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化学真题PDF.pdf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2)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物质结构与性质)汇编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广东卷)硒(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含硒化合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自我国科学家发现聚集诱导发光(AIE )效应以来,AIE 在发光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一种含Se 的新型AIE 分子IV 的合成路线如下:(1)Se 与S 同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2H Se 的沸点低于2H O ,其原因是_______。
(3)关于I~III 三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I 中仅有σ键B .I 中的Se-Se 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 .II 易溶于水D .II 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只有sp 与2spE .I~III 含有的元素中,O 电负性最大 (4)IV 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有_______。
(5)硒的两种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24H SeO _______23H SeO (填“>”或“<”)。
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适量硒酸钠(24Na SeO )可减轻重金属铊引起的中毒。
24SeO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6)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
化合物X 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 、y 、z 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
①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设X 的最简式的式量为r M ,晶体密度为3g cm ρ-⋅,则X 中相邻K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 (列出计算式,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2022·湖南卷)铁和硒(Se )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如下:①基态S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_______; ②该新药分子中有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 原子;③比较键角大小:气态3SeO 分子_______23SeO -离子(填“>”“<”或“=”),原因是_______。
2019-2020年整理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汇编

2012 年高考 (全国Ⅰ卷 )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 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 .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 2C .某溶液加入 CCl 4,CCl 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D .某溶液加入 BaCl 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 95%B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分子总数为 N A 的 NO 2 和 CO 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 A B .28 g 乙烯和环丁烷 (C 4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 A C .常温常压下, 92 g 的 NO 2 和 N 2O 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 A D .常温常压下, 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10.分子式为 C5H 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5 种 B .6 种 C .7 种 D .8 种11.已知温度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 ·L-1 的一元酸 HA 与 b mol ·L -1 的 一元碱 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 .a =bB .混合溶液的 pH =7C .混合溶液中,c(H+ )= K W mol ·L-1 D .混合溶液中, c(H+)+c(B+)=c(OH -)+c(A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 项应为 ()1 2 345 C2H 4 C2H6 C2H 6O C2H 4O2C3H 6 6 7 8 9 10 C3H 8C3H8OC3H6O2C4H8C4H10A .C7H16B .C7H 14O2C .C8H18D .C8H18O13.短周期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 、Y 、Z 原 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高考化学真题】全国高考近十年化学考试卷试题第9套(10份)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1(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3.(6分)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它们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它们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4.(6分)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5.(6分)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6.(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 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Y与X的简单离子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7.(6分)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有机化合物)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有机化合物)汇编考法01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 (2024ꞏ浙江卷1月)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 B. 用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C. 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 5H 12D. 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 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2. (2024ꞏ浙江卷1月)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 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试剂a 为NaOH 乙醇溶液 B. Y 易溶于水C. Z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 M 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3. (2024ꞏ安徽卷)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 煤−−−→干馏煤油B. 石油−−−→分馏乙烯C. 油脂−−−→皂化甘油D. 淀粉−−−→水解乙醇4. (2024ꞏ山东卷)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
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 发酵制醇阶段有2CO 产生C. 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D. 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5. (2024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6. (2024ꞏ江苏卷)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 32CH CH OH 催化氧化为3CH CHO ,32CH CH OH 断裂C-O 键B. 氟氯烃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3O 分解的历程C. 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丁烷断裂σ键和π键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3sp 转变为2sp7. (2024ꞏ浙江卷6月)有机物A 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只含碳、氢、氧3种元素,红外光谱显示A 分子中没有醚键,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下。
2004--2013浙江十年高考化学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2013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体现《考试说明》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全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考试说明》吻合。
进一步说明高考备考谁不按《考试说明》安排复习而沉溺于“题海”,谁就会“吃亏”“受苦”且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D .CH 3CH —CH 2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CH 2—O —C ]n ,该反应符合绿O CH 3 O色化学的原则【解析】A 选项: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C 选项:As 和P 同主族。
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B 选项: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B .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解析】A 选项: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
B 选项: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
D 选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加水后又溶解),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 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变性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加水不再溶解)。
历届高考化学真题版.doc

06—10高考试题《化学部分》6. (06)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A.N2B.SO2C.CO2D.CO6.(07)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6(0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6.(09)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6(1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B.关停小火电企业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7(06).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7(07).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7 g 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D)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7(0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 2CO(g) + 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7(0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考点1 化学与STSE考法01 化学变化的判断1. (2024ꞏ湖北卷)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舰体表面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形成表面钝化膜的是A. 发蓝处理B. 阳极氧化C. 表面渗镀D. 喷涂油漆2. (2024ꞏ黑吉辽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发明关键操作化学原理A 制墨松木在窑内焖烧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黏土高温烧结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草木灰水浸泡树皮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2022ꞏ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4.(2022ꞏ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考法02 化学与材料5.(2024ꞏ浙江卷1月)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材料组成和结构变化性能变化A 生铁减少含碳量延展性增强B 晶体硅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导电性增强C 纤维素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吸水能力提高D 顺丁橡胶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强度提高6 (2024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7.(2023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江苏省高考化学历年真题及答案(经典版)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20.(14分)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H1=+3359.26 kJ·mol-1
①酸性气体是(填化学式)。
②X的结构简式为。
21.(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非选择题
16.(12分)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 4NA 个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 2NA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 64g
8(06).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O2、O3 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 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 比 O3 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 c>b
B.离子的还原性 Y2-> 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
D.原子
半径 X<W
9.(07)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 Y、X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W
与 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WX2,Y 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 2.5 倍。下列
实验结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 4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该气体一定是 SO2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7(10).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 NA 个
B.盛有 SO2 的密闭容器中含有个 NA 氧原子,则 SO2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
书山有路
06—10 高考试题《化学部分》
6. (06)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N2
B.SO2
C.CO2
D.CO
6.(07)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 6(0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ΔH=2×(–57.3)KJ/mol B . CO(g) 的 燃 烧 热 是 283.0KJ/mol , 则 2CO2(g) = 2CO(g) + O2(g) 反 应 的
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6(1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
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
7(06).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
变为气体
8.(0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 = AlO2-+H2↑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 电解 2OH-+H2↑+Cl2↑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 = 2Fe3++2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SO42-+Ba2++2OH- = BaSO4↓+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
水中
7(07).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 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 3NA (B)7 g CnH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NA (C)18 g 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10NA (D)1 L 0.5 mol/L 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 CO32-数目为 0.5NA 7(0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KJ/mol,则 H2SO4 和 Ca(OH)2 反应的中和热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 族
B.主族元素 X、Y 能形成 XY2 型化合物,则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2 或 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9(06).已知 1—18 号元素的离式 aW3+、bX3+、cY3+、dZ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A、无色溶液:Ca2+、H+、Cl—、HSO— 3 B、能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 、I—、
NO— 3
C、FeCl2 溶液:K+、Na+、SO2—4 、AlO— 2
D、
Kw c(H +
)
=0.1
mol/L
的溶液:Na+、K+、SiO2— 3
、
2
书山有路
NO— 3 8(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WZ2 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 8 电子结构
(B)WX2、ZX2 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WX2 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X<W<Y<Z
1
书山有路
7(0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某溶液中加入 2 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 B 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 D 后有银镜生成
A.1mol 氧气中含有 12.04×1023 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 22.4L B.1mol 臭氧和 1.5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 1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 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 1:6,氧原子数之比为 1:3 6.(09)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C60 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H2O
8(0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 + I2(g)
2HI(g),在温度 T1 和 T2 时,产
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碘
化
T1
氢
的
T2
量
时间
A.T1>T2,ΔH>0 B.T1>T2,ΔH<0
C.T1<T2,ΔH>0 D.T1<T2,ΔH<0
8(09).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