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选择原则探讨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洁净室是用于生产和加工对空气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的场所,因此空调系统的选择对洁净室的运行和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要。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空气过滤效果、能耗、噪音、稳定性、运行成本等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进行详细介绍。
1. 空气过滤效果洁净室空调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是提供高效的空气过滤效果。
洁净室中需要控制空气中的颗粒物、微生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质的含量,因此空调系统的过滤效果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
一般来说,洁净室空气过滤系统需要采用HEPA(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或ULPA (超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器)等高效过滤器,才能满足洁净室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在选择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空气过滤效率、过滤器的更换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2. 能耗洁净室空调系统长时间运行,因此能耗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传统的空调系统往往能耗较高,而且难以满足洁净室对空气温度、湿度的要求。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能耗情况,尽量选择低能耗、高效率的空调系统,以降低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
3. 噪音洁净室对噪音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高噪音会对生产操作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在选择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噪音水平,尽量选择低噪音的空调系统,以提升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4. 稳定性洁净室对温湿度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温湿度波动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在选择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温湿度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尽量选择能够提供稳定温湿度环境的空调系统,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
5. 运行成本除了初投资成本之外,洁净室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运行成本包括能耗、维护费用、过滤器更换费用等,需要全面考虑各项费用,并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空调系统。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洁净室环境和使用要求,进行定制化的选择和设计,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研究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研究洁净室是一种能够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的特殊房间,常见于医疗、制药、电子等领域。
洁净室的空调系统设计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控制室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微生物和颗粒物的浓度,保持室内洁净环境。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过滤器选择: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器是保持洁净室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根据洁净室要求的洁净级别,选择相应的高效过滤器。
2. 风量控制:洁净室的空调系统需要保持室内恒定的气流通量,以确保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快速排除。
3. 空气平衡:洁净室内的空气平衡非常重要,必须严格控制室内外的压差,避免室内空气外泄或外界空气进入。
4. 温湿度控制:洁净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对于保持室内洁净环境至关重要。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霉菌和细菌滋生。
5. 微生物控制:洁净室内必须控制微生物的数量,防止细菌、病毒等的滋生。
通过使用高效过滤器和定期清洁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滋生。
1. 空气流动规划:合理规划洁净室内的空气流动路径,确保空气能够均匀分布。
避免死角和死区的存在,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可能性。
2. 清洁和消毒:定期对洁净室空调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是保持室内洁净环境的重要措施。
清洁和消毒应该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3. 能耗管理: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能源。
设计时应有节能意识,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并合理规划系统运行方式,降低能耗。
4. 维护管理: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长期良好运行离不开定期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清洁和更换过滤器等维护工作,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只有合理规划和设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洁净室的空气质量,提供一个洁净、安全的工作环境。
定期维护和管理也是保持系统良好运行的关键,减少系统故障和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研究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研究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洁净室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是保持洁净室洁净度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及注意事项。
1.空气处理系统的设备选型选择空气处理系统的设备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噪音:必须尽可能减少噪音,因为过多的噪音会对操作人员的心理和健康造成影响。
(2)外形和尺寸:空气处理系统的设备应该尽可能小巧,以便在设计时考虑占用空间的问题。
(1)空气流量:过滤器的选择应该符合空气流量的要求。
(2)风量损失:使用高效过滤器时,要注意风量损失的问题。
(3)空气质量:选择适当的过滤器不仅可以防止空气污染物进入洁净室,还可以提供更高的空气质量。
3.空气处理系统风口和排风系统当设计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时,也必须考虑风口和排风系统,以保证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风口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风口尺寸和数量:根据房间的大小和使用情况确定风口数量和尺寸。
(2)风口形式:风口形式的设计应该符合洁净室的使用要求。
(3)放置位置:放置风口时,应该考虑洁净区域和非洁净区域之间的隔离,以防止污染扩散。
1.空气净化设备的微生物污染应该得到专门的注意。
2.不同级别的洁净室对温度和相对湿度(RH)的要求是不同的,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3.各类设备应符合洁净度和静电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隐蔽工程的质量和验收,并按要求做好平面效益图的记录和标注。
5.定期维护和清洁空调和过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6.应该定期对温度、湿度、空气流量等因素进行监测,以保证洁净室的正常运行。
7.洁净室中的设备要避免使用可能产生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材料,以保持洁净度。
总之,洁净室是在高度清洁和无菌环境下进行制造和实验的关键空间。
在设计空气处理系统时,必须考虑到诸如噪音、外形和尺寸、能耗等因素。
而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微生物污染,各类设备符合洁净度和静电要求,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以及定期维护和清洁空调和过滤系统。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洁净室空调系统是保持洁净室内空气质量高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洁净级别、空间尺寸、人员活动密度、工艺要求等。
一、洁净级别洁净级别是考虑洁净室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涉及到洁净室对空气颗粒的要求。
不同的洁净级别对应不同的空气颗粒数限制,空调系统必须能够满足相应的洁净级别。
二、空间尺寸空间尺寸也是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容量必须满足对应空间的需要,否则空气流动量会不均匀,影响空气质量。
三、人员活动密度在洁净室中,人员活动也是决定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多的人员活动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和颗粒,这会导致洁净室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变化。
因此,洁净室空调系统需要考虑到人员活动密度以及对应的温室效应。
四、工艺要求不同的工艺要求需要不同的洁净室空调系统。
例如,在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需要高水平的洁净度,因此需要更加可靠的空气过滤器和换气设备。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洁净室的空气过滤器必须高效,能够捕捉纳米级颗粒,以确保洁净度得到维持。
2.可靠的换气设备换气设备需要保证对空气进行循环,提供新鲜的、洁净的空气。
它们必须是高效、可靠并且满足洁净室的需求。
3.先进的控制系统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空中颗粒和湿度的水平。
这样,可以确保洁净室的环境状况符合洁净级别的要求。
4.节能的设计节能设计可以显著降低洁净室的能耗和运营成本,并减少空气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
高效过滤器选用时要考虑的四大因素

目前我国空气过滤器行业发展很快,更多的人们已经醒悟过来要维护好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空气过滤器正广泛的使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而高效过滤器是空气过滤器的一种,具有高能效的空气过滤功能。
高效过滤器的类型和规格繁多,在挑选的时取决于过滤的目的和条件,所以要准备执行一个安全经济、又可靠有效的净化过滤方案,要充分考虑以下注意的几大因素。
今天,就讲解下高效过滤器的选用原则!首先我们了解下高效过滤器中哪些部件能影响它的使用,而又怎么去选择其参数。
1、高效过滤类型及过滤精度影响因素:澄清、除菌、浓缩、分离。
选择内容:微滤、超滤、纳滤、过滤精度。
除菌:选用0.2μm或0.45μm除颗粒:选用1~60μm大分子分离:分子量1000~300000,选用超滤小分子分离:分子量200~1000,选用纳滤2、滤材过滤流体特性:气体或液体,流体的成分,PH值,化学性质,温度及工艺要求等。
选择内容:参考化学相容性表及滤材特性选择。
过滤液体时,传递窗尽量选择亲水性滤材,如聚醚砜膜、尼龙膜;过滤气体、强酸强碱和特种溶媒时,选择PTFE滤材。
3、滤壳影响因素:过滤流体特性,气体或液体,流体的成分,化学性质,温度及工艺要求等。
选择内容:可选用304或316L不锈钢材料。
用于除菌过滤的选用卫生级外壳;少用或不用螺纹;抛光、采用隔膜压力表。
4、高效过滤器大小影响因素:流量,液体粘度,方式选择内容:根据有效压差、初始压差、过滤量确定。
若液体有粘度,还需加大,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流量成反比。
连续操作比间隙操作至少选大1/3。
选择项目:是否需要预高效过滤器影响因素:污染程度,颗粒分布,前处理情况选择内容:使用合适的预高效过滤器,可延长终端高效过滤器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选用聚丙烯膜滤芯(SP型)。
1c3f3e HEPA过滤网。
过滤器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过滤器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1)粗效过滤器
滤料:采用玻璃纤维、人造纤维、金属网丝及粗孔聚氨酯泡塑料等。 过滤对象:对大于5µm的灰尘可以有效过滤。 适用场合:粗效过滤器适用于一般的空调系统。 在洁净空调系统中,一般作为高效过滤器的预过滤,起到
一定的保护作用。
教 学 资 源 库
过滤器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2)中效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的选择和应用:
(1)一般净化要求的空调系统:选用一道粗效过滤器,将大颗粒的尘 粒滤掉即可。机组一般内装有粗效无纺布为滤料的平板式过滤器或袋式 过滤器,经清洗后仍可重复使用。也有装无纺布自动卷绕式过滤器的。 (2)中等净化要求的空调系统:可设置粗、中效两道过滤器。中效 过滤段内设有中效无纺布为滤料的板式过滤器或袋式过滤器。亚高效过 滤段内设有玻璃纤维滤纸为滤料的亚高效过滤器。 (3)超净净化要求的空调系统:应至少设置三道过滤器,第一、第二 道为粗、中效过滤器(不宜选用浸油式,以防送风中带油),作为预过 滤,可延长下一道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而高效过滤器则作为末级过滤。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过滤器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空气过滤器的简介:
根据国家标准,空气过滤器按其过滤效率分为粗效、
中效、高中效、亚高效和高效五种类型。
其中高效过滤器又细分为A,B,C,D四类。 从粗效到亚高效统称为一般空气过滤器。 工程中常见得有粗效、中效和高效,而高中效和亚高 效则属于国内较新的分类。
教 学 资 源 库
教 学 资 源 库
过滤器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3)高效过滤器
主要滤料:超细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加工成纸状,成为滤纸。 过滤对象:对小于1于超净和无菌净化。高效过滤器在净化系统中作为三级
过滤的末级过滤器。
选择空气过滤器原则 过滤器技术指标

选择空气过滤器原则过滤器技术指标依据实在情况合理的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器,其选择原则如下:1、依据室内要求的干净净化标准,确定末级的空气过滤器的效率,合理的选择空气过滤器的组合技术和各级的效率。
如室内要求一般净化,可以接受初效过滤器;如室内要求中等净化,就应接受初效和中效两级过滤器;如室内要求超净净化,就应接受初效、中效和三级净化过滤,并应合理妥当地匹配各级过滤器的效率,若相邻两级过滤器的效率相差太大,则前一级过滤器就起不到对后一级过滤器的保护作用。
2、正确测定室外空气的含尘量和尘粒特征。
由于过滤器是将室外空气过滤净化后送入室内,所以室外空气的含尘量是一个很紧要的数据。
特别是在多级净化过滤处理,选择预过滤器时要讲使用环境、备件费用、运行能耗、维护与供货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议。
3、正确确定过滤器特征。
过滤器的特征紧要是过滤效率、阻力、穿透率、容尘量、过滤风速及处理风量等。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低阻、容尘量大、过滤风速适中、处理风量大、制造安装便利、价格低的过滤器。
这是在空气过滤器选择时综合考虑一次性投资和二次型投资及能效比的经济性分析需要。
4、分析含尘气体的性质。
与选用空气过滤器有关的含尘气体的性质紧要是,温度、湿度、含酸碱及有机溶剂的数量。
由于有的过滤器允许在高温下使用,而有的过滤器只能在常温、常湿度下工作,并且含尘气体的含酸碱及有机溶剂数量对空气过滤器的性能效率都有影响。
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是保持安全柜内的负压,让气流从外部进入安全柜,组织柜内的病原微生物溢出,从而保护试验操,同时其循环风和排风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又能保护产品和试验室环境。
我们不难发觉,过滤器是其中比较紧要的环节,生物安全柜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对操作人员保护、产品保护和交叉污染的防护性能。
生物安全柜过滤器的维护和更换高效过滤器有其使用寿命。
如何判定高效过滤器需要更:a.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尘埃及细菌积聚于过滤器会导致高效过滤器压力损失的增大。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和讨论洁净室是一种能够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的特殊环境,对于某些需要高纯度空气的行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洁净室空调系统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过滤效果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洁净室空调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空气过滤能力,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和有害物质,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过滤器的选择需要考虑过滤效率和阻力,一般来说,洁净室空调系统中使用的过滤器等级越高,过滤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空气流阻,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洁净度要求和系统运行效率之间的平衡。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洁净室通常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空调系统需要具备稳定的制冷能力。
制冷能力的选择需要根据洁净室的面积和使用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洁净室面积越大,制冷能力就需要越大。
制冷能力还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热负荷、外界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系统能够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节能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洁净室空调系统通常需要连续运行,因此能耗较大。
选择具有较高节能性的空调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常见的节能措施包括使用能效高的设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改善系统的热交换效果等。
在选择洁净室空调系统时,需要对系统的能耗进行全面评估,并选择能够满足节能要求的设备。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过滤效果、制冷能力和节能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可以确保洁净室空调系统能够满足相关要求,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降低能耗,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化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选择原则探讨
摘要:介绍洁净度级别和过滤器效率,将净化厂房分为3个级别:100级、10000级、100000级。
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器组合对洁净度和过滤器寿命的影响,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过滤器;滤器效率;洁净度;终阻力;沉降粒子;浮游粒子
0·引言
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在影响成品率的诸多原因中尘埃导致的比例不断增大,同时足以使电路芯片短路报废的尘埃粒子的直径也必然越来越小。
在净化间的一些技术参数如:洁净度、温湿度、气流组织、化学污染的含量、正压值等中间,空调系统的过滤器组合与厂房的洁净度有密切的关系。
选择合理的空气过滤器效率级别和空气过滤器的组合对保证厂房的洁净度级别、减少过滤器更换频度、增加过滤器的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洁净度级别的标准和评价过滤器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对我公司所做工程首钢前工序百级净化间的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器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洁净度级别及过滤器效率
1.1洁净度级别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划分洁净度级别的制度有两种:英制和公制。
英制有美国联邦标准209、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标准、最新美国联邦标准FS2 0 9 D。
公制有英国标准BS5295、前苏联标准ГCTII-1 7 0-0 5 0.0 0 l-7 3、联邦德国工程师学会标准VDl2083、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ISO 14644等。
下面以有代表性而且为许多国家通用的美国联邦标准FS 209D为例说明:根据美国联邦标准FS 209D的规定(见表1),含尘浓度作为评价洁净度级别的浓度限定值。
评价方法是:在洁净室工作区平面上多点采样,各点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得含尘浓度平均值,如果满足表1条件,则认为此洁净室工作区达到该浓度限定值所对应的洁净度级别。
1.2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式中:A为滤料层结构特性系数;B为过滤器结构阻力系数;u为过滤器面风速,m/s;n为试验指数。
容尘量:当过滤器的阻力(在额定风量下)达到终阻力时,过滤器所容纳的尘埃质量。
1.3过滤器效率检测方法和分类
(1)效率检测方法
常用的效率检测方法:计重法(粗效)、比色法(Dust-spot)(中效)、钠盐法(SodiumF l a m e)(中国高效)、D O P法(美国高效)、油雾法(俄罗斯高效)、荧光法(英国高效)、荧光素钠法(法国高效)、大气尘计数法(中国粗、中效)、MPPS法等。
(2)过滤器效率分类
过滤效率是在特定测试方法下的测试值,在标记效率值时必须注明相应的测试方法,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示方法,见表2。
2 ·现状分析
此项目的洁净厂房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00级、l0000级、100000级。
前工序作业室是l00级的净化级别;前工序用力室和后工序的中测、组立、封入是l0000级净化级别;选别和64M车间是l00000级的净化级别。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不同级别净化间的空气净化系统流程图。
l00级的空气净化系统:
l00000级的空气净化系统:
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空气净化系统的过滤器组合对洁净度及过滤器寿命的影响:
(1)对洁净度的影响
检测净化间的洁净度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以0.3μm、100 class为例): a)新工程完工后要做高效过滤器的扫描检漏标准:0.3μm以上粒子连续增加为0个。
目的:检查高效过滤器的安装及与净化间的接缝处,有无破损和裂缝,有无尘埃泄漏。
检测器:Lasair-110、测定用的台车等。
试验条件:动力空调系统运行良好,环境满足净化要求。
测定点:全部高效过滤器。
测定方法:高效过滤器区域(作业室)。
采样口与高效过滤器的距离30 mm,扫描速度50 mm/s。
检查高效过滤器的平面及周边有无尘埃泄漏。
b)沉降粒子
标准:粒子总数增加不超过100个,尘埃的增加数<100个,当超出规格时,需再检一次。
试验条件:动力空调系统运行良好,环境满足净化要求。
测定方法:将符合要求的参考片(要求尘埃初始值总数<50个)水平放硅片盒上;经过24 h后,测定并计算尘埃数之差。
c)浮游粒子
标准:作业室0.3μm以上粒子<35个/CF,用力室0.5μm以上粒子<1000个/CF。
测定方法:将激光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流量调整到1CFM,连续检测3 min,取平均值,测定高度在工作面区域约为800 mm~1200 mm。
此方法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最末一级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决定净化间的洁净度级别,以0.3μm、100级洁净间的空气净化系统为例分析,工程实践中一般要选择0.12μm、99.999%的ULPA(U15)。
外气经过喷淋(相当于比色法30%),又经过高效过滤器(HEPA)和超高效过滤器(ULPA)后,检测净化间的尘埃分布为:0.1μm~0.3μm的尘埃为8.76个/ft3;大于等于0.3μm的尘埃为35个/ft3。
与表1比较发现可以满足净化间的净化级别。
因此,选择最末一级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对满足净化间的净化级别有重要的意义。
(2)对过滤器寿命的影响
以l00级洁净间的空气净化系统为例分析:
现在的系统中由于在冬季安装上化学过滤器后,活性炭粒的发尘量较大致使后面的高效过滤器容易堵塞,阻力增加较快导致更换频繁。
另外,100级洁净间的过滤器级别的级差比较大,例如:粗中效和高效之间相差10级,致使前一级过滤器不能很好地保护高效过滤器,导致高效过滤器压差经常超标,更换比较频繁。
1997年10月到1998年3月间前工序空调系统13台循环风机更换的高效过滤器数量见表3。
表3过滤器更换数量统计
有关资料表明,该高效过滤器在容尘量为1490 g/m2的情况下的预测寿命为100天,可见过滤器的实际寿命小于预测寿命。
由于每台高效过滤器价格为1078元/台,经计算仅半年时间过滤器由于寿命缩短导致增加的费用为2.7万元。
此外,从以上空气净化系统的流程图中还可以看出,10000级洁净室的空气过滤系统中两级中效过滤器效率之间没有级差,使前一级过滤器没有起到保护后一级过滤器的作用。
使用过滤器的“终阻力”作为判断过滤器失效的标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终阻力值与通过过滤器的风量密切相关,当风量发生变化时终阻力值也应相应发生变化。
而在实际中保证过滤器的通风量不变是很难做到的,显然根据过滤器的压差是否超过终阻力值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过滤器是不合理的。
在实际运行中还需要根据净化间的温湿度、正压值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过滤器。
当净化间正压下降时表示进入房间的新风量减少了,如果在系统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由于过滤器堵塞,阻力增加导致系统风量减少所导致。
3·问题的对策
3.1选择合理的过滤器组合和过滤器效率
一般情况下,最末一级过滤器和房间的换气次数对净化间的空气洁净度起决定作用,上风段的各级过滤器起到保护作用以延长末端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或保护空调系统的设备,如避免盘管集尘,换热系数降低,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相连的两级效率特别接近,则后一级负担太小;如果级别相差太大,则后一级过滤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我公司的100级净化间的空气过滤系统中由于化学过滤器有发尘,导致其后面的高效过滤器更换频繁(详见表3),所以我们采
取了在化学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之间加装一级过滤器的方法使后一级过滤器的寿命得到延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空调系统:
通过采取以上的措施,虽然亚高效过滤器的更换频度增加了,但是由于其成本低(200元/台),只是高效过滤器成本的1/5,所以最终还是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此外,为解决由于通过各个高效过滤器的风量不同而引起的个别循环空调机中的高效过滤器更换的频度高的问题,可以在新风机中加装化学过滤器和亚高效过滤器,将新风集中处理而不是将新风送到各循环风机中再进行处理,以减少由于各个循环风机风量的不同而增加的更换量。
此问题已经在我公司的新工程中得到了改善。
在201#栋的新工程中新风空调机组采取的新流程如图1所示。
3.2选择合理的终阻力值
终阻力是当过滤器失效时即达到额定容尘量时的过滤器阻力值。
终阻力值的选择直接决定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空调系统风量变化范围、系统能耗。
一般情况下,终阻力值是初阻力值的2~3倍,而且与通过过滤器的风量有关,关系如图2所示。
实际运行管理中可以根据过滤器厂家提供的风量―阻力曲线,查出在实际运行中通过过滤器的风量下所对应的初阻力,然后根据初阻力计算出终阻力值,并依据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对终阻力值进行修正,作为更换过滤器的标准。
总之,在净化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中,过滤器作为易耗品占总运行成本的1/3,所以研究过滤器的使用情况降低更换频度,对降低运行成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l]涂光备,等.药厂洁净厂房两级过滤器探讨[J].暖通空调,1998(5)
[2]薛殿华,空气调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空气洁净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SGNEC前工程100class C/R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