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衰老原代小鼠成骨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衰老原代小鼠成骨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论著·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2019年8月第4卷第16期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一大常见疾病,以低骨量,骨显微组织损坏为主要特征,易引起老年人骨折,致残甚至死亡[1]。

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负责骨的形成,分泌与矿化,其特异性分泌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骨的形成和重建过程[2]。

其功能随着衰老的过程而发生显著的变化[3]。

乳鼠颅盖骨由于含有骨膜和骨松质,具有良好的表达成骨细胞蛋白合成以及繁殖的能力,培养条件较为简单,因而被普遍选作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组织来源[4]。

该试验旨在运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相结合的培养法获取原代成骨细胞,并采用D-半乳糖法构建成骨细胞衰老模型,为后续对成骨细胞衰老机制的探讨打下基础。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特实验动物新生5~7d的昆明乳鼠,雌雄均可,购自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主要试剂MEMα培养基,胶原酶Ⅱ型,BCIP/NBT碱性磷酸酶显色试剂盒,PBS,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β-半乳糖苷酶细胞衰老染色试剂盒,D-(+)DOI:10.19368/ki.2096-1782.2019.16.014衰老原代小鼠成骨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鲁晴1,谭海涛2,贺锦桥2,杨心妮1,张鑫1,黎静1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西数字医学3D打印临床研究中心,广西贵港537100[摘要]目的提取小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并建立成骨细胞衰老模型。

方法取5只新出生5~7d的昆明乳鼠颅骨,采取酶消化法与组织块培育法获取原代成骨细胞,经鉴定后,采用D-半乳糖诱导成骨细胞衰老,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RT-PCR法分析ALP,BMP-2的表达。

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三角形,长梭形,不规则多边形,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且阳性率为90%。

经D-半乳糖处理后,成骨细胞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RT-PCR结果表明衰老成骨细胞中mRNAALP,BMP-2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 关键 词】骨髓 间充质 干 细胞 ; 老 ; 衰 D一半 乳糖 ; 氧 化 物歧 化 酶 ; 超 丙二 醛 ; 胱 甘 肽过 氧 化物 酶 谷 [ 中图分 类 号】 3 R一 3 【 献 标识 码】A 文 【 章 编号】 1 7 — 7 1 2 0 O b) O 5 0 文 6 4 4 2 ( 0 9) 4( 一 O — 3
【 sr c】ob et e oiv s gt h te o emarw mee c y lse e1 h v h ni a ig rl. to s Ab ta t jci :T net aew eh rb n r sn h ma tm c1 aetea t— 1n 0e Meh d : V i o s g A l e eb n r sn h ma s m e sw r v nt c yvn a d l t e o sijc 0 n — aats l g n o emamw mee cy 1 t c U ee e o mieb e ac u ai i mvn u ne t n ad D glc e 0 e sn i 0 w r netdit en u ctn o so c 0 ih e k . h n tea it f td f c , eb d eg tte ee jce not 印es b ua e u f mi fregt e s T e , h1yo u yo e t o yw ih , i h e w h i s mi h h
射 建立 衰 老小 鼠模 型 , 于模 型 建成 后 给 予 骨髓 间 充质 干 细胞 输 注 。检 测 间充 质 干 细胞 治 疗 前后 衰 老 相关 指 标 : 并 小 鼠体 重 , 免疫 器 官 重量 , 组 织 、 清 S 肝 血 0D活 力 和 MD 含量 , 血 GS P A 全 H— x活 力 的变 化 , 面 考察 骨髓 间充 质 干 细 全 胞 的抗 衰 老作 用 结果 : 骨髓 间 充质 干 细胞 能 对抗 D一 乳 糖所 致 小 鼠肝 组 织 和血 清 中 MD 半 A含 量 的 升 高 , 高 肝 和 提 血 清 S D、 血 G H— x的活力 , 0 全 S P 并对 抗 小 鼠体 重 、 胸腺 及 脾脏 指 数 下 降 。结论 : 骨髓 间 充 质干 细 胞能 改 善 D 半 乳 糖 一 衰 老模 型 小 鼠 的衰 老相 关 指标 , 提示 具 有抗 衰 老作 用 。

老年痴呆症(A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金银花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老年痴呆症(A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金银花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3.23、18.26±6.55、11.28±3.47( % )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明显降低。 结论:铝复合模型导致 AchE 活性下降,抗氧化
能力降低;中药复方制剂通过排铝、提高抗氧化能力治疗后对老年痴呆症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铝;老年痴呆症;乙酰胆碱酯酶;抗氧化能力
一、 引言
老年痴呆症( AD) ,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未明
minum Al 3+ in mice ( x±s)
组别
谷丙转氨酶( U / L)
脑铝 Al 3+( ng / mL)
正常组
40.58±21.82
109.00±27.33 ★★
58.06±22.11
模型组
治1组
13.70±2.31
447.00±376.43
60.33±16.50
治2组
185.71±31.55
小鼠取脑,称脑重量,制成脑匀浆,离心取上清,分别测定脑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清除率、谷胱甘肽
等含量。 结果:正常组、模型组、治疗 1 组、治疗 2 组依次为,脑乙酰胆碱酯酶( AchE) 活力:0.60±0.09、0.55±0.10、0.67±0.12、0.78
±0.14( U / mg.prot ) ,P<0.05,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明显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清除率% :21.45±6.01、7.96±
综 述

按试剂盒说明书;清除率测定利用比色法。 铝含量,用电极
法测定;丙二醛测定,硫代巴比妥酸( TBA) 反应比色测定其
含量,因此又称( TBA) 法。 具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
( 三) 统计学处理
·174·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Qin HB, Yang ZY, Fan YJ, Zhu Q.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ging models induced by D-galactose in mice.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09;13(7): 1275-1278(China)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 13 卷 第 7 期 2009–02–12 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February 12, 2009 Vol.13, No.7
基础医学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通讯作者:朱 清,博士,讲师, 南通大学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江 苏省南通市 226001 zhuqing7883@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225 (2009)07-01275-04
收稿日期:2008-09-20 修回日期:2008-12-06 (54200809190025/ W·Z)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
1275

秦红兵,等.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0 引言
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是由国内学者龚国清等在 1991年根据衰老的代谢紊乱学说而构建的。与其他几种 衰老动物模型如SAMP系小鼠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衰老 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自然衰老模型等相比,该模型 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结果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药物 抗衰老的研究之中[1-2]。但是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在 行为、免疫等方面的衰老研究中的应用,文献相关报道 并不完全一致[3-5]。实验使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生化以及免疫等方面的 评价。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鞠文博1,于春艳1,陈建光2【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D-半乳糖制作小鼠衰老模型,并进行指标检测.方法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42 d制作小鼠衰老模型,同时进行体质量变化测量、行为学测试和形态学衰老指标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4周后,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弱,水迷宫探索路径长度、搜台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各器官组织结构出现衰老改变.结论D-半乳糖可以成功制作小鼠衰老模型.【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行为学检测;形态学检测老龄人口的增多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衰老的研究,脑衰老是人衰老的最明显表现.脑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导致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减退是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1].D-半乳糖是一种机体内正常的营养成分,能够在正常机体代谢中转变为葡萄糖,从而参与葡萄糖代谢,如果摄入过量则会导致代谢紊乱.在半乳糖氧化酶作用下,D-半乳糖转化成醛糖和过氧化氢,从而产生大量的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使多种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对基因的表达和调节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细胞转录水平降低而引起衰老改变[2].研究显示:连续在大鼠和小鼠等哺乳动物身上注射D-半乳糖(D-gal)1个月即可造成动物体内糖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多种组织细胞出现类似衰老的变化[3-4].因此,应用D-半乳糖建立动物的衰老模型可广泛地应用在衰老机制的研究和抗衰老药物的筛选中.本课题组应用D-半乳糖连续给药6周,造成小鼠衰老模型,通过小鼠体质量的变化、行为学的观测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等方面来系统地研究D-半乳糖衰老模型,从而为科学、合理地使用动物衰老模型进行药物抗衰老实验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昆明小鼠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吉)2008-005.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两组:D-半乳糖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按6只/笼饲养,自由饮食.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应用5%的D-半乳糖100 mg/(kg·d)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次/d,共给药6周.2 观察指标2.1 体质量变化测量实验开始、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前分别称量每只小鼠的体质量,观察实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及小鼠外观的变化.2.2 行为学测试第6周造模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6-8],包括Morris水迷宫法记忆能力测试和穿梭箱法学习记忆能力测试.2.2.1 水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第6周进行记忆能力测试[9-10],水迷宫水池高60 cm,直径110 cm,站台直径8.0 cm,将水迷宫等分成4个分区,每个分区壁上标有东、南、西、北四个入水点.迷宫上方有一摄像机,与计算机相连接,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小鼠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摄录,能够显示整个活动轨迹,记录小鼠找到站台所需的时间表示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每日将动物头朝池壁按东、南、西、北4个入水点分别放入水池,将站台置于某一分区的中央,实验过程站台位置保持不变.电脑系统自动记录小鼠从入水点到达站台所需时间和摄录在这段时间内的游泳路程,以小鼠找到平台所需时间作为学习和记忆成绩.若在设定时间内小鼠未找到站台,计算机停止跟踪,每次实验以120 s为限.训练中如果小鼠在极限时间120 s内找到站台,允许小鼠在站台上停留20 s,若小鼠未找到站台,实验人员将小鼠放在站台上停留20 s.20 s后将其从平台上拿下,休息1 min后再次开始训练.一般正常动物经5~6个训练日可学会以最快、最佳的轨迹找到平台的正确位置.实验在隔音安静的房间内进行,水温控制在(22±0.5)℃.2.2.2 穿梭箱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A-200避暗仪是利用鼠类的嗜暗习性而设计的,以光、电击的联合刺激使实验动物产生由被动回避转为主动回避的条件反射[11].记录此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主动回避反应指标,从而反映实验小鼠的学习能力、记忆时间的变化.实验第42天开始,每天练习1次,共连续练习3 d,在第4天进行正式测试,记录数据包括小鼠遭受电击次数,遭受电击的总时间和逃避潜伏时间.系统参数设为20次为一个循环次数,间隔时间5 s,电击时间10 s,暗示时间5 s.2.3 病理切片观察在完成MT-200水迷宫和穿梭箱法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后,应用2%戊巴比妥钠溶液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后,取脑组织、肝脏等重要器官,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3 结果3.1 体质量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质量在造模4周后显著降低(P<0.01),并随着造模时间的推移体质量进一步减少(P<0.01).小鼠外观特征为毛色枯黄、行动迟缓、精神萎靡等.见表1.表1 造模前后小鼠体质量的变化Tab.1 Changes in body weight of mice before and after model establishment*: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3.2 行为学测试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水迷宫实验和穿梭箱法学习记忆能力测试显示:模型组衰老小鼠水迷宫探索路径长度和搜台潜伏期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见表2.表2 水迷宫实验和穿梭箱法小鼠学习记忆时间Tab.2 The tim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of mice in water maze and shuttle box experiment#: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3.3 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组织切片显示:衰老模型组小鼠肝小叶不规整,可见点状或灶性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脂肪样变性较广泛,胞质可见明显疏松、肿胀,门管区紊乱,结缔组织增多,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正常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规则,呈多边形肝细胞排列整齐,胞质丰富,清亮透明,核大,核仁明显,门管区无炎性细胞浸润[12].见图1,2.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轮廓模糊,神经元细胞减少,颜色较浅,模型组可见大量肿胀变性的神经元细胞,分支明显减少,核仁浓缩变小,分叶不清,部分断离,细胞间排列松散,界限模糊[13].正常组小鼠脑组织轮廓清晰,神经元细胞密集,颜色深染,核仁分叶清晰,细胞间排列整齐,界限清楚.见图3,4.4 讨论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机体发育成熟后,组织器官也逐步发生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机体功能的下降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糖脂代谢紊乱和肝肾功能的异常,尤以记忆力减退为主[14].本课题组利用D-半乳糖诱导了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减轻较多,毛色枯黄,行动迟缓,精神萎靡;光镜下显示多个器官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变化.本实验研究的结果发现: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表现为小鼠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体力和耐力等能力降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症状逐渐加重,与人类的自然衰老症状和衰老进程比较类似,这个实验结果可为人类衰老机制研究以及抗衰老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15-19].参考文献:[1] Finkel T,Holbrook N J.Oxidants,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biology of ageing[J].Nature,2000,408:239-247.[2] Cui X,Zuo P,Zhang Q,et al.Chronic systemic D-galactose exposure induces memory loss,neurodegeneration,and oxidative damage in mice:protective effects of R-alpha-lipoic acid [J].J Neurosci Res,2006,83:1584-1590.[3] 张熙,李文彬,张炳烈.D-半乳糖亚急性中毒大鼠拟衰老生化改变[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0,4(4):309-310.[4] 梁纪伟,田庆伟,王永明,等.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42-43.[5] Song X,Bao M,Li D,et al.Advanced glycation in D-galactose induced mouse aging model [J].Mech Ageing Dev,1999,108:239-251.[6] Li Y,Qin H Q,Chen Q S,et al.Neurochemical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the intrahippocampal coinjection of betaamyloid protein 1-40 and ibotenic acid in rats[J].Life Sci,2005,76:1189-1197.[7] Hua X,Lei M,Zhang Y,et al.Long-term D-galactos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ovariectomy serves as a new rodent model for Alzheimer’s disease [J].Life Sci,2007,80:1897-1905.[8] Lei H,Wang B,Li W P,et al.Anti-aging effect of astragalosides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J].Acta Pharmacol Sin,2003,24:230-234. [9] 邹飞,罗炳德,蔡绍曦,等.NGF改善老年大鼠Morris水迷宫的学习记忆行为[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8,14(2):184-187.[10] Morris R.Developments of a water-maze procedure for studying spatial learning in the rat[J].Neuro Sci Methods,1984,11(1):47-60. [11] Zhang H T,Huang Y,Suvarna N U,et al.Effects of the novel PDE4 inhibitors MEM 1018 and MEM 1091 on memory in the radial arm maze and inhibitory avoidance tests in rats[J].Psychopharmacology(Berl),2005,179(3):613-619.[12] 徐辉,魏晓东,欧芹,等.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脏形态学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5):26-27.[13] 吴力萍,陶连方,谢辉,等.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脑海马显微结构的变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8,6(6):23-25.[14] 刘汴生.衰老过程中的病理生理[J].实用老年医学,2002,16(2):64-68.[15] Hua X,Lei M,Zhang Y,et al.Long-term D-galactos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ovariectomy serves as a new rodent model for Alzheimer’s disease[J].Life Sci,2007,80(20):1897-1905.[16] Song X,Bao M,Li D,et al.Advanced glycation in D-galactose induced mouse aging mode[J].Mech Ageing Dev,1999,108(3):239-251.[17] 徐智,吴国明,钱桂生,等.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步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4):312-315.[18] 汤晓丽,张鹏霞,魏晓东,等.何首乌对D-gal致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内突触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2):1189-1190.[19] Ho S C,Liu J H,Wu R Y.Establishment of the mimetic aging effect in mice caused by D-galactose[J].Biogerentology,2003,4(1):15-18.【责任编辑:陈丽华】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3-194);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64064).【引用格式】鞠文博,于春艳,陈建光.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2):199-202.。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鞠文博;于春艳;陈建光【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D-galactose in establishing aging mice model,and to detect the related indexes. MethodD-galactose was given to the mice continuously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for 42 days to make aging model. During this period,their changes in weight,behavior and senescence indications were measured as well.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body weight of the aging mic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4 weeks modeling (P<0. 01). Besides,both exploration path length and escape latency were seriously prolonged inthe water maze experiment (P<0. 01),indicating that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retarded in the aging mic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showed aging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s of several organs and tissues. Conclusion D-galactose can successfully establish aging mice model.%目的:探讨应用D-半乳糖制作小鼠衰老模型,并进行指标检测.方法 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42 d制作小鼠衰老模型,同时进行体质量变化测量、行为学测试和形态学衰老指标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4周后,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弱,水迷宫探索路径长度、搜台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各器官组织结构出现衰老改变.结论D-半乳糖可以成功制作小鼠衰老模型.【总页数】4页(P199-202)【作者】鞠文博;于春艳;陈建光【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相关文献】1.槲皮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及脑内炎症的影响 [J], 王德杰;郑傲2.补骨脂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血清SOD、MDA的实验研究[J], 林昶;杨长福;吴大梅3.结合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分子调控网络[J], 王晶;赵翊;王勇;陈彻;李海龙4.维药高孜班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作用 [J], 阿娜古丽·马合木提;热比姑丽·伊斯拉木;曼尔丹·尼牙孜5.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黄酒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J], 刘蓉; 栾春光; 王德良; 覃思; 郝飞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
朱亚珍;朱虹光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34)4
【摘要】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是由我国学者龚国清等在1991年构建的.与其它几种衰老动物模型如SAMP系小鼠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衰老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自然衰老模型等相比,该模型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结果稳定,因而得到广泛运用.鉴于该模型近年来的运用和发展,且众文献中的检测指标各有侧重,本文拟对该模型构建方法和原理以及检测指标从行为学水平,生化水平,形态学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617-619)
【作者】朱亚珍;朱虹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1+.2
【相关文献】
1.D-半乳糖致蛋白质糖基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张世平;谭海荣;潘竟锵;吕俊华
2.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刘建亚;冯文静;王仁萍;毛拥军
3.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吴克芬;胡予
4.建立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探 [J], 谭俊华;张石宁
5.D-半乳糖致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的建立 [J], 陈树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半乳糖诱导生物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模型的实验研究

D半乳糖诱导生物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模型的实验研究

serum t skin and tissues with biochemisⅡy methods.
3.D—gal induced cellur senescence model:MSCs indentified
wei'e fell into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wo teams:comparison Were thc 3 rd generation in DMEM-F12 medium without D-galactose,and the inducement Were cultured in DMEM-F12 medium containing 8 g/L D—galatose after 3 generation.
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连续给动物注射胪半乳糖能诱导出许多衰老生物学改
变,甚至是衰老的特异性酶的改变。在体内D.半乳糖受半乳糖合成酶的作
用,可氧化产生大量自由基,如02‘和H 20z.等活性氧,从而引起脂质过
氧化作用的链式反应,导致细胞膜损伤跚;同时过氧化脂质(1eo)的分解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含量变化。 研究结果 1.小鼠衰老:(1)体征及行为的变化:造模前两组动物反应良好,毛发
光滑,饮食正常,行动敏捷。造模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后4 周后部分小鼠体重开始减轻,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毛发干枯发黄、 缺乏光泽,双颊脱毛明显,尾部出现色素斑点沉着并逐渐加重,嗜睡。
四川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D-半乳糖诱导生物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模型的实验研究 姓名:邢玉芝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细胞生物学 指导教师:胡火珍
20060501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一半乳糖诱导生物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模型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佳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
【摘; 要】目的:建立 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建立。

方法:8周龄ICR小鼠,32只,雌性各半,10%D-半乳糖溶液500mg/(kg·d)颈后部皮下注射.连续注射 56天后后摘眼球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并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 SOD 活力和 MDA 含量,对此衰老模型做出生物学鉴定。

结果:造模过程中模型小鼠逐渐变得不活泼,喜蜷缩,脊椎隆起,体形消瘦,皮肤松弛,毛发稀疏、竖起失去光泽等一系列衰老体征,而正常对照组未出现上述衰老体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本课题组成功建立了 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

【关键词】D-半乳糖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31-01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D - galactose subacute aging mice model.Methods:8 weeks of ICR mice, 32, female and male in half,500 mg/D - galactose 10% solution (kg·D) at the back of the neck subcutaneous; injection . After 56days continuousinjection,blood were sampled from the eyes ,then the mice were executed.Through testing the SOD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sin the serum, we can make biology identification of the aging mod.Results: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odel ,the model mice gradually became less active,liked curled, the spine upheavaled,body were thin ,skin were loose, hair were sparse,erecting and lost shineetc,a series of signs of aging,.However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did not appear the aging 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model group serum SOD activ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serum MDA 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Conclusion:Our research group had established the D-galactose subacute aging model mice sucssessfully
【Key word】D- galactose
有文献报道选用D-半乳糖来建立衰老动物模型时发现,雄性大鼠相对于雌性大鼠更为敏感,可以首选雄性SD大鼠作为动物来源。

但亦可选用Wistar大鼠、昆明小鼠、ICR小鼠等。

目前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所需剂量及时间尚无统一规定,剂量范围从50-1250mg/(kg·d)不等。

有学者认为,在制备D-半乳糖衰老大鼠或小鼠模型时,给D-半乳糖 50-500mg/(kg·d),连续6-8周比较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