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等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
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一)区别:一.知识形态不同。
科学一般表现为理论形态;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
技术由单一到多样,它将某一种科学知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工艺手段,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二.任务不同。
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功利性。
三.目的不同。
科学的目的是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
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创造活动中,科学是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指南。
而技术所承担的主要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存储知识、获取信息的手段.四.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不是一回事。
历史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历史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不同的概念,但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形态不一样。
科学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理论形态;而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
任务不一样。
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目的不一样。
科学的目的是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
管理方法不一样。
科学的管理方法强调工作得如何;技术则注重如何工作。
科学与技术的评价方面不一样。
对科学的评价是一个深字;对技术的评价是一个新字。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是彼此联系的,一个作为另一个的基础。
技术发展需要依赖科学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则需要技术帮助,今天诸如电脑,微分器,等技术仪器设备来帮助他们。
正因此,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它不仅用于建设和提高常规知识,而且还用于帮助人们使用科学知识及其产出物,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
换句话说,科学一方面借助技术获得有效的、实用的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是基于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发现。
另外,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也使得其它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由于科学家们受到技术的帮助,他们已经成功地发明了网络和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为科学提供了系统和工具,而网络技术则为科学带来了大量信息和数据。
综上所述,科学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需要技术帮助,而技术也受到科学研究发现的巨大推动。
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高度,而且为未来能够发现更加广阔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技术提供重要环境。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等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
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一)区别:一。
知识形态不同.科学一般表现为理论形态;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技术由单一到多样,它将某一种科学知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工艺手段,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二.任务不同。
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功利性.三.目的不同.科学的目的是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创造活动中,科学是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指南。
而技术所承担的主要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存储知识、获取信息的手段。
四.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不是一回事。
科学革命至今已经历了两次,目前正酝酿着第三次。
第一次是哥白尼等科学家,研究了宏观低速运动规律。
第二次是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发现了微观高速运动的规律。
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简答题

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重要的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者之间的区别和通联是人们常常讨论的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简要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通联。
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 科学科学是一种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实验和理论探讨的知识体系。
它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探索自然规律,提出理论和假说,力求发现并解释世界的本质规律。
科学的目标是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从而增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2. 技术技术是一种运用科学知识和工程技能,以创造、改进和应用工具、机械和装置的能力。
它是对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工程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技术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二、科学与技术的通联1. 科学对技术的支撑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的发展,只有深入理解自然规律,才能够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来推动技术创新。
科学研究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支持。
2. 技术对科学的促进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需要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因此推动了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技术的发展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各种机理和规律的探索,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科学与技术之间不仅存在着支撑和促进的关系,还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常常相互促进,彼此为对方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1. 科技创新推动科学进步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支撑,技术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新的能源等技术问题,为科学家们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2. 科学发现促进技术创新科学的突破性发现常常为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新的装置、新的方法,推动了技术的创新。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
科学是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为技术提供基础理论。
而技术是利用科学原理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
科学为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技术则是将科学原理和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科学发现新的物质和能量,并研究它们的性质和规律,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
而技术则是利用科学发现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应用领域。
科学技术一体化是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还表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
科学研究可以发现新的物质和能量,并研究它们的性质和规律,为技术开发提供基础。
技术开发则可以利用科学研究发现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就能够相互促进。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
它涵盖三方面含义:观察,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实验),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假设,通过这样的过程假定组织体系知识的系统性;检证,借此验证研究目标的信度与效度。
科学知识指覆盖一般真理或普遍规律的运作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尤其指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或验证过的。
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推理。
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主义定义但并不很成功,笼统地说,科学即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
科学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意为科举之学。
明治时代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science的译词。
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
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尼采认为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某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像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和罗蒂,可能会同意他的这种看法。
他也认为,落入科学主义窠臼是愚蠢的---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最终解决所有人类问题,或者发现隐藏在我们感觉经验到的日常世界背后的某些真实世界的隐藏真理。
但是,他完全支持把科学视为一种现象学的、实用的---因此不太野心勃勃的---活动的观点。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等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
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一)区别:一.知识形态不同。
科学一般表现为理论形态;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
技术由单一到多样,它将某一种科学知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工艺手段,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二.任务不同。
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功利性。
三.目的不同。
科学的目的是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
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创造活动中,科学是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指南。
而技术所承担的主要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存储知识、获取信息的手段.四.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不是一回事。
科学革命至今已经历了两次,目前正酝酿着第三次。
第一次是哥白尼等科学家,研究了宏观低速运动规律。
第二次是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发现了微观高速运动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题目: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年级:2010级
姓名:李彩霞
2010年月日
【摘要】: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
从一般意义来说,科学就是对大自然的最基础的探索和研究,而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利用已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但又是密切联系的。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关键词】:科学,技术,关系
要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
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科技”。
在西方,科学就是科学,技术就是技术。
从解放以来这个词儿就一直涵盖了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让许多中国人搞不清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儿。
毫无疑问,科学和技术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具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性质,在许多问题上不能混为一谈。
这里我们就来小议一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总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它们都是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实践性活动,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我们知道,科学与技术同样以自然界为对象,但严格的说,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
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学认识的对象。
而技术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
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比科学的历史久远得多,某些技术即使在今天也完全可以脱离科学自主发展。
但是时至今日,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说基于科学的发展,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
反过来,技术也为科学提供了眼睛、耳朵和一部分肌体,扩展了人的触觉、听觉和感觉。
例如,电子计算机使气象研究、人口统计、基因结构研究和其他以前不可能进行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
对某些工作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基础,如测量、数据收集、样本处理等,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促进了绘制整个人类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构造的工作,这项技术不仅提供了绘制基因结构的理由,也使绘制工作成为可能。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
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
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
科学的延伸。
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诚然,科学与技术是密切联系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又是有区别的。
就概念而言,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为进行物质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能力,从事某项项目所具有的专门的技能。
科学是人对自然界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科学具有局限性。
技术是经验、技能或技艺,是生产的物质手段,是科学理论的应用,是人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理论和技能,借助物质手段,实现自然界人工化的社会活动过程。
很明显,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和任务方面来看,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
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
其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而技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
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
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
而按照预定的计划,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而只是极少数。
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组织,精心安排、刻意培养而产生的。
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由于它有了科学的根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体来说是可预见的。
从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来讲,科学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和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但科学一般并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技术则不同,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社会目的,如技术是直接追求经济的、军事的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对科学进行评价,追求的是正确性和深刻性;对技术进行评价,追求的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科学的作用是教导人类,技术的作用是用现有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
科学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思维的典型方式是纵向的,技术则需要结合知识的创造能力,其思维方式是横向的。
从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来讲,科学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例如报告、论文、著作等;技术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例如产品、装臵、设施及控制软件等。
在肯定方式上
人们通常把科学上的突破叫做发现,而技术上的创新叫做发明。
例如:一个玻璃茶杯到进一半水,把一根筷子放进去,人们就发现筷子在水里的部分与在水面上的一部分,不成一条直线,通过研究,得出光的折射原理,这是科学。
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造出潜望镜,这是技术。
规划方面,由于科学是难以预料的,所以科学也是难以进行规划的。
如20世纪50年代的学科规划只不过是规划了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工作。
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也无非是和半个世纪以前一样,勾划出各个学科中的主攻方向而已。
但是如前所说,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我们现在看见的主攻方向是根据当前的科学发展态势所认定的重要方向,若干年后整个科学发生变化,重要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如果我们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必然失去机会。
我们认定的主攻方向也必须随时修正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试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还没有提上日程时,我们如果在当时制定规划,在生物学领域内我们能够预见到蛋白质组学,能够预见到生物信息学吗?技术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完全是可以规划的。
特别是国际上已经实现的技术,我们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安排一定的力量,经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是可以做到的。
如建国初期所进行的“科学规划”,实际上应该说是“技术规划”,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如原子弹爆炸了,火箭上天了,半导体工业建立起来了)。
80年代在四位院士倡议下制定的发展高技术规划,在总体上也同样顺利实现了。
但是要实现国际上还从未实现过的技术,特别是那些包含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技术,就很难预见何时可以实现了。
综上所述,科学与技术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差异,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希望我们都能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坚信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