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练声法

儿童练声法
儿童练声法

教师、学生练声方法

教师的发声训练是基于长远的音乐教育工作来考虑的。从嗓音保健的角度出发,在获得美好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又有持久的教学工作耐力。时常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对于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儿童获得美好歌唱能力的发声训练是一种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在保护儿童稚嫩的嗓音使之健康地发育成长前提下,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出发点的声乐技能训练。教师、儿童(以下简称师、童)的发声训练各有其特殊性向训练方法,但也有相似和共通之处。由此,我针对教师和儿童不同的嗓音特点,从获取美好音质的发声方法上进行师童发声训练比较,目的是培养训练师、童自如调节自己声音的能力,用最节省的能量获取最完美的效果。

一、师、童共鸣与声区的比较和练习

成人歌唱发声分为三个声区:胸声区(低声区)以胸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适量的口咽腔共鸣,声音要求柔和低沉、浑厚;混声区(中声区)以口咽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头腔、鼻腔、胸腔共鸣,声音要求圆润流畅自然;头声区(高声区)以头腔为主要共鸣器官,混以口咽腔、鼻腔和小量胸腔共鸣,声音要求高亢明亮,有金属般光泽。共鸣是以泛音共鸣为主。三个腔体的灵活调节使音色具有丰富多彩的变化,所以需用适合于各声区的发声来唱歌,故在成人的歌唱中有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之说。

一般歌唱采用混合共鸣也叫混声,男声从低音到高音基本是真声。只不过加入共振成为混声。女声混声是采用假声带放在真声的位置上唱或说,这就是女声的混声。共鸣以字为点,周边共振(鸣)。取最佳音色点,以不撑字为好,美声与以民族唱法共鸣点基本一样,都在颧骨后,声音像镜头一样聚焦成点“高位安放”或“脑后摘音”。另外还要注意唱高音时面罩要呈现打哈欠状态(一半为好),如练习:正在打哈欠时,有人在叫你,而你回答的很清楚,又正在打哈欠,这就是打开喉咙练习的最佳状态。舌中央凹陷成沟,口咽腔空间大,面罩全开。此外,唱高音加气不加讲话的力度,不撑字。以吹笛子状态为例,笑肌一抬,本能地就减少胸腔共鸣。而以口咽腔、鼻腔和头腔共噜为主。另外在歌唱发声训练中还要把握高音低唱(叹着唱,气不吊),低音高唱(发生位置始终高挂的意思)的原则,使声线、音色优美统一。

幼儿的共鸣器官与成人相同,也分为低、中、高三个声区,但由于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特点所致,儿童的唱法可以归类为两种,即胸声唱法和头声唱法,这两种唱法各有其优势和弊病。由于声带的构造决定了由低音一直向上唱到一定的音高时,如果不加以调节、无改变地用唱低音的状态来唱高音,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唱不出来,二是喊叫。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换声区痕迹。用胸声唱法唱高音很费劲,并过度使用声带,这是胸声唱法的不足之处,不利于儿童嗓音的保健。但它的中、低声区却结实宽厚有力。用头声唱法高音轻松自如,没有换声痕迹,歌声纯净优美,儿童不会过分地使用自己那纤细的声带,所以是儿童嗓音保健最好的歌唱方法,但中低声区的充实感稍差,

需经过训练方可基本与胸声唱法相当。因此儿童歌唱教学的出发点不仅是唱什么歌,而且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唱歌、练声教材的选用,都是为了使儿童能正确地歌唱发声为目的的。因此在儿童的歌唱发声训练中,教师不宜给他们讲歌唱发声的共鸣位置,不易理解也容易造成思维混乱,要用幼儿易于接受的形象化语言或只选择能够获得口咽腔、鼻腔、头腔共鸣的练声曲和歌曲,再借助于歌唱时咬字吐字的口型变化和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下进行练习。

二、师、童采用头声歌唱发声的理由及训练方法

音乐教师在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阶段都应采用头声歌唱和教学。理由一:有关专家应用特殊仪器研究声带发音和状况,发现凡是发高音时声音带金属般脆亮音色的头声时,声带总缩短而边缘变薄来震动参加发音,而其震动的范围往往只限于边缘的一小段。教师采用头声唱法的教学意义在于,一是保健嗓音,二是起示范作用。

理由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头声歌唱发声可引导孩子们进入美的世界。头声歌唱是获取优美音质的前提运用头声歌唱发声,孩子的嗓音干净而富有光泽,犹如银线一样纤细而富于美感,儿童既可根据需要唱出具有必要力度的优美声音,又可在同一音高上唱出持续的极弱的pp声音。从语音上来看,这种歌声是不带有气息声和喉音的,儿童歌唱的声音完全是从口腔的前部发出来的。

理由三:从解剖学角度看,男女儿童的喉部声带并没有明显差别,音色音域也没有明显差别,他们的头声性质是相同的,而且与成年女高音的性质基本相同。只不过男女儿童的气质与体质上有差别,如女孩生性温柔,说话安静,通常用头声的声音。男孩较活泼粗旷,爱大声说话,这个习惯使他们的声音容易产生胸声,因此音乐教师对儿童的歌唱发生训练应首先从生理条件上考虑,尽量做到因人施教。

理由四:一般儿童使用头声歌唱发声唱到低音区是完全可以的,也没有换声痕迹。而使用胸声歌唱发声,唱不到高音区。若强行上去,会出现扯着脖子喊叫的现象。

理由五:是师、童共同的。头声发声的优点还表现在师、童经过长时间的唱歌练习,人体和精神已感疲劳,但嗓子仍不觉疲劳,绝不至于因长时间练习而发不出声来,具有持久和耐劳的优点。因此,从声乐艺术生理、心理的训练角度出发,头声歌唱发声的训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获取美好音质的方法。头声训练可帮助儿童获得像长笛一样清脆明亮优美悦耳的声音。因此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只使用头声歌唱的习惯。②用C2或d2音做下行音阶发声练习,使头声在音量充实感上达到与胸声歌唱相当的程度。这是让儿童掌握头声发声要领的捷径。③对习惯用胸声发声的孩子,暂时不让使用胸声发声只许用头声发声歌唱以使他们尽快获得头声歌唱的经验。

对于喉头紧张的学生教师不能用放松喉咙来指令。越说孩子会越紧张,而应采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如引导学生专注于歌唱的表情,或幻想着声音在口腔的前方,那么喉咙紧张程度便会大大减少。

再如,对头声歌唱的感觉教师可用手势或启发联想的语言,如:让学生想像登上山顶时心旷神怡发出头声“啊”的感觉,或用山谷回声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学生对头声发声的感觉。科学测定证明头声的共鸣主体不仅限于头部,主要是依靠歌者本人的感觉,因此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学习也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歌唱中气息流动的各种形式和音响特征,也是歌唱发声以及情感表达的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的呼吸练习可在发声练习和歌唱中培养,不宜做单独练习。

总之,师、童嗓音的健康不在于保护,而在于锻炼。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嗓音保健的基本条件,这对任何一种唱法来说,都是真理。音乐教师要有一个好嗓子,这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工作的本钱。要学会合理的使用声带,使嗓音具有持久耐劳的韧性,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声乐技能训练。坚持正确的发声训练,就是对自己嗓音进行维护和修缮。而儿童的美好音质获得的歌唱发声训练也是基于嗓音的保健,能让儿童到成年后,一直都有一副良好的歌唱嗓音,使儿童的成长更快乐,生活更幸福。这是一种向着未来、为着未来负责任的歌唱发声训练,希望有心致力于儿童歌唱指导训练工作的音乐教师都能认同

儿童趣味发声练习曲教学提纲

儿童趣味发声练习曲

儿童趣味发声练习曲 低年级: 1=D 2/4 《火车来啦》 5 6 5 4︱3 4 ︱ 5 5 ︱5—︱5 5 ︱5—‖ (师)火车火车来了(生)呜呜呜呜呜呜 说明:练习U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学生的口型。 1=C 2/4 《小猫钓鱼》 3 5 ⅰ 6 ︱5—︱ 3 5 ⅰ 6 ︱5—︱ⅰ 0︱ⅰ 6 ︱5 3︱ 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哟!大鱼小鱼 2 2 3 2 ︱1—‖ 钓了许多鱼。 说明:练习ǖ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学生的口型。 1=F 3/4 《小宝宝要睡觉》 1—2︱3——︱3—2︱1——︱1—3︱2—1︱2——︱2——︱1—2︱3——︱风不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小宝宝 3—2︱1——︱1—3︱2—2︱1——︱1——‖ 快睡觉,眼睛闭闭好! 说明:长达六拍的时值学生不容易唱够,要在气息控制上训练学生。

1=C 2/4 《小金鱼》 323︱1—︱5 56 ︱5—︱66 53 ︱2 23 ︱1—‖ 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说明:此曲虽然是C调,但从F调起唱更适合学生。 1=F 2/4 《拍手唱歌笑呵呵》 1 1 1 3︱5 6 5 4 ︱3 1 2 2 ︱1—︱1 1 1 3︱5 6 5 4 ︱ 3 1 2 2︱5—︱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 4. 4 ︱ 6 6 6 ︱3 . 3 ︱5 5 5 ︱1 1 1 3︱5 6 5 4 ︱3 1 2 2 ︱我们每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呵呵,笑呀笑呵 1—‖ 呵 说明:唱歌时,可以让学生配×—,××,×××,×××,××××五种节奏的拍手或跺脚。 1=C 3/4 《小金鱼》 53 5—︱6 3 5—︱ⅰ 6 ⅰ 6 ︱5 3 5—︱6 5 6—︱5 3 2—︱5 6 5 3 ︱

咽音练声法01

咽音练声法01 掌握了咽音,在短时间内对解决声音的位置(高位置)、声音的力度 变化等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比较容易地获得高音,同时还能够预防慢性咽喉炎。 《咽音与歌唱》这种方法是在咽部形成"发声管",使歌声始终带有明亮的"心儿",显示有金属般的灿烂宏亮音色。咽音是一种超自然的发音法,它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目前仍然难于解决的用嗓顽疾如"声带小结、微突、充血、闭合不全"等。它的发音能源来自一种与天然发音机能完全不同的方法--靠气息直接吹响咽部发音管。这种人工训练的超常的发音机能,不但发音效率比天然的发音机能高,而且能大大减轻喉部的工作负担。 "咽音练声法"是一套独特的专为提高嗓音发音能力的方法,对于每一个愿意并肯下功夫的学者来说,无论年龄多大,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进步。为了让学习者学好这套方法,就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步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者了解并掌握这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咽音练声法01 咽音练声法一、“蛤蟆气”练习 要求身体站稳,慢慢吸气,吸到胸腔饱满以后,一方面尽力保持胸廓饱满状态,另一方面 动用横膈膜和腹肌的快速收讫进行“吸气”和“呼气”。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些,练习

时间可以短些,熟练了速度再加快,练习时间再长一些。感觉劳累的是腹部,舒服的是嗓 子。这个练习可以解决歌唱中的气息控制问题。 咽音练声法二、张口练习要求用手固定下巴,颈部稍微前倾,用抬头的方法促使嘴巴自然张开,头 往上抬,眼睛往上看,然后嘴巴自然闭合,如此反复,每次练习几十次。这个练习可以解 决唱高音时的口型和头腔共鸣,能增大音量,使音色更加甜美。 咽音练声法三、“气泡音”练习步骤是吸气,放松声带,发出类似水面上冒出无数气泡一般的声音 。要求气息要平稳,气泡由大到小。这个练习能提高声带的技能,使低音更加淳美。 咽音练声法四、推舌骨练习步骤是微笑,张嘴,用中指和食指按住舌骨(在喉结上方的突出部分) 将舌头推出(舌头自然伸出口外,舌头本身不用力)。这个练习可以解决喉头的紧张问题 ,使声音更加明亮。 咽音练声法五、哼咽音练习 练习的口诀是:小腹收缩人站定,胸部饱满有精神,脸带微笑露上牙,脖子绷紧不松劲, 小腹一拎象喊人:“嗳”、“嗳”、“嗳”这个“嗳”音有点象英语的音标“ei”音,感 觉声音好象是在眉心处发出来,从鼻子后面直通头顶。“嗳”

播音部早上集体练声材料

播音部早上集体练声材料 1、站姿: 女生“丁字步”,男生双脚叉开与肩同宽,胳膊自然下垂,放松,站直,精神饱满。 2、口部操练习: 唇:厥唇,抿唇,绕唇;舌:弹舌,刮舌,绕舌;啃苹果与咀嚼练习,狗喘气等。 3、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闻花香” 要求自然放松,可以鼻与舌尖共用,气吸入腹中停顿三秒再均匀呼出,注意控制气息,体会气息的位置,气沉丹田,最好能采用腹式呼吸法,练习时双手可放在肋骨或腰际,有向 外扩张的感觉,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 好一般做3-4次即可。 4. 深吸慢呼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 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5.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不要偷气换气。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起杆子来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6.绕口令练习: (1)“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先慢后快,要求吐字清晰、准确,一口气说下来。 (2)哥挎瓜筐过宽沟,快过宽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3)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牛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念娘恋娘念郎恋郎,念恋娘郎, (4)“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的清,请来试一试”。 平翘舌音练习:z--c--s zh-ch-sh 等 7.开嗓练习: 气沉丹田发“嘿,哈,吽......”要求有力度,气息支撑要足,手可贴于腹部,感受练习,一般 为5次。 8.气泡音练习: 通过气息的支撑均匀地发出像“呃......”的音,一般进行1分钟左右,此项练习对尾音处理、归音和发音饱满有很大帮助,需要慢慢体会。 9.扩大四声: 中--国--伟--大,山--河--美--丽,天--然--宝--藏,资--源--满--地,先慢后快,先分单字托音练习,再合在一起练习,要求气息支撑到位,喉咙口腔要打开,字音纯正。 10.诗词练习: 白日依山尽........... 烟笼寒水月笼沙........ 要求吐字清晰,饱满圆润,同时注意气息控制,一口气说下来,还有腔体共鸣的运用。 字音练习

儿童合唱练声曲

儿童趣味发声练习 低年级: 1=D 2/4 《火车来啦》 5 6 5 4︱3 4 ︱ 5 5 ︱5—︱5 5 ︱5—‖ (师)火车火车来了(生)呜呜呜呜呜呜 说明:练习U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学生的口型。 1=C 2/4 《小猫钓鱼》 3 5 ⅰ 6 ︱5—︱ 3 5 ⅰ 6 ︱5—︱ⅰ 0︱ⅰ 6 ︱5 3︱ 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哟!大鱼小鱼 2 2 3 2 ︱1—‖ 钓了许多鱼。 说明:练习ǖ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学生的口型。 1=F 3/4 《小宝宝要睡觉》 1—2︱3——︱3—2︱1——︱1—3︱2—1︱2——︱2——︱1—2︱3——︱ 风不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小宝宝 3—2︱1——︱1—3︱2—2︱1——︱1——‖ 快睡觉,眼睛闭闭好! 说明:长达六拍的时值学生不容易唱够,要在气息控制上训练学生。 1=C 2/4 《小金鱼》 323 ︱1—︱5 56 ︱5—︱66 53 ︱2 23 ︱1—‖ 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说明:此曲虽然是C调,但从F调起唱更适合学生。 1=F 2/4 《拍手唱歌笑呵呵》 1 1 1 3 ︱5 6 5 4 ︱3 1 2 2 ︱1—︱1 1 1 3 ︱5 6 5 4 ︱3 1 2 2︱5—︱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 4. 4 ︱ 6 6 6 ︱3 . 3 ︱5 5 5 ︱1 1 1 3 ︱5 6 5 4 ︱3 1 2 2 ︱ 我们每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呵呵,笑呀笑呵 1—‖ 呵 说明:唱歌时,可以让学生配×—,××,×××,×××,××××五种节奏的拍手或跺脚。

1=C 3/4 《小金鱼》 53 5—︱6 3 5—︱ⅰ 6 ⅰ 6 ︱5 3 5—︱6 5 6—︱5 3 2—︱5 6 5 3 ︱ 小金鱼,水中游,他们从来不撞头,你让我,我让你,大家都是 2 3 1—‖ 好朋友。 说明:此曲训练学生“OU”的发声,要求竖嘴,声音拢。 1=F 2/4 《快快跑》德国 1 3 ︱5 0 ︱5 4 3 2 ︱1 0 ︱2 2 7 5 ..︱5 5 3 1 ︱2 2 7 5 ..︱5 5 3 1 ︱ 快快跑,马儿快快跑跳过岩石,越过山包不要累坏不要摔倒, 1 2 3 4 ︱5 0 ︱5 4 3 2 ︱1 —‖ 快快跑,马儿快快跑。 说明: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延长,注意休止符。 1=D 2/4 《池塘里的小鸭》 5 5 5 ⅰ︱5 4 3 2 ︱1 2 3 4 ︱5—‖:3 5 5 5 ︱5—:‖ (师) 池塘里游来一群小鸭子 (生)呷呷呷呷呷 5 5 5 ⅰ︱5 4 3 2 ︱1 2 3 4 ︱3—‖:1 3 3 3 ︱3—:‖ (师) 后面跟着它们的呀妈妈 (生) 嘎嘎嘎嘎嘎 3 5 5 5 ︱3 5 5 5 ︱3 5 5 5 ︱5—‖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1 3 3 3 ︱1 3 3 3 ︱1 3 3 3 ︱3—‖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说明:师生间在游戏中,以形象生动的鸭叫声练习了大、小三和旋的和声练习。 1=D 2/4 《公鸡唱歌》 3 2 3 5 ︱6—︱6 5 ︱6 —︱5 6 5 3 ︱ 2 —︱3 2 ︱1—‖ 公鸡唱歌 wo wo wo , 公鸡唱歌 , wo wo wo. 唐老鸭在唱 ga ga ga, 唐老鸭在唱, ga ga ga. 米老鼠在唱 xi xi xi, 米老鼠在唱, xi xi xi。 3 2 3 5 ︱6—︱3 3 ︱3—︱5 6 5 3 ︱ 2 —︱1 2 ︱1—‖ 说明:通过二部和声的练习及wo、ga、xi的韵母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咽音发声练习在各种唱法中的作用

音乐与舞蹈 89 ■ 贾文亮 论咽音发声练习在各种唱法中的作用 文章主要阐述咽音在美声、民族和流行唱法中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分别阐述了咽音的特色。指出咽音的主要效用在于能够在较 短的时间内建立并固定歌唱的腔体,从而提高演唱者的歌唱能力,美化音色,达到完美表现声乐作品的目的。 咽音 发声练习 内容摘要:关键词:一、咽音产生背景及对咽音的认识 “咽音”是将发声的共鸣腔体扩大,在咽部形成特殊能调节的发音管,声带在“贝诺利氏”气息作用下缩短变薄产生金属般(美妙、刚强、脆亮)的音响。它起源于意大利,上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五六十年代,林俊卿创办了“上海声乐研究所”,专门研究和教授这一科学的发声方法,并根据中国歌曲的咬字、吐词、行腔、韵味的特点有效应用于科学的发声方法,赋予了“咽音”唱法新的生命,使它成为中国声乐中一朵洋为中用的奇葩。在一些书籍以及网站就“咽音”这一话题也做了很多论述,提出了咽音发声练习法这一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关于咽音应给予一个准确定位。事实上迄今为止,在声乐演唱中应有四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而咽音在实践练习中,四种唱法都有运用,而且对提高演唱水平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咽音的定义和练习方法及其成效来看,咽音实际上是一种练声方法,贯穿于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 在声乐教学和学习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歌唱发音训练,另一部分是声乐作品演唱。有学生经过长期学习却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歌唱状态,急功近利,没头绪地琢磨导致歌唱出现许多毛病,更有甚者学到最后不会歌唱了,耗时长,进步慢。例如,发喉音、口腔音,白嗓训练,最后演唱作品时却字不正、腔不圆,缺乏感染力,无法尽情表现和发挥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情感内涵,难以打动听者,即使较为聪明的学生通常也只是靠模仿和悟性学习,因此难以做到 准确和有效。而我国“咽音学派”泰斗林俊卿博士的“咽音发声练习法”为声乐爱好者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颇有成效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是从美声发声的本质入手,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通过“无声的”和“有声的”练习,比如甩摇下巴练习、舌成沟状练习、抬头张嘴练习、“蛤蟆气”练习等方法,使得学习者的声乐演唱技巧飞速提高,这样的效果是普通练声方法难以达到的。 二、咽音在各种唱法中的作用 咽音发声练习主要有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两种方法,它是声乐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的学科,对各种唱法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就咽音发声练习在各种唱法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教学具体论述如下。 (一)咽音发声在美声唱法中的作用咽音在美声唱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高音演唱中被频繁使用。它还被应用在歌剧和艺术歌曲的高音演唱中。众所周知,美声唱法需要打开人体的共鸣腔体,使声音圆润、有力、通畅、透亮。但演唱高音时由于人体声音条件的限制,当演唱到一定高度时,人的腔体共鸣就超出了能够自然控制的范围,要想发出宽厚、圆润而干净的声音就有了相当的难度,这时,为了保持声音的完美,就需要咽音唱法,以保持高音的浑厚、明亮。 (二)咽音发声练习在民族唱法中的作用 1.民族唱法中的咽音发声练习民族唱法要求声音集中、靠前、明亮且圆润,而咽音唱法都促进这些特点的体现,所以它在民族唱法中也有重要 的效用,并且对表达民族歌曲有较好的效果。 比如跟随笔者学习的一个女高音学生,善于演唱民族歌曲,笔者让她在演唱《玛依拉变奏曲》时就结合运用了一些咽音发声的技巧,尤其在花腔部分,为了使她的声音跳动得更灵活,利用咽音发声增强了小咽壁的力量,使声音更富有弹性。而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过去她的声音偏散而且不太结实,这就给充分表达这首歌曲的意境造成了限制,声音不结实使旋律缺乏流动性,声音不能传远,对表达一首8\6拍子的作品,唱出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就有难度,咽腔力量薄弱很难控制好声音的流动性。后来经笔者探究尝试着给她指点,有效地将咽音发声的技巧应用于她的实际演唱中,使她明显感到咽腔的力量较原来增强了许多,无论高声区还是低声区,咽腔始终都能感觉到是“立”住的。在此基础上又让她加大了用气量,这样唱出的声音是流动的,声道是垂直的,头腔共鸣的效果也更明显了,逐步地找到了圆舞曲那种回旋起舞的感觉。 又如,笔者的另一个学生过去在演唱《鸟儿在风中歌唱》一曲时,低声区音色偏暗且发虚,高声区又很容易喉部用劲,舌头会不自觉地“拱”起来,严重影响声音的质量。如果增加用气量咽喉就会不自觉地开大,导致声音发抖。笔者尝试把咽音发声的方法加入到对她平时的声音训练和作品完成中,简单地概括就是努力找到“叹气”的感觉,在哼鸣的基础上演唱,不断地进行“吐舌头”练习,尽量让她的舌头放松,后来又尝试让她提调、朗诵歌词,找到真假声的融合点,更多地运用“丹田气”。实践证明,经过这些训练,

《咽音练声法》3篇

《咽音练声法》3篇 《咽音练声法》篇1 什么是《咽音练声法》 凯沙雷在他的文章中最主要是阐述并倡导了“音柱”的学说,他认为:歌唱(主要指古典意大利美声--即真正的Bel canto 学派)时的声源并不仅仅来自于声带在不同音高上所产生的不同振动形式,同时也还存在着空气柱状的振动。 在具体分析声带振动形态的时候,他从物理、振动、音响、生理机能等多个层面入手,尤其是他从人体声带的生理机能解剖、结合振动力学的原理昭示人们:人体的声带在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递进过程中其生理机能及相应的振动形态处在一个渐变的过程,那就是一个从整体的全质量振动渐变到一个局部的非全质量的震动过程。 简单说,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所谓“暗藏的声音”--也叫“过度声区”。它处于我们常说的高声区与低声区之间,即所谓头声与胸声之间,或者说是真声与假声之间,其声音形象非真非假、质色奇特、带有特定的“金属”色彩,初次听到人们会很不适应,感觉很奇怪,凯氏将其喻为“咽音”。 根据有关的历史资料记载,与凯萨雷氏的“咽音”理论相关的训练嗓音的一些特殊练习方法,早在数百年前的意大利就已经

存在了,它为稍后意大利古典美声歌唱学派(即:Bel canto学派) 的诞生,在技巧发展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将“咽音”;(意文Voce faringea 英文Pharyngal Voice)这个词及其本身所包含的嗓音训练方法介绍到我国的,是已故著名 嗓音专家、男中音歌唱家、医学博士、原上海声乐研究所所长林 俊卿博士。 所谓“咽音”;绝不是咽部的声音,它其实是指:当声音被集中、控制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位置上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非同寻常的声音,这声音是歌唱发声中获得完美共鸣的核心!同样,这焦点位置也绝不在咽部。“咽音”;的一些手法与我们常见的普通练声法相比,从形式上看有些不同,其目的性也更为明确,它首 先注重发声器官的整体训练与调整,注重发声的整体状态、共鸣 与支持的协调统一,更强调对以上部共鸣腔建立为核心的声音意 识控制--即:声音的“焦点”;与平衡,从而能够使受训者较快把握住自身发声器官工作的协调与统一,进而汇聚并释放出自身无 穷的能量,从而为自如的发出那种上、下统一,自由宽广,和谐 优美,极富金属穿透力又饱含丰富共鸣的美好声音奠定坚实基 础。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训练目的的明确性,手段的高有效性,数 百年来它悄然成就了无数意大利的美声歌唱大师,包括近、现代 的诸如:卡鲁索(Caruso)、吉利(Gigli)、沃尔皮(Volpi)等。 《咽音练声法》篇2 怎样练好《咽音练声法》

合唱发声练习.docx

合唱发声练习 二声部 1、1=C 2/4 咼:3 — I 4 低: 1 — 1=C~A 2、 I 5 I 2— I 3 2/4 I 7— | #4— I 1— II I 3— II 3 、 I=C 2/4 Il I ! I l I l I l I ! I l 商 5 F 6 _ 5 - 6 - 16 ^ 7 - I I i ? 中 3 ■ 4 - I 3 - 3 - I 4 - 4 - i 3 — 低 — 1 ■ I 7 " 1 **■ |1 - ? ^ 11 - 和弦’ 1 IV : IlH Vh 4 V f I 效舉;稳 定 久稳定 x?s 欠稳定 不稳崖 和 协和 协? 协 ? 协和 不协和 协 和 明 明亮 柔? 柔黄 闕Λ 明亮 明 亮 明确调性 新W 新鲜 新鲜 新?r 新鲜 明确调性 4 三声咅 B I = C I l

经典歌曲: 慢:《 The Prayer 》 《How beautiful 》 中:《You raise me up 》 《雪花的快乐》 合唱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合唱的观念错误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而大多数 学生往往将单声部齐唱误认为合唱。 2、 基本知识不足和基本能力不够 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较差的占大多数。对于音准抓 不住、五线谱识谱难。在歌唱水平上,由于没有学习掌握正 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容易出现“大白嗓” 、“成人童声”、“喊 歌”的现象。 1 =C P F D J I ≡ ------------ i l 7 I 旺- -------- a 7 I 4 — — — I θ - _ — — I ? ----- ----------- I I ■- ?一一 I PP s J 快:《青春舞曲》 《保卫黄河》

小学音乐课趣味发声练声曲修改

儿童趣味发声练习 低年级: 1=D 2/4 《火车来啦》 5 6 5 4︱3 4 ︱ 5 5 ︱5—︱55︱5-‖ (师)火车火车来了(生)呜呜呜呜呜呜 说明:练习U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学生的口型。 1=C 2/4 《小猫钓鱼》 3 5 ⅰ 6 ︱5—︱3 5 ⅰ 6 ︱5—︱ⅰ 0︱ⅰ 6 ︱5 3︱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 哟!大鱼小鱼 2 23 2 ︱1—‖ 钓了许多鱼。 说明:练习ǖ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学生的口型。 1=F 3/4 《小宝宝要睡觉》 1-2︱3——︱3—2︱1--︱1—3︱2-1︱2-—︱2——︱1—2︱3-—︱ 风不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 小宝宝 3—2︱1--︱1—3︱2—2︱1--︱1——‖ 快睡觉,眼睛闭闭好! 说明:长达六拍的时值学生不容易唱够,要在气息控制上训练学生. 1=C 2/4 《小金鱼》 323 ︱1-︱5 56︱5—︱6 6 5 3︱2 23︱1—‖ 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说明:此曲虽然是C调,但从F调起唱更适合学生。 1=F 2/4《拍手唱歌笑呵呵》 1 1 13︱5 6 5 4 ︱3 1 2 2 ︱1—︱1 1 1 3︱5 6 5 4 ︱3 1 2 2︱5-︱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 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 4. 4 ︱ 6 6 6 ︱3。3︱5 5 5 ︱1 1 1 3 ︱5 6 5 4 ︱3 1 2 2 ︱ 我们每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呵呵,笑呀笑呵1—‖ 呵

说明:唱歌时,可以让学生配×—,××,×××,×××,××××五种节奏的拍手或跺脚。 1=C 3/4 《小金鱼》 5 3 5—︱6 3 5—︱ⅰ 6 ⅰ 6 ︱5 3 5—︱6 5 6—︱5 3 2—︱5 653︱ 小金鱼,水中游,他们从来不撞头,你让我,我让你,大家都是2 3 1—‖ 好朋友。 说明:此曲训练学生“OU”的发声,要求竖嘴,声音拢. 1=F2/4《快快跑》德国 1 3 ︱5 0 ︱5 4 3 2︱1 0 ︱ 2 2 7.5.︱5 5 3 1 ︱2 2 7.5.︱5 5 3 1︱ 快快跑, 马儿快快跑跳过岩石,越过山包不要累坏不要摔, 1 2 3 4 ︱ 5 0 ︱5 4 3 2 ︱1-‖ 快快跑,马儿快快跑。 说明: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延长,注意休止符。 1=D 2/4 《池塘里的小鸭》 5 5 5 ⅰ︱5 4 3 2 ︱1 23 4 ︱5—‖:3 5 5 5︱5—:‖(师)池塘里游来一群小鸭子(生)呷呷呷呷呷 5 5 5 ⅰ︱5 4 3 2 ︱1 2 3 4 ︱3—‖:1 3 3 3 ︱3—:‖ (师)后面跟着它们的呀妈妈 (生)嘎嘎嘎嘎嘎 3 5 5 5 ︱ 3 55 5 ︱3 5 5 5︱5—‖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13 3 3 ︱1 3 3 3 ︱1 3 33︱3- ‖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说明:师生间在游戏中,以形象生动的鸭叫声练习了大、小三和旋的和声练习。 1=D 2/4《公鸡唱歌》 3 2 3 5 ︱6—︱6 5 ︱6 - ︱5 6 5 3 ︱ 2 —︱3 2︱1—‖ 公鸡唱歌 wo wo wo , 公鸡唱歌, wowo wo。

儿童练声的方法

儿童学唱歌应该怎样练声呢 导读:嗓音非常娇嫩,儿童的嗓音更加细嫩,一下子就过猛地歌唱,不利嗓音的保护。因此在歌唱前,有目的地练练声,是非常必要的。一、为什么要练声练声又叫练嗓子,是歌唱的一种基本功训练。在我国戏曲界,称之为喊嗓或吊嗓。经过一定时间的练声,可提高歌唱的技能和技巧。在歌唱前活动一下嗓音,练练声,好比体育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前活动一下腰腿,避免运动过猛扭伤筋骨、肌肉一样。嗓音非常娇嫩,儿童的嗓音更加细嫩,一下子就过猛地歌唱,不利嗓音的保护。因此在歌唱前,有目的地练练声,是非常必要的。 要训练孩子的嗓音,发展他的歌喉,扩展他的音域,使他的声音优美动听,发声自如、圆润,气息深沉流畅,吐字清晰,就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技巧训练。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通过练声曲,有的放矢地来进行训练。因此练声曲都比较短,旋律也较简单,而且针对性强,便于将精力(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训练的技巧上,所以通过练声曲来练声,是歌唱技巧训练的一种有效而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歌唱的综合性练习。 二、怎样练声 根据先易后难的自然学习法则,练声可采用发声最自然的中声区为基础,逐步向上、然后向下做半音模进法移调进行训练。 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要在音域范围上作不同的处理:3~4岁可在C调的“1”到“6”范围内练习,4~5岁可在C调的“1”到“7”范围内练习,5~6

岁可在C调的“1”到“严范围内练习,7~9岁可在C调的“1”到“3”范围内练习。在各自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逐步向上和向下做扩展音域练习。 练声时要用较慢的速度和中等音量,发声的位置要上下统一,气息要均匀,保持高音部位的发声位置。在练声时,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家长要认真地听孩子练唱。 因为练声是为歌唱服务的,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家长也可把唱歌与练声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摘出歌曲中难唱的乐句进 行练声。结合所演唱歌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练声曲练唱,是大多数声乐教师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3.练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教孩子练声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曲调,不要超出儿童的音域范围,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例如唱12 34|5—|55 5|55 5|54 32|1—||时,3~5岁儿童可在1=C到1=D 或E范围内练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逐渐扩大音域。 ②作为儿童唱歌基本练习的发声,时间不宜过长,低年龄的儿童每次练3—5分钟即可,不然会由于练声的枯燥而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而且时间过长也会使嗓音疲劳。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完整版1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说明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是传媒艺考的基础必修课。因在艺考面试过程中,要求普通话发音要清晰、准确,发声要圆润、朴实、响亮、集中、结实、有力,发音中信息传递要准确、发声中信息传递要有效。为满足艺考客观要求,本教学大纲根据宜昌远方文化传播公司《2010年传媒专业艺考教学计划》制定。总学时28学时,《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晨训》教学大纲另行设计。 本课程是传媒相关专业前期备考过程中的基础课,也是备考播音与主持、表演、空乘、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启蒙必修课。 2、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有声语言的“硬件”问题,即解决发音中信息传递准确问题、发声中信息传递有效问题。通过讲授理论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不仅系统的掌握普通话语音学和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中能熟练运用发音、用声技巧,避免、纠正语音和发声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音方法、发声技巧,以适应艺考相关专业面试要求。 3、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普通话发音为明线贯穿全程,以发声为辅线镶嵌其中。发音包括声母、 韵母、声调、吐字归音、语流音变;在发音教学中有机穿插发声中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 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以及情声气结合等内容。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发音与发声的 知识,并逐步认识和纠正发音、发声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音、发声方法。 2)教学重点:发音教学重点包括声母的发音部位、方法、条件以及发音过程;韵母的发音条件 与特点及注意事项;声调的调值、调形及注意事项;吐字归音的枣核形;语流音变中的儿化 韵。发声教学重点包括气息控制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口腔控制中的唇、舌力度与灵活度; 共鸣控制中的口腔共鸣;声音弹性中的强弱、虚实、快慢、高低等变化;情声气控制把握三 者关系及具体运用。 3)教学难点:声母发音过程、边鼻音、平翘舌、舌面音;韵母发音条件、前后鼻音、ie与üe、 er;声调中的上声;吐字归音中的叼住弹出、拉开立起、趋向鲜明干净利落;语流音变中的 上上音变、儿化韵发音特征。发声中丹田气、唇舌灵活与力度、口腔开度、暖声、情感抒发。 4)教学方法: ①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组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改进教师单一

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林俊卿主讲完整版

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林 俊卿主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林俊卿主讲 咽音是意大利古老传统的一个喊嗓法。它对发展发音能力是非常有特效的。它的声音很奇怪,它叫喊嗓。怎么喊呢就像这样的(示范)这种声音。它很有效。为什么有效呢我们科学研究发现它有效的道理是因为它跟天然发音法有很大的不同。比方说这个是人的发声器官是在这里。声带是在发声器官里边,这是假声带,这是真声带。天然的发音方法,它是把那喉器挤着来发高音的,喉腔里边的共鸣点就这么一点。发咽音的情况呢,就是把咽部调节成为管的样子,就好像我们吹口哨那样,做成管形,这管子放在后面。你看,这共鸣腔就加大。不但加大,还改变发音性能,像一部管乐器。所以这个管乐器是这样子,有管的作用,气跟管子的粗细调节了以后,声带振动的部分就不一样。所以发音的性能大大地改变,效率大大地提高。第二个原因,贝诺利氏(Bernuolli)他发明,气吹的时候,气流会产生对管子的旁边产生吸力。美声唱法主张“唱在气流上”,气一冲,声带不是主动来靠拢发音,而是被动地被呼吸、吸的靠拢当中来发音。所以它很不费力。这喉部的肌肉很不费力。所以可以常唱不累。下面我很简单地介绍这个方法。怎么练我想办法尽量用声音示范,让大家知道。 这有八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四个无声练习。这无声练习的作用就像芭蕾舞演员的基本功一样,没有声音地发展肌肉。 第一个无声练习是张口。嘴怎么张才对呢?目的是要使下巴放松。张嘴的办法很多。斯坦利氏(Douglas Stanley)的主张是用力量把头往上抬,像这样子。斯坦利氏《美的声音》那本书,你看他是用强迫的办法把头往上张,也就是口张大。我认为用强力的办法还不如主动的好。把下巴靠在钢琴上面。(示范)不要想张嘴,就光想抬头,自然就会张大。这样子下巴就不会参加。一想到张口,不管你怎么张,口总是这么张的。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张的时候咽部有点微笑。不许光,(示范)一定要微笑。 第二个就是震摇下巴来练习。这个练习老早我们就有,但是到1967年,霍恩的老师维娜德氏(Vennard)她在书声也讲。你看着名的女中音霍恩,她的老师维娜德氏说:头往上张,让舌头伸出来,把这下巴甩动,再发音。这样就能解除喉部紧张。这个办法最好。这是他的办法。其实我们老早就有这个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样一个人好像是钻过栏杆看天,我们看天,不会是下巴跟上去,是吗下巴当然是放松了。放松再带一点微笑,好像这有个苹果要咬它,然后下巴一起甩,舌头伸出来,联合起来就放松了。每天这样甩。开始很紧张。脖子一定要站定,头部要站定,将头部这样摇会头晕的。这样子甩有个正确不正确,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舌骨后面一定要往后退,你甩的时候你紧张啊,舌骨一定要往后推,那就对。 第一步的第三个无声练习叫做狗喘气的练习。这声音很难听。我们以前,我们以前在研究所里就说是叫蛤蟆气,因为我们戏曲传统有个蛤蟆气的办法。那么维娜德氏公开写着“狗喘气”,所以我就改成“狗喘气”。意思是说训练横膈膜的办法,灵活最好的,给它灵活。狗喘气,它这个原文就是Dog denting,这个狗喘气这个办法。这个很简单。身体站定,小腹提气,这提气要下丹田提气,我们中国知道,下丹田是怎么回事。提一点气,胸部站定,人完全放松。然后完全用横膈膜的办法、跳动的办法来给气进进出出,(示范)像这样子。整个就是腹部、上腹有一点

播音发声学

播音发声学 冯媛媛播音发声学 1.普通话语音(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 2.气息控制与调节 3.共鸣控制 4.吐字归音 5.声音弹性 呼吸控制(浑厚有力,表达感情) 1.胸式呼吸 2.腹式呼吸 3.胸腹联合式 气息控制要领:气下沉,两肋开(后腰打开),小腹收 发音状态与感觉:积极,集中,松弛 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僵不挤,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 情动,声随情走 气息训练:姿势(坐正,站直),腹肌训练(仰卧起坐)膈肌训练(狗喘气)气息量训练(发ü的音) 播音发声训练原则:强化技能,扬长补短,循序渐进,情声和谐,持之以恒 要领: 1.深 关键是熟练掌握两肋打开的吸气方法和进气到位的感觉。 2.通 保持身体直立,声音通道畅通无阻。有前送的意识,把字音送出来。 3.匀 练习数数,单元音的延长音,用中等的语速说绕口令。用记录的速度读新闻。 PS:记录速度读新闻是书本P189(练习新闻)它是同步进行或者有时重复几遍 ※练习 一,一个一。 一二,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六,六五四三二一 ,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个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数了半天一棵树, 一棵树上七个枝, 七个枝上七样果,苹果,葡萄,石榴,柿子,李子,梨子,梨

感情色彩与气息调节 一.情声气的关系 气息与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气息对发音的影响 二.感情的分类 爱憎zēng 惧欲怒疑急冷悲喜 爱——气徐声柔 气息徐缓而悠长,口腔宽松,气流舒而散,唇舌着力轻柔,声音产生温和感 例句:用世界上最轻柔的声音,唤你的名字。 憎——气足声硬 气息运足并猛塞,口腔窄紧,气流冲而聚,唇舌阻气硬狠,声音产生挤压感。 例句:我恨你! 俱——气提声凝 气息上提或倒吸,口腔冰封,气息凝滞不动,唇舌动程缩小,声音产生紧缩感。 例句:你,你想干什么? 欲——气多发放 气息充盈而畅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流放纵外涌,唇舌动程加大,声音产生伸张感 例句:金子,闪闪发光的金子! 怒——气粗声重 气息粗重而直喷,口腔如鼓,气息如椽,唇舌如锤,吐字如炮,声音有震动感 例句:你,你想干什么? 疑——气细声黏 气息轻细而内收,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唇舌欲动又黏,声音产生踟躇感 例句:是,是他吗? 急——气短声促 气息短促迅疾,口腔似弓箭,飞箭流星,气息如穿梭,经纬速成,唇舌快,声音产生紧迫感 例句:快点!快点!迟到了! 冷——气少声平 气息微弱而平出,口腔松嫩,气流稀薄散泄,唇舌少力,声音有冷寂感。 例句:孩子们,你们进屋去吧! 悲——气沉声缓 气息沉缓如尽竭,口腔凝滞如负重,气流松散无力,唇舌缓动,声音产生迟滞感。 例句: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的跳跃,却从来没有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的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喜——气满声高 气息饱满而上扬,口腔似千里行舟,气息似不绝情流,唇舌轻弹,气流轻快,声音产生跳跃感 例句:节目的山城重庆,腊梅飘香,彩灯高挂,一派喜庆气氛,重庆迎来了建直辖市后的第一个元旦。冬季难得的阳光透过薄雾将重庆照耀的一片灿烂。从广州运 来的18万支鲜花竞相争艳,为隆冬的重庆带来阵阵春意。

儿童趣味发声练声曲

儿童趣味发声练习 1=D 2/4 《火车来啦》 5 6 5 4 ︱3 4 ︱ 5 5 ︱5—︱5 5 ︱5—‖ (师)火车火车来了(生)呜呜呜呜呜呜 说明:练习U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口型。 1=C 2/4 《小猫钓鱼》 3 5 ⅰ 6 ︱5—︱ 3 5 ⅰ 6 ︱5—︱ⅰ 0︱ⅰ 6 ︱5 3︱ 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哟!大鱼小鱼 2 2 3 2 ︱1—‖ 钓了许多鱼。 说明:练习ǖ的发声与咬字,注意口型。 1=F 3/4 《小宝宝要睡觉》 1—2︱3——︱3—2︱1——︱1—3︱2—1︱2——︱2——︱1—2︱3——︱ 风不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小宝宝 3—2︱1——︱1—3︱2—2︱1——︱1——‖ 快睡觉,眼睛闭闭好! 说明:长达六拍的时值不容易唱够,要在气息控制上训练幼儿。 1=F 2/4 《小金鱼》 323 ︱1—︱5 56 ︱5—︱66 53 ︱2 23 ︱1—‖ 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1=F 2/4 《拍手唱歌笑呵呵》 1 1 1 3 ︱5 6 5 4 ︱3 1 2 2 ︱1—︱1 1 1 3 ︱5 6 5 4 ︱3 1 2 2︱5—︱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个你, 4. 4 ︱ 6 6 6 ︱3 . 3 ︱5 5 5 ︱1 1 1 3 ︱5 6 5 4 ︱3 1 2 2 ︱ 我们每个人,对呀对面坐;拍手唱歌笑呵呵,笑呀笑呵 1—‖ 呵 说明:唱歌时,可以让幼儿配×—,××,×××,×××,××××五种节奏的拍手或跺脚。 1=C 3/4 《小金鱼》 5 3 5—︱ 6 3 5—︱ⅰ 6 ⅰ 6 ︱5 3 5—︱6 5 6—︱5 3 2—︱5 6 5 3 ︱ 小金鱼,水中游,他们从来不撞头,你让我,我让你,大家都是 2 3 1—‖ 好朋友。 说明:此曲训练幼儿“OU”的发声,要求竖嘴,声音拢。 1=F 2/4 《快快跑》德国 1 3 ︱5 0 ︱5 4 3 2 ︱1 0 ︱2 2 7 5 ..︱5 5 3 1 ︱ ..︱5 5 3 1 ︱2 2 7 5

林俊卿咽音练声法教学

林俊卿咽音练声法教学 咽音练声法是古代意大利人为了发展歌唱能力达到超然的强度而创造的,因为被意派“美声”的大师们垄断为“秘方”的缘故,因此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并学会的一种神奇练声方法。下面是为大家分享林俊卿咽音练声法教学,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第一个步骤 第一个无声练习是张口。 嘴怎么张才对呢?目的是要使下巴放松。张嘴的办法很多。斯坦利氏(Douglas Stanley)的主张是。。。第一个无声练习是张口。嘴怎么张才对呢?目的是要使下巴放松。张嘴的办法很多。斯坦利氏(Douglas Stanley)的主张是用力量把头往上抬,像这样子。斯坦利氏《美的声音》那本书,你看他是用强迫的办法把头往上张,也就是口张大。我认为用强力的办法还不如主动的好。把下巴靠在钢琴上面。(示范)不要想张嘴,就光想抬头,自然就会张大。这样子下巴就不会参加。一想到张口,不管你怎么张,口总是这么张的。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张的时候咽部有点微笑。不许光,(示范)一定要微笑。 第二个就是震摇下巴来练习。 这个练习老早我们就有,但是到1967年,霍恩的老师维娜德氏(Vennard)她在书声也讲。你看著名的女中音霍恩,她的老师维娜德氏说:头往上张,让舌头伸出来,把这下巴甩动,再发音。这样就能解除喉部紧张。这个办法最好。这是他的办法。其实我们老早就有这个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样?一个人好像是钻过栏杆看天,我们看天,

不会是下巴跟上去,是吗?下巴当然是放松了。放松再带一点微笑,好像这有个苹果要咬它,然后下巴一起甩,舌头伸出来,联合起来就放松了。每天这样甩。开始很紧张。脖子一定要站定,头部要站定,将头部这样摇会头晕的。这样子甩有个正确不正确,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舌骨后面一定要往后退,你甩的时候你紧张啊,舌骨一定要往后推,那就对。 第一步的第三个无声练习叫做狗喘气的练习。 这声音很难听。我们以前,我们以前在研究所里就说是叫蛤蟆气,因为我们戏曲传统有个蛤蟆气的办法。那么维娜德氏公开写着“狗喘气”,所以我就改成“狗喘气”。意思是说训练横膈膜的办法,灵活最好的,给它灵活。狗喘气,它这个原文就是Dog denting,这个狗喘气这个办法。这个很简单。身体站定,小腹提气,这提气要下丹田提气,我们中国知道,下丹田是怎么回事。提一点气,胸部站定,人完全放松。然后完全用横膈膜的办法、跳动的办法来给气进进出出,(示范)像这样子。整个就是腹部、上腹有一点跳动,别的都放松。这个练习可以给横膈膜和腹部的肌肉弹跳。练得越多越好,因为我们歌唱当中用这个很多。 第一步骤第四个练习,就是舌部凹下成直沟。 这个练习的重要性远在20年代,外国一个马氏(Marafioti)医生他写的一本书叫做《卡鲁索的歌唱方法》,是1927年出版的。他里边提到一个世界有名的男中音蒂萨鲁佛(Titta Ruffo),蒂萨鲁佛是很有名的,他教一个学生没有办法,有一天他学生突然说我的声音

《歌唱的方法》-声乐练声阶段推荐民族美声类练习曲目精编版

《歌唱的方法》-声乐练声阶段推荐民族、美声类练习曲目 声乐练声阶段推荐民族、美声类的练习曲目 美声唱法曲目: 一级 任意自选歌曲一首,或从下列曲目中选择一首。 要求:有歌唱意识,音准、节奏基本准确。 男声: 1、发声练习:大调音阶 2、歌曲: (1)问G (2)月之故乡G 女声: 1、发声练习:大调音阶 2、练声曲:(半音阶级进,要求声音平稳、准确到位。) 3、歌曲: (1)花非花 D (2)问G 二级 任意自选歌曲一首,或从下列曲目中选择一首。 要求:有歌唱意识,音准、节奏基本准确,音域不少于一个八度。 男声:

1、发声练习:大调音阶 2、歌曲: (1)在那遥远的地方 F (2)牧羊姑娘 F (3)嘎达梅林 D 女声: 1、发声练习:大调音阶 2、练声曲。 3、歌曲: (1)康定情歌 F (2)月之故乡G 三级 共演唱两首歌曲,任意自选歌曲一首,并从下列各自声部曲目中选择一首。 要求:音准到位、节奏准确,演唱歌曲比较完整。按所标调号演唱。 男声: (1)牧歌G (2)嘎俄丽泰G (3)我亲爱的降E调 女声: 1、练声曲。 2、歌曲:

(1)二月里来降A调 (2)牧羊姑娘 F 四级 要求:音准到位、节奏准确,演唱歌曲比较完整。按所标调号演唱。 从下列曲目中任意选择两首。 男声: (1)秋收 F (2)江河万古流 F (3)让我死亡降B调 (4)祖国,慈祥的母亲降A调 女声: 1、练声曲。 2、歌曲: (1)塞外村女 E (2)燕子降B调五级 要求:按所标调号演唱、音准到位、节奏准确、音乐流畅、演唱完整、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按声部从从下列曲目中自选两首。 男声高音部: (1)驼铃 F (2)高高的太子山G (3)尼娜降A调

咽音练声法

音域的宽窄和声音的质色很多人都认都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其实不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咽音”训练,——这可是一个绝对的“武林秘籍”哦! 当今乐坛上的唱歌高手比比皆是,你可知他们其中有很多人是经过这个特殊的“魔鬼训练”才开创出他们的伟业的。 说他“魔鬼”是因为他用的训练手段奇特得让常人无法理解。有什么“张大口、吐舌头、狗喘气……” 作这些练习的时候如果被不知情的人看到,人家还为是在练什么“邪门歪道”或是什么精神不正常之类的……呵呵! 正确地掌握咽音技法,并将之用于歌唱,可以使毫无质色和音域不宽的的嗓音,发生奇迹般的变化。所以用不着去羡慕别人的嗓音,我们也可以做到,只要我们努力练这个绝世武"功"。 下面我就由我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咽音”在我国戏曲声乐中称为“膛音”,具有金属色彩,由真声机能、咽音机智能、真假声机能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歌唱嗓音机能。——听过京剧或其它的民族戏曲吗?他们唱腔中很多都不自觉地运用到了“咽音”机能,所以可以唱出令人羡慕的超高音。 无独有偶,“咽音”在国外也有很长的历史了,并且早以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科学理论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并发展成为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一支。并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传入我国。现在“咽音训练”在我国已形成一整套有理论、有方法、有规格、有步骤、看得见、摸得着的练声方法。 《咽音练声法》在中国诞生了!!!!!!!!!!! 它有两大主要功能: 1、可以迅速扩展音域,提高声音规格,加强歌唱用声能力。 2、可以治愈各种嗓音疾病。 咽音的发音方法: 稳定喉器并抬高喉器上方的舌骨后部,抬高会厌及使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开的发音管。——没有图示可能很难理解,现在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当我们念“丽、绿、鸟、亮”这几个字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形成了“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开的发音管”的发声动作,仔细体会一下,找找感觉。。 当然练“咽音”不可能是一拓而就的,我们必需从基本练习开始,——大家得有心理准备,这里的基本练习也跟练吉它的基本功一样的枯燥无味,而且得长时间练才有效果。

《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解析复习过程

《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详析(1)——无声练习:张大口 为什么要做“张大口”练习: 1、训练咽部肌肉的坚强。平时,我们自然说话的音量与歌唱相比较是较小的,所以,普通人咽部的肌肉是柔软的,咽音训练是将咽部调节成发音管,当气流通过时与管壁摩 擦产生振动而引起共鸣,这时,声音的音质很大程度取决于管壁的韧性,例如,同样的声音通过同样长度同样粗细的木管、竹管和金属管所发出的声音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咽壁肌 肉坚实的话,所发出的声音必然是明亮、结实而带金属性的。“张大口”是训练咽壁肌肉坚韧最初步的练习。 2、养成歌唱中正确的张口习惯。人们平时说话时习惯上下唇同时张开,下巴肌肉会用力,但是,歌唱时下巴的用力会造成声音的僵硬和抖动,而且,下巴肌肉的用力不利于 “发音管”的形成,所以歌唱时要求下巴松弛,通过后颈用力抬头的训练,可以逐步改变下巴用力的习惯。 3、体会舌骨升高的感觉。歌唱时舌骨的位置很重要,当舌骨升高和后倾时有利于喉腔共鸣。平时,人们很难体会舌骨的位置,而伸舌时,由于肌肉的拉动,舌骨会自然升高, 久而久之,就容易体会舌骨升高的状态。将“张大口”作为咽音练声八个步骤的第一个步骤里的第一个练习,可见其重要性。 “张大口”练习的方法,简要归结为: 1、略微弯身,使头部稍微前倾。 2、把下巴轻轻靠在钢琴上,或者用一本书代替。 3、在胸廓固定的情况下把气息从腹上部提到颈后部,在感觉气提到颈后的一刹那,用后颈的力量把头抬起看天花板。 4、上唇以笑的姿态往上抬起,以促使口自然张开,同时,使舌头推出口外。 5、头往上抬起时下巴一直不离开钢琴或书,下巴始终处于被动而完全放松状态,这时,口张大了,紧靠下巴的钢琴或书的表面却没有受力的感觉。 注意的是: 1、提气的感觉与吸气相似,只是不吸进空气。 2、口的张开不是有意识的,否则就会引起下巴的紧张,应该是由于后颈肌肉的用力而带动的。 3、舌头是“推”出,而不是“伸”出,“推”出,是茎突舌骨肌把舌骨提高而被动的结果,“伸”出,则是舌头本身用力的结果。 “张大口”练习容易出现的问题: 1、抬头幅度小,眼睛向前或向下看,没有看天花板的动作,这样,后颈力度不够,咽部肌肉得不到充分锻炼。 2、张嘴时笑肌没有抬起,而是绷着脸,造成脸下部肌肉紧张,口不能完全打开。 3、只注意张口,而没有提气的动作。 4、舌头是靠舌尖的力量往前伸,而不是被动地“推”出来的。 5、下巴始终不能放松,颈部肌肉紧张,说明没有将力量放在后颈或上下唇在同时用力。 初学者练习时每天做400—500个,可分4—5次完成。刚开始练习后会感觉后颈肌肉酸痛,坚持一两周后,会习惯成自然。单独做这个练习,不间断至少两个月。 《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详析(2)——无声练习:震摇下巴 歌唱时下巴和舌部如果有明显紧张的现象,说明是应用喉头挤卡的错误发音方法,以此方法歌唱或说话,声带极易疲劳,长久会导致声音嘶哑和声带能力消退。所以,必 须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解除下巴和舌头紧张的状态。通过“张大口”和这个练习,可以增强咽部与调节“发音管”有关肌肉的能力。 “震摇下巴”练习必须在熟练掌握前一个“张大口”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方法是: 1、头和颈略前倾。 2、用“张大口”的方法使口张开。 3、用“张大口”的方法是舌自然“推”出口外。 4、头部以后颈与头顶的连线作为轴心向左右方向来回转动,幅度约为90度,同时,下巴和舌头被动地跟着甩动。 5、开始每秒两下,以后可逐渐加快至每秒4-5下。每次持续20-30秒。连做4-5次,每天可接着“张大口”练习做。 “震摇下巴”练习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只注重震摇下巴,舌头只有很少一部分露出口外,在甩动时就很难体会舌头的松弛。所以,“推”出的舌应该尽可能地长些,在甩动时应该明显地感到舌头像一根软布条一 样来回摆动,这个练习的完整名称为“震摇下巴与甩舌”较为确切。 2、“推”舌时下巴肌肉不能紧张,否则下巴就难以松弛。所以,在张口“推”舌时,笑肌应该抬起,这样,促使舌骨后部位置升高以解除下巴的紧张,做到头部转动时似乎感觉不 到下巴的存在。 3、头部左右转动时应以后颈为支点,后颈绷直而平稳,头部和颈部要坚定,切不可偏离上述的“轴心”,一旦偏离了“轴心”,很快就会感到头晕,就说明颈部肌肉用力不够。所以,转动时头会不会晕是检验练习动作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用“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详析(3)——推舌骨练习 “推舌骨”练习,在《八个步骤》里没有单独列出,但是,在很多章节里都提到“手治法”,实际上“手治法”就是“推舌骨”练习。六十年代本人在上海声乐研究所学习时, 第一节课,薛天航老师教我两个练习,一个是“小开口”发声,另一个就是“推舌骨”(当时,还没有完整的《八个步骤》),可见“推舌骨”的重要。 为什么要做“推舌骨”练习呢? 用手指触摸体验,会发现人们在平时说话状态下舌骨和甲状骨(喉头)是靠在一起的,在歌唱时有的人由于下巴肌肉紧张,造成舌骨后部下压,致使舌骨和甲状骨叠加在一起, 两者之间没有空隙,而引起声音的“挤卡”。要改变声音习惯性地“挤卡”,可以采取“手治”的办法。而对每个练习咽音的人来说,“手治”也是必须的,从喉咽腔的解剖图了解,舌骨在甲状骨的后上方,舌骨是一块扁平的、前低后高的软骨,舌骨和甲状骨之间是可以移动的,当舌骨位置向后上方升高时,舌骨和甲状骨之间的距离拉长,意味喉腔“基音管” 拉长,同时,喉腔前壁由于倾斜而有利形成倒喇叭状,使喉腔共鸣体积增大,也就是常说的“喉咙打开”(这里指喉腔,此外还有咽腔),这时,发出的声音音量会增大,音质会更明亮。经常做这个练习,锻炼拉动舌骨的茎突舌肌的能力,发高音时舌骨会很容易升高,“打开喉咙”时甲状骨会稳定地下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