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中的成语

合集下载

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及解释

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及解释

勤奋学习的成语及解释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小编与读者分享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朝乾夕惕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废寝忘食解释:废,停止。

寝,睡觉。

忘,忘记,食,吃饭。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出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4、分秒必争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

形容抓紧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5、焚膏继晷解释: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一二·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6、磨穿铁砚解释:磨穿了铁铸的砚台。

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7、勤勤恳恳解释:形容勤劳踏实。

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8、勤学苦练解释: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示例: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9、手不释卷解释: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

释:放下;卷:指书籍。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进学解知识点整理

进学解知识点整理

《进学解》知识点整理一、注音剔抉..磨光()纂言()焚膏继晷()攘..()刮垢斥()补苴罅..漏()佶.屈聱.牙()奇葩.()跋.前踬.后()杗()冗.不见治()桷()欂栌..()..()侏儒牛溲.()椳()卓荦..()..()诘.问()豨苓..()瑕疵杙()二、通假字1、登崇畯.良:“畯”通“俊”,优秀。

2、冗不见.治:“见”通“现”,表现。

3、校.短量长:“校”通“较”,比较。

4、不繇.其统:“繇”通“由”,由着,遵从。

5、踵常途之促促..:促促,当作役役,劳苦。

6、班资之崇庳.:“庳”通“卑”,低下。

三、古今异义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先生:古义,唐代对国子博士的尊称。

今义,老师;对知识分子的称呼;称别人的丈夫或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

)2、刮垢磨光..:(磨光:古义,培养造就人才。

今义,打磨光滑。

)3、张皇..幽眇:(张皇:古义,张大,引申为阐发。

今义,慌张,慌乱。

)4、浑浑..无涯:(浑浑:古义,深远博大,褒义。

今义,形容无知无识,混沌糊涂,含贬义。

)5、《左氏》浮夸..:(浮夸:古义,有夸张和形象性描写,文辞华美。

今义,虚夸,不切实。

)6、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博士:古义,一种传授经学的官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7、窥陈编以盗窃..:(盗窃,古义,抄袭剽窃。

今义,用不合理的手段秘密取得,偷窃。

)8、指前人之瑕疵..:(前人:古义,职位在自己之上的人。

今义,古人或以前的人。

)四、一词多义1、治⑴治具毕张:治理。

⑵三年博士,冗不见治:治绩。

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与“乱”相对。

⑷不效治臣之罪:惩罚,处置。

⑸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⑹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

2、披⑴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

⑵将军披坚执锐:穿戴着。

⑶披肝沥胆:剖开。

3、劳⑴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功劳。

⑵师劳力竭:劳累,疲劳。

⑶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勤劳。

4、信⑴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相信,信任。

进学解

进学解

特殊句式
(1)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2)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 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3)惟器是适者 (4)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5)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6)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7)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8)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9)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进学解
韩愈
韩愈传世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原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C、是经过后人浓缩和提炼,演化而成的
“提要钩玄”: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焚膏继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力挽狂澜”: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闳中肆外”: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号寒啼饥”: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兼收并蓄”: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 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 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 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 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 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 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 出自文中的成语。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 河南省孟县)人,祖籍 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 黎,世称韩昌黎。因官 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 公。在文学成就上,同 柳宗元齐名,称为"韩 柳"。他是唐代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 “文起八代之衰”。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

《进学解》中的成语

《进学解》中的成语

由<<进学解>>衍生出的成语第一类是被后人直接用作成语的:1.业经于勤--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

2.行成于思--行,做事。

事情之所以成功在于反复思考分析。

3.爬罗剔抉--爬罗,搜集;剔决,筛选。

广泛收罗,仔细挑选。

4.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

原指培养人才时磨砺而使之高尚纯洁。

后比喻使旧事物重显光辉或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5.贪多务得--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

后亦指贪心很大,定要满足欲望。

6.细大不捐--原指各方面的内容兼收并蓄。

现多指小的大的都不放弃。

7.含英咀华--比喻仔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8.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9.同工异曲--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10.动辄得咎--辄,即;咎:过失,罪责。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11.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

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12.败鼓之皮--败:破旧。

破鼓皮可作药材。

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13.投闲置散--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

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14.旁搜远绍:原句是“独旁搜而远绍”。

旁:广泛;搜:搜集;绍,继承。

广泛地搜集引征资料,穷本溯源地说明来历,以进行论证。

第二类是经过后人浓缩和提炼演化而成的15.提要钩玄(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

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16.焚膏继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7.力挽狂澜(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

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18.闳中肆外(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一、焚膏继晷1.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

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2.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二、悬梁刺股1.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2.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三、凿壁偷光1.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四、囊萤映雪1.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2.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五、孜孜不倦1.释义: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六、废寝忘食1.释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2.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七、闻鸡起舞1.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八、牛角挂书1.释义:比喻读书勤奋。

2.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进学解文言文解释

进学解文言文解释

《进学解》同步练习一、找出文中所有的成语二、重点词语解释匠氏之工.也:纡余..为妍.:卓荦..为杰:宰相之方.也:辙.环天下:绝.类离.伦: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岁靡.廪粟:然而圣主不加诛.: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乃分.之宜: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三、词类活用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投闲.置散.,乃分之宜乘马从.徒,安坐而食四、通假字校.短量长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五、古今异义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指前人..之瑕疵六、特殊句式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辙环天下,卒老于行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其遇于世何如也?文虽奇而不济于用七、一词多义幸:1、盖有幸而获选2、兹非其幸欤3、妇女无所幸4、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5、幸灾乐祸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7、而君幸于赵王 8、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毕:1、治具毕张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3、众妙毕备4、六王毕,四海一5、毕其功于一役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适:1、惟器是适者2、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3、少无适俗韵4、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处分适兄意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7、适可而止 8、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见:1、私不见助于友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3、冗不见治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5、府吏见叮咛6、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韩愈文章成语集锦

韩愈文章成语集锦

韩愈文章成语韩愈文章成语集锦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1、落阱下石【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同“落井下石”。

【示例】毫无疑义,他是误解了牛祚,以为对方在落阱下石。

2、动辄得咎【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

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

【示例】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该有多么难做,整日如履薄冰,动辄得咎。

3、杂乱无章【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解释】章:条理。

混乱而没有条理。

【示例】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

水桶拿不出许多。

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

(叶圣陶《一桶水》)4、佶屈聱牙【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周浩殷盘(《指《书经》中的商周书),,佶屈聱牙。

”【解释】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示例】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

(邹韬奋《经历·课外阅读》)5、地大物博【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解释】博:丰富。

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示例】我们要重新看待“我国地大物博”的观点。

6、摇尾乞怜【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解释】俯首帖耳:耷拉着耳朵。

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示例】他们习惯于猛于虎的官威,以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吓,便自会俯首帖耳,摇尾乞怜。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7、不平则鸣【出处】韩愈《送孟东野序》一文。

20个勤学苦读的古人与成语

20个勤学苦读的古人与成语

20个勤学苦读的古人与成语1、匡衡之凿壁偷光语出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车胤之囊萤读书语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3、孙康之映雪读书语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4、孙敬之悬梁读书语出《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5、苏秦之刺股读书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

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6、孔子之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

’”7、李密之牛角挂书语出《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玄感遂倾心结纳。

”8、司马光圆木警枕语出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9、吕蒙之手不释卷语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0、江泌之映月读书语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

”11、承宫之牧豕听经语出《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

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12、顾欢之燃糠自照语出《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学解》中的成语
第一类是被后人直接用作成语的:
1.业精于勤: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

2.行成于思:品德由于思考而养成。

现解为做事成功要动脑筋。

3.爬罗剔抉:爬罗,搜集;剔决,筛选。

广泛收罗,仔细挑选。

4.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

原指培养人才时磨砺而使之高尚纯洁。

后比喻使旧事物重显光辉或仔细琢磨,精益求精。

5.贪多务得: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

后亦指贪心很大,定要满足欲望。

6.细大不捐:原指各方面的内容兼收并蓄。

现多指小的大的都不放弃。

7.含英咀华:比喻仔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8.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形容文章艰深难读。

9.同工异曲: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10.动辄得咎:辄,即;咎:过失,罪责。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11.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

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12.败鼓之皮:败:破旧。

破鼓皮可作药材。

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13.投闲置散: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

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14.旁搜远绍:原句是“独旁搜而远绍”。

旁:广泛;搜:搜集;绍,继承。

广泛地搜集引征资料,穷本溯源地说明来历,以进行论证。

第二类是经过后人浓缩和提炼演化而成的:
15.提要钩玄(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

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16.焚膏继晷(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7.力挽狂澜(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

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18.闳中肆外(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

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酣畅淋漓。

19.号寒啼饥(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

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20.兼收并蓄(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收:收罗;蓄:储藏,容纳。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21.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引申为光秃。

豁:破缺。

头秃齿缺,形容衰老的状态。

第三类则是韩愈化用古代典故而形成的:
22.跋前踬后:语本于《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疐,音zhi,跌倒。

诗的原意是说,狼向前走,便踩着颈下肉;往后走,则被尾巴拌倒。

韩愈将《诗经》中这两句话,浓缩成一个四字成语,用来比喻进退两难。

23.各得其宜:语源于《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

韩愈巧妙地将“所”字变成“宜”字,指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第四类是还有一些四字结构的词语,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已经接近成语。

24.左右具宜:左右:指各个方面。

宜:做得恰如其分。

指做事恰如其分。

25.较短量长: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

如:歌清舞妙,尽开怀抱。

又何须较短量长,此生心应自有天知道。

★明·徐有贞《水龙吟》词
26.绝类离伦: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

伦、类: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

27.安坐而食:安坐,安稳地坐着。

谓不劳神费力。

28.辙环天下:乘车环游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