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识别心脏骤停

当患者意外发生意识丧失时,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反应,观察皮肤颜色,有无呼吸运动,可以拍打或摇动患者,并大声问“你还好吗?”。如判断患者无反应时,应立即开始初级心肺复苏,并以最短时间判断有无脉搏(10秒钟内完成)。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

(二)呼救

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设法(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打电话)通知急救医疗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ySTem,EMS)。

(三)初级心肺复苏

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life support,BLS),一旦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应立即进行。其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被简称为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三步曲。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固的平面上,在患者的一侧进行复苏。

1.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方法是: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应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

2.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先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应超过10秒。

首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1秒以上,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无论是否有胸廓起伏,两次人工通气后应该立即胸外按压。

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当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时,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口对口呼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施救者呼出气体中的氧气足以满足患者需求,但首先要确保气道通畅。术者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吸一口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然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确保呼吸时有胸廓起伏(图3-4-1)。施救者实施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2,交替进行。上述通气方

式只是临时性抢救措施,应争取马上气管内插管,以人工气囊挤压或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

3.胸外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胸外按压时,血流产生的原理比较复杂,主要是基于胸泵机制和心泵机制。通过胸外按压可以使胸内压力升高和直接按压心脏而维持一定的血液流动,配合人工呼吸可为心脏和脑等重要器官提供一定含氧的血流,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人工胸外按压时,患者应仰卧平躺于硬质平面,救助者跪在其旁。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用一只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保证手掌用力在胸骨上,避免发生肋骨骨折,不要按压剑突。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胸骨的幅度为大约3~5cm,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图3-4-2)。放松时双手不要开胸壁,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在胸外按压中应努力减少中断,尽量不超过10秒钟,除外一些特殊操作,如建立人工气道或者进行除颤。

胸外按压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肋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心脏压塞、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撕裂伤和脂肪栓塞。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不推荐进行胸前叩击,有可能使心律恶化,如使VT加快,VT转为VF,或转为完全性心脏阻滞,或引起心脏停搏。

4.除颤心脏体外电除颤是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经胸壁到心脏,使得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由于室颤是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在EMS到达之前,进行一段时间CPR(例如5个循环或者大约2分钟)后。如果具备AED自动电除颤仪,应该联合应用CPR和AED。由于AED便于携带、容易操作,能自动识别心电图并提示进行除颤,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操作。

(四)高级心肺复苏

即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life slapport,A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主要措施包括气管插管建立通气、除颤转复心律成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建立静脉通路并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测定等必须持续监测,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动脉血气分析、动脉压、中心动脉压、肺动脉压等。

1.通气与氧供如果患者自主呼吸没有恢复应尽早行气管插管,充分通气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予吸入氧浓度100%。院外患者通常用面罩、简易球囊维持通气,医院内的患者常用呼吸机,潮气量为6~7ml/kg或500~600ml,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2.电除颤、复律与起搏治疗: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及时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虽可部分维持心脑功能,但极少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而迅速恢复有效的心律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

电除颤,时间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心脏停搏与无脉电活动电除颤均无益。

除颤电极的位置:放在患者裸胸的胸骨外缘前外侧部。右侧电极板放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左电极板放在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其他位置还有左右外侧旁线处的下胸壁,或者左电极放在标准位置,其他电极放在左右背部上方。

如采用双向波电除颤可以选择150~200J,如使用单项波电除颤应选择

360J。一次电击无效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CRP后(约2分钟)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表3-4-1)。

心脏骤停后电除颤的时间是心肺复苏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电除颤虽然列为高级复苏的手段,但如有条件应越早进行越好,并不拘泥于复苏的阶段,提倡在初级心肺复苏中即行电复律治疗。

起搏治疗:对心搏停止患者不推荐使用起搏治疗,而对有症状心动过缓患者则考虑起搏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尤其是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时,则应该立即施行起搏治疗。如果患者对经皮起搏没有反应,则需要进行经静脉起搏治疗。

3.药物治疗心脏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早开通静脉通道。周围静脉通常选用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手部或下肢静脉效果较差尽量不用。中心静脉可选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如果静脉穿刺无法完成,某些复苏药物可经气管给予。

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可用于电击无效的室颤及无脉室速、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生理活动。常规给药方法是静脉推注1mg,每3~5分钟重复1次,可逐渐增加剂量至5mg。血管升压素与肾上腺素作用相同,也可以作为一线药物,只推荐使用一次40U静脉注射。严重低血压可以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复苏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性酸中毒通过改善通气常可得到改善,不应过分积极补充碳酸氢盐纠正。心脏骤停或复苏时间过长者,或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患者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初始剂量1mmol/kg,在持续心肺复苏过程中每15分钟重复1/2量,最好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补给量,防止产生碱中毒。

给予2~3次除颤加CPR及肾上腺素之后仍然是室颤/无脉室速,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表3-4-1)。常用药物胺碘酮,可考虑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给予1~1.5mg/kg静脉注射,如无效可每3~5分钟重复一次,如果总剂量达到3mg/kg仍不能成功除颤,下一步可给予胺碘酮或溴苄胺治疗。胺碘酮首次150mg 缓慢静脉注射(大于10分钟),如无效,可重复给药总量达500mg,随后10mg/(kg·d)维持静脉滴注;或者先按1mg/min持续静滴6小时,然后可0.5mg/min持续静滴,每日总量可达2g,根据需要可维持数天。

对于一些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快速单形性室速或室扑(频率>260次/分)及难治性心室颤动,可试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每隔

5min,每次5mg静脉注射,直至总剂量15mg;艾司洛尔0.5mg/kg静脉注射(1分钟),继以50~300μg/min静脉维持。由急性高钾血症触发的难治性室颤的患者可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5~20ml,注射速率为2~4ml/min。异丙肾上腺素或心室起搏可能有效终止心动过缓和药物诱导的TDP。当VF/无脉VT心脏骤停与长QT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相关时,可以1~2g硫酸镁,稀释推注5~20分钟,或1~2g硫酸镁加入50~100ml液体中滴注。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停顿的处理不同于室颤(表3-4-2)。给予基础生命支持后,应尽力设法稳定自主心律,或设法起搏心脏。常用药物为肾上腺素每隔3~5分钟静注1mg及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在未建立静脉通道时,可选择气管内给药,2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心脏停搏或慢性无脉性电活动患者,考

虑阿托品,用量为1mg iv,可每3~5分钟重复使用(最大总量为3次或3mg)。若有条件,缓慢性心律失常施行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例如体外心脏起搏或床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等。上述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可逆性病因,如低血容量、低氧血症、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药物过量、低体温及高钾血症等,并给予相应治疗。

经过心肺复苏使心脏节律恢复后,应着重维持稳定的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状态。儿茶酚胺不仅能较好地稳定心脏电活动,而且具有良好的正性肌力和外周血管作用。其中。肾上腺素为首选药,升压时最初剂量1μ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剂量范围1~10μg/min。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减少肾和肠系膜血流,现已较少应用。当不需要肾上腺素的变时效应时,可考虑使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建议剂量范围5~20μg/(kg·min),剂量大于10μg/(kg·min)时可出现体循环及腹腔脏器血管收缩;多巴酚丁胺是一较强的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无明显血管收缩作用,剂量范围5~20μg/(kg·min)。心脏骤停时纤溶治疗的作用不确定,但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复苏后处理】

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特别是脑灌注,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其中重点是脑复苏,开始有关提高长期生存和神经功能恢复治疗。

(一)维持有效循环

应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系统及相关因素的评价,仔细寻找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尤其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及电解质紊乱存在,并作及时处理。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则需要评估全身循环血容量状况和心室功能。对危重患者常需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保证血压、心脏指数和全

身灌注,输液,并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和增强心肌收缩力(米力农)等。

(二)维持呼吸

自主循环恢复后,忠者可有小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一些患者可能仍然需要机械通气和吸氧治疗。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功能不全合并左心衰的患者可能很有帮助,但需注意此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临床上可以依据动脉血气结果和/或无创监测来调节吸氧浓度、PEEP值和每分通气量。持续性低碳酸血症(低PCO2)可加重脑缺血,因此应避免常规使用高通气治疗。

(三)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亦称脑复苏。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在缺氧状态下,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肭血流的维持l主要依赖脑灌注压,仟何导致颅内压升高或体循环平均动脉压降低的凶紊均叮减低脑灌注乐。从而进一步减少脑fIlL

流。对昏迷患者应维持正常的或轻微增高的平均动脉胝,降低增高的颅内压,以保证良好的脑灌注。

主要措施包括:①降温:复苏后的高代谢状态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温增高可导致脑组织氧供需关系的明显失衡,从而加重脑损伤。所以心跳骤停复苏后,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积极采取降温退热措施。体温以33~34℃为宜。②脱水:应

用渗透性利尿剂配合降温处理,以减轻脑组织水肿和降低颅压,有助于大腑功能恢复。通常选用20%甘露醇(1~2g)、25%山梨醇(1~2g)或30%尿素(0.5~1g)快速静脉滴注(2~4次/日)。联合使用呋寨米(首次20~40mg,必要时增加至100~200mg静脉注射)、25%白蛋白(20~40ml静滴)或地塞米松

(5~10mg,每6~12小时静注)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渗透性利尿导致的“反跳现象”。在脱水治疗时,应注意防止过度脱水,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难以维持血压的稳定。③防治抽搐:通过应用冬眠药物控制缺氧性脑损害引起的四肢抽搐以及降温过程的寒战反应。但无需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物。可选用二氢麦角碱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快速判断患者反应及脉搏、呼吸,确定心跳呼吸停止,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同时请他人 协助呼叫医生。 2、 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及升压药。 5、 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留置导尿,观察患者意识、生命征、瞳孔、尿量变化,做好记 录。 6、 及时使用冰袋或冰帽等降低脑细胞耗氧量。 7、 及时通知家属,做好沟通与安抚工作。 8、 观察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等。 9、 如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后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 必要时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 10、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处理流程】 广1、可无任何先兆症状; 2、 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3、 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为心脏停搏、心室颤动、 %电 机械分离。 严1、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简易呼吸气囊辅助 呼吸,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等抢救药物; <3、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留置导尿等。 广1、观察患者意识、生命征、瞳孔、尿量变化; 2、 及时使用冰袋或冰帽等降低脑细胞耗氧量; 3、 及时通知家属,做好沟通与安抚工作; 4、 观察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等; 5、 如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后协助家属将尸体 运 走,必要时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1、记录生命体征、意识、心电图、出入量等; - 2、记录抢 救过程。 患者出现心跳骤停 评估要点 记录与交班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识别心脏骤停 当患者意外发生意识丧失时,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反应,观察皮肤颜色,有无呼吸运动,可以拍打或摇动患者,并大声问“你还好吗?”。如判断患者无反应时,应立即开始初级心肺复苏,并以最短时间判断有无脉搏(10秒钟内完成)。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 (二)呼救 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设法(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打电话)通知急救医疗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ySTem,EMS)。 (三)初级心肺复苏 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life support,BLS),一旦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应立即进行。其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被简称为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三步曲。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固的平面上,在患者的一侧进行复苏。 1.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方法是: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应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 2.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先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心跳骤停抢救预案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呼吸断续, 后即停止,心音消失。EKG显示:心室颤动, 心电停止、呈直线,心电机械分离。 2、诊断标准:①意识丧失。②颈动脉搏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 ④瞳孔散大⑤发绀 二、抢救措施 1、黄金4 分钟:心肺复苏术CPR是最初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时间与其存活率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线条停止10~15s意识丧失,30s呼吸停止,60s瞳孔开始散大固定,4min糖无氧代谢停止。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故一般认为,完全缺血缺氧4~6min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开放气道 清除鼻道异物 仰卧位头后仰,下颌上抬 判断意识,畅通呼吸道,去除异物,压额抬颈,下颌突出(颈椎受伤) 判断呼吸:看、听、感觉。 辅助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是现场抢救时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拇指、示指捏紧鼻 翼,深吸气,双唇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部上

抬,放手,抬头换气,胸廓自动回缩。连续2次,吹 气2s,10~20次/min(成人),潮气量 700~1000ml(成人),儿童、婴幼儿20次/min,吹气以 胸廓上抬为准。②面罩给氧③气管插管:呼吸机应 用、简易呼吸囊应用 3、心脏复律: 心前区叩击。 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胸骨种下1/3交界处,剑突切迹上2 横指,仰 卧硬板床或地上。 方法:左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将 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的掌根上,右手手指插 入左手手指之间,使两手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 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左肩在患者胸骨上方 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 支点。 电除颤:除颤仪方法:两个电极板,一个放置在右锁骨中线第2 肋间,另一个心尖部的电极板放置在左侧腋中 线或腋前第5肋间。能量选择:首次200J,第 2次200~300J,第3次360J,充电放电连续3 次,不成功则进行药物除颤 心电监护

心脏骤停处理流程

心脏骤停 病情评估 临床特征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类型 心室颤动和(或)无脉搏心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VF、VT。 心脏停搏:心电图呈等电位线。 无脉搏电活动(PEA)(心肌电-机械分离及室性自身节律),心电图示宽大畸形振幅较低,频率在20~30以下的QRS波群,不能引起心室收缩活动。 病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压塞等。 非心源性:如气道异物、窒息、脑血管意外、哮喘、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药物中毒、过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温、低血糖、溺水、电击或雷击等。 急救处理 原则: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立即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流灌注。 心室颤动 立即实施CPR: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和通过已建立 的人工气道通气,同时可给氧);标准胸外按压。 迅速进行非同步电击除颤,单向波型除颤用360J; 双相波型120~200J;除颤后立即 恢复CPR。若急救人员现场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每3~5min重复1次。 如复律不成功,再给予除颤。 持续CPR,可考虑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 酌情应用胺碘酮300mg、利多卡因~kg、硫酸镁1~2g(尖端扭转室速)。 持续心电监测。 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立即进行CPR;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标准胸外按压。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次。 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并抬高肢体10~20秒以利药物转移至中心循 环,并不间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可气管内给药,计量 为静脉用量2~倍,用5~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气管。 若有2个或更多急救人员在场,每个2min轮换按压和通气,以免因按压疲劳使胸 外按压的质量和频率下降,影响按压效果。 CPR同时头部用冰袋、冰帽等降温,保护脑细胞。 识别并处理可能的原因,对救治十分有益。

01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01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 程序 【应急预案】 1.手术患者术前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术,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及药瓶,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完好率达 100% ,保证应急使用。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程序】 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及时记录

手术病人呼吸、心搏骤停的应急流程图 1. 评估:1)病人呼吸心搏骤停时间及原因 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的场所(手术中、手术室内或转运途 所需抢救用物和抢救人员 2. 用物准备:常用的抢救物品和器械及抢救药物 胸外心脏按压,病人置于硬板床上(或手术床下垫硬板),平卧,医护人员轮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呼吸复苏:协助麻醉医师性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器 或机械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复苏 3.脑复苏:给予冰帽头部降温,其他部位注意保暖 给药组遵医嘱:给予盐酸肾上腺等抢救药。 输液输血组遵医嘱:增加静脉通路,快速补液。 1.非同步除颤:有室颤或心跳骤停,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注 射无效时 2.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和在左腋线第五肋间 3.能量选择:遵医嘱执行 4.放电:充好电后30秒内触发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 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 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5%碳酸氢钠100ml 静滴。 (6)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200~360焦耳。 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胺、溴苄胺等;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 (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自主呼吸恢复前,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应考虑气管切开。 (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 1) 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 2) 脱水疗法:可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及白蛋白等药物。 3) 应用镇静剂。 4)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应用ATP 、辅酶A,细胞色素C,谷氨酸钾等。 (4)防治急性肾衰: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应严格控制入水量,防治高血钾,必要时考虑血透治疗。 (5)防治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炎、败血症、气管切开伤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抗生素一般选用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不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继发真菌感染。 四、疗效标准 1. 第一期复苏胸外按压有效时,可扪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射。皮肤转色,收缩≥8kpa;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2. 第二期复苏有效时,病人自动心搏恢复,皮肤色泽改善,瞳孔小,出现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恢复,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3. 第三期处理是心搏恢复后继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如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肾功能正常,又无继发感染等表现即为痊愈,未全部达到以上标准即为好转。 1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优选材料)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抢救步骤 (一)、病情评估。护士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以耳听、面感、眼观法评估患者呼吸情况,若无反应即科进行心肺复苏。 (二)、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三)、去掉床头挡,解开患者衣扣及腰带,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四)、采用仰头举法开放气道,清楚气道内分泌物,有舌后坠时使用口咽通气管,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2次,评估患者呼吸、心跳。 (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给予非同步电复律。 (七)、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八)、严密观察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九)、心肺复苏成功后,将心跳骤停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和病历中。 二、注意事项 (一)、同心肺复苏技术规范。

(二)、应先做5周期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然后检查心律并考虑除颤。 (三)、如果是心室纤维性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施救者除颤1次后应立即开始CPR,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施救者不应花时间去检查脉搏或心律,而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做了5个周期(约2min)的CPR后,用自动体外除颤(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分析心律,如果条件适合可进行再除颤。 三、抢救流程 评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发绀 ↓ 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 去掉床头挡,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2次 ↓ 评估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8~10/min),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 100次左右)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完整版本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骤停,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不超过10秒钟),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应立即求救(如身边有人,请通知医生或护士),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成人可先离开求救,儿童应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苏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内心肺复苏小组专项急救电话(总值班电话),可由总值班负责通知复苏小组到位。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苏报警器,通过网络直接通知复苏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复苏:围绕生存链(早按压且少中断按压;早除颤;早气管插管和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苏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10分钟内赶到,协助抢救,重点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及未能复苏原因(6H6T),注意脑复苏及超长期复苏。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A E D ,或由复苏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5、注意医疗相关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家属做好沟通,必要时启动医疗纠纷预警。

1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 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 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门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门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患者在候诊期间、辅助科室做检查期间、到达各科室途中(院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第一到达现场人员应立即就地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呼救;就近利用抢救设备、抢救药品进行救治;需要多科协助的,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情许可,可适时转入急诊抢救室或病房抢救室继续抢救。 程序: 情况许可转至抢救室就地抢救呼叫救护人员 继续抢救至结束 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 超声科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1.危重患者做超声检查时,所在科室应派医师一同前往,在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如属危重患者一般劝其暂停检查,如患者必须接受检查的,应做好抢救准备。 2.在检查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如患者接受检查时出现病情恶化,应立即停止检查,迅速投入抢救。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患者所在病区的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要立即亲自(或指派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生)赶至现场组织抢救。 4.超声科工作人员应仔细观察,随时掌握受检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5.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6.超声科医师应掌握基本的抢救知识,以便协助临床医师抢救。 影像科危重患者救治预案 1.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应立即停止检查。 2.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喉道。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

3.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医院总值班,同时向患者所住科室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后,要立即亲自(或指派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生) 1 赶至现场组织抢救。 4.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对患者的抢救治疗。 5.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于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6.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7.二线医师实行听班制度,保证24小时联系畅通,并能迅速到位。 2

心搏骤停现场抢救的药物治疗

心搏骤停现场抢救的药物治疗 杨萍芬 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专家顾问 北京西城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专家顾问 ?心脏骤停期间,高质量CPR和快速除颤最为重要,给药是次要的。 ?药物治疗的目的: ?促进自主心律的恢复和维持。 心脏骤停期间的给药途径 外周静脉: ?静脉推注给药后静注20ml液体有利于药物从外周运送到中心循环; ?给药期间和给药后,暂时抬高肢体远端, 理论上也有促进药物到中心循环。 骨通道: 中心静脉: 血管加压药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的作用,主要是激动α-肾上腺素能受体(即收缩血管)。能提高CPR期间 的CPP(脑灌注压)。 ●成人心脏骤停期间,每3~5分钟使用1mg肾上腺素IV是合理的。 ●高剂量可用于β- 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过量。 ●如果静脉通道无法建立,肾上腺素可气管内给药,每次2~2.5mg。 ?血管加压素 ●血管加压素是非肾上腺素能外周血管收缩药, 能引起冠状动脉和肾血管收缩。 ●因为治疗心脏骤停时,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效果没有差异,所以可用一个剂量的 血管加压素40U IV/I0(骨通道)替代第一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 ●没有证据证明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能增加出院存活。 ●与安慰剂或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能增加短期入院存活率。 ●胺碘酮影响钠、钾、钙通道,并有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 能的特性。 ●可用于对除颤、CPR和血管加压素无反应的VF或无脉 VT病人的治疗。 ●对于室颤或室速应用胺碘酮可提高患者对除颤的反应。 ●首剂为300mg IV/I0 (骨通道) ,重复剂量150mg IV/I0。 ?利多卡因

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心跳骤停抢救预案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呼吸断续, 后即停止,心音消失。EKG显示:心室颤动,心电 停止、呈直线,心电机械分离。 2、诊断标准:①意识丧失。②颈动脉搏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 ④瞳孔散大⑤发绀 二、抢救措施 1、黄金4 分钟:心肺复苏术CPR是最初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时间与其存活率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线条停止10~15s意识丧失,30s呼吸停止,60s瞳孔开始散大固定,4min糖无氧代谢停止。5min 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故一般认为,完全缺血缺氧4~6min 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开放气道 2.1清除鼻道异物 2.2仰卧位头后仰,下颌上抬 2.3判断意识,畅通呼吸道,去除异物,压额抬颈,下颌突出 (颈椎受伤) 2.4判断呼吸:看、听、感觉。 2.5 辅助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是现场抢 救时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拇指、示指捏紧鼻翼, 深吸气,双唇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部上抬,放

手,抬头换气,胸廓自动回缩。连续2次,吹气2s, 10~20次/min(成人),潮气量700~1000ml(成人),儿童、 婴幼儿20次/min,吹气以胸廓上抬为准。②面罩给氧 ③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简易呼吸囊应用 3、心脏复律: 3.1心前区叩击。 3.2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胸骨种下1/3交界处,剑突切迹上2横指,仰卧硬 板床或地上。 方法:左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将右手 掌根重叠放在左手的掌根上,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 指之间,使两手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壁。抢救者双 臂应绷直,左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 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 3.3电除颤:除颤仪方法:两个电极板,一个放置在右锁骨中线第2 肋间,另一个心尖部的电极板放置在左侧腋中线 或腋前第5肋间。能量选择:首次200J,第2 次200~300J,第3次360J,充电放电连续3次, 不成功则进行药物除颤 3.4心电监护 4、建立大口径静脉通道 4.1迅速肾上腺素静脉推注;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纠

儿童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15 13 紧急评估 神志是否清醒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置患者于坚硬平面上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控制液体入量 准备电击除颤器,尽可能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大流量吸氧,可以使用球囊面罩,甚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使用肾上腺素 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注意: 按压快速有力(100次/分);确保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一次心肺复苏循环:15次按压然后2次通气;5次循环为1~2分钟 避免过度通气;确保气道通畅及气管插管安置正确 建立高级气道后,双人复苏不必再行15:2循环,应持续以10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同时每分钟通气8~10次,通气时不中断按压。每两分钟检查一次心律,同时通气者与按压者轮换 》 寻找并治疗可逆转病因 低氧、低血容量、酸中毒、高钾或低钾血症、血栓或栓塞(冠脉或肺)、低血糖、低体温、中毒、心包填塞、创伤、张力性气胸 除颤 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手动除颤器:2J/kg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 除颤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 除颤 ,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除颤 立即重新开始心肺复苏(5次心肺复苏循环后,见框10) 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IV )骨通道注射(IO ):kg (1:10000:kg ) 气管内给药:kg (1:1000:kg )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5mg/kg IV/IO 或利多卡因1mg/kg IV/IO 硫酸镁: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5~50mg/kgIV/IO ,最大量2g ) 骨通道注射(IO ): 所有年龄病人均适用(新生儿不常使用骨通道),在心搏停止病人如果预计建立其他液体通道耗时大于90秒,则应该选择骨内通道,病人情况稳定可适当放宽要求

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程序】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心脏骤停处理流程

心脏骤停处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心脏骤停 病情评估 临床特征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类型 心室颤动和(或)无脉搏心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VF、VT。 心脏停搏:心电图呈等电位线。 无脉搏电活动(PEA)(心肌电-机械分离及室性自身节律),心电图示宽大畸形振幅较低,频率在20~30以下的QRS波群,不能引起心室收缩活动。 病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压塞等。 非心源性:如气道异物、窒息、脑血管意外、哮喘、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药物中毒、过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温、低血糖、溺水、电击或雷击等。 急救处理 原则: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立即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流灌注。 心室颤动 立即实施CPR: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和通 过已建立的人工气道通气,同时可给氧);标准胸外按压。 迅速进行非同步电击除颤,单向波型除颤用360J; 双相波型120~200J; 除颤后立即恢复CPR。若急救人员现场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应立即进 行电除颤。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每3~5min重复1次。 如复律不成功,再给予除颤。 持续CPR,可考虑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 酌情应用胺碘酮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尖端 扭转室速)。 持续心电监测。 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立即进行CPR;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标准胸外按压。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次。 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并抬高肢体10~20秒以利药物转 移至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 物可气管内给药,计量为静脉用量2~2.5倍,用5~10ml生理盐水稀释 后注入气管。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图

院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骤停,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不超过10秒钟),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应立即求救(如身边有人,请通知医生或护士),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成人可先离开求救,儿童应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心肺复小组专项急救(总值班),可由总值班负责通知复小组到位。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报警器,通过网络 直接通知复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复:围绕生存链(早按压且少中断按压;早除颤;早气管插管和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10分钟赶到,协助抢救,重点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及未能复原因(6H6T),注意脑复及超长期复。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A E D ,或由复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5、注意医疗相关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家属做好沟通,必要时启动医疗纠纷预警。

1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 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 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6)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 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200~360焦耳。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胺、溴苄胺等;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 (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 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

2015门诊心跳骤停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2015年2月6日16::30-17:30 演练地点2楼门诊内科 演练名称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指挥人某某某 参加人:门诊护士21人、门诊医生5人、门诊部主任1人、门诊部护士长1人 演练过程:二楼内科门诊,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诊室候诊处突然有一位病人突然倒地。16:30分诊护士某某某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三下)“大伯,大伯,大伯你怎么了?”病人没有反应。“快来人,有人需要抢救,带抢救箱”。(看时间) (整理患者于平卧位,解开衣领)病人没有呼吸(松开裤带)。 某某某医生及另一名分诊护士某某某到场,并通知门诊主任、护士长及其他人员。 16:31护士某某某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赶到。某某某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电话通知急诊科998453。 (同时医生进行患者瞳孔观察,医嘱建立静脉通道,向家属询问患者的病史) 16:31某某某: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检查口鼻腔无异物。16:32某某某:开放气道,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16:33同时某某某护士:建立静脉通道。 主任及护士长到场,安抚患者家属。协助疏散围观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组织人员进一步抢救。(按排人员拖接线板采用电取暖器、使用屏风遮挡)汇报总值班660995,必要时联系心电图室现场心电图观察。 16:36某某某护士:遵医嘱(复述口头医嘱,经医生确认无误)给予急救用药。护士长协助记录。医生:视病人情况确定是否给予除颤。 16:50某某某:操作5个循环后判断患者:意识恢复,颈动脉有搏动,有自主呼吸,测血压,看瞳孔,某某某判断患者有自主呼吸,复苏成功,头偏向一侧,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 看时间 某某某、某某某双人核对急救用药并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的抢救护理记录。 17:05急救平车到现场,三人搬运法,将病人搬至平车上并陪同急诊护士将患者送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负责运转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某某某与急诊科护士进行交接,急救医生与急诊科交接病情。 17:15某某某:做好应急演练记录。 门诊主任某某某宣布门诊病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演练终止,并对本次应急演练进行了讲评。

心脏骤停处理流程纲要大纲纲要.doc

病情评估 临床特征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类型 心室颤动和(或)无脉搏心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心脏停搏:心电图呈等电位线。 无脉搏电活动( PEA)(心肌电 - 机械分离及室性自身节律)频率在 20~30 以下的 QRS波群,不能引起心室收缩活动。病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压塞等。VF、 VT。 ,心电图示宽大畸形振幅较低, 非心源性:如气道异物、窒息、脑血管意外、哮喘、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药物中 毒、过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温、低血糖、溺水、电击或雷击等。 急救处理 原则: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立即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 流灌注。 心室颤动 立即实施 CPR: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和通过已建立的 人工气道通气,同时可给氧);标准胸外按压。 迅速进行非同步电击除颤,单向波型除颤用360J;双相波型120~200J ;除颤后立 即恢复 CPR。若急救人员现场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每 3~5min 重复 1 次。 如复律不成功,再给予除颤。 持续 CPR,可考虑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 酌情应用胺碘酮300mg、利多卡因 ~kg、硫酸镁 1~2g(尖端扭转室速)。 持续心电监测。 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立即进行CPR;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标准胸外按压。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1mg/ 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次。 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20ml 生理盐水,并抬高肢体10~20 秒以利药物转移至中心循 环,并不间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可气管内给药,计量 为静脉用量2~倍,用 5~10ml 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气管。 若有 2 个或更多急救人员在场,每个2min 轮换按压和通气,以免因按压疲劳使胸 外按压的质量和频率下降,影响按压效果。 CPR同时头部用冰袋、冰帽等降温,保护脑细胞。 识别并处理可能的原因,对救治十分有益。 急救程序 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心脏骤停(SCA)急救流程 一、患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二、迅速检查Bp、P、R,评价生命体征,判断意识与循环情况(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 三、摆放患者为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解上衣、腰带,使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臂放于躯干两侧,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颈部外伤。 四、①胸外按压:就是在体外对心脏区域部位胸廓施加压力,促使心脏工作,维持血液循环。这里要特别指出,应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地面上,否则将会影响效果。 ②按压手势:将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手掌贴在胸廓正中,另一只手压在此手上,两手掌根重叠,手指相扣,手心翘起,离开胸壁。 ③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④按压方法:肘关节伸直,两臂伸直垂直向下压,使胸廓下陷3~5厘米,迅速有力均匀,使胸壁充分弹性复位,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100次为宜,。 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每按压30下吹气2次为宜。 左前胸捶压,5~6秒一次。 注意:按压频率不够,深度不足,按压停顿,换气过度会降低心输出量、冠脉和脑血管流量,从而降低复苏的成功率。 五、开放气道: ①将病人抬至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扣子,使病人处于仰卧体位,躺在坚固平(地)面上。 ②观察口腔,侧头取异物或假牙,恢复原位。 ③抢救者一手用小鱼际至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抬下颌,使下颌角与水平面成90°,以保持气道通畅。

六、人工呼吸: ①通畅病人气道后,捏住病人鼻子,并要用嘴封闭病人嘴巴吹气(送气时间1s,呼气2s,潮气量400-600ml),吹气的同时用眼观看胸廓起伏。 ②每吹气一次,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使其将气呼出。 ③救护者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不是深呼气,也不是深吸气,这可防止自己因此头昏眼花),并观察病人胸部起伏,再进行第二次吹气(一组CRP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一般以吹气后病人的胸廓略有隆起为宜。 注意:对于有心跳,仅需要提供呼吸支持的患者,成人需要10-12次/分的通气,或每5-6秒通气一次。 注意: 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RP时,在每2分钟或5个周期CRP(每个CRP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 双人CRP时,如果高级人工气道已建立,不应中断按压,按压者连续给予胸外按压,另一施救者给予频率8-10次/分的通气,或每6-8秒通气一次,避免给予过度通气。 讨论: 在心脏骤停(SCA)的起初几分钟内,人工呼吸的重要性不及胸外按压。因为在心跳刚停止的几分钟内血氧水平仍较高,心肌和脑组织供氧依赖于已降低的血流而不是缺乏的那部分氧,在CRP时,血流可因胸外按压产生。 在CRP期间,到达肺部的血流明显减少,因此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能够保证恰当的通气- 血流比值。施救者不应给予过度通气(呼吸过快或潮气量过大)。过度的通气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会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减少心输出量,并降低存活率。

心脏骤停病人急诊服务流程及流程图

心脏骤停病人急诊服务流程 及流程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指突然发生的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重症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 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2.大动脉脉搏消失。 3.呼吸停止。 4.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 .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 l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成人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图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总1页)

心脏骤停急救流程(总 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心脏骤停(SCA)急救流程 一、患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二、迅速检查Bp、P、R,评价生命体征,判断意识与循环情况(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 三、摆放患者为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解上衣、腰带,使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臂放于躯干两侧,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颈部外伤。 四、①胸外按压:就是在体外对心脏区域部位胸廓施加压力,促使心脏工作,维持血液循环。这里要特别指出,应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地面上,否则将会影响效果。 ②按压手势:将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手掌贴在胸廓正中,另一只手压在此手上,两手掌根重叠,手指相扣,手心翘起,离开胸壁。 ③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④按压方法:肘关节伸直,两臂伸直垂直向下压,使胸廓下陷3~5厘米,迅速有力均匀,使胸壁充分弹性复位,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100次为宜,。 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每按压30下吹气2次为宜。 左前胸捶压,5~6秒一次。 注意:按压频率不够,深度不足,按压停顿,换气过度会降低心输出量、冠脉和脑血管流量,从而降低复苏的成功率。 五、开放气道: ①将病人抬至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扣子,使病人处于仰卧体位,躺在坚固平(地)面上。 ②观察口腔,侧头取异物或假牙,恢复原位。 ③抢救者一手用小鱼际至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抬下颌,使下颌角与水平面成90°,以保持气道通畅。 六、人工呼吸: ①通畅病人气道后,捏住病人鼻子,并要用嘴封闭病人嘴巴吹气(送气时间 1s,呼气2s,潮气量400-600ml),吹气的同时用眼观看胸廓起伏。 ②每吹气一次,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使其将气呼出。 ③救护者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不是深呼气,也不是深吸气,这可防止自己因此头昏眼花),并观察病人胸部起伏,再进行第二次吹气(一组CRP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一般以吹气后病人的胸廓略有隆起为宜。 注意:对于有心跳,仅需要提供呼吸支持的患者,成人需要10-12次/分的通气,或每5-6秒通气一次。 注意: 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RP时,在每2分钟或5个周期CRP(每个CRP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 双人CRP时,如果高级人工气道已建立,不应中断按压,按压者连续给予胸外按压,另一施救者给予频率8-10次/分的通气,或每6-8秒通气一次,避免给予过度通气。 讨论: 在心脏骤停(SCA)的起初几分钟内,人工呼吸的重要性不及胸外按压。因为在心跳刚停止的几分钟内血氧水平仍较高,心肌和脑组织供氧依赖于已降低的血流而不是缺乏的那部分氧,在CRP时,血流可因胸外按压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