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二至丸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28抗...

二至丸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28抗...
结论:衰老模型小鼠和阴虚模型小鼠均表现为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下降,血 清和肝匀浆中 MDA、NO 的含量升高,SOD、GSH-Px 活力下降,提示阴虚与衰 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阐释了祖国医学“阴虚致衰老”理论的科学内涵。本 文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对二至丸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至丸能够降低阴 虚模型小鼠 cAMP 的含量,升高 cAMP/cGMP 的比值,增加肝组织中 SOD、GSH-Px 的活力,降低肝组织 MDA、NO 的含量。提示二至丸可能主要是通过改善能量代 谢;诱导酶活性防御系统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机体和细胞 的损伤等途径发挥其传统的补阴抗衰老作用的。另外,从阴虚模型组的胸腺病理
关键词:二至丸;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阴虚模型;要
Study on the Anti-aging Effects of Erzhiwan
Wang Mingj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irected by Ren Hanyang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mbine the traditional effect with modern results of pharmaco-research, 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anti-aging action of Erzhiwan on the aging model mice and the yin-deficiency model mice, aiming to investigate the anti-aging fuction of Erzhiwan.

03-衰老

03-衰老

• •
2.衰老 衰老是生物机体从性成熟期后才开始或 加速的一种持续的、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和 对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发展过程。随着 这一过程的进展,机体越来越容易丧失功能, 并产生危及心身素质的变化,有的甚至衍化 成疾病而最终死亡。 • 衰老的定义一般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 生物自身退行性变化的逐渐增加及对环境的 适应能力减弱,其次是死亡几率的进行性增 加,三是衰老过程是所有生物的共性,并且 是不可避免的。
• •
四、单细胞动物的衰老 单细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系单细胞真核生物, 所有生命活动均由一个细胞来完成。单细胞动物具 有同高等动物相同的基本功能和细胞器。有些细胞 内只有一个细胞核,有些有一大一小两个核,大细 胞核的功能主要与细胞营养有关,而小细胞核与该 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 • 单细胞动物种类繁多,如变形虫、纤毛虫和鞭 毛虫等,各具有与其生活方式相关的特征。与多细 胞动物不同,这些动物的一个细胞必须完成整个有 机体生存和繁殖所需的一切功能。因此,虽然单细 胞动物常被认为处于进化阶梯的最低级,但它包括 了已知的最复杂和多样化的细胞。由于单细胞动物 容易培养,实验条件不像哺乳动物细胞培养那样复 杂,因此,曾作为研究衰老的模型被广泛应用。
• •
1.老化 老化与衰老是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 老化是生物机体从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增龄而必然 发生的、渐进性的、不可逆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与 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以及对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 力逐渐减退的过程。老化代表机体随增龄发生的变化, 但并非所有的老化现象都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 • 人类从30岁开始出现老化现象,50岁以后老化进程 加速。同一种属内个体发生老化的时间差异很大,如有 人40多岁就像60岁的老人,而有的虽已60多岁,但仍然 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同一个体不同的器官开始老化的 时间和老化的速度也不相同,与维持生命没有直接关系 的组织(如运动系统)老化发生较早,而心、脑、肝、 肾、肺等负担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老化较晚。人类35岁 左右肺开始老化,心脏老化则在45岁左右。

艾灸与抗衰老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艾灸与抗衰老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艾灸与抗衰老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李宁;田丰伟;何玲娜
【期刊名称】《四川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1)004
【摘要】@@ 针灸是具有独特理论的传统中医学科,它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可以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古人在针灸保健中非常重视艾灸的应用,如<扁鹊心书>中有记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李宁;田丰伟;何玲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医院针灸科,成都,610041;重庆市中医研究院针灸科;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81
【相关文献】
1.艾灸抗衰老的机理研究进展 [J], 潘小霞
2.抗衰老动物实验的运动干预方法及作用 [J], 徐划萍;金国琴
3.动物衰老模型及艾灸抗衰老实验研究进展 [J], 杜艳;吴海标
4.动物实验显示俄一种抗衰老纳米药物有效 [J],
5.艾灸抗衰老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张海峰;孙国杰;赵琛;朱慧华;吴蓓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其评价
谢宁;宋琳莉;牛英才;汪淼;计仁军;代晓光
【期刊名称】《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年(卷),期】2006(026)001
【摘要】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由于至今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制约了该病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工作.本文对各类A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优劣进行了评价,认为Tg2576转基因小鼠已成为较合适的防治AD新药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谢宁;宋琳莉;牛英才;汪淼;计仁军;代晓光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33
【相关文献】
1.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柯行;吴铁;刘义
2.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陈玉社;陈泳汀;公丕欣;张萍
3.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凌雁武;黄瑞雅
4.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吴林;王清碧;毕信亚;蔡鑫昆;杨进平;温惠娟
5.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吴林;王清碧;毕信亚;蔡鑫昆;杨进平;温惠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estrins在调控衰老中的作用

sestrins在调控衰老中的作用

·931·· 综述 ·Sestrins在调控衰老中的作用陈波,李志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环境与代谢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04)摘要 活性氧 (ROS ) 的过度累积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机械靶点 (mTORC1) 的慢性激活是衰老和年龄相关性退行性病变的典型促发因素。

Sestrins 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应激诱导蛋白,是ROS 和mTORC1信号通路的重要负调控因子。

近年来,关于Ses-trins 信号及其分子性质的研究已有突破性发现,揭示了衰老和年龄相关退行性病变新的潜在的治疗方向。

本文就Sestrins 在调控衰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Sestrins; 调控; 衰老中图分类号 R33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8-4646 (2019) 10-0931-05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21.1227.R.20190927.0916.020.html 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19.10.015Role of Sestrins in Regulating Aging CHEN Bo,LI Zhijie(Medical Research Center,Shengjing Hospital,China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Key Laboratory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nimal Models for Environment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Excess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 and chronic activation of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 (mTORC1) are typical triggers for aging and age -related degeneration. Sestrins are a family of highly conserved stress -induced proteins. They are important negative regulators of ROS and mTORC1 signaling pathways. Recent research has clarified the signaling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Sestrins,and revealed potential therapeutic directions for aging and age -related degenerative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estrins in regulating aging.Keywords Sestrins; regulation; aging所有多细胞生物都经历着身体功能和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这一过程称为衰老。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

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检测方法
朱亚珍;朱虹光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34)4
【摘要】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是由我国学者龚国清等在1991年构建的.与其它几种衰老动物模型如SAMP系小鼠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衰老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自然衰老模型等相比,该模型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结果稳定,因而得到广泛运用.鉴于该模型近年来的运用和发展,且众文献中的检测指标各有侧重,本文拟对该模型构建方法和原理以及检测指标从行为学水平,生化水平,形态学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617-619)
【作者】朱亚珍;朱虹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1+.2
【相关文献】
1.D-半乳糖致蛋白质糖基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张世平;谭海荣;潘竟锵;吕俊华
2.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刘建亚;冯文静;王仁萍;毛拥军
3.D-半乳糖致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吴克芬;胡予
4.建立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探 [J], 谭俊华;张石宁
5.D-半乳糖致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的建立 [J], 陈树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动物模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物模型是指将人类疾病转化到动物身上,通过对动物进行研究,来寻找疾病的治疗方法或者新药物的开发的模型。

动物模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

一、动物模型的分类动物模型可以分为两类:自然模型和人工模型。

自然模型是指动物自身产生的疾病模型,例如肿瘤、癫痫等。

人工模型是指人类人为制造的疾病模型,例如人类基因的突变体、人工诱导疾病等。

二、动物模型的应用1.药物的研发动物模型可用于新药发现和开发的过程中。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如何发挥作用,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种方法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使研究更加快速和有效。

2.基础研究动物模型也可以用于基础研究,例如对某种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索。

科学家可以利用动物模型对导致疾病的基因进行研究,并探索治疗该疾病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疾病机制。

3.学习生物学原理许多科学家利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生物学原理,例如细胞增殖和分化、维持内部平衡、免疫系统操作,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这些研究在病理生物学和其他相关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动物模型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以下是一些最近的进展:1.使用CRISPR-Cas9来编辑基因CRISPR-Cas9是一种用于编辑基因的新技术,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技术可以更准确,更具有针对性地编辑基因,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这些基因如何影响生命过程。

2.干细胞技术干细胞技术是一种设想,可以用动物的干细胞来替换受损的组织或器官。

这种技术已经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获得成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模型的制作中。

通过在动物的基因上进行修改,科学家可以制造不同的模型来研究不同的疾病。

二至丸抗衰老的时辰药理机制分析

二至丸抗衰老的时辰药理机制分析

二至丸抗衰老的时辰药理机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二至丸抗衰老的时辰药理机制。

方法:构建小鼠衰老模型,将36只SPF级C57雄性小鼠分为A组(第1~56d,16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第11~56d,生理盐水灌胃)、B组(第1~56d,16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第11~56d,于1时二至丸灌胃)、C组(第1~56d,16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第11~56d,于7时二至丸灌胃)、D组(第1~56d,16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第11~56d,于13时二至丸灌胃)、E组(第1~56d,16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第11~56d,于19时二至丸灌胃)和对照组(第1~56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11~56d,生理盐水灌胃)各6只,观察各组的体征、行为学特征以及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体征状态,注射D-半乳糖后,相比于对照组,A组、B组、C 组、D组、E组小鼠均出现衰老表现,给予二至丸灌胃后,B组、C组、D组、E组小鼠衰老表现减轻。

给予二至丸灌胃后,B组、C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相对更好,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更高,丙二醛更低。

结论:二至丸具有抗衰老的功效,通过时辰药理机制分析,药物在1时、7时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二至丸;抗衰老;时辰药理机制二至丸是一种中药方剂,该药物中的女贞子、旱莲草,具有补肾养肝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发疾病[1]。

女贞子中的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以及旱莲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

人体内自由基的积累、氧化反应的发生,会导致器官组织衰老,进而引发相关疾病。

在抗衰老治疗中,二至丸是一种良好的选择[2]。

应用二至丸进行抗衰老治疗时,能够产生调和阴阳、补益脾胃的作用,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合理使用药物,明确其时辰药理机制,选择最佳的时机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3]。

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衰老模型,观察二至丸在抗衰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时辰药理机制,现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9月第29卷 第9期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COMPARATIVEMEDICINESeptember,2019Vol.29 No.9

卢延华,管博文,孟爱民.衰老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29(9):109-113.LuYH,GuanBW,MengAM.Researchprogressinaginganimalmodels[J].ChinJCompMed,2019,29(9):109-113.

doi:10.3969/j.issn.1671-7856.2019.09.017

[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经费资助(2017-I2M-3-0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105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094)。[作者简介]卢延华(1993—),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放射医学。E-mail:2439660316@qq.com[通信作者]孟爱民(1963—),女,研究员,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放化疗损伤机制研究。E-mail:ai_min_meng@126.com

衰老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卢延华,管博文,孟爱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人类重大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21)

【摘要】 衰老是生物体的必然结局。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减少老年病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一直是人们的研

究热点。构建衰老动物模型,使实验动物呈现与人类相似的衰老表型,是研究人类衰老机制和研发抗衰老药物的重要手段。目前广泛应用的衰老模型,涵盖了从果蝇、线虫等无脊椎动物,到小型鱼类、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等等。近年来,各种基因修饰小鼠在研究衰老发生、发展及干预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常规模式动物之外,选用寿命不同的生物以及寿命差异较大的同一物种,进行寿命相关生物学分析也为研究衰老提供了新的手段。由于衰老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影响因素多,只有充分进行比较医学研究才能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人类健康老年提供保障。【关键词】 衰老;动物模型;比较医学【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56(2019)09-0109-05

Researchprogressinaginganimalmodels

LUYanhua,GUANBowen,MENGAimin∗

(InstituteofLaboratoryAnim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CAMS);ComparativeMedicineCenter,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PUMC);NHCKeyLaboratoryofHumanDiseaseComparativeMedicine;Beijing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ExperimentalAnimalModelsofHumanCriticalDiseases,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 Agingisaninevitableoutcomeforallorganisms.Researchersareexploringhowtodelaysenescenceandreducetheincidencesofage-relateddiseases,prolonglife-span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inoldage.Establishingaginganimalmodelsthatshowagingphenotypessimilartothoseofhumansisaneffectivewaytoexplorethemechanismsofhumanagingandresearchofanti-agingdrugs.Therearevariousanimalmodels,suchasnematodes,rodentsandprimates.Inrecentyears,differenttypesofgeneticallymodifiedmicehaveemerged.Atthesametime,researchershavestartedtouseanimalmodelswithdifferentlife-spanstoconductcomparativestudies.Asagingisacomplexbiologicalprocesswithmanyinfluencingfactors,onlybyconductingfullycomparativemedicalresearchcanwebettertransformtheresearchresultsofagingandguaranteehealthieragingofhumanbeings.【Keywords】 aging;animalmodel;comparativemedicine

据年鉴显示,2017年末中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11.4%,已达1.58亿[1]。老龄化不可避免地伴随一系列社会医疗问题,衰老相关疾病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如何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减少老年性疾病、改善生活质量一直是社会的研究热点。衰老动物模型,系指表现出与人类相似衰老表型的动物模型,在衰老机制和抗衰老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广泛应用的衰老模型包括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小型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模型。近年来,不仅常规动物出现了新的衰老模型,如遗传多样性小鼠、INK-ATTAC转基因小鼠等,也增加了新物种的应用,如非洲青鳉鱼、非洲绿皮猴等,同时研究者也选用寿命不同的模型如裸鼹鼠和大小鼠以及蝙蝠、大小鼠和人类等进行比较研究,这些模型和方法也为衰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由于衰老是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要充分进行比较医学研究才能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人类健康老年提供保障。本文从衰老动物模型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1 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衰老是指机体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以后,各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过程。目前存在许多衰老学说,如个体水平的遗传学说,器官水平的免疫学说,细胞水平的线粒体损伤学说,分子水平的自由基氧化应激学说等。细胞总体水平的衰老一般被认为是机体衰老的基础,细胞衰老是指增殖细胞脱离细胞周期呈永久性生长停滞的状态,衰老细胞可抵抗凋亡并长期存活,分泌大量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使微环境发生变化,影响正常细胞生理功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衰老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由于各大系统功能减退引起的代谢综合征,以及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同时在衰老过程中脑组织易受到损伤而发生神经退行性疾病,均导致了健康寿命的减少和生命质量的下降。2 衰老模型制备方法衰老模型是指能够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衰老表型,并且其潜在的生化机制与人类具有保守性的动物模型,包括自发性、诱导性和转基因模型[2]。自发性衰老模型包括自然衰老和快速老化模型,自然衰老模型最符合人类衰老特征,主要表现为抗应激能力、免疫功能以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减退,省略了手术或给药步骤,是研究衰老机制较为理想的模型,但饲养周期长、健康状况差、死亡率高且个体差异较大等特点也限制了自然衰老模型的广泛应用;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mouse,SAM)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快速老化且不可逆转的特征,SAMP包括9个亚系,病理表现各异,其中SAMP8是应用最多的亚系,也是研究学习记忆功能

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理想模型。诱导性衰老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衰老模型制备方法,主要包括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β淀粉样蛋白诱导模型、去胸腺诱导模型、γ射线诱导模型、氯化铝诱导和亚硝酸钠等药物诱导模型。转基因衰老动物模型指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疾病相关基因表达,使实验动物表现出相应的衰老表型,随着衰老机制的深入探索和转基因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成熟,转基因衰老模型也逐

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3 衰老动物模型3.1 脊椎动物模型3.1.1 啮齿动物模型

啮齿动物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大小鼠寿命较短、易于饲养繁殖和遗传改造、环境因素可控,小鼠有99%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免疫、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人类相似,Ackert-Bicknell等[3]

通过纵向和横断面研究,发现衰老小

鼠的认知功能、肾功能、血液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等衰老表型与人类相似。啮齿动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无论是自发性、诱导性还是转基因衰老模型均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啮齿类动物模型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与人类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进行药物评价时仍需谨慎考量。SAMP是由日本京都大学培育成功的自发性

小鼠衰老模型[4],SAMP共有9个亚系,病理表现

有所差异,其中SAMP8是应用最多的亚系,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并出现老年性淀粉样变,但并未发现tau蛋白,因此常被应用于改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药物的评价。Vela等[5]发现DHA(docosahexaenoicacid)可以抑制JNK(JunN-terminal

kinase)活性改善SAMP8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有

望成为治疗AD的新方法。早衰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此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以探讨其病理机制并进行药物研发,如DNA修复缺陷Ercc1-/-

和Xpg-/-模型以及Werner综合征Werner-/-模型和Hutchinson-Gilford综合征lmna-/-、Zmpste24-/-

模型,

011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年9月第29卷第9期 ChinJCompMed,September2019,Vol.29,No.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