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础知识—解剖篇

合集下载

骨科解剖学

骨科解剖学
11、桡骨背侧入路(Thompson 入路):
切口、桡侧腕伸肌与指总伸肌间(自远端找肌间隙)、桡神经深支的显露(体表投影)、近端及远端的解剖学限制。
12、桡骨远端掌侧入路:
切口及其延长、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进入、桡神经已外行、桡动脉外牵、远端旋前方肌的处理、尽可能不破坏关节囊。
13、桡骨远端背侧入路:
3、股骨骨折移位、髓内针固定方法:
4、膝关节的主要韧带结构:
1)核心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外髁的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嵴之间(非关节负重区)。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在膝关节伸直位,后外束紧张;在屈曲位,前内束紧张。主要功能为限制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髁的外侧壁,向后止于胫骨平台后缘中央区域,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后移,并且有一定的限制膝关节过伸的作用。
2、髋臼及骨盆后方入路(Kocher-Langenbeck 入路):
俯卧位及侧卧位的利弊、切口、臀大肌纵劈、臀中肌后方进入、外旋肌群的处理、后柱及后壁的显露、三把撬的位置、坐骨结节肌起的处理、坐骨神经的保护、臀上动脉神经的保护。骨的形态特点,钢板的预弯,后路对前柱的处理。
3、耻骨联合前方入路(Pfannenstiel 入路):
20、跟骨扩展外侧入路:
切口、腓肠神经的显露与保护、皮瓣连同腓骨肌腱完整掀开、三枚克氏针阻挡皮瓣、跟骰关节的显露、骰骨形态特点。
(二)相关骨科问题涉及的解剖学知识:
1、骶髂关节螺丝钉的打入方法:
复位,螺钉入点定位、入口位、出口位及侧位影像学意义,偏前、后行钉的并发症。
2、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
肌间隙:三头肌及肘肌与肱桡肌及尺侧腕伸肌间、远近端桡神经的保护或显露。
9、桡骨头颈背侧入路(Boyd入路):

2.骨科解剖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血管及神经

2.骨科解剖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血管及神经

2.骨科解剖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血管及神经骨的构造一、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近腹者为前,又称腹侧;近背者为后,又称背侧。

以身体正中面为准,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在四肢,前臂的内侧也叫尺侧,外侧叫桡侧;小腿的内侧叫胫侧,外侧叫腓侧。

凡有空腔的器官,在腔里者为内,在腔外者为外。

以体表为准,近表面为浅,距表面远者为深。

在四肢根据距肢体根部的距离而有远侧和近侧之分。

二、骨的总论:成人骨一般有206块,约占体重的1/5,按骨在体内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1.骨的表面形态:每一块骨均为一活的器官,它的形态与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了解一下骨的表面形态。

1.1骨面的突起:明显突起------称为突或棘基底较文广------称隆起粗糙的隆起------粗隆长形隆起------嵴小隆起------结节1.2骨面的凹陷:大的------“窝”小的------“凹”长的------“沟”浅的------“压迹”三、骨的整体形态与分类骨的形态和功能是相互制约的,由于各骨功能不同,骨形态各异,基本上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籽骨五类。

1.长骨呈长管状,由中间的骨干和两端的骨骺构成,分布于四只肢,在运动中的起杠杆的作用。

长骨包括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

在骨干的一定部位有血管出入的小孔,称滋养孔。

两端膨大部称骺,具有光滑的关节面,在活体有关节软骨覆盖,干和骺之间的部分,在幼年时有骺软骨,可使骨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

干和骺融为一体遗留有线形的痕迹,称骺线。

2.短骨近似立方体,长成群聚集,分布于承受压力较大部位。

(如腕骨)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的壁以保护腔内器官,(如胸骨、肋骨)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

(如椎骨)。

5.籽骨形如豆状分布于手足的肌腱内,并位于着力点处。

(如髌骨)四.骨的构造和功能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并有血管、神经分布。

骨科解剖及手术切口入路

骨科解剖及手术切口入路
骨。
扁骨呈板状,主要分布于头、 胸、腹等部位,如颅骨、肋
骨和肩胛骨等。
04
05
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分布 于脊柱、盆骨等部位,如椎
骨、髂骨等。
02
手术切口入路概述
手术切口入路的定义与分类
按照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入路可以分为腹部切口、胸 部切口、头部切口、四肢切口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是骨科手术切口入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受损。
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切割以及压迫等操作,以及骨折端对 神经的压迫。
预防神经损伤的措施包括轻柔的手术操作、避免过度牵拉和压迫神经、及时解除骨 折端对神经的压迫等。
内固定松动与断裂
内固定松动与断裂是骨科手术切口入 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骨折愈 合延迟或失败。
保护功能
颅骨、胸骨和肋骨等组成了人体的保护结 构,保护着内脏器官。
造血功能
骨髓是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负责红细胞 的生成和免疫细胞的发育。
骨骼的分类与结构
长骨由骨干和两端膨大的骨 骺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
如股骨和胫骨。
根据形态和功能,骨骼可分 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
则骨等类型。
01
02
03
短骨呈短柱状,主要分布于 手、足等部位,如腕骨和跗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将为骨科手术切口入路提供更多的选择,如可吸 收材料、抗菌材料等,这些材料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
合。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在骨科手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智 能化的手术辅助系统,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股骨近端的功能解剖骨科基础

股骨近端的功能解剖骨科基础

股骨近端的功能解剖骨科基础股骨颈股骨颈与股骨干有两个重要的角度关系。

在额状面上,颈干轴线相交构成颈干角。

在水平面上,胫骨颈轴线与股骨内外髁横轴形成前倾角。

颈干角使股骨干向盆骨外侧偏置,以适应髋关节大幅度活动的需要。

成人正常颈干角为125°~135°,平均127°。

前倾角个体差异较大成人平均在12~15°。

在骨性关节炎病人,该角度会有增加。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人,有时,前倾角可以超出正常值10°~14°,并且这个角度会随着髖关节脱位程度而有所不同。

导致手术难度增加,特别是对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

股骨颈干角示意图。

X:颈干角前面观 Y:颈干角侧面观股骨前倾角示意图股骨颈内部部由松质骨组成,松质骨形成排列有序的骨小梁系统,内侧为抗压缩骨小梁,起自股骨干内侧,向上扩展至股骨头。

外侧为抗张力骨小梁,从股骨干的外侧弯曲向上,终于颈的上部和头的下部。

髋内翻、髋外翻畸形可改变影响这两套骨小梁系统的结构。

当髋内翻时,由于股骨颈承受压缩力减少,使抗张力骨小梁增加,抗压缩骨小梁减少。

反之,当髋外翻时,可出现相反现象。

因而,可以通过骨小梁结构的改变来反映股骨颈负荷与应力的变化。

两组骨小梁呈60°交叉,Ward三角位于两组骨小梁间区,此区承受力最小,骨小梁数量也最少。

股骨颈皮质骨越近下端越厚。

股骨距股骨距实际上是股骨干后内侧皮质骨的延伸,其厚度也基本相同。

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干连接部的内后方,为多层致密骨构成的纵行骨板。

上极与股骨颈的后侧骨皮质连接。

股骨距的存在,大大加强了颈干连接部对应力的承受能力,是直立负重时压缩应力最大的部位。

对于非骨水泥假体,股骨距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方直接支撑作用。

股骨颈处骨小梁结构示意图大转子大转子内侧与股骨颈松质骨连接,后上部游离与股骨颈形成转子窝。

其外侧面及后缘是来自臀部、盆骨和闭孔的肌肉附着点,这些肌肉对旋转和外展下肢起重要作用。

解剖骨头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头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头知识点总结一、骨骼系统的分类1. 长骨:如股骨、胫骨等,主要起支撑和运动作用。

2. 短骨:如腕骨、跗骨等,主要负责关节运动和缓冲作用。

3. 扁骨:如颅骨、胸骨等,主要保护内脏器官。

4. 不规则骨:如脊椎骨、坐骨等,构成身体的支持结构。

二、骨骼的结构1. 骨头的组成:骨头由细胞、蛋白质基质和钙盐组成。

2. 骨骼的结构:骨头由外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3. 骨头的生长:骨头的生长是通过骨骺内软骨的增生和骨质的吸收形成的。

4. 骨骼的连接:骨骼通过关节和韧带相互连接,形成人体的骨架系统。

三、骨骼系统的功能1. 支撑作用:骨头通过韧带和肌肉的相互作用,支撑着身体,保持人体的姿势和形态不变。

2. 保护作用:骨头可以保护内部脏器,如颅骨保护大脑,胸骨保护心脏等。

3. 运动作用:骨头参与人体的运动,通过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运动,完成日常工作和活动。

4. 代谢作用:骨骼是人体储存钙质的重要部位,它参与钙的存储和释放。

四、主要的骨骼1. 头颅骨:头颅骨主要保护大脑和感觉器官。

2. 颈椎:颈椎是连接头颅和躯干的骨头,它支持头颅的转动和活动。

3. 胸椎:胸椎形成了人体的胸廓,支持肺部的运动和呼吸。

4. 腰椎:腰椎是支撑躯干的骨头,它参与身体的转动和平衡。

5. 骨盆: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持着人体的重量,参与行走和运动。

6. 上肢骨: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等,它们支持着上肢的运动和活动。

7. 下肢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它们支持着人体的重量和运动。

五、骨骼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1. 骨头的表面特征:骨头的表面有骨节、骨脊、骨突等特征,它们是连接肌肉和韧带的重要结构。

2. 骨头的关节:关节是骨头的连接部分,它们通过软骨、滑液和韧带形成相互之间的连接,保持骨骼的稳定和运动。

3. 骨骼的血管和神经:骨头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它们通过骨小梁和骨小板分布在整个骨头结构中,保证细胞的供血和神经传导。

骨科X线解剖(四肢、关节)讲解

骨科X线解剖(四肢、关节)讲解

肘关节及前臂骨X线解剖(图文)时间:2009-05-04 15:07:00 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图1 肘关节正侧位X线肘关节的X线解剖肘关节常规X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90°的侧位(图1)。

正位像肱桡关节间隙清晰,呈下凹的浅弧形;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重叠而变暗,呈上凹的弧形,故而正位片上肘关节间隙呈波浪状。

屈肘侧位片,肱尺关节间隙清晰,呈半环形,前为冠突,后为鹰嘴。

肱桡关节掌侧清晰,背侧部分和尺骨冠突相重叠。

此时通过桡骨纵轴线的延长线也穿过肱骨小头中心。

伸肘正位片上,肱骨、尺骨长轴线形成向外165°~170°的夹角,此为生理性前臂外翻角,男性一般大于女性。

若小于l65°叫肘外翻,大于190°叫肘内翻,如果是180°则叫直肘(图1-1),均属异常表现。

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内下方的夹角谓之提携角,正常范围5°~20°之间,女大于男。

图1-1肘部畸形示意图前臂骨的X线解剖常规摄前后位、侧位片。

前后位片上(图2),两骨并行,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

桡骨上端的桡骨头呈圆盘状,桡骨颈下方的内侧缘显示三角致密影为桡骨粗隆影。

尺骨上端大而不规则,主要参与构成肘关节。

尺骨下端变细,尺骨头内后侧有尺骨茎突影。

前臂侧位片,尺、桡骨上、下两端都显示部分重叠,但骨干分开,桡骨干后缘和尺骨前缘之间显示长梭形空白区,为透亮的骨间膜。

图2 前臂骨正侧位X线像上一篇:肱骨X线解剖(图文)肩关节X线解剖(图文)时间:2009-05-04 14:58:23 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图1 肩关节正位X线像(1)锁骨的X线解剖在后前位X线片上(图1),长管状的锁骨,重叠在肺尖部,把胸骨和肩胛骨联接(2)肩胛骨的X线解剖在后前位X线片上(图1),肩胛骨呈倒置的三角形,覆盖于第2到第7肋区,透肋骨和肺野,可见其内侧缘垂直下行。

肩胛骨下角圆钝致密,外侧缘由下角向外上方延伸,呈宽厚致密影。

骨科外科学知识点

骨科外科学知识点

骨科外科学知识点骨科外科(Orthopedic Surgery)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和诊治骨骼、关节和肌肉等相关疾病及伤害。

下面将介绍一些骨科外科的基本知识点。

一、骨的解剖结构骨是构成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特殊结构。

1. 骨组织: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骨基质和骨间质组成。

其中,骨细胞分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等。

2. 骨骼结构:人体骨骼主要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其中,颅骨主要是保护脑部,躯干骨主要是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四肢骨主要是提供人体的运动功能。

二、骨折与骨折的分类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或中断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骨折程度和特点,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出现皮肤创口,易引起感染,并且需进行开放性创口修复。

2. 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未伴有皮肤创口,是骨折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

3. 横骨折:横骨折是指骨骼断裂线与骨轴线垂直的骨折形式。

4. 斜骨折:斜骨折是指骨骼断裂线与骨轴线不垂直的骨折形式。

5. 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骨碎片数目较多、形状不规则的骨折形式。

6. 脱位性骨折:脱位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关节脱位的骨折形式。

三、常见骨科疾病骨科外科常见疾病多涉及到骨骼、关节和肌肉等结构。

1.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质破坏为特点的疾病,易导致骨折。

2. 骨骺发育不良:骨骺发育不良是指儿童期骨骼生长异常,可能导致身材矮小和四肢畸形。

3. 骨肿瘤:骨肿瘤是指起源于骨骼或骨骼周围的肿瘤,可能是恶性的。

4. 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类型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5. 骨折和骨裂伤:骨折和骨裂伤是由外力引起的骨骼结构的破裂和断裂。

四、常见骨科手术骨科外科常见手术多涉及到骨折的修复和关节的手术治疗。

1. 手部骨折手术:手部骨折手术是指对手部骨折进行骨复位、骨固定和骨骼重建的手术。

骨科常备知识点总结

骨科常备知识点总结

骨科常备知识点总结1. 骨骼解剖学骨科医生需要对人体骨骼的解剖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包括骨骼的形态、解剖学特征、韧带、关节、关节囊等。

只有充分了解骨骼的解剖结构,才能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骨科疾病。

2. 骨科疾病的诊断骨科疾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等),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骨科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脊柱疾病、软组织损伤等。

通过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准确诊断骨科疾病。

3. 骨科手术技术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脊柱手术等,需要骨科医生掌握一定的手术技术。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术前评估、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等。

在手术中,需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4.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骨科医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术后锻炼和功能恢复训练,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5. 骨科急救骨科医生需要具备常见骨科急救技能,包括骨折急救、关节脱位急救等。

在急救过程中,骨科医生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骨骼和关节。

6. 骨科常见疾病的治疗(1)骨折的治疗:骨科医生需要基于骨折的类型和部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2)关节炎的治疗:骨科医生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3)软组织损伤的治疗:骨科医生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包括止痛、包扎、康复训练等。

7. 骨科常见手术的后顾之忧骨科手术后顾之忧是指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骨科医生需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常见的后顾之忧包括感染、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功能障碍等。

8. 骨科疾病的预防预防是骨科工作的重要内容,骨科医生需要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有效地预防骨科疾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节面(牢固性)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减少摩擦) 2.关节囊(牢固性) 纤维膜 滑膜 滑液 3.关节腔(灵活性) 滑液
负压
骨连结—关节的运动
骨连结—关节的运动
骨连结—关节的运动
骨连结—关节的运动
5
练习总结
运动系统练习—解剖平面
运动系统练习—骨的分类(按部位分
类)
运动系统练习—骨的分类(按形态分
2
四肢骨骨骼要点
四肢骨
上 肢 骨 3 2 X 2
上 肢带 骨 2 X 2
自 由 上 肢 骨 3 0 X 2
锁 骨 1 X 2
肩胛 骨 1 X 2
肱 骨 1 X 2
桡 骨 1 X 2
尺 骨 1 X 2
手 骨 2 7 X 2
四肢骨
下 肢 骨 3 1 X 2
下 肢 带 骨 1 X 2
自 由 下 肢 骨 3 0 X 2
小儿骨无机质少,有机质多,弹性大而硬度小,易发生
变形(青枝骨折);
老年人骨无机质多,有机质少,易发生骨折;
骨~钙、磷储备仓库
运动系统总论—6、骨的发生、发

变长:骺软骨的骨化 变粗:骨膜的骨化
未成年手骨
成年手骨
运动系统总论—7、骨的维持、重建(愈合)
若骨折断端紧密接触:骨痂系统直接成骨—骨折一期愈合/直接愈合
运动系统总论—3、骨的分类
成人有206块骨
按部位分类:
四肢骨 132 中轴骨 颅 骨 29 躯干骨 51 o 24块椎骨 o 12对肋骨 o 1块胸骨 o 1块骶骨 o 1块尾骨
运动系统总论—3、骨的分类
按形态分类:
1.长骨 (一体两端,eg:尺骨和掌骨) 骨干 髓腔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骺 滋养孔 2.短骨 腕骨 跗骨
3、骨的分类 4、骨的构造 5、骨的化学成分
6、骨的发生、发育
7、骨的维持重建(愈合)
1
运动系统总论
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骨骼&肌肉) 消化系统 淋巴系统 呼吸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运动系统总论
1、方位术语 2、解剖平面
骨膜
3、骨的分类
4、骨的构造
5、骨的化学成分
髋 骨 1 X 2
股 骨 1 X 2
髌 骨 1 X 2
胫 骨 1 X 2

腓 骨 1 X 2
足 骨 2 6 X 2
髂 骨
耻 骨
坐 骨
四肢骨—上肢带骨
锁骨
胸骨端 肩峰端
肩胛骨
四肢骨—自由上肢骨
肱骨头
组成: 1、肱骨 2、桡骨 3、尺骨 4、腕骨 5、掌骨 6、指骨
肱骨体
四肢骨—自由上肢骨
四肢骨—下肢带骨
骨科基础知识—解剖篇
目录
1 2 3 4 5
运动系统总论 四肢骨骨骼要点 中轴骨骨骼要点 骨的连结 练习总结
学习目标:
一、掌握运动系统总论中
1、方位术语
二、掌握四肢骨骨骼名称和部位
三、掌握脊椎的名称和骨性标志的名称
四、掌握骨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五、掌握关节的组成 六、掌握关节的运动形式
2、解剖平面
6、骨的发生、发育
骨膜
骨髓 外板 内板
7、骨的维持重建(愈合)
板障
运动系统总论—1、方位术语
方位术语
上(颅侧)、下(尾侧)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内、外 远、近 深、浅
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运动系统总论—2、解剖平面
人体的轴与面
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面: 1.冠状面 2.矢状面 3.水平面
3.扁骨 颅、胸、盆部 4.不规则骨 上颌骨
运动系统总论—4、骨的构造
关节软骨
1.骨质
2.骨膜
骨密质 骨松质
骺线
3.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骨膜
4.关节软骨 5.神经、血管
骨髓
骨松质 骨密质
运动系统总论—4、骨的构造
运动系统总论—5、骨的化学成

成人骨: ⑴1/3有机质(骨胶原纤维)~韧性、弹性 ⑵2/3无机质~硬度、脆性
四肢骨—自由下肢骨
四肢骨—自由下肢骨
四肢骨—自由下肢骨
3
中轴骨骨骼要点
中轴骨—躯干骨(脊柱)
中轴骨—躯干骨(脊柱)
中轴骨—躯干骨(脊柱)
4
骨的连结
骨连结
骨连结—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连结
骨连结—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 或滑膜关节 ,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
关节的基本构造
类)
运动系统练习—骨的构造
四肢骨练习
以下各骨的名称:
肱骨
胫骨
股骨
中轴骨练习
1、说出脊柱的组成和英文简称
2、请描述这个脊椎
关节练习
关节运动练习
请一位同事上来演示 肘关节屈曲 髋关节外展
膝关节内旋
这三张运动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