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合集下载

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教案: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4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6章第4节“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密度及其特性;2. 密度的测量方法;3.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密度知识交流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学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2. 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运用;2. 密度的测量方法;3. 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量筒、水、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鉴别真假黄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物理知识来鉴别真假黄金?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教师讲解密度公式及其运用,引导学生学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3)教师讲解密度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密度的例题,如“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密度为8g/cm³,求该铜块的质量。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题,巩固密度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如“一个体积为150cm³的铝块,密度为2.7g/cm³,求该铝块的质量。

”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密度知识交流会:(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2)教师给出几个与密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鉴别真假黄金?”、“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等;(3)组长组织组内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密度概念及其特性;2. 密度公式及其运用;3. 密度测量方法;4. 密度知识应用实例。

最新秋八年级物理上册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最新秋八年级物理上册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课题】活动:密度知识运用交流会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知识的运用.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资,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3、经过探求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重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理论成绩。

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理论成绩。

【预习导学】议一议1.________ ________叫做物资的密度,其国际单位为:_______________,铜的密度为8.9×10³kg/m³=__________________g/cm³,它表示的物理含义为______ ______。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计算质量时m=________;计算体积时V=__________。

3.同种物资的密度普通不相反,它与这个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均无关;不同种物资的密度普通不同,质量相反的不同物资,其体积与密度成比;体积相反的不同物资,其质量与密度成________比。

4.要测出某物资的密度,需求用天平测出物体的_______。

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然后用公式就可以算出这类物资的密度。

【合作探求】做一做1、测固体密度探求一: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一小石块的密度?①在量筒中放入适当的水,记下体积V1;②把被测小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的全体积V2;③用曾经调理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④算出被测石块的体积V=V2—V1;⑤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写出该石块的密度的。

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A.如果你就是按照上述步骤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则这个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偏_____(填“大”或“小”),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按次该当为____________。

B.小王用合理的实验按次测出了矿石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请你将这些【自主学习材料】测量密度的方法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要测物体的密度,必需求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

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学习目标
1.能深入理解密度公式,能利用身边的器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让同学大胆交流,让同学间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1.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2.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步骤:。

课堂学习
一、报告一:铅球是铅做的吗?
1.要鉴别物质的种类,只需测定出,再查表就可知道。

2.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操作中,还有哪些困惑?请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报告二:测量砖的密度。

1.有哪些困惑?请找出解决的办法?
2.形成解决方案。

三、报告三: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1.我们测定物体的体积的工具有哪些?利用这些工具在测量课桌体积的过程中有哪些困惑?
2.能否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进行测量呢?请找出解决办法?
3.形成解决方案。

[及时练习1]
1.请你用天平、水、溢水杯、细线测出一堆小石子的密度。

(1)主要步骤:。

(用字母表示出所测量出的物理量)
(2)算出小石子的密度的表达式ρ石子=。

2.说一说本节课的交流体会。

小结整理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课件1 (共12张PPT)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课件1 (共12张PPT)
测出铅球的直径,用数学公式、 算出铅球的体积。 此法适用于所有形状规则的物 体。后面不再重复
应用二:求物体的体积
问题二、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对于体积不易测量的物体,我们可以 测出 物体的质量 ,并取样测出密度, 根据公式 V=—ρm— 算出物体的体积。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样本)木块体积的测量方法
1.针压法
3. 不能沉入水中: 针压法、 坠物法 。
4. 溶于水: 排油法、 排沙法、 饱和法。
三.形状规则的物体:数学法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下午12时45分55秒12:45:5522. 4.14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12时45分22.4.1412:45April 14,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12时45分55秒12:45:5514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6.4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主要应用 2、学会某些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应用一:鉴别物质
问题一、铅球是铅做的吗?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铅球体积的测量方法
1、标记法:
2、溢水法:
将容器装 将铅球放入容器中并
满水
盛接溢出的水
用量筒量出溢出 水的体积即为铅 球的体积
3、数学法:
1.吸足水 再测法
2.涂油漆法
3.排沙法。
问题五: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
1.排油法
2.排沙法
3.饱和法
注意:此法应该 用与室温 相同水溶 化食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6.3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6.3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

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预习目标】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教材解读】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课题的汇报与交流。

各课题汇报、交流的关键问题如下:课题一:铅球是铅做的吗(1)从体育器材室选择了一个铅球,用台秤测量铅球的质量。

(2)测量铅球的体积。

在测量铅球的体积时,会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合适的量筒,学生可按教材图6-3-3的方法进行测量。

把铅球放入水槽中,用烧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没过铅球,用粘贴纸在此处作一标记。

将铅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达到标记,记下注入的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

则:V水=V铅球根据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将所测铅球的密度与密度表中ρ铅=11.3g/cm3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铅球的基本成分是铁,而不是铅做的!课题二:测砖的密度(1)用天平直接测量砖的质量m。

(2)用量筒测量砖的体积。

在测量砖的体积时,发现砖放入水中时,砖具有吸水性,这样测出来的砖的体积偏大。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V水,让砖头吸饱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由此计算砖的体积。

课题三:测量方糖的密度(1)用天平测出几块方糖的质量m,然后除以方糖的个数,求出一块方糖的质量。

(2)测量方糖的体积。

方法1:想到一些方法来克服糖溶于水的问题,如包上保鲜膜等。

方法2:利用糖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溶解了,于是用不再溶解糖的糖水来测方糖的体积,实验中由于一块方糖体积较小,测量时误差较大,所以测量出几块方糖体积,再除以方糖的个数,求出一块方糖的体积。

方法3: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来测方糖的体积,糖溶于水,但是糖不溶于油啊,如果我们用油来测体积,就避免了糖溶于水这一问题。

课题四:测课桌体积有多大由于ρ=m/V,得V=m/ρ,所以可先测量出课桌的质量m和课桌材料(木)的密度,再利用公式V=m/ρ测出课桌的体积大小。

利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一点,采用测样本的方法,取和课桌一样的木料来测密度。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案2021-2022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案2021-2022学年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难点:水的反膨胀,4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教学方法】讲解法,集体讨论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龙卷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新课讲授:知识点1密度知识的应用探究实验1 .铅球是铅做的吗?提出问题铅球是铅做的吗?猜想假设铅球体积小、质量大,密度一定很大,又称作“铅球”,一定是用铅做的。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一般情况下,用天平测出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代入公式ρ= m,就可以求出物质V的密度,查密度表可鉴别物质的种类。

但铅球质量大,超过天平的量程;体积大,无法放入量筒中。

因此我们计划用台秤来测铅球的质量,用容器配合量筒测出铅球的体积。

实验器材铅球、水、容器、量筒、台秤等。

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1)用台秤测出铅球的质量;(2)如图所示,将铅球放入空容器中,加水到标志处,再取出铅球,用量筒加水到标志处,量筒所加的水的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

(3)记录数据,并进行简单计算。

分析论证经过查表,我们澄清了一个事实,铅球的基本成分是铁。

注意事项(1)选择容器时,不要太大,否则测体积时误差较大;(2)取出铅球,虽然会沾出一些水,使测得铅球体积偏大少许,但是可忽略不计;(3)铅球是球体,可测出直径d,用球体体积公式求出铅球的体积,测球体直径时采用配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直接测出铅球的直径。

总结:密度的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知识点2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史上,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第4节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学会密度的测量方法,分析特殊方法测量密度的过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密度知识的深化和综合应用,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各个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密度。

学情分析
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先解决实际问题,再运用密度知识,灵活处理。

学生在生活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知道如何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2.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各个问题,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续表
教学反思。

《活动:密度应用交流会》优质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活动:密度应用交流会》优质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新课教学
问题三:铅球是铅做的吗? 求铅球的密度,和铅的密度作比较。
新课教学
把铅球放入水槽中,用烧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 水没过铅球,用粘贴纸在此处作一标记。将铅球 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 再次达到标记,记下注人的水的体积,即铅球的 体积。则V水= V铅球。
新课教学
V水= V铅球
将铅球放 加水到标记处 取出铅球 到容器中
用量筒加水到标 记处,量筒所加 的水的体积就是 球的体积
当堂训练 完成课堂8分钟。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新课教学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农民如何使用 盐水,选择到优良的种子?
新课教学
问题一:测量浮石的密度 如何解决浮石会吸水的问题呢?
新课学
解决方法一
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V水,让浮石吸饱水 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由此计算浮 石的体积。
新课教学
解决方法二
在浮石的表面涂层油漆或包一层保鲜膜。
新课教学
问题二 估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
新课教学
查阅资料,计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体积。 先测量出花岗岩(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材)的密度, 再利用m=ρV计算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
新课教学
采用测样本的方法,取一块花岗岩作为样本,用天 平和量筒测出样本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它的密度, 然后根据m=ρV计算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 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一、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讣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休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

三、教学过程
展示学生设计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提前自己复习本章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

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故事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本节课,首先展示学生总结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测定方法,以及密度知识的应用,弄清质量与密度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1/2,但密度却不变。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由0C上升到4 C,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却变大,故4C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但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

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课题
通过三组学生汇报自己密度应用的探究课题,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密度的应用,而且还学到了利用密度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该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活动过程一般包括: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实施、总结、交流五个阶段。

前四个阶段是学生课下进行的,
“交流”安排在课上。

在活动实施之初,一般由教师设计撰写活
动方案,但随着活动的展开,就要指导学生撰写方案、计划。

这个活动安排在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实验探究和活动,已有了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将各报告的教学意图简述如下,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参考。

安排报告1是要让学生掌握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报告2是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天平测质量,利用量筒测体积,然后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质密度大小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报告3是要让学生掌握应用密度公式来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

在整节课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比如:小组在报告了他们如何证明了铅球不是铅做的之后,其他同学提出用直尺、三角板测铅球的直径,就能测出铅球的体积。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溢水杯、量筒测量铅球的体积等等。

本节课也可以设计其它活动。

如:①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是什么物质的?②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③怎样知道一个不
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
细铜线的长度?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