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古往今来,先、后天八卦图的结构问题一直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先天八卦结构因自“加一倍法”而出,自然排布,数列井然,自乾至坤无论从数学上还是阴阳理论方面均可找到明显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图的结构排列则颇多争议。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先、后天八卦结构的研究,认为先、后天八卦不仅都具有极其对称的规律性,而且还具有同源性,可以相互演化。
现将笔者对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希望能有助于中华易学的发展。
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千古之争宋朝以前,并无所谓先、后天之说,先天八卦图为宋人邵庸所传,旨在解说《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语,并明其中所含的八卦方位。
邵庸在其《皇极经世》之《先天象数第二》中云:“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
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
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
故云数往也。
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
故曰:知来也。
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 《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此图方位,宋人以为创自伏羲,所以又称为“伏羲先天八卦方位”。
但是,由于《易传》没有明文阐述此类方位,汉学家多不信。
后天八卦方位之说始于邵子对《说卦传》中八卦方位的解释。
邵子《后天象数第五》中云:“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
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
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
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
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 汉学家采用此图,但不取“后天”、“文王”之名,称为“帝出乎震图”。
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古往今来,先、后天八卦图的结构问题一直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先天八卦结构因自“加一倍法”而出,自然排布,数列井然,自乾至坤无论从数学上还是阴阳理论方面均可找到明显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图的结构排列则颇多争议。
笔者通过对先、后天八卦结构的研究,认为先、后天八卦不仅都具有极其对称的规律性,而且还具有同源性,可以相互演化。
现将笔者对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希望能有助于中华易学的发展。
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千古之争宋朝以前,并无所谓先、后天之说,先天八卦图为宋人邵庸所传,旨在解说《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语,并明其中所含的八卦方位。
邵庸在其《皇极经世》之《先天象数第二》中云:“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
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
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
故云数往也。
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
故曰:知来也。
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此图方位,宋人以为创自伏羲,所以又称为“伏羲先天八卦方位”。
但是,由于《易传》没有明文阐述此类方位,汉学家多不信。
后天八卦方位之说始于邵子对《说卦传》中八卦方位的解释。
邵子《后天象数第五》中云:“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
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
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
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
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 汉学家采用此图,但不取“后天”、“文王”之名,称为“帝出乎震图”。
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周易》64卦逻辑图

《周易》64卦逻辑图古代人认为宇宙之初为太极,即任何一点各向同性,哪时还没有时间。
以后分出阴、阳两极(两仪),从此世界开始,空间开始,时间开始。
又阴、阳处于不断变化,产生了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都遵循同样的规律,即由阴到阳,又由阳到阴,如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阳即为乾卦,阴即为坤卦。
再将乾卦分成三个阶段,即震阶段、离阶段、兑阶段,对应为震卦、离卦、兑卦,对应事物发展的生、长、盛三个阶段。
再将坤卦分成三个阶段,即巽阶段、坎阶段、艮阶段,对应为巽卦、坎卦、艮卦,对应事物发展的衰、暮、绝三个阶段。
这样就产生了八个卦。
《周易》中64卦的形成原理伏羲八卦逻辑图及《周易》八卦逻辑图如下:伏羲八卦中:乾卦与坤卦互为对卦;兑卦与艮卦互为对卦;离卦与坎卦互为对卦;震卦与巽卦互为对卦。
《周易》八卦细分出六十四卦的方法如下:1、坤卦再分出8个卦的方法:这8个卦中,内卦均为坤卦。
外卦的顺序为:先以坤卦开始,按伏羲八卦图逆时针转4位至巽卦;再从巽卦的对卦震卦开始,顺时针转4位至乾卦。
这样就细分出8个卦,分别为:坤卦(坤上坤下)、剥卦(艮上坤下)、比卦(坎上坤下)、观卦(巽上坤下)、豫卦(震上坤下)、晋卦(离上坤下)、萃卦(兑上坤下)、否卦(乾上坤下)。
2、艮卦再分出8个卦的方法:这8个卦中,内卦均为艮卦。
外卦的顺序为:第一个为艮卦,再先以离卦开始,按伏羲八卦图逆时针转3位至坤卦;再从坤卦的对卦乾卦开始,顺时针转3位至坎卦,最后一个为兑卦。
这样就细分出8个卦,分别为:艮卦(艮上艮下)、旅卦(离上艮下)、小过卦(震上艮下)、谦卦(坤上艮下)、遯卦(乾上艮下)、渐卦(巽上艮下)、蹇卦(坎上艮下)、咸卦(兑上艮下)。
3、坎卦再分出8个卦的方法:这8个卦中,内卦均为坎卦。
外卦的顺序为:先以坎卦开始,按伏羲八卦图逆时针转4位至兑卦;再从兑卦的对卦艮卦开始,顺时针转4位至离卦。
这样就细分出8个卦,分别为:坎卦(坎上坎下)、涣卦(巽上坎下)、讼卦(乾上坎下)、困卦(兑上坎下)、蒙卦(艮上坎下)、师卦(坤上坎下)、解卦(震上坎下)、未济卦(离上坎下)。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来源及内涵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来源及内涵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来源及内涵(2008-05-05 11:35:40)先天八卦来源于上古伏羲时代。
人祖伏羲氏,通过覌察宇宙万物的现象,仰覌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首先画出了河图,然后又从河图中画出了八卦,即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的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这些数为先天数,先天数主生。
对于人们的穿衣、饮食、生老病死、种植、冶炼金属等生态、生产即生活方面的事,都可以利用先天八卦进行予测。
先天八卦的卦位在《周易说卦传》中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先天八卦相错和重复相交而成六十四卦。
数往者顺,如果顺天而行,也就是左旋按顺时针方向转,就是己生之卦,所以叫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如果按逆天而行,也就是说,反时针方向向右转,就是未生之卦,所以叫知来者逆。
具体的说,已生之卦,就是从震起,到离,到兑,以至于到乾数,就是已生之卦。
从巽而坎,而艮以至于到坤推,叫未生之卦。
四阳卦叫已生之卦,四阴卦叫未生之卦。
这就是阴阳变理而推演八卦。
先天卦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艮居西北,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
先天八卦是代表空间变化的一种方程式。
先天图数是表示了混沌时期宇宙起始形成的规律。
所谓易,逆数也,这句话说明了易数就是逆数,它代表了走向反面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后天八卦是从先天八卦演绎而成的。
一曰:《连山》,又叫伏羲易,是夏代的易学。
以艮卦为首,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二曰:《归藏》,也叫神农易,是殷代的易学。
以坤卦为首,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
三曰《周易》,商末周初周文王拒羑里而推演《周易》。
以乾坤为首,象征天地之间,天人之际。
《连山》和《归藏》均已失传,今天的易经八卦就是《周易》。
后天八卦的顺序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这些序数为后天数,后天数主克。
错综复杂——周易卦序的排布规律

错综复杂——周易卦序的排布规律易经是⼀门关于时(时间)和位(空间)的学问,讲究得时得位,即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吉,反之就是凶。
因此易经特别强调秩序(顺序),包括易经万物⽣成模型的演化顺序、先阳后阴的阴阳⼆分顺序、天地⼈三才的顺序、四象相推的先后顺序、五⾏⽣克的循环顺序以及⼋卦的先天和后天顺序等等。
今天我们来了解六⼗四卦的顺序。
六⼗四卦的排序⽅法有很多,包括连⼭易序、归藏易序、帛书易序等等,⽬前最为流⾏的排序⽅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周易卦序、先天卦序和⼋宫卦序。
我们先来介绍周易卦序。
周易卦序是《周易》⼀书中六⼗四卦的排列顺序。
为⽅便记忆,朱熹总结出了《六⼗四卦卦序歌》,将六⼗四卦分为上经三⼗卦和下经三⼗四卦。
《六⼗四卦卦序歌》内容如下:上经乾坤屯蒙需讼师,⽐⼩畜兮履泰否,同⼈⼤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妄⼤畜颐,⼤过坎离三⼗备。
下经咸恒遁兮及⼤壮,晋与明夷家⼈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震继,⾉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四。
六⼗四卦卦序图如下:周易卦序《序卦传》中按照万物⽣成衍化的顺序对周易卦序做了说明:有天地,然后万物⽣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也。
物⽣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之道也。
饮⾷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故受之以⽐;⽐者,⽐也。
……不过对周易卦序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个卦序不⼀定是周⽂王所定。
从周⽂王到孔⼦的⼏百年间,六⼗四卦的顺序可能有很多排法,直到孔⼦(或其门⼈弟⼦)做《序卦传》,这个卦序才被固定下来并⼀直沿⽤⾄今。
周易卦序⾃提出后就⼀直众说纷纭,没有⼈能猜透其排序依据,《说卦传》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衍化的⾃然顺序来解释,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
唐代的孔颖达在《周易本义》中提出了'⼆⼆相偶,⾮覆即变'的观点,也只是对这个排序做出了部分解释,⽽未能完全解释。
几种八卦的卦序

几种八卦的卦序(2010-03-12 06:34:25)转载《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
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
于是,传说中就有了两种卦序一、先天八卦的卦序,这是与河图是盖天派概括天地自然的一种模式图。
因为盖天派定义了天为阳,地为阴。
所以,先天八卦把天(乾)定位在上(南),把地(坤)定位在下(北)。
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二、文王后天八卦的卦序以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后天八卦是讲流行。
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
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但是这种排列并不是唯一的。
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写在帛上的《易经》叫帛书《易经》,帛书《易经》排列完全不同于今本《周易》,它是按照八卦相重的原则,把《周易》六十四卦分成八组,叫八宫,六十四卦分属于八宫。
另外,在后来的学者们手中,还有一种卦序,尽管知道的人不多,但在学术上也很重要。
这个卦序是,一乾,二坎,三离,四震,5巽,六坎,七艮,八坤。
这是清代陈梦雷的易图中排列的卦序,属于易学在清代的学术发展水平的代表。
陈梦雷对易图的研究,可以说是集前人之大成,其中最有数理意义的是“方图纵横八卦图”和“方图纵横贞悔图”,其中这个卦序就是“方图纵横贞悔图”中的卦序,用于对称分析。
实用六十四卦排列原理

实用六十四卦排列原理(上)自然法则1、乾为天。
天无实形,虚气充盈,促成天体。
2、坤为地。
从天化气,阴阳酝酿,始而为地。
天独有其一,地则不计其数。
譬如地球、月球、太阳等等。
先有天,后有地,地从天,万物在天地间逐渐形成。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水雷屯。
万物酝酿形成之初,艰难而漫长的萌芽阶段。
屯,代表艰难、起步、央求、向往。
注:得《屯》卦,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在艰难中产生。
例如,破土萌芽、发明原子弹、弃笔从戎、退伍经商。
4、山水蒙。
万物形成之初,稚嫩而朦胧。
蒙,代表幼稚、微弱、迷茫、启蒙、愚昧。
注:得《蒙》卦,可知曾经举步维艰,现在正处于迷茫之中,必须边学习边实践,谨慎行事。
5、水天需。
万物形成有其所需的必要条件,时间和资生等诸多因素。
需,代表等待、渴望、汲取、养分。
注:得《需》卦,耐心等待。
6、天水讼。
万物为了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争相索取。
讼,代表纠纷、争讼、索取、喧哗、矛盾。
注:得《讼》卦,为了自身利益,产生纠纷。
下一步提示要振作起来,必有所作为。
7、地水师。
万物为了达到自己生存所需的条件,或许不择手段。
师,代表头领、聚众、出发、掠夺、战争。
注:得《师》卦,有利于发展。
8、水地比。
纷争结束了。
万物及人类进入谐合共处阶段。
比,代表亲密、和谐、亲信。
注:得《比》卦,经过艰难、迷茫、等待、拼搏,众心所归。
下一步,即将收获胜利的果实。
9、风天小畜。
只有谐合共处,万物以及人类才能共同繁荣。
小畜,代表储蓄钱财,储蓄精力。
注:得《小畜》卦,万物积蓄的能量已经达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已经进入有吃有喝的温饱时期。
10、天泽履。
不愁吃喝,人们才会讲究礼义廉耻。
履,代表施行、规则、礼节,实践。
注:得《履》卦,可知家庭富庶,敢于作为。
11、地天泰。
国家安泰,人们识书达理,相互交际才会更加通畅。
泰,代表通畅、安定、愉悦、风调雨顺。
注:得《泰》卦,暂时顺利,下一步可能出现阻塞或困厄。
12、天地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规律(通俗易懂篇)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规律(通俗易懂篇)《皇极经世书》有两篇论八卦和六十四卦排序的篇章,后天象数篇和后天周易理数篇,虽然没有直接从根源上进行论述,但是结合部分象数而阐述易理,比其它的光知道从“易理”层面发挥联想的论述要高明的多,而且此两篇也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卦序排列规律。
我们先看看第一篇,主要是论述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原理,这一篇看完之后对初学八卦的人有很大帮助,能快速结合易理来理解。
先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为“伏羲八卦”,《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我们之前的文章说过,现代人也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画出八卦,八卦正因为符合自然规律,所以可以通过很多种手段进行验证。
而后天八卦被称为“文王八卦”,周文王是周朝的奠基人,人称西伯昌。
周文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时间长达50年。
他不仅善于管理国家,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发明了周易,人称文王八卦。
《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这样写正好符合《易经》所宣传的君子精神:生生不息之为道。
所以这些句子就成了千古名句流传开来,因为合天理,得人心。
现代人从文王的事迹中想象出各种阴谋论,以此来解易经六十四卦,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荒唐)的事情。
后天八卦,起震终艮。
乾(☰)坤(☷)爻交则变成泰卦(䷊),坎(☵)离(☲)爻交而成即济卦(䷊)。
将地支对应先天八卦,则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所谓“生”,阳尽则阴生,所谓“终”,阴生则阳终。
阴阳互根互化。
后天八卦乾位于西北,相对于先天八卦为“进”,而坤位于西南,相对于后天八卦为“退”,因此邵雍说“退坤于西南”。
后天八卦起于震,邵雍称“长子用事”。
先天八卦的“巽”位为后天八卦的“坤”位,邵雍称“长女代母”,所以自古以来传统中就有“长女为母”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后天易经八卦各种卦序排列原理一、阴阳爻:1、阴阳爻:▅▅▅▅▅阳爻,九。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六。
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2、爻位:八卦里,每卦3爻,自下而上,为下爻、中爻、上爻也。
64卦里,每卦6爻,自下而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也。
阳爻在最下第一爻为初九,在最上第六爻为上九,在二至五爻为‘九二’至‘九五’;阴爻在第一爻为初六,在上爻为上六,在二至五爻为‘六二’至‘六五’。
看64卦的卦象时,不论主卦互卦变卦,一般都以该三个爻的八卦之中爻为主事者。
64卦离,上下两卦对应的爻位,互相感应作用可以看出上下是否相应。
二、先天八卦图:1、八卦起源:传为伏羲圣王,根据阴阳四时变化,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再把先天八卦图等分八份,就成为八卦。
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方法如下:1)先画3个同心圆环,在其空白圆弧中间,涂出圆弧形阴阳爻(涂黑表示阴,涂白表示阳),每卦3爻,以下爻(初爻)为大为重,以上爻为小为轻。
就能直接排出先天八卦图。
按照古人习惯,以下为北方(配冬季),左为东方(配春季),上为南方(配夏季),右为西方(配秋季)。
2)内圈圆(下爻),从垂直子午线等分成2份,象征冬至到夏至为上半年、夏至到冬至为下半年。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逐渐转暖为阳(涂白色);——下半年逐渐转冷为阴(涂黑色)。
第一爻(初爻)成。
3)中间圆环(中爻),再加上水平卯酉线,等分成4份,象征四时: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季节的中点。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上半年里,冬至后至春分较冷为阴(涂黑色),春分后至夏至较热为阳(涂白色)。
——下半年里,夏至后至秋分较热为阳(涂白色),秋分后至冬至冷为阴(涂黑色)。
第二爻(中爻)成。
4)外圈圆环(上爻),再把四季等分,等分成8份,象征八节: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相邻两格比较而言分阴阳:——冬至到立春冷些为阴(涂黑色)、立春到春分热些为阳(涂白色);——春分到立夏冷些为阴(涂黑色),立夏到夏至热些为阳(涂白色);——夏至到立秋热些为阳(涂白色),立秋到秋分冷些为阴(涂黑色);——秋分到立冬热些为阳(涂白色),立冬到冬至冷些为阴(涂黑色)。
第三爻(上爻)成。
5)就形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先天八卦图。
再把先天八卦图等分为八份,就成为八卦。
每卦3爻。
由推演过程可知,八卦每卦3个爻里面,以下爻(初爻)代表的阴阳数量值为大为重,以上爻代表的阴阳数量值为小为轻。
先天八卦图用九宫表示为:┌───┬───┬───┐│艮│坤│震│││北││├───┼───┼───┤│西│中│东││坎│太极│离│├───┼───┼───┤││南│││巽│乾│兑│└───┴───┴───┘2、八卦卦象及属性:阳四卦:乾、震、坎、艮;阴四卦:坤、巽、离、兑。
1)、乾卦,为父为天,为马为公门官家,属阳金,三个阳爻——阳阳阳。
▅▅▅▅▅▅▅▅▅▅▅▅▅▅▅2)、坤卦,为母为地,为牛为群众,属阴土,三个阴爻——阴阴阴。
▅▅▅▅▅▅▅▅3)、震卦,为长男为雷,为龙为足为震动,属阳木,在母坤卦中,取父乾卦初爻变成阳,从下至上各爻为——阳阴阴。
▅▅▅▅▅▅▅▅▅▅▅▅▅4)、坎卦,为中男为水,为实心为核为月,属阳水,在母坤卦中,取父乾卦二爻变成阳,从下至上各爻为——阴阳阴。
▅▅▅▅▅▅▅▅▅▅▅▅▅5)、艮卦,为少男为山,为禁止为庙堂为坐席,属阳土,在母坤卦中,取父乾卦三爻变成阳,从下至上各爻为——阴阴阳。
▅▅▅▅▅▅▅▅▅▅▅▅▅6)、巽卦,为长女为风,为号令为行,属阴木,在父乾卦中,取母坤卦初爻变成阴,从下至上各爻为——阴阳阳。
▅▅▅▅▅▅▅▅▅▅▅▅▅▅7)、离卦,为中女为火,为空心为甲壳为日为丽,属阴火,在父乾卦中,取母坤卦二爻变成阴,从下至上各爻为——阳阴阳。
▅▅▅▅▅▅▅▅▅▅▅▅▅▅8)、兑卦(念‘悦’),为少女为泽,为口为悦,在父乾卦中,取母坤卦三爻变成阴,从下至上各爻为——阳阳阴。
▅▅▅▅▅▅▅▅▅3、先天八卦方位、数值:1)先天八卦方位:可以从先天八卦图上,直接看出先天八卦方位: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2)先天八卦(序)数:直接从先天64卦图的上卦排列上,看出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从阳气大到阳气小、阴气小到大排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于是得到先天八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注:这个数字只代表阳气大到阳气小的顺序而已,不是阳气数量的值)3)先天八卦阳气数:(先天八卦图上阳气的实际数量值):乾8、兑7、离6、震5、巽4、坎3、艮2、坤1。
按照二进制(阳为1.阴为0,逢2进位,上爻是低位,下初爻是高位。
)八卦数值为:乾7、兑6、离5、震4、巽3、坎2、艮1、坤0。
三、洛书的起源:1、按照八卦的男女属性,从1到9来配置先天八卦阳气数值,为:四阳卦为男:乾父阳气9(阳气最大)、震长男8、坎中男7、艮小男6,阴四卦为女:兑小女阳气4、离中女3、巽长女2、坤母1(阴气最大)。
2、把这个八卦阳气数值填充到先天八卦九宫图里,就得到了洛书九宫八卦数:┌───┬───┬───┐│艮│坤│震││6│1│8│├───┼───┼───┤│7│5│3││坎│中│离│├───┼───┼───┤│2│9│4││巽│乾│兑│└───┴───┴───┘3、洛书:如上所述,洛书是从先天八卦图定义了人伦阴阳气数值后,推导得到的。
洛书九宫数:123456789,分布在洛书九宫内。
九宫中央为5太极数,小于5为阴气,大于5为阳气。
洛书九宫数构成3阶幻方,横、竖、邪相加3格数字,之和都是15。
┌───┬───┬───┐│││││6│1│8│├───┼───┼───┤│7│5│3│││││├───┼───┼───┤│2│9│4│││││└───┴───┴───┘四、后天八卦图:洛书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洛书为中介,来推导出后天八卦图。
把八卦的自然五行属性加以分析,用洛书就可以推导出后天八卦图。
1、先来定义八卦的自然五行属性,定义其阳气的数值:坎卦属水,坤卦湿土,震卦大木,巽卦为风;离卦属火,艮卦燥土,兑卦冶炼后之金,乾卦冶炼前之金。
2、再来定义八卦的自然阳气数值:坎卦属水阳气最小为1,坤卦湿土阳气为2,震卦大木为3,巽卦为风为4;离卦属火阳气最大为9,艮卦燥土为8,兑卦冶炼后之金为7,乾卦冶炼前之金为6。
于是得到后天八卦洛书数:坎1,坤2,震3,巽4,乾6,兑7,艮8,离卦9。
3、将此后天八卦洛书数代入洛书,就得到后天八卦九宫图:┌───┬───┬───┐│乾│坎│艮││6│1│8│├───┼───┼───┤│7│5│3││兑│中│震│├───┼───┼───┤│2│9│4││坤│离│巽│└───┴───┴───┘4、后天八卦图用九宫表示为:┌───┬───┬───┐│乾│坎│艮│││北││├───┼───┼───┤│西│中│东││兑│太极│震│├───┼───┼───┤││南│││坤│离│巽│└───┴───┴───┘五、先天64卦图:1、先天64卦图起源:当继续剖分先天八卦图,将先天8卦图再加3爻,剖分成64份,就成为先天64卦图。
用九宫表示64卦为:┌───┬───┬───┐│艮宫│坤宫│震宫││八卦│八卦│八卦│├───┼───┼───┤│坎宫││离宫││八卦│太极│八卦│├───┼───┼───┤│巽宫│乾宫│兑宫││八卦│八卦│八卦│└───┴───┴───┘在先天64卦图上,下三爻为下卦(八宫),上三爻为上卦,就可以看做是:在八卦八宫的基础上,上面再叠加八卦,得到八八64卦。
可以直接从先天64卦图上,‘上卦’8个卦在八宫卦的排列顺序,顺时针排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比如:乾为天,上下卦都是乾(上下卦一样的是八纯卦);天山遁,上卦是乾下卦为艮。
2、先天64卦顺序:先天八卦图作为八宫,为下卦;上卦按照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就可以得到先天宫64卦顺时针排列的顺序:1)坤宫:天地否、泽地萃,火地晋、雷地豫、风地观、水地比、山地剥、坤为地。
2)震宫:天雷无妄,泽雷随,火雷噬嗑、震为雷、风雷益、水雷屯、山雷颐、地雷复。
3)离宫:天火同人,泽火革,离为火、雷火丰、风火家人、水火既济、山火贲、地火明夷。
4)兑宫:天泽履,兑为泽,火泽睽、雷泽归妹、风泽中孚、水泽节、山泽损、地泽临。
5)乾宫:乾为天,泽天夬,火天大有、雷天大壮、风天小畜、水天需、山天大畜、地山谦。
6)巽宫:天风姤,泽风大过,火风鼎、雷风恒、巽为风、水风井、山风蛊、地风升。
7)坎宫:天水讼,泽水困,火水未济、雷水解、风水涣、坎为水、山水蒙、地水师。
8)艮宫:天山遁,泽山咸,火山旅、雷山小过、风山渐、水山蹇、艮为山、地山谦。
六、文王《周易》64卦序:按陈抟老祖《正易心法》可知文王《周易》64卦配对规律:1、文王《周易》64卦配对规律:周文王所做易经64卦,是相邻二卦两两配对的。
共32对,分3种情况:1)、相对:一般以上下镜像对称来配对也。
镜花缘之对也。
此类共有24对48卦。
2)、相反:此卦的上下镜像对称还是原来的卦,则取其各爻阴阳相反来配对。
孤家寡人之对也。
此类共有4对8个卦: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
3)、既反又对个别的卦对,既是上下镜像对称,也是各爻阴阳相反,堪称绝妙搭配。
天皇天后之对也。
此类共有4对8个卦:泰/否、随/蛊、渐/归妹、既济/未济。
2、文王《周易》64卦排列顺序:按:陈抟老祖《正易心法》说按《龙图大衍》定数,世传文王《周易》64卦序传抄中应有错讹,履应在小畜之前,立此存照:陈抟老祖《正易心法》:“古今传易,舛讹为多,履畜八体,最为害义。
”陈希夷消息曰:按卦序,当先履而后小畜,今小畜在先,则二卦画象反对,文义谬乱而不可改。
又以八卦本对,八体独缺其鼻,乃以巽言股,股即系是(斐然按疑是当为足字)也,若股可言,则又遗其肱,且与羲皇八卦不相应也。
兹盖传者舛误耳!能不害乎?试辨之,一柔自姤变同人,同人变履,履变小畜,小畜变大有,犹之一刚自复变师,又变谦,又变豫,又变比,皆自然之序不易也。
今谦既在豫上,则知履不当在小畜下。
尝密探宣尼述九卦,以履为用九,谦用十五,复用二十四,皆龙图大衍定数,则履在小畜上为第九卦也明矣。
又履与无妄对,义既以大畜反无妄而居下,则知小畜上为第九卦也明矣。
今序卦非宣尼旨,失其本真也。
八体乃艮为鼻,巽为手耳,传曰:鼻者面之山也,又曰风能鼓舞万物,而手之所以舞也。
盖乾为首,坤为腹,天地定位也。
坎为耳,离为目水火相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