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
器欲阶段);病态时可能退行.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21/7/23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异常心理与 行为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不破防线
潜意识
2021/7/23
意识不到的痛苦隐藏到 潜意识
扭曲的形式变相表 达自己
显形梦、隐性梦、口误、 失误、遗忘、神经症症状 (焦虑、紧张、强迫、转 换和分离性癔症、疑病、
14
•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 件;
心理刺激太多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退化”
性心理发展受 到挫折
性心理“固着”
未来人格的变 态异常
2021/7/23
15
•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 与“超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
2021/7/23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2021/7/23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1/7/23
41
Thank your very much!
2021/7/23
42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 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的 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 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 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介绍-PPT课件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介绍-PPT课件

测验

张三的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结果。左边的是要复制的图 形,右边的是张三按照左边的画出来的图形。张三画的图 形的一些特点显示出大脑损伤:旋转,或将图形回转(a );没有能力来完图案(b);很难重叠(c);简单化( d)。
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重要区别
重点不同 精神病学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各种障碍 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采用以医学 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治疗;但是变态心理学主要是对不同的障 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他们产生的原因, 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干预。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介绍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论
内容提要
概念 评价标准 评估 分类与诊断 发展简史 研究方法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几个相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异常心理)是指各种各样的心 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是指人的感知、思 维、情感、智能、判断、行为、记忆以及 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异常。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 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 科学。
第三部分 精神障碍
第四部分 情绪和行为障碍
如何学习变态心理学

学好基础课,了解正常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及其发 生发展的规律 掌握变态心理的定义、评价标准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当今使用的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分类与诊断 结合具体案例来了解和掌握各种变态心理现象的症 状、病因及治疗方法
他们怎么了?
他们怎么了?

有一位高一男生近几年来突然变得很古怪, 常常一个人呆呆的一动不动的坐在在房间里 ,也不说话,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懒懒 散散。最近还经常平白无故地打骂邻居的孩 子,砸烂家中的用具。这位男生到底是怎么 回事呢?是心理不正常?还是脾气比较暴躁 ?

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245P)北京大学

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245P)北京大学

惊恐发作
发作常突然产生 l0分钟左右到达高峰 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 极少超过1小时 通常每周1一2次
病程: 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 或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CCMD-3)
预后
约50%患者完全缓解,20%基本无变化 病前功能状况良好,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者,大多预后 较好。
共病
抑郁症、其它焦虑障碍 (如广场恐怖症、其他恐怖症 等)
4、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
五、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1、概述 2、临床表现 3、病因 4、治疗
1、概述
强迫症: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 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 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 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1:8-10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流行病学
90—95%的神经性贪食症病人为女性 发病的典型年龄在16到19岁之间 暴食行为的早期征状可能出现更早 欧美国家患病率:1% DSM-IV介绍:患病率在青少年及年轻女 性中为1-3%
神经性贪食症显著的特征
暴食 进食行为不能控制 补偿性行为,导泻(purging)技术 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形和体重的影响
美国(1984)5大城市调查: 终生患病率为2.5% 6个月的时点患病率为1.6%
4、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或暴露疗法 社交技能训练 放松训练 认知重建
认识领悟疗法 药物治疗
三、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1、概述 2、临床表现 3、病因 4、治疗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清、部位不具体 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如: 牵拉、挤压、撕扯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
27
(二)知觉障碍:
❖ 错觉:歪曲的知觉。 精神疾病的错觉以错视和错听多见 病理性错觉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较常见
变态心理学
.
1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
❖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 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
2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 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
的对象。
.
3
❖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 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 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
16
(三)存在—人本主义:
“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
17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
18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 心理的正面——正常心理活动 功能:
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
责任,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的、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
.
14
(二)行为主义理论
❖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 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试验神 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 机制。
❖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 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
15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学诊断标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问题。均有四条标准:刺激因素/症状、时间、严重、有无 泛化。 4、心理不正常——判断属于哪种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病 性精神障碍等。
整理ppt
17
(二)下诊断: ★从大往小写。如:
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不正常、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神经 症、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神经症——就高不就低。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 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含变态人格、确诊神经症、其他各
类精神障碍
整理ppt
5
心理咨询的诊断思路
正常
定性分 析依据
异常

题严 问神

重 题经
精神障碍











健康
不健康
神 经
精 心应 生癔 神 境激 理症
人 格

分 障相 心 裂 碍关 理
障 碍
症 障障
定量分
整理ppt
14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统一(同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 统一性(幻觉、妄想、自知力)。有无“自知 力”是精神科在临床上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 标。
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知情意 的统一)
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整理ppt
15
病与非病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整理ppt
16
下诊断 专业技能之——
【目的:确定是否属咨询范围;对症进行咨询和治疗】
(一)诊断流程: 1、心理正常还是心理不正常(依据三原则、典型特异的症状
行为、求医行为、自知力等——三级技能P26~28)。

变态心理学综述PPT专业课件

变态心理学综述PPT专业课件

6
三、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2、社会适应的标准
根据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 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与 价值观念来判断是否存在 心理异常。
评:社会适应性标准的不 足之处在于它会随时间、 地点以及文化和风俗习惯 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同 性恋。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三、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3、病因和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心理异常的范畴
人格障碍 性变态 心身疾病 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引起的心理异常 儿童少年期心理异常 药物依赖 严重的心理异常 轻度的心理异常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比较
特点 精神病症状 社会适应 人格改变
自知力 主动求治
严重心理异常
精神病患者几乎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治疗,备受折 磨和摧残,拷打、禁闭、火烧、水淹、放血、停食 等所谓“驱魔”手段成为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
对心理异常者的迫害与当时的宗教统治有关。不安 定的社会因素是造成恐怖和死亡的原因,人们希望 上帝来拯救他们。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5
3.文艺复兴到18世纪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15-18世纪)
重精神病症状
社会适应能力丧失
明显的人格改 变
没有自知力
不会主动求 治
轻度心理异常 轻精神病症状 部分社般能主动求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2
一、西方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1.古代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2.中世纪时期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3.文艺复兴到18世纪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4.现代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
目录
第八章 心境障碍和自杀
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 神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指标——统计学偏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 偏离,当代很多心理学者都把统计上的偏离作为判断心 理异常的标准
➢ 是否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一致的(如个人神经活动类 型差异带来的个性差异是正常的,但是过分的活跃或抑 制则是异常的)
什么是变态心理
思考: 一位死了丈夫的妇女,变得严重抑郁,入睡困难,并且
没有胃口。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男青年强迫女友和他发生性关系。这是心理异常还
是一种犯罪? 一个男人不能乘坐飞机,即使长途旅行他也坚持乘船。
这是变态还是有点特别? 一个妇女偶尔贪吃,此后又强迫自己吐出来。她是心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都使其他大多数人感到 不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违背标准
行为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施行,否则则可能是 变态的。
(对爱的忠贞,对事业的忠诚是正常的,反之则被 认为是“变态”的)
大家的看法不一致。所有人都认为第一种行为是变 态的,大多数人认为第二种行为是变态的,而对于 第三种行为,则争论不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变态心理的理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痛苦
变态使人痛苦,但非绝对 痛苦不是变态的必要条件,自身的欣快状态也可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判断“变态”的标准为何?
哪个人的行为是“变态”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家都认为王某是一个温和的人,但是在他脑部颞 叶受到突然撞击后的一天,他抓起身边的椅子、电 话机等一切能够拿到的东西用力掷向一位办公室的 同事,最后在办公楼内用一个玻璃器皿打死了她。
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我们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是否是“变态”的 “我”接受的即为合适,“我”不欢迎的即为“变态” 行为本质上是否罕见并非绝对标准,“我”感觉上其是否
为“变态”则更重要。(犀利哥,杀马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严重心理疾病 (精神病)
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极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社会文化偏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异常还是正常的追求? 在非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用刀把自己的手和脸划破,
用来制造具有装饰性的伤疤。这是病理性的自残还是正 常的爱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 或心理障碍:指人们的心 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产生 变态或表现出症状模式,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异常和人格异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变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学
如何理解“变态”(首要问题)
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提 到的,有什么异同?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这个词?
当你说自己或者别人是一个“变态”的时候,你实 际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张某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三天以来滴水未进,但 在周日的两个小时内吃了八块奶油巧克力蛋糕,然 后去洗手间呕吐,接着又是持续三天的禁食。
李某的宗教信仰禁止她化妆或者饮酒,为此她感到 焦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两个方面的话题
上述行为产生有多重来源,如大脑病例改变和宗教 信仰等。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可预知性: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行为保持相对的 一惯性
可预知性会带来控制感。 可预知性和控制感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进行实践
活动的一种原动力 (王某,周一异常爱恋自己的妻子,周二却暴虐的
殴打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是否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等特定同属性群体是否一致。 ➢ 相对的标准,是否与大多数人一致,并无绝对界限;同
时,常态分布两段也不一定都是不为社会认可的变态, 也有可能是超长的天赋。(如超高智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 水平(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关注适度,综合考量 符合上述标准越多,越倾向于作“
变态”的判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教材中的判断标准
统计学指标——统计学偏移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社会文化偏移 个人经验为指标 客观检查结果
是变态的结果。(如躁郁症的躁狂状态) 痛苦不是变态的充分条件,因为痛苦在生活中随处
可见。 痛苦是变态的基本元素,但是是否为变态取决于痛
苦发生的情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不良
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达成既定目标,决定行 为是否为变态的基本元素。
功能紊乱危害越大,则行为变态可能性越大。 (如恐惧和恐惧症,怕蛇与广场恐惧的区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合理
行为是否有适当理由? 行为是否符合一般逻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