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目录还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除了对未来趋势进行 展望外,还针对不同领域和主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不 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支 持。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这本书的目录分析不仅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的 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而且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支 持。
书中还提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例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农业 将如何与科技结合,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 的农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确保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的提出,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 们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 是技术的进步,更是观念的转变。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确保农业的长 期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优化
报告
未来
农业生产
创新
报告
农业
展望
农业 不断
粮食
中国
发展
产量
农产品
技术
提高
升级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主要对未来10年的中 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报告的内容摘要如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 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中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 遇和挑战。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未来10年,中国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粮食总 产量将达到5亿吨左右,比2016年增加约3000万吨。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 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发布1.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未来10年,中国稻谷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产量基本稳定。

展望“十三五”及未来10年,水稻种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有望稳步提高,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预计2016年稻谷总产量为2089 9万吨(折合大米14629万吨),2020年为20507万吨(折合大米14355万吨),2025年为20603万吨(折合大米14422万吨)。

稻谷种植面积稳中略减。

20 16年稻谷种植面积略增至45385.65万亩(3025.71万公顷),“十三五”末稳中略降至44223万亩(2948.2万公顷),2025年达44163.45万亩(2944.23万公顷)。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10年,中国稻谷年生产能力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进入高水平稳定发展期。

消费稳中略升。

展望“十三五”,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等因素,中国稻米需求量将保持稳中略增态势。

预计2016年中国大米消费量为14562万吨,2020年为14801万吨。

未来10年,中国稻米消费总量将保持增长。

2025年大米消费量为15029万吨。

预计2016年口粮消费略增,饲料消费略减,工业消费出现一定幅度增长,种子用量基本持平,损耗基本略增。

展望期间,口粮消费保持增长,饲料消费和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稳中略减,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

贸易保持稳定。

展望“十三五”,国内供应有保障,国际大米贸易量有限,稻谷库存充足,预计中国大米进口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预计2016年净进口量约为244万吨,2020年为292万吨,2025年为293万吨。

价格出现分化。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可能影响稻谷价格走势。

消费结构升级对优质稻米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涨。

普通稻米价格受进口冲击和国际市场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

展望“十三五”,中国大米价格将出现不同产品和品牌的分化,高端大米价格将有明显上涨,普通大米价格将保持稳中略涨。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今年猪肉产量同比降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今年猪肉产量同比降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今年猪肉产量同比降“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第七届)上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预计,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量50149万头,同比下降7.8%;猪肉产量3934万吨,同比下降7.5%。

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猪肉首席分析师周琳副研究员介绍,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呈上涨态势,由于前期产能下降严重,2020年猪肉产量仍将减少,年底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预计2020年生猪出栏量达50149万头,同比下降7.8%;猪肉产量3934万吨,同比下降7.5%。

总体看,2020年猪肉供应依然偏紧,价格高位运行。

对于国内的生猪产能恢复情况,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在4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生猪生产恢复持续向好。

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保持环比增长,增幅2.8%,连续第六个月增长;新生仔猪继续保持增加,增幅7.3%,连续第二个月增长;生猪存栏量环比增长3.6%,这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这三个方面的增长,不仅是连续性,而且增幅是呈加快趋势的。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预计,未来十年猪肉生产情况,短期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猪产能将快速恢复;中期看,规模养殖场成为“主力军”,推动猪肉生产;长期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猪肉生产稳定缓慢增长。

预计2021年生猪出栏量达63530万头,猪肉产量达5000万吨;2025年生猪出栏量达71832万头,猪肉产量达5728万吨;2029年生猪出栏量达73918万头,猪肉产量5972万吨。

猪肉消费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二季度户外消费急剧减少,并转入户内消费。

由于猪肉价格过高,户内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是农村地区抑制程度更加明显。

总体看,预计今年猪肉消费量为4206万吨,同比下降5.6%;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9.9千克,同比下降5.9%。

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

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

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报告一、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发展主要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业农村经济与经济社会全局关系发生复杂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数农牧产品增产与生猪生产滑坡并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而出口增长缓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农产品及食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且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明显缩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展望及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业增长将加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粮食生产能够克服不利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农产品进出口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十一章 水产品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十一章 水产品

第十一章水产品第十一章水产品量增速放缓。

2019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估计为6 511万吨,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其中,捕捞产量1 407万吨,与上年相比减4.1%,占总产量的比例为21.6%。

海水、淡水捕捞产量与上年相比分别减3.9%、4.3%;水产品养殖产量5 104万吨,与上年相比增2.3%,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达78.4%(图11-1)。

淡水、海水养殖产量与上年相比分别增2.2%、2.4%。

随着稻田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渔业等养殖方式的推广,渔业绿色健康养殖不断发展。

据统计,中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已达3 200万亩(213.33万公顷),产量超230万吨。

在大水面生态渔业方面,涌现出多种发展模式。

1.2 消费总量继续增长,流通渠道更趋多元近年来,中国水产品消费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相关研究数据测算,2019年中国水产品总消费量为6 711万吨,与上年相比增2.5%。

其中,食用消费为2 895万吨,与上年相比增2.6%,居民人均水产品食用消费约20.7千克;加工消费为2 761万吨,与上年相比增3.0%;损耗约为1 055万吨。

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水产品流通渠道不断拓展,并带动消费增长。

根据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大数据,仅2019年上半年水产品电商交易额就达169.4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22.9%,在2018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在消费增长中,虾蟹等特色水产品表现较为突出。

目前,小龙虾已形成养殖、加工、餐饮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网购大闸蟹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销售额不断攀升。

1.3 进口量额继续显著增长,贸易顺差大幅收窄2019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量额增长明显,出口保持基本稳定。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水产品进口量为627万吨,与上年相比增20.1%;进口额达18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25.6%。

出口量为427万吨,与上年相比减1.4 %;出口额为206.58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减8.0%。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五章 糖料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五章 糖料

第五章糖 料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糖料作物是中国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国内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9年a,中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恢复性增长,种植面积为2 161.13万亩(144.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71%;食糖连续第三年增产,产量为1 076万吨,比上年增长4.36%;消费量持平略增,达1 520万吨,比上年增长0.66%;进口量大幅增长,达324万吨,比上年增长33.28%。

展望未来,国内食糖产量将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增,消费量增速放缓,进口保持较高水平,价格震荡运行。

2020年,中国食糖产量预计1 050万吨,与2019年相比下降2.42%;消费量1 520万吨,与2019年相比持平;进口量304万吨,与2019年相比下降6.17%。

2025年,中国食糖产量、消费量、进口量预计将分别为1 188万吨、1 592万吨、486万吨,与基期(2017—2019年3年平均值,下同)相比分别增长17.39%、5.66%、83.17%。

2029年中国食糖产量、消费量、进口量预计将分别达1 211万吨、1 652万吨、644万吨,与基期相比分别增长19.66%、9.65%、142.71%。

1 2019年市场形势回顾1.1 产量连续第三年增加2019年,中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恢复性增长。

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糖料种植面积2 161.13万亩(144.08万公顷),与上年相比增加97.15万亩(6.48万公顷),增幅4.71%。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1 809.28万亩(120.62万公顷),与上年相比增加8.43万亩(0.56万公顷),增幅0.47%;甜菜种植面积351.85万亩(23.46万公顷),与上年相比增加88.73万亩(5.92万公顷),增幅33.72%。

分产区看,广西b、云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糖料种植面积呈增加态势,其中,内蒙古糖料种植面积增幅最大,达66.67%;广东、新疆糖料种植面积则略降。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七章 水果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七章 水果

第七章水 果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果产区和消费市场。

水果产业是中国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是地方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产业。

2019年,中国水果整体丰产,供给前紧后松,消费持续增加,价格比上年显著上涨,水果及制品进口扩大,出口量减额增。

2020—2029年展望期间,预计水果供给和消费均增加,丰产年份略有盈余;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成本提高和品质改善推动水果价格在波动中上涨,进出口贸易规模双向扩大。

预计2020年水果产量(包括园林水果和瓜果类)2.68亿吨,直接消费量和加工消费量分别为1.23亿吨和3 358万吨;预计2025年水果产量3.09亿吨,直接消费量1.53亿吨,加工消费量4 152万吨;预计2029年水果产量3.28亿吨,直接消费量1.64万吨,加工消费量4 702万吨。

未来10年,是中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优势产区、优质果品做大做强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时期。

1 2019年市场形势回顾1.1 产量增加,供给前紧后松2019年水果总产量估计为2.66亿吨,比上年增产3.7%,供给总量充裕。

果园面积估计为1.82亿亩(1 216万公顷),瓜果类面积估计为3 188万亩(212.5万公顷),均比上年略有增加。

水果主产区气象条件基本适宜,园林水果产量估计为1.83亿吨,比上年增产4.4%;瓜果类产量估计为8 290万吨,比上年增长2.1%。

园林水果面积和产量排名前3位的柑橘、苹果和梨,其常年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38%左右,2019年均表现丰产。

也有部分区域部分品种水果出现显著减产,如荔枝恰逢“小年”,加上2018年冬季寒潮低温比常年偏晚,影响了开花坐果,导致广东、广西a等产区大幅减产。

水果生产和上市的季节性强,与消费需求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不匹配,受年初贮存性水果库存偏低和天气因素影响,2019年水果供给前紧后松的特点尤为突出。

2018年由于主产区大范围春季低温冻害,苹果和梨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5.2%和2.1%,导致2019年上半年苹果和梨冷库贮存量较常年明显减少。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十二章 饲料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第十二章 饲料
主要饲料产品价格波动明显。从月度数据看,2019 年育肥猪、肉鸡、蛋鸡 3 种主要配合饲料价格均呈现“V”形变化趋势。1—5 月,饲料需求疲软,饲用玉 米和豆粕价格逐步回落,饲料产品价格持续下降,5 月育肥猪、肉鸡、蛋鸡配合饲 料月均价分别为每千克 2.97 元、3.08 元和 2.81 元,是 2012 年以来的最低价格; 6—11 月,大豆、菜籽等压榨原料进口量减少,豆粕等蛋白原料供应紧张,价格止 跌回升,玉米受到临储拍卖底价支撑价格坚挺,饲料原料成本上涨,需求端受到养 殖政策、市场利润的刺激,肉禽、蛋禽和反刍动物养殖量增加,饲料消费量增加, 12 月 3 种主要配合饲料价格分别为每千克 3.07 元、3.18 元、2.90 元,与年内价 格低点相比分别上涨 3.9%、3.1% 和 3.6%,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近 39 个月内
1 2019 年市场形势回顾
1.1 工业饲料总产量下降 2019 年工业饲料总产量为 22 885 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 3.7%。其中,配合饲
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 21 013 万吨、1 242 万吨、543 万吨, 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 3.0%、12.4%、10.6%。配合饲料占工业饲料总产量比例增长 至 91.8%,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下降,占比也进一步下降(图 12-1)。
1.4 饲料产品价格波动明显 主要饲料产品均价低位上涨。2019 年主要饲料产品均价处于 2012 年以来第
二低位,育肥猪、肉鸡、蛋鸡配合饲料均价分别为每千克 3.03 元、3.13 元、2.86 元, 与 上 年 相 比 基 本 持 平, 与 2017 年 价 格 低 点 相 比 分 别 上 涨 0.6%、1.6% 和 1.9%,与 2014 年价格高点相比分别下降 9.6%、8.8% 和 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 10 年保供能力
未来 10 年,增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
未来 10 年,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 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
随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市 场短缺品种和契合消费者需求产品供给不断增多;口粮品种结构持续优化,面积稳中有降, 单产增长推动稻米、小麦产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小于 1.0%;大豆和奶类产量年均增速在 3.0%,玉米、水果、禽肉产量年均增速在 2.0%~3.0%,猪肉、牛羊肉、食糖、蔬菜、马铃薯 产量年均增速在 1%~2%。
农产品价格预计总体趋涨走势,部分品种高位震荡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稻米、小麦价格 预计小幅波动,存在国际价格传导风险,玉米供需关系偏紧预计价格总体走强,大豆、棉花、 食糖、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因素预计更加突出;猪肉价格高位趋涨风险加大, 并带动畜禽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蔬菜水果价格预计波动较大,季节性因素和突发性事件 影响依然存在,区域性、品种间和品质上的价格差异也将更加明显。
大豆振兴计划将继续深入实施,大豆面积有望再增加 200 万亩(13.3 万公顷)以上。棉花 面积预计稳定在 5000 万亩(333.3 万公顷)左右,油菜播种面积预计增加,特色油料生产有望 不同程度增长。
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猪肉产量预计下降,禽肉等其他肉类有望继 续增长,肉类供给结构将得到优化。奶业提质增效明显,水产健康养殖较快发展,绿色优质 安全产品供给增加。
农产品贸易保持增长趋势,肉类进口量大幅增加。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猪 肉产需缺口扩大,进口量预计比上年增长 32.7%,达到 280 万吨左右,禽肉、奶制品进口量 分别预计比上年增长 7.5%和 3.3%。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减少,棉花、食用植物油和食糖等资 源密集型农产品进口预计不同程度下降。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农产品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均呈上涨趋势。随着现代农 业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农产品价格将主要由市场决定,在人工、土地、物质投入、环保等 成本上涨不可逆性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将整体上涨。口粮供给宽裕,稻米、小麦价格市场化 将更加明显;饲料粮供给偏紧,玉米价格预计温和上涨趋势;大豆、棉花、食糖、食用植物 油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国内短缺,进口依存度较高,国内外价格联动非常明显;蔬菜、水果、 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受成本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总体呈上涨趋 势。
稻米...................................................................................................................................4 小麦...................................................................................................................................5 玉米...................................................................................................................................5 大豆...................................................................................................................................5 油料...................................................................................................................................5 棉花...................................................................................................................................5 糖料...................................................................................................................................6 蔬菜...................................................................................................................................6 马铃薯 ............................................................................................................................... 6 水果...................................................................................................................................6 猪肉...................................................................................................................................7 禽肉...................................................................................................................................7 牛羊肉 ............................................................................................................................... 7 禽蛋...................................................................................................................................7 奶制品 ............................................................................................................................... 7 水产品 ............................................................................................................................... 8 饲料...................................................................................................................................8
主要品种未来形势
稻米
稻米:播种面积先减后增,产量增速放缓。展望初期生产仍面临去库存压力,生产结构 将继续调优,2020-2022 年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之后开始恢复增长。由于单产持续提升, 未来 10 年稻谷产量稳定在 2 亿吨以上,年均增长 0.6%。随着人口增加,稻米口粮消费继续 增长,工业消费增长先快后慢,消费总量保持增长态势,预计 2029 年稻米国内总消费量达 到 15605 万吨。国内外价差持续存在,进口继续增长,2029 年进口量预计增加到 445 万吨; 随着库存压力逐渐缓解,出口量呈下降趋势,预计 2029 年减至 150 万吨。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饲料粮消费和工业消 费持续增加。人口增加带动口粮消费继续增长,未来 10 年稻米和小麦国内总消费量分别预 计增长 2.4%、11.8%;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粗粮饲料消费和大豆压榨消费持续增长, 玉米和大豆国内总消费量分别预计增长 18.7%、14.5%;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动物性产品消 费需求增加,肉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国内总消费量分别预计增长 20.7%、8.9%、39.5% 和 9.8%。
农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活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大农产品进口国地位。中国与美国、巴西、东盟、欧盟和澳大利亚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 贸易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进口将不断扩大,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小麦和玉米进口 量分别预计增长 67.1%、74.6%,仍保持在进口配额范围内,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 9952 万吨, 增长 7.5%。食糖进口持续增加,预计增长 142.7%。猪肉进口展望前期大幅增加,随着生产 恢复展望后期快速回落,牛羊肉进口持续增加,奶制品和水产品进口分别预计增长 46.8%和 37.5%。传统优势农产品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年均增速分别预计为 5.9%、3.2% 和 1.3%。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目录
2020 年成就 .............................................................................................................................3 未来 10 年保供能力.................................................................................................................3 主要品种未来形势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