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课前自学】1.什么是挫折?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_____、失利和_____,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时的认识和态度有区别?(1)面对___________,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即使遭遇___________,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_________,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4)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___和_____不同。
3.挫折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是什么?(1)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_____,甚至做出不恰当的_____。
(2)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_______,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_________。
4.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我们需要及时_____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_______的一部分。
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_________。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_____、自我调节和__________的能力。
七年级政治上册9_2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增强生命的韧性【新知先学】一、生活不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生活的道路并非老是的,在咱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尽力的进程中,不免会碰到一些、失利和,确实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熟悉和态度是不同的。
(1)面对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和行为反映。
(2)即便遭遇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映也是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关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映。
3.挫折的阻碍(1)面对挫折,咱们可能会感到、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一味沉醉在情绪中,咱们就容易消沉,乃至做出的行为。
(2)生活中的挫折是咱们生命成长的一部份。
得意时,挫折会使咱们更、幸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咱们取得加倍丰硕的。
二、挖掘生命的力量1.必要性面对挫折,各类损害生命的应付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咱们需要自己的生命力量。
咱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包括必然的、自我调剂和的能力。
2.意义面对挫折,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咱们能够慢慢培育自己面对困难的和顽强的。
3.方式(1)欣赏、培育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同意最糟糕的结果。
(4)关切、帮忙他人。
(5)培育某方面的爱好。
4.要求挖掘自身的力量并非排斥____________。
咱们要学会与他人成立联系,向他人____________,取得他人的支持和鼓舞,有助于增强咱们的生命力量。
【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成效,判定以下观点的正误吧!,而成功者是可不能碰到挫折的。
( )2.生活中的强者和弱者对挫折的熟悉和态度是不同的。
( )3.挫折会使咱们消极、悲观、失望,因此挫折无益于成功。
,咱们要客观分析其造成的缘故,踊跃寻觅解决问题的方式,不需要借助外力。
【要点探讨】探讨一生活不免有挫折(旁白:小吉和小颖是一对好朋友,都超级爱好歌舞。
在一次电视歌舞竞赛中,她俩一路演出了节目)评委:你们今天的演出无精打采,很差劲!小吉:你说什么?你懂不懂欣赏啊?咱们曾经拍过闻名导演的电影,咱们演得不行,谁演得好!(说完,羞愧难当的小吉哭着跑下场)小颖(对着评委鞠了个躬):谢谢您的点评,咱们今天的演出确实不尽如人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培养韧性,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并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交的各种挑战。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开始思考如何应对。
然而,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应对挫折的策略和方法,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和增强生命的韧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韧性的思维方式。
3.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培养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呈现不同的挫折情境,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挫折的存在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巩固学生对增强生命韧性的理解和认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_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详细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重点:发掘生命的力量难点: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使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挫折的影响导入:播放视频《鹰的重生》:鹰以这种方式增强生命的韧性,那么人类该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
正课讲授:环节一:1、什么是挫折?出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挫折?2、挫折的影响3、如何正确对待挫折?4、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过渡: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生活难免有挫折!什么是挫折呢?说一说: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造成这些“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答:略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洪水或战争,这些“不愉快”,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父母态度粗暴或同学老嘲笑我或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这些“不愉快”也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愉快”可能是成绩不及格或色盲无法参加招飞或因不诚信档案而面试被拒,这些“不愉快”则是内部因素造成的。
总结:以上列举的“不愉快”,就是挫折。
可见,挫折就是阻碍、失利、失败等。
环节二:2、挫折的影响过渡:知道了挫折的含义,挫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五位名人,第一位:音乐届人士贝多芬。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屡遭磨难,尤其是耳聋对他的打击最为惨重。
这打击曾使他愤怒又难过,并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
但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且发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强吼声。
创作出气势雄伟,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教案

新⼈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2《增强⽣命的韧性》优质教案第九课第⼆框增强⽣命的韧性【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尊⾃强”,通过本课引导学⽣正确认识挫折,培养⾯对困难、挫折的勇⽓和坚强的意志,发掘⽣命的⼒量。
本课分为两⽬:“⽣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正确对待挫折;“发掘⽣命的⼒量”引导学⽣懂得⽣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的⽣命⼒量,进⽽认识到怎样发掘⽣命的⼒量。
【学情分析】初⼀阶段的学⽣⾯对刚刚进⼊初中的繁重的课业压⼒、⼈际交往烦恼等,遇到了成长中的挫折。
现实⽣活中,不少学⽣意志薄弱、承受能⼒不强,⾯对挫折束⼿⽆策或轻⾔放弃,从⽽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因此,要引导学⽣正确对待⽣命中的挫折,提升⾯对挫折的承受⼒,增强⽣命的韧性。
【教学⽬标】1、知识⽬标了解什么是挫折;理解每个⼈都会遇到挫折;明确不同的⼈对待挫折会产⽣不同的情绪感受和⾏为反应。
2、能⼒⽬标学会正确⾯对挫折;发掘⽣命的⼒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培养⾃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每个⼈都会遇到挫折;发掘⽣命的⼒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难点】理解每个⼈都会遇到挫折;发掘⽣命的⼒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增强⽣命的韧性⼀、⽣活难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2、挫折具有两⾯性3、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4、挫折三要素5、正确对待挫折6、挫折是我们⽣命成长的⼀部分⼆、发掘⽣命的⼒量1、每个⼈的⽣命都蕴含⼀定的承受⼒、⾃我调节、⾃我修复能⼒2、发掘⾃⾝的⽣命⼒量3、发掘⾃⾝⼒量并不排斥借助外⼒【作业布置】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对挫折⽽⾃强不息的感⼈故事?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起探讨你从中的收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9.2增强生命的韧性

9.2加强生命的韧性一、学习目标1.培育学生冷静应付挫折和窘境,主动锻炼个性心理质量,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2.初步学会调控自我、蒙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挫折和窘境,能冷静应付,采纳踊跃举措度过“难关”。
3.正确认识挫折,掌握我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自主预习1.如何正确认识挫折(1)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一样,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感觉和行为反响。
(2)我们需要实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3)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
喜悦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防止盲目乐观、精神懒惰;失落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取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挫折对人的影响)2.面对挫折,如何挖掘生命的力量(1)我么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包含必定的蒙受力、自我调理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能够渐渐培育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毅的意志。
(3)挖掘自己的力量其实不排挤借助外力。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停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别人成立联系,向别人追求帮助,获取别人的支持和鼓舞,有助于加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三、合作研究在校园网论坛上有近千篇对于挫折这一话题的跟帖,下边是几个网友的跟帖:平庸人生:人生必有崎岖和挫折! 挫折是成功的先导,不怕挫折比盼望成功更难得。
天道酬勤:成功必定有方法,失败必定有原由,因此碰到挫折时要追求解决之道,而不是自寻烦忧,悲观对待。
风舞飞扬:人生老是这样坎崎岖坷,有目标的人就会成功,不要由于一点点挫折就跌倒,要学会战胜自己。
请你参加他们的议论,并环绕以下问题跟帖讲话:( 1)你以为人们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应付挫折,找寻有效方法最重要。
面对挫折时,我们应当如何做?四、随堂操练1. 碰到挫折俗称“碰壁”,以下人物碰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钉子”的有()①小明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名牌大学,心里十分失落②某同学因长相丑恶,求职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③小刚因周六夜晚玩了一会儿游戏遇到妈妈训骂④李宁的亲人在“东方之星”游轮沉船事故中罹难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假如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盖,只有幸福而没有悲痛,只有欢喜而没有难过,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起码不是人的生活。
七年级政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2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产生不同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挫折的影响,寻找面对挫折的生命力量,增强抗挫能力,培养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直面挫折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挫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
过了几天,蛹的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
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探究新知1. 人生难免有挫折活动一:课堂调查——体验自身的挫折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并把它记录下来,看看是不是有人从来都没有遇到过挫折?(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汇报:本小组成员有几个遇到过挫折,遇到过什么样的挫折。
教师总结:我们从小就与挫折相伴。
在不同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挫折,而且每个人都遇到过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失败,就是挫折。
活动二:相关链接——认识挫折(教材P106)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知识链接,在理解挫折三层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教材P105的情境,自主思考下列问题,教师请部分学生进行总结发言。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目标】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难点】挫折的积极作用【自主学习】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2.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等,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3.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
4.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
【合作探究】5.生活难免有挫折浩萍:我爸妈都外出打工很久没回家了,我真想他们!陆守:我这次数学测验考得不好,又挨老师批评了。
黄涛:我爸和我妈离婚了,我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
(1)上述同学的经历中,哪些同学遇到了挫折?哪些没有?为什么?(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3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选项)1.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
童年时他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2005,成名的莫言还落选于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经历告诉我们()A.自强要从少年时B.理想是自强的航标C.人生难免有挫折D.挫折面前应从容2.面对挫折,我们会有失落、焦虑、愤怒、不满等情绪感受,这是()A.正常的B.不正常的C.可能的D.必须的3.当中国正昂首阔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美国、日本等国家挑起南海事端,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妄图阻碍中国崛起的步伐。
你认为()A.美日等国的图谋必将失败B.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中国崛起的步伐C.中国崛起立马实现D.中国在崛起中遇到了较大的挫折二.综合题4.轮椅女孩的追梦人生李玉洁是湖北省宜都市陆城街道头笔社区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
她7岁罹患类风湿,14岁因瘫痪辍学,15岁开始写作并多次获奖,自学取得大专学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创办“知心姐姐工作室”,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开展励志演讲;在书屋,她办起了“小书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新知先学】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失利和,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
(1)面对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和行为反应。
(2)即使遭遇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挫折的影响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的行为。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1.必要性
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我们需要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自我调节和的能力。
2.意义
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和坚强的。
3.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4.要求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____________。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____________,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小题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 )1.我们普通人会遇到挫折,而成功者是不会遇到挫折的。
( )2.生活中的强者和弱者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
( )3.挫折会使我们消极、悲观、失望,因此挫折不利于成功。
( )4.面对挫折,我们要客观分析其造成的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5.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不需要借助外力。
【要点探究】
探究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旁白:小吉和小颖是一对好朋友,都非常爱好歌舞。
在一次电视歌舞比赛中,她俩一起表演了节目)
评委:你们今天的表演无精打采,很差劲!
小吉:你说什么?你懂不懂欣赏啊?我们曾经拍过著名导演的电影,我们演得不好,谁演得好!(说完,羞愧难当的小吉哭着跑下场)
小颖(对着评委鞠了个躬):谢谢您的点评,我们今天的表演确实不尽如人意。
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旁白:小颖因为态度端正,评委们一致给她再一次表演的机会。
最后,小颖还顺利进入了总决赛)
(1)这两位同学对待挫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她们的结果不同说明了什么?
探究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贝多芬一生遭受到数不清的磨难。
贫困,几乎逼得他行乞;失恋,简直使他失望;双耳失聪,对他的打击更为惨重。
他痛苦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与人见面。
然而种种不幸、挫折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激发了他的进取精神。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这是贝多芬的名言。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名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音乐家。
他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他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发掘生命的力量的?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
读,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生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参考答案
【新知先学】
一、1.平坦阻碍失败
2.(1)不同情绪感受(2)同样不同
(3)不同时期
3.(1)失落负面不恰当(2)清醒生活经验
二、1.发现、挖掘承受力自我修复
2.勇气意志
4.借助外力寻求帮助
【小题反馈】
1.× 2.√ 3.× 4.√ 5.×
【要点探究】
探究一
(1)小吉遇到挫折后产生了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并做出了不恰当的行为。
而小颖能够正视挫折,把挫折看作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把受挫的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迎接挑战,因此不断取得进步。
(2)这两位同学的结果告诉我们挫折具有两面性,它固然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但挫折也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所以,我们应正确地面对挫折。
探究二
他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他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他积极分析挫折造成的原因,抓住关键问题,自我修复,理智地寻找解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