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地特点、名称和起源
中国十大名酒及产地分别是什么?

中国十大名酒及产地分别是什么?关于《中国十大名酒及产地分别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些经常喝酒的人,尤其是来到中老年的男士,一般对各种各样纯粮酒是较为掌握的,不但了解这种酒的价格及其知名品牌,并且还了解实际的口味,比较之下,年青人中酒的掌握要少一些,也有女士中酒的了解也不如男士,针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最需要掌握的是我国十大名酒,下边来掌握这十种酒的有关专业知识。
我国十大名酒及原产地:一、茅台酒贵州茅台酒是设计风格最极致的酱香型白酒原浆白酒之典型性,故“酱香型白酒”别称“茅浓香型”二、四川五粮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白酒原浆白酒的典型性意味着三、江苏省洋河大曲该酒属浓香型白酒原浆白酒四、四川沪州老窑特曲酒浓香白酒的典型性意味着。
五、山西汾酒是国清香型酒的典型性意味着六、四川郎酒属酱香型白酒七、安徽省古井贡酒酒属浓香型白酒八、陕西西凤酒是凤香型意味着九、贵州董酒董酒则是中国“董香型”纯粮酒的典型性意味着。
十、四川剑南春属浓香型白酒原浆白酒茅台酒历史久远、博大精深。
从公元135年汉武帝“甘醇之”的奖赏到1704年之后清朝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称赞.贵州茅台酒系以高品质高粱米为原材料,用麦子做成高溫曲,而用曲量超过原材料。
用曲多,发醇时间长,数次发醇,数次斟酒等与众不同加工工艺,它是贵州茅台酒设计风格与众不同、质量出色的关键原因。
酿造贵州茅台酒要历经2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醇、九次水蒸气蒸馏,生产时间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调配制,随后再存储一年,使口感更为和睦香醇,柔软温和,方准装罐原厂,所有生产全过程近五年之久。
贵州茅台酒是设计风格最极致的酱香型白酒原浆白酒之典型性,故“酱香型白酒”别称“茅浓香型”。
其口感晶莹全透明,微有淡黄色,酱香型突显,让人沉醉,敞杯不饮,香甜可口,把酒言欢,满口生香,饮后空杯,持香更大,长久经久不散。
口感清雅细致,酒质丰腴醇正,回味无穷绵长,茅香绵绵不绝。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的国粹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的国粹中国白酒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
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中国白酒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文化特色。
一、白酒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的古代先民开始采用黍、稷、黄米等粮食作为原料,通过发酵酿造成酒。
这种酒叫做“醴”,是中国最早的酒品之一。
到了汉朝,白酒的酿造技术逐渐成熟,并发展出了不同的酿造工艺和品种。
随着历史的演变,白酒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宫廷和上层社会的重要酒品。
明清时期,白酒进一步发展。
清代,白酒开始采用泥窖窖藏的方法进行陈化,提高了酒的品质和口感。
到了近代,白酒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从传统工艺逐渐转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二、白酒的特点与分类中国白酒具有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和米香型等不同的香型分类。
不同的香型由于使用的原料和酿造工艺不同而呈现出来。
浓香型白酒以江浙地区的茅台酒为代表,以窖池发酵、泥窖陈酿而成。
清香型白酒以贵州茅台、五粮液为代表,以纯粮发酵,泥窖、水井陈酿为主要特点。
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白酒的酒精度数通常在38度到53度之间,口感醇厚,香气浓郁,滋味深长,具有一定的辣味和回甜感。
白酒的醇香味道也使其成为了宴会、聚会和社交场合的必备佳酿。
三、白酒的文化意义中国白酒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白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亲友团聚、表达祝福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象征。
白酒在中国的宴席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无论是重大节日、庆典活动还是个人生日、寿宴,白酒都是必不可少的宴会酒品。
在敬酒环节中,人们常常用酒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感激之情,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此外,白酒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联系紧密。
例如,白酒在中国农历新年、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饮酒祈福、拜年、联欢等方式,传递团结、和谐和祝福的美好寓意。
中国酒文化的地域特色品味不同地区的美酒风情

中国酒文化的地域特色品味不同地区的美酒风情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酿酒史的国家,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酒文化丰富多样,各地区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美酒风情。
本文将就中国酒文化的地域特色,探讨不同地区的美酒风情。
一、华北地区的酒文化华北地区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盛产着诸多著名的酿酒原料,如优质小麦、高粱等。
华北地区的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传统的酿酒技艺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并传承至今。
例如,山西的老白干酒以其独特的酒体风味和特殊的酿造工艺而闻名。
而京酒作为北京地区的传统美酒,不仅具有浓郁的酒香和醇厚口感,还是中外宾客交流的重要饮品。
二、东北地区的酒文化东北地区拥有寒冷的气候和丰富的水源,因此这里的酿酒原料以高粱和大米为主。
东北地区的酒文化独特而丰富,例如,黑龙江的东北酸枣石酒是东北地区的代表性美酒之一。
它以黑龙江特产的酸枣石为原料酿造而成,口感酸甜爽口,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此外,辽宁的杏花村老陈酿和吉林的地洞黑土地酒也是东北地区备受瞩目的美酒。
三、华东地区的酒文化华东地区地势平缓,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酿酒工艺的发展。
这里的酿酒以米酒为主,特色鲜明。
例如,江苏的双坛老酒是华东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选用优质的大米和酿造工艺独特的双坛陈酿工艺酿造而成,口感绵甜,香醇可口,深受江苏地区民众的喜爱。
四、西南地区的酒文化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多样化,这里的酿酒原料以高粱、玉米和黄米为主。
西南地区的酒文化秉承着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例如,四川的白酒历史悠久,其中以泸州老窖为代表,泸州老窖独特的酿酒技艺和酒体风味令人赞叹。
此外,云南的白酒也以其清香和口感独特而闻名。
云南特产的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口感柔和且香气浓郁。
五、华南地区的酒文化华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种植条件良好,因此华南地区的酒文化以果酒为主。
例如,广东的陈年普洱以其鲜明的苦涩和鲜爽的香气而著称,是华南地区备受喜爱的美酒之一。
中国白酒知识介绍PPT(39张)

--高粱味甘性温 --大米味甘性平 --糯米温补强壮品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 --玉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1、中国白酒的酿造过程
⑵续糟配料:粉碎后的原料与老窖中取出的发酵糟进 行充分的混合。
(2)中国白酒的定义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
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 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2、中国白酒的演化
(2)中国白酒的定义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
酒。又称“烧酒”及 “白干”。据《本草纲 目》纪载:“烧酒非古 法也,自元时创始,其 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 令气上,用器滴露。” 由此可以得出,中国白 酒以谷物及薯类等富含 淀粉的作物为原料,经 过发酵蒸馏而成。酒度 一般都在40度以上。
2、酒曲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
什么是酒曲? 酿酒所用的“大曲”和“小 曲”,简单说就是一种维持 微生物(曲霉、毛霉、酵母 菌、乳酸菌等)生存和繁殖 的养料。制曲所用的原料不 同,制出的曲种也就不同。 曲种一般有大曲、小曲、快 曲等。
2、酒曲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
大曲是以小麦、大麦或豌豆、小豆为原料,经过菌种培养而制成的。用大
曲酿造的酒,香气突出,味道醇厚,好喝,但生产用量大,粮食消耗多, 酿造周期长,出酒率低,成本高,所以价格也高。
小曲是以大米粉和米糠为原料,接种以隔年的小曲为菌种,经自然发酵而
成。小曲酿酒,适合气温较高的我国南方地区。用小曲酿造的酒,一般是 米香型,其香气、口味都比较淡薄,不如大曲酿造的酒香味浓厚。但用小 曲酿酒,用曲量少,出酒率高,成本低,价格便宜。如果在小曲中掺入中 药材,就成了药曲了。
中国白酒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

中国白酒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而中国酒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中国白酒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在中国酒文化中,白酒被视为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液体艺术,其历史和人文价值无可替代,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一、中国白酒的起源中国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古代时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了酿造白酒的历史。
在当时,人们利用大米、小米、高粱等杂粮通过发酵酿造出了原始的白酒。
这一创举标志着中国酒文化的诞生和发展。
白酒酿造的技艺被逐渐发扬光大,并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
从唐朝到宋朝,中国的白酒酿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随着时代的推移,白酒的酿造工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白酒文化。
二、中国白酒的分类中国白酒根据酿造方法和原料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其中,最为典型和知名的是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
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具有浓郁的酒香和醇厚的口感。
浓香型白酒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如茅台、五粮液等。
浓香型白酒以高粱为原料,采用地窖发酵和蒸馏的酿造工艺,因此其酒体香气浓郁,回味悠长。
清香型白酒相对于浓香型白酒,具有香气清淡、口感较轻的特点。
清香型白酒的产地主要是山西、江苏等地,代表性的品牌有洋河、泸州老窖等。
清香型白酒以高梁为原料,采用凉池发酵和蒸馏的酿造工艺,酒体清澈透明,醇厚爽口。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的另一个重要类型,其酒体香气浓烈,味道醇厚。
酱香型白酒主要产自四川和云南等地,代表性品牌有剑南春、汾酒等。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为原料,采用泥窖发酵和蒸馏的酿造工艺,具有较长的醇陈风味。
三、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中国白酒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首先,中国白酒具有较为严谨的酿造工艺。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
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
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
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
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 等低度白酒。
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
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
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
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
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
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
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
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
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
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
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
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
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白酒的起源地与特色酿造方法

白酒的起源地与特色酿造方法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白酒的起源地与特色酿造方法是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消费者非常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白酒的起源地和特色酿造方法,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饮品。
一、白酒的起源地白酒的起源地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
在中国,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的陶器遗址中就发现了用于盛装酒的陶罐,证明了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酿造白酒。
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我国的白酒可以分为北方白酒和南方白酒两大类。
1. 北方白酒北方白酒以江苏、山东、河南等地为主要产区。
这些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大多数酒精度较高,口感较为浓烈。
其中,山东的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品质而著名,是中国白酒的代表之一。
山东的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造而成,酒体清澈透亮,口感醇厚,余味悠长。
2. 南方白酒南方白酒主要产于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于谷物的生长和酒曲的培育,因此南方白酒以谷类为主要原料,酒精度相对较低,口感较为醇和柔顺。
例如,四川的白酒以其酿造工艺独特而闻名,采用传统的固态酿造技术,酒体清新爽口,香气浓郁。
二、白酒的特色酿造方法白酒的特色酿造方法是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白酒酒质的决定因素。
不同的地区和酒坊会根据自身传统和工艺特点,采用不同的酿造方法,以打造独特的风味。
1. 固态酿造方法固态酿造方法,也称传统酿造方法,是中国白酒酿造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以天然酒曲为主要发酵剂,将谷物经过蒸煮、蒸饭、糖化等步骤加工制成酿曲,再将酿曲与原料谷物混合,进行发酵、蒸馏等生产工艺。
这种酿造方法能够使白酒产生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香气,但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2. 液态酿造方法液态酿造方法,也称为大曲酿造方法,是中国白酒酿造的另一种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以黄酒酵母为主要发酵剂,将谷物淀粉经过糖化、发酵后直接进行蒸馏,不需要进行固态发酵的过程。
白酒的起源发展与酒文化

一、白酒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酒文化(一)白酒的起源、发展白酒又名烧酒或火酒。
有些少数民族则称其为阿剌吉酒,意为“再加工”之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大酒种,它最早产生于酿造酒的再加工,因此要谈白酒的起源还得从酿造酒说起。
一般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
过去有的酒厂还把杜康供作酿酒的祖师爷,连日本的清酒行业也把酿酒技师尊称为“杜氏”。
这种传说的依据,可见于古书。
如《事物纪原》载:“杜间容易受潮或受雨淋而导致发芽长霉,这些发芽长霉的谷物若继续浸泡在水里,其中的淀粉便会受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
另外,当有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时,他们用树叶等包盖起来,或存放在树洞等中,过后这些熟粮因受根霉、酵母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酒酿”。
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原始粮食酿造酒的发现。
这一阶段大概在7000至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来,逐步被人类所发现和认识。
但人类还没有去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来造福。
2、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农业生产开始以后,谷物有了富余,加上人类发现了原始的酒,尝起来又香又甜,喝过后浑身发热、精神兴奋,有心人便开始模仿起来,有意识地让谷物长霉发芽,用它来酿酒,从而进入了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的阶段。
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农业作物,从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与甲骨文酒字形状相似的尖底贮酒容器。
由此可以推测这一阶段大概始于6000年前。
《淮南子》一书说:“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耒和耜都是古代的农具。
即美味可口的酒,开始于农业生产出现之时。
而且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尊、斝、高脚杯、小壶等陶制的酿酒和饮酒的专用器具。
因此,到夏代初期出现掌握一定技巧、能酿出香甜美酒的仪狄这样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商代,出现了专门的酿酒作坊。
如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台西村就发现了商代酿造作坊的遗址,酿酒技术也有了发展。
由此,谷芽(蘖)和长霉的谷物(麹)的利用开始分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白酒的特点、名称和起源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
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
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
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
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
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
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
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
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
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大曲等。
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公特曲等。
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曲、头曲、二曲等。
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
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
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
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
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
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
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公元834年)诗云:“自到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
”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
”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不可与烧酒同用。
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
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
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
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
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
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
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
”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
‘阿刺古’番语也。
”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
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中国白酒的香型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
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什么样的设备,就能生产什么样香型的酒。
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浓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凤、董酒、景芝白干等,其生产工艺也各有千秋。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
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出现明显的苦味。
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
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均衡,不能有暴香。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汾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
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
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
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
米香型白酒:亦称蜜香型,以象山牌三花酒为代表,属小曲酒类。
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为原料。
其典型风格是在“米酿香”及小曲香基础上,突出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与B-苯乙醇为主体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气。
一些消费者和评酒专家认为,用蜜香表达这种综合的香气较为确切。
概括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回味怡畅。
即米酿香明显,入口醇和,饮后微甜,尾子干净,不应有苦涩或焦糊苦味(允许微苦)。
其他香型酒:亦称兼香型、复香型、混合香型、属大曲酒类此类酒大都是工艺独特,大小曲都用,发酵时间长。
凡不属上述四类香型的白酒(兼有两种香型或两种以上香型的酒)均可归于此类。
此酒的代表酒——国家名酒董酒、西凤酒。
口感特点:绵柔、醇甜、味正、余长,其特有风格突出。
省五粮液酒厂生产,五粮液牌,大曲浓香60度、52度、39度。
五粮液酒无色透明,具有浓郁,纯画龙点睛的乙酸乙酯为主的酯类香气,味醇厚、甘美、净爽,香味谐调、回味悠久。
五粮液是以优质高梁、梗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主要原料,以小麦子制曲为粮化发酵剂,以稻壳为填充剂,用泥窖、续、固体发酵、混馏,再经贮存,精心勾竞兑调味而成的浓得型白酒,故名“五粮液”,是享誉国餐的名酒之一。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
至1995年先后共20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根据市场抽查,仿冒名酒以五粮液最多。
真品五粮液商标用纸、印刷、色彩规。
“五粮液”三个字系用凹版印制,表面光滑,有凸出感,字体清晰,边缘不毛,字体线条无断裂,整体色彩饱和,套印准确,印刷精致商标上的净含量,酒精度、原料、厂名、厂址等铅印部分的各小字非常清晰。
假“五粮液”商标印刷粗糙,“五粮液”三个字笔划有断裂。
印刷用油墨光洁度不好,整体色彩不饱满,不均匀,字体边缘模糊,毛糙。
再从酒瓶上看,真品玻璃系用高白料或普通白料制成,造型典雅,玻璃白净、透明、整体均匀精致无、无气泡、无褶皱,瓶上字体清晰端正。
假酒酒瓶粗糙,有褶痕、气泡,瓶上的字也不清晰。
“五粮液”瓶盖子的接口外(即锁口)衔接的是否平整、光滑。
五粮液瓶盖上是否有防伪标记,标记是滞正规。
五粮液瓶盖采用金属扭断盖,色彩为金色,光洁度好,盖顶印制该厂厂徽图案,周围字体清晰端正,锁口平整光滑。
瓶盖顶部有两项防伪措施:一是光刻,从1993年7月1日、10月1日起,分别在五粮液鼓型和晶质瓶盖顶部,打上激光光刻图案——五粮液酒厂厂徽,用10倍放大镜观察,清晰可见,线条因激光灼糊而略显黑色,用手或湿布无法擦掉;二是隐形喷码,从1994年1月1日起,在鼓形和晶质型五粮液瓶上使用暗喷,在紫外灯照射下,可见蓝色厂徽图案和“W·L·Y”(五粮液汉语拼音缩写),整个图案色彩均匀,线条清晰,轮廓清楚,没有断裂。
开启瓶盖时,用于沿箭头方向稍加拧动即可旋开,绝无使用剪刀剪断撬开之必要。
假冒五粮液酒瓶盖,图案、文字不端正,制作粗糙,使用铝材较薄,色彩暗淡,光洁度差。
锁口工艺水平低,不平整光滑,甚至有的还有硬器挤压磕碰造成的凹痕迹。
一些假冒五粮液酒瓶盖上也有仿制的防伪标识,但假冒光刻图案多为硬器挤压而成,图案及线条呈白色,线条模糊、有断裂,有的可用湿布擦掉,有极少数假冒喷码图案,有的线条之间连接不好而显模糊。
1995年6月10日该厂推出五粮液高级防盗盖三防盖,高防改进型(红色),该盖系从意大利原装进口,其特点是酒液可从瓶口倒出,但不能回灌,盖身色泽鲜明,光洁度好,印有“五粮液”字样。
在盖的上、下端有一拉带,拉带上有一金色铝质环。
仿冒的五粮液红色防盗盖,色泽暗淡,光洁度差,盖身中部往往有一圈出的痕迹。
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
在五粮液酒瓶上所贴的标签背面,通过玻璃瓶观看时,可以找到用蓝色印章标出的生产日期。
生产日期的年月日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中间以横线相连,如“96—01—20”。
批号为85开头的6个数字串,其中第5与第6个数字间有一空格,如“85654 6”。
大多数假酒所有标签印刷质量低劣,色形不匀、字体边缘模糊而不光挺,线条有断裂,注册商标标记R,外圆常有缺口,所用的印刷油墨无光泽,套色不齐,特别应注意的是“五粮液“三个大字的黑边与金底色是否密合,金色露在黑边之外是假标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
铝盖与瓶口咬合不紧则是假酒的又一标志,有的甚至可以随意旋转,乃至倒置后会漏酒,标签背面的生产日期与批号,有的在生产日期中印上了“年、月、日”,而不是用横线隔开,有的以“1995”、“1996”表示年份。
有的还用汉字标年、月、日,或用红色印章打印生产日期,这些都是假冒“五粮液”露出破绽。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在和等地一些城市发现了仿冒“高防盖”的假酒,鉴别这些假的高防盖可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假盖色泽发暗,光洁度差,盖身中部往往有一圈出痕迹(用手摸可以感觉);二是盖上所印的字与塑料之间附着力很差,只要用指甲轻轻一刮,就会掉下来;三是瓶盖无法旋紧,可以不停地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