占6、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7、弗敢加.也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8、小惠未徧.同“遍”,遍及9、必以信.言语真实10、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11、神弗福.也赐福,保佑12、小大之狱.案件13、虽不能察.弄清楚14、必以情.实情15、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6、公将鼓.之击鼓一战可以凭借17、齐师败绩溃败18、可以..19、公将驰.之驱车追赶,代词,指齐军20、遂逐齐师于是追击..已经战胜22、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21、既克..旺盛23、一鼓作.气振作24、公问其故.原因25、难测.也推测26、再.而衰第二次27故.克之因此28、望其旗靡.倒下29、惧有伏.焉埋伏1、齐师伐我: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2、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这种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会跟随您的。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会保佑您的。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做到一一了解清楚,但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9、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0、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11、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12、遂逐齐师: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3、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15、惧有伏焉:害怕(他们)在那里有埋伏(二)《生于忧患》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3、管夷吾举于士在狱官4、百里奚举于市.市场..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责任6、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7、行拂.乱其所为违背8、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常常犯过失9、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10、人恒过..11、生于.忧患在1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同“弼”,辅弼1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14、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15、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这里指不顺奋起,有所作为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2、行拂乱其所为: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3、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能够了解他。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才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
(三)《鱼我所欲也》1、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2、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6、贤者能勿丧.耳丧失7、蹴.尔而与之践踏8、乞人不屑也不愿意接受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丰厚的俸禄如果同“辨”辨别10、万钟于我何加焉什么益处11、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原先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13、是不可以已.乎停止14、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有什么手段不用呢?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此可见,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
4、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5、蹴.尔而与之:用脚践踏着给他吃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8、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修.八尺身高2、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3、朝服衣冠早上穿戴4、窥镜照镜子..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6、旦日第二天7、孰.视之.同“熟”,仔细指徐公8、吾妻之美我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认为…美9、私.我也偏爱10、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11、王之蔽.甚矣受蒙蔽12、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13、今齐地方.千里方圆14、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15、时时而间.进不时间或,偶尔16、期年之后满一年于市朝指责别人的过错讽刺公共场合17、能谤讥..1、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3、孰视之:(邹忌)仔细地看他。
4、又弗如远甚:又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6、皆以美于徐公:(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7、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
8、王之蔽甚矣: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9、能谤议于市朝: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
10、皆朝于齐: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1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战胜了别国。
(五)《扁鹊见蔡桓公》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更加同“旋”,回转小步快跑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3、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达到5、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寻找6、桓侯遂.死于是,就7、立有间一会儿8、居.十日停,过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喜欢..10、不治将恐.深恐怕、担心11、是以无请也相当于“以是”,因此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2、臣是以无请也: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4、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这是司命神所管辖的事,我没有办法了。
(六)《出师表》1、危急存亡之秋.也时2、盖.追先帝之殊遇大概是3、开张圣听扩大4、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失义称引5、恢弘志士之气发扬6、引喻..譬喻7、陟罚臧否善恶,这里做动词,评论人物的好坏8、不宜异同异,指不同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治理1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拨给予11、悉.以咨.之都询问12、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13、痛恨于桓、灵痛心遗憾14、由是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或感动激奋)15、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1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1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18、后值倾覆兵败19、深入不毛荒凉的地方21、攘除奸凶排除,铲除20、庶.竭驽钝希望弩:劣马,钝:刀刃不锋利,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2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23、彰.其咎表明24、察纳雅言正确的言论25、讨贼兴复之效.任务1、盖追先帝之殊遇: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待遇。
2、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6、使内外异法:使内宫外府刑赏之法不同。
7、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
8、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
9、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10、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忠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
12、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1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14、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1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
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1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因此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8、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19、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
20、斟酌损益: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恰当的措施。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22、以彰其咎: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23、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24、临表涕零:面对奏章眼泪滴落。
(七)《桃花源记》1、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2、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3、欲穷.其林尽,走到……的尽头4、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5、土地平旷.空阔,宽阔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7、便要.还家同“邀”,邀请8、寻.病终不久9、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0、无论魏晋更不必说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遂与外人间隔隔绝13、延.至其家邀请14、此中人语云告诉15、不足为.外人道也向16、诣.太守拜见17、欣然规.往打算18、未果没有实现19、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问津:探访20、便扶.向路沿着21、黄发垂髫老人小孩1、欲穷其林: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2、林尽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3、豁然开朗:一下子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敞亮了。
4、才通人: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桃花源外面的人隔绝了。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一一对(桃花源里的人)详细诉说他所知道的事。
8、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
9、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八)《三峡》1、良.多趣味的确2、略.无阙.处完全,略无:完全没有同“缺”,空缺阻绝顺流而下3、空谷传响回声4、沿溯..逆流而上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驰的快马不如7、自.三峡七百里中在6、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不是确数,指“几”8、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9、春冬之时.季节10、重岩叠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11、不见曦.月太阳12、林寒涧肃.寂静凄异属:连续,引,延长;属引:连续不断13、属引..14、至于夏水襄陵到了漫上山陵15、飞漱.其间冲荡16、或.王命急宣.有传达17、绝.多生怪柏极18、素湍.绿潭.急流的水深水19、晴初霜旦.早晨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重叠叠的岩石山峰像直立的屏障一样,遮住了蓝天和太阳。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