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现场改进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循环上: 1、计划(plan)阶段:包括四个步骤,即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2、执行(do)阶段: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check)阶段:检查取得的效果,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Aact)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即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全面质量管理 一、TQM的来源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发达国家组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获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传播,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实践有所创新发展。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二、TQM的定义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TQM的管理理念是已客户为导向的,所有全员质量管理组织的人员通过全员参与的,通过跨功能、跨等级的管理,利用所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系统地管理组织的改进与进步。 TQM 结合了产品质量,过程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从而成为一个经过变革后的组织中的过程的控制,能通过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客户要求。受控的生产过程在产品和服务未能满足客户需求时仍不能帮助公司增长市场份额。 三、实施TQM的作用: 1. 提高产品质量 2. 改善产品设计 3. 加速生产流程 4.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5.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6.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7.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某某公司质量改进管理办法1.doc

某某公司质量改进管理办法1 质量改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质量持续改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和保证,为调动公司各级员工参与解决质量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各单位积极开展多层次质量改进活动,以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波动大、质量问题不断重复发生等问题,促进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各部委室、二级单位(分、子公司)。 第二条质量改进的基本原则 讲究实效,及时改进。 抓住重点,全力攻关。 不断提高,持续改进。 奖罚并重,突出领导责任考核。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职责 (一)XXXXX部是质量改进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级项目的立项评估、审核,工作协调、检查、指导与督促,效果的跟踪验证;负责专业厂级项目的备案管理;负责组织成果的评审、奖励;负责根据公司要求或质量现状需要下达指令性改进任务。

(二)XXXXXX负责公司级质量改进项目立项的技术审核;参加成果的评审。 (三)各单位负责质量改进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申请立项、组织项目实施、成果总结;负责将验证有效的成果纳入 规范和成果推广工作;负责专业厂级质量改进项目的归口管理。 第三章管理内容和要求 第四条项目确立 (一)质量改进项目根据重要度、难度,分为公司级、专业厂两个级别。 1.公司级质量改进项目 系统性疑难问题、重大典型或重复多发问题、需多部门配合的问题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均可列为公司级质量改进项目。 出现由于各单位责任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问题、10万元以上责任质量损失或重复出现重大责任质量索赔,5级及以上质量事故,生产中和销售后频繁重复发生的责任性问题等情况时,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可下达指令性质量改进要求,包括改进内容、完成进度、改进后达到的目标值或要求等相关内容,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下发到相关单位,由其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由公司主管领导主持召开质量改进相关会议,布置质量改进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一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一 【本讲重点】 排列图 因果分析法 对策表方法 分层法 相关图法 排列图法 什么是排列图 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或主次分析图,它首先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Pareto)用于经济分析,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将它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之中,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之一。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柱状图和一条自左向右逐步上升的折线。左边的纵坐标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频率或称累积占有率。一般说来,横坐标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问题或项目,纵坐标表示影响程度,折线为累计曲线。 排列图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建立在ABC分析法基础之上的,它将现场中作为问题的废品、缺陷、毛病、事故等,按其现象或者原因进行分类,选取数据,根据废品数量和损失金额多少排列顺序,然后用柱形图表示其大小。因此,排列图法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我们找到影响生产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可以将积累出现的频率百分比累加达到70%的因素成为A类因素,它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能够从任何众多的项目中找出最重要的问题,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大小顺序,能了解该项目在全

体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效果、调查产生缺陷及故障的原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排列图的绘制,并将其应用到质量过程中去。 一般说来,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图7-1所示,即: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按内容或原因对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合计、整理数据,计算累积数,计算累积占有率,作出柱形图,画出累积曲线,填写有关事项。 图7-1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的应用实例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所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统计如表7-1所示。 表7-1 焊缝缺陷返修工时统计表 序号项目返修工时fi 频率 pi/% 累计频率 fi/% 类别 1焊缝气孔14860.460.4A 2夹渣5120.881.2A 3焊缝成型差208.289.4B 4焊道凹陷15 6.195.5B 5其他11 4.5100C 合计245100 缝成型差、焊道凹陷及其他缺陷,前三个要素累加起来达到了89.4%。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绘制出如图7-2所示的排列图:横坐标是所列举问题的分类,纵坐标是各类缺陷百分率的频数。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 (一)PDCA工作循环的含义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动就是周而复始地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科学管理工作程序,即简称PDCA工作循环。PDCA工作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八个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P(计划)。确定企业总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把总目标落实到各部门和各环节,提出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这一阶段分为四个步骤实现:(1)分析现状,寻找存在的质量问题。 (2)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 (3)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原因。 (4)制定计划,拟订措施,并且具体落实到执行者。 第二阶段:D(实施)。根据计划要求具体实施措施质量,实现计划。 第三阶段:C(检查)。把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计划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第四阶段:A(处理)。根据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处理问题。这一阶段分为二个步骤实现: (1)把有效措施纳入质量管理标准,进行标准化,总结经验,巩固成绩。 (2)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计划目标。 (二)PDCA工作循环的特点 1. 大环套小环和相互促进,不断运动 企业的方针目标和措施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可视为大循环;各车间、科室按大环的要求进行本部门的小循环;班组的PDCA循环保证车间计划的完成,最终实现大循环。通过循环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2. 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质量 循环每进行一次,就解决一些问题,使产品质量提高如同爬楼梯一样,推动PDCA循环前进。

关于产品质量改进方案

关于产品质量管控改进方案 鉴于公司目前产品质量形势的严峻性,针对各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现提出如下质量控制改进方案。 一、针对目前印刷标准样管理的缺失,现作如下规定: 1、所有翻单印刷的产品必须附标准样(色样、版面样); 2、所有首单印刷的产品必须要客户签样,如客户不签样的必须 与数码样颜色基本一致并有代表客户确认人员的签名; 3、所有标准样必须随工单资料袋流转最后归档案室保管。 4、标准样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年。 5、所有产品正式生产前必须进行首件签样,首件签样由机长负 责,每日早交品管部保存。 二、针对印刷色差、墨屎、过底等印刷质量弊病的控制处理办法: 1、凡在印刷抽检时发现的印刷质量弊病必须插异常标识条,并 在适当的时候与正品区分开来,由品管部制定处理办法; 2、凡在印刷抽检时发现印刷质量弊病必须马上停机处理,改善 后才能再次开机生产,不得带病生产; 3、凡印刷抽检时未发现的印刷质量弊病在后工序发现时必须 立即报告品管部,由品管部制定处理措施; 4、所有印刷不良品根据数量多少、发现工序依据质量管理制度 处理,凡故意隐瞒不报者立即开除。 三、针对外协加工品质量管理的缺失,现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所有外协加工品在拉出公司前必须检查干燥与否,是否有质

量异常及异常标识条,正品与不良品是否区分,标识是否清 晰,处理妥当后才能外发; 2、所有外协加工品在返回公司时必须检查加工质量是否合格, 码放是否整齐,标识是否清晰,正品与不良品是否区分,数 量是否正确等,检查合格后才能收货; 3、凡在后工序发现外协加工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必须立即报告 品管部,由品管部处理,如未报告造成损失的由该工序负责。 四、针对后加工工序质量管控的不足,现制定如下控制办法: 1、所有后加工工序必须严格履行自己岗位职责,做好产品质量 自检、互检工作,发现质量异常(包括上工序的质量异常) 立即报告品管部,由品管部处理; 2、凡未发现本工序或上工序质量异常造成损失的依据质量管 理制度处理; 3、凡本工序质量异常数量超过本工序损耗数的依据质量管理 制度处理; 4、凡造成不良隐瞒不报或故意丢弃不良品者立即开除。 五、针对目前质量管控人员的缺失,现做如下职责分配: 1、生产工程单及资料袋内容物检查工作由***负责; 2、印刷过程抽检、异常标识、报告、处理的管控由***负责; 3、外协加工品出、入司的质量、数量检查由***负责; 4、后加工机械工序的生产过程自检、互检、异常报告、处理的 管控工作由***负责;

生产管理方法与现场改善

(1) [生产管理方法与现场改善]生产管理方法与现场改善 简介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料(原材料、辅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2) [生产管理方法与现场改善]生产现场改善技巧 注加群回复我是益友 一工艺流程查一查 即向工艺流程要效益。分析现有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哪些工艺流程不合理,哪些地方出现了倒流,哪些地方出现了停放,包括储藏保管、停放状态、保管手段(如储存容器配备、货架配备、设施条件)、有无积压状态?哪些工艺路线和环节可以取消、合并、简化?寻找最佳停放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二平面图上找一找 即向平面布置要效益。仔细检查和分析工厂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和设备平面布置图,分析作业方式和设备、设施的配置,按生产流程的流动方向,有无重复路线和倒流情况,找出不合理的部分,调整和设计一种新的布局,使生产流程在新的布置图上路线最短,配置最合理。 三流水线上算一算 即向流水线要效益。研究流水线的节拍、每个工序的作业时间是否平衡,如果发现不平衡,就要通过裁并、简化、分解等等手法,平衡流水线。消除因个别工序缓慢而导致的窝工和堆积。 四动作分析测一测 即向动作分析要效益。研究工作者的动作,分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消除多余的动作、无效动作或缓慢动作,如弯腰作业、站在凳子上作业、蹲着作业、作业场所不畅、没有适合的工位器具、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等,通过对人的动作和环境状态的分析和测定,确定合理的操作或工作方法;探讨减少人的无效劳动,消除浪费,解决现场杂乱,实现人和物紧密结合,提高作业效率。 五搬运时空压一压 即向搬运时间和空间要效益。据统计,在产品生产中搬运和停顿时间约占70-80%,

生产现场改善8个技巧

生产现场改善8个技巧 一.工艺流程查一查 即向工艺流程要效益。分析现有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哪些工艺流程不合理,哪些地方出现了倒流,哪些地方出现了停放,包括储藏保管、停放状态、保管手段(如储存容器配备、货架配备、设施条件)、有无积压状态哪些工艺路线和环节可以取消、合并、简化寻找最佳停放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二.平面图上找一找 即向平面布置要效益。仔细检查和分析工厂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和设备平面布置图,分析作业方式和设备、设施的配置,按生产流程的流动方向,有无重复路线和倒流情况,找出不合理的部分,调整和设计一种新的布局,使生产流程在新的布置图上路线最短,配置最合理。 三.流水线上算一算 即向流水线要效益。研究流水线的节拍、每个工序的作业时间是否平衡,如果发现不平衡,就要通过裁并、简化、分解等等手法,平衡流水线。消除因个别工序缓慢而导致的窝工和堆积。 四.动作分析测一测 即向动作分析要效益。研究工作者的动作,分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消除多余的动作、无效动作或缓慢动作,如弯腰作业、站在凳子上作业、蹲着作业、作业场所不畅、没有适合的工位器具、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等,通过对人的动作和环境状态的分析和测定,确定合理的操作或工作方法;探讨减少人的无效劳动,消除浪费,解决现场杂乱,实现人和物紧密结合,提高作业效率。 五.搬运时空压一压 即向人机联合作业要效益。人和设备构成了人机工程,在分析时要分析作业者和机器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有无窝工、等待、无效时间,通过调整工作顺序改进人机配合,寻求合理的方法,使人的操作和机器的运转协调配合,将等待时间减少到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六.人机工程挤一挤 即向人机联合作业要效益。人和设备构成了人机工程,在分析时要分析作业者和机器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有无窝工、等待、无效时间,通过调整工作顺序改进人机配合,寻求合理的方法,使人的操作和机器的运转协调配合,将等待时间减少到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七.关键线路缩一缩 即向网络技术要效益。将现有的工序和作业流程绘制成网络图。从中找出关键路线,然后从非关键路线上抽调人财物,加强关键路线,或采用平行作业。交差作业等等形式,实现时间和费用的优化。 八.场所环境改一改 分析生产、工作环境是否满足生产、工作需要和人的生理需要,分析现场还缺少什么物品和媒介物,针对不同类别场所的问题,分别提出改进建议,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项活动,做到永远保持A状态,不断改善B状态,随时清除C状态,使员工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技能,所需物品随手可取,不需要之物随时得到清除,现场环境通畅、整洁、美化、安全、文明,使场所和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整体优化。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做到这些,想不成功都难 企业生产现场,是很多基层管理者最关注,也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为只有在现场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PDCA循环法 一、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制定计划(方针、目标) 执行(组织力量去实施) 检查(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 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或找出失败原因重新制定计划) PDCA循环法的特点: 1. 四个顺序不能颠倒,相互衔接 2.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 3. 不停地转动,不断地提高 4. 关键在于做好总结这一阶段 二、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的八个步骤 1. 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3. 找出影响大的原因 4. 制定措施计划 5. 执行措施计划 6.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7. 总结经验进行处理 8.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数理统计方法 一、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1. 特点 (1)抽样检查 (2)伴随生产过程进行 (3)可靠直观 2. 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优点 (1)防止废次品产生(防患于未然) (2)积累资料,为挖掘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力创造了可能 (3)为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提供可靠数据 (4)减少了检验工作量,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与效率,节省了开支 3. 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1)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生产过程(完备的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严格的工艺纪律、岗位责任制,完好状态的设备等) (2)培训人员,掌握方法,明确意义 (3)领导重视,创造条件给予支持 (4)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齐心协力 二、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 频数、频率和概率 概率的几个性质 产品质量变异和产生变异的原因:

1. 偶然性原因(随机误差) 对质量波动影响小,特点是大小、方向都不一定,不能事先确定它的数值。 2. 系统性原因(条件误差) 对质量波动影响大,特点是有规律、容易识别,可以避免。 随机误差与条件误差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可变为后者。 观察和研究质量变异,掌握质量变异的规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应严格控制。 三、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母体(总体N )–提供数据的原始集团 子样(样品n)–从母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样品(n ≥1) 抽样- 从母体中随机抽取子样的活动 1. 数据的收集过程 (1)工序控制半成品→子样→数据 (2)产品检验产品→子样→数据 (3)子样的抽取方法 ①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表法) 机会均等,子样代表性强,多用于产品验收 ②按工艺过程、时间顺序抽样 等间距抽取若干件样品 2. 数据的种类 (1)计量值数据 连续性数据,可以是小数,如:长度、重量 (2)计数值数据 非连续性数据,不能是小数 ①计件数据(不合格数) (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 生产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质量控制 分析整理

质量改进-步骤和内容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一、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DCA循环 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PDCA循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戴明介绍到日本,故又称“戴明环”。 (一)PDCA内容 第一阶段是策划: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第二阶段是实施:按计划去做,去落实对策; 第三阶段是检查:检查对策的效果; 第四阶段是处置:总结成功经验,实施标准化,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二)PDCA特点 (1)四个阶段一个也不能少; (2)大环套小环; (3)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工序质量或工作质量就提高一步,PDCA是不断上升的循环。 二、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及注意事项 质量改进是一个PDCA循环,分成“四个阶段、七步骤” 质量改进的步骤为: (1)选择课题;

(2)掌握现状; (3)分析问题的原因; (4)拟定对策并实施; (5)确认效果; (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7)总结。 其中(1)~(3)及(4)的拟定对策为P阶段 (4)对策实施为D阶段 (5)为C阶段 (6)(7)为A阶段 (一)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围绕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激励、环境六个方面来选。 1、活动内容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尤为重要; (2)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3)用具体的语言和数据表述不良结果; (4)确定课题和目标值; (5)选定负责人; (6)必要时对改进活动费用做出预算; (7)拟定改进活动的时间表(制定改进计划)。 2、注意事项

(1)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市场要求和内部运行存在的问题去确认什么问题是最主要的; (2)必须向相关人员交待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3)设定目标值应是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 (4)要制定改进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期限。 (二)掌握现状课题确定后需掌握问题的现状 1、活动内容 (1)抓住问题的特征,需调查的要点如时间、地点、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特征等。 (2)如要解决质量问题,要从人、机、料、法、环等不同角度进行调查; (3)深入现场,收集现有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2、注意事项 (1)不管什么问题,都必须调查时间、地点、种类、特征。把握现状的有效工具是调查表。对调查表中的数据可按不同的时间、地点、种类、特征等进行分层。 (2)以上四点调查清楚了,不是说问题现状就清楚了,还要调查其他方面。 (3)一般讲,解决问题应尽量依照数据进行,其他信息只能供参考,如没有数据时就应充分发挥其他信息的作用。调查者深入现场,可以获得许多数据中未包含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找出思路。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条。就建筑服务业而言,高质量的把项目服务好,共同与建筑企业把质量做好,是企业管理的价值所在,也是重点要做的事情。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竞争市场,因此,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手段与措施是确保各相关方实现共赢的保证。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围绕着业主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等级目标要求,我公司监理人员将首先组织施工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及现场勘察工作,充分熟悉了解工程图纸及外部施工环境的特点和要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控制方案;督导施工单位按照要求组建施工项目管理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其正常有效工作;通过监理单位人员的工作,对施工投入、施工过程、产品结果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资质、材料和设备质量、施工机械和机具状态、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环境实施全面监控。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要求。 二、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第一,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第二,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中,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第三,对工程项目的人员、物料、技术、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质量监控,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第四,严格落实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机件及设备不会在工程上使用。

第五,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的,不签字确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依照批准的《监理规划(细则)》完善项目监理机构自身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的前提下展开工作。 1.监理项目部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建立或完善监理项目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做好监控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准备开工的施工项目质量监控的需要。 (2)在施工前由监理项目部组织业主、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开工前熟悉和掌握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如设计图纸、有关资料、规范、标准、编制质量控制方案等。 (4)编制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质量控制方法、要点。 2.核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监理部必须做好施工单位人员资质审查与控制工作,重点是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与管理水平,以及重点岗位、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1)检查工程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管理人员资格、到位情况。 2)审查施工单位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方可上岗施工,对于不合格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之PDCA循环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之PDCA循环、持续改善 1、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Plan:制订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Do:按计划实施,落实具体对策; Check:对策实施后,把握对策的效果; Act: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 ■PDCA的特点 ①四个阶段一个不能少; ②大环套小环; ③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就提高一步。

2、Kaizen(持续改善) 它定义了不断鼓励和实施涉及每个人的小规模改进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一过程是不 断的小规模的改进,所以才使过程变得更加有效、高效和容易控制并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日本的很多企业中,都有Kaizen周的改善活动。一个跨部门的小组、利用 一周的时间、抛开日常工作、专门解决某个专项的质量改进项目、并达成一定目标。 ? Kaizen十分依赖一种文化:鼓励不断地努力改进工作或程序的操作者们提出建议,来自于全员参与的集体智慧。 ■Kaizen 的构成 ①全面质量管理TQM②全员生产维修TPM③准时生产体制JIT④企业战略规划PD ⑤合理化建议⑥小组活动 ■持续改善的手段 ①标准化② 7S③消除浪费 ■Kaizen持续改善活动程序 ①选择工作任务。 ②弄清当前的情况。 ③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弄清事情的真正背景及原因。 ④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对策。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1

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统计方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本节将要介绍的七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他的这种分类中的初级统计分析方法。 日本规格协会10年一度对日本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作抽样统计调查,根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在企业制造现场应用的各种统计方法中,应用初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占98%。 由此可见,掌握好这七种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非常之必要;同时,在我国企业的制造现场,如何继续广泛地推行这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即初级的统计分析方法),仍然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排列图 排列图法又叫帕累特图法,也有的称之为ABC分析图法或主项目图法。它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质量改善,从而提高质量,以达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故称排列法。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特(Pareto)用来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的,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量财富,而多数人却仅有少量财富,即发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因此这一方法称为帕累特图法。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将此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作为在改善质量活动中寻找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通常是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 类为一般因素。根据所作出的排列图进行分析得到哪些因素属于A类,哪些属于B类,哪些属于C类,因而这种方法又把它叫做ABC分析图法。由于根据排列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项目,故有的亦把它叫主项目图法。 所谓排列图,它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构成的图。其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其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即项目),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到右排列;两个纵坐标中,左边的那个表示频数(件数、金额等),右边的那个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形表示影响因素,有直方形的高度表示该因素影响的大小;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这条曲线称为帕累特曲线。 二、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是一种系统地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问题原因的简便而有效的图示方法。因其最初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于1953年在日本川琦制铁公司提出使用的,故又称为石川图法。由于因果图形似树枝或鱼刺,故也有称之为树枝图法或鱼刺图法。另外,还有的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之因果图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之因果图、柏拉图、QCC品管圈 1、因果图 (1)形状很像鱼骨,亦称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2)由石川馨博士研究提出,亦称石川图。 (3)将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及原因影响结果的情形,表示在一张图中! 是改善现场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用途广泛:生活、工作、研究…… 问题改善的出发点 制定作业标准规范时使用 ■绘制因果图步骤 第一步:确定质量特性(结果); 第二步:列出的主要原因做为大骨,并用方框框上; 第三步:列出影响大骨的原因,即二层次原因,三层次原因,如此类推; 第四步:标识主要根因。

2、柏拉图 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的名字(Pareto),在他从事研究社会经济结构时发现,国民所得的金额分配被少数人所控制,即80%的金额被20%的人拥有,后来这一法则被应用在其他事物的调查上也是发现多数的事都集中在少数的某些项目上,故又称80-20法则。 美国质量大师Dr. Juran(朱兰)最早将柏拉图法应用在质量管理中。 品管圈之(QCC)创始人日本的石川馨博士将之引用到品管圈活动中,称其为QC七大工具之一。 注意事项 ①抓住“关键的少数”; ②分类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也不同; ③柏拉图和因果图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3、QCC品管圈 日本的科技联盟(JUSE)手册中曾有一段话:人们大部门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中度过,我们期望能在一个尊重人性,工作有意义的环境中工作,这就是品 质圈希望达成的理想。 ■定义 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简称),它是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通常3-10人),自动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 ■QCC主要特征: > 明显的自主性 > 广泛的群众性 > 高度的民主性

产品质量整改措施

产品质量整改措施 第一篇:注塑喷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公司各相关部门: 针对8月份各主机厂家提出的产品质量缺陷及销售部门月报反映的质量缺陷,归纳得出我司生产供货的产品多存在以下质量缺陷:产品颜色色差、色母花、毛刺或修边不齐、变形、顶白、熔接痕、缩痕、油污、杂质、未覆膜、喷涂不均或漏喷、丝印漏网。 为了确保对注塑及喷涂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客户的需求,现我部规范职责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 、职责 技质部品质主管负责注塑原辅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监督,及时向生产部门反馈质量情况,巡检应负责按产品作业指导书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 并对当班的注塑、挤出、喷涂件等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或部门领导协调处理,并报公司相关分管负责领导。 2、过程的实施; 注塑、挤出、喷涂在产品生产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做好自检,技质部做好开机前的产品生产的产品首检封样,首件并填写《首检记录单》,巡检员同时做好生产中的产品巡视抽检工作,并填写《巡检记录表》,巡检时如发现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并报当班班长,应及时要求当班操作工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 进行记录和标示,并对返工产品进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巡检员巡检产品检验控制按《注塑件及喷涂件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判定执行。 3、过程中环境的控制 注塑件、喷涂件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规定进行标识,检验员并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4、入库前质量控制 产品入库前复检员应对入库的产品进行确认是否合格,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检验章。并做(抽检入库记录)注塑、喷涂(产品入库员)应根据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有检验章标识的产品方可入库,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不的入库。经入库前确认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通知当事人进行返工处理,无返工能力的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能及时返工的,复检员应作好不合格品标识,并填写(返工记录单),并报相关责任人进行协调处理。仓库应作好产

持续质量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强化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增加社会信任度,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和就医安全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及对象 (一)管理目标: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组织管理、诊疗技术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急诊急救、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单病种质量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管理对象: 1、临床科室: 2、医技科室: 二、医疗质量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网络: 为了达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2、科室质控小组 (二)加强全员质量意识 1、所有新进院人员(新调入和新分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有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2、各科质控医师学习有关医疗质量管理指标、方法,以加强各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力量。 3、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方面的奖惩细则,使全体职工了解医院管理,参与医院管理。相关职能科室以此为依据对各科室进行奖惩。 (三)医疗质量管理流程 1、个人目标质量管理:职工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的要求进行自我管理。 2、基层质量管理: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质控组,负责本科的质量管理。 3、中层质量管理:由相应的职能科室分工合作进行。其中护理部负责护理系列的质量管理;院感科负责有关院内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的管理;门诊部负责门诊各诊室的医疗质量的具体管理;药剂科负责处方质量及协同院感科进行抗生素管理;医务科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的环节质量管理及终末质量管理。 4、高层质量管理:由医院领导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决策,提高医院的基础质量水准。 三、监测指标及主要措施 (一)临床科室: 1、要求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等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医院的质量管理计划、方案、医疗指标制订本科室的质量管理计划方案及完成计划的措施,每月

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2017修订]

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顺利通过二甲评审特制订本方案。 一、质量管理的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活动、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符合客观的要求,促进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宗旨 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增加病人安全可信度及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方针 (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在护理实践中,持续地改进护理服务过程和效果,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率100%(合格分90分) 2、急救物品和药品管理完好率100%(98分合格) 3、分级护理合格率≥90%(90分合格) 4、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5%(90分合格) 5、护理安全管理合格率100%(90分合格) 6、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率100% 7、输血操作合格率100%(98分合格) 8、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00分合格) 9、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95分合格) 1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85分合格) 11、护理理论考核合格率≥95%(80分合格) 12、病区管理及消毒隔离合格率≥95%(90分合格) 13、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95%

14、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率≥95% 15、年压疮发生率(难免、带入除外) 0 16、健康教育合格率90%(90分合格) 17、满意度≥90%(优质护理满意度≥95%) 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控组、科护士长质控组、病区质控组组成三级质量控制体系。 (一)成立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组织结构: 主任:章志 副主任: 邹国英 委员:胡其红许财凤封小莲熊国凤吴卫英姜小英解秀梅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理单元三级控制和管理,并设大外科、大内科、特殊科室3个质量管理小组。 (三)各级质控组人员 1、护理部质控:胡其红邹国英许财凤封小莲熊国凤 2、大科质控: 大内科:熊国凤张国花曾淑华胡月华刘欢欢吴卫英 大外科:封小莲章晓华江虹解秀梅姜小英邱仙红 特殊科室:许财凤李琴胡莉莉黄芳付敏 3、病区质控 内一科:熊国凤江文英张海燕 内二科:曾淑华付艳霞吴小凤 内三科:胡月华严玉兰朱双双 感染科:刘欢欢姚秀华 外一科:江虹黄红英严才英 外二三科:章晓华刘小婷黄晓兰 妇产科(产房):封小莲姜小英游琪华曾珍刘延 儿科:张国花张永红徐玲

产品质量整改措施

产品质量整改措施 目录 第一篇:注塑喷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第二篇:不合格产品整改措施 第三篇: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措施 第四篇: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第五篇:混凝土质量整改措施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注塑喷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整改措施 公司各相关部门: 针对8月份各主机厂家提出的产品质量缺陷及销售部门月报反映的质量缺陷,归纳得出我司生产供货的产品多存在以下质量缺陷:产品颜色色差、色母花、毛刺或修边不齐、变形、顶白、熔接痕、缩痕、油污、杂质、未覆膜、喷涂不均或漏喷、丝印漏网。 为了确保对注塑及喷涂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客户的需求,现我部规范职责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 、职责

技质部品质主管负责注塑原辅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监督,及时向生产部门反馈质量情况,巡检应负责按产品作业指导书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 并对当班的注塑、挤出、喷涂件等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或部门领导协调处理,并报公司相关分管负责领导。 2、过程的实施; 注塑、挤出、喷涂在产品生产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做好自检,技质部做好开机前的产品生产的产品首检封样,首件并填写《首检记录单》,巡检员同时做好生产中的产品巡视抽检工作,并填写《巡检记录表》,巡检时如发现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并报当班班长,应及时要求当班操作工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 进行记录和标示,并对返工产品进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巡检员巡检产品检验控制按《注塑件及喷涂件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判定执行。 3、过程中环境的控制 注塑件、喷涂件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规定进行标识,检验员并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4、入库前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管理办法.doc

目的及范围 为明确产品质量改进的程序和内容,以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量产产品的质量改进。 定义 产品质量改进:为了避免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已经发生、发现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再次发生,或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8D工作程序:特指在产品质量改进过程中应遵循和贯彻的8 条基本准则(8Disciplines )(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具体包括: 1)建立项目组 2)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3)确定和实施临时处理措施 4)寻找和确定根本原因 5)验证并确定纠正措施 6)实施永久性纠正措施 7)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8)总结和激励 职责 质量部是质量改进的牵头部门, 其主要职责 负责产品质量改进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负责组织制定产品质量改进项目计划; 负责组织对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组织产品质量改进立项申请的提报、审批,提出项目组长人选及改进项目目标及完成日期; 负责 8D 项目改进组的备案,并对其质量改进活动进行指导、监督、评价和激 励;负责组织产品质量改进项目改进效果的验证和验收。 销售公司 负责产品市场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反馈; 负责产品质量改进过程中各种纠正(预防)措施在市场上的实施; 负责向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组提供市场失效件;负责质量改进结果的 市场跟踪验证及结果反馈; 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产品开发部 负责产品质量改进项目涉及设计改进、系统改进方面的分析、改进; 负责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综合性问题的分析、改进;参与相关质量改进 项目的实施、验证和验收; 负责向质量信息中心提报产品质量改进项目的立项建议。 产品管理部 负责产品质量改进项目涉及技术管理改进方面的分析、改进; 参与相关质量改进项目的实施、验证和验收;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案例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案例分析 一、概念 护理质量的核心:保障病人的安全 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护理质量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持续改进的过程。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和生活服务的效果和程度,即护理效果的高低,护理的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优劣程度,是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 对护士工作过程质量的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定期,不定期检查 自我,同事,护士长,上级领导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新兴应用学科,通过检查护理服务过程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护理服务的过程是否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是否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从中找出差距和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并加以实施。 即发现问题→归因分析→要因确认→提出方案→修改方案→形成规范。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常用方法:追踪方法学、PDCA(戴明环)、RCA(根源分析法)、QCC(品管图)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施雁博士介绍的,运用改方法取得2013年上海市护理质量改进成果奖:“1+7”住院医疗服务保障流程与集中管理研究实践品质管理图(品管图)在提升护理安全质量中的应用。 二、走进临床,评估质量 晨间护理、交班、治疗、巡视病房、健康教育、书写记录 入院、出院、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三、思考 质量管理就是管我吗?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doc 70页)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doc 70页)

H arvard B usiness S chool M aster of B usiness A dministration

第一章质量管理基本方法与业务内容 一、质量管理组织 企业最高管理者对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应承担全部的责任。因此,质量管理的运作必需由 总经理(CEO)直接控制。必须明确地认识 到,质量保证工作的主要任务属于各个单位和 部门,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但 是,除所有职能部门外,还应建立一个质量管 理核心小组,以协调和监督企业内部质量方针 的执行。 各个部门的人员应该认识到本部门的质量职能范围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各部门应有 明确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质量活 动的权限应委托给分小组。这些分小组应该清 楚地认识到他们的职责、工作权限和自由度、 交流的渠道以及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每 个员工都应具有达到质量目标的责任感。应该 制定出一套管理办法,用以监督和报告所达到 的质量。 图9.2.1是质量保证分小组组成的组织结构图。 虽然质量保证主要是员工的一种职责,但是,与质量保证紧密相关的其他职责,例如,最终检验、验 证和实验室试验活动等,应该归

ISO9001,4.2款规定“供方应建立并保 持一个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以保证产品符合规 定要求”。实际上,这里文件化的形式是指将 所规定的质量保证的全面规划用手册、程序文 件和作业指导书予以颁布。质量体系文件要素 见图9.2.2。 从图9.2.2可以看出,这套文件自上而下由几个不同层次的文件组成,且一层比一层更为详细。 最顶层是质量手册,它摘要描述了本企业为满 足规定的或消费者提出的质量要求而建立的 质量体系的全部要素。该手册由若干用于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