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家简介
陈长虹 工笔人物书法家、文博专家

陈长虹工笔人物山水书画家及文博专家陈长虹(原名陈士杰,号大方)(1917.5-1996.5),北京房山区人,幼时受家塾老师影响,喜爱上了绘画,19世纪30年代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师从工笔人物画家徐燕孙学习工笔人物画。
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还向山水画家吴镜汀、邱石冥、齐白石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为徐燕孙、邱石冥入室弟子。
在该校毕业后即留校任教,后经邱石冥老师推荐到故宫博物院国画研究室工作。
1949新中国成立后经师兄潘洁兹先生推荐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
1958年为支援刚成立的贵州省博物馆开展工作,中国历史博物馆委派其到贵州博物馆指导主持该馆的文物研究及文物高仿工作。
为此,其为贵州的文博及艺术事业贡献到终身。
陈长虹先生在京华美院学生时代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于1936年端午举办过个人专展,即“陈士杰人物画端午画展”。
毕业后其作品在京城已颇有名气并经常见于各报端,且经常在荣宝斋挂笔单(即展销),为其中最年轻画家。
上世纪四十年代为新民印书馆签约作者,为张深切主编的儿童新文库丛书配图,深受读者喜爱。
在故宫博物院国画研究室工作期间,由于工作之便得以饱览了大量的历代字画,为其后来作品中传统技法的体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由于其坚实的专业水平成为该馆的业务骨干。
五十年代参与了河北望都汉墓壁画的修复与仿制工作,并编绘了《望都汉墓壁画》画册。
该书深受郭沫诺赞赏,并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1958年到贵州省博物馆后,指导主持了全馆的文物修复与高仿工作,使该馆的文物得以新生与再现。
1963年他到遵义桃溪寺宋代杨璨墓主持了对该墓所有浮雕文物的修复仿制工作,使该墓的浮雕文物得以重生。
1963年国家文局抽调他到山西永乐宫同潘洁兹一起进行永乐宫壁画的修复工作,挽救了破损的永乐宫壁画。
1964年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20周年前夕,他主持了遵义会议及红军总政治部遗址的红色文物修复再现工作。
由于他具有修复壁画的经验,使很多当年红军在此处墙壁上留下的标语得以再现,至今还在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著名画家

著名画家李柏玉,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少年时曾受著名工笔画家肖玉田先生影响、启蒙走上绘画之路。
大学期间工笔画受教于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黄显隆先生,染织美术受教于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常沙娜、温练昌、李永平等教授,2009年至今受聘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软装工作室工笔帛画教授,2012年到北京现代工笔画院进修受教于著名工笔画家王天胜教授。
2016年师从江苏国画院著名人物画家桑建国教授学习中国工笔人物画,并跟随著名山水画家王裕国先生赴外写生学习。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北京万恒艺术专职画家。
纯情与唯美——李柏玉工笔人物绘画浅评杜洪毅/文一种优秀的文化,需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吸收外来文化中有益成分,才可长久的保有旺盛生命力、将固有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上。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明、清两朝逐渐式微的中国绘画之所以得以新生,正是几代艺术家不断学习西方艺术技法与理论,将其优秀部分融入传统书画创作中,才有今天书画艺术的发展高度。
特别是自宋元以后渐次衰落的工笔人物绘画,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之所以能大繁荣、大发展,更是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在名家众多的当代中国画坛,万恒艺术专职画家李柏玉先生,正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西方艺术造型语言,加以融会贯通,在工笔人物绘画领域取得不可忽视的成就。
李柏玉《红》李柏玉在鲁迅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从长期的教学研究和艺术探索实践中沉淀深厚的文化内功。
他作品中准确的人物造型得益于扎实的西方艺术造型语言训练,细腻生动的人物内心描写源自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发现,典雅高贵充满自信的人物形态流淌着古典晋唐人物绘画血脉,流畅柔劲的毛笔线条与细致的景物描绘章显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俢养,鲜明、淡雅、秀致而又不过余艳气的画面设色受惠于对东方艺术意境营造的深刻理解。
画面造型严谨又别具生气,线条工整、流畅、纤细圆润,深显作者笔墨功底深厚,人物从眉宇间一频一动到衣纹一转一折无不刻画得细微精致、不见丝毫疏漏。
画家简历

画家简历1、冯凯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自幼受祖父熏陶,酷爱美术,早年随祖父学习雕刻工艺,并从事仿古工艺家具的制作,后跟从我国著名画家刘玉纯、戒玉秀、王炳龙、冯凯等老师学习国画。
87年开始黑陶工艺的研究制作,在仿青铜器、雕塑及浮雕工艺上取得...2、纪玉生原装裱纪玉生 1940年生,山东青岛市人。
山东著名国画家,擅花鸟、山水、翎毛走兽。
从事专业美术工作三十余年,默默地在国画艺术天地里耕耘,以传技法为基础,以扎实的基本功努力创新。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其中大量礼赠海外友人。
198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家画廊举办了《纪玉生虎展》,轰动京华,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好评,《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多次给予报道和介绍。
近年来,为创建和发展齐鲁书画研究院而不遗余力,为该院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
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使该院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书画群众团体,并在海内外造成巨大影响。
纪玉生现为齐鲁书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3、张登堂张登堂: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1962年毕业于济南艺术学校美术科。
师从李可染、李苦禅等国画大师学习创作,作品主要为山水画等题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济南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河山画会理事,济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
4、上官超英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北方画院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十佳书法研究生。
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业务副院长。
他首创中国超大写意画。
2006年被读者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及“中国书画报道”年度人物。
中文名: 上官超英国籍: 中国出生地: 山东菏泽出生日期:1957年1月 职业: 画家毕业院校:山东纺织院 主要成就: 担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成就: 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 “俄中友谊贡献奖” 柬埔寨“国王文化奖”金奖 “皇家文化奖”金奖 “吴哥文化奖”金奖 “山东省泰山艺术奖” 代表作品:《试比高》5高继铭 高继铭,1928年8月出生,读塾8年。
画家王雁简历

艺术简历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艺委会委员。
辞条编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年鉴》等辞书。
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集》、《当代大陆工笔画集》、《当代中国绘画精品大展》、《92年中国画年鉴》、《璞玉集》、《20世纪中国女艺术家美术作品荟萃》、《中国当代女美术家作品选》等。
画风兼收中西绘画之长,自成一格,受到国内外好评。
1986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作品25幅。
1992年在山东省龙口市展出作品40幅。
1994年在美国纽约展出作品12幅,部分作品先后赴西德、日本等国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展出。
作品数次获奖。
1999年在朝阳区展览馆举办联展;2011年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举办“丹青世家”画展。
2012年参加山东龙口美术馆“丹青世家艺术展”;1988年《汉宫冷月》获全国工笔重彩画首届大展金叉奖。
1991年《彝族少女》获全国第二届工笔画展三等奖。
1995年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王雁工笔画集》。
天津美术出版社《绘画世家》。
多幅作品由国家博物馆,美协等单位及国内外人士收藏。
其中,《汉宫冷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白月季》被厦门美术馆收藏。
1954年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今广州美术学院)师从黎雄才、王道元先生学习中国画和油画,在校期间创作《行军路上》获省美展三等奖。
1958年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
1959年任群众出版社美术编辑。
1972年调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从事历史画创作,先后完成油画历史画《瓦岗军开仓散粮》、《莱阳人民抗捐抗税》、《秦始皇焚书坑儒》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家博物馆公派到敦煌莫高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敦煌壁画临摹研究考察,收获颇丰,是艺术道路的转折点。
作品曾在国内外50余种画册及刊物上发表,参加过40次国内外美展,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书报刊物上评价很高。
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简介

人物吴山明,著名国画家,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
现为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
代表作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画谱》。
刘国辉,男,斋号长乐轩,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
刘国辉先生(4张)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何家英,天津美院。
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
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文轩画廊推荐画家。
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清华美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西,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
捕捉心灵之美,共赏艺术人生——访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梁波

的 传单和 散布 街巷 的大小 字报 。在班 级 的板报 制作 中 ,他 主动 承担 了 “ 美编 ”的工 作 ,并刊 出了全 校第 一期全 漫画 板报 。板
报是 梁波 第一个 公开 展示 的舞 台 ,虽 然那是 学业 停滞 的时代 , 但 专业 的火苗 已在他 心里点燃 。
高 中毕 业后 ,普通 教 师 的父 亲 自然 无法 把 他 推荐 去 上 大 学 。但凭 借父 亲 的身份 ,他在 母校 的小 工厂里做 了 临时 工。老 天还 给 了他 开 了一扇 影响 他一 生 的窗 … 一 爸爸 和学 校 图书馆
起来 不外乎三个 因素 : 毅 、 坚 创新 、 真性情 。 提 到梁波 ,就 不得不 提及 工笔人 物 。工笔人 物作 为中 国画 最 古老 的画种 之一 ,其特 点 主要 在 于写 实意 象的 表现 、表达作 者 的意图 和作 品的意 境 , 由于 工笔 人生 的手法 细腻 、润 泽 、委 婉 ,便有 “ 中壁玉 ” 的美称 。工 笔人物 表现 细致入 微 , 自然 画
捕 捉心 灵之 美 、 , 赏艺 ,共 术人 生
Ca t h e t f oult t l r le p u e t e b au y o r s , o al a t i y f
访 著 名 工笔 人物 画家 梁 波
●赵 宇
梁波近影。
梁 波 ,1 5 年 生 于 山 东 泰 安 ,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8 9
高考恢复 后 ,梁 波也 开始展 望起他 的 “ 大学 梦” 。在经 历
画 线 ;为 了能有 所突破 ,只要 北京 有画 展 ,他都 前去 观看 ,为
了几度挫 折届 ,他 终于 圆了大 学梦 。大 学毕业 后 ,他回 到了母
校—— 县 一 中任 美术 老师 ,将 自己 的梦想在 学 生心 中延续 ,把
画家简介

曾宓号三石楼主,1935年生,福建福州人。
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84年调入浙江画院为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参加莫斯科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作品展览。
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曾应邀到温哥华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并举办个展。
1991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个展。
曾宓先生是一位极有艺术个性的画家。
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沉迷其中,独辟蹊径,孜孜以求,义无反顾,经数十年的磨砺探索,终以旷世的境界、深厚的修养,高逸的品格,特有的笔墨,把山川万物之趣付于笔端,把天人合一之境寓于其中,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成为当代中国画坛的大家。
本次展览展出的新作,又一次展现了曾宓先生迷人的艺术风采。
曾宓先生的笔墨功夫是最令人称道的,作为当代文人画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对笔墨的把握和挥洒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炉人纯青的地步。
他把中国画的随缘化,发挥到了极致。
任凭想象的驰骋,听由感觉的演化,“五法”兼施,“七墨”并用,尤其是宿墨的运用,堪称出神入化。
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变化无穷、厚重高华之美。
不仅很好地承传了前人如黄宾虹、潘天寿的文脉画风,更有自己的个性和超越。
曾宓先生的这一艺术特色在展览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徐乐乐1973年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中国绘画,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到江苏农村体验生活写生。
1978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擅长工笔人物,画法师承陈老莲。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作为当代最炙手可热的中国画女画家,徐乐乐的画作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所具有的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审美情趣。
在她笔下的人物中,完全找不到刻意追求的写实状态,几乎每一根线条落在纸上都是为取悦欣赏者而为。
徐乐乐是工笔画家中书法以及笔墨功力最好的一个,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女画家中能工善写的画家不乏其人,但真的能将笔墨功力与情趣传于纸端的女画家很少,而且笔墨功力如此之强的就更加乏善可陈。
周中耀|工笔花鸟画集锦(88幅),太美了!

周中耀|工笔花鸟画集锦(88幅),太美了!
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已凭着精湛的技巧,引起了海内外美术界和收藏家的关注。
被中外收藏界誉为当代最有实力之工笔花鸟画家之一。
周中耀
生于1945年,湖南省长沙人。
现为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副主席,长沙
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曾赴法国、日本、新
加坡、马来西亚、南韩、台湾和香港等地展出,
并获湖南长沙市第四次优秀文艺成果奖等奖项。
出版有《周中耀作品集》。
数十年来,周中耀致力施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
他性格平和,重情义,喜宁静,除出外写生,平日深居简出。
早年研究宋院工笔花鸟画,继而研究近代工笔花鸟体系,在长期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中,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
他的作品追求天趣自然,光感效果和神秘感。
后又吸取了西方绘画大师的艺术上的一些表现手法,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长期体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周中耀工笔花鸟作品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非闇(1889~1959):中国画家。
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
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
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任职于故宫古物陈列所,临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绘画,打下了较深的传统根基。
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
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
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
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
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
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
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
拜于非闇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
后遵于先生之命,转拜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师,同年秋入“大风堂”,随张大千研习工笔写意花鸟画。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
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
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
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
田世光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喻继高,1932年出生,江苏铜山人。
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国画院,专门从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
系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是国画大师傅抱石、陈之佛的高徒,得到过刘开渠、李可染的指点。
金鸿钧,1937年9月12日生于北京市。
别名爱新觉罗鸿钧,满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15子和硕豫亲王多铎第12世孙。
北京人。
擅长中国工笔花鸟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常务理事。
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并留校任教。
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教授,花鸟画室主任,兼任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及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
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老师亲授。
入花鸟画科后师从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老师。
蒋采萍,女,原籍河南洛阳,生于河南开封。
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59年后任教于山西艺术学院。
1962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该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工笔画室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其创作、教学以工笔人物画为主,擅将色粉笔画与工笔画技法融为一体。
《摘火把果的姑娘》、《憩》均藏于中国美术馆;《雪》获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一等奖;《三三月之夜》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银牌奖。
作品还为中国画研究院、北京市美协及法国巴黎郭安博物馆收藏。
何家英,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
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四次连获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何家英技法全面,从国画的写意、工笔到西画的素描、油画、水彩、水粉,无所不通,因此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时,尤显优势。
他的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之探索。
先后到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等地参加画展。
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