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人物画

合集下载

试论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

试论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色彩的运用

2020·04一、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溯源中国传统绘画按表现技法分为工笔和水墨两大类,从中国绘画历史来看,工笔画是先于水墨画出现的。

历代工笔人物画家在继承先人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符合时代的艺术语言,进一步形成新的审美意识,使工笔人物画不断涌现出新的思潮。

早期工笔画的风格,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帛画《人物御龙图》中可见一斑。

《人物御龙图》画在古代丝织品———帛的上面,描绘了一位头系峨冠、穿长袍、佩宝剑的男子神态自若地御龙遨游,上覆华盖,下有游鱼。

帛画中人物处于中心位置,以墨线勾勒,平涂施色,略加渲染,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若要追本溯源,中国旧石器时代,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出土的石器三棱大尖状器已初具朦胧美。

从实用兼具装饰艺术的石器,到局部装饰雕塑,再到彩陶装饰画的出现,虽然受发展水平的约束,色彩单一,但极具装饰性的图案和基于黑彩、红彩的巧妙构思,还是展示了早期图绘艺术的模式与理念。

二、工笔人物画中的装饰色彩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珍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经久不衰,这与工笔人物画家们的与时俱进分不开。

历朝历代的工笔人物画家们继承传统绘画技法,透彻理解传统审美法则,熟练掌握运用,体悟时代内涵,学习借鉴新鲜或外来的技法,将新旧技法、理念融会贯通,创作出更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中国工笔人物画由此得到长久的发展。

当代工笔人物画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全球性影响,众多思潮涌现,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艺术文化环境。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传统工笔人物画技法的基础上,保留了工整的用笔、细致的刻画,借鉴、改良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性色彩,在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典雅的色彩中讲究形式感,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使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也使工笔人物画与时俱进,更加符合现代人物的色彩审美需求。

工笔人物画在装饰色彩的运用过程中,始终根据历史发展不断贴合着不同时代的观赏者的审美需求。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伊茉语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24()1
【摘要】当代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古老的画种之一,其绘画语言、表现类型及造型观念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工笔人物画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刻画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也在传承并发展着。

它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元素和思想,同时延续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技法。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意象造型是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的关键因素。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伊茉语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
【相关文献】
1.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意象造型
2.现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3.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体现
4.当代工笔人物画写实造型中的意象表现分析
5.论当代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观以及教学实践运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水丽人——刘泉义勾染的盛装苗女图像

清水丽人——刘泉义勾染的盛装苗女图像
女》 f 了很 大 的 后 裔 族群 , 展示 了这 个民 族在 当代 文明 的 魂 人 物形 象 的 塑造 ,是 在装 饰性 舯 工 笔语 盲 巾 超
七 届垒 国 美展 ” 上 照 中 礼仪 犹 存 民 风 质朴 的传 统 他的 作 品 挖 掘 了平 凡 生活 的 诗 意 ,突 出 了理 想主 义 色 了他 以 后 的创 作 道 有 一 种 历史 的追 溯 感和 宏 大的 叙 事 力量 . 在 彩的人文精神;那幺,刘泉义这~代人则更
彻底 改 变 丁他 原 有 2 世 89 年 代 以来 晟 有 创作 活 力的 青年 工 笔 塑造。也无形地促进了作者工笔重彩语言的 0 E0
代是中国美术界风 画家 之 一 ,他 的名 字 也便 和 那种 谆 朴清 秀 的 新 变 。
画家 纷 纷 儿中 原 走 盛 装 苗族 少女 的形 象联 系 在一 起 冀寻 找 新 的创 作 灵 从 《 女 苗 工 笔 人物 画 的 现 代 审 美 转 换 . 主 要 体
《 月花* 再 到 《 树 繁 现 于 在融 合 西 画造 型 与 色彩 语 言的 基 础上 , 二 满
来到 古 风 尚存 的 苗 花》、 《 清水丽人 ,刘泉义一次次以恢宏 提 高 了传 统 工 笔人 物 画 的写 实 能 力.捕 捉 和 装 苗 女热 烈而 醇 厚 厚重 的 画面 和 众 多纯 情的 苗 家 少女 的 人物 组 塑造了当代人物形象 如果说潘絮兹 徐启 为 他毕 业创作 《 苗 合 ,展示 丁苗 族这 个 传说 中 上 古蚩 尤部 落 的 雄 顾生 岳 、 陈 白一 蒋 采 蒴 等对 当 代写 实
走进 画隶ຫໍສະໝຸດ 刘泉 卫 苷 叠 当代 名辜
国 人物 画精品
刘 泉盟 等 画册 和专 著。
出 版有 工笔^ 物技 法苷 、

清新脱俗|何家英笔下的人体画(88幅)

清新脱俗|何家英笔下的人体画(88幅)

清新脱俗|何家英笔下的人体画(88幅)
何家英笔下的祼体画雅俗共赏、韵味绵长。

有一种女性的纯洁美,还带有一点女人在孤独时表现出的忧郁的心理境界,给人淡淡的回味,很有意思。

何家英
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
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
校任教。

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

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舞之憩》、《杨开慧》等。

何家英说:女性自古以来都是被表达、被审美的对象,因为她们身上存在各种各样诗意的美的形态。

在生活中,女性之美远远超越了男性之美。

女性具备高尚的品德,女人的纯洁、天真,具有诗意,女人更有情,更能表现出情感,女人对情的重视远远超过男人,所以,
在女人身上,寄托着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情思。

一个艺术家当然要生活在生活中,要看用心没用心,用心就有艺术。

常人常态的生活是惯常的,而艺术家的眼睛是审美的,中国画里很有把人物上升到精神性,而西画却是这样的。

所以我自己就找到了一个方向,人物画就是要画形象,画这个时代的人物的形象,而在技法上沿用中国画的技法,保留中国画的品质和写意性。

何家英人物作品欣赏。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探析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探析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探析当代工笔人物画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艺术家运用工笔技法描绘人物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细腻精巧之处,同时又与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势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构图特征。

首先,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注重平衡和对称。

传统工笔画通常采用敞开式的构图,将人物形象居中展现,而当代工笔人物画则更注重构图的对称和平衡。

通过将人物形象置于画面左右两侧,画面整体呈现一种左右平衡的状态,使得画面更加稳定和和谐。

其次,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常常以简约的形式表现。

现代人对于艺术的审美趋势普遍向简约化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也不例外。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来,不过多的去细节刻画,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情感。

同时,背景部分常常简化或省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使观者更容易将目光集中于人物形象上。

再次,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注重画面的层次感。

通过巧妙运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处理,使得画面的层次更加明确。

前景通常用明暗对比或颜色对比的方式来突出人物形象,中景则以柔和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描绘,背景部分则通常采用虚化的手法,使画面呈现出远近有序的景深效果。

此外,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也注重通过线条和形状的组织来呈现画面的节奏感和动态感。

线条的运用可以传达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姿态,使画面更具生气和活力。

形状的组织则可以创造出画面的节奏感,使观者眼前一亮。

总体而言,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主要包括平衡和对称、简约的形式表现、层次感的处理以及线条和形状的组织等。

这些特征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既继承了传统工笔画的精细和细腻之处,又与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势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通过对这些构图特征的探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代工笔人物画,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创作。

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解析

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解析

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解析作者:苏云龙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6期摘要: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观念和艺术表现技法在继承中国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艺术的自由性观念,拓展了金属箔特殊效果、蛤粉的脱落效果、拓印效果、没骨技法、山水皴法、虚染法、重彩、岩彩的矿物质表现法。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1 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发展研究与现状中国工笔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它有过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盛唐、五代、两宋的工笔画为后人留下了永远辉煌的遗产,而且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如今当代西方艺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画坛的每个角落,中西文化的撞击与融合已成为现实,传统中国画的变革也因此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迅速。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观念有许多是从西方艺术中得来的,虽材料技法仍是中国传统的,但有时材料技法也吸收了其他画种的样式,这都使得工笔人物画在近十多年来迅速地演化复兴,并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探索发展的格局。

画家们不满足于掌握传统的技法,一方面博采众长,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进行实验性的表达;另一方面把传统工笔画的内涵拓展延伸,并吸收民间艺术、石窟壁画的形式和技法,兼容并蓄,向两端深入。

他们认识到中国画”写意”之魂,使工笔画技法融入写意的观念,力求使传统的程序化技法得到解放,使画家在创作中能够有即兴发挥的空间,改变了传统工笔画技法匠气、刻板的弊端。

这些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充实和丰富了工笔画的审美内涵。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这样的社会人文艺术环境中自由的发展成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绚烂的艺术图景,工笔人物画在观念之外的技法方面的创新融合借鉴吸收是工笔人物画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内容。

2 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类型研究2.1 金属箔的特殊效果金属箔在绘画中的运用最开始时运用与古代壁画与佛像上。

中国古代对于金属箔的运用技艺高超,当代工笔人物画对传统金属箔的技艺进行转换,这其中受到日本绘画的影响,日本绘画对中国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展给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以很大的启发,工笔人物画家金瑞在其创作中大量地运用了金箔进行表现,表现背景中壁画的艺术效果,在贴金箔的过程中运用硫磺对金箔的作用,使箔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金箔上出现自然变化的色彩图像,这是对传统金箔技术的创新,这种艺术效果使画面更加具有现代性,画家把传统重彩表现、金箔技术等传统技法与当代的人物形象表现相结合,同时借鉴古埃及壁画的异域风格,变换金箔的艺术效果,体现一种富丽的视觉冲击力。

油画人体200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油画人体200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

油画人体200张,东方姑娘的极致美!授权转载自:艺术家传播网(ID:ysjcbw)世界各国女人外貌长相不一,中国女人也许不是最美的。

但是她们骨子里独特的东方气质,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逾越。

不论姿态或者身材她们在油画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信?这8位艺术家带你看过瘾!▼1郭北平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2郭润文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

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

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造型学院院长,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郭润文《侧视女裸》100×60cm2015年白色2013年100×73cm半身女人体2009年50×60cm撑着头的女裸2012年80×50cm女人体2009年40×45站立的女裸130×50cm2004年模特儿154×96cm2003年3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

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

原中央美院院长。

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作品名称:侧光人体年份:1988年尺寸:60cmx5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自然的歌年份:1983年尺寸:72cmx116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梳理年份:1990年尺寸:80cmx74.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双人体年份:1983年尺寸:102cmx11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青春年份:1978年尺寸:100cmx6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背年份:2000年尺寸:55cm×4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宁静年份:1984年尺寸:60cm×5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提篮子的女人体年份:1978年尺寸:80cm×65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长发女人体年份:2008年尺寸:35cm×42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沉思年份:2004年尺寸:60×5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光头人体年份:2002年尺寸:65cm×53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坐着的女人体年份:1988年尺寸:100cmx80cm布面油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作品名称:沉思中的女人体年份:2002年尺寸:60cmx5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室内年份:1999年尺寸:65cmx5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侧坐的女人体年份:1981年尺寸:100cm×8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梦年份:1992年尺寸:53cm×65cm布面油画上海美术馆藏作品名称:仰视的女人体年份:2002年尺寸不详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坐在椅子上的女人体年份:1988年尺寸:60cm×5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看书的女人体年份:2008年尺寸:60cm×80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睡眠中的人体年份:2003年尺寸:25cm×34cm布面油画作品名称:凝思年份:1997年尺寸:55×73cm布面油画1992年作女人体休闲与幻想2013年黑白旋律2014年仿蒙克人物2011年仿拉斐尔人物2012年4杨飞云1954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郊区。

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

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

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一、写实性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大都突出绘画的“写意性〞,用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强调将客观物象与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观点相融合,最终到达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

随着西方绘画艺术流传入我国,西方的绘画风格对工笔人物画的开展也起到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写实绘画。

写实绘画的造型艺术以写真为主要特征,这与工笔人物画造型“以形写神〞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写实性〞。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受到的美术教育,或多或少都涉及西方写实主义所凸显的造型观和色彩观,这就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审美态度、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上发生变化,写实性具有了可能。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许多技法相比传统形式更注重造型的真实感和形式技巧上如光、色彩、质地、空间透视等的运用。

由此可见,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造型原那么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工笔人物画“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的特征向追求写实与意向相结合的特征转变。

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没有完全延续传统工笔人物画,而是将西方的艺术元素融入其中,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

工笔人物画的开展不能把自身局限于一个范围之内,,应该提倡创新、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形式。

二、题材多样性由于宗教、文化、政治等的影响,古代的工笔人物画题材较为单一。

题材大致可分为仙佛罗汉、帝王君杰、宿世人物、高逸雅士、绚罗仕女、市井杂流、妇孺婴戏等等。

进入到现代之后,随着文化的开展、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题材上趋于多样化,涵盖了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更多的描绘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

如可爱的儿童、慈祥的老人、朴实的农民、勤劳的工人等,都成为了当代画家的绘画对象。

此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人体艺术才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绘画题材。

工笔人物画家才利用毛笔、宣纸等工具来描绘具有东方内涵和魅力的人体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祈圣》是一幅三位花季少女 行进在祈祷的路途,在这幅画 里,三位肩披白巾的白衣女郎, 腰、臂束着淡白色缎带,手持 鲜花,手捂胸前在祈祷,另一 女郎双手捧花蓝祈祷,右侧少 女刚露侧身凝视。她们都长着 一双沉思的大眼,端正的鼻梁, 性感的红唇;头戴民族饰帽, 酥胸半露,散发着妩媚和温馨, 可谓青春亮丽。其西形东韵、 装饰写实得到了充分认证; 《祈圣》那种叙述象征、粗犷 细腻、妙龄佳丽、人间天使、 端庄性感的艺术风格其无时不 在
他们画的仕女是有鲜明个性的,没有美女的固有的 模式。比如在红楼梦中,元春的高贵、探春的能干、 妙玉的孤傲、李纨的冷寂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 三、“新生代” 画家已是当代工笔画发展的新生 力量,他们的情感体验,洞彻人的精神世界,做 到细致高雅,画感明快的艺术风格.
• (11)70、80后以宋彦军、罗寒蕾、刘瑶、石志远、 马迎军、陈晶等崭露头角青年画家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 的主力军,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宋彦军对美的解读为,
份 , 将 其 高 研 班 冠 以 “ 中 国 重 彩 ” 而 有 别 于 同 身 化 画 的 文 族 民 华 中 护 守 地 明 鲜 帜 旗 她
蒋 重 彩 高 温 结 晶 色 研 制 者 工 笔 国 我 是 献 贡 一 另 的 苹 采
• 她主张重彩画主要应使 用天然矿物色,能保持 长久收藏,能增加画面 的装饰性,促进艺术风 格的形成。目前已生产 40多种的石色,基本满 足了重彩画家的用色需 要,为丰富中国重彩工 笔画材料做出了贡献。
• 蕾 《甘 》 罗 寒 霖 __
当代的优秀工笔人物作品
• 总之,当代工笔画家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征服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围绕 时代的主旋律,去尝试各种方式、方法和技巧, 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唯美女性精品,正如我们的 艺术大师林风眠所说的“艺术的第一利器,是 他的美。 • (19)我们曾以古代仕女画创造了诸多古典女 性美的模式而感到骄傲,那种秀骨清像、面短 而艳、丰肥腴丽、清秀端严、弱不禁风等典型 形象,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反思和借鉴。我们相 信有一大批当代工笔塑造唯美女性的画家,在 我们今天的和谐盛世,将会产生风格纷呈精品 力作,将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繁荣推向一个新高 潮。
• 宋 彦 军 丽 》 人 —— 市 《都
工笔画现代都市女性的攀登者罗寒蕾。
• 罗寒蕾,一个女性画家,她的工笔画呈现 的是艺术的真实,她不画人物本来的模样, 她画人物应有的精神内涵,这让她的工笔 人物画摆脱写真,摆脱照相机的功能,展 示艺术的奇妙魅力。她的画风细致高雅, 画感明快流转,她擅于控制人物的面部表 情,丝丝入微地让生命的姿态舒展开来。 • 其代表作:《日日是好日》、《甘霖》等。
“美是一种适度感。过分,显得装腔作势不自然;不够,则平淡 无味。要做恰到好处,主要凭画家敏锐的感觉。”(12)宋彦军 就画女性人物画而言,情感体验显得格外重要。青年画家在深入 生活写生时努力观察刻画的对象,达到与对象在心灵上的沟通, 这样才能洞彻并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其实“现实中的女性形 象都不是完美的,作者要塑造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就必须加以改造, 加入理想化的因素。”
• 冯长江主攻人物画,他笔下的当代女 性造型优美而富东方韵味,显示出其 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及卓越的艺术表现 能力。其作品重中国传统线描的节奏韵律,同
时融入西洋绘画丰富的色彩语汇,形成鲜明的个 人艺术风格,兼具浓厚的时代气息。“冯长江审 美风格的形成,的确绝非仅仅是他在技法、技能 和技巧操作层面的堆砌和构筑或偶然的机遇幸运。
• 一、老一辈工笔艺术家在工笔重彩人物领域形成 了稳健古朴、简约典雅、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 表现性与象征性并存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 以守护民族文化使者著称的蒋采苹艺术大师,锻 造中国工笔女性的神韵。在推进中国工笔重彩画 的繁荣与革新的进程中,老一辈工笔重彩画家蒋 采苹、徐启雄、顾生岳、王叔晖、陈光健等先生, 功不可没。他们以复兴当代工笔重彩画为己任, 为此画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在蒋采苹的人物中,通过展示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如《台湾族姐妹》、《金秋》、《戴银冠的苗 女》、《三月三之夜》等他们内心世界的明丽, 突现着那浓郁的文化象征意味.
冯长江所画的人物全是妙龄佳丽,她们有各自的异国情 调、不同的个性面貌、圣洁的典雅风度、清纯的青春魅力
• 继承了古典仕女画的 诗情画意,你无法拒 绝那些健康的有个性 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 美女,她们的形象带 着时代的清新气息, 散发着一种生长着的 生命的芳香,这种模 样的仕女,不是发黄 的绫或者帛上画的古 典美女。
——女性题材的创作与复兴
当代工笔人物画
• 在历史的长河中工笔画的表现形式独具特色。从最初 发展阶段的秦汉时期直到两晋隋唐,人们是在逐渐地 发现新的感受。同时,也继承和沿袭了传统,所以, 是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精美。 • 工笔仕女画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张莹、周昉 为代表,描绘贵族妇女成为仕女画的典范,达到了仕 女画发展史上的高峰。元承接唐代仕女画余韵,但已 失去了盛唐的气势,在仕女画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均 有所下降。明清两代,以仇英、唐寅、等人为代表, 领导了仕女画史上的又一高峰。民国时期,月份牌画 的出现,描绘时尚女性形象,以迎合城市市民的审美 趣味,以郑曼陀、丁云先、金梅生、等为代表,将中 国仕女画达到一个新高度。美术教育家林风眠提倡 “中西融合”创作了大量仕女画,对工笔画创作思路 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文化思想的日渐复杂及东西方文 化的碰撞与融合,也开始了有别于传统的探索与尝试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08美术学 熊卓丽 2011.11.
蒋采苹笔下创作多为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 她赋予《盛装苗语》 那银冠的文化象征意 味,不仅显示了画家 对中国重彩人物画技 法、材料的新突破, 也昭示出寓意性和现 代感的追求,这在她 的人物唯美作品中有 着更充分的体现。
接 , 形 成 了 当 代 中 系 ” 。 画 由 道 而 器 的 完 整 的 体 的 衔 画 墨 水 与 画 时 彩 重 彩 重 作 国 纸 州 皮晶 颜 料 所 体 现 的 对 材 质 、 技 法 的 颜 矿石 统 用 传 , 使 思 维 系 的 相 联 创 作 修 养、 、 活 生
将 的 认 知 与 弘 扬 的 立 场
统 期 出 现 的 其 他 流 派 , 从 , 以 现 实 主 义 精 神 为 主 导 国 传 中 对 上 面 层 的 而 上 形
• 徐启雄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工笔画领军人物,是 中国传统工笔画向现代工笔画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启 蒙者,被誉为“中国现代美人画的奠基人”,为发展和 繁荣当代唯美工笔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961年其代表作《苗寨新嫁娘》在美术界产生了轰动. • 徐启雄对工笔画的贡献还表现在色彩的创新和运用上。 他追求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突出色彩的装饰性和抒情性。 他开创的“象形色彩”使色彩变成具有象形特征的色彩 技术,可仿真表现石头、木材、皮毛、绸缎、棉织品等 质感特征。如《石头城姑娘》中的石墙背景、哈萨克姑 娘的花上衣、《对门的女孩》中的旧木门框,尤其是在 经典之作《雨后雨花开》中,他使用了多种模拟技术, 创造了无以数计的雨花石的斑纹。唯美的淑女画中那位 在传统民宅里读书的青年女子秀美清纯,是当代知识型 淑女的形象。
• 其中《甘霖》是画家描绘四位女孩迎来春 天第一场小雨,也许是在空旷校园大厅躲 雨,也许是在停车场内避雨,也许是在上 班候车室等待,也许、、、、、、不管在 什么环境下,能让欣赏者嗅到她们散发的 芳香,从她们的眼神有一种慈祥的期待, 身着是现代都市最普通的时尚服装,色彩 是淡雅,有手持雨伞矗立,有举手侧听, 有抖落雨水的,有在哪里收伞思考。
• 何家英的《舞之憩》线条 流畅如行云流水,曲波微 澜,三位纤纤玉女如几尾 柔软的鱼在空气中飘荡。 少女轻扬的手臂,兰花指 牵引的针线仿佛还在悄悄 延伸,而自然垂放的臂膀, 不经意间伸展的双腿,与 优雅的坐姿和凝视的双眸, 构成了一个经典的芭蕾舞 姿态造型。作品色彩淡雅, 与激情飞扬的青春形成强 烈的对比,精致的人物造 型,细腻的心境刻画,使 作品感人至深。
赋予古典仕女魅力的赵国经、王美芳伉俪艺 术家,是一对擅长工笔人物画的丹青妙手, 其笔下的古代仕女形象,造型准确,构图严 谨,描绘精细,色彩清雅,风格唯美。
《海棠》
• 海棠美女是从生命的 活体中脱胎而出的, 没有陈旧的绢本上的 发黄的颜色。她们的 肌体里流动着清新的 血液,透过宣纸发出 海棠的芳香,少女端 坐在石头上,头戴海 棠花、手捏海棠花、 衣裙印海棠花,背景 衬托海棠树,整个画 面融入在海棠的里。
• “画面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都市丽人》中九个 有着全身姿的姑娘个个不俗,九个姑娘的衣着打 扮虽然非常时尚,但却只有黑白灰的赭石色,不 由人会想起‘清水出芙蓉’的古人诗句来。再看 到画中人传神的眼睛,出人意料的竟都是单眼! 以后谁再会相信‘杏核儿眼’是最美的眼。这九 位姑娘不是九位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时装模特儿, 而是在城市街头常常见到的似曾相识的年轻女 性”——蒋采苹. • 在他的笔下描绘现代都市男女青年日常生活的作 品中,有些形象身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牛仔布料和 针织面料等,这些用传统的工笔技法是很难表现 的。但他却能将这些不同的质地能充分地表现出 来。
• 二、中青年画家是中国现代工笔的生力军,唱响 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的绘画风格
• 何家英、冯长江、赵国经、王美芳、桑建国、刘泉义、 黄援朝、张艺等一大批工笔画家为了现代工笔画的表现 形式语言及建立现代中国画的色彩新体系做了有益的探 索,使工笔重彩画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拓展了新领域。 • 如何家英对现代女性的选题、构思、造型、设色等都给 予高度重视,其日本仕女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贵族气, 还有日本人所特有的那种严谨、认真、精良的创作态度 和技巧对他的作品风格影响很大。 • 如何促使当代工笔仕女画打破了传统女性题材绘画千人 一面的局限,但能否把握好人物的气质,更是决定一幅 工笔仕女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