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专项训练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1. 判断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一定相等?- 答案:错误。
只有矩形和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2.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A. 对边相等- B. 对角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邻角互补- 答案:B。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不一定相等,这是矩形和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3. 计算题: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厘米,且相邻的两边夹角为60度,求对边的长度。
- 答案: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所以另一个角也是60度。
这意味着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
在菱形中,所有边长相等,所以对边的长度也是10厘米。
4. 证明题: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答案:设平行四边形为ABCD,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E。
由于AB平行于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BAC=∠DCA,同理∠ABC=∠BCD。
因此,△ABC和△CDA是相似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AE/EC = BE/ED。
同理,我们可以证明AE/EC = BD/DC。
因此,AE = EC且BE = ED,证明了对角线互相平分。
5. 应用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已知一边长为8厘米,求另一边的长度。
- 答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
设另一边的长度为x厘米,高为h厘米。
根据面积公式,8h = 64,解得h = 8厘米。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另一边的长度也是8厘米。
练习题答案解析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并通过计算和证明题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几何特性的认识。
这些题目覆盖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面积计算以及证明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形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项训练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项训练题1.如图,在▱ABCD中,∠C=60°,M、N分别是AD、BC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MNCD是平行四边形;(2)若BC=2CD,MN=1,求BD的长.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点F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F=3BF,连接DB,EF.(1)求证: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2)若∠ACB=90°,AC=6cm,DE=2cm,求四边形DEFB的面积.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E⊥AC,BF⊥AC,垂足分别为E,F,延长DE、BF,分别交AB于点H,交BC于点G,若AD∥BC,AE=CF.(1)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若∠DAH=∠GBA,GF=2,CF=4,求AD的长.4.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边的中点,求证:BE∥DF.5.如图,四边形ABCD中,BD垂直平分AC,垂足为点F、E为四边形ABCD外一点,且∠ADE=∠BAD,AE⊥AC.(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A平分∠BDE,AB=3,AD=4,求AC的长.6.如图,已知∠AOB,P、F是OA、OB上一点.(1)用尺规作图法作▱OPEF;(2)若∠AOB=30°,OP=4,OF=5,求OP与EF的距离.7.在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上的一点,作DE⊥BC,垂足为E,延长DE到F,连结CF,使∠A=∠F.(1)求证: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CD,若CD平分∠ADE,CF=10,CD=12,求四边形ADFC的面积.8.如图,在▱ABCD中,点E是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与DC的延长线交于F.(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2)若AF平分∠BAD,∠D=60°,AD=8,求▱ABCD的面积.9.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B=CD.求证:(1)AD=BC;(2)AD与BC的位置关系为:.10.如图,已知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连结DF,EF,BF.(1)求证:四边形BEFD是平行四边形;(2)若∠AFB=90°,AB=6,求四边形BEFD的周长.1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D于点E,CF⊥BD于点F,连接AF和CE.(1)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已知BD=6,DF=2,BC=5,求CE的长.12.如图,BC∥AD,AB∥CD.(1)求证:△ABC≌△CDA;(2)若AB=3,BC=5,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13.▱ABCD中,BD是对角线,CE⊥CD交BD于E点,AF⊥AB交BD于F点,连接AE、C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延长BA至点E,使AE=AB,连接DE,AC.(1)求证:四边形ACDE为平行四边形;(2)连接CE交AD于点O.若AC=AB=6.5,BC=5,求线段CE的长.15.如图,已知点A,C在线段EF上,且AE=CF.作AD∥BC,DE∥BF.(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AE=CF除外).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它的一条对角线,过A、C两点分别作AE⊥BD,CF⊥BD,E、F为垂足.(1)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若AD=13cm,AE=12cm,AB=20cm,求四边形AFCE的面积.17.已知,如图,在▱ABCD中,延长DA到点E,延长BC到点F,使得AE=CF,连接EF,分别交AB,CD于点M,N,连接DM,BN.(1)求证:△AEM≌△CFN;(2)求证: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18.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连接AE、CF.(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当∠B=60°,AB=6时,求AD与BC之间的距离.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AD的中点,连接BO并延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D,AE.(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若BD=CD,判断四边形AB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0.如图,在△ABC中,D是边AC的中点,连结BD并延长至点E,使DE=BD,延长BC 至点F,使CF=BC,连结AE、EF.(1)求证:四边形ACFE是平行四边形.(2)连结AF,交线段BE于点G.若△ABC的面积为2,则△ADG的面积为.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直线MN交BD于点O,求证:∠1=∠2.22.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点E在点F左侧),且∠AEB=∠CFD=90°,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3.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BAF=∠DCE.求证:(1)△ABF≌△CDE.(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边上的点,若∠AED=∠CFB,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5.如图,在等边△ABC中,D、E两点分别在边BC、AC上,BD=CE,以AD为边作等边△ADF,连接EF,CF.(1)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2)求证:四边形BDFE为平行四边形;(3)若AE=2,EF=4,求四边形BDFE的面积.26.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OB和OD上,且∠AEB =∠CFD.(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若∠AEB=90°,AE=EF=2,求线段AC的长.2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分别过点B,D作BE⊥AC,DF⊥AC,垂足分别为点E、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DF=EF,CE=7,AB=13,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8.(1)如图,以线段AB,BC为邻边,用尺规作图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保留作图痕迹),并说明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2)连接AC,BD,若AB=6,BC=8,求AC2+BD2的值(要有必要的过程).。
平行四边形专题训练(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专题训练一.解答题(共17小题)1.如图,在▱ABCD中,CE⊥AD于点E,且CB=CE,点F为CD边上的一点,CB=CF,连接BF 交CE于点G.(1)若∠D=60°,CF=2,求CG的长;(2)求证:AB=ED+CG.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BC交BC于点E,且DE=AD,F为DC上一点,且AD=FD,连接AF与DE交于点G.(1)若∠C=60°,AB=2,求GF的长;(2)过点A作AH⊥AD,且AH=CE,求证:AB=DG+AH.3.如图,已知▱ABCD中,DE⊥BC于点E,DH⊥AB于点H,AF平分∠BAD,分别交DC、DE、DH 于点F、G、M,且DE=AD.(1)求证:△ADG≌△FDM.(2)猜想AB与DG+CE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4.如图,已知▱ABCD中,AE平分∠BAD交DC于E,DF⊥BC于F,交AE于G,且AD=DF.过点D作DC的垂线,分别交AE、AB于点M、N.(1)若M为AG中点,且DM=2,求DE的长;(2)求证:AB=CF+DM.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E⊥AD,F为CD边上一点,满足BF=BC=BE.(1)如图1,若BC=12,CD=13,求DE的长;(2)如图2,过点G作DG∥BE交BF于点G.求证:BG=AE+DG.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45°,点E在对角线AC上,BE的延长线交CD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G.(1)若BE=,EC=,求△BCE的面积;(2)若∠ABE=2∠EBC,且AB=BE,求证:EC=DG.7.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于点E,E恰为BC的中点,tan B=2.(1)求证:AD=AE;(2)如图2,点P在线段BE上,作EF⊥DP于点F,连接AF,求证:;(3)请你在图3中画图探究:当P为射线EC上任意一点(P不与点E重合)时,作EF 垂直直线DP,垂足为点F,连接AF,线段DF、EF与AF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8.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AC,AB⊥AC,过点A作AE⊥BD于点E.(1)若BC=6,求AE的长度;(2)如图②,点F是BD上一点,连接AF,过点A作AG⊥AF,且AG=AF,连接GC交AE 于点H,证明:GH=CH.9.在▱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过点A作AF⊥CD交直线CD于点F,连接AE、DE(1)如图1,当点F与点C重合时,AB=AC=2,求线段DE的长;(2)如图2,若∠EAF=30°,AE=CF,求证:BE=AF.10.已知,在▱ABCD中,AB⊥AC,点E是AC上一点,连换BE,延长BE交AD于点F,BE=CE.(1)如图1,当∠AEB=60°,BF=2时,求▱ABCD的面积;(2)如图2,点G是过点E且与BF垂直的直线上一点,连接GF,GC,FC,当GF=GC时,求证:AB=2EG.ABCD BD AD E CD AE BD F G为AF的中点,连接DG.(1)如图1,若DG=DF=1,BF=3,求CD的长;(2)如图2,连接BE,且BE=AD,∠AEB=90°,M、N分别为DG,BD上的点,且DM=BN,H为AB的中点,连接HM、HN,求证:∠MHN=∠AFB.12.在△BCF中,点D是边CF上的一点,过点D作AD∥BC,过点B作BA∥CD交AD于点A,点G是BC的中点,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CDG=∠ABE=∠EBF.(1)若∠F=60°,∠C=45°,BC=2,请求出AB的长;(2)求证:CD=BF+DF.13.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BC于点E,且AD=DE.连接AC交DE于点F,作DG⊥AC于点G.(1)如图1,若,AF=,求DG的长;(2)如图2,作EM⊥AC于点M,连接DM,求证:AM﹣EM=2DG.14.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AD边上一点,且DE=DC.(1)若点E与点A重合(如图1),点B沿MN翻折后的点B1恰好落在AC上,且∠MNB1=45°,AB1=1,AM=2,BM=.求:①∠AMN的度数;②BN的长;(2)如图2,若CE交对角线BD于F,∠ABD=2∠DBC,求证:BC=DF+AB.1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AD边上的点,连接BE.(1)如图1,若BE平分∠ABC,BC=8,ED=3,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如图2,点F是平行四边形外一点,FB=CD.连接BF、CF,CF与BE相交于点G,若∠FBE+∠ABC=180°,点G是CF的中点,求证:2BG+ED=BC.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点E是BC上一点,且AB=AE,连接EO并延长交AD于点F.过点B作AE的垂线,垂足为H,交AC于点G.(1)若AH=3,HE=1,求△ABE的面积;(2)若∠ACB=45°,求证:DF=CG.17.如图,在▱ABCD中,∠ACB=45°,点E在对角线AC上,BE=BA,BF⊥AC于点F,BF的延长线交AD于点G.点H在BC的延长线上,且CH=AG,连接EH.(1)若BC=12,AB=13,求AF的长;(2)求证:EB=EH.1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作CE⊥AB于点E,点F是AD上一点,连结BF、CF,交CE于点G。
平行四边形经典练习题(3套)附详细解答过程

平行四边形经典练习题(3套)附详细解答过程练习1一、选择题(3′×10=30′)1.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具有而非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A.内角和为360° B.外角和为360° C.不确定性 D.对角相等2. ABCD中,∠A=55°,则∠B、∠C的度数分别是().A.135°,55° B.55°,135° C.125°,55° D.55°,125°3.下列正确结论的个数是().①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360°;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④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A.1 B.2 C.3 D.44.平行四边形中一边的长为10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A.4cm和6cm B.20cm和30cm C.6cm和8cm D.8cm和12cm5.在 ABCD中,AB+BC=11cm,∠B=30°,S ABCD=15cm2,则AB与BC的值可能是().A.5cm和6cm B.4cm和7cm C.3cm和8cm D.2cm和9cm6.在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A.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B.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C.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D.假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1,其相对应三边之比为().A.1:2:1 B.1 1 C.1:4:1 D.12:1:2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个.A.2 B.3 C.4 D.510.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A.2 B.2.5 C.3 D.3.5二、填空题(3′×10=30′)11.用14cm长的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短边与长边的比为3:4,短边的比为________,长边的比为________.1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周长都是18cm,则这条对角线长是_________cm.13.在ABCD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经过点D,在AB上的垂足为E,?若 ABCD?的周长为38cm,△ABD的周长比 ABCD的周长少10cm,则 ABCD的一组邻边长分别为______.14.在 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且AB=BE,又AE的延长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若∠F=65°,则 ABCD的各内角度数分别为_________.15.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长分别为20cm,16cm,两条长边的距离是8cm,?则两条短边的距离是_____cm.16.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和__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是互为逆命题.17.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逆命题是_________.18.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3,则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19.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8和10,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斜边被高分成两部分的长分别是__________.20.△ABC的两边分别为5,12,另一边c为奇数,且a+b+?c?是3?的倍数,?则c?应为________,此三角形为________三角形.三、解答题(6′×10=60′)21.如右图所示,在 ABCD中,BF⊥AD于F,BE⊥CD于E,若∠A=60°,AF=3cm,CE=2cm,求 ABCD的周长.22.如图所示,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E=DF.求证:(1)AE=CF;(2)AE∥CF.F C DAE B23.如图所示, ABCD的周长是AB的长是DE⊥AB于E,DF⊥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F,DE的长是3,求(1)∠C的大小;(2)DF的长.24.如图所示,ABCD中,AQ、BN、CN、DQ分别是∠DAB、∠ABC、∠BCD、?∠CDA的平分线,AQ与BN交于P,CN与DQ交于M,在不添加其它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并给出证明过程(要求:?推理过程中要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25.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a,b,c,a=n2-16,b=8n,c=n2+16(n>4).求证:∠C=90°.26.如图所示,在△ABC中,AC=8,BC=6,在△ABE中,DE⊥AB于D,DE=12,S△A BE=60,?求∠C 的度数.27.已知三角形三条中位线的比为3:5:6,三角形的周长是112cm,?求三条中位线的长.28.如图所示,已知AB=CD,AN=ND,BM=CM,求证:∠1=∠2.29.如图所示,△ABC的顶点A在直线MN上,△ABC绕点A旋转,BE⊥MN于E,?CD?⊥MN于D,F为BC中点,当MN经过△ABC的内部时,求证:(1)FE=FD;(2)当△ABC继续旋转,?使MN 不经过△ABC内部时,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呢?30.如图所示,E是ABCD的边AB延长线上一点,DE交BC于F,求证:S△ABF =S△EFC.练习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已知在中,AB =14cm ,BC =16cm ,则此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cm .2.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形,再说明(只需填写一种方法)3.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线AC 、BD 相交于点O .那么图中共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4.把“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填入下列相应的空格上.(1)正方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拼合而成; (第3题) (2)菱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拼合而成; (3)矩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拼合而成.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 60,较短的边长为12cm ,则对角线长为cm .6.若直角梯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梯形中除两个直角外,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和 .7.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 ,相邻两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短的边长为cm . 8.根据图中所给的尺寸和比例,可知这个“十”字标志的周长为m .第10题) 9.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长分别为12cm 和6cm ,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cm .10.如图,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如果AD ∥BC ,有下列结论: (1)AB ∥CD ;(2)AB=CD ;(3)AB ⊥BC ;(4)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1.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和,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3.给出四个特征(1)两条对角线相等;(2)任一组对角互补;(3)任一组邻角互补;(4)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属于矩形和等腰梯形共同具有的特征的共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14. 四边形ABCD 中,AD//BC ,那么的值可能是()A 、3:5:6:4B 、3:4:5:6C 、4:5:6:3D 、6:5:3:415.如图,直线a ∥b ,A 是直线a 上的一个定点,线段BC 在直线b 上移动,那么在移动过程中ABC ?的面积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A B C D EFA B C a b ABCD AB CDO ABCDOl16.如图,矩形ABCD 沿着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60=∠BAF ,则DAE ∠ 等于 ( )A. 15B. 30C. 45D. 6017.如图,在ABC ?中,AB=AC =5,D 是BC 上的点,DE ∥AB 交AC于点E ,DF ∥AC 交AB 于点F , 那么四边形AFDE 的周长是 ( ) A.5 B.10C.15D.20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 ,如果只给条件“AB ∥CD ”,那么还不能判定四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1)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再加上条件“BCD BAD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再加上条件“AO=OC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4)如果再加上条件“CAB DBA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1)(2)B.(1)(3)(4)C.(2)(3)D.(2)(3)(4) 三、解答题(第19题8分,第20~23题每题10分,共48分) 19.如图,中,DB=CD , 70=∠C ,AE ⊥BD于E .试求DAE ∠的度数.(第19题)20.如图中,G 是CD 上一点,BG 交AD 延长线于E ,AF=CG , 100=∠DGE . (1)试说明DF=BG ; (2)试求AFD ∠的度数.(第20题)2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AB CD EABCD FEG.(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第21题)22.李大伯家有一口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个角上均有一棵大柳树,李大伯开挖池塘,使池塘面积扩大一倍,又想保持柳树不动,如果要求新池塘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请问李大伯愿望能否实现?若能,请画出你的设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第22题)练习一答案:A BC D一、1.D 2.C 3.C 4.B 5.A 6.C 7.A 8.B 9.C 10.C二、11.3cm 4cm 12.8 13.9cm和10cm 14.50°,130°,50°,130° ? ? 15.10 16.结论题设 17.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8.5.13 直角三、21. ABCD的周长为20cm 22.略23.(1)∠C=45°(2)DF=224.略25.?略 26.∠C=90° 27.三条中位线的长为:12cm;20cm;24cm 28.提示:连结BD,取BD?的中点G,连结MG,NG 29.(1)略(2)结论仍成立.提示:过F作FG⊥MN于G 30.略练习二答案1.60.2.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3.8. 提示:它们是.,,,,,,,ACDBCDABCABDAODCODBOCAOB?4.(1)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7.3.8.4. 提示:如图所示,将“十”字标志的某些边进行平移后可得到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形,所以它的周长为4m.8题)9. 36. 提示: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10. (1)(2)(4). 提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11.B. 12.D.13.C. 14.C.15.C. 提示:因为ABC的底边BC的长不变,BC边上的高等于直线ba,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ABC的面积不变.16.A. 提示:由于()BAFDAEFAEDAEFAE∠-=∠=∠∠∠9021,所以通过折叠后得到的是由.17.B. 提示:先说明DF=BF,DE=CE,所以四边形AFDE的周长=AF+DF+DE+AE=AF+BF+CE+AE=AB+AC.18.C.19.因为BD=CD,所以,CDBC∠=∠又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所以,DBCD∠=∠因为20709090,,=-=∠-=∠⊥DDAEAEDBDAE中所以在直角.20.(1)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DC,又AF=CG,所以AB-AF=DC-CG,即GD=BF,又DG∥BF,所以四边形DFB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G;(2)因为四边形DFB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GB,所以AFDGBF∠=∠,同理可得DGEGBF∠=∠,所以100=∠=∠DGEAFD.21.(1)平行四边,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矩,有一个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2.如图所示,连结对角线AC、BD,过A、B、C、D分别作BD、AC、BD、AC的平行线,且这些平行线两两相交于E、F、G、H,四边形EFGH即为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ABCDEFGH。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3套)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3套)平行四边形(1)一、填空1、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的补角与∠B互余.则∠D的度数是。
2、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8.三角形ABC的周长是14.则对角线AC的长是。
3、矩形ABCD中.点E为边AB上的一点.过点E作直线EF垂直对边CD于F.若S AEFD:S BCFE=2:1.则DF:FC= 。
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 o.两条对角线的和为8cm.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为 cm。
120 ,且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线长为8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5、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若正方形的一条角平分线m.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7、矩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分长边为5cm和4cm两部分.则此面积为。
8、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AC.AE与CD交于点F.则∠AFC= 。
9、梯形的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5.一腰为4.则另一腰m的范围是。
10、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8cm,BD=6cm.且AC⊥BD.则梯形的面积为。
11、等腰梯形两底的差等于底边上高的2倍.则这个梯形较小的底角为度。
二、选择1、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cm.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A、4cm和 6cmB、6cm和 8cmC、 20cm和 30cm D8cm 和12cm2、给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则以这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AE∥BD. BE∥DF. AB∥CD.下面给出四个结论(1)AB=CD (2)BE=DF (3)S ABDC=S BDFE(4)S△ABE=S△DCF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它为菱形的是()A、AB=ADB、AC⊥BDC、∠A=∠DD、CA平分∠BCD5、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条边都相等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下列四边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有四条对称轴的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7、能识别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条件是()A、AD∥BC.AB=CDB、∠A:∠B:∠C:∠D=3:2:3:2C、AD∥BC.AD≠BC.AB=CDD、∠A+∠B=180o.AD=BC8、如图.矩形ABCD中.DE⊥AC于E.且∠ADE:∠EDC=3:2.则∠BDE的度数为()A、36oB、18oC、27oD、9o三、解答题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 .AE⊥BC于E.AF⊥CD于F.AE=2 cm.AF=3 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综合题20道

平行四边形综合题20道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E,若BE=4cm,CE=6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8cm,BC=10cm,∠ABC=120°,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等,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邻边AB和BC的长度分别为6cm和8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互相垂直,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6.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0cm,AB=8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7.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的长度分别为12cm和16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8.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cm,AD=7cm,求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的长度。
9.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135°,AB=6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10.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60cm²,AB=10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1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互相平分,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B=8cm,BC=10cm,求平行四边形对角线BD的长度。
1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邻边AB和BC的长度分别为5cm和12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1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互相垂直且相等,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5.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cm,AB=12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16.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96cm²,AB=8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1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互相垂直,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18.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60°,AB=10cm,求平行四边形的高。
八年级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平行四边形知识考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精典例题:【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点E 、F 分别在BC 和AD 边上,AF =CE ,EF 和对角线BD 相交于点O ,求证:点O 是BD 的中点。
分析: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证明BO =DO 略证:连结BF 、DE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D =BC 又∵AF =CE∴FD ∥BE ,FD =BE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BO =DO ,即点O 是BD 的中点。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边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条件需从边上着手分析,由E 、F 、G 、H 分别是各边上的中点,可联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连结AC 后,EF 和GH 的关系就明确了,此题也便得证。
(证明略)变式1: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2: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变式3: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变式4: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5:若AC =BD ,AC ⊥BD ,则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
变式6: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E 、F 、G 、H 分别为AD 、BC 、BD 、AC 的中点,求证:EFGH 是菱形。
娈式6图娈式7图变式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为边AB 上的一点,△ADE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P 、Q 、M 、N 分别是AB 、BC 、CD 、DA 边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PQMN 是菱形。
例1图 O F E D CB A 例2图探索与创新:【问题】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0,点M 在BC 上,且BM =AC ,点N 在AC 上,且AN =MC ,AM 和BN 相交于P ,求∠BPM 的度数。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A. 两组对边相等B. 两组对边互相垂直C. 对角线相等D. 没有特定的特点2. 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为3cm和6cm,另一组对边长为4cm 和8cm,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A. 21cmB. 28cmC. 35cmD. 42cm3. 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为12cm和8cm,且高为4cm,求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 24cm²B. 32cm²C. 48cm²D. 64cm²二、填空题:1. 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补角为______。
2.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那么它与另一组平行线的关系是______。
3. 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为10cm和6cm,且高为5cm,那么其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1. 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等长。
四、综合题: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8cm,其中AB的长为12cm,CD的长为8cm。
求其面积。
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的长为5cm,对角线BD 的长为12cm。
求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二、填空题:1. ∠CAD2. 平行3. 30cm²三、解答题:1. 证明: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为AB和CD,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 AB ∥ CD (已知)∴∠ABC = ∠CDA (同位角)同理可得∠BAC = ∠CDB∵∠ABC = ∠CDA,∠BAC = ∠CDB∴△ABC ≌△CDA (ASA准则)∴ AB = CD (对应边相等)同理可证 AC = BD∴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等长。
四、综合题:1. 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为h。
∵ AB + BC + CD + DA = 48cm (周长)∴ 12 + BC + 8 + DA = 48∴ BC + DA = 48 - 20∴ BC + DA = 28∵ AB ∥ CD,AD ┴ CD∴高h = AD = BC∴ 2h + 4 + 2h = 28∴ 4h = 24∴ h = 6∴面积 = 底 ×高 = (BC + DA) × h = 28 × 6 = 168cm²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8cm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专项训练
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的长(转化思想)
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点A,点B落在点M处,点C,点D落在点N处,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3 cm,EF=4 cm,求AD的长.
(第1题)
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判断线段的数量关系
2.如图,在△ABC中,∠A=90°,D是AC上的一点,BD=DC,P是BC 上的任意一点,PE⊥BD,PF⊥AC,E,F为垂足.试判断线段PE,PF,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2题)
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角相等
3.如图,在▱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在边CD上,DF =BE,连接AF,BF.
(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
(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
(第3题)
利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面积
4.如图,已知点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1)连接AC,BF,若∠AEC=2∠ABC,求证:四边形ABFC为矩形;
(2)在(1)的条件下,若△AFD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4,求四边形ABFC 的面积.
(第4题)
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求菱形的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且AE∥CD,CE ∥AB.
(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
(2)若∠B=60°,BC=6,求菱形ADCE的高.(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第1题)
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求菱形对角线长
2.如图,在矩形AFCG中,BD垂直平分对角线AC,交CG于D,交AF 于B,交AC于O.连接AD,BC.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E为AB的中点,DE⊥AB,求∠BDC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AB=1,求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
(第2题)
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周长问题
3.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B,AC边的中点,连接DE,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连接AF.
(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2)若BC=8,AC=6,求四边形ABCF的周长.
(第3题)
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面积问题
4.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EF≌△DEB;
(2)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
(3)若AC=4,AB=5,求菱形ADCF的面积.
(第4题)
专训3.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线段和差倍分问题
1.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
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
(1)如图①,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易证:BM+DN=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②,请问图①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③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第1题)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位置关系
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在OD,OC上,且DE=CF,连接DF,AE,AE的延长线交DF于点M.
求证:AM⊥DF.
(第2题)
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3.如图,P,Q,R,S四个小球分别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同时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分别沿AB,BC,CD,DA的方向滚动,其终点分别是B,C,D,A.
(1)不管滚动多长时间,求证:连接四个小球所得的四边形PQRS总是正方形.
(2)四边形PQRS在什么时候面积最大?
(3)四边形PQRS在什么时候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
(第3题)
专训4.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矩形的综合性问题
a.矩形性质的应用
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
(1)试找出一个与△AED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若AB=8,DE=3,P为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PG⊥AE于点G,PH⊥EC于点H,试求PG+PH的值.
(第1题)
b.矩形判定的应用
2.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求证:
(1)四边形OCED是矩形;
(2)OE=BC.
(第2题)
c.矩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3.如图①,在△ABC中,AB=AC,点P是BC上任意一点(不与B,C重
合),PE⊥AB,PF⊥AC,BD⊥AC.垂足分别为E,F,D.
(1)求证:BD=PE+PF.
(2)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BD,PE,PF之间的上述关系还成立吗?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第3题)
菱形的综合性问题
a.菱形性质的应用
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F交对角线BD于点E,连接EC.
(1)求证:AE=EC.
(2)当∠ABC=60°,∠CEF=60°时,点F在线段BC上的什么位置?并说明理由.
(第4题)
b.菱形判定的应用
5.如图,在Rt△ABC中,∠B=90°,BC=53,∠C=30°.点D从点C 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 s(t>0).过点D作DF ⊥BC于点F,连接DE,EF.
(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第5题)
c.菱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6.(1)如图①,纸片▱ABCD中,AD=5,S▱ABCD=15.过点A作AE⊥BC,垂足为E,沿AE剪下△ABE,将它平移至△DCE′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E′D,则四边形AEE′D的形状为( )
A.平行四边形B.菱形
C.矩形D.正方形
(2)如图②,在(1)中的四边形纸片AEE′D中,在EE′上取一点F,使EF=4,剪下△AEF,将它平移至△DE′F′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FF′D.
①求证:四边形AFF′D是菱形;
②求四边形AFF′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第6题)
正方形的综合性问题
a.正方形性质的应用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G,DE⊥AG于
E,BF∥DE交AG于点F,探究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7题)
b.正方形判定的应用
8.两个长为2 cm,宽为1 cm的矩形摆放在直线l上(如图①),CE=2 cm,将矩形AB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α角,将矩形EFGH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相同的角度.
(1)当旋转到顶点D,H重合时(如图②),连接AE,CG,求证:△AED≌△GCD;
(2)当α=45°时(如图③),求证:四边形MHND为正方形.
(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