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实验一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用)

实验一 食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氨基酸有氨基及羧基两性基团,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中性内盐,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来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根据酸度计指示pH 值,控制终点。
实验试剂:1、甲醛(36%):应不含有聚合物。
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 实验仪器:1、酸度计;2、20mL 移液管;3、10mL 微量滴定管;4、100mL 容量瓶;5、250mL 烧杯;6、磁力搅拌器; 实验步骤:1、吸取5mL 试样,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2、吸取上述稀释液20.00mL V 3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水,插入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0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的毫升数,(可计算总酸含量)。
(使中性内盐分离成为氨基酸)3、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
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继续滴定至pH9.2,记录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050mol/L]的毫升数V 1。
重复做3组平行样。
4、取80mL 水,先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再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 2。
重复做3组平行样。
数据记录与计算(一)数据记录:见下表项目样品 空白 加入甲醛后滴定所消耗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mol/L )(二)结果计算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1001005014.0321⨯⨯⨯⨯-=V C V V X式中:X —试样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V 1—测定用试样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 V 2—测定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标准碱液的体积,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3—试样稀释液取用量,mL ;0.014—与1.00 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背景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于研究和分析蛋白质代谢、营养摄入以及疾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
分析实验设备和试剂•恒温水浴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超纯水系统•氨基酸标准品•Ninhydrin标准溶液•稀盐酸(6 mol/L)•无水乙醇(95%)•氨水(25%,体积分数)•Na2CO3溶液(3%,取6 g Na2CO3溶于200 mL水)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例如食品、体液等)取适量加入10 mL离心管中,并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使样品pH降至酸性,以保证游离氨基酸不会发生气化。
利用离心机对样品进行离心,取上层液保存。
2. 氨基酸含量测定2.1 Ninhydrin法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氨基酸标准品溶液,分别为0、2、4、6、8和10 μmol/mL。
取6个离心管,分别加入1 mL样品上层液或相应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然后,对每个离心管加入1 mL Ninhydrin标准溶液,混匀后放入恒温水浴器中,温度设定为80°C,加热15分钟使其反应完成。
在背景相对较深的条件下使用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570 nm进行吸光度测定,记录吸光度值。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氨基酸标准品溶液,分别为0、2、4、6、8和10 μmol/mL。
在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 mL样品上层液或相应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然后加入1 mLNa2CO3溶液,混匀后放入分光光度计进行紫外吸光度测定,设置波长为280 nm,并记录吸光度值。
3. 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2中的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曲线的方程和相关系数,并根据标准曲线对待测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下表为实验测定获得的标准曲线数据:氨基酸浓度(μmol/mL)Ninhydrin反应吸光度值紫外吸光度值0 0 02 0.3 0.14 0.7 0.26 1.2 0.38 1.6 0.410 2.1 0.5根据上述数据,可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为:•Ninhydrin法:吸光度 = 0.2[氨基酸浓度(μmol/mL)] + 0.1,相关系数r = 0.99;•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 = 0.05[氨基酸浓度(μmol/mL)] + 0.1,相关系数 r = 0.98。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方法一:一、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二、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ml 或50ml 3 个;漏斗(直径6 厘米)3 个、滤纸适量;20ml刻度试管7支;移液管0.5ml 3支、5ml 1支;试管架;玻棒;吸耳球;剪刀;移液管架;橡皮筋、塑料薄膜(封试管口);吸水纸;擦镜纸适量;电炉;水浴锅(含铁丝筐)。
三、试剂1.3% 茚三酮试剂称3g 茚三酮用95%乙醇溶解定容到100ml 容量瓶里,贮于棕色瓶中。
此试剂应放在冷凉处,不宜久放,使用期约10 天。
2.氰酸盐缓冲液(按以下方法配制):(1) NaCN±备液0.01mol/L (490mg/L)。
(2)醋酸缓冲液:称360g醋酸钠(含三分子结晶水)溶于约300ml无氨蒸馏水中,加66.67ml 冰醋酸再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1L。
取溶液(1)20ml,用溶液(2)定容到1L。
3. 标准氨基酸精确称取在80°C下烘干的亮氨酸13.1mg (或a -丙氨酸8.9mg)溶于10%勺异丙醇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用10%异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1mmol/L 的标准氨基酸贮备液,置冰箱中保存。
为了制备工作液,可取贮备液与等量无氨蒸馏水混合,此液浓度为0.5mmol/L,即1ml含氨基酸0.5卩mol,或氨基氮7卩g。
4. 95% 乙醇;异丙醇(分析纯)四、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8支,按下表1加入各试剂。
加完试剂后混匀,在100C水浴中加热12min (加热时封口),取出在冷水中迅速冷却,立即于每管中加入5ml 95%乙醇,塞好塞子,猛摇试管,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产物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而褪色,此时溶液呈蓝紫色。
于570nm 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以空白管为参比),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直线方程。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方案(茚三酮比色法)一、实验目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利用氨基酸含量这个参数,控制发酵过程.二、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游离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作用,产生蓝紫色的化台物二酮茚一二酮茚胺,产物的颜色深浅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 下测其含量.因蛋白质中的游离氨基酸也会产生同样反应,在测定前必须用蛋白质沉淀剂将其除掉。
三、实验材料发酵液样品;实验试剂:水合茚三酮;氨基酸标准液;0.1%抗坏血酸实验仪器:100ml容量瓶;漏斗;三角瓶;研钵;移液器;枪头;沸水浴;具塞刻度试管20 ml×10;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溶液配制(1)水合茚三酮称取0。
6g重结晶的茚三酮放烧杯中,加入15ml 正丙醇、30ml正丁醇、60ml乙二醇及9 ml PH4。
54的醋酸盐缓冲液混匀,棕色瓶中冰箱内保存,10天内有效。
(2)氨基酸标准液称取80℃烘干的亮氨酸23.4mg,以10%的异丙醇溶解定溶至50ml(含氮为50ug/ ml),取此液5ml,用水定容至50 ml,此为含氮量5ug/ ml工作液。
(3)0.1%抗坏血酸称取0。
1g抗坏血酸定容100 ml,随用随配。
2.标准曲线绘制取6支20ml 试管,按下表加剂:试剂管号12 3 4 5 6 亮氨酸标准液(ml ) 0 0.2 0.4 0。
6 0。
8 1.0 无氨蒸馏水(ml ) 2.0 1。
8 1。
6 1.4 1.2 1.0 水合茚三酮(ml) 3.0 3。
0 3。
0 3.0 3.0 3。
0 抗坏血酸(ml ) 0.1 0.1 0.1 0.1 0。
1 0.1 氨基氮量(ug/管 )1.02.03.04.05.0将各管溶液混合均匀,封口,在沸水中加热15min ,取出后立即用冷水摇动冷却,用60%乙醇定容至20 ml ,摇匀。
λ=570nm 处测定吸光度0 0.025 0.055 0。
0990。
146 0.186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基氨ug 数为横坐标,绘标准曲线如图: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氮标准曲线-0.0500.050.10.150.2氨基氮(ug)吸光度A3.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取20ml 试管,取待测液1ml ,加蒸馏水l ml ,水合茚三酮3.0 ml,坏血酸0。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共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目的意义植物在正常条件下游离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很低,但在干旱、高温、低温、盐碱、水涝等逆境条件下便会大量积累,并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抗逆性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测定其含量也成为抗性生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原理及操作技术。
一、酸性茚三酮法(一)原理植物体内的氨基酸只有脯氨酸能与酸性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产物。
该产物在515nm有一最大吸收高峰,其吸收值与脯氨酸的含量呈直线关系。
因此,样品中的脯氨酸含量可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
除脯氨酸外,酸性和中性氨基酸不能与酸性茚三酮形成红色产物,碱性氨基酸对这一反应只有轻度干扰,在同类样品的测定中可忽略不计,在不同样品的测定中可加入人造沸石排除这种干扰。
(二)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1. 实验材料:正常生长与经逆境处理的植物茎、叶、穗等器官或组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离心机、温箱、冰箱、移液管、容量瓶、剪刀、镊子、纱布、研钵、漏斗、滤纸、具塞刻度试管、量筒、培养皿等。
3. 试剂:(1)酸性茚三酮试剂:称取重结晶茚三酮放入烧杯,加冰醋酸60mL、6mol·L-1磷酸40mL 于70℃下溶解,冷却后装入棕色瓶内贮于4℃冰箱中,24h内稳定。
现用现配。
(2)100μg·mL-1脯氨酸母液:精确称取脯氨酸溶于少量80%乙醇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其他试剂:人造沸石、活性炭粉、冰醋酸、80%乙醇。
(三)操作步骤1. 标准曲线制作:(1)取7个50mL容量瓶,分别放入脯氨酸母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μg·mL-1。
(2)另取具塞刻度试管8只(0~7号),0号加入2mL蒸馏水,1~7号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各2mL,再分别加入冰醋酸2mL和茚三酮试剂2mL,充分摇匀,加盖,沸水浴10~15min。
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

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总游离氨基酸测定(完整版)实验原理:游离氨基酸的游离氨基可与⽔合茚三酮作⽤,产⽣蓝紫⾊的化合物⼆酮茚-⼆酮茚胺,产物的颜⾊深浅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分光光度计在570nm下测其含量。
因蛋⽩质中的游离氨基酸也会产⽣同样反应,在测定前必须⽤蛋⽩质沉淀剂将其除掉.仪器与⽤具:100ml容量瓶;漏⽃;三⾓瓶研钵;刻度吸管:0.1ml×1、1ml×2、2ml×2、5ml×1;沸⽔浴;具塞刻度试管20ml×10;分光光度计.⼀、试剂1.⽔合茚三铜:称重结晶的茚三铜0.6g,装⼊烧杯,加⼊正丙醇15ml,使其溶解加⼊正丁醇30 ml、⼄⼆醇60 ml、⼄酸-⼄酸钠缓冲液(pH=5.4)9 ml,混匀,棕⾊瓶冰箱保存,10天内有效。
2.⼄酸-⼄酸钠缓冲液(pH5.4):称取化学纯⼄酸钠54.4g,加⼊⽆氨蒸馏⽔100 ml,电炉加热⾄沸,使其体积减半,冷却后加冰⼄酸30 ml,加蒸馏⽔定容⾄100 ml。
3.氨基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80℃烘⼲⾄恒重的亮氨酸0.0234g溶于10%异丙醇并定容⾄50ml。
取此液5ml蒸馏⽔稀释到50ml,即为5µg/ml氨基酸标液。
4.0.1%抗坏⾎酸:称取0.050g抗坏⾎酸,溶于50 ml蒸馏⽔中,即配即⽤。
5.10%⼄酸⼆、标准曲线制备加塞⼦密封于沸⽔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冷⽔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被空⽓逐渐氧化褪去,待呈现兰紫⾊时,⽤60%⼄醇定容⾄20ml,摇匀于570nm波长下⽐⾊。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基氮ug数为横坐标,绘标准曲线三、实验步骤:1.烟末0.5g于研钵中加⼊5 ml10%⼄酸,研磨匀浆后⽤蒸馏⽔定容100 ml,⽤滤纸过滤到三⾓瓶中备⽤。
2.1ml滤液加⼊到20ml ⼲燥试管中,加1 ml蒸馏⽔,⽔合茚三铜3ml, 0.1%抗坏⾎酸0.1ml, 加塞⼦密封于沸⽔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冷⽔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被空⽓逐渐氧化褪去,待呈现兰紫⾊时,⽤60%⼄醇定容⾄20ml,摇匀于570nm波长下⽐⾊。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游离氨基酸咋测定呢?其实有不少方法呢!比如说茚三酮比色法。
先准备好样品,把它处理成合适的状态。
然后加入茚三酮试剂,经过一系列反应后,通过比色来确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这过程中可得小心操作,要是弄错了一步,那结果可就不靠谱啦!那安全性咋样呢?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一般没啥大问题。
稳定性嘛,只要试剂没问题,操作规范,结果还是挺稳定的。
这方法能用到好多地方呢!像食品检测领域,你想想,要是不知道食品里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咋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和营养呢?优势也不少呢!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
咱举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食品加工厂,用这个方法检测产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时调整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
这效果多棒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真的超实用,能帮我们了解各种物质中的氨基酸情况,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好处。
咱可得好好利用这些方法,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蘑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蘑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在食品营养学中,游离氨基酸是评价食品蛋白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以反映食品的蛋白质水平,也可以为食品品质的评价提供依据。
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其营养价值较高,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价蘑菇的蛋白质质量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蘑菇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探究蘑菇的蛋白质质量,并为进一步研究蘑菇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蘑菇样品:取新鲜的蘑菇作为实验样品。
•无水无氧乙酸:用于提取蘑菇中的游离氨基酸。
•pH 2.2缓冲液:用于调节提取液的酸碱度。
2. 实验步骤1.将蘑菇样品洗净并切碎成小块。
2.取20克蘑菇样品加入100 mL pH 2.2缓冲液中。
3.加入适量的无水无氧乙酸,使pH值控制在2.2左右。
4.进行超声波提取,提取时间为30分钟。
5.将提取液离心,收集上清液。
6.将上清液过滤,得到待测样品。
3.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1.取1 mL 待测样品加入氨基酸分析仪样品瓶中。
2.将样品瓶放入氨基酸分析仪,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定。
3.记录并计算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定,蘑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脯氨酸:5.2 mg/g•缬氨酸:3.8 mg/g•苏氨酸:2.5 mg/g•赖氨酸:1.9 mg/g•…四、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蘑菇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表明蘑菇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质量。
其中以脯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最高,说明蘑菇富含这两种氨基酸。
与其他食材相比,蘑菇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有所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蘑菇的生长环境、品种等因素所致。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不同蘑菇品种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
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蘑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材,其富含的游离氨基酸有助于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并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蘑菇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蘑菇中富含游离氨基酸,特别是脯氨酸和缬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实验目的:测定蛋白质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若干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游离氨基酸是水解蛋白质后剩余的未发生缩合反应的氨基酸,可以用二硫化二钠与氨基酸发生二级反应,并且具有荧光性质,故可以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其含量。
实验步骤:
1.取约1g蛋白质水解液,加入等量的50%三硝酸溶液,使测定溶液呈红棕色。
2.将上述混合溶液蒸干,加入少量蒸馏水,使含盐量达到适宜比例。
3.将上述溶液通过20μ滤器滤过,在滤液中加入0.1%的二硫化二钠溶液。
4.加入等量的1.5N盐酸,使 pH 值降至2左右。
5.将上述混合液振荡30秒,静置10分钟,测定荧光强度或比色度。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x mg/L。
实验分析:游离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二硫化二钠反应生成荧光物质,故可以用荧光法或比色法进行测定。
本实验采用的是荧光法,即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氨基酸的荧光强度,再由标准曲线推算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过程中必须确保荧光试剂与游离氨基酸充分反应,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测定了蛋白质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x mg/L,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