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肠息肉病结肠癌
结肠息肉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结肠息肉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结肠息肉是指结肠壁上生长的一种良性肿块,它可以出现在结肠的任何一个部位,但最常见的是直肠和乙状结肠。
结肠息肉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大部分结肠息肉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表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结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1. 肠道症状结肠息肉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引起明显的肠道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腹痛:结肠息肉引起的轻度或中度腹痛是常见的症状,这种腹痛常常是间歇性的,患者可能感到不适或胀气。
•腹泻或便秘:结肠息肉影响了结肠的正常运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腹泻或便秘的症状。
•黏液性或带血便:当结肠息肉发生溃糜或损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液性或带血便的情况。
•肠梗阻: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结肠息肉较大或数目较多时,可能会导致结肠梗阻,症状包括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2. 贫血症状结肠息肉长期存在或损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包括:•乏力和体力不佳:长期贫血导致氧气供给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和虚弱。
•心悸和呼吸困难:由于贫血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头晕和头痛:缺氧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和头痛的症状。
3. 并发症除了上述症状之外,结肠息肉在部分情况下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下所示:•结肠癌:部分结肠息肉可能会发展为恶性肿瘤,如果结肠息肉长期存在或呈现恶性特征,可能出现结肠癌的症状。
•出血:结肠息肉溃烂或损伤时可能会引起出血,患者可能出现黑便、便中带血、贫血等症状。
•绞窄和坏死:较大的结肠息肉可能会发生绞窄和坏死,可能导致严重的腹痛、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肠梗阻:当结肠息肉数目较多或较大时,可能导致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需要紧急治疗。
结论虽然大部分结肠息肉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秘、带血便等肠道症状,以及乏力、心悸、头晕等贫血症状。
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龙源期刊网 结肠息肉会不会癌变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8年第20期结肠息肉是结肠和直肠的一种隆起性病变,广义上讲凡是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明确病理性质前都可以称之为息肉。
在肠镜下息肉的大小不一,小的几毫米,大的有数厘米;息肉的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
结肠息肉这个统称里包括了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比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等。
这些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在内镜检查中都以“息肉”为表现,甚至有些结肠癌都可以在内镜下以息肉的形式存在,因此取病理来判断息肉的性质就十分重要了,因为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预后是不一样的。
结肠息肉包括多种病理类型,不是所有的类型都会转变成结肠癌。
有的息肉生长缓慢,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癌变,可以随访观察,不一定需要积极处理。
比如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就很低,这种息肉是正常黏膜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属良性病变。
因此,如果发现了直径较小的增生性息肉,可以随访观察。
再比如炎性息肉,它是炎症刺激的结果,往往见于结肠炎的患者,也不属于肿瘤性的息肉。
最需要重视的是腺瘤。
这是一种结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大部分散发性结肠癌是由腺瘤演变来的,结肠癌一般会经过腺瘤期癌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结肠腺瘤都要癌变。
目前认为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息肉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有关,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
因此对于高龄的、直径较大的、级别越高的(如III级腺瘤)腺瘤性息肉最好切除,以免遗留隐患。
目前,内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部分良性结肠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无需手术治疗。
但仍有一部分并不适合在内镜下切除,比如病理提示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或者体积过大的息肉,需要内镜医生的准确判断。
由于肠腔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肠黏膜运动的特点,可能存在结肠息肉的漏诊,同时结肠息肉比较容易复发,所以结肠息肉的患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摘自《健康报》)。
肠息肉的病理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肠息肉的病理表现及其治疗方法肠息肉的概述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上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结肠和直肠。
它通常呈现为肠道黏膜上的突起病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大小和形状各异。
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体病变,因此及早检测和治疗肠息肉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肠息肉的病理表现肠息肉的病理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息肉形态:肠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乳头状息肉、绒毛状息肉和腺瘤息肉。
乳头状息肉呈乳头状生长,多数为单个,直径较小;绒毛状息肉形状似绒毛,通常较大;腺瘤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一般较大且呈圆形。
2.显微镜下的特征:肠息肉主要由亚型腺瘤组成,其特点是腺腔膨大且结构紊乱。
腺瘤细胞具有异型分化,细胞核特征突出。
3.肠黏膜损伤:肠息肉可导致黏膜破坏和溃疡形成。
溃疡对于判断肠息肉的恶变程度和深度有重要意义。
4.充血和出血:部分肠息肉在镜下可见局限性充血和出血。
这些病理表现常常与息肉的大小和形态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而定。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内镜下切除术:对于直径较小的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内镜引导下,使用电切线圈或切除钳将肠息肉完整地切除。
2.手术切除:对于直径较大、形态不规则或恶性变异较高的肠息肉,手术切除是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3.腔镜手术: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通过腹腔镜引导下,使用微创器械切除肠息肉。
这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
4.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液态氮或二氧化碳直接喷洒在肠息肉上,使其冻结坏死。
这种治疗方法无需切除肠息肉,因此可以减少对肠道的损伤。
5.其他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用于肠息肉的治疗,如高能量射频治疗、放射治疗等。
这些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大型和难以切除的肠息肉。
结论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体病变,及早检测和治疗肠息肉对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精选警惕大肠癌,从息肉开始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大多数大肠癌正是由大肠息肉恶变而来。
什么是大肠息肉大量证据表明,大肠癌的形成与大肠息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息肉的特征,大肠息肉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其中,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体积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不会发生恶变。
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
最具临床意义的是腺瘤样息肉,其恶变率很高。
肠息肉的提示信号?大便带血:饮食起居不规律、大便秘结的人常出现大便带血症状,若治疗1周后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常有反复,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若发现大便变细、有凹槽、带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则需引起重视。
?便秘和腹泻:长期腹泻和便秘的患者,若药物疗效不佳,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息肉可能。
?腹痛:有腹部隐痛伴贫血和腹部肿块者应行肠镜检查,大肠息肉可能已癌变。
?其他:有息肉手术史者应每年检查癌症抗原指标CEA、CA19-9,如有升高,当心息肉癌变。
如何识破肠息肉诊断大肠息肉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肠镜。
传统的X线、B超检查与先进的CT、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均没有肠镜检查直接和准确。
而且其他检查如果提示有问题,最终也还需做肠镜来确诊。
因为“精明的电子肠镜”可以将观察视野放大6倍,清晰地观察到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并可在肠镜直视下钳取可疑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早诊早治肠息肉现在,我们可用肠镜电灼摘除大肠任何部位的息肉。
肠镜是一根直径只有1厘米的软管,可以沿着肠腔自由弯曲,操作十分方便。
术前患者需吃一天流质饮食,然后服用清洁肠道的药物。
手术时先做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进行摘除。
手术不仅十分安全,极少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而且操作时间短,一般住院1~2天即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乐于接受。
大便隐血弱阳性要紧吗【健康必备常识】

大便隐血弱阳性要紧吗文章导读大便隐血弱阳性的情况出现,对大家而言是要引起重视的,因为引起大便隐血弱阳性的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其实不乏对身体会产生严重损害的疾病,比如大肠癌、肛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等等,这些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都是潜在的威胁,并且会造成较大的损害。
大便隐血弱阳性?一、大肠癌:即结肠癌和直肠癌,无痛性便血,一般出血量较少,血色较暗不新鲜,常与脓液和粘液混合,附于大便表面,或与大便混合。
二、肠息肉:多见于青年,儿童次之,出血量多少不等。
肠息肉一般无痛,肠息肉体积较大,位置较低或者出血量较多时,便血不与大便相混,附于大便的表面。
若肠息肉位置较高,血液常与大便相混。
三、肛裂:也是大便出血常见的原因,特点是血色鲜红,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以手纸染血为主,伴有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疼痛稍有缓解,复又开始剧烈疼痛,常疼痛持续数小时。
但是在临床上也见到少数肛裂患者,仅伴有轻微疼痛或者无痛,也呈滴鲜血的病例。
四、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均为原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年青人。
以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粪便中出血液、脓液和粘液。
一般出血量不多,并有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或伴有消瘦、乏力、低热、贫血等全身症状。
五、内痔:是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以间断性出血为主,即连续出血一段时间以后,可能间歇一段时间,并非每次大便都出血。
血色鲜红,呈滴沥或是“一线如箭”的喷射状,不与大便相混合,不伴有疼痛。
如果病程较长,可能伴有便后肿物脱出的症状。
便血患者一定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大肠癌,到医院诊断,不要担心,只要到正规的肛肠医院就诊,是一定可以查出病因的,治便血南京肛泰专科医院最好南京肛泰专科医院就拥有韩国Dr.Camscope电子肛肠镜检查系统,即使毫无医学常识的患者也可直观了解病灶情形,确诊率达99%以上。
这种检查系统可以让患者在没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也可以清楚的弄清自己到底是什么病,便血有没有什么其他病症。
肠息肉 肠息肉病 结肠癌

色素上皮增生
目录
肠息肉、肠息肉病、结肠癌
结直肠息肉腺瘤病
息肉>100颗者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phers综合征): 家族史,青少年发病, 口粘膜、手掌、足趾、手指、肛门周色素 易发生肠梗阻 家族性肠息肉病: 5号染色体长臂,APC基因突变 青年期发病,易癌变 占大肠癌1% 目录
肠息肉、肠息肉病、结肠癌
目录
肠息肉、肠息肉病、结肠癌
CRC incidence in China
incidence:1/105
Lung Breast Colorectum stomach Liver Esophagus Pancreas Kidney Brain Bladder Breast Colorectum Lung stomach Liver Pancreas Esophagus Brain Bladder Kidney
•
2001:肠癌筛查,在美国进入医疗保险 Li Ming,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04
目录
肠息肉、肠息肉病、结肠癌
发病率增加原因
• 人口增加及老龄化 – 男性:10.5%;女性:13.9% • 危险因素变化 – 男性:8.6%; 女性:3.8%
估计遗传性大肠癌(HNPCC及FAP)约5%~10%
目录
肠息肉、肠息肉病、结肠癌
息肉处理原则 (一)
• 1cm不作活检直接作摘除并检查近段结肠及随访。
• 1cm直径的息肉,活检证实为腺瘤者则切除息肉并检查近 段结肠,定期随访。
• 如为非新生物息肉,不作进一步处理或随访(增生性粘膜 性或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病,按新生物性息肉处理。
• 如X线、钡灌肠发现者则作结肠镜检,摘除息肉检查近段 结肠排除同期息肉。
肠息肉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和方法

肠息肉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和方法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通常是由于结肠黏膜上的腺瘤增生造成的。
虽然大部分肠息肉是良性的,但部分高级别息肉有可能发展成结肠癌。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肠息肉对于减少患者的癌变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论述肠息肉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检测和治疗方法。
一、肠息肉早期发现的重要性早期发现肠息肉可以提供以下优势和好处:1. 癌变风险降低:肠息肉是结肠癌的主要前体病变,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可以减少癌变的风险,降低患结肠癌的可能性。
2. 防止症状加重:肠息肉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可能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早期发现可以避免这些症状的出现。
3. 提供及时治疗:早期发现肠息肉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并减少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二、肠息肉早期发现的方法肠息肉的早期发现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粪便潜血试验:这是一种简单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潜血。
肠息肉和结肠癌通常会引起小量潜血,这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的指标。
2.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肠息肉早期发现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柔软的长镜插入直肠和结肠,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结肠内的情况。
如果发现息肉,医生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或立即切除。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麻醉和较高的费用。
3. CT结肠造影:这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放射性对比剂的注入显示结肠,包括息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肠息肉的位置和大小。
三、肠息肉早期治疗的方法早期发现的肠息肉通常可以直接进行治疗,并避免发展成结肠癌。
常见的肠息肉早期治疗方法包括:1. 冷冻治疗:这是一种通过在结肠上冷冻液体或气体来破坏和切除肠息肉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小型的肠息肉。
2. 电凝疗法:这是一种通过电流来切除肠息肉的方法。
医生会使用电凝电极将肠息肉的基底部分凝固,使其脱落。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较大的肠息肉。
结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

结肠癌 ,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 !虽然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人类在与恶性肿瘤的抗争之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旧无法做到对恶性肿瘤真正、绝对意义上的预防。
就如同不吸烟并不一定不会罹患肺癌一般,有效的预防只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而难以做到彻底隔绝。
但其中,结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只需要做好及时筛查,就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当前,我国结肠癌呈现出明显的发病率高、早诊率低、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一个人一生的患癌风险高达36%,而全国大约有1.2亿人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这种类型的癌症每年的新发病率达到了40万,死亡病例达到20万,死亡率50%。
在临床中,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大肠癌的比例已经快要达到总患病率的10%,这同年轻人的不良饮食作息有着密切关系。
当前,人们的饮食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对肠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工作原因,很多人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肠道的蠕动减弱,腹腔、盆腔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通,都大大增加了结肠癌的风险。
同时,还有调查显示,吸烟的患者结直肠癌变的风险增加,烟草中的二甲基胫等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堆积,从而诱发结肠癌,并且吸烟也是结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在结肠癌患者中,有7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了进展期,5年存活率不高于30%。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患者一经确诊,存活不超过5年。
然而事实是,这些患者本来都是可以免于一死的。
结肠癌通过TNM排列组合后,可以分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Ⅰ期的5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Ⅱ期、Ⅲ期的5年存活率大约在70%,而Ⅳ期的5年存活率则不高于30%。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结肠癌患者存活的关键。
但结肠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当人们的身体出现报警症状时,如黑便、血便、消瘦、腹泻、腹部肿胀、排便习惯改变等,往往已经进入到结肠癌的中晚期,甚至已经丧失的手术时机。
结肠癌是为数不多的最容易预防的癌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树 陈益定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肠息肉(polyps)及肠息肉病(polyposis)
定义:
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 病变的临床诊断。息肉数多于100个为息肉 病。
大肠息肉分类
单发
腺瘤 管状
1.新生物性
绒毛状
管状绒毛状
2.错构瘤性
幼年性息肉 Peutz-Jehpers息肉
家族性结直肠腺瘤病
pigment epithelium -CHRPE)
– Gardner氏综合症
–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综合症) – Cronkhit Canada综合症
先天性视网膜 色素上皮增生
结直肠息肉腺瘤病
息肉>100颗者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phers综合征): 家族史,青少年发病, 口粘膜、手掌、足趾、手指、肛门周色素 易发生肠梗阻
结直肠腺瘤癌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结直肠腺瘤的临床表现
• 便血 • 肠道刺激症状 • 肠套叠或伴肠梗阻 • 肛门口肿块 • 其他
结直肠腺瘤的诊 断
• 直肠指检 • 钡剂灌肠X线检查 • 大便隐血试验(RPHA- FOBT) • 纤维肠镜 • 内镜染色及放大电子结肠镜 • 超声内镜 •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技术(laser-induced autofluorescence ,
10
18.9 20
34 33.7
30
40
CRC incidence in China
incidence:1/105
In 2000 year, rank: 11th
Lung Breast Colorectum stomach Liver Esophagus Pancreas Kidney Brain BBlraedadset r Colorectum Lung stomach Liver Pancreas Esophagus Brain Bladder Kidney
• 大的扁平不能内镜摘除者,则行手术。
• 在内镜下切除完全的息肉伴有重度或高度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三年随访一次,随访阴性则改为五年。
• 结肠镜内摘除恶性腺瘤息肉者(包括浸润性癌),根据 摘除状况进一步处理。如全部切除者且切除切缘阴性, 分化中或高,无淋巴管及血管内浸润,经内镜摘除已可。 如若未肯定完整切除,有小淋巴管或血管浸润,应施行 外科手术。
多发
家族性(非家族性)多发性腺瘤病 Gardner氏综合症 Turcot氏综合症
幼年性息肉病 Peutz-Jephers氏综合症
3.炎症性
炎性息肉 血吸虫卵性息肉 良性淋巴样息肉
假息肉病 多发性血吸虫卵性息肉 良性淋巴样息肉病
4.化生性 化生性(增生性)息肉 化生性(增生性)息肉病
5.其他
粘膜肥大性赘生物
LIAF) • 螺旋CT的模拟内窥镜技术 • 病理学检查
结直肠腺瘤的治疗
一、手术方法
– 圈套凝切法
结直肠腺瘤的治
一、手术方法
疗
– 活检钳凝切法
– 电凝器灼除法
– 手术治疗
息肉处理原则 (一)
• 1cm不作活检直接作摘除并检查近段结肠及随访。
• 1cm直径的息肉,活检证实为腺瘤者则切除息肉 并检查近段结肠,定期随访。
2005 17.2 9.9
The Accident of Cancer in Beijing (during 1993 to 1997)
lung breast colorectum stomach
liver esophagus
pancreas kidney brain
bladder
0
13 9.5 6.4 5.7 3.6 3.4 2.6
肠息肉病 (polyposis)
图1 绒毛状腺瘤(高倍镜表现,可 见增生不良细胞)
图2 管状腺瘤(高倍镜表现)
图3 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重度增生不良
肠息肉
部位:
任何部位,乙状结肠、直肠多见, 大小不等, 有蒂或无蒂,>2cm者约半数癌变。
症状:
肠息肉
肠道剌激症状 粘液血便 诱发肠梗阻,或肠套叠
家族性肠息肉病: 5号染色体长臂,APC基因突变 青年期发病,易癌变 占大肠癌1%
结肠癌
发病率
• 西方发达国家最高,大肠腺癌的患病比例大约是 20:1,美国年新发病例已超过155000例,占所 有癌肿的15%
• 亚州、非州及拉丁美州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 我国在各种恶性肿瘤死因中占第5位
• 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女性有可能超过胃 癌成为第一位癌肿,而在男性则可能居于肺,胃 癌之后成为第三位的癌肿
男 女 合计
2000
14.0 9.5 23.5
2002
13.3 10.0 23.3
2005
15.0 9.7 24.7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数
万
20
15
14.5
15.1
发病
17.2 死亡
10
8.3
8.6
9.9
5
0
年份
2000
2002
2005
发病(万) 死亡(万)
2000 14.5 8.3
2002 15.1 8.6
结直肠息肉腺瘤病
• 非新生物性息肉病
– 幼年性息肉及息肉病 – 炎性息肉病 – 化生性(增生性)息肉
• 新生物性息肉病
– 家族性结直肠腺瘤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 生(congenital hypertrophy of the rectinal
• 如为非新生物息肉,不作进一步处理或随访(增 生性粘膜性或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病,按新 生物性息肉处理。
• 如X线、钡灌肠发现者则作结肠镜检,摘除息肉 检查近段结肠排除同期息肉。
息肉处理原则 (二)
• 息肉摘除者三年复查一次。息肉未全摘除以及广底腺瘤 者随访时间应提前。如三年随访阴性者可改为五年后再 访。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有多 少?
1980年
7.98万
1985年
9.12万
+14.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年
15.1万
+65.6%
2005年
17.2万
+13.9%*
每年递增4.2%(上海,1973-1993年)
* 杨玲等. 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18-231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在 上升
年份
发病率 (1/10万)
治疗:
有蒂者,镜下摘除或圈套切除 无蒂或>1cm者,手术
腺瘤癌变有关的因素
1.腺瘤大小 : 一般情况下随着腺瘤的增大癌变机会显著上升。
2.病理类型: 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 混合性腺瘤介于二者之间。
3.腺瘤的外形: 有蒂腺瘤与无蒂腺瘤。
4.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
5.其他因素: 患者年龄、腺瘤部位、数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