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核心制度解读及案例分析
医疗核心制度解读及案例分析

医疗核心制度解读及案例分析术前讨论制度(一)、术前讨论制度一、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二、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三、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
讨论情况记入病历;四、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二)、履行术前讨论制度要做到:1、明确讨论对象,非急诊病例以下情况应进行术前讨论:①中等以上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即三级、四级手术;②复杂疑难病例:如诊断明确,手术级别低,但病人病情复杂:高龄、多病、体弱等;术前诊断不明确,手术操作难度大;③特殊病历:VIP客户等,尽管手术级别低,但也应进行术前讨论;④新开展手术;⑤致残手术;⑥重要器官摘除术;2、明确讨论目的及内容,通过术前讨论应明确:①术前诊断是否明确;②术前准备是否完善;③术前告知是否履行;④是否为手术适应症;⑤是否存在手术禁忌征;⑥手术风险评估;⑦应对手术风险的应急预案及准备情况;⑧麻醉方式选择;⑨手术方式的选择;⑩按手术级别及难度审理术者及助手资质;⑾术中、术后注意事项;3、术前讨论程序及记录格式:①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②参加对象: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管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士、科室其他医师、麻醉医师、及根据病情需要相关其他专业医师;③所有参加讨论的医师均应亲自诊查病人,查阅病历;④讨论程序:主管医生汇报病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住院医师发言若干→主治医师发言若干→相关专科医师发言若干→麻醉医师发言→副高以上医师发言若干→科主任发言→形成综述意见,发言内容见第二款;⑤术前讨论记录格式:按程序及讨论内容要求另页记录;4、术前讨论综述意见的应用:通过术前讨论①若术前讨论认为可实施手术,完善术前小结,并将术前讨论综述意见记录在术前小结内。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与案例分析范文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与案例分析范文在医疗行业中,医疗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涉及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患者的权益保障。
本文将探讨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并结合案例分析,以深入了解该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重要性1.1 保障患者权益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应获得合理、安全的医疗服务,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职业素养达到高标准,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1.2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实施,能够强化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和流程优化。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类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通过设立医疗安全委员会、制定医疗安全手册等措施,医疗机构可以确保医务人员遵守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防止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3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医疗机构能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提高行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同时,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规定和执行,有利于构建透明、公正的医疗市场环境,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平。
二、案例分析: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2.1 案例一:医药差错事件某医院在一次手术中发生了医药差错事件,患者错服了不适合的药物,导致严重过敏反应。
该事件的发生揭示了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在分析该案例后,该医院建立了医疗安全委员会,制定了药品管理流程和药品使用标准,规范医生对患者开药的操作细则,并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2 案例二:手术操作失误一位患者在手术中遭遇手术操作失误,导致术后并发症严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医疗机构对该案例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手术操作的问题主要是医生对手术操作规程不熟悉,对器械的使用方法不清楚。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报告及案例分析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报告及案例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改革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我国也在此背景下,推出了一系列医疗制度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本报告将对这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实施效果。
一、医保制度改革医保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核心机制之一。
我国通过推出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了医保制度改革的力度,以提高人民群众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和保障程度。
案例分析:以某省为例,通过全面推行居民医保、大病保险等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统一,将保障范围扩大到更多人群。
如今,该省的医保制度成为全国的典范,为更多省区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了解决医疗服务价格虚高的问题,我国通过推出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着力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医疗服务。
案例分析:某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明确了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并建立了公布机制,使患者对医疗费用有了更明确的了解。
同时,引导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
三、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获得必需药品的重要手段。
我国通过推出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加强了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设,致力于解决药品短缺和高价问题。
案例分析:某县通过建立本地药品集中采购机制,降低了药品价格,并确保了药品供应的稳定性。
该制度使患者在得到必需药品时更加方便,也减轻了医疗费用的负担。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环节。
我国通过推出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努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能力提升。
案例分析:某乡通过引进高水平医疗团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
通过实施这一制度,患者的就医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同时也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五、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医疗核心制度案例

医疗核心制度案例话说有这么一天,老张感觉肚子疼得厉害,就捂着肚子去了附近的一家医院。
他一进急诊室,就看到年轻的李医生在值班。
李医生呢,那就是首诊负责制的第一责任人啦。
老张满脸痛苦地说:“大夫啊,我这肚子快疼死了,感觉像有只小怪兽在里面又踢又打呢。
”李医生赶忙让老张躺在检查床上,开始仔细地询问病史。
“大爷,您这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呀?之前吃啥特别的东西没?”老张想了想回答:“就今天中午吃了点剩菜,下午就开始疼了。
”李医生一边记录一边心里琢磨着可能是食物中毒之类的。
他给老张做了初步的体格检查,按了按肚子的各个部位,老张疼得直叫。
这时候,李医生可不能说“大爷,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您找别人看看吧”,首诊负责制嘛,他得负责到底。
他决定给老张开一些检查单,什么血常规、腹部B超之类的。
老张一听要做这么多检查,有点不乐意了:“大夫,就肚子疼,咋还做这么多检查,是不是想坑我钱啊?”李医生笑着说:“大爷,您这肚子疼的原因得好好查一查呢,就像破案一样,咱得找证据呀。
”等检查结果出来后,李医生发现老张是急性阑尾炎。
他赶紧联系外科医生,准备给老张做手术。
你看,从老张进门那一刻起,不管是诊断过程中的困难,还是病人的误解,李医生都得按照首诊负责制坚守岗位,把老张这个患者的问题解决好。
这就是首诊负责制在实际中的一个小例子啦,就像一场接力赛,首诊医生是第一棒,必须稳稳地跑好。
在医院的一个科室里,有个年轻的实习医生小王,对啥都充满了好奇。
这天,科室收了一个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是个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太太。
按照三级查房制度,住院医师小王要先对老太太进行初步的诊疗。
小王心里有点紧张,毕竟这老太太的病可不少,什么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心脏病呢。
他仔细地询问老太太的症状,一边问一边记,感觉自己像个侦探在收集线索。
第二天,主治医师赵医生来查房了。
这就是三级查房里的第二级啦。
小王像个等待老师检查作业的学生,有点忐忑地向赵医生汇报老太太的情况:“赵医生,这个患者老太太昨天晚上睡眠不太好,血压有点波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她刚换了环境,再加上对自己病情的担心。
医疗核心制度解读与案例分享

医疗核心制度解读与案例分享近年来,医疗领域的改革持续推进,核心制度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医疗核心制度的构建,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本文将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解读,并与实际案例进行分享。
一、医疗核心制度的定义医疗核心制度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保障,以医药卫生管理为主导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它将病人的需求置于首位,通过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以及医药卫生管理的改革,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公平可及的医疗保障。
二、医疗核心制度的主要内容1. 医疗资源配置在医疗核心制度中,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至关重要。
这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资源分布体系,缩小医疗资源的差距,提高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
同时,加强医疗行业的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权益保障机制医疗核心制度的另一个关键内容是建立健全的权益保障机制。
这包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关系,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监管,打击违规操作和滥用权力的现象,推动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3. 医药卫生管理医药卫生管理是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缓解大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另外,要加强对医疗技术和药品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医疗核心制度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理解医疗核心制度的实践应用,以下是几个案例分享:1. 深圳市医疗资源分配体系深圳市是中国大陆的创新名城之一,也在医疗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深圳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施了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市内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
这样一来,病人可以更方便地就近就医,医疗服务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2. 智慧医疗系统在上海的应用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致力于医疗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上海推行了智慧医疗系统,通过电子病历、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等方式,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
医院核心制度解读及案例分析

• (2)对本人应进行全面认真而又重要的体 格检查,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最突出的 生命体征的检查即T、P、R、Bp。其次是 重要的脏器检查,如心肺肝肾的检查,神 经系统检查。应予强调的是医生必须动口 动手,一定要携带听诊器,一定要亲自听 诊。因为老百姓把听诊器视为“听病机”, 若没有听诊,患者视为你没有给他看病, 易产生纠纷。
• (3)要询问重症病人已做相关检查及诊疗 情况。
• (4)在此基础上,医生要针对病人病情及 检查作出判断,即诊断。力求简明扼要, 突出重点。能明确的要予以明确。确属不 能明确的要酌情考虑1-3个诊断。并按其可 能性大小,一次排列。
• (5)试诊、少侵 害来获取最大的医疗利益为出发点。力戒乱检查、 乱开药及普遍撒网也没有逮着鱼。由此不断积累 经验,培养自己的诊断思维能力和办事干练的工 作作风。
经医疗专家委员会分析认证认为:
• 1、病史采集不全面:无受伤经过记录、无现病史既往史 记录;
• 2、体检不全面:无生命体征记录、胸部肋骨骨折未检测, 血气胸未诊断、腹部未检查、肝破裂及腹腔出血未检出;
• 3、外伤打击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诊断未处理; • 4、留观期间静注5%糖液,加重病情; • 5、由于对该病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该病人可能
案例2:
• 李某,男,46岁,因肺门处结节就诊,当地及北京某专 科医院诊断为“肺Ca”,拟于次日行“肺叶切除+隆突成形 术”,其为某市书记,术前一天就诊于中国社科所一名家, 专家诊查后认为其所患疾病并非肺癌,而是结节病,让其 观察治疗半月后再酌情考虑手术。一周后复查,结节明显 缩小,排除肺癌诊断。
医院核心制度解读及案例分析文档ppt
一、首诊负责制 会诊制度(院内)
(一)首诊负责制度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案例

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大问题。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我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本案例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如何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二、案例介绍某市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以下是该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的典型案例。
三、案例实施过程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督、指导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同时,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院要求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确保手部清洁。
具体措施如下:(1)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2)病房、手术室等区域设置洗手池、手消毒剂等设施,方便医护人员洗手。
4.加强消毒隔离工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确保手术、侵入性操作等无菌操作过程符合规范。
(2)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区域进行消毒,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等。
(3)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5.落实患者感染防控措施(1)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四、案例效果通过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该医院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从2016年的5.2%降至2019年的1.8%。
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与案例分析范文

篇一:《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与案例分析》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与案例分析医务科/医协办舒祖班医疗女全核心制度广义:包括13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査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分级护理制度、10查对制度、1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12交接班制度、1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狭义本院三个处理医疗纠纷的文件1、院字(2008) 44号文件关于印发《关于开展集中治理医患纠纷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核心内容医患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护院队医疗安全核心制度2、院字(2008) 55号文件关于印发《医患纠纷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恶性医患纠纷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核心内容应对纠纷的要求及工作程序恶性医患纠纷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医疗安全核心制度3、院字(2008) 75号文件关于印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于对医疗事故、医疗争议责任人的处理规左》的通知核心内容与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责任认宦处罚规定本文件的制泄是集体智慧案例分析我院医疗纠纷的发生趋势覆盖而广防不胜防手术科室多发非手术科室不少医技科室加入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与时俱进适应环境增长本领和谐共生案例分析篇二:《14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狼山镇小召卫生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10•病人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1转院转科制度1医师査房制度1手术前讨论制度1处方管理办法首诊负责制度一. 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二•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身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员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员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对本人应进行全面认真而又重要的体 格检查,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最突出的 生命体征的检查即T、P、R、Bp。其次是 重要的脏器检查,如心肺肝肾的检查,神 经系统检查。应予强调的是医生必须动口 动手,一定要携带听诊器,一定要亲自听 诊。因为老百姓把听诊器视为“听病机”, 若没有听诊,患者视为你没有给他看病, 易产生纠纷。
• 综合以上重点,考虑其与一般的肝硬化有所不同,可能为 下腔静脉狭窄所致淤血型肝硬化,即布卡氏综合症。建议 彩超检查(八十年代末,商丘市仅有一名彩超,且技术尚 不成熟),检查结果为下腔V狭窄约1.5CM,后经河南医 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造影得以确诊,经介入治疗后康 复。现身体状况良好,家庭美满幸福。这说明作为医生, 要勤学习、善思考、重实际、明目标、重检查、明诊断、 恰治疗、保健康、切莫人云亦云、一般般,要创出自己的 特色、树自己的品牌,即学有所长,人有特色。
经医疗专家委员会分析认证认为:
• 1、病史采集不全面:无受伤经过记录、无现病史既往史 记录;
• 2、体检不全面:无生命体征记录、胸部肋骨骨折未检测, 血气胸未诊断、腹部未检查、肝破裂及腹腔出血未检出;
• 3、外伤打击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诊断未处理; • 4、留观期间静注5%糖液,加重病情; • 5、由于对该病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该病人可能
• 该大师一句名言:当医生要不断积累经验,对复杂疑难杂 病人,要在别人诊断不清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根据临床经 验进行排它性诊断,且不可人云亦云。对于一般病人而言, 能一个诊断绝不下第二诊断,能简单医疗的决定较复杂医 疗,否则浪费患者的时间、浪费患者的钱财、浪费有限医 疗资源,而你却无所获,没任何经验的积累。但对特殊的 病人(高干,VIP等),要善思考、慎诊断、重点要突出、 用药明确,以免受到问责。
案例:1
• 因病史采集不全面、体格检查不详尽、既往史了 解不充分而引发纠纷。
• 某女52岁因车外伤来某医院就诊,医生没有做仔 细询问其受伤情况,也没记录其检查受伤情况。 病历上是草草记录了几句话即:被车撞伤二小时, 自述胸痛、头痛、头晕,神志清,头部擦伤2处, 四肢擦伤3处,未见骨折。诊断复合外伤,收观察 室转入观察,并处理皮肤擦伤。未记录其生命体 征、腹部检查。于留观室2小时,患者昏迷,经诊案例2:
• 李某,男,46岁,因肺门处结节就诊,当地及北京某专 科医院诊断为“肺Ca”,拟于次日行“肺叶切除+隆突成 形术”,其为某市书记,术前一天就诊于中国社科所一名 家,专家诊查后认为其所患疾病并非肺癌,而是结节病, 让其观察治疗半月后再酌情考虑手术。一周后复查,结节 明显缩小,排除肺癌诊断。
医院核心制度解读及案例分析
首诊负责制 会诊制度(院内)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 会诊制度(院内)
(一)首诊负责制度
•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 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检查、诊断、治 疗、抢救、转院和转科工作负责。
•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的询问病史,进行体格 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 录病例。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 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 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发生危重情况,未与家属病危告知; • 6、违反医疗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危重病人抢救制、违
反诊疗常规规范--DM诊疗规范。 • 结论: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该病人的死亡与医
疗机构的医疗行为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医生存在过错--麻 痹大意、不负责任,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承担主要责 任。经法院调解,赔偿患者各种费用18万元。
• 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 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 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 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 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 医务科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 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 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 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 排后再予转院。
• (6)对以上内容,首诊医生必须详实重点突出的 记录在病历中。若病人病情危重,或需要特殊诊 疗,应在病历上以文字形式作出报告。并让患者 或其代理人签署意见并签字。对一些患者不能遵 医嘱进行诊疗者,也应进行告知其签字认可。
• (7)若首诊医师对患者身份识别存在异议 或怀疑有冒名顶替、借故他用如服刑人员, 索取诊断证明,需住院以明确身份等情况, 应让患者提供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籍 证明,倘若不能提供且难以辨认时,最好 常备印泥,让患者本人用右手食指按压指 纹,以防出现不测之纠纷或无意中被他人 利用,招惹事端。
• (3)要询问重症病人已做相关检查及诊疗 情况。
• (4)在此基础上,医生要针对病人病情及 检查作出判断,即诊断。力求简明扼要, 突出重点。能明确的要予以明确。确属不 能明确的要酌情考虑1-3个诊断。并按其可 能性大小,一次排列。
• (5)试诊断和病情需要,并开具最必要的检查,是 必须的治疗。以少花钱、少检查、少用药、少侵 害来获取最大的医疗利益为出发点。力戒乱检查、 乱开药及普遍撒网也没有逮着鱼。由此不断积累 经验,培养自己的诊断思维能力和办事干练的工 作作风。
案例3:
• 王某,男,28岁,因“肝痛、尿黄一月”为主诉,经检查 诊断为“肝硬变腹水、肝源性黄疸”,但经分析认为,1、 该病人肝病10年,肝大,后脾大,腹水黄疸明显,而肝功 能中的A却正常;2、所有肝硬变相关病原学,理化因素均 为阴性;3、该患者下肢水肿;4、尽管肝硬化十年,而其 肝尾状叶增大,其他肝叶均缩小;5、肝静脉变、门V明显 变宽。6、明显右心衰之表现。
•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 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 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 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履行首诊负责制度应做到
• 1.接诊 • (1)首诊接诊医师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详尽而又重
点突出的病史采集——问诊,其中包括病人的重 要病因+时间即主诉:主要的阳性症状和主要的排 他阴性症状,患病以来诊疗经过、病情主要变化 即现病史,既往健康状况,包括主要所患疾病的 时间,传染类在前,非传染类在后,以时间先后 记录,重点强调输血、手术史的采集即既往史; 另外还要强调与此次索还疾病可能有关的家族史、 遗传史、疫区接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