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系统萎讲义缩[2]
修复双系统引导菜单方法与双系统问题集合

修复双系统引导菜单方法与双系统问题集合一、修复Windows 98/XP双系统启动菜单1.修复前,在BIOS中设置从光驱启动。
用Windows XP安装盘启动电脑,在加载必要的驱动后,出现Windows XP的安装界面。
有三个选项:(1)要现在开始安装Windows XP,请按“Enter”键。
(2)要用“恢复控制台”修复Windows XP安装,按“R”键。
(3)要退出安装程序,不安装Windows XP,按“F3”键;2. 按“R”键,进入“Microsoft Windows XP (TM) 故障恢复控制台”界面;故障恢复控制台提供系统修复和故障恢复功能。
系统这时会搜寻已安装的Windows XP系统文件,然后显示搜寻结果,并询问“要登录到哪个Windows XP安装(要取消,请按Enter)”,选择1. Dindows,回车,系统会再询问“管理员密码”,再键入安装Windows XP时设置的管理员密码,回车,出现Dindows〉,这时需要输入修复命令Fixboot,后面的参数为启动扇区要写入的磁盘盘符,这里填入C:,回车。
修复完成,键入Exit退出。
重启后就会看到久违的双重启动菜单了。
并且,这样修复后基本不产生垃圾文件。
二、巧修WindowsXP 双启动菜单在Windows98下全新安装WindowsXP,会自动生成双启动菜单,相当方便。
Windows XP是极其稳定的操作系统,但因为双启动菜单的文件一般都在C盘根目录下,很易受损。
虽然你可以备份与双启动有关的文件,还可以使用Ghost把C盘整个备份下来,或制作紧急修复软盘以便受损时恢复,但如果使用者粗心大意没做备份,又没有紧急修复软盘那怎么办?难道要重装WindowsXP?还有几十个大小软件?!其实我们还有最后一招:恢复控制台。
开始时和重装一样,要选择全新安装,等安装文件复制好,电脑重新启动,选择进入恢复控制台,控制台会提示你要登录到哪个WindowsXP安装,一般就选默认的“1”,键入系统管理员密码,你就进入了控制台的Windows目录下,键入“BOOTCFG/ADD”,控制台会扫描Windows安装,几秒钟后扫描完成,提示选择要添加的安装,选“1”,接着提示输入加载识别符,可输入“MicrosoftWindowsXPProfessional”,提示输入OS加载选项,键入fast detect,回车,键入“EXIT”,重新启动电脑,你可以看到熟悉的双启动菜单又回来了。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答案)

2024年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①区域认知: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认识其主要的分布特征。
②综合思维:掌握分析生态脆弱区的背景、原因及治理措施。
③地理实践力:能结合某区域的背景,说出该区域易发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能提出符合区域发展的措施。
④人地协调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归纳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路径。
教学重点:生态脆弱区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的原因和综合治理。
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知识点01 生态脆弱区1.生态脆弱区03课前准备02知识网图01学习目标(1)生态脆弱区:①概念: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且难以恢复的地区.②分布:交替、交错、交界、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③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地。
(2)土地退化:①概念:指受因素和的影响,土地出现、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②表现:、、、、土壤肥力下降等。
2.我国生态脆弱区(1)基本特点:、、。
(2)分布地区:、、、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路交接地区。
(3)典型地区:①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问题突出:自然原因:、、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暴雨引发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贫困。
②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
知识点0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概况(1)位置特征:位于与的过渡地带,也是地区与地区的过渡地带。
(2)范围:共涉及9个省级行政区,总面积超过65万平方千米。
(3)现象变化: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或的现象。
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和,这是该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
(1)根本原因:降水量具有且。
(2)动力条件:。
(3)物质条件:土质疏松,多。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缩减计划PPT讲义课件教材

Ch6人員縮減計劃
退休意义与功能
退休
因年龄已高、身体衰弱,无法胜任目前的职位,而 必须从目前职位退下休养生息,以安享晚年,而主 动或被动申请退休。
退休制度之功能
可使员工生活安定,获得必要的保障 有助于工作纪律的维护 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可为组织引进新观念与新作风 可降低员工流动率 可使社会安定
6-4
Ch6人員縮減計劃
图6-2 人员缩减计划
遇缺不补
6-5
Ch6人員縮減計劃
员工辞职的原因
辞职:
受雇的一方,基于本身的因素或不愿意继续在组织 内服务下去,自动提出离职之要求。
原因
员工有要事,不得不辞职 员工另谋高就 员工志趣不合 组织环境(或人际关系)不佳 组织福利不佳
劳基法中无发放「辞职金」的规定
Ch6人員縮減計劃
积极面的人力缩减计划 (2/2)
减低上班工作时间
强制减少上班时间,薪资依上班工作时间的 比例发放 企业仍可留住固有员工
放长假不给薪或留职停薪 资遣(遣退、解雇、裁员)
企业主动将能未符合标准的现有员工予以遣 退。
6-17
Ch6人員縮減計劃
资遣的原因(1/2)
组织冗员出现 → 效率低落
表6-1新旧劳工退休制度比较(3/3)
6-13
Ch6人員縮減計劃
免职
免除员工职务
原因
重大过失
开除(公司居被动立 场)
违法失职 重大过失 内乱 外患 丧失国籍者
另有任用
组织变更、改调新职 身体不适
6-14
Ch6人員縮減計劃
死亡
员工在职身亡 若因职业灾害身故,雇主应给予补偿劳基法59条
五个月平均工资之丧葬费 一次给予其遗属四十个月平均工资之死亡补偿 遗属受领死亡补偿之顺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精品讲义 第28-29讲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师版)

第28-29讲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知识导航模块一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知识精讲一、化学品的分类生产精细化学品已经成为当代化学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
二、化肥的合理施用1.合理施用化肥的目的:保证农作物增产,减少农作物损失。
2.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化肥氮肥铵态氮肥:NH4HCO3、NH4Cl、(NH4)2SO4、NH4NO3等;尿素CO(NH2)2磷肥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重过磷酸钙3.合理施用化肥应考虑的因素:(1)土壤酸碱性;(2)作物营养状况;(3)化肥本身的性质,如:①硝酸铵含氮量高,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因此必须作改性处理,使其失去爆炸性后才能施用;②草木灰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时会产生氨气,从而导致铵态氮肥的肥效降低。
4.不合理施用化肥的危害(1)水体污染:由于很多化肥易溶于水,过量施用不仅浪费,而且部分化肥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现象。
(2)危害土壤: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和土壤结构。
三、农药的合理施用1.农药的概念: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2.农药的发展及种类农药向着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方向发展。
3.农药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农药可能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一些害虫还会产生抗药性;(2)蜜蜂等传粉昆虫对农药很敏感,大量用药如不注意就会引起这些昆虫的大量死亡;(3)农药施用方法、用量和时机不当,会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四、施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利①提高农产品产量;②与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相比,化肥和合成农药用量少、见效快;③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弊①滥用药物会破坏生态环境;②研究和施用杀虫剂等农药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③影响食品品质。
题型一:化肥【例1】下面有关化肥与环境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雨天追肥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B.大量施用化肥对环境没有污染C.绿色植物都能直接在空气中进行生物固氮D.过多的尿素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答案】D【变1-1】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说法正确的是()A.要大量施用化肥才能够获得高产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施了氮肥又改良了酸性土壤C.硝酸钾属于盐,是复合肥料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答案】C【变1-3】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田间一次施用过多会使植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植物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经典例题C.植物的根系不能将养分向上运输了D.根系的呼吸作用加剧、释放的能量过多了【答案】B题型二:农药【例2】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附着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
系统理论 讲义

系统理论人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由不同的而身体器官和循环系统共同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亦可以称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然而,人又是隶属于整个社会的,是在社会这一大的环境中生活的,对于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而言,个体或由个体所组成的家庭、团体等又构成了一个子系统或称次系统。
正因为人并不是完全独立地、与他人和社会没有任何联结地生存于世上,因而在针对个体的社会工作中,不仅仅要从个体出发,而且要将人放入具体的情景和时代之中,考虑众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社会工作系统理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预设。
一、背景(相关学科,发展形成)1、形成①一般认为,系统理论发端于冯·本特兰菲。
系统理论实质上是一个生物学理论的主张,认为所有的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并且相应地隶属于更大的系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层次较高的系统是由其子系统组成的,但是这种系统一旦完成整合,就会具有其子系统并不具有的功能或特质。
②伍兹和霍莉斯主张:汉奇斯(美国史密斯社会工作学院)于1930年最早将系统理论这一术语引入社会工作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③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视角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中。
2、发展海莉认为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冯·本特兰菲为代表的一般系统理论。
其主要观点包括:系统具有边界,在边界之中而非边界之外,物质和精神能量可以进行交换;封闭的系统没有跨边界的交换;当物质和精神的能量穿越边界时,开放式系统形成了。
①赫恩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提出了全人或全貌的概念,将一贯以来对于个人内心心理动力的关注和拒交,转移到了外在于个人的环境变化之上。
这就要求社工不仅仅要关注案主个人的心理状态或是产生的问题,而且应该从更大的社会环境出发,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出发,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案主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以及时代和社会背景,从而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更好地解决案主所存在的问题。
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 讲义

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第一章操作系统介绍1.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缩写为OS)是一种系统软件。
它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和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控制,还能使用户方便使用硬件提供的计算机功能,也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并发性:多任务、多进程、多线程。
2)共享性:互斥访问、同时访问。
3)虚拟性:把一个物理上的对象变成多个逻辑意义的对象。
操作系统理论研究者有时把操作系统分成四大部分:驱动程序:最底层的、直接控制和监视各类硬件的部分,它们的职责是隐藏硬件的具体细节,并向其他部分提供一个抽象的、通用的接口。
内核:操作系统内核部分,通常运行在最高特权级,负责提供基础性、结构性的功能。
接口库: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库,它们职责在于把系统所提供的基本服务包装成应用程序所能够使用的编程接口(API),是最靠近应用程序的部分。
例如,GNU C 运行期库就属于此类,它把各种操作系统的内部编程接口包装成ANSI C和POSIX 编程接口的形式。
外围:是指操作系统中除以上三类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通常是用于提供特定高级服务的部件。
例如,在微内核结构中,大部分系统服务,以及UNIX/Linux中各种守护进程都通常被划归此列。
总结:操作系统是靠近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
1.2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其发展历程如下:操作系统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分类。
1、应用领域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2、所支持用户数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如MSDOS、OS/2、Windows)、多用户操作系统(如UNIX、Linux、Windows Server);3、源码开放程度可分为开源操作系统(如Linux、FreeBSD)和闭源操作系统(如Mac OS X、Windows);4、存储器寻址宽度、架构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8位、16位、32位、64位、128位的操作系统。
电子版讲义-泌尿系统疾病

2002N37A 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肾小球疾病是 A. 脂性肾病 B. 新月体性肾炎 C. IgA肾病 D. 节段性肾炎 E. 弥漫增生型肾炎
9
2007N46A 微小病变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 常规光镜检查肾小球无异常,免疫荧光显示其毛细血管基 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B. 常规光镜检查肾小球无异常,电镜显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 突融合或消失
2011N164X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有
A. 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 B.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C. 病变严重者有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D 电镜下脏层上皮足突消失
2015N164X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电镜检查的病变特点有
A. Ⅱ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B.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C. 可见基底膜的缺损和断裂 D.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抗GBM抗体-连续线性荧光,细胞免疫、 抗肾小球细胞抗体和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 (9版新增)。 3. 肾小球损伤及疾病(9版变动)。
2
肾小球疾病观察和技术
1. 肉眼 2. 光镜 苏木素伊红染色(HE) 过碘酸-Schiff染色 (PAS) 过碘酸六胺银 (PASM) 3. 荧光:IgA 、IgG、IgM、C3、C1q、C4 4. 电镜
质外渗激活系膜细胞 径,出现低补体血症
光镜
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 和硬化
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增生系 膜细胞和基质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下插入,呈双线或双轨状
弥漫性系膜细胞增 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电镜
系膜基质增多,上皮细 胞足突消失、剥脱
I型: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沉积物 II型:高密度沉积物在基底膜致密层
部分病例系膜区见 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5
2009N51A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增生的细胞是
梅毒讲义ppt课件

潜伏期
感染后至出现临床症状前的时 期,可无任何表现。
二期梅毒
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如皮疹、 扁平湿疣等,可伴有全身症状。
潜伏梅毒
无临床症状,但梅毒血清反应 阳性。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 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 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 毒血清学试验等。
治疗措施。
青霉素治疗与剂量调整
02
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确保
治疗效果。
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
03
针对神经梅毒引起的头痛、癫痫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干预策略
1 2
心血管系统检查与评估 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及血管 损害程度。
制作并发放梅毒防治宣传资料、手册、 海报等
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梅毒防治 知识普及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皮肤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鉴别。如生殖 器疱疹、尖锐湿疣、银屑病等。
02
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清学试验方法
非特异性试验
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 验(TRUST)等,用于筛查和疗效判断。
特异性试验
包括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等,用于确认诊断和鉴别诊断。
疼痛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针对骨关节损害引起的疼痛,采取疼 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
在骨关节损害康复期,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 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关节功能恢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