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特殊词语
诗歌鉴赏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傲岸不羁豪放洒脱自由(恬淡)闲适愉悦闲适意气风发建功立业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悯农怜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报国无门胸襟宽广胸怀大志慷慨愤世嫉恶如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热爱山川漂泊无依向往大自然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孤寂怅惘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哀叹昔盛今衰等。
常见意境特点雄浑壮丽壮阔苍茫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高远深邃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安谧美好和谐静谧恬静安详淡雅幽远明净绚丽生机勃勃幽僻冷寂清冷幽静萧疏凄寂凄凉萧瑟孤寂凄清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离别、游子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凄凉悲愁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高洁隐逸美人神女灵修国君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乡青鸟鸿雁雁足尺素音信、书信白雪玉壶冰心高洁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秋蝉——悲凉南浦,长亭——送别之所芭蕉——孤独与忧愁羌笛——凄切之声乌鸦——衰败荒凉之兆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柳——“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芳草——喻离恨。
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
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
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
菊——喻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
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
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高考语文 诗歌中需特别注意的词语30例表解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13.漫
莫,不要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
14.那堪
哪能忍受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5.弄
①用手把玩,戏耍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②玩赏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李白《别山僧》
知识清单,归纳整合——诗歌中需特别注意的词语30例表解
词语
意思
诗例
1.不那
同“不奈”,即无奈
晴烟漠漠柳毵毵(sānsā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2.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等闲
①平常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上对酒行》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
29.争
怎,怎么
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胡曾《咏史诗·细柳营》
30.无赖
①调皮可爱,同“亡赖”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青平乐·村居》
②无才,无能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③撒泼放刁,蛮不讲理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24.无端
无因,无缘无故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苏轼《红梅》
25.无那
无奈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杜甫《奉寄高常侍》
26.些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东邻蚕种已生些。——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诗歌鉴赏常用词优选语

诗歌鉴赏常用词语翟福利评论诗歌内容的词语:咏物抒怀、怀古之作、思乡思亲、爱国颂歌、游子生涯、山川田园、军旅生活、乡老气味、城市风采,爱国热忱、忠贞爱情、青春颂歌、校园生活等。
评论诗歌要旨(主题)的词语: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入要旨、语重心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回味无穷、发人沉思、委宛蕴藉、富裕真理、点睛之笔等。
评论诗歌境界的词语:淡泊安逸、华丽壮丽、清爽自然、安谧文静、宏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入境界、境界深远、境界优美、热忱高亢、繁荣喧杂、黯淡、迷茫、零落冷清、荒芜、冷寂、宁谧、凄凉、雄浑、辽远、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幻丽热忱、萧瑟、悲凉、孤寂、冷清等。
评论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欢乐、惊喜、高兴、激动、激怒、沉痛、悲忿、悲伤、伤感、忧虑、愁闷、孤独孤单、悲凉冷淡、感慨、失落、事过境迁、愁闷、仇恨、憎恶、不满,激动、豪放、乐观、豪放、敬慕、激怒、淡泊、安逸、赞叹之情、敬慕之情、惜别之情、迷恋之情(想念之情)、豪放之情、超脱、寄情山川、神往平和、思乡、怀友、安逸淡泊之情、哀怨忧虑、激怒憎恶、惊喜高兴、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固守节操、伤时感事、盼望发挥志向立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哀叹昔盛今衰、不慕显贵、豪放洒脱、寄情山川归隐田园、矢志报国、大方愤世、友人送别、想念故土、献身旁塞、反对征战、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傲岸不羁、热爱山川等。
评论古诗语言特点的词语:平庸、清爽、灿烂、朴素、明快、委宛、简短、洗练、凝练、风趣、风趣,朴素自然、清爽艳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平实、华丽、隆重、简洁、明快、平常、口语化、理解如话、豪放雄奇、坦直、婉约、委宛蕴藉、俊逸洒脱、凄凉悲壮、自然流利、沉郁顿挫、新鲜开朗等。
评论诗歌构造特点的词语:直截了当、逐层推动、环环相扣、前后响应、自出机杼、标新立异、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奇奇异、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有条有理、波折有致、复沓手法等。
第六讲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 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的。常见的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叙事与议论或抒情 相结合、情景交融、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用典、象征、烘托、对比等。
9、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10 、 言 简 意 赅 ( 语 言 简 洁 , 内 容 丰 富 ) , 言 近 旨 远 (语言浅显易懂,主旨深远)。
三、分析手法方面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诗歌的某一句或某几句 之间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格,常见如比喻、夸张、比拟、 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9、悲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的 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 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 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 昂。
10、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 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 境界。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用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将作者孤介傲岸、 冰清玉洁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 而通过写与本来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 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 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 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 做作。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 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 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读不懂古诗词?请先记住这40个词语的含义

读不懂古诗词?请先记住这40个词语的含义古诗词鉴赏是中考高考必考题。
然而,许多同学面对一首古诗词,似乎每个字都懂,合起来却不知所云。
连意思都不懂,也就遑论赏析了。
读不懂古诗词,可能有以下4个原因:1.诗人常用一些特有的富有诗意的词汇来传情达意,不熟悉这些词语,就很难理解诗歌。
2.古诗词字词之间连接更随意,不讲语法,经常省略关键信息和调整语法顺序。
比如“落花人独立”,其实应该说“人独立于落花之中(人独自站在落花)。
3.不能理解古人特有的情感。
因为时代关系,联系方便、交通便捷的今人,很难理解古人的羁旅之苦、思乡之痛,需要在阅读中慢慢理解。
4.不清楚诗人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诗人情感往往不是直接抒发出来的,而是借助景物、典故等委婉表达出来的。
今天,我们单讲第一个原因,为你搜集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难解词汇,记住它们,至少诗歌大致的意思就能看懂了:•九重天:指宫廷。
•蓬瀛:指蓬莱仙境。
•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尺素、锦书、双鱼、鸿雁:书信别称。
•红笺、香笺:情书,或信笺的美称。
•锦字:代指书信。
•浮生:人生。
•萍踪:漂泊不定的生活。
•韶光:美好的时光。
•关山:关塞山川。
多代指路途遥远。
•紫陌:多称去京城的道路。
•玄鸟:燕子。
•迟日:春日。
•更阑:夜深。
•镇日、永日:整天的意思。
•方寸,寸心:心。
•直须:尽管。
•底事:何事,为何。
•争奈:怎奈。
•争得:怎得。
•争似:怎似、不如。
•就中:其中。
•无端:无情无绪。
•取次:任意,随便。
•可奈、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向道:追述说。
向,从前、过去。
•等闲:随便,轻易。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欢乐。
•恁时:那时。
•阑干:纵横交错。
•阑珊:有凄凉、凄楚、凋零的含义。
•东风、和风、暄风:春风。
•西风、金风:秋风。
•玉钩:喻指弯月。
•素娥:嫦娥别称,也是月亮的代称。
•月华:月光。
•柳烟、烟叶、翠烟:春天浓密如烟云的树叶。
•翠微:青翠飘渺的山色。
•雁字:雁飞成行似字,故称雁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关键词语(炼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关键词语(炼字)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重要考查内容,也是重要的鉴赏方法。
不仅诗歌语言本身会直接设题,而且借助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形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高考试题考查角度来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词语、语言形式、语言风格等,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
鉴赏关键词语(炼字)分析关键字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立足炼字达意“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关键词语,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诗中的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
(1)炼动词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如张先《天仙子》中的诗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用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炼动词的表达效果主要有: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生动形象等。
(2)炼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读懂古典诗词的四个关键词之特殊词语

读懂古典诗词的四个关键词之特殊词语1、名词性词组在古代诗词中,有的句子就是由几个名词性词组组成的,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是名词的连缀,它们合起来组成上下句,可理解为:鸡声叫,出茅店,见一轮弯月;上板桥,踏严霜,留下足迹。
这两句写了十种景物十个名词,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正好点了“商山早行”这个题。
首先,鸡声和月点明早,茅店又是山区特有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
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
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
这种构句法在修辞上称为“列锦”。
“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
在古典诗词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北风大散关。
”杜甫的《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3、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读懂诗歌中需要注意的特殊词语

读懂诗歌中需要注意的特殊词语1.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如:晴烟漠漠柳毵毵(读sns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不那离情酒半酣。
(韦庄《古离别》)2.处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等闲(1)平常。
如: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张谓《湖上对酒行》)(2)随便。
如: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3)无端,平白地。
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再如: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4.风流(1)英俊,有才华。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遗风。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风度。
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5.会应当。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6.浑简直,几乎。
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7.将(1)助词,加在动词后,无实义。
如: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白居易《长恨歌》)(2)读qin,意思是请。
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将进酒》)8.可、可堪可,有时不作可以讲,而作岂哪讲,表反问。
如: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可堪:岂堪,哪堪。
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可怜(1)值得怜悯,哀怜。
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2)可惜。
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3)可叹。
如: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4)可爱。
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5)可羡。
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储备7读懂诗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特殊词语
1.不那
同“不奈”,即无奈。
如:晴烟漠漠柳毵毵(读sān sā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不那离情酒半酣。
(韦庄《古离别》)
2.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等闲
(1)平常。
如: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张谓《湖上对酒行》)
(2)随便。
如: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3)无端,平白地。
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再如: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
4.风流
(1)英俊,有才华。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遗风。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风度。
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5.会
应当。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6.浑
简直,几乎。
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7.将
(1)助词,加在动词后,无实义。
如: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白居易《长恨歌》)
(2)读qiānɡ,意思是“请”。
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将进酒》)
8.可堪
哪堪,怎堪。
如: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李商隐《春日寄怀》)再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可怜
(1)值得怜悯,哀怜。
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可惜。
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3)可叹。
如: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4)可爱。
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5)可羡。
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10.肯
(1)愿,愿意。
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魏风·硕鼠》)
(2)表示反问,岂肯。
如: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杨万里《野菊》)
11.阑干
(1)纵横或横斜的样子。
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栏杆。
如: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12.来
语气词,表祈使、劝勉,略等于“吧”“啦”。
如: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漫
莫,不要。
如: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始皇陵》)
14.那堪
哪能忍受。
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5.弄
(1)用手把玩,戏耍。
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2)玩赏。
如: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李白《别山僧》)
16.傍
旁边。
如: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孔雀东南飞》)
17.凭
请,请求。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杜牧《赠猎骑》)
18.其
(1)句中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助词,用在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
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诗经·邶风·北风》)
19.却
(1)退,退回。
如: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白居易《琵琶行》)
(2)副词,还,再。
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0.忍
岂忍,怎忍,不忍心。
如: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宋祁《落花》)
21.杀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如: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
(孙元晏《晋·卫玠》)
22.煞
副词,极,很。
如:为别后、相思煞。
(柳永《迎春乐》)
23.生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如: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24.无端
无因,无缘无故。
如: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苏轼《红梅》)
25.无赖
(1)调皮可爱。
同“亡赖”。
如: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2)无才,无能。
如: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3)撒泼放刁,蛮不讲理。
如: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
(黄宗羲《柳敬亭传》)
(4)无奈。
如: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杜甫《绝句漫兴》)
26.无那
无奈。
如: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杜甫《奉寄高常侍》)再如: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27.些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如:东邻蚕种已生些。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28.言
句首语气助词,无实义。
如: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王维《青溪》)
29.伊
句中语气助词,无实义。
如: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张九龄《感遇》)
30.争
怎,怎么。
如: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胡曾《咏史诗·细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