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金杯》《八骏赞》《万马奔腾》-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 草原风情教案之万马奔腾(1)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 草原风情教案之万马奔腾(1)

课题《草原风情》教学内容:欣赏《万马奔腾》教材分析:《万马奔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的一首少数民族乐器一独奏的器乐曲,而乐曲只有两根弦的马头琴,又以其特有的音色,逼真的“马头”形状深受蒙古人民喜爱,整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人人为之动容的真实故事,一段震撼心灵的永久旋律,一个让马头琴走向世界的伟大作曲家的艺术修养。

可以说,器乐曲《万马奔腾》是这一单元之中的精华之精华,在本套教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I、了解蒙古族民间乐器马头琴并能听辨其音色,感受体验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2、通过欣赏蒙古族民歌以及马头琴曲《万马奔腾》,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聆听《万马奔腾》,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教学方法:参与式欣赏法、对比式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漫步;教师课前布置作业,学生收集蒙古族歌舞节目,在5分钟音乐漫步时间给同学们播放,大家一起分享音乐资源,同时优美的蒙古族歌舞会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课件)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言介绍马头琴三、欣赏乐曲、感知体验:(一)初听音乐1、播放《万马奔腾》让精彩画面震撼学生的心灵,同时带给他们美的视听享受。

2、教师提问:(1)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2)谁能说说你听到的音乐用下面哪几个词语来表达比较合适?(二)新授(课件)1、创作背景2、马头琴简介3、马头琴曲的发展(H)复听音乐1、提示:想象自己坐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聆听这首乐曲,说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结:刚才我们聆听的是马头琴独奏,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与乐队合奏表演的《万马奔腾》。

3、比较一下马头琴独奏和马头琴乐队演奏的《万马奔腾》有什么不同四、对比拓展、温故知新I N简介乐器二胡2、对比:二胡和马头琴(课件)3、总结:这两种乐器虽然都只有两根弦,但音色差别很大,二胡柔美、抒情;马头琴深沉、浑厚;主要原因是:两者演奏方法的不同,马头琴在演奏时琴弓不夹在两弦之间,而且演奏时多采用指甲从弦下向弦上取音。

初中音乐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万马奔腾 马头琴独奏曲》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万马奔腾 马头琴独奏曲》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万马奔腾马头琴独奏曲》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3、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因此,对初一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3重点难点
1、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
2、辨别马头琴音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万马奔腾场景)
设问:如果让你给这段视频起一个名字,你认为什么比较合适?
学生自由回答,引出万马奔腾。

2【讲授】欣赏乐曲
1.初听全曲(想象你身处蒙古草原)。

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第一单元 童年的记忆
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课件( 所有课时)
3童年游戏
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课件( 所有课时)
4《校园夕歌》
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课件( 所有课时)目录
0002页 0024页 0026页 0028页 0030页 0038页 0040页 0056页 0058页 0060页 0062页 0064页 0103页 0105页 0107页 0121页 0123页
第一单元 童年的记忆 4《校园夕歌》 《童年的回忆》 8 听辨乐曲 配乐朗诵 学堂乐歌 曲式—乐句、乐段 10 听音乐辨舞蹈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 16吹吹唱节 欧洲音乐之旅 第三单元 希望的田野 《山寨春晨》 20《春天的脚步》 音乐要素一力度 32筷子与舞板 《八骏赞》 34《牧歌》 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 39爱心传递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万马奔腾》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万马奔腾》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万马奔腾》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万马奔腾》”,通过欣赏和学习《万马奔腾》这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万马奔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

(2)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3)学会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表现歌曲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2)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宽音乐视野。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表达能力。

2. 作品演唱评价:评价学生演唱时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及歌唱技巧的运用。

3. 理论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万马奔腾》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万马奔腾》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学习(25分钟)(1)聆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分段学习歌曲,逐句教唱,注重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3)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讲解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

(4)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3. 课堂活动(15分钟)(1)开展“我是小指挥”活动,让学生尝试指挥演唱,增强课堂互动性。

(2)进行“歌曲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万马奔腾》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并准备下一次课的演唱练习。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万马奔腾》的背景信息和文化内涵。

七年级音乐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银杯》、《牧歌》,感受内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对内蒙民歌的喜爱之情。

2、欣赏乐曲《万马奔腾》,了解马头琴乐器及音乐中变换拍子、模仿风吹等创作手法。

3、扩大音乐视野,欣赏舞蹈《万马奔腾》,感受音乐舞蹈带来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变换拍子。

教学难点:乐曲中四六拍、四四拍、四五拍、四四拍的变换拍子。

教学设备:多媒体、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银杯》《牧歌》通过两首歌曲的演唱,复习内蒙民歌中长调、短调的音乐特点。

(本单元每节课都要进行演唱,提升学生演唱短调和长调的水平)二、欣赏学习欣赏《万马奔腾》1、初次欣赏提出问题a . 演奏乐器音乐情绪及速度?你能听到的表现万马奔腾的音乐手法?b、基本节奏通过节奏练习,了解乐曲的基本节奏。

c、模仿手法模仿风吹模仿马叫d、变换拍子四六拍,四四拍,四五拍,四四拍2、再次欣赏,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跟上乐曲(速度很快),感受到变换拍子、风吹、马叫等。

3、视频欣赏直观感受马头琴的演奏,,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音乐情绪及演奏效果。

三、欣赏拓展听一听欣赏二胡曲《赛马》片段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曲?(小学音乐欣赏过的内容)用什么乐器演奏?(二胡曲《赛马》也是运用内蒙古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而成,马头琴与二胡都是民族拉弦乐器)唱一唱唱一段旋律(赛马的中段旋律)看一看观看舞蹈《万马奔腾》说一说你的感受(音乐的气氛,音乐旋律、节奏等)四、课堂小结蒙古族音乐中的几大宝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我们要继承、发扬。

《第四单元 欣赏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欣赏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万马奔腾》这首乐曲,感受马蹄声、马嘶声和马蹄扬起的尘土等音乐元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3.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增强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感受音乐的美。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万马奔腾》这首乐曲的音频、视频等相关素材。

2. 准备乐器(如小提琴、二胡等)用于演奏示范。

3. 布置教室,营造音乐欣赏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万马奔腾》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马蹄声、马嘶声等元素,引出本课时的主题——欣赏《万马奔腾》。

2. 背景介绍:介绍《万马奔腾》的创作背景、民族乐器马勺等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听音乐: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万马奔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他们注意音乐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变化。

4. 表演音乐:学生分组,进行《万马奔腾》的表演,鼓励他们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马奔腾的场景,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各自对《万马奔腾》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回顾: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万马奔腾》所表达的情感和音乐特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欣赏《万马奔腾》,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如绘画、写作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一个热闹的赛马场中,马匹们奋力奔跑,挥洒汗水,疾驰而过。

你可以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将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你可以画出马匹的肌肉线条,展现出它们的力量和速度;也可以画出观众的兴奋表情,表现出他们对比赛的热情。

初中音乐教案第三单元万马奔腾18-19

初中音乐教案第三单元万马奔腾18-19
教学难点
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用具
白板、钢琴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讲述法、欣赏法、聆听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一)复习上课的内容演唱《银杯》。
(二)上课之前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大家听一听是描写什么地方的歌曲?
(三)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去草原看看去听听草原的美景和音乐请欣赏
三、欣赏《马奔腾》
(一)聆听《万马奔腾》
这个曲子中听到了乐器渲染了一个什么场景?这个曲子的速度、节奏、情绪都有哪些特点?
该曲情绪热烈,节奏紧凑,展现出草原特有的壮观场面,由于演奏速度快
(二)再次聆听《万马奔腾》
1.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乐曲,听听给你印象最深的或者你最喜欢的是乐曲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作品运用双音程纵向音符级进与跳进八度的手法和马嘶等声音形象地模拟出万马奔腾的动感,作者运用多种演奏技巧,把万马冲剌刹那间的壮观场景描绘得十分逼真,听者如身临其境。
教案
课题
欣赏:万马奔腾
天边
课时及授课时间
课时
授课人
年月日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3、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五)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视频《万马奔腾》
四、聆听《天边》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注:宋体、五号或小四号
2.观看视频《关于马头琴》
3.刚才听了马头琴的故事现在我们感受一下马头琴的音色,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了几段乐器的频段,大家来说一说哪一个是马头琴的声音,他音乐的什么特点是什么?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万马奔腾-教案设计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万马奔腾-教案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赏析《万马奔腾》【设计思路】我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等环节对作品进行赏析,本课设计意在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演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马的这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1、听一听: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大草原的美,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特别是万马冲刺嘶叫的壮观场景,体会“马背上的民族”那种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2、唱一唱: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为后面的演一演打好基础。

3、演一演: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的理解,感受万马奔腾的亲身体验、身临其境般【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教版八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欣赏课2《万马奔腾》,作品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以及保留曲目,是一首马头琴独奏曲,由2段组成,第一段旋律悠长,展示大草原辽阔美丽,是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第二段情绪热烈,节奏紧凑,主体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马头琴的华彩演奏展示了马头琴的各种复杂技巧,展现了一幅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从而体现出蒙古人的豪爽和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在乐曲的后半段出现了马嘶叫、马蹄、马铃的声音、风声等,画面壮观。

【教学目标】1、欣赏《万马奔腾》,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情感,进一步体验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2简单了解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3、通过反复聆听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

4、通过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学习马的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了解《万马奔腾》这首作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聆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编创等【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林老师的课堂,今天我要送同学们见面礼物,我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不过同学们欣赏完后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问题(1):这段舞蹈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放音乐教师表演蒙古族舞蹈)对了,这一段是蒙古族舞蹈,你是怎么辨别的呢?我想请同学来表演几个动作好不好?(可以提学生从舞蹈动作上、音乐上入手),这个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自古就以能歌善舞著称,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美好生活,它的舞蹈动作多是以手臂和肩部为主,比如硬腕、硬肩、柔肩、抖肩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金杯》《八骏赞》《万马奔腾》-沪教版七年级
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1 了解三首曲目的演绎过程和所代表的意义。

1.2 掌握欣赏音乐的一般方法。

2. 能力目标
2.1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感受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3.1 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培养美好情感。

3.2 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1 了解三首曲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和所代表的意义。

1.2 学会运用欣赏音乐的一般方法分别欣赏三曲。

2. 教学难点
2.1 在欣赏《金杯》等传统曲目时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象征和抽象意义。

2.2 在欣赏《万马奔腾》时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精神力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1 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1.2 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慢慢进入今天的教学听课内容。

2. 学习
2.1 通过观看视频,向学生介绍三首曲目《金杯》《八骏赞》《万马奔腾》的演绎历史和意义。

2.2 针对不同的曲目,运用不同的欣赏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创造性地欣赏和感受音乐。

2.3 集中时间,逐个解析每个小组的欣赏结果,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总结
3.1 讲解每首曲目的背景和意义。

3.2 通过讨论小组对这三首曲目的欣赏反应,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3.3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尊重音乐艺术的创作者和演奏者。

四、教学评价
4.1 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4.1.1 对学生讨论的质量进行评价;
4.1.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评价他们的回答质量。

4.2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和思考。

五、教学拓展
5.1 鼓励学生自学一些传统音乐的演奏基础知识和技巧,并在其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5.2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音乐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体现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