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满江红》教学设计

【K12学习】《满江红》教学设计
【K12学习】《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教学设计

平遥县香乐二中郭亚珍【教学纵横】

《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翻译全诗。

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 2、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教法学法】

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

2、学法:“知人论世”

【教具学具】

1、 2、

电子白板

问题解决评价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步骤】

1、

导入

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满江红》。

二、朗读秋瑾《满江红》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教师范读

补充: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2、学生初读

3、教师介绍作者秋瑾及其家庭背景

【作者】

秋瑾,浙江绍兴人,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自号鉴

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背景】

秋瑾不幸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她不愿在贵夫人的脂粉堆里虚度一生,正如词中所说: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是她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以致后来发展到使她终于写下这首《满江红》词而远走高飞,踏上人生征途,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孙中山和宋庆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 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

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

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说:

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

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庆龄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

2

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4、请同学们再读该词,结合背景和下面的注解试着自己理解诗意,完成解决评

价单,然后小组内对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独学和对学中难以解决的诗句写在黑板上。【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词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1)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 2)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进行诗词赏析

3)全体师生集体或个体评议展示结果,打分,并进行适当补充。

【明确主旨】

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

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内容分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

3

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赏析】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

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4)集体解决学生在独学和对学中难以解决写在黑板上的诗句,完成赏析。

⑴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⑵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三,学生带着秋瑾的参加革命前的苦闷彷徨和凌云志向再来品读这首词。四、连读三次后,尝试当堂背诵这首词。

五、尝试完成以下练习,各小组各出一人在小组黑板上展示。

1、深入浅出的写出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的诗句是-----------------------

2、写秋瑾终于摆脱不幸婚姻家庭牢笼的句子是-----------------------

3、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的句子是-----------------------

4、秋瑾写中秋秋景的句子是

-----------------------

5、表明秋瑾不屑过贵夫人生活的句子是-----------------------

六、集体批阅并打分,总结这节课的优胜组作出鼓励。【板书设计】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新增篇目,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完全是出于教学需要,当然不乏个人爱好,诗歌的教学一直是个困惑,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但对于学生不解的东西,如作者本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我认为是必须补充的,那正好应了“知人论世读经典”的读书方法。这无疑对学生理解课文有着极大的帮助。但对于注解里有的可以不讲,或者在别的诗文里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同样可以不讲,这需要根据诗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4

说课稿一、说教材

《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

《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

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翻译全诗。

3、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三、说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四、说教法学法

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

2、学法:知人论世

五、说学生情况

首先学生对于讲解课外诗词感到好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不甚理解,但在加入了秋瑾本人的介绍及其家庭社会背景之后,慢慢有了理解,开始理解秋瑾的不幸婚姻,开始理解那个不她在允许新型女性自呼吸的沉闷的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开始理解秋瑾的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意识,开始理解她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5

平遥县香乐二中

亚珍

6

平遥县香乐二中郭亚珍【教学纵横】

《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翻译全诗。

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 2、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教法学法】

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

2、学法:“知人论世”

【教具学具】

1、 2、

电子白板

问题解决评价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步骤】

1、

导入

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满江红》。

二、朗读秋瑾《满江红》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教师范读

补充: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2、学生初读

3、教师介绍作者秋瑾及其家庭背景

【作者】

秋瑾,浙江绍兴人,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自号鉴

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背景】

秋瑾不幸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她

不愿在贵夫人的脂粉堆里虚度一生,正如词中所说: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是她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以致后来发展到使她终于写下这首《满江红》词而远走高飞,踏上人生征途,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孙中山和宋庆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 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

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说:

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

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庆龄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

2

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4、请同学们再读该词,结合背景和下面的注解试着自己理解诗意,完成解决评

价单,然后小组内对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独学和对学中难以解决的诗句写在黑板上。【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词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

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1)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 2)每个小组出一名学生进行诗词赏析

3)全体师生集体或个体评议展示结果,打分,并进行适当补充。

【明确主旨】

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内容分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

3

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赏析】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

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4)集体解决学生在独学和对学中难以解决写在黑板上的诗句,完成赏析。

⑴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⑵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

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三,学生带着秋瑾的参加革命前的苦闷彷徨和凌云志向再来品读这首词。四、连读三次后,尝试当堂背诵这首词。

五、尝试完成以下练习,各小组各出一人在小组黑板上展示。

1、深入浅出的写出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的诗句是-----------------------

2、写秋瑾终于摆脱不幸婚姻家庭牢笼的句子是-----------------------

3、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的句子是-----------------------

4、秋瑾写中秋秋景的句子是-----------------------

5、表明秋瑾不屑过贵夫人生活的句子是-----------------------

六、集体批阅并打分,总结这节课的优胜组作出鼓励。【板书设计】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

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新增篇目,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完全是出于教学需要,当然不乏个人爱好,诗歌的教学一直是个困惑,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但对于学生不解的东西,如作者本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我认为是必须补充的,那正好应了“知人论世读经典”的读书方法。这无疑对学生理解课文有着极大的帮助。但对于注解里有的可以不讲,或者在别的诗文里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同样可以不讲,这需要根据诗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4

说课稿一、说教材

《满江红》是20XX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

《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

《满江红》优秀教案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案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

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注意《满江红秋瑾》: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满江红译文

满江红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 满江红赏析一: 满江红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秋瑾满江红教案

《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是2017年高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0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翻译全诗。 3、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教法学法】 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 2、学法:“知人论世” 【教具学具】 1、电子白板 2、问题解决评价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步骤】 1、导入 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满江红》。 二、朗读秋瑾《满江红》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徒思浙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1、教师范读 补充: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2、学生初读 3、教师介绍作者秋瑾及其家庭背景

(完整版)K12在线教育四大产品模式分析

K12在线教育四大产品模式分析 ? K12在线教育可从4点切入:教学、作业、习题、课外辅导,而针对四大切入点,又有不同的产品模式,各类进入者优势不同决定了其切入点不同。接下来我们对这四大产品模式做详细分析。 一、四大切入点:教学、作业、习题、课外辅导 1,我们认为,从一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来拆分,一般K12教育的过程拆分为:课堂教学、课下作业、自购辅导习题、培训辅导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有所区别: 1)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和在线化,针对的是课堂的8小时的教学过程。由于他切入的是围墙内的教学行为习惯,需要的是至上而下的推动力,是最难的; 2)课下作业的环节亦需要打通围墙内,切入点是帮助老师组卷、批改;而辅助学生做题的环节是偏2C的业务; 3)学生自购辅导习题环节,给学生提供辅导书的习题,或者真题,学生自主性最强,最易铺量。 4)课外培训和辅导是额外的教学,目前主要是线下的培训和家教模式,而线上的1:1辅导正在被探索。 2、在线教育发展驱动力:中国至下而上VS 美国至上而下。国内政策对数字化教育推动停留在方向指引上,没有标准体系和大规模的政策实施节点。因此,目前国内在线教育发展总体呈自下而上的推动态势。而在2014年4月23日的《从美国在线教育进程看中国教育数字化和在线化变革前景》报告中,我们对美国过去20年来课堂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和在线化做了深度剖析。我们认为,美国是从政策角度自上而下推动数字化,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 3、在中国,教学、作业、习题到课外辅导的切入难度依次递减。由于市场化程度是从课外辅导机构、教辅出版,到学校教学依次减弱。在中国在线教育自下而上的驱动过程中,必然是市场化程度更低的环节更易于切入。 二、针对四大切入点的产品模式比较 根据切入的环节不同,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K12课堂正在探索的几种互联网教育产品的模式各自的特点。 1、以学校教学为切入点的产品形态的产业链条最长,包含硬件(学校基础网络、电子展示白板和师生用平板电脑)、学生信息系统、学习管理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内容APP(课程、随堂试题、辅导习题和考试测评)等环节。其特点在于: 1)改变上课的教学行为,降低老师的备课难度,通过录播课程、电子化教材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丰富来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通过此模式,优质老师的教案和录播课程可以产品化并做到传播,可以解决一定程度的师资不平衡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以美国为例,当老师可以使用的教学辅助材料增多时,老师的备课负担在减轻,同时在线课程等多种直播和录播产品有助于将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产品化的方式传播,并降低对学校老师备课和授业的能力的要求,把老师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解惑上。 2)改变老师的教学习惯最难,变化也最彻底,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同时,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整个教学过程可能被彻底颠覆。比如而随着美国2005年后在线教育的发展以及翻转课堂概念的提出,美国学校教育在课堂上和课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行为已经发生较大的改变,线上课程和线下教学组合的混合在线教育模式成为了主流。

超完整颜色英语词汇大全

超完整颜色英语词汇大全 一.红色类 红色 red 朱红 vermeil; vermilion; ponceau 粉红 pink; soft red; rose bloom 梅红 plum;crimson;fuchsia red 玫瑰红 rose madder; rose 桃红 peach blossom; peach; carmine rose 樱桃红 cherry; cerise 桔红 reddish orange; tangerine; jacinth; 石榴红 garnet 枣红 purplish red; jujube red; date red 莲红 lotus red 浅莲红 fuchsia pink 豉豆红 bean red 辣椒红 capsicum red 高粱红 Kaoliang red 芙蓉红 hibiscus red; poppy red; poppy 胭脂红 rogue red ; carmine; cochineal; lake 鲑鱼红 salmon

玳瑁红 hawksbill turtle red 海螺红 cadmium orange 宝石红 ruby red 玛瑙红 agate red 珊瑚红 coral 金红 bronze red 铁红 iron oxide red 铁锈红 rust red 镉红 cadmium red 铬红 chrome red 砖红 brick red 土红 laterite; reddle 郎窑红 lang-kiln red 均红 Jun-kiln red 釉底红 underglaze red 威尼斯红 Venetian red 法国红 French vermilion 茜红 alizarin red; madder red 洋红 carmine; magenta 品红 pinkish red; magenta 猩红 scarlet red; scarlet; blood red 油红 oil red

满江红教学案例

满江红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地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满江红》。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满江红》导入,渲染气氛 播放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生:《满江红》。 师:对,它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岳飞,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板书题目、作者) (教学理念:美好的情景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优美的音乐能让 学生更快的进入古诗文的情景,感受宋词的意境美。)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师: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

1、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教师相机 展示岳飞的图片。 2、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 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岳飞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三、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 2.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发(fà)冠(uān)犹(yóu)虏(lǔ)阙(què) 3.划分朗读节奏。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跟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5.学生听配乐朗读,教师相机点拔,进一步感受词的语言美。 (教学理念: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2020年K12在线市场分析报告

XXXX 2020K12在线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中心

内容目录 公司概况:快速发展的华南K12 课培黑马 (5) 公司概况:升学+乐学两大品牌,聚焦华南K12 课外辅导 (5) 经营情况:规模增长迅速,利用率/续班率仍有提升空间 (7) 股权结构:控股股东陈启远持股38.52% (10) K12 课培行业:广东区位优势明显,龙头竞争激烈 (11) 政策方向:规范影响消化,龙头份额提升 (11) 市场规模:广东占全国11%,区位优势明显 (13) 竞争格局:双雄+五虎抢滩华南,区域龙头本地网点优势明显 (15) 竞争优势:注重服务,教研并重,激励为基 (19) 强化服务:重视课后服务,精细化服务打造品牌 (19) 教研团队:标准化体系日臻完善,教师团队稳定 (20) 激励机制:合伙人机制和校长负责制 (23) 发展规划:学习中心稳步扩张,拓展双师教学模式 (23) 加强深圳市场网点优势,扩大在大湾区的地域覆盖范围 (23) 试水新模式:双师课堂+思考乐网校 (24) 盈利预测及估值 (25) 盈利预测 (25) 估值建议 (27) 附录 (30)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旗下升学+乐学两大品牌 (5) 图表2:公司课程开设分类 (5) 图表3:思考乐教育学习中心布局 (6) 图表4:思考乐教育各校区学习中心数目(单位:个) (6) 图表5:思考乐教育发展历程 (7) 图表6: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左轴:亿元;右轴:%) (7) 图表7: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左轴:亿元;右轴:%) (7) 图表8:分业务营收占比(单位:%) (8) 图表9:分业务入读学生人次(单位:万人) (8) 图表10:常规课程和体验课程入读学生人次(单位:万人) (8) 图表11:各地学习中心利用率(单位:%) (8) 图表12:主营业务成本及薪资福利(单位:亿元) (9) 图表13:毛利润及毛利率(左轴:亿元;右轴:%) (9) 图表14:分业务毛利润及毛利率(单位:%) (9) 图表15:公司分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9) 图表16:课程单小时平均学费(单位:元/小时) (10) 图表17:思考乐教育课程均价(单位:元) (10) 图表18:体验课程转化率及续班率情况(左轴:万人;右轴:%) (10) 图表19:思考乐教育费用率及净利率(单位:%) (10) 图表20:公司股权结构 (11) 图表21:2018H2-2019H1 全国各省市发布的K12 课外规范经营相关政策 (12) 图表22:2019 年下半年发布公民同招和民办摇号政策的省市 (1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25

12词四首之《满江红》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岳飞的《满江红》。1903年中秋,八国联军入侵不就,秋瑾目睹了民族危机的深重,决心献身就过事业,她也做了一首《满江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鉴湖女侠秋瑾的《满江红》,体会她的雄心壮志和开阔胸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满江红》 1.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起义,被捕牺牲。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欲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2)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3.品析词句,理解情感与主旨。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②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达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4)再次朗读本词,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K12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17 K12教育行业分析报 告 2017年十一月

目录 1. 好未来公司概况 (3) 1.1 公司简介:K12课外培训龙头迈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3) 1.2业务简介:具备综合竞争实力,教育航母起航 (5) 1.2.1 小学奥数起家的K12课外辅导机构,上市后快速成长 (5) 1.2.2 好未来主营业务:K12教育培训业务剖析 (7) 1.3财务简析:营收增速惊人,规模增长与精细运营带动净利增长 (9) 2.高筑墙:学而思数学声名鹊起,高质量教学奠定市场地位 (14) 2.1 以北京奥数市场为突破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 2.2 全方位塑造品牌口碑,提升客户粘性 (17) 2.3后端教研塑造标准化课程与地域扩张能力 (21) 2.4竞争壁垒初显,教研开发能力塑造核心竞争力 (23) 3.缓称王:线下稳健全国性扩张,线上积极拥抱互联网 (23) 3.1 线下稳健全国性扩张,深耕一二线城市挖掘三线城市 (24) 3.1.1登录资本市场助推全国布局,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24) 3.1.2低价策略助推一线城市深耕,借品牌优势抢占二三线城市 (27) 3.2“学而思网校+双师课堂”,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剑指全国市场 (30) 3.2.1学而思网校:率先布局在线教育,历经多年尝试效果显著 (32) 4. 深挖渠:多赛道外延布局完善产业链,全方面构筑教育生态圈 (36) 5.财务剖析:成长性显著、财务风险低、现金流状况好 (39) 5.1利润表分析:营收增长强劲,费用端稳定 (39) 5.2资产负债表分析:资金利用率有所提高,负债健康 (41) 5.3杜邦分析:基于充足现金流与强盈利能力,利用财务杠杆撬动ROE (43) 5.4现金流分析:经营性现金流充足 (43) 5.5好未来成长性分析:成长性显著 (44) 6.以史为鉴:解码好未来千亿市值登顶之路 (45) 6.1好风凭借力:选对了K12教培这一条千亿级规模赛道 (45) 6.2十年磨一剑:构建核心竞争力,抬高行业竞争壁垒 (45) 6.3敢为天下先:敢于尝试,善于调整 (46)

12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融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实践 ———《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案例【案例宗旨】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即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教育活动。简单地说是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5-6年级学习阶段目标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创设了《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的新课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学生综合性学习有效方式。因此,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学习国学经典的综合性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的能力和自我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的能力。 【案例背景】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尽人之性,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性有仁爱之心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 据此,本案例设计它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探索研究的兴趣。通过对以前的学习内容的回顾,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师生共同确定研究

语文九年级下册《满江红 小住京华》教案设计

语文九年级下册《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设计语文九年级下册《满江红小住京华》教案设计 《满江红瑾》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作者简介: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节,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注意《满江红瑾》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

月光曲教学案例

敢于“天公”试比高? ——《月光曲》、《临死前的严监生》读写结合案例 [学军小学周伟平] 一、我“邂逅”的“悲惨遭遇” 《月光曲》这是一篇主体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美丽的传说,即表现了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的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适宜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尤其是第九自然段。更能呼应“读写结合”的新亮点——听音乐想象写片段。 为准备学校的希望杯青年教师课堂比赛,我选择了《月光曲》,当时师傅周萍老师就提醒我《月光曲》这篇课文余杭区的蒋军晶老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我迟疑了许久,但我翻遍整册,就是最喜欢这篇课文,我毫无顾虑地笑着对师傅说:“我与蔣老师不期而遇”。师傅做事向来比较民主,于是她欣然接受了我这毛丫头的“童言无忌”。我自然打定决心不看蔣老师的东西,开始了独立备课。第二周,我在师傅与年级组其他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地上了两节试教课,并在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认真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谁知,第三节试教课,师傅请了学校德高望重的袁老师莅临指导。课结束,袁老师就微笑着对我说:“明天就要比赛了,时间很紧。可我觉得你的教学设计与蔣军晶老师同出一辙,明天你们组姚老师是组长,她对新近的教学动态很了解……我建议,你推翻这种模式,从后面的月光曲画面开始着手。”我当时觉得很委屈,要知道,这几天每天都弄到凌晨,人都要垮了。回到办公室我把袁老师的建议告诉了师傅,师傅拍着我的肩膀要我自己决定。于是乎,我坐在电脑前下载了蒋军晶老师的课堂实录细细观摩,我目瞪口呆。此时的我如要披荆斩棘,杀出重围,非得卷土重来了。当时我紧紧抓住了还在办公室的四位老师——我的救命稻草。尤其陈跃老师,他帮我抠第九自然段的朗读,在一遍又一遍抠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商讨着新的教学设计,直到19点。晚上回到家,我顾不上吃晚饭,打开电脑凭着记忆,想象着学生的各种

基础教育阶段K12在线教育产品优劣势分析

k12在线教育竞品分析 第一篇背景篇 1.1 前言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线教育市场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业内,2013年也被称之为“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元年”。在过去一年内平均每天诞生2.6家在线教育公司。其中K12(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是整个教育市场的一块重要阵地,中国的中小学生有2亿之多,预计五年内中国K12教育互联网化市场规模则将达1500亿元,而在2013年新东方、学大、好未来、龙文、巨人、京翰、卓越、精锐、昂立、邦德全部加起来,top10的线下k12合计营收为112.8亿。 谁都能够看到K12在线教育未来体量巨大的市场,但谁也都能看得到做基础

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难处——牵扯其中的各个利益方:教委、学校、老师、线下教育机构、家长、学生,这还不算完,别忘了题库和教辅书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利益方已经基本达成一种稳定的生态,在线教育想进来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2014年9月份,明星创业家“小龙女”龚海燕的梯子网和那好网提前出局,标志在线教育行业泡沫已经显现。不过,尽管“泡沫论”不绝于耳,但这并没有妨碍资本的狂热。有第三方机构统计,仅在2014年8月,公开披露的国内在线教育投融资(含收购)案例便达13起,累计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 所以,本次竞品分析将专注于K12领域的产品,从发展历程、产品定位和功能、运营和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各自的优势,加以借鉴。 1.2 产品分类 在线教育类的产品太多了,从细分业务领域、商业模式、定位人群等角度可以有不同划分方式。在此,仅从K12市场的细分领域来看,把目前题库答疑类的产品(之所以选择该领域,是因为个人认为练习和答疑是学生的刚需)分为以下几类: 1. 做题类

我国K12课外辅导培训行业研究

我国K12课外辅导培训行业研究 1、行业基本情况 K12指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中小学生教育阶段是指从小学至高中这一年龄 阶段的基础教育。由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升学竞争激烈的局面长期存在。 本公司聚焦中高考教育培训,以全封闭补习、课外培训的模式,辅以配套教学软件产品,为初、高中学生提供服务。 (1)K12课外辅导培训行业概况 1)教育行业整体状况 ①整体市场规模仍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人口结构调整、二胎政策及大范围消费升级,教育支出在中国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比逐年加大,教育市场整体发展态势依然强劲。德勤《中国教育行业 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国教育产业持续受到来自政策、消费者及资本层面的 高度重视,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皆处于不断扩张阶段;预计至2020年,民办教育总体规模达到 3.36万亿元,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万亿元,预计实现10.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此外,基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

缺和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要求,学生和家长仍然高度重视升学结果。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K12课外培训是教育领域中需求最强劲的细分领域之一,据 Frost&Sullivan报告,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0.56%。 我国K12课外培训市场(亿元) 来源:Frost&Sullivan ②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依然高度分散 不同区域的教育特色、师资水平和教材的差异,使得K12校外培训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度分散,行业巨头总计占有市场份额约为6%。按营收指标看,目前K12

校外培训机构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为新东方、好未来双巨头;第二梯队为学大教育、精锐教育等全国性品牌;第三梯队为区域龙头企业,如卓越教育、高思 教育等。但整体来看,三四线城市领头羊及收入在百万元以下的小微机构占有大 部分市场份额,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从竞争态势看,竞争格局趋于稳定,知名 教育品牌的校区扩张趋势减缓,大型机构通过课程和产品推广、双师课堂等模式向三四线城市覆盖。 2018年行业整体监管趋严,尚未形成规模、经营不规范的小微机构将被逐 出市场,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大面积整合,市场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 2010—2018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机构数量变化(单位:万家)

《满江红小住京华》九年级精品教案

(封面) 《满江红小住京华》九年级精品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满江红·小住京华》九年级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一、激情导入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斗牛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满江红》。 二、朗读品析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徒思浙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1、教师范读 补充: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 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2、学生初读 3、教师介绍作者秋瑾及其家庭背景 【作者】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自号鉴湖女侠,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背景】 秋瑾不幸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 子王廷均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 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她不愿在贵夫人的脂粉堆里虚度一生,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长宁中学张艳艳 课题:《词二首》——《满江红》 授课时间:2018年5月23日 授课班级:初二(3)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啊: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赏析词作,理解词作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背上节课学的词《渔家傲》,由此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生平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三.读 1.初读词作,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学生齐读,个读,教师指导。 2.整体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教师指导。 四.品 1.学生找出词中典故,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

(1)“为篱下,黄花开遍” (2)“四面歌残终破楚” (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 (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五.感 1.小结本词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词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2.再读这首词,把握语速、语调、感情 六.拓 赏析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七.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八.课后反思:

2018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K12在线教育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主要观点 K12在线教育具备政策、技术、市场的东风 地方性线下培训机构整治蔓延向全国,今年以来从教育部到国务院频频出台文件对校外培训机构展开专项治理,监管趋严。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好未来等线下巨头开始发力在线教育,在线业务成为高增长动力。技术层面,AI赋能,教育落地场景覆盖“教、学、考、评、管”全产业链条,优化在线学习体验。同时,家长对应试提分有刚需且支付意愿较高,技术成熟下的直播授课用户满意度高,K12在线教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 K12在线学科辅导关键公式 参考电商,我们建立在线教育关键公式:GMV=流量*转化率*客单价*(1+复购率)。(1)流量:较优流量为自有流量(线下机构、工具、社区)、其次为采购流量(线上+线下广告投放),老牌的线下培训机构及题库型模式在流量关口具有天然优势,观测指标为注册用户数、MAU、DAU等;(2)转化率:分品牌驱动(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和营销驱动(其他在线教育企业),营销驱动下获客成本较高,未来如何降低营销费用成为实现盈利关键,观测指标为付费率、转介绍率、有效获客成本等;(3)客单价:多数在线1对1课时费50-150元/时,部分高端课程可达200元/时以上,与线下1对1主流200-350元/时相比性价比突出,中短期仍将保持低价优势加快市场渗透,观测指标为ARPU/ASP;(4)复购率:分产品驱动和服务驱动,好的产品保障学习效果(智能师生匹配、自适应学习产品等),好的服务提升学习体验(课堂强交互、课后辅导答疑、及时反馈等),双管齐下合力增强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提高留存率,观测指标为留存率(续费率)、完课率、消课率、退费率、用户使用时长等。 老牌线下机构发展在线教育:品牌优势,获客成本低 老牌线下机构发展在线教育的基因特征为强大的品牌优势、充足的学生/师资、丰富的教学资源,用户对品牌的认知、认可能较为顺利地迁移至线上,普遍获客成本较低,营销费用远低于同业。新东方在线产品结构与线下培训有共通性;共享优质师资使得全职占比较低、教学成本占营收不足20%,毛利率高达62.6%;强大品牌导流节省营销开支,获客成本百元左右且呈下降趋势,2018Q3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和实际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现金收入)分别仅为32.7%和17.4%,奠定盈利基础。新东方在线已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净利率18-20%,高于新东方整体13-15%净利率水平,表明成熟的在线教育能够享受高于线下的盈利水平。 纯在线教育:招生营销驱动,重后端产品和服务提高留存 纯在线教育的基因特征为无强势品牌、缺乏流量,前端招生营销驱动;重教研和技术,强调学习体验,主打1V1模式,后端依靠产品和服务驱动提高学生留存。掌门1对1招生线上线下联动以降低获客成本(仿

满江红

《满江红》——教学设计 教学心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其中的《论语》、《三字经》、《老子》、唐诗宋词等经典,更是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多年以来,我坚持让学生诵读这些经典,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拨动学生美的心弦,让经典滋润童年。 教学目标 1、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雨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 教学难点: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雨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设疑解思法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满江红》。 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教学过程: 一、歌曲《精忠报国》导入,渲染气氛 师:今天由我和同学们完成这节国学课 师:播放《精忠报国》。 师:听过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可以从内容上说一说,也可以从歌曲的情绪上说一说(教学理念:美好的情景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优美的音乐能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古诗文的情景,感受宋词的意境美。)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师:关于岳飞,你都了解些什么? 预设: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

关于岳飞,我知道一个小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老师了解到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在南宋时期抵抗金人的侵略,保家卫国,是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岳飞这首《满江红》(板书课题) 三、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听清楚每一个字音,并且想一想,这首《满江红》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句子比较多。每一句的字数不同,长短不一。分为两段 师:这就是与诗并称双绝的,叫做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有词牌,即曲调。词分为上阕和下阕。满江红是著名的词牌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这首词。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并且纠正字音。 师:还有谁想读? 师:那请你把这首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你的同桌读的字音准确,流畅,就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竖起大拇指,看来你们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呀! 师:同学们都知道,无论是读诗或者读词,都应该有停顿和重音的地方,请你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把停顿的地方用/ 标出,重音的字下面加点。 师:老师也把自己的停顿和重音画出来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词,你可以按照自己停顿的方式,也可以按照老师的停顿方式。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的停顿在什么地方,重音在什么地方。 师:指名读,找两个学生,指导重音和停顿、师:重点指导: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高昂) 师:这句话的意思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向祖国献捷!师:岳飞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师:这首词是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已经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就在岳飞胜利在望的时候,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师:既然怀有这样的情感,那我们的情绪、语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语速:缓慢的 情绪:悲伤地后来是信心满怀,高昂的 指名读,评价 (教学理念: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四、开展小组活动,深入体会作者内心世界 1、找一人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再找一人读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研讨课教案_21

《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2、朗读感悟, 结合典故,理解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词人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学习在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了解词人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习在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首先从词牌名引入,引出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先渲染一下爱国的氛围,再接入作者的详细介绍。比较详细地抓住词人的生平作为引入,让学生对词人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迫切了解词义的心情。 二、介绍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一) 1、作者生平 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生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入读家塾,尤其喜爱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幼时即仰慕英雄豪杰,立志做巾帼英雄一样的人物,写下诗句“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 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湘潭首富,秋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 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