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策略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全日制课程-专题十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高考化学

全日制课程-专题十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高考化学

专题十化学反应原理综合专题导语:考点分布 1.化学反应原理2.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分值分布分值在20分左右的大题(包含选择题、第二大题)题型特点该题型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及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知识,同时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知识点多,但各个小题又相互独立。

题目的综合性强,化学信息较多,侧重考查考生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简单计算能力等复习策略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以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命题,有时会以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

该类试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也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

这类题目在问题设计上一般没有递变性,顾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要因为某一小问不会而放弃全部。

平时学习是要注重模块学习,熟悉原理,切不可似是而非。

教学流程(策略)1.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块,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

2.和学生共同复习必备知识模块,多多探讨、总结记忆知识点。

3.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标识,总结易错点、重难点等记录在我的记录空间,以备课后复习。

4.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

5.回顾总结,可以是没有掌握好的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方法,也可以是做错的题目。

最后留出课后作业,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留30分钟到60分钟的题目。

学习目标:1.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2021年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复习策略讲座

2021年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复习策略讲座

⑶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2m% SO2(g)、m% O2(g)和q% N2(g)的气体通
入反应器,在温度t、压强p条件下进行反应。平 衡时,若SO2转化率为α, 则SO3压强为__1_0_02_m_m___p__,平衡常数Kp=(_1 __)1_.5 (_10_0_m _m__p)_0.5(以分压表示,分压=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
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C(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呈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增强科技成就感。
⑴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a)所示,V2O5(s)
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2V2O5(s)+ 2SO2(g)=2VOSO4(s)+V。2O4(s)
ΔH =−351 kJ·mol−1
考查运用盖斯定律书 写热化学方程式
⑵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 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
2.考查关键能力,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引领 关注学科素养。
在试题命制和设问上,着眼学生未来的长远发 展,重点考查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 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等化学学科关 键能力。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高考呈现 ——怎么考?
2014-2020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原理综合题)
年 份
该α‘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tm。t<tm时,v逐渐提高;t>tm后,v逐渐下降。原因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化学反应原理1.某校化学课外兴趣⼩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1)⽤三⽀试管各取5.0 mL、0.01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再分别滴⼊0.1 mol·L-1 H2C2O4溶液,实验报告如下。

①实验1、3研究的是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V=_________mL。

(2)⼩组同学在进⾏(1)中各组实验时,均发现该反应开始时很慢,⼀段时间后速率会突然加快。

对此该⼩组的同学展开讨论:①甲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速率加快。

②⼄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因_________,故速率加快。

(3)为⽐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所⽰的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泡的快慢,定性⽐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量分析:如图⼄所⽰,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 4.0产物Mn2+可能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分液漏⽃控制阴离⼦相同,排除阴离⼦的⼲扰收集40mL⽓体所需时间【解析】【分析】(1)①、②作对⽐实验分析,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有⼀个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般我们从反应放热,温度升⾼,另⼀个⽅⾯从反应产⽣的某种物质可能起到催化作⽤;(3)⽐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阳离⼦不同,尽量让阴离⼦相同,减少阴离⼦不同造成的差别,催化效果可以从相同时间内收集⽓体体积的多少或者从收集相同体积的⽓体,所需时间的长短⼊⼿。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反应原理高考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反应原理高考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K
四、备考策略
(一)依课标,定方向
考什么
怎么考
四、备考策略
(二)研教材,深挖补
四、备考策略
(三)夯基础 提能力
D.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3d能级上有5个未成对电子、4s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数是6;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C.
石灰乳与海水混合,过滤得Mg(OH)2,将其溶于盐酸,再蒸发结晶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得到金属镁
【详解】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e]3s2,故为IIA族,故A正确。
故答案为:氮;Cl2;
C故.选C:O2D是。氧化产物,N2是基还础原产知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参与,识元掌素的握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解1m析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不定牢氧化固物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燃烧热中水应为液态,故C错误;
C.0~1 D.>1
2021 年全国乙卷 28(3)
McMorris 测定和计算了在 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2NO(g)+2ICl(g) 2NOCl(g)+I2(g) Kp1
2NOCl(g) 2NO(g)+Cl2(g) Kp2
得到
lgKp1
~
1 T

lgKp2
~
1 T
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三、考向预测
2021 年全国甲卷 28.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 (g) 3H2(g) CH3OH(g) H2O(g)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运用题解题策略课件PPT课件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运用题解题策略课件PPT课件

1.该题型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
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转化、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
电解池原理及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知识,
甚至还融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知识点较多,但
各个小题又比较相对独立。
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请回答温度对脱氮率的影

,给出合理的解
释:

第22页/共58页
【解析】 (1)①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旧键断裂吸收的 能量与生成物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之差,因此 ΔH=2×632 kJ/mol +2×1 072 kJ/mol-946 kJ/mol-4×750 kJ/mol=-538 kJ/mol; ②A.t1 时刻以后,正反应速率依然在变化,证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B.平衡常数 K 只与温度有关,由于该反 应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平衡常数 K 始终不变,B 错误;
第11页/共58页
(5)向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CaCO3(s) CaO(s)+CO2(g), c(CO2)增大,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SO2 的量减少,A 正确;在 合适温度区间内降低反应温度,反应Ⅰ逆向进行,SO2 的量减小, B 正确,D 错误;CO 体积分数增大,由图 1 知 CaS 质量分数增大, c(CO2)增大,反应Ⅰ逆向进行,SO2 的量减少,故 C 正确。(6)因 反应Ⅰ速率快,c(SO2)先快速增大,随着反应Ⅱ的进行,使 c(CO2) 增大,反应Ⅰ逆向进行,c(SO2)减小,当反应Ⅰ、Ⅱ均达到平衡时, c(SO2)不再变化,由此可画出 c(S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请完成汽车尾气净化中 NO(g)和 CO(g)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冲刺讲座: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复习策略课件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冲刺讲座: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复习策略课件

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信息就是历年来,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这是因为高考命题组的成员是“稳定的”,在“稳中求进”的要求下,命题
组在把握课程的基本要求及如何有效考查这方面的意图,已经体现在历年高
考试题中。
——北大教授严宣申
01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考什么?
01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考什么?
江苏新高考以来原理综合题命题要素统计表
立足基础构建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网络——扎实基础并查漏补缺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相关内容知识网络
03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如何复习备考?
立足基础构建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网络——扎实基础并查漏补缺
03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如何复习备考?
立足基础构建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网络——扎实基础并查漏补缺
03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如何复习备考?
【2023全国甲卷,28题】 基于微观历程理解催化剂
(3)MO+ 分别与CH4、CD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两者历
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
H+
O
CH3
M
+
能 量
过渡态1
c
HO CH3 M
(ⅰ)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Ⅰ_______(填“Ⅰ”
或“Ⅱ”)。
步骤Ⅰ涉及的是碳氢键的断裂和氢氧键的形成, 步骤Ⅱ中涉及碳氧键形成,所以符合题意的是步骤Ⅰ。
(2023江苏高考)
02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怎么考?
简单情境下的基本考查
单一反应体系、问题直白、立足基础 K的简单计算 运用K判断反应方向 平衡或速率的影响因素
02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怎么考?
复杂情境下的综合应用——图像分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题解题策略、经典题汇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题解题策略、经典题汇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题解题策略、经典题汇目录1、第一部分题型解读………………………………………………………………P22、第二部分解题方法………………………………………………………………P33、第三部分分项策略………………………………………………………………P44、第四部分经典题型……………………………………………………………P11第一部分题型解读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该题考点涵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电化学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关于化学平衡中的相关计算、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覆盖面较广,对于学生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

此类题目的综合性强,化学信息较多,常伴随着各类表格数据、图形辨析等,设问角度灵活多变,侧重考查考生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此类题目在高考的得分率都不太高,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技巧,那么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高人一等”。

此外,在应注意的是虽然此类题型涵盖的知识面较广,但是各小题的设问往往比较独立,与实验综合题和化工流程题不同,我们在复习时可以采取“分专题复习,逐个击破”的解题策略。

第二部分解题方法1.审题——快速浏览,找出材料内容或新情景(1)阅读题目背景材料、找出可能考查的化学反应原理。

(2)解读情景或材料,挖掘相应的知识内涵。

(3)明确知识考查背景,以及考查哪方面的化学反应原理。

2.析题——仔细审读,关注有效信息(1) 对于反应热类的试题:找出已知反应方程式和目标反应方程式间的关系;运用盖斯定律计算目标反应的焓变。

(2)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类试题:明确纵横坐标的含义→理解起点、终点、拐点的意义→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策略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4_N__O__+__3__C_l_O__2_-_+__4__O__H_-__=__4_N__O__3_-__+__3_C__l_-__+__2_H__2_O___。增加压强,NO的 转化率_提___高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减___小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及__时__移__去__产__物____; 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_提__高_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__增__大__体__系__压__强__)___、__改__进__催__化__剂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大__于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3. 化学平衡原理在“数据、图像”中体现与运用:
【2017年Ⅱ卷】(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
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
(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大___于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
_N__O__溶__解__度__较___低__或___脱__硝__反___应__活__化__能__较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化学平衡原理在“数据、图像”中体现与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反应速率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均产生影响, 且影响趋势相同,但影响值不同。升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大, 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小;反之,降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小,对放 热反应影响较大。 (2)计算反应速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体积、浓度单位的 换算。
2.化学反应焓变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ΔH 正负号的意义及焓变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ΔH 为负值,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热;ΔH 为正值,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4.原电池与电解池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常出现电极材料溶解、质 量减轻等现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常出现质量不变或增重、 有气体产生等现象。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连接的阴极材料不反 应,与电源正极连接的阳极(除惰性电极外)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可能出现电极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
(2)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多步反应的ΔH 时,要注意反应分子 式前面的系数与ΔH 的对应关系,运用数学加减法和移项原理进 行加减,在总反应式中没有的物质要用消元法除去,出现的物 质要按照总反应式中的分子数保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化学平衡常数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固体物质、纯液体、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H2O 不列入 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中;气体反应、有机反应,H2O 的浓度 要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中。 (2)平衡常数(K)式中的浓度是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浓度, 而浓度商(Q)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物质的量浓度。
(1)使用催化剂 I 时,反应在10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mol/(L·h)。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 衡状态
B.充入氩气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 CO2的转化率 C.CO2 平衡转化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Ⅱ比催 化剂Ⅰ高
(2)Fe 在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时失去 2 个电 子生成 Fe2+。
(3)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是原电池反应,充电反应是电解 池反应。放电过程中原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过程中电 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5.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应题中注意的问题 (1)书写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方程式时要用可逆 号连接。 (2)分析离子的存在形式时要考虑弱酸弱碱的电离和离子 能否发生水解。 (3)分析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酸碱盐对水电离的影响。 (4)利用溶度积常数分析沉淀是否能完成转化时,要考虑溶 解平衡式中阴阳离子系数与溶度积常数关系,溶度积大的其溶 解度不一定大。
(2)A 项正确,该密闭容器的容积一定,无固体和液体参加 反应,无论反应达到平衡与否,其气体密度均不变化;B 项错 误,氩气不参加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充入氩气不改变反应 物、生成物的浓度,对平衡不产生影响;C 项错误,催化剂的 使用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D 项正 确,据图知,使用催化剂Ⅱ使反应达到平衡时间比使用催化剂 Ⅰ短,故催化效率更高。
6.分析图表与作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分析和准确画出曲线的最高点、最低点、拐点和平 衡点。 (2)找准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对应数据。 (3)描绘曲线时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4)分析表格数据时,找出数据大小的变化规律。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关综合题 [例题1已知CO2可以生产绿色燃料甲醇: CO2(g)+3H2(g) CH3OH(g)+H2O(g) ΔH= -187.4 kJ/mol。300 ℃时,在一定容 积的密闭容器中,c(CO2)=1.00 mol/L, c(H2)=1.60 mol/L开始反应,结果如下 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mol·L-1 mol·L-13
=0.050 (mol·L-1)-2
答:略。
(4)< (5)-353.6
【变式训练】 1.尿素[CO(NH2)2] 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答案:(1)0.054 (2)AD
(3)
CO2+3H2
起始浓度/mol·L-1 1.00 1.60
变化浓度/mol·L-1 0.20 0.60
平衡浓度/mol·L-1 0.80 1.0
CH3OH+H2O
0
0
0.20 0.20
0.20 0.20
K=cCcHC3OO2H××c3cHH22O=00.8.200mmool·lL·L-- 1 1××00..220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过程中 的焓变、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化学 反应速率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生产中 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反应条件的控制、弱酸弱碱的 转化、pH 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的共存、难溶物之 间的转化等问题。试题常以选择、填空、读图、作图、计算等 形式出现。高考一般以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物质为背景材 料出组合题,各小题之间有一定独立性。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图 像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应用与计算等。
(1)从图读数知 10 小时内 CO2消耗量为1.00 mol/L×18%= 0.18 mol/L ,反 应 速 率 计 算 式 v(CO2)=Δc(CO2)/t=0.18 mol/L÷10 h = 0.018 mol/(L·h),v(H2)=3v (CO2)= 3 × 0.018 mol/(L·h)=0.054 mol/(L·h)。
D.催化效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Ⅱ比催化剂Ⅰ 高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此反应在 300 ℃时的平衡常数(写出 计算过程)。
(4) 将 上 述 平 衡 体 系升温至 400 ℃ , 平衡常数 : K(400 ℃)______K(300 ℃)(填“<”、“=”或“>”)。
(5)已知:2H2(g)+O2(g)===2H2O(g) ΔH=-242.8 kJ/mol, 则 反 应 2CH3OH(g)+3O2(g)===2CO2(g)+4H2O(g) ΔH = ________ kJ/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