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法指导之二
对高中化学学法的具体指导

浅谈指导高中学生学习《化学》

会 全面瘫痪 ; 司法制度 被 “ 彻底 砸烂 ” …还掌 握 了大 … 量 和本题无 关的相关情况 : 极度 的个人崇拜 、 迫害 打压
读课 本 ; 教师应 当鼓励 学生 阅读化学课 外读物 ; 师要鼓励 学生经常参加化 学课外活动。 教
关键词 : 学习方法; 课前预 习; 堂笔记 ; 课 动手 实验 ; 外活动 课
中 图分 类 号 : 3 . G638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4 9 2 (0 2 0 - 13 0 1 7 — 3 4 2 1 )6 0 8 - 2
4系统笔记 。当一个单元学 习完 的时候 , . 化学教师 要把本单元 的知识 进行系统 的总结 与归纳 ,由于这些 内容是 书上 没有 的 ,所 以要提示学生认 真做好系统笔 记。 课后学生要根据系统笔记复习整理 , 知识形成一 把 个系统 的整体 , 以利于以后进行全 面的复 习。
● 一— ・・ 一- ”— 一- -—一 — 一 + 一 — ・ -一 — — + -一 — 一+一 + +
一
三、 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好每一节课 课堂 听讲是 学生学 习中最重 要的一环 ,课堂 听讲 的效 率直接决定着学生学 习的效 果 。化学教师要 引导 学生 听好 每一节课 , 唯有如此 , 能真正提高课堂 教学 才 的效率 , 提高学生学 习的效果 。 如果学生在课上没有认
、
真 听讲 , 后或许要花费很长 的时间才能够补上 , 在课 不 但 浪费了学生宝贵 的时 间 ,还影 响 了学 习的效率 。因 此 化学教 师要重视对学生 的引导 作用 , 帮助学生 学好 每一节化学课 。
的讲 授 , 文 的重点 内容 、 题方法 、 把课 解 化学 规律等 重
要 的内容记 录下来 , 帮助 自己学 习。 2实验笔 记。在教师进行实验教学 的时候 , 真记 . 认 录实验 的步骤 、 实验现象以及教 师的讲解等等 。 3 正笔 记。在教师讲解试卷或作业 时 , 于 自己 纠 对
高中化学的学法指导

一、预习和听课建议预习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本、笔。
课堂上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和心到。
对于眼到,实验等要看得全面,且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
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
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
手到,一是要会记笔记,课堂笔记要敢于取舍,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遇到没有听懂的问题,立即做好标记。
二是要会实验,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属于理解的内容。
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
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
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
二、复习指导复习按频率可分为新课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
新课复习是每次新课后都要做的,我们也把它称之“过电影”,根据听课所记要点,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对应教材内容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
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
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阶段复习,通常是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高中化学怎么学才能学好

高中化学怎么学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学好的方法篇一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就是课前预读;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确定听课重点;记,把重要的概念、性质、用途记在脑子里。
听课阶段:课堂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学生在课堂上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
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听课效率。
想:要积极开动脑筋,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记:动脑的同时也要及时进行记忆,并注意反复巩固。
和其他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耳到和手到。
眼到,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无论好看有趣与否,都能迅速捕捉转瞬即逝的物质变化现象。
耳到、心到,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认真听并思考教师从现象到结论的分析归纳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操作装置的原理等,改变只记结论的不正确学习方法。
手到,主要是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
这“四到”最关键的是“心到”,即集中精神,开动脑筋,紧紧跟随老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思考互动。
复习阶段: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的过程。
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根据听课笔记,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进行了哪些实验等。
根据回忆,不会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查漏补缺。
完成作业: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解题步骤与其他学科相似,认真读题,回忆相关知识,制订出解题方案,解题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完整性,并注意检查。
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自己的做题思路总结一下,从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学会举一反三,反之就是做再多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高中课程较多,要高效率地学好化学,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在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相互学习、不断探索,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法。
高中化学-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一常用的教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
2.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较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广泛应用3.演示法教师运用教具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而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取知识的方法。
4.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
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主要适用于学生已能相对独立学习的阶段,其特点和标志就是学生基本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大略明白所要学习的内容,但却不一定能够理解得确切、全面、透彻,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并且常常会感到学习上有许多困难。
同时,他们还没有掌握一套自学的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
因此,他们还不能独立地进行阅读和学习,需要教师一课一课或一章一节地指导和帮助。
教学生学会阅读是读书指导法的关键和核心。
6.课堂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高中化学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学法指导

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物质与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的问题,这时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往往就成了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先后顺序不清,解题就无从下手;先后顺序搞错,就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下面我就中学教学中常出现的需要判断反应顺序的一些问题作以分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那么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则两强之间更易发生电子转移,该反应优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强优先”原则。
例1.向500mL 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1 120 mLCl 2(标况),溶液中有2/3Br -被氧化。
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反应Br 2+2Fe 2+=2Fe 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Fe 2+>Br -。
据题意,Br -部分被氧化,则Fe 2+全部被氧化,因为通入的氧化剂Cl 2先和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将Fe 2+氧化完,才能氧化Br -。
解:设原溶液中含FeBr 2的物质的量为x ,则n (Fe 2+)=x ,n (Br -)=2x被氧化的Br -为34x 2 Fe 2++Cl 2==2Fe 3++2Cl -x 2x 2Br -+Cl 2==Br 2+2Cl -x 34 3x 2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4.221011203x 22x 3-⨯=+ 解得,x=0.04 mol∴c(FeBr 2)=L /mol 8.0L05.0mol 04.0= 例2.将单质Fe 、Cu 与FeCl 3、CuCl 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 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 3+,则还含有 ,一定没有 。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 2+和相当量的Cu ,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学好高一化学的学法指导

学好高一化学的学法指导学好高一化学的学法指导1.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要认真预习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提前学习的意思。
但很多同学预习是扫描式、像读小说、看电影。
一节内容5分钟就搞定了。
这其实不叫预习,就是一种扫描。
没动一点脑筋,没有收效的,这样的学习,能力是丝毫得不到提高的。
预习就是要通过走在老师前面、想在老师前面、学在别人前面,要拿出一个架式,要拿出笔来,勾画出重点;要拿出草稿本,进行演算,然后将课本习题认真做一做,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
若课前都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就可以心中有数,课堂听课有的放矢。
知道老师上课要讲什么?自己有什么不懂、模糊不清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避免盲目的听,盲目的记,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有了预习,别人是在上新课,对你而言则就是复习课了,可想而知,你的听课效率就比别人的高。
(2)课堂上细心听讲上课要细心听讲,积极思考。
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产生了什么现象?老师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听听老师分析反应的过程,不能只记结果。
老师讲计算题时,要听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学会规范解题步骤。
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一时未没懂的,暂时放下接着听,等下课后,再找老师解决遗留问题。
化学知识点多而零散,课堂记笔记很重要,书上有的简单记,书上没有的详细记,重点和难点详细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
但是,要兼顾记笔记和听课,不能只听讲不记笔记,也不能只记笔记而忽略听讲,顾此失彼。
(3)课后要认真作业作业是消化巩固和应用知识的必要环节,作业的质量决定学习的效果。
首先,要先复习后作业。
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复习所学知识,学新悟旧,掌握相关知识后再做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化学讲究方法 搞好复习学法指导

高中化学讲究方法搞好复习讲究方法才能提高效率.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
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和梳理知识,以此来打实基础。
例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基础理论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是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力武器。
复习过程中要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基础理论知识的联系,从基础理论角度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特征。
例如,N2分子的性质跟结构的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氮元素角度看,氮元素是一种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氮原子半径小,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化学反应中氮原子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具体表现在HNO3是一种强酸、NH3是一种稳定的氢化物、N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许多单质化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等;二是从氮分子角度看,氮分子中有氮氮三键,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常温下很难发生反应,因此N2跟H2、O2等物质反应时往往要在高温下进行。
如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类似的例子很多,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从基础理论角度去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
二、用自己最容易记忆的方式将零散知识连成串、结成网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零散,许多内容理解起来容易但要长时间熟记却较难,复习中要学会用自己最容易记忆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零散知识连成串、结成网。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另一方面连成串、结成网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易被整理者快速检索出来。
如有关碳酸氢钠的问题较多,复习时可将常见的问题归纳为三类,汇总成下表:①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 ②跟AlCl 3等反应 ③加热分解复习时可用分类列表、画知识联系图等方式来汇总元素化合物中的零散知识。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们联结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到了复习阶段,同学们已掌握了较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总结和梳理化学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编织成知识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之二
怎样听好化学课
听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
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
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学会听课。
1、集中精神听讲,发挥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的重点,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听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板书,老师讲解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动作和表情,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集中精神听讲的同时,还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有的同学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他们把学习比做送货进仓,认为只要自己打开“仓门”就可以等着老师把货物送进去。
这种想法是把自己放在学习的被动的地位上,是不对的。
要提高听课效率,重要的是对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主动地去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
2、紧跟老师的思路。
不少同学上课时不是埋头自思,就是忙着做笔记。
思想不能与老师保持一致。
这是一种不好的听课方式,听讲时思想必须与老师保持一致,听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去解题的;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解释。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不脱离教师讲课的轨道。
3、要以理解为主。
听讲的目的,就是要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些学生听讲时分不清主次,结果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课堂上听是主体,“听讲、听讲”主要是先“听”,这是主体,“想”和“记”是次体。
原则上是先听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笔记,不要只顾思考和做笔记而忘记了听讲或顾不上听讲。
4、积极回答问题。
老师的提问往往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要快速思考,踊跃发言。
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精力集中,边听讲边分析正误,留心不完善的或有错的地方,随时准备补充和纠正。
上课不仅仅是老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信息的过程。
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这样做,一方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大家思考,提高听课效率,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
因此,你可不要失去这样的好机会呀!要随时准备积极发言。
5、要敢于质疑。
课堂上有不懂和疑难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要敢于提出,以求得老师的及时帮助。
每位同学都可能遇上听不懂的情况。
在这时候,有的可能会“反正我听不懂,再听也没用,干脆来个不听”。
有的则一味埋怨老师讲得太快,不够详细;还有的会立即去问自己的同桌或埋头查阅参考资料等。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选择是听的艺术的金钥匙。
一般来说,老师讲的都要听,但是有时老师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的内容,这时学生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听,即抓住对于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内容。
6、做好课堂笔记。
记课堂笔记的最常用方法是“提纲式”笔记法。
即一边听课,一边敏捷地概括和记下重点、难点。
课堂笔记要尽快整理,使重点突出,这对巩固知识十分重要。
笔记的充实整理包括两点:一是把课堂上漏记和记错的内容补上去或纠正过来;二是理清纲目,突出重点、难点,用概括的语言将本节内容串联起来,使笔记成为一份自己提炼加工的、深化的和系统的
复习材料。
要把握记笔记的时机,原则就是不影响听讲,一般情况下要用90%的注意力集中听讲,只抽出10%的注意力进行简要记录。
做笔记的关键是记下“必要”和“精华,这个“必要”和“精华”就是——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记思路、记技巧。
记笔记应着重记下老师讲课中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等。
7、不要挑剔老师。
对老师的挑剔,不但极大地影响着同学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对该老师所讲授知识的接受与吸收,并且常常会因此造成偏科。
个别学生对老师的挑剔比较多,认为历老师水平不高,讲课表情不好,动作不准等。
这里需要弄清一个问题,老师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辅助”,是一个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外因。
老师的水平再高,也只能是“燃烧”自己;一个老师的水平再差,只要自己努力也会有收获。
8、注意用目光和老师交流。
上课时,你的目光是看黑板抄板书、看老师听思路、还是低头翻书翻资料?对这三种做法,化学成绩较优秀的选中率分别为7.0%、73.7%、19.3%.可见目光跟着老师转是最佳做法。
事实上,师生间积极的目光交流,不仅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使老师也很容易从学生的表情里读出哪些地方学生已懂可略讲,哪些地方还需放慢速度重点讲,因此目光交流的过程实为师生间相互了解、感知的过程。
9、善始善终,听好小结。
临近下课,经历了紧张一节课的大脑往往感到疲惫倦怠,往往会对小结部分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但事实上,结尾的话虽然不多,却常常是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的提示,是点睛之笔,“文眼”、“核心”所在,它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掌握知识要领、领会知识的实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必须认真听好最后的小结。
10、注意课后总结。
一节课下来,应该做一个课后总结。
想一想老师是如何引入这节课的,中间是如何分析的,最后是如何归纳的,弄清来龙去脉,概括出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已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