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测量参数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每个参数都有他的临床意义,怎样结合其它参数或临床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和思考的,而且只有在临床中不断运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参数。
本文介绍了直接测量所得指标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心输出量。
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心脏排血指数、心脏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数和PICCO参数:主要监测指标1~Hg)低于75mmHg2心率(HR)[3 3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在无条件测定PC CVP对血容量的估计及输液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一般CVP增高见于右心衰,严重三尖瓣返流,心包CVP低反映血容量不足,但补液时需考虑左心功能(LVEDP)[4]。
4右心房压(RAP) 正常值:0~1.07kPa(0~8mmHg)。
反映循环容量负荷或右心室前负荷变化,比C 准确。
心包积液及右心衰竭时可造成相对性右室前负荷增加,右室流入道狭窄(如三尖瓣狭窄)时右能完全代表右室前负荷。
??超过10mmHg升高,升高见于右心衰竭(包括右心室梗死)、三尖瓣狭窄闭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口狭窄。
当血容量不足时,降低5右心室压(RVP) 正常值:收缩压2.00~3.33kPa(15~25mmHg),舒张压0~1.07kPa(0~8mmHg)。
收缩压>30mmHg压意义同RAP6肺动脉压~14mmHg 压1.33~肺动脉狭窄或瓣下狭窄,7LVEDP。
容量不足时,则降低。
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左心室以一个最适宜的前负荷,使之保持在不足以引起的范围内,同时又要根据原理,用足够的前负荷使心肌纤维适当的伸长以达到最大的心排血量。
临心脏病病人,一般以PCWP略高(即14~18mmHg)为正常值,这样可充分发挥Frank—Starling定律机制,维持心输出量的要求,又不至于发生肺郁血。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附件一:BioZ提供的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一)主要参数1、心率(HR)HeartRate2、平均动脉压(MAP)MeanArterialPressure3、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CardiacOutput/Index4、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StrokeVolume/Index5、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SystemicVascularResistance/Index6、心肌收缩指数速度指数(VI)VelocityIndex加速指数(ACI)AccelerationIndex7、胸腔液体量(TFC)ThoracicFluidContent8、左室射血时间(LVET)LeftVentricularEjectionTime9、预射血期(PEP)Pre-ejectionPeriod10、收缩时间比率(STR)SystolicTimeRatio11、左室做功/做功指数(LCW/LCWI)LeftCardiacWork/Index12、每搏变异率(SVV)StrokeVolumeVariation(二)临床意义1、心率2、血压1)概念: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血液由左室到主动脉最高时的压力100-140mmHg舒张压:血液由主动脉到外周血管时的最低压力70-90mmHg 2)临床意义影响因素:A、左室射血量以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衡量(LVEDV)―-前负荷B、左室射血时间HR、前负荷C、主动脉顺应性血液在主动脉内流动,进入一主动脉扩张,流出一主动脉回缩Windkessel效应(年龄,疾病影响)D、SVR主动脉顺应性+SVR二后负荷3、心输出量/心脏指数1)概念:CO每分钟心脏泵血量4-8L/minCI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2.5-4.2L/min/m22)影响因素:基础代谢率(年龄,姿势,运动,体质,体温,性别,环境温度、湿度,危重病人、术后病人,疾病,心理)3)临床意义:A、同血压相比,心输出量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的最早期报警。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 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锁骨下静脉穿刺 局部皮肤感染 血气胸患者——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 插管途径
前路
颈内静脉
中路
后路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其他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等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
• 插管技术
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消毒 拟定穿刺点 进针 连接导管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穿刺点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途径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变化
•
窦性心动过速——a.c波融合
•
心房纤颤——v波消失
•
右心房排空受阻——a波
•
三尖瓣返流——v波
•
右心室顺应性下降——a.v波
•
急性心包填塞——x波陡峭,y波平坦
中心静脉压压力变化
正常值:4-12cmH20
中心静 脉压
低 低
高
高
正常
动脉压 原因
低
血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构成:a,c,x,v,y
影响中心静脉压旳原因
• 导管位置:13-15cm • 原则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 胸内压 • 测定系统旳通畅度
动脉压波形
肺动脉导管压力波形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正常值 • 异常值 • 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NIBP) •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血流动力学旳创伤性监测
• 有创性操作:
•
测定中心静脉压
•
测定周围动脉压
•
自深静脉插管入肺动脉
测定中心静脉压
• 适应证
休克、脱水、血容量不足 颅内较大、较复杂手术 术中需大量输血、血液稀释旳患者 控制性降压、低温 心血管功能不全、手术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 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1 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1 有创法是经典法。
优点:准确;缺点:存在一定的潜在不安全性,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于长时间、多次反复使用,监测参数少,适用范围受限(不适用于危重患者、轻症患者和健康人),监测费用高。
1.2 无创法有多种方法,目前认为心阻抗法最好。
优点:安全,操作简易,可长时间、多次反复使用,可迅速连续逐搏监测多个参数,适用范围广,监测费用低廉。
心阻抗法过去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阻抗的信号噪声比小,信号基线受呼吸影响大,参数计算方法不当等,所以测出的参数值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差,适用范围也受一定限制。
现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心阻抗法与有创法的相关系数达0.9左右,一致性好。
2 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2.1 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左心室开始收缩后,室内压力急剧增大,上升到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左室血液迅速流入主动脉,使主动脉中血液的流量产生大的脉动变化。
因为血液是导体,当流量增加时,使胸腔阻抗减小。
胸腔的阻抗就产生相应的脉动变化。
根据胸腔阻抗的变化,就可测得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这就是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
2.2 心阻抗法的工作波形图阻抗图:阻抗变化信号ΔZ描记成的波形图,称为阻抗图,反映阻抗的变化。
血流增大,血管容积增大,胸腔阻抗减小。
为直观表示血管容积的增减,纵坐标向上代表阻抗减小,即血管容积增大。
阻抗微分图:dz/dt描记成的波形图称为阻抗微分图,反映阻抗变化速率。
dz/dt对阻抗变化即血流动力学状态反映得更明显和更灵敏。
dz/dt波形上有4个主要的波,波的峰点、谷点和B点是5个重要的点,称之为dz/dt波形上的5个特征点。
波的形状和5个特征点的位置(时间和幅度), 反映左心室射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电图(ECG):将Q起点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始点。
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参数与临床应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参数与临床应用引言血流动力学监测是评估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监测各项参数可以获得有关患者血液流动状况和组织灌注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血流动力学监测常用的几个参数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1. 血压血压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
通过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评估心脏泵出血液的能力以及动脉血管的阻力情况。
血压的监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评估循环功能和指导治疗,例如判断血液灌注情况,调整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使用等。
2. 心率心率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心率反映了心脏搏动的频率,可以用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排血能力。
心率的异常可以提示心脏功能紊乱或疾病存在,临床上常用于判断心律失常和监测心脏康复进展。
3. 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即反映心脏充盈状态的压力。
CVP的监测可以提供关于心脏泵血能力和容量状态的信息。
在临床上,CVP常用于评估循环血量、调整输液和晶体液支持以及监测心脏容量负荷等。
4. 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
通过监测SaO2可以评估氧供和氧需之间的平衡情况。
在临床上,SaO2的监测广泛应用于评估氧合功能、判断氧合不足和指导氧疗的使用等。
5. 心排血指数(SVI)心排血指数是指每搏输出量与身体表面积的比值,反映了每分钟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情况。
SVI的监测可以评估心脏泵血能力和判断循环状态。
在临床上,SVI常用于评估心源性休克、监测重症患者的容量负荷和心脏功能状态等。
结论血流动力学监测各项参数的监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血压、心率、CVP、SaO2和SVI是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应用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对患者循环功能的评估和治疗的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病情的改善。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1、心率(HR):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它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能够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在临床上,心率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2、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动脉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施加的平均压力。
它是血液循环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全身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
3、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向全身输送的血量。
心脏指数是指每分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它们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心脏的泵血能力。
4、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每搏输出量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向主动脉排出的血液量。
每搏指数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搏输出量。
它们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能力。
5、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外周血管阻力是指血液流经血管时所遇到的阻力。
阻力指数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外周血管阻力。
它们是评估心脏后负荷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全身血管的阻力情况。
6、心肌收缩指数:心肌收缩指数是评估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包括速度指数和加速指数。
它们能够反映心肌收缩的速度和力度。
7、胸腔液体量(TFC):胸腔液体量是指胸腔内液体的总量。
它是评估胸腔内液体积累的指标,能够反映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状态。
8、左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射血时间是指心脏收缩时左室向主动脉排出血液的时间。
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左室收缩的时间和力度。
9、预射血期(PEP):预射血期是指心脏收缩前左室内压力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左室收缩前负荷的大小。
10、收缩时间比率(STR):收缩时间比率是指左室射血时间与心脏收缩时间的比值。
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左室射血时间与心脏收缩时间的比例。
11、左室做功/做功指数(LCW/LCWI):左室做功是指心脏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排出的血液所做的功。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血流动力监测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循环的各项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血液的流动情况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流动力监测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与临床意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血流速度是血流动力监测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医生通过探测血液在动脉或静脉中的流速来评估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血流速度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与疾病有关。
例如,如果血流速度异常高,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这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血流速度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相关疾病。
其次,血压是血流动力监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正常的血压范围对于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如果血压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可能会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而低血压也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
通过血流动力监测,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
除了血流速度和血压,血流阻力也是血流动力监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血流阻力表示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血流阻力的改变可能与血管狭窄、血液黏稠度增加等疾病有关。
例如,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内膜增厚,从而增加血流阻力,这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通过监测血流阻力,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血液循环的畅通程度,及时发现和治疗血管疾病。
此外,心率也是血流动力监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心率指的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例如,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率会明显加快,这可能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衰等严重后果。
通过监测心率,医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心跳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肺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
支气管 肺泡
PAPd
PCWP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肺静脉 主动脉 左心房
LAP
三尖瓣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LVEDP
二尖瓣
体循环
(39)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 临床意义
– PAP = RVP (20~30mmHg) – PAPD 可反应LVEDP (8~12mmHg)
血流动力学不稳病人
• 嗜铬细胞瘤 • 大出血 • 大手术
频繁监测动脉血气
创伤性血压监测
优点: 反应每一心动周期内旳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经过波形能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定时屡次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 心电图有交流电干扰时,可经过动脉波形旳描记
了解心脏情况,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无创措施不能测到血压时,经过动脉穿刺直接连
• 临床意义
– 心衰、休克,SVR↑↑
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
• 肺循环阻力(PVR)
– 右心室后负荷 – PVR=(MPAP-LAP)x80
CO
– PVR =(MPAP-PAWP)x80 CO
– 正常值:(20~130)250ynes/sec/cm2
• 临床意义
– 升高时有可逆和不可逆旳情况存在
续监测动脉压。
创伤性血压监测
预防桡动脉血栓形成旳措施
做Allen’s试验; 注意无菌操作; 降低动脉损伤; 经常肝素盐水冲洗; 导管针不宜太粗; 末梢循环欠佳时,拔除动脉导管。
无创伤性血压监测
手动测压法:听诊法,触诊法。 震荡技术 Penaz技术 动脉张力测定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测量参数临床意义
缩写参数名称单位参考范围每次
监测
的变
化量
公式备注
MA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mmHg 70-105 9% 血压是血液对动脉的血管壁的侧压
力
示波法: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
张压可以通过血压测得
手动法:MAP=【(SBP-DBP)/3】
+DBP
平均动脉压=排量×阻力
尽管示波法和手动法都被
JNC-7接受但是它们测量的
SBP,DBP和MAP值可能会
有所不同
HR Heat Rate心率bpm 58-86 7% 每分钟心脏搏动
HR=60/RR间期HR的变化依靠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的原因,可能反映了心脏失代偿的原因或结果
CO Cardiac Output
心输出量L/min 随病人的BSA变
化
16% 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CO=S V×BSA
明确低心排量/心指数是由于
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还是由
于心率,或者两者共同变化引
起的。
是非常重要的
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的心排/
心指数可能预示左室功能的
衰退和射血分数的下降
CI Cardiac Output
Index
心指数L/min/m2 2.5~4.216% 每单位体表面积的心排量
CI=C O/BSA
SV Stroke Volume
心搏量mL 随病人的BSA变
化
15% 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
SV=VI×LEVT×VEPT×ANALOGIC
指数
SV/SI是由前负荷、后负荷和
心肌收缩力这三种因素决定
的
如果SV/SI发生了变化,应该
考虑是那一个因素进行血液
动力学的治疗
低SV/SI的病人可以通过增
加的心率来代偿以保持正常
的心排量
SI Stroke Volume
Index
心搏指数Ml/m2 35~6515% 每单位体表面积的每搏输出量
SI=SV/BAS
VI Velocity
Index/Ejection
速度指数/1000/s 33~6514%反映了心室收缩期血流进入主动脉
的最大速度
VI=1000×(Dz/dtMAX)Z0
Dz/dtMAX 是DZ一次导数的最大值
Z0是胸电阻抗的基线值
低VI或ACI预示下降的左心
室功能
心肌收缩力被定义为心肌纤
维缩短的比例
虽然实际的心肌收缩力和后
负荷无关
但是主动脉内血流的速度VI
和加速度ACI明显受前负荷
和后负荷的影响
肥胖人的有可能ACI/VI比正
常人低
ACI Acceleration
Index
加速度指数/100/s2 女性:90~170
男性:70~150
无报告反映了心室收缩期血流进入主动脉
的最大加速度
ACI=100×(d2z/dt2max)/z0
d2z/dt2max是DZ二次导数的最大
值
STR Systolic Time
Ratio
收缩时间比率无单位30~5013% 心脏收缩和机械收缩的比例
STR=PEP/LEVT
当左心室收缩减弱,左室需要
花更长的时间产生压力打
开主动脉瓣膜(延长的PEP)
而不能保持射血(缩短的
LEVT)这样,PEP和LEVT
的比值明显增大,高STR与
EF(射血分数)下降的可能性
明显相关。
一个病人的STR值
随时间上升,有可能伴随着EF
值的下降
左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
或者其它延迟的病人可以有
较高的PEP和STR值,但是
没有左室功能不全
LVET LV Ejection Time
射血时间ms 随心律变化无报告心脏机械收缩持续的时间
时间从主动脉瓣的开放到关闭
在dZ / dt 波形上的B点到X 点
PEP Pre-ejection
Period
射血前期ms 随心律变化无报告心脏电收缩持续的时间
时间从心电活动的开始(心电图上
的QRS波)到心脏机械收缩的开始
EF 射血分数% 60~7015% EF = SI / EDI ×100%
高 EF > 65%
正常 50% < EF > 65%
低 35% <EF <50%心搏量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值,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
EF值减小,说明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心搏量少。
TFC Thoracic Fluid
Content
胸液传导性/kohm 女性:21~37
男性:30~50
11% 胸部的导电性,主要是由血管内和
血管外的液体(肺泡内的和组织间
隙内的液体)决定的
TFC = 1 / Z0 , Z0 是胸电阻抗的
基线值
一的个非常高的TFC值需要
引起医生关注
一个较前增加的TFC值意味
着胸腔内液体较前增加,着需
要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
通过
医疗干预,或者一些疾病也可
以引起T FC下降,下降的TFC
值提示胸腔内液体减少
和液体一样,肌肉也是很好的
电导体。
老年人的肌肉群减少
也会导致TFC值的下降。
脂肪
和气体的导电性很弱,所以肥
胖和肺气肿的病人的TFC值
也有可能降低。
所以,对于这些病人,低于正
常水平的TFC值也许并不意
味着脱水;相反,尽管TFC正
常,这些病人有可能存在超负
荷的液体
LSWI Left Cardiac
Work Index
左室搏动作功指
数Kgm/m2 3.0~5.5无报告心脏每分钟泵血必须做的功
LCW = (MAP—PAOP)×CI×0。
0144
LCWI反映了心肌需氧量,数
值增加有可能降低心绞痛阈
值
SVRI Systemic
Vascular Dyne sec/
cm-5 m2
1680~258018% 每单位体表的外周血管阻力
SVRI = {(MAP – CVP )}/ CI
抬高的SVR/SVRI是血管收缩
的特性
Resistance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降低SVR/SVRI ,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
注意;CVP被默然为6mmHg .这是因为MAP 比CVP 大很多,即使CVP 变化很多。
即使CVP变化很大,对SVR/SVRI的计算影响也很小
因为CI作为公式的分母,所以SVRI总是比SVR大
SVR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外周血管阻力Dyne sec/
cm-5
18% 心室将血液射入血管必须克服的
阻力
被认为是“后负荷”
SVR = {(MVP – CVP )}/CO
VEPT = 导电组织的体积BSA = 体表面积CVP = 体表面积CVP = 中心静脉压PAOP = 肺动脉阻塞压
ICG阻抗心动描记法
临床状况
临床状况
心输出量
CO(或CI)
每搏排量
SV
外周血管阻力
SVR(或SVRI)
胸液传导性
TFC
加速度指数ACI
脱水性
低血压
减少减少增加减少正常到增加出血性
低血压
减少减少增加减少正常到增加脓毒血症性
低血压
正常到增加正常到增加减少正常正常到增加脊髓受伤性
低血压
正常到增加正常到增加减少正常到升高正常到减少
肺部栓塞性低血压减少到
正常
减少到正常增加正常到增加正常
心肌梗塞性
低血压
减少减少增加正常到增加减少
过敏反应性
低血压
正常到增加正常到增加减少正常到升高正常
肾上腺素障碍
低血压
正常到增加正常到增加减少正常到升高正常到减少
血管收缩性高血压正常到升高
正常到
升高
减少
正常到正常偏
低
正常到增加
容量负荷性高血压增加增加正常到减少
正常升高到增
加
正常到增加
失代偿收缩性心
力衰竭
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
代偿收缩性心力衰竭正常到偏低或减
少
正常到偏低或
减少
正常到减少正常减少
舒张性心力衰竭正常到正常偏低正常到正常偏
低
增加增加正常
心包或
胸膜积液
正常到减少正常到减少正常到增加明显到增加正常
透析负担增加血容量增多正常偏高到增加
正常偏高到增
加
正常到减少增加
正常到
增加
透析负担增加身体肥胖正常正常
正常到正
常偏低
正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